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照片,摄于1924》教案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4-112570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2 02:46: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照片,摄于1924》教案

《照片,摄于1924》教案

——写在圆明园罹难130周年之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以及被毁的真相。2.领悟课文的主旨:知耻而后勇。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己动手欣赏图片、视频,进入情境。导语:圆明园,这个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东方文明的象征,1860年遭到帝国主义强盗的洗劫、焚烧,它的废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这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也不该忘记的。但作者要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一起学习《照片,摄于1924》,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二)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思考一:本文为什么重点写第二次进圆明园的经

过?这次有什么东西吸引了作者,让他感触颇多?

明确:因为作者第二次进园看见了那两张照片,这让作者了解了另一种事实的真相。

2、思考二:自读课文,试复述两张照片内容。明确:先让学生找到相关文字,再复述。

3、思考三:两张照片告诉我们怎样的真相? 明确:圆明园毁于外盗,也毁于内贼。

4、思考四:作者为什么要把另一种事实的真相揭示出来?

明确:让人们了解真相,并“敢于直面现实,毫不回避历史,知耻而后勇”。

5、思考五:联系实际,以留言的方式谈学习这篇课文,有何收获、感悟,如何理解“知耻而后勇”?

明确:答案可自由些,言之成立即可,教师适当点评。

(三)小结:

1、本文告诉我们的真相:圆明园毁于外盗,也毁于内贼。

2、作者要告诉我们(主旨):让人们了解真相,并“敢于直面现实,毫不回避历史,知耻而后勇”。

(四)作业:

在课后观看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圆明园》,并联系本课内容,写一篇300左右的观后感。

第二篇:《照片,摄于1924》教学设计讲解词

《照片,摄于1924》教学设计讲解词

今天我解说的是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照片摄于1924》的教学设计。

本设计运用了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一理论。

现在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职高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能力训练是“概括和提要”。

本文虽是自读课文,但意义重大。课文描述了作者三次进圆明园的见闻和感受,揭示了圆明园毁灭的另一个真相,进而提出主旨,“知耻而后勇”,从而让学生养成知耻后勇的品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联系职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生疏,学习起点低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以及被毁的真相。2.领悟课文的主旨:知耻而后勇。教学重点及难点:

领悟课文的主旨:知耻而后勇

二、教法 确定了“教什么”,“如何教”也很重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现状,我在教学本文时采用情境导入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大部分),网络搜索等方法。

新课标强调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采用网页课件的形式。网页课件具有结构清晰,操作简便,利于师生互动等优点,使学生对上课环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课件中采用以下方式突出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解决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在课件导入部分,用Flash视频与两组自建的网页图片集相结合,让学生领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美,大致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并牢记这民族的百年屈辱,增加学生的爱国之情,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仇恨,引入情境,增强学生对圆明园的感性认识。浏览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更能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在分解教学目标及难点——理解主旨“知耻而后勇”时,让学生到网络中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利用网络这强大的资源,化解这一难点,而且让学生自己搜集讨论完成,这也克服了传统课件学生被动听讲,参与性少的缺点,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基础薄弱的职中学生理解掌握。

3.在解决难点之后为加深知解,让学生以留言的方式谈一谈学习这一主旨的收获,可以集思广益,扩大学习的效果。为此我采用动 态数据库留言的方式,所有学生的留言直接投影到投影屏上,便于教师整体了解每位学生的收获、感悟,突破传统课堂教师提问受限的难题。二是学生熟悉,又能很好的做到大家参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

这样我便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设置情境教学,解决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法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文学作品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但还是缺乏深度。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与挖掘能力,我在教学本文时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网络搜索)、合作交流、概括归纳法来完成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把握情节,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通过合作交流领悟主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

导语:圆明园,这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东方文明的象征,1860年遭到帝国主义强盗的洗劫、焚烧,它的废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这是每个炎黄子孙不该忘记的。但作者要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下面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一起揭开这个谜底。(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文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设置以下问题:

思考一:本文为什么重点写第二次进圆明园的经过?这次有什么东西吸引了作者,让他感触颇多?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概括能力)思考二:自读课文,试复述两张照片内容。(练习学生复述能力,讨论完成)思考三:两张照片告诉我们怎样的真相?(诵读合作探究)

思考四:作者为什么要把另一种事实的真相揭示出来?(逐渐引导学生领悟主旨,讨论完成)

思考五:联系实际,以留言的方式谈学习这篇课文,有何收获、感悟,如何理解“知耻而后勇”?

(评论学生观点,增强学生对主旨的理解认识,而且可以集思广益)

(三)课堂小结:

1.本文告诉我们的真相:圆明园毁于外盗,也毁于内贼。2.作者要告诉我们(主旨):让人们了解真相,并“敢于直面现实,毫不回避历史,知耻而后勇”。(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 在课后观看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圆明园》,并联系本课内容,写一篇300左右的观后感。(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认识)

我旨在使用情境教学,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领悟课文主旨。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照片排版》教案

《照片排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层的概念

2、学会图层调板的使用

【教学重点】图层调板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链接图层的对齐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层的概念及基本使用方法:在Photoshop中,一幅图像通常是由多个图层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自上而下叠放在一起的,它们的叠放顺序直接影响着图像的显示效果。图层就好比一层透明的玻璃纸,透过这层纸,可以看到纸下面内容,而且无论在这层纸上如何涂画,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中的内容。

(1)新建图层:单击“图层”调板右下角的“创建新图册”按钮

(2)复制图层:右击“图层”调板的图层名,选择“复制图层”命令或用移动复制法(配合Alt)。(3)链接图层:单击“指示图层是否已链接”按钮,使其变成“已链接”按钮,就可以将该图层上的图像与“当前图层”上的图像链接起来。

(4)对齐链接图层:在建立起图层间链接关系的前提下,单击“图层”菜单中的“对齐链接图层”命令。

(5)改变图层的排列顺序:通过拖动图层的方法。(6)合并图层:向下合并、合并可见图层、拼合图层。

二、照片排版:

第1步:单击“文件→新建”命令,输入名称“6寸照片”,在预设中选择“4×6”。

第2步:打开“1寸照片.jpg”图像文件。

第3步:选择“移动工具”,勾选选项栏中的“自动选择图层”。第4步:将“1寸照片.jpg”窗口中的图像拖动到“6寸照片”窗口中。第5步:关闭“1寸照片.jpg”窗口。

第6步:在“6寸照片”窗口中,将“图层1”里的图像移动到窗口左上角合适位置。第7步:按住Alt键,向右拖动窗口,复制出一个图层副本,重复这一操作,得到另一个图层副本,并调整图像的位置。

第8步:单击图层1使其成为当前层,并与另两个图层设置成链接图层。

第9步:单击“移动工具”选项栏上的“顶对齐”按钮,然后单击“水平居中分布”按钮。第10步:单击菜单栏上的“图层→合并链接图层”命令,将三个图层合并在一起。第11步:按住Alt键复制出三个图层副本,并适当调整图像位置。

第12步:选择“图层1”使其成为“当前图层”将其他三个图层副本与之建立链接。第13步:单击“移动工具”选项栏上的“左对齐”按钮,再单击“垂直居中分布”按钮。第14步:单击“菜单栏上的“图层→拼合图层”命令,将所以图层合并在一起。第15步:将文件存储为“6寸照片.jpg”,“品质”设置为“最佳”。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照片

两只小狮子

执教:孔晓静 执教日期:202_.11 教学目标:

1、巩固“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提示语读好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拓展阅读篇目,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幻灯片、拓展材料《靠自己》、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流程: 一 复习生字

趣味引入

(一)儿歌复习认字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老师带了一首儿歌,来自由读吧!(ppt出示)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呢?

师:(生字变红)这首儿歌不仅有趣,里面还藏着很多的生字呢!谁来读一读。抽一生朗读。

(二)古代孩子字理

师: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偷偷变了一个模样跟大家见面,猜猜看,他们是什么字?(ppt出示“将”,抽生回答)师:右下角是人的一只手,一个人手执长矛,头戴官帽,一定是个大将军。所以这个字是“将”。

(ppt出示“靠”,抽生回答)

师:上面是“告”字,下面是非字,告状到官府,依靠官府判断是非,所以这个字是“靠”字。

师: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动人的故事,现在他们都跑到你的脑袋里安家了。

(三)引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只小狮子》。二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一)感受两只小狮子的不同

1、回忆课文

狮子名字

师:上节课,我们帮两只小狮子取了两个好听的名字,勤快的那只我们取名叫做——勤勤 懒惰的那只,我们取名叫做——懒懒(随机板书:勤勤、懒懒)

2、画出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师:课文会读了吧!相信再读课文一点儿也不难,我要增加一点难度,(ppt提示)请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句子。师:请你来说。

抽生汇报读出,ppt出示。齐读。

3、想想补白 读好勤勤表现的句子。师:(出示狮子图)快看,这就是勤勤。

师:(点击早上太阳)早上,天刚刚亮勤勤就起床,开始练习——抽生回答。师:(点击中午太阳)中午,吃过午饭,勤勤又在练习——抽生回答。

师:(点击晚上太阳)晚上,天都快黑了勤勤没有休息,还在练习——抽生回答。师:从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这一整天,勤勤都在练习——抽生回答。师:整天都在练,他练习得——生答:非常刻苦。(板书:非常刻苦。)

师:带着我们的想象,一起读。齐读该句。

4、写字(1、)

师:小狮子这么勤快在练习,那我们也来练习,伸出你的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师范写,生临摹。

2、展示学生作业。

师:(课件出示)这是一(2)班同学的作业,仔细观察,选出你认为写得一位同学的作业。抽生汇报。

师:前面两位同学也想把字写得和第三位同学的字一样好,你来给他们提个建议吧!抽生汇报

师:老师一定把你的善意提醒带到。

师:仔细看看你的作业,如果你写的和第三位同学的一样,奖励自己一颗小星星。写得没有他好,没有关系,擦掉再写之后,也在旁边奖励自己一颗小星星。

5、懒懒部分

(1)师:勤勤在刻苦练习的时候,懒懒在干嘛呢?(ppt出示)齐读该句。(板书:什么也不干)(2)想象补白。

师:一只小鹰在天空中学习飞翔呢?懒狮子他——抽生读 师:小鸭子扑棱扑棱第练习游泳呢?懒狮子他———抽生读 师:此时的他一边晒着太阳,还一边——抽生说。

(二)读好人物的对话

对话一

1、师:看到小狮子懒懒整天什么也不干,旁边的小树都看不过去了,他说——(Ppt出示小树的话)齐读小树的话。

2、师:小树小树,看到小狮子什么也不干,你的心情怎样? 生:生气。

师:那你来读读吧!

(预设:读不好,谁能来读出小树的生字)

师:小树,小树,你看到懒狮子什么也不干,你的心情怎样? 生:担心。

师:担心地对懒狮子说——

3、师:(ppt懒狮子的话)不管小树如何劝说,懒懒还是慢吞吞地说——(齐读)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2(预设:读得不够慢,这是慢吞吞的吗?请你再慢一些。)

4、师:小树看到懒狮子什么也不干,生气地说,(抽生)你怎么不学点本领啊!可是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全班接读。师:小树很担心,问他说———抽生你怎么不学点本领啊?可是懒懒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全班接读。

对话二

师:听了懒狮子的话,小树更加担心了,女生读——

懒懒却仍然自信地说,男生来读—— 师:小树感到很难过,女生读——

懒懒却得意地说,男生读——

两组对话练读

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一人读小树的话,一人读懒狮子的话,开始练习吧!

师:这一组读得时候让老师感受到小树和懒狮子就在面前,我们听听他们的朗读。抽生朗读。

(三)读好狮子妈妈的话。师:懒狮子的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摸摸懒懒的头,耐心地对小狮子说——抽生接读。

拍拍孩子的肩膀,心平气和地说——抽生接读 语重心长地说——抽生接读 师:一起来!齐读。

2、师:做一只真正的狮子?难道懒狮子不是一只狮子吗? 生1:真正的狮子是一只威猛的狮子。生2:真正的狮子是一只威风的狮子。

师:真正的狮子应该学会什么本领呢?(引导滚扑撕咬上)

3、总结(ppt词语)

师:同学们,童话故事可好玩了,小花、小草、小鱼儿都会说话,读着读着我们把小树、懒狮子读活了,这些词语帮了我们的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词语。

.拓展。(12分钟)

(一)课外阅读材料——《小蜗牛》

1、师:老师还带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打开阅读材料,自由读读吧!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好生字。

师:会不会读呀!(会),里面的生字可难了,敢不敢接收挑战?,(敢)师:第一个,你来。抽一生读。师:对吗?(对)跟他读一遍。师:请小老师教一教。抽生教,其余生跟读。

3、师:现在我是小蜗牛,蜗牛妈妈们,我有问题要问你。师读问题1,生1朗读回答。师读问题2,生2朗读回答。师读问题3,生3朗读回答。

师读问题4,全体齐读。

4、师:这个童话故事里也很有趣,我们也来学着用上这些词语来读出不一样的味道!(ppt出示对话)

师:同桌开始练习吧!师:请你们来。(2人。)

(预设,如果生答不出来,先做蜗牛妈妈跟学生对话。)

(二)拓展写话

1、师:能干的小胖子和小柱子也听到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还编了一首儿歌呢!一起齐拍手读一遍。

(课件——张家有个小胖子,不靠爸,不靠妈,自己穿衣穿袜子。李家有个小柱子,不靠爸,不靠妈,天天起来叠被子。)师:第一句,请你读。师:第二句请你读。抽生分句读。

2、半序编。

师:读了这首儿歌,我们谁也是这么棒的呀?请你来编一遍。填空:王家有个小妞子,不靠爸,不靠妈,________________;

3、填空:我家有个______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结束全文

师:童话故事是我们成长的好伙伴,读童话,练朗读,练说话,明事理,还有很多童话故事等着同学们去细细欣赏呢!下一次的演讲比赛,我们就来讲童话!《小蝌蚪找妈妈》

执教:孔晓静 执教时间:202_.4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分角色读)

(3)、指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5)、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3、点击第三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放课文第三段录音。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

(3)、区别“迎”和“追”的动作。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5)、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激趣法)

4、操作出现第四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提问法)

(2)、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听课文第四段录音)(3)、那小蝌蚪现在高兴吗?为什么高兴?(4)、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2)、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小蝌蚪的形体裁变化,(尾巴不见了)(也就是终于长成了青蛙)。

三、图片演示,巩固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评价体验。

1、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五、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下课后,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再跟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长出两条→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后腿 前腿

(迎)(追)(游)跟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第五篇:活动教案及活动照片长方形专题

图1

说明:课题确定后,我校召开了课题论证会,全体数学教师及学校领导参与并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对课题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进行指导。

附图2 说明:为提高课题组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地投入研究工作,课题组成立伊始,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附图4 说明:学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附图3 说明:如今,你走进我们的课堂看到的学生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一只只高举着,带有无数疑惑的小手,一张张充满智慧的散发朝气的小脸,一双双兴奋地,带有成功喜悦的眼睛。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一种向往,有了更多的自信。

附图5 说明:瞧!孩子们的神情多专注呀!他们正在合作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动手操作的,记录的,观察的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附图6 一本本的数学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现实的,鲜活的,一幅幅的数学小报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附图7 说明:自开展此课题研究,我校共有三位教师承担市级观摩课。有一位教师参加青年教师课堂

奖。

附图8 说明:自本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以来,我校数学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大家习惯于随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收效甚微。

《照片,摄于1924》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