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写字指导课 6《静夜思》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4-30277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17:36: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写字指导课 6《静夜思》

6《静夜思》写字指导课

备课人:寿光市上口方吕小学

李学萍

【课 型】 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规范地书写“耳、目、头、米”,并能领悟橫画多的字“橫画等距”的特点,区分“竖撇”和“斜撇”的不同。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规范地书写“耳、目、头、米”,并能领悟橫画多的字“橫画等距”的特点,区分“竖撇”和“斜撇”的不同。【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规范地书写“耳、目、头、米”,并能领悟橫画多的字“橫画等距”的特点,区分“竖撇”和“斜撇”的不同。【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字,发现规律,分类汇报 同学们看,我们能不能把这四个字分分类?

根据笔画相同,可以把“耳、目、头、米”分为2组: 1.耳、目(橫画多); 2.头、米(都有点、撇)。

三、学写“耳和目”

1.观察分析,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

同学们我们在写字之前要先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这叫读帖。发现相同点:耳和目都有多条横 3.学生再观察分析,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个字都是橫画等距,另外,耳:两竖垂直;最后一笔横是长横

目:有横折,复习小规律:横短折长折竖直,横长折短折左倾。(注意笔顺)4.老师范写,边写边说注意事项,红笔写关键笔画,学生书空。5.学生练写。

小书法家们,练字前,首先让我们作好准备: 拇指食指弯成圆,指尖相对不相连。中指抵在笔杆后,四指五指抱成团。身体坐正脚放平,三一牢记在心间。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老师说笔顺领写一个,学生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写的好的画圈,不好的指导(注意写字姿势的强调)。

四、学写“头和米”

1.观察分析,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发现 “头和米”都有撇和点。2.复习撇

写法:斜撇:斜落重按,转笔左下行笔,提笔出锋。口诀:顿—行—提笔出锋 竖撇:斜落重按,转笔向下直行,渐弯,提笔出锋。口诀:顿—行—渐弯出锋。3.学生再观察分析,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头:竖撇在竖中线上;前两笔点上下对齐;最后一点为反捺。(注意笔顺)米:斜撇,撇捺舒展(注意笔顺)4.老师范写,范字写完后,总结规律。

5.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互赏互评互改,可以到展台展示,师生共说,及时鼓励并发现问题,再次强调4个字的注意问题。

六、再练写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没写好的字。【教学反思】

第二篇:《静夜思》说课

《静夜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过程

七、说板书

八、说反思

一、说教材

《静夜思》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课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二、说学情

《静夜思》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而且在日常诗词积累中,也接触过一些李白其他的诗歌,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对古诗往往无心成诵,并不太明白内容,在正确读诗且有节奏诵读方面,需要指导。

三、说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 1 3.了解古诗意思,通过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说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低、故、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对诵读古诗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游戏学习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互动中识字,巩固记忆。

2.情境朗读法。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齐读、表演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

3.图配乐感悟法。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插图和音乐的作用,营造氛围以助学生想象意境,感悟古诗中的思乡之情。

(二)学法

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表演诵读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熏陶情感。

六、说过程

本首古诗的教学思路预设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 2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情境朗读,体会意境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五)延伸拓展

七、说板书

静夜思

本课板书为图示式,分三部分组成,以一幅李白的画为中心,右上是一轮明月,右下是故乡,这样设计力求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体现古诗内容,一目了然。

八、说反思

(一)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掌握节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在读的过程中,有范读、自由读、齐读、表演读、模仿动作想像读等等。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想要提高学生读的水平,仅靠读不行,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相辅相成,带着问题去读,` 有问才有思。在《静夜思》的教学中,学生要自己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思考、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初步训练。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 4

第三篇:静夜思评课稿(精选)

《静夜思》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腰善君老师讲授的一年级的一节古诗教学(《静夜思》),从整体说,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具体表现在:

1.由插图入文,简介诗人及诗的意境,语言简练,不拖泥带水。2.运用了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在识字教学中,杨老师采用“猜字游戏、摘星星”等方法巩固识字;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巧妙地指导了写字方法。3.在巩固新知时,采取了去拼音读,出示生字卡片读的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4.整堂课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学生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5.能结合低年级孩子好动的特点,适时组织教学,把控课堂的能力较强。

这堂课就教学意图来看基本算完成了任务,教学效果较好。但我也想说说个人的看法:首先开课缺乏必要的组织教学这个环节,因为低年级学生空间转换能力差(是借教室上课),不能像高年级那样一上课就入题。因此,老师可根据要教学的《静夜思》的内容,让孩子们结合“父母在外打工”这一现象,创设情境:孩子思念远方的父母或父母想念家乡的孩子时的心情,对课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很容易理解了。其次是针对一年级而言,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容量太大。按教案设计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即讲了诗意,又教识了生字,即教读了诗文,又教识了新的部首“攵”并予以了强调,在识字写字方面用的时间过长。三是重分析,轻朗读,读的方式单一,只有全班齐读;在朗读指导方面,教师只指出了停顿,但没指导学生如何读出诗的韵律美。四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建议: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可采用“范读、齐读、分组读、对比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诗的意境,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不仅仅收获的是《静夜思》,更多的是掌握了学习所有古诗的方法。

第四篇:写字指导课

《写字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写好铅笔字。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使他们能感受到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写字的兴趣。

3继续养成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使他们能感受到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写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写好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教学时间:25分钟

教学媒体:生字“杏、听、完”课件 9朵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长得很漂亮。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写的字最漂亮!(幻灯片放映“写字”)

二、新授内容:

想要把字写漂亮,老师觉得要做到以下四点:(幻灯片放映)(1)保持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2)写好基本笔画。(3)注意观察字形。

(4)按笔顺写出每一笔的运笔。”师朗读)

今天,我们就以生字“杏、听、完”为例,一起来研究如何才能把字写漂亮。

1、(幻灯片放映“杏”)请小朋友观察字形,指名说后,(幻灯片放映插入:上大下小,撇、捺舒展)

指名说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复述,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体会老师是如何运笔的: “ 木 ”要舒展:横在横中线的上面,轻起轻收。竖在竖中线上,重起笔直下过横中线轻出尖。撇重起轻出尖,要舒展。捺轻起重收右轻出尖。“口”要内收,竖重起轻内收。横折轻起折笔内轻收。横轻起重收又稍出头。

请小朋友描红、书写,正确、美观、有运笔奖一朵小红花,师巡视。小结:幻灯片放映

2、(幻灯片放映“完”)请小朋友观察字形,指名说后,(幻灯片放映插入:上盖下,撇、竖弯钩保证字宽)

指名说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复述,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体会老师是如何运笔的:

“宝盖头”偏扁,右点在横中线偏上,竖中线左边一点,轻起笔重回笔。左点在横中线上面,竖中线偏左,轻起左回笔。横钩轻起顿笔左轻出尖轻收笔。“元”要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轻起右上重收笔。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轻起右上斜重收笔。撇重起左下斜轻出尖。竖弯钩在竖中线上重起笔向右轻出尖。

(幻灯片放映插入小结:上下结构的字,上盖下,瞥、捺、竖弯钩要写长,是字宽的保证)请小朋友描红、书写,正确、美观、有运笔奖一朵小红花,师巡视。

幻灯片放映

3、(幻灯片放映“听”)请小朋友观察字形,指名说后,(幻灯片放映插入:左边小、形短,要偏上,右边舒展。)

指名说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复述,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体会老师是如何运笔的:

“口”写在左上半格,竖重起轻收不过横中线,横折轻起顿笔重内收,横轻起右上斜重收。“斤”要舒展,平撇重起轻出尖,竖撇靠竖中线左,重起轻出尖。横在横中线上,轻起重收比平撇长。悬针竖重垂直轻出尖。

请小朋友描红、书写,要求:正确、美观、有运笔。师巡视。(幻灯片放映:小结: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笔画少、形短,左边要偏上,以免塌肩。)

三、投影仪下观看小朋友的字,指名说,给予点评,书写正确、美观、有运笔的奖小红花一朵。

四、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个生字,生齐说,“杏、完、听”,并且正确、美观、有运笔地书写了这三个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写好字要做到四点,指名说。

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怀素写字》这篇课文,那位小朋友来说说怀素是怎样练字的,怀素长大以后成了,生齐说。我相信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做到提笔即练字,你们的字会越写越漂亮!

写好和“少”组合的字--写字课教案

发表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作者:陈翠红 【编辑录入:陈翠红】

写好和“少”组合的字

——六年级写字指导课教学简案

执教者:

陈翠红

教材内容:

省编《写字》课本六上第16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弄清“少”字单独写和“少”做字的部件时的根本区别;

2.使学生真正学会书写和部件“少”组合成的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会书写和部件“少”组合成的字。

课前准备:

视频展示仪、《写字》课本、《毛笔习字册》、文房四宝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书法迷,喜相逢!课前先请同学们齐诵一下练字誓言——(提笔就是练字时!人人端端正正地写,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2、老师:大家坐好了,让我们说到做到,做好写字课的主人!

3、(出示作品)指名读

4、读后问:你们觉得这两幅作品写得怎样?

两幅作品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出示:“少”)

二、复习“少”的写法

1.回忆一下,以前老师怎样教你写“少”这个字的。

2.指名说

3、归纳小结:“少”字关键是撇画要写得偏斜些,老师帮你们

编了一个口诀,一齐来读读。

(出示:“少”字单独写,形体显偏斜,撇画巧安排,斜中不能

歪。)

3.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书写。

4.教师点评。

三、揭题

导入: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少”的写法,下面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16课,我们这节课来练习——《写好和“少”组合的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学习课本,明晰方法

1.谈话:

“少”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和“少”组成的字很多,我们先来看这个“沙”字。

2.出示“沙”字 3.指导写字:

这个字怎么写呢?如果在刚才写的“少”左边直接加一个“氵”

行不行?

4.既然不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少”单独写与作为字的部件时在书写上的差别,先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字。

(1)出示“少”和“沙”字

(2)学生边看书边观察分析“少”字单独写与作为字的部件

时在书写上的差别。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指名说)教师归纳:(出示)

A.独体字“少”的结构特点是显得偏斜,所以写时要注意把握好撇画的斜度,做到斜中取正。

B.“少”做字的部件时,只占字的一部分,所以形体应相应变化。“少”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体变窄。

5.老师又帮你们编了一个口诀,大家来看看。

“出示口诀”齐读

“少”字做部件,多在字右边,形体要变窄,美观自然来。

6.教师示范

7.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口诀写一写“沙”字。8.师生评论学生作品“沙”(好的和差的各选一两个)

五、同法依次指导、练写、评讲“砂”“妙”两个字

六、拓展延伸

“少”作为部件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字?(纱、抄、吵、炒、钞„„)课后选择一两个写一写。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写好和“少”组合的字

《怀素写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想:

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引起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成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意在突破难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读、识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本设计创设了二处多媒体情景。一是教学课文伊始播放怀素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刻苦练字的动画,意在使学生受感染,受熏陶,从而为学习课文提供情感驱动力;二是在学习“一笔一画照着写”时,播放毛笔书写的特写境头,意在突破难点,同时感受汉字书写的洒脱、优雅及文字的形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拉近文本距离,产生积极因素,提高教学实效。

二、联系生活,催化情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经验是最感性的学习材料。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对写字有着新鲜感和内驱力。联系生活,让他们谈谈“你是怎样写字的?”“怎样才能写好字?”“你能像怀素一样写字吗?”能有效地拉近文本距离,激发探究欲望及产生情感共鸣。

三、自主学习,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遵循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通读顺。利用小组合作,读懂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受到感染。

四、积极评价,调节情感。

积极情感的内需,还需要外界施加影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更需要教师以评价为“调节器”,不断刺激学生。从夸怀素到夸自己。从怀素写字到我也是“小怀素”等设计,从语言到实物,从师评到自评、互评,丰富的评价手段不断调节着学生的情感,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过程:

一、情景合一,优化导入。

1、教师板书“写字”二字并注上拼音。师述:我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就是本领大,谁来露一手,读一读?(指读)

【激励性的语言,迎合了学生的表现欲】

2、讨论:你平时是怎样认真写字的?

【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从感性入手,接近文本,消除消极因素】

3、教师范读课文。(多媒体投影:怀素跪于台前,苦练书法。背景显示:日出日落,披星戴月,四季变迁,收于怀素狂草表演。)

【多媒体的运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理解课文埋下伏笔,力求使学生深受感染,达到“文未学,情已生”的境界。】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汇报朗读,评出“小小播音员”(奖品“金话筒”)

3、指读带生字的词语(电脑显示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

【给予充足的时间,运用自读、互读、赛读、议读、评选等手段,既做到“开篇须熟”,又体现“自主、合作”的思想理念。】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再读课文,思考:怀素是怎样认真写字和刻苦练字的?(圈圈、画画、读读、议议,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2、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⑴我想夸夸怀素,他_____。

用“好学上进”夸夸自己:我____,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⑵交流“怀素认真写字”。(相机板书:看清、记住、一笔一画)

多媒体演示:写“书”的特写境头。

【运用“夸怀素”“夸自己”来突破“好学上进”这个难点,同时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一石二鸟”的功效。多媒体的演示,意在理解“一笔一画”感受文字的美,书写的美。】

⑶交流“怀素刻苦练字”。(运用“滴水穿石”、“铁棒磨成针”的典故进行教学,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怀素刻苦练字的精神。)

四、回归整体,熟读记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开“小小故事会”的方式来记诵课文。】

五、巧借课文,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争当“小怀素”,并说说准备怎样做。(先看清字形,记住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3、教学生字,指导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播放音乐)

【开篇从学生写字延伸到课文,结尾从课文延伸到写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意在借助文本及学生学习的体验,及时有效地“致用”,提高写字的效益。同时,巧妙地总结课文,训练语言。】

教学反思:

教完这一课,觉得这是本学期中进行地最认真地一次教学互动。从教材的研读,到教学思路、流程的设计,都费了一番脑筋。课堂上付诸实施,虽不是完全成功,可是也有一定的收获。成功之处

1、识字写字指导激活了孩子的思维:

课前,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写字”二字,让孩子观察、比较,识记,意在让他们在课伊始这个注意力保持的黄金时间记住这两个字。当我说到秃宝盖和宝盖儿的不同时,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秃宝盖像男生,宝盖儿像女生。”“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比喻事出有因,也许是教学的生成点呢,于是就紧接着追问。“男生头发短,上面就是平平的;女生头发长,还有蝴蝶结,所以上面多了个点。” “你太会想象了!”我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她。有了这个激活,学生在下面的生字识记中,展开了大胆的想象,编了很多的儿歌“一口日”“十口古”“木羊样”,“牛妈妈生了一个儿子(先)”学得主动而又热烈。

2、读文、启思、实践结合。

学第二段时,我让孩子们抓住“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一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字经验:“先看清字的形状”,怎样才叫看清?要做好哪些工作?(看清字的结构,每一笔的位置)“再记住字的笔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再一笔一画照着写”为什么要照着写? 在理解了怀素写字的步骤后,又带着孩子按照怀素写字的方法学写起了生字。学生在经历了这个过程后,不由地发出了“这个办法真好”的称赞。不足之处:

1、生字的指导应严格在田字格中进行,这样更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范例。课前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当中的“写字”,直接进行教学,事后发现,许多孩子在写这两个字时,占位就不合理了,不是高了,就是低了。

2、由于课前的准备还不够细致,所以许多的设想没有完成:比如有关词语积累的换词训练:“非常 ” “有名 ” 还可以在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

《怀素写字》教学设计及反思来自费尔教育。点这里回到顶部

《女字旁 女字底》写字指导课教学设计

执教:丁建俊 执教班级:四年级 时间:2012.05.23

【教学目标】 1.知道女字旁和女字底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能正确规范书写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字。

2.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字的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3.传承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的精髓。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

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田字格卡片、小白板及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书法作品,并谈谈心得。2.教师激趣导入。3.观看“女”字的演变。

4.规范书写“女”字,并观看多媒体示范视屏。5.引出课题《女字旁 女字底》。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小组讨论并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出示多媒体课件)。2.展示交流(请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

三、探究学习。

1、出示“问题探究”及“学法建议”,并指名来读。2.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合作学习“女字旁”的字。3.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讨论结果。4.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总结特点。5.交流“如”字的写法应注意什么?

6.练习写字。(仿照手中的学案中的例字来写,完成女字旁的字。)7.展示优秀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

8.总结书写要领,课件出示“书写要领”,并要求学生齐读。

四、自主学习。

1.根据“学法建议”,小组合作学习带有女字底的字。2.交流学习成果。3.介绍好的学习经验。4.推荐并欣赏优秀作品。5.师生共同提出改进的建议。

6.教师小结,并出示“学法巩固拍手歌”,要求全体学生一起来拍手唱读。

六、总结。

1.出示写字要领,并齐读。2.继续练习写字。4.教师参与组中指导。5.展示优秀作品。

七、作业。

继续练习写好带有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字。

板书设计

女字旁 女字底

字 形 形窄长 结 构 左让右 笔画变化 横变提 形宽扁 下托上 横伸长

第五篇:静夜思

静夜思·李白|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

《夜思》由创作,被选入《》。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栏目。

【原文】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诗》原版】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现存《静夜诗》是明代以后的版本。11世纪宋蜀本的《李太白集》即是原文,并且目前日文版本也用的是李白原文。

【注解】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翻译】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评析】:

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赏析】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免费八字算命()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点评】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英汉对照】

静夜诗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IN THE QUIET NIGHT

Li Bai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五行属金的字

五行属木的字

五行属水的字

写字指导课 6《静夜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