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
教案
和“三防”教育
目录
第一课 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一)人民防空
(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
(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
(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
(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第二课 核武器及其防护
(一)核武器
(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1.核武器的威力
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2.核爆炸的防护
第三课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一)什么是化学武器
(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发现 2.防护 3.消毒
第四课 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二)生物战剂的分类
(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五)生物武器的特点
(六)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七)生物武器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第一课 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 内容: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目的:
1.使同学们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与其破坏严重性;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4.掌握基本的防空袭行动自救互救方法。时间:1课时 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
(一)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及重要经济目标是空袭打击的重点。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 组织动员人民群众,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经济损失,保存战斗力。
(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
空袭是战争爆发之初,甚至是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的最主要进攻手段。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
(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1.空袭范围大,精度高,没有“安全”地域
美军空袭作战,首先集中电子战力量对对方实施大范围、全频段、高强度的信息压制,使对方的防空系统变成“瞎子”和“聋子”,然后集中使用多种空袭兵器和空袭手段向对方重要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一体化空袭。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空袭兵器的制导精度越来越高。无论巡航导弹还是激光制导炸弹,目标命中误差都在10米以内。这就意味着,对于桥梁、地下防护工程几乎都能直接命中。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境内交通干道上所有主要桥梁,甚至全国3/4的步行桥梁全部被 空袭直接命中摧毁,使得全国交通一下子陷入全面瘫痪。这种高命中率对防空斗争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2.突然性强
空中发动袭击的突然性进一步增强。自古以来,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是兵家行之有效的惯用手段。由于飞机导航技术的提高和航速、超低空飞行能力增强,特别是隐形技术的问世和航天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战争中来自空中的攻击变得更隐蔽,更不可预测,也就是说更适合于发动突然袭击。机载空地导弹可直接实施“超视距”空袭(人的视力范围有一定限度,天气晴朗时,飞行员在空中看到一架战斗机的平均距离是8千米左右。有的飞行员可在20千米以外看到飞机,所谓超视距空战就是 “看不见就打”的空战)。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发生的突然空袭战例比比皆是,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们防空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破坏力大
在近年的局部战争中,有 70%的高技术兵器运用在空袭作战行动中,空中袭击的毁伤威力上了一个台阶。随着高科技在航空、航天兵器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空袭兵器的射程和长途奔袭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使得空中攻击范围变得越来越宽广。如洲际导弹的射程在12000公里以上,速度超过20倍音速,从东半球打到西半球只需30分钟。由于兵器的运载能力和炸药性能的不断提高,炸弹、导弹的摧毁杀伤能力大大增强,且不说核武器或生物、化学武器,即使常规武器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现代化战争中空袭的毁伤威力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得防空部门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
①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 3.学会在突然袭击时快速防护(1)伪装
伪装,作为防空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隐真示假手段遮蔽欺骗敌人的侦察监视,达到不被敌人发现的目的。侦察监视的技术途径不外乎利用可见光、电磁波和红外线等物理条件去发现目标。如果我们有效控制和利用这些条件,就可以遮蔽欺骗敌人的侦察。譬如,可根据目标性质和环境特征,运用施放烟幕、人工遮障、迷彩、人工植被、改造地形、改变目标外形和电磁辐射及红外辐射特征、消除目标痕迹等办法,尽量使目标与背景融合,从而 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选用当时当地的草木、土壤、沙石作原料,用与现地颜色相一致或相协调的染料配成涂料进行喷涂或涂抹,可防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照相侦察;采用喷洒散热油漆、涂红外吸收材料和泡沫塑料等方法,可减少目标与背景的热辐射差,防敌热成像侦察。修筑假的道路、阵地,摆放假的飞机、车辆,布置假的导弹、坦克,都可以混淆敌人的侦察,达到伪装欺骗的目的。(2)疏散
疏散,是指在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内的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地分批疏散、转移、搬迁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减轻城市供应负担,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疏散通常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三种。现代局部战争中疏散防护的重点是临战疏散。(3)躲避
有利的地形和不良的气象环境,只要利用得好,都能起到较理想的躲避防护作用。譬如林地、沟渠等地形地物和雨天、雾天、黑夜等气象环境,可以躲避敌人的侦察;假山、坚固建筑物等,可以遮蔽弹片和冲击波。当你没有及时进入人防工程时,就可以采用躲避进行防护。躲避防护时应当注意:高技术空袭强调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些目标通常会产生次生灾害,容易造成间接杀伤。因此,躲避时应做到四避:一避高大和架空建筑物;二避核化危险源;三避火源、水源;四避人口密集区。(4)掩蔽
掩蔽,就是利用人防工程和地下(地面)坚固设施进行隐蔽。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 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第二课 核武器及其防护
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 内容:核武器及其防护
目的:使同学们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的基本防护方法。时间:1课时
方法:教学讲授,动作示范。
教学内容
(一)核武器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请点击画面)1.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冷战时期各核大国曾经对大当量值核弹非常的追求。苏联曾经设计过当量1亿吨当量的名叫“赫鲁晓夫炸弹”的核弹。但是 考虑到环境影响和使用条件实际制造出来只有5000万吨当量。这枚核弹在试爆的时候产生的热风在9万多平方公里内的区域都具有杀伤力(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1万平方公里内的全部砖石和木造建筑物被摧毁。实验地在虽然远在北冰洋,但是芬兰地区的玻璃窗户仍然受到了损坏。在爆炸的中心地带,厚3米、方圆15-20公里的冰层被汽化。而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当量只有1.5和2万吨。爆炸中心的风速大约是440米/秒,相当于12级台风的风速的10倍。爆心附近的房屋瓦片等纷纷“起泡”,木质房屋达到着火点自动自燃。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1)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核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热能。太阳中心的温度约二千万度,表面的温度约六千度,核爆炸火球内部的温度高达三、四千万度;火球表面的温度可达八千度左右。核爆炸的光辐射比太阳还亮。光辐射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 伤,照射到人的体表会引起直接烧伤;使衣服或所处环境着火可造成间接烧伤;强光可使人眼底烧伤或暂时失明,即“闪光盲”。光辐射引起的火灾可造成大范围的破坏。
(2)冲击波
冲击波核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团以极高的速度向外膨胀,猛烈压缩和推动周围介质所产生的高压脉冲波。核空爆造成的冲击波不仅仅是狂风。首先是静态超压,高压和真空会急速的拉扯建筑物,造成长达数秒的高强度反复,从而导致建筑承重结构疲劳、松散,而随后的狂风一扫就将爆炸中心部位抹平了。在冲击波覆盖范围内,基本不可能有人存活。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房屋又多是木质结构、层高较小。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把城市摧毁。而现在的城市充满了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楼,高密度高强度的建筑会极大削弱核弹的冲击波威力。
(3)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单位是戈瑞。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因此,即使千万吨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杀伤破坏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严重损坏。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4)核电磁脉冲
电磁脉冲核爆炸产生的强脉冲射线和周围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向外辐射的瞬时电磁场。它的脉冲宽度很窄,频谱很宽,强度可达到比普通无线电波高百万倍。当其遇到适当的接收体时,可在瞬间产生很高的电压和很强的电流,损坏电子或电气设备,使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失灵。爆炸当量相同时,电磁脉冲的强度随爆高的不同差别很大,其中以超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最强,作用范围最广,可达远离爆心数千公里的目标,对飞行中的卫星和导弹威胁很大。由于大气的衰减作用,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热、冲击波、辐射等效应,对地面设施的危害范围都不如电磁脉冲效应大,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研制出核电磁脉冲弹,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而削弱了冲击波、核辐射效应,电磁脉冲的破坏力明显增大。电磁脉冲灾害成为没有蘑菇云的人类巨灾!
(5)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沾染区面积大的可达上千平方公里,人员在核爆炸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一般不能在该区域行动。放射性沾染的主要杀伤对象是人和其他动物。其强度比早期核辐射低得多,但作用的时间却长得多。它对人员的直接伤害有射线外照射、沾染皮肤造成灼伤和吸入放射性物质造成内照射。环境的沾染还会对人类造成间接危害。2.核爆炸的防护
听到核武器袭击的警报时,家庭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或熄灭炉火、关闭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按预定方案,迅速有秩序地进入指定的人防隐蔽工程,并按指定位置坐好。(1)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外人员应从防护较严重的瞬时杀伤因素着眼,防护的原则是:减少暴露表面,争取重型屏障、重点保护头部、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爆炸闪光,忌看火球,应迅速进入各种人防工程防护,并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时,要迅速(2秒钟内)利用三五步内的地形就地卧倒。遇到较大的地形地物时横向卧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
卧倒的动作要领:双手交叉垫胸下,闭眼收腹闭嘴巴。两腿伸直且并拢,低头憋气用物遮。双手交叉胸下,头夹于两臂之间,两腿并拢夹紧,双肘前伸支起,闭眼闭嘴憋气,胸部离开地面,重点保护头部。人员卧倒后,能减少冲击波迎风面积;闭眼、遮脸、压手、头部下压,能减少光辐射的烧伤。
核爆炸时,如果身边有江河、湖泊或池塘,应立即潜入水中防护;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遮盖身体,尤其是皮肤暴露部位。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时应注意: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一侧,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地物,避开易倒塌、易燃烧、易爆炸的物体,以免间接伤害。(2)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防护的原则是: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 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障,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正确的方法是: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角应利用墙角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玻璃片使人员击伤或造成其他间接伤害。冲击波过后,应立即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若没有人防工程,也可以进入冲击波袭击后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进入室内。
(3)在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 人员在沾染区行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或面具、扎三口(领口、袖口、裤脚口)、穿雨衣或斗篷、戴手套、穿雨靴;不要随便接触沾染物品,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严禁在沾染区吃东西、吸烟和饮水。行进时,应按照专业人员设置的标志,避开沾染程度较高的地域。应选择路面结实、街道较宽的背风墙侧行。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脚步要轻,尽量缩短在沾染区的时间;乘车时,除应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棚布,加大车距,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上下车要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4)在安全区转移人员的防护方法
转移至安全区的人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身上的沾染。例如:人员应侧风站立,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服装一件一件的脱下消除,消除后,有顺序地放到上风方向。对服装消除的方法通常有拍打法、扫除法、洗涤法。
人员皮肤受沾染用毛巾或纱布擦拭。擦拭时应从上到下,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擦一次,将毛巾翻叠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重新沾染。误食沾染食物和水时,可采取催吐、洗胃、多喝水、利尿法排出,有条件的,可按照医生要求服吸附剂、缓泻剂加快放射性物体排出。(5)放射性沾染的消除方法
人员离开沾染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沾染。利用扫帚、树枝等自行或相互扫刷、拍打,清除服装上的放射射性灰尘。扫刷、拍打时,人要站在上风方向。然后脱去面具或口罩,漱口、擤鼻,并用水和擦洗身体的暴露部分。缺水时,可用毛巾等擦拭,擦一次,折叠一次。在条件许可时,应用淋浴的方法冲洗,也可在未受沾染的江河中洗澡,进行全身消除。受染服装用清水、肥皂洗涤效果更好。洗后要进行沾染检查,得到允许方可离去。无仪器检查时,要注意对暴露和易存积尘垢的部分(如耳、鼻等)多洗几次。
第三课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 内容:核武器及其防护
目的:使同学们了解化学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武器的基本防护方法。时间:一课时 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
“这个世界只要有战争,军事家们就绝对不会对毒气置之不理。毒气是一种杀人的更高形式。”1919年化学战创始人,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柏教授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说。20年后,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正在战场上长期地、有组织地、大规模地进行违反国际法的化学战的国家只有日本。1938年徐州会战、安庆战役后,日军加快了大规模实施毒气战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侵华日军先后在中国17个省、市的77个县、区,使用毒气武器数千次,毒气种类有芥子气、光气等糜烂性、刺激性、窒息性毒剂。中国成为化学战最大的受害国。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向各部队派遣了“野战瓦斯队”等化学战部队,在上海、南京、忻(xīn)口、武汉等战役中都大肆施放毒气,并且将受到毒气伤害而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士兵就地刺杀。日军在战略相持阶段的历次重大战役中,尤其是在受到中国军队强大压力或败北之际,更加野蛮地进行毒气战。
(一)什么是化学武器
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叫毒剂。装有毒剂并能将其形成战斗状态的武器和器材,叫化学武器。(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1.以毒性杀伤人畜,不损坏设备器材 2.中毒途径多 3.杀伤范围广 4.持续时间长
5.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大
(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1.神经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毒剂,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VX)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瞳孔缩小、胸闷、多汗、全身痉挛等。
神经类毒剂是属于速杀、致命程度极高、一沾即死型的毒剂。其毒性比常被用来自杀的农药敌敌危(它也是神经性毒剂)大一千到几千万倍 2.糜烂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使细胞组织坏死溃烂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路易氏气。人员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通常比较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炎症、溃疡。
3.全身中毒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皮肤鲜红、痉挛等 4.窒息性毒剂
它是一类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的毒剂,主要有光气等。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皮肤从青紫发展到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5.刺激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和皮肤的毒剂,主要有西埃斯(CS)、亚当氏气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眼睛疼痛、流泪、喷嚏、咳嗽及皮肤有烧灼感。6.失能性毒剂
失能剂一般分为精神失能剂和躯体失能剂。前者主要是引起精神活动紊乱,产生幻觉,代表物毕兹(BZ);后者主要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瘫痪、16 血压和体温失调、视觉和听觉障碍、持续呕吐腹泻,代表物四氢大麻醇。从而丧失战斗力。
(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1)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3)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2.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 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3.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
18(1)对身体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2)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3)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4)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第四课 生物武器的防护 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 内容:核武器及其防护
目的:使同学们了解生物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武器的基本防护方法。时间:一课时 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1940年日本“731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
(二)生物战剂的分类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2.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4.带菌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五)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 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
(六)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1.施放迹象
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2.发病情况
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七)生物武器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结核菌、伤寒菌、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2_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7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成本极小的生物武器又叫 “贫穷国家的核武器”!
请点击画面:播放《个人防护和防护器材的使用》教学示范课。
第二篇:《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教育》班会教案
山丹三中 低年级组
一、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国家和军队对人民防空工作十分重视,先后提出过不同的人民防空建设方针。这些方针对指导不同时期的人民防空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有的至今仍是我国人民防空建设的总依据。
为了全面规范和指导人民防空建设和斗争,进一步完善人民防空理论,当前有必要提出一个既能涵盖和平时期人民防空建设,又能指导战时人民防空斗争的总方针,即人民防空指导思想,以便使人民防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认为,我国人民防空应确立“广泛动员、扎实建设、严密防护、力保潜力”的指导思想。
二、教育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人民防空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意义,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
2.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让学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各项细则。教学难点:通过竞赛形式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三、活动内容及过程:(一)引入:
国无防不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列强空袭危害的切肤之痛。
就是在和平时期,防空也非常重要。(看教材图片)
(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1.分组研讨:
(1)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简述人民防空法的起草过程。
(3)人民防空法包括哪些内容?(明确:人民防空法共九章五十三条,对立法的必要性和宗旨,人民防空的方法、原则、领导体制、经费保障、防护重点、人民防空工程、通信和警报、疏散、群众防空组织、人民防空教育、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4)你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人民防空法的?(共七条,略)(5)你知道我国防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讨论回答:
(1)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2)为战时储备粮食、医药、油料和其他必需物资的工程,应当建在什么地方?③哪些部门应当协助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②应当建在地下或者其他隐蔽地点。③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开展人民防空教育。)
(3)人民防空经费怎样筹备?(4)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什么?
(5)人民防空疏散工作由什么部门统一组织?(答案:①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②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③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
(6)谁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
(7)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防空有关规定要修建什么?(8)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有哪些工作任务?(答案:①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②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③负责制定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组织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的建设和管理。)
(9)由什么部门负责对在人民防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10)群众防空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1)人民防空法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如违反《防空法》,应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答案: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②主要任务是:战时担负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抢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③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什么时候开始施行?(1997年1月1日)
(13)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什么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14)人民防空的重点是什么?(城市和经济目标)(15)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可处以多重的罚款?(十万元以下)
(16)人民防空法共多少章多少条?(九章五十三条)(17)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人民防空通信和警报)
三、总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第三篇: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常胜中学
李 明
课
时: 1课时
课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人民防空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意义。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
2.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让学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各项细则。教学难点:通过竞赛形式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引入:
国无防不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列强空袭危害的切肤之痛。就是在和平时期,防空也非常重要。(看教材图片)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1.分组研讨:
(1)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简述人民防空法的起草过程。
(略)(3)人民防空法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人民防空法共九章五十三条,对立法的必要性和宗旨,人民防空的方法、原则、领导体制、经费保障、防护重点、人民防空工程、通信和警报、疏散、群众防空组织、人民防空教育、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4)你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人民防空法的?(共七条,略)
(5)你知道我国防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2.讨论回答:(1)、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2)、为战时储备粮食、医药、油料和其他必需物资的工程,应当建在什么地方?③哪些部门应当协助开展人民防空教育?
(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②应当建在地下或者其他隐蔽地点。③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开展人民防空教育。)(3)、人民防空经费怎样筹备?(4)、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什么?(5)、人民防空疏散工作由什么部门统一组织?
(答案:①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②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③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6)、谁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7)、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防空有关规定要修建什么?(8)、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有哪些工作任务?
(答案:①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②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③负责制定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规划,组织全国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的建设和管理。)
(9)、由什么部门负责对在人民防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10)、群众防空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1)、人民防空法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如违反《防空法》,应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
(答案: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②主要任务是:战时担负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抢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③行政、民事、刑事责任。)(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1997年1月1日)(13)、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什么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14)人民防空的重点是什么?
(城市和经济目标)
(15)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可处以多重的罚款?
(十万元以下)
(16)人民防空法共多少章多少条?
(九章五十三条)
(17)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人民防空通信和警报)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第四篇:人民防空教案
和“三防”教育
人民防空
教案
目录
第一课 人民防空和人民防空教育
(一)人民防空及其任务
(二)人民防空教育 第二课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空袭
(一)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二)高技术常规空袭的特点
(三)高技术常规空袭的防护措施
(四)防空警报类型与响应 第三课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一)核武器概述
(二)核袭击防护
(三)核事故的防护
第四课化学武器、化学事故及其防护
(一)化学武器概述
(二)化学武器的防护
(三)化学事故的防护 第五课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一)生物武器概述
(二)生物武器的防护 第六课人民防空工程
(一)人防工程及其作用
(二)人防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 第七课次生灾害与防护
(一)次生灾害概述
(二)次生灾害的防护 第八课个人防护器材
(一)制式防护器材
(二)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方法 第九课防护技能综合演练
(一)基本防护演练
(二)综合演练
第一课: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
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
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
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
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 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
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练习:
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
第二课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空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
2.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 2.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
四、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理念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信息化常规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
(一)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1、重点目标多遭袭,防护情况复杂
2、空袭范围大,没有“安全”地域
3、空袭距离远,空袭之前有侦视
4、无警报遭袭可能性增加,个人应急防护要求提高
(二)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1、人员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
(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 ①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3)突然袭击时的快速防护(4)遵守防空信息管制规定
2、城市重点目标遭袭时的人员受害因素及防护要求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信息化空袭的特点、防护措施,同学们增强了国防意识,懂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他人及国家。
第三课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三、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2.人员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措施
(一)人防工程防护
(二)室内防护
(三)室外防护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1.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2.“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3.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四、对放射性沾染的清除
1.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2.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3.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一)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二)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三)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四)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第四课化学武器、化学事故及其防护
目的:使同学们了解化学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武器的基本防护方法。
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
“这个世界只要有战争,军事家们就绝对不会对毒气置之不理。毒气是一种杀人的更高形式。”1919年化学战创始人,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柏教授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说。20年后,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正在战场上长期地、有组织地、大规模地进行违反国际法的化学战的国家只有日本。1938年徐州会战、安庆战役后,日军加快了大规模实施毒气战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侵华日军先后在中国17个省、市的77个县、区,使用毒气武器数千次,毒气种类有芥子气、光气等糜烂性、刺激性、窒息性毒剂。中国成为化学战最大的受害国。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向各部队派遣了“野战瓦斯队”等化学战部队,在上海、南京、忻(xīn)口、武汉等战役中都大肆施放毒气,并且将受到毒气伤害而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士兵就地刺杀。日军在战略相持阶段的历次重大战役中,尤其是在受到中国军队强大压力或败北之际,更加野蛮地进行毒气战。
(一)什么是化学武器
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叫毒剂。装有毒剂并能将其形成战斗状态的武器和器材,叫化学武器。(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1.以毒性杀伤人畜,不损坏设备器材 2.中毒途径多 3.杀伤范围广 4.持续时间长
5.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大
(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1.神经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毒剂,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VX)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瞳孔缩小、胸闷、多汗、全身痉挛等。
神经类毒剂是属于速杀、致命程度极高、一沾即死型的毒剂。其毒性比常被用来自杀的农药敌敌危(它也是神经性毒剂)大一千到几千万倍 2.糜烂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使细胞组织坏死溃烂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路易氏气。人员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通常比较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炎症、溃疡。
3.全身中毒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皮肤鲜红、痉挛等 4.窒息性毒剂
它是一类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的毒剂,主要有光气等。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皮肤从青紫发展到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5.刺激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和皮肤的毒剂,主要有西埃斯(CS)、亚当氏气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眼睛疼痛、流泪、喷嚏、咳嗽及皮肤有烧灼感。6.失能性毒剂
失能剂一般分为精神失能剂和躯体失能剂。前者主要是引起精神活动紊乱,产生幻觉,代表物毕兹(BZ);后者主要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瘫痪、血压和体温失调、视觉和听觉障碍、持续呕吐腹泻,代表物四氢大麻醇。从而丧失战斗力。
(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1)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
(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3)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2.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3.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1)对身体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2)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3)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4)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第五课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第五课第1课时 生物武器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武器的性能特点及对人员伤害的途径
2、掌握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战剂的分类 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
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一、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4.带菌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二、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
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
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6.有生物专一性
第五课第2课时
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发现
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1.施放迹象
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
2.发病情况
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二、对生物武器及生物战剂污染区的防护措施
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
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
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三、在流行病区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染人群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病菌的生存条件
四、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 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 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 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 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
五、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2_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生物武器的性能,掌握了对生物武器防护的基本方法,并且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平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六课人民防空工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防工事的重要作用
2.清楚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清楚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重点:
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
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
一、人防工事的防护作用
人防工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二、人防工事的结构和“三防”设施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
1、口部
口部也称工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等,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
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毒通道。其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气经出入口进入人防工事。
滤毒通风设施一般由进风消波设备、滤尘器、过滤吸收器、风管、密闭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组成。滤毒通风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起到滤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将净化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事内室,供人员呼吸使用。
洗消设施包括洗消门、消毒药品和洗消器材,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消,避免将放射性灰尘、毒剂带入人防工程内,以确保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
核化自动报警控制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伤害的神经中枢。在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后,能自动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放射性灰尘和毒剂进入人防工事内部。
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用于查明人防工事内外的空气、食物、水源等污染情况。
2、主体
主题是人防工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人员掩蔽室是在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人员停留的地方,它在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设有人员休息室、工作室、会议室等。卫生、生活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是与人员掩蔽室相配套的设施,一般在掩蔽室的周围或一侧,包括卫生间、水库、仓库、伙房、进出气孔等。
一、人防工事的两种防护方式
使用人防工事一般采用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两种方式。
四、使用人防工事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
2、进入人防工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事。
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置坐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
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
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
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注意:在人防工事内,非专业人员不许动操作设备,以免造成防护事故。所有防护人员都不许使用通讯器材,如手机、BP机等,以免泄露目标。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第七课 次生灾害与防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防护知识,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和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一)火灾的防护。
(二)人员被困时的自救和互救。
(三)城市煤气事故的预防和救护。
三、教学难点:
(一)火灾的防护。
(二)城市煤气事故的预防和救护。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启发式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过程:
引言:先看两则新闻,这段新闻大家太熟悉了,这是美国的911事件。202_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劫持的客机撞上了世贸中心两座110层高的塔楼,造成机毁人亡楼倒塌的惨剧。这是印度地震引起的海啸,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我们对这些国家的人民遭受的巨痛,感同身受,并深表同情。这不是普通的灾难,里边不仅有许多值得受灾国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全世界人民,包括我们在抵御灾害时吸取。因为我们的国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灾害来临时,有人遇难了,有人脱险了。这固然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还要看你有没有避难逃生的知识和本领。
讲授新课:
一、次生灾害及其防护要求
一、概念:
次生灾害是指空袭或自然灾害等原发性灾害间接造成的伤害。
二、分类:
根据灾害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三、现象及特点:
次生灾害对引起它的原生灾害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看两个相关录像,在看的同时,我们考虑一下,次生灾害和原生性灾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四、对次生灾害的防护要求 注意三点。
二、城市遭袭、建筑倒塌、人员被困时的防护行动
一、自救
教师:当你在倒塌建筑中被困时怎样逃生? 学生回答 放相关视频
师:总结6点。
二、互救
家庭邻里之间的救助——互救
(一)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
(二)挖得准:抢救时,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扒,以防止意外伤亡。
(三)救得法:救援必须讲究原则和方法。
1、救人的原则:总结为4先。
2、救人的方法:
三、人员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
一、建筑物内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
(一)、熟悉所处的环境:
1、熟悉的环境: 经常学习和工作及居住的建筑物。
2、临时的环境:宾馆、饭店、商场等。[视频]
(二)选择逃生方法: [视频] 注意事项:
1、高层建筑或宾馆着火时,不能使用普通电梯。
2、人在室内欲开门外逃时,先要摸一下门把,若感到很烫,千万不能开门。
3、被困者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4、已脱险的人员,不要顾惜钱财而返回火场,从而造成再次伤害。
(三)迅速扑灭自身火焰的方法:
如果火已经烧到你身上了,我们应怎样迅速扑灭自身火焰呢?我们来看一下,[录像],我们要随机应变,根据环境情况快速灭火。
在人防工程内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
在人防工程内遇火灾时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 教师:在人防工程内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应掌握4点。
第四节 城市煤气事故的预防和救护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煤气接触,在各种资源中煤气即经济又环保,但它也具有易爆性、易散发性、剧毒性等缺点。因此掌握安全的煤气知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怎样更安全的使用煤气?我给大家列出五点注意事项:
一、购合格的灶具,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厨房内。
二、用时应有人看管,用毕应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三、使用管道煤气应注意避免冲击碰撞煤气管线,以免引起接口松动漏气,不要把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在煤气管上。
四、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准放在卧室内、浴室内使用,也不得卧放、倒立使用;不准加热或放在高温处使用;更不准私自拆卸减压阀;严禁倒残液和自行倒灌。
五、严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洗浴时应提高警惕,一旦感到轻微头昏和不适,应立即停止洗澡;尽量不要几个人同时洗澡,并且一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一旦煤气泄漏你如何处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一)迅速关闭总阀,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开关电灯,拉合电闸。
(二)如发现液化气钢瓶角阀损坏,无法关闭时,应设法用塑料布、绳子等强制捆扎阻漏,然后将其移至安全场地,迅速通知供气站来处理。
(三)若发觉煤气管道有泄漏时,可用麻袋、棉纱等物堵塞,捆扎泄气处,并立即通知煤气公司进行检修。
如果煤气中毒了该怎么处理呢 [看录像] 5.思考题
(1)一旦被倒塌的建筑埋压在下面,应怎样才能维持更长的生存时间?(2)你决心从失火房中冲出时,应如何防护和行动?
第八课个人防护器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部分制式器材 a.构造 b.防护的简单原理 c.性能 d.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几种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主要介绍过滤式防毒面具的简单原理 2.介绍皮肤防护器材的性能 3.对个人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有条件时,可用电脑、录像等演示;一些情况下可采用些样品、挂图、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样品、录像演示等教学手段以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感性认识。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在战时或在平时各种突发性事故中,做好个人防护是整个防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防护必须借助于防护器材才能实现。
这就导入出我们今天的新课题——个人防护器材的定义 个人防护器材:
个人防护器材使指个人用于免受化学毒剂、核武器、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各种器材的总称。
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个人防护盒等。
a.呼吸道防护器材 A.制式防护器材
b.皮肤防护器材 a.呼吸道防护器材: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呼吸道防护器材主要是过滤式防毒面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过滤罐和面具袋组成,而核心部件是滤毒罐,在防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滤烟层 滤除毒烟、毒雾、生物战剂等 滤毒罐 装填层 吸附空气中的毒剂蒸气
我们看一看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主要性能表: 65型 69型 64型
重量(公斤)0.61 0.8 1.4 总视野 72% 80% 53%
50米通话能力 90% 90% 95% 防沙林 10小时 6小时 24小时 防维埃克斯 30分钟 30分钟 2小时
我们可通过录像看一看制式个人防护器材防毒面具的一般了解,那么为什么它们有防毒的功能呢?我给同学们讲一讲一个军事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把氯气(Cl2)通过两个装有实验用小白鼠的大烧瓶中,一股氯气经过装有活性炭的管子后再进入烧瓶,一股氯气直接进入烧瓶,通气5分钟后,我们会看到直接进入烧瓶的氯气使得瓶内的小白鼠中毒死亡。
这个实验说明了活性炭的防毒作用。防毒罐原理: 1.物理作用 2.化学作用
3.催化作用(略)我们在上面的实验中,就是一个物理作用下的防护方式,活性炭的强大吸附作用使得Cl2 气体分子在活性炭表面凝聚下来。
因为被吸附的物质分子(Cl2)只是被固定下来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称之为物理作用。滤毒罐的物理作用表现在对核武器的放射性灰尘的防护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现代防毒面具能可靠地防护放射性灰尘。告诉同学们原子弹爆炸后,短期内便产生半衰期不同的三十种元素的近200种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大体分为两部分: 这就是:
放射性稀有气体:如氪、氙等气体物质
放射性碘、溴、铜、钡、磷、锶等各种挥发性化合物 对于放射性碘蒸气及其挥发性的化合物,能被滤毒罐有效地防护,使之透过的放射性强度不超过允许值(吸气时为5×10-9居里/升)
我国核实验结果,如果离爆心较近或者敌人使用易挥发性的放射性战剂污染大气。滤毒罐的防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是一个没有足够的制式个人器材而造成的悲剧。04年9月20日前苏联绝密文件解密: 1954年9月14日上午9点三十三分,前苏联在奥论堡草原上空8000米投掷一颗代号为“塔季杨卡”威力为4万吨当量核弹,是美军在日本广岛上空投掷的原子弹的数倍。不幸的是,这颗原子弹偏离预定爆炸中心西北方向近300米,更不幸的是最后时刻风向突然变化,核辐射云没有向预定的没有人烟的草原沉降,而是直接冲向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地区。
演习结束后,投掷原子弹的少校库特尔切夫从国防部手中接过列宁勋章,并晋升为上校,奖励一辆“胜利”牌轿车,而这次的“核事故”造成了4.3万官兵的死亡,为苏联最高军事机密,世人无从知晓。化学作用:
如果在防毒炭借助于金属氧化物来加强防护能力,这些金属氧化物将与毒物的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防护的作用。
例如,在防毒炭上添加铜的氧化物CuO(氧化铜)就可以将化学毒剂氢氰酸分解成为无毒物。2HCN + CuO = Cu(CN)2 + H2O
我们明白了以上的原理后,下面我们看一下录像演示,了解一下防毒面具的正确佩戴方法: 1)双手抓住防毒面具中上部,翻开头带 2)下巴略微前倾 3)佩戴时从下往上戴
4)摘防毒面具时,应该从下往上摘 面具佩戴合格的标志:
眼窗位于两眼正前偏下,头带垫于头的后上方,不压耳朵。
个人制式防护器材使用的注意事项:
1.选择面具。面具的面罩分大、中、小三个号码或者1、2、3、4、5个号码两种。选择时根据头型的大小和佩戴后松紧程度来确定合适的面具号码。
2.外观检查。对面具各部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各部件是否损害。
3.灭菌佩戴。先将面具擦干净,用卫生酒精灭菌;再调整头带直至佩戴基本合适为止。4.气密检查。用手堵住面具的进气口,用力吸气,若感到憋气,说明面具气密性好,否则要查出漏气部位。
5.选配好合适的防毒衣,基本方式也如同选配面具一样。6.突然遭袭击时,应该先佩戴面具后再穿防毒衣;准备通过沾染地带时,要提前穿好防护衣、靴,进至毒区边界前戴好面具,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存体力和作业能力。
同学们了解过滤式防毒面具后,我们再简单了解一下什么叫隔绝式防毒面具。使人员呼吸器官完全同外界受染空气隔绝,依靠面具本身提供的空气来满足呼吸需要的一种制式器材。当核、化、生武器袭击时,无论浓度多高,均能起到防护作用。隔绝式防毒面具就是一个个人的隔绝式防毒工事。我们知道隔绝式防护工事除了保证外界污染空气不进入室内外,规定必须保持工事空气成分和性质的允许范围。
1941年6月5日,日本侵略军轰炸重庆时,有一坑道防空洞近万人为了躲避空袭而发生悲剧,就是因为防空洞内空气成分和性质超出了允许范围。军事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为18升,而吸入的氧气则为20升。在隐蔽的防空工事内,如果工事内没有出氧装置或施放氧气设备,那么氧气的减少就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从上面事例我们就知道了无论是隔绝式防毒工事还是隔绝式防毒面具,都具备人体消耗氧气的来源。
下面我们就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隔绝式防毒面具的再生氧面具和氧气面具。(1)再生氧面具
是隔绝式防毒面具类型之一,是一种化学生氧面具,利用化学反应盒中的再生氧药剂,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而放出氧气,以满足人员呼吸需要。(2)氧气面具
是隔绝式防毒面具类型之一,它的氧气来源是钢瓶中的压缩氧气。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置于清净罐中的氢氧化钙来吸收,这种器材又叫氧气呼吸器。b.皮肤防护器材:
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是隔绝式皮肤防护器材,分为全身防护和局部防护两种。全身防护器材主要是连身防毒衣。
局部防护器材有防毒靴、防毒手套。①几种防毒衣性能比较: ②我们了解了皮肤防护器材后,现在同学们来看一看防毒衣的正确穿戴(我们看一看录像)(a)卸:打开防毒衣袋,取出防毒衣(b)展:撑开领口,胸襟
(c)穿:两腿伸入裤内,穿好上衣,卷起外袖(d)戴:拇指插入套环,系好鞋带 B.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虽然防毒面具、防毒衣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护作用,但是我们
在战时或者突发性事件中不可能每个人都佩戴个人制式防护器材。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简易个人防护的方法和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下面就介绍几种。
甲:浸碱防毒口罩
把普通毛巾或者口罩,将口端再折回,按照自己的脸型缝成鼻垫,或者缝上一块铅片,加上带子,制成口罩。浸入10%苏打水中。乙.装料防毒口罩:
用纱布或者毛巾制成口罩,内装3厘米厚的活性炭和黏土
(不用沙土)各半,搅拌均匀,制成大米粒大小的颗粒,晒干即可。制成的装料口罩或者石灰土颗粒,应该放在塑料内密封保管。几种简易防毒口罩的防毒功能: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简单、简易的防护办法,我们就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在最紧张的时候,用自己的尿液浸入编织物作为一种手段,就会保住生命,就会赢得胜利。
我们知道光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翰?戴维于1811年由一氧化碳与氯气在日光下合成。因为它是“光化合”,所以光气一名由此而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最佳的攻击毒剂,由于当时对于防护光气的知识甚少及防护手段简陋,几年的化学战中死于光气的士兵多达80万人。
1900年6月30日,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天津时,曾使用过光气。在杨村一带我国义和团战士英勇杀敌,敌军使用光气,英勇的义和团不知如何抵抗这种神秘毒气而伤亡惨重。
丙.我们今天知道一个简单的方式用毛巾浸入10%苏打水是可以抵挡光气35分钟以上。光气就是COCl2,光气与水发生水解。
COCl2 + H2O = CO2 + 2HCl 丁.简易防毒面具
简易防毒面具有很多种,但都需要有过滤罐。滤毒罐中有滤毒和滤烟材料,而简易防毒面具主要装料是离不开土颗粒的。我们在前面制式防毒面具介绍时,我们都会看到戴上制式防毒面具就像罩上一个猪脸面具,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曾对英法联军实施大规模的化学毒剂袭击,即于1915年4月22日在伊伯尔地区,德军以突袭的方式于下午6时05分,由工兵35联队将预先装填了3万个吹放瓶中的180吨氯气(窒息性毒剂)利用了适宜的风向,开始向英法军队共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德军方面占领阵地又较迅速,故也有数千人中毒。该地区的飞禽走兽也未能幸免,可人们发现在牲畜中,唯有猪却安然无恙,这引起了军事家们的极大兴趣,难道猪不怕化学毒剂的袭击吗?不是!当毒气袭击时,猪同样受不住毒气的刺激,便竭尽它那拱食吃的本领,拼命用嘴巴拱地,把土拱松后,让长长的嘴巴埋在泥土中,方才幸免遇难。正是受到这一事例的启发,人们才想到了土颗粒的妙用。军事科学家反复实验才发现了防毒面具。现在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简易防毒面具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步骤大致如下: 1.选择滤毒材料
常用的吸附毒剂的材料有以下两种:
①石灰土颗粒:把等量的生石灰与砂黏土混合均匀,加水制成块状,阴干,破碎,筛选,取直径1毫米左右的颗粒,作为滤罐的填料。
②浸渍砖粒:将砖块碎成直径1毫米大小的颗粒,浸放在调制好的碱性药液中(如肥皂水、碳酸钠、小苏打、硫代硫酸钠等物质的药液)直至不能吸收为止,取出,阴干即可使用。上述材料对氢氰酸、沙林、芥子气等毒剂防护效果较好。2.选择滤烟材料:
常用的滤烟材料有以下三种:
①锯末屑:筛选0.6—1.2毫米的锯末装填,压实成锯末层,它对毒烟和放射性灰尘均有较好的防护能力。
②纸粉:用机器或手工将纸磨成纸粉,纸料与锯末适量配合,滤烟效果好。③棉花和棉绒织物滤烟效果更好
选用一个内径为8—10厘米高为8—10厘米的硬纸筒或罐头盒体为滤毒罐的外壳。在罐底均凿出孔径为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剪成人员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嘴下方的罐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0毫米的呼气孔,用来安装呼气活门。检查气密性后,在罐体内壁涂一层胶浆,然后按上图所示顺序料即成简易滤毒罐。一般装入7厘米厚的锯末,压实至5厘米。若能混入2克纸粉更好。石灰土粒装3厘米厚即可,装料过程一定注意装置均匀,保障吸入气流均匀通过。若在滤毒罐口一圈贴上密闭棉花、海绵等柔性材料,加四条固定带便成立有滤毒罐的防毒面具了。个人防护盒:
它是个人防护器材之一,内有解磷针一支、防磷片等。1.解磷针:
①用途:供人员神经性毒剂中毒时急用
②构造:类似于一次注射器(但无需推力)内有高压与药液2ml
③使用时机:遇有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肌颤肉跳和惊厥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使用。使用时先取下防针冒,以拇、食、中指持针头底部,迅速将针头向下,垂直向下插入中毒人员肌肉内(臂部外侧,上臂三角肌等)深约2厘米,以拇、食、中三指用力折断细颈的标志部位,药液自动注入肌肉,待药液刚流尽时,快速拔出针头。紧急情况下,可隔衣注射,省去消毒步骤,以免延误时机。2.防磷片:
①用途:用于人员长效预防神经性毒剂中毒,服药后能减轻中毒程度,增强急救治疗效果。②服药时间:一天服两次,每次一片,间隔10小时左右,或者一天1次,连续服用三天。3.鼻粉剂:
① 用途:用于速效预防和急救神经性毒剂中毒人员 ② 每支预防有效时间3—4小时,放入鼻孔,用力吸气 思考题: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它们的防护作用是什么? 2.试制作一具简易防毒面具。
第九课第1课时
基本防护演练
教学目标: 1.掌握核爆炸时,在户外的防护动作。2.掌握个人防护器材的正确穿戴(脱)技能。3.掌握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和使用 教学器材:
警报器、防毒面具套毛巾、口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核爆炸时,在户外的个人防护动作演练
(一)基本防护动作——瞬间卧倒
核爆炸初期的防护动作要领是:在瞬间卧倒时,头夹于两臂间;双手交叉胸下,两腿并拢夹紧;双肘前伸支起,闭嘴闭眼憋气;胸部离开地面,重点保护头部。
(二)室外人员防护动作训练
训练场内(模拟)有开阔地、土坎、凹地、大树、房屋、人防工事等,指导教师高声指出核武器爆炸方向(“爆心在南”、“爆心在北” “爆心在东” “爆心在西”等),训练人员利用地形地物做防护动作。注意事项:
快—见闪光忌看火球,反应要快; 利—就近利用地形地物;
避—避开易燃易爆、高层建筑物等;
卧—背向爆心卧倒,利用地物时则可横向卧倒; 戴—冲击波过后穿戴防护器材; 进—进入地下或人防工程。
二、防毒器材的穿戴(脱)演练
(一)何时使用防毒面具、防毒衣:
在突遭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以及平时遭遇泄毒、火灾、传染病流行,均需要进行全身防护,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毒面具的使用和扎“三口”。
(二)防毒面具的佩戴:
1.用前准备:使用面具前,要检查面具、消毒试戴、气密性检查。2.佩戴:听到毒袭警报的信号时(指导老师口令),迅速戴好面具。教师先示范,队员训练。注意事项: 佩戴时,迅速闭眼,停止呼吸,双手配合将下头带与面罩之间形成的戴脱孔撑开,同时下颏稍向前伸出,用面罩先套住下颏,接着双手向上向后迅速移动,将面罩戴好。先深呼一口气,再睁眼,以排除面罩内的毒气。面具正确佩戴合格的标准是:眼窗中心位于两眼中央偏下,头带垫位于头的后上方,头带拉力适中。
3.听到解除毒袭警报(指导老师口令)时,将面具脱下。脱面具时,人员皮肤应避免与面具受染部位接触。
(三)防毒衣的穿脱
1.一旦听到毒袭警报(指导老师口令),队员们应迅速穿着防毒衣。2.听到解除毒袭警报(指导老师口令)时,将防毒衣脱下。脱防毒衣时按相反顺序进行,要避免未染毒部位与染毒部位接触。
三、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与使用
一、目的练习制作简易滤毒罐、防毒眼镜和毛巾口罩。
二、要求能正确制作和使用简易滤毒罐、防毒眼镜及毛巾口 跟。
三、器材准备
(1)简易滤毒罐的制作材料:空“可乐”瓶(或其他圆筒)、纱网、棉 花、细绳、锯木屑、浸渍砖粒(或石灰土颗粒)、卫生胶布、铁丝等。(2)防毒眼镜的制作材料:棉花(或泡沫塑料片)、铁丝、松紧带、可乐瓶体片(或透明塑料膜)。(3)毛巾口罩制作材料:细绳、毛巾。(4)工具:钢丝钳、剪刀、锥子。
四、练习内容
(1)简易滤毒罐的制作:备料;做罐体;填料;试用。(2)防毒眼睛的制作,试用。(3)毛巾口罩的制作,试用。
五、练习步骤(1)准备器材。(2)老师示范。
(3)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指导。(4)学生试用,评比。注意事项: 穿防毒衣的动作要领为:卸、展、穿、戴四个字。“卸”,卸下自己的物品和防毒面具、防毒衣;“展”,左手扶防毒衣袋,右手打开袋取出防毒衣顺势向前展开防毒衣。“穿”,两手撑开胸襟布,分别将左右腿伸入裤管,借两臂的上翻动作把防毒衣穿上,自上而下系好带子。“戴”,戴防毒面具、衬帽,包好头罩,戴好手套。
(四)防毒面具与防毒衣配合使用
当面具、皮肤器材防护配合使用时,必须注意:1.穿着顺序是应先戴面具后穿防毒衣,准备通过沾染地段时,常常是提前穿好防护衣、靴,进至毒区边界前戴面具和手套,为的是最大限度保存体力和作业能力。2.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气密,佩戴时要注意气密,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气密。
第九课第2课时 综合演练
教学目标
1、掌握进入人防工事演练
2、掌握通过沾染区的演练
3、掌握通过染毒区的演练 教学过程
演练一 进入人防工程
一、目的检验学生进入人防工程前的准备工作和进入人防工程时的行动。
二、演练内容
(1)听到警报信号后的准备;(2)进入人防工程时的行动;(3)进入人防工程后的定位行动;(4)撤离人防工程时的行动。
三、演练步骤
(1)听到警报信号后迅速整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防护器材,打成一包,写上姓名、住址;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2)在老师或人防干部的统一指挥下,快速撤离,按预定的路线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3)进入工程后,按先里后外的顺序坐好,将自己的物品近身放置,不要影响别人的行动,待坐好后开始点名,统计所带食品和水的数量。熟悉人防工程内的环境,了解掩蔽的注意事项。
(4)解除警报后,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按先外后里的顺序撤出工程,沿规定路线到指定地点集合。
演练二 通过沾染区的行动
一、目的检验学生通过沾染区的防护动作和对局部受沾染衣服的消除沾染技能。
二、演练内容通过准备;选择路线;消除沾染。
三、演练步骤 1.通过准备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防护准备,一般应进行全身防护。鼠戴防毒面具,穿好防毒衣,情况紧急时,也可披雨衣、塑料布、毛营等作皮肤防护,并扎紧领口、袖口和裤口,捆扎牢固,但应便于解开,用毛巾口罩或简易滤毒罐等做好呼吸道防护,有条件时,每人应服碘化钾片100毫克。2.选择路线
通过沾染区时进行防护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外照射剂量、身上的放射性落尘和吸入空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因此行进路线应选择便于快速通过道路、空中扬尘少的路线。有时沾染较严重,但能换速通过的路线,也能减少实际受照射量。因此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围素,选择最佳路线通过。行进中还应尽量避免走草从、瓦砾层厚和浮尘多的地方。不要在行进中吃、喝、坐、靠、解手以减少沾染。3.消除沾染
人员通过沾染区后,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消除沾染。消除沾染场地一般选择有利于通风,取水方便,地面坚实的地区。在消除区和清洁区之间,预先作好明显标志,并准备好挂衣绳、净水、脸盆、毛巾等工具供消除沾染使用。消除时先进行服装消除,然后消除
暴露皮肤的沾染,最后摘下面具。消除服装沾染时,站在上风方向,防止二次沾染。消除后,应将放射性灰尘清扫集中涂掩。最后进行暴露皮肤的擦试。
演练三 通过染毒区
一、目的熟悉、掌握通过染毒区的防护动作即对中毒人员的急救操作和对人员、衣服消毒的技能。
二、演练内容行前防护;路线选择;毒区行动;伤员急救;过后消毒。
三、演练步骤 1.行前防护
根据标明的“染毒”情况,选定使用的防护器材和防护方法。一般情况下,都应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毒衣。情况特殊时,也可用简易防护器材进行全身防护。还应注意防护好随身携带的物品。2.路线选择
选择路线时应考虑道路受染情况和路面植被的情况,选择坚实、干燥、平坦、较少遮掩物的地面。不要走洼地、草地和尘土多的地面。3.毒区行动
通过染毒区时,行进应迅速,尽量减少滞留时间。还应注意避开矮树丛等障碍物,防止划破皮肤和防护器材。防止直接接触到毒剂毒液。如发现皮肤染毒时,要立即消毒处理。简易防护器材染上大量毒剂时,更须尽快排除。4.伤员急救
对伤员的急救原则是: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对症下药。一般程序是先进行呼吸道防护,再对染毒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按吸、消、洗进行),并服用解毒药、注射解毒针剂,迅速离开染毒区域。必要时须进行抢救(人工呼吸等)。5.过后消毒
通过染毒区后,在指定地点,小心脱去皮肤防护器材,注意放在下风外,对怀疑染毒的部位用棉球蘸消毒液消毒,最后脱去防毒面具。经检查人员用碱性指示剂检查显示“无毒”,则表示顺利通过。
第五篇: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七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任务,以及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人民防空教育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2.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答案: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防空袭行动
七二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
2.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 2.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理念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信息化常规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
(一)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1、重点目标多遭袭,防护情况复杂
2、空袭范围大,没有“安全”地域
3、空袭距离远,空袭之前有侦视
4、无警报遭袭可能性增加,个人应急防护要求提高
(二)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1、人员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
(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 ①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②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3)突然袭击时的快速防护(4)遵守防空信息管制规定
2、城市重点目标遭袭时的人员受害因素及防护要求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信息化空袭的特点、防护措施,同学们增强了国防意识,懂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他人及国家。
核武器及其防护
七三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三、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2.人员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措施
(一)人防工程防护
(二)室内防护
(三)室外防护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1.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2.“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3.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四、对放射性沾染的清除
1.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2.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3.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一)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二)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三)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四)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对化学武器、化学事故的防护
八二班
一、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1.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3.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
二、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用兔子实验的录像)
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
三、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1.对身体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2.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3.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4.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四、急救
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各类毒剂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如下表: 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 2.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3.避免继续染毒 4.救护误食染毒食品者
5.必要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加深了对毒剂和化学武器危害的认识,学会了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和发生化学事故时所应采取的措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生物武器的性能
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武器的性能特点及对人员伤害的途径
2、掌握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战剂的分类 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一、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4.带菌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二、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6.有生物专一性
个人防护器材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制式防护器材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实物展示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样品、录像演示等教学手段以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感性认识。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在战时或在平时各种突发性事故中,做好个人防护是整个防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防护必须借助于防护器材才能实现。
这就导入出我们今天的新课题——个人防护器材的定义。个人防护器材使指个人用于免受化学毒剂、核武器、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各种器材的总称。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个人防护盒等。
一、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1.按保护部位分类
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 2.按防毒原理分类
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3.按人防所用的防护器材来源分类(1)军用防护器材(2)工业防护器材(3)自制防护器材(4)就便防护器材
二、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
1.各种防护器材适用的环境 2.防毒面具的选配
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过滤罐和面具袋组成,而核心部件是滤毒罐,在防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选配面具、气密检查、佩带面具。3.专用防毒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
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 教学重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教学难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光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翰戴维于1811年由一氧化碳与氯气在日光下合成。因为它是“光化合”,所以光气一名由此而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最佳的攻击毒剂,由于当时对于防护光气的知识甚少及防护手段简陋,几年的化学战中死于光气的士兵多达80万人。
1900年6月30日,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天津时,曾使用过光气。在杨村一带我国义和团战士英勇杀敌,敌军使用光气,英勇的义和团不知如何抵抗这种神秘毒气而伤亡惨重。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可能得不到,那么,是不是就束手待毙没办法进行个人防护了呢?不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身边一些易得的物品来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这些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
一、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 1.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10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工具:剪刀、钳子等。
简易滤毒罐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8页)
(2)制作滤毒罐
将生石灰与黏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
罐或瓶底均匀凿满直径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毫米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就做成了。
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9页)
(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
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T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置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
2.防毒口罩的制作
(1)浸碱口罩
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70厘米),1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号铁丝8厘米。
制作:将毛巾叠成12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U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U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2)装料口罩(略)
3.防毒眼镜的制作
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制作过程看录像)
二、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
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
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个人防护器材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了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从而对打赢未来战争有了更强的信心。
人防工事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防工事的重要作用
2.清楚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清楚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重点:
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
一、人防工事的防护作用
人防工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二、人防工事的结构和“三防”设施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
1、口部
口部也称工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等,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
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毒通道。其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气经出入口进入人防工事。
滤毒通风设施一般由进风消波设备、滤尘器、过滤吸收器、风管、密闭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组成。滤毒通风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起到滤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将净化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事内室,供人员呼吸使用。
洗消设施包括洗消门、消毒药品和洗消器材,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消,避免将放射性灰尘、毒剂带入人防工程内,以确保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
核化自动报警控制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伤害的神经中枢。在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后,能自动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放射性灰尘和毒剂进入人防工事内部。
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用于查明人防工事内外的空气、食物、水源等污染情况。
2、主体
主题是人防工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人员掩蔽室是在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人员停留的地方,它在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设有人员休息室、工作室、会议室等。卫生、生活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是与人员掩蔽室相配套的设施,一般在掩蔽室的周围或一侧,包括卫生间、水库、仓库、伙房、进出气孔等。
一、人防工事的两种防护方式
使用人防工事一般采用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两种方式。
四、使用人防工事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
2、进入人防工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事。
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置坐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
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
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
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注意:在人防工事内,非专业人员不许动操作设备,以免造成防护事故。所有防护人员都不许使用通讯器材,如手机、BP机等,以免泄露目标。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地震灾害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救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事故面前基本的防护知识,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灾害事故面前的预防和救护方法 教学方式:
直观、形象、启发式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言: 先看两则新闻,这段新闻大家太熟悉了,这是美国的911事件。202_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劫持的客机撞上了世贸中心两座110层高的塔楼,造成机毁人亡楼倒塌的惨剧。这是印度地震引起的海啸,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我们对这些国家的人民遭受的巨痛,感同身受,并深表同情.。这不是普通的灾难,里边不仅有许多值得受灾国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全世界人民,包括我们在抵御灾害时吸取。因为我们的国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灾害来临时,有人遇难了,有人脱险了.这固然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还要看你有没有避难逃生的知识和本领。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烈度来表示。
一、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 2.动物异常 3.地光和地声 4.小震报大震
二、地震前的准备
1.明确人员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2.准备好避难的营救物品。3.加固室内家具杂物。
4.分配震时各人的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5.紧急撤离时,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从容镇定。
三、地震时的求生方法 1.在室内时的避震动作
(1)正在上课时教师要大声喊叫,“蹲在课桌下!卧着别动!”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并且不停的指示可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这样能使教师和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应付这一切,这样就有可能减少惊慌.切莫惊慌,对于成年人同样适用。
动作要领:蹲下的姿势是手合膝,以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写字台下,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地震时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间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势。在学校中某些书桌实际上是扶手上带有一块写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学生实际上是躲不到书桌下面的,但他们却可以利用排椅躲藏自己。在大型课堂,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间。(2)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楼房内)时
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如果你在办公楼里,就赶紧藏到办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办公室,撤离时要走楼梯。(3)在平房内时
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具旁。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挡住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门开关,然后迅速躲避。2.在公共场所里时
在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往往因一哄而起的乱冲乱撞、互相拥挤而导致人身伤亡,造成人为的损失。地震时处在车站、商场、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剧院、体育馆、体育场或竞技场内,就躲在排椅之间。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千百人的剧院,正常散场时间也需十几分钟,震时混乱,挤、踩、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防火常识
一、家庭防火“五要”“五不要” 1.“五要”
(1)要养成良好的火源管理习惯,学习防火知识,强化防火意识,宣传防火的重要性,家庭最好备有小型的灭火器具。(2)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
(3)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外出、临睡前熄灭室内外火种。
(4)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漏电的现象,及时更换破损的电源线,以免引起电源短路失火。
(5)要确保走道、楼梯的畅通,不要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封堵。2.“五不要”
(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能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防止超负荷用电。
(2)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煤气、液化气,不能倾倒液化气残渣。
(3)不要把点燃的蜡烛和蚊香放在床沿和窗帘处。(4)不要在室内焚烧物品。
(5)不要用塑料桶存放汽油,机动车加油时不要吸烟。
二、家庭灭火应急对策
三、火场逃生办法 1.高层建筑或宾馆着火时,不能使用普通电梯。
2.人在室内欲开门外逃时,先要摸一下门把,若感到很烫,千万不能开门。
3.被困者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4.已脱险的人员,不要顾惜钱财而返回火场,从而造成再次伤害。
四、常用的灭火技术 1.隔绝空气法 2.冷却降温法 3.可燃物隔离法
煤气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煤气接触,在各种资源中煤气即经济又环保,但它也具有易爆性、易散发性、剧毒性等缺点。因此掌握安全的煤气知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
怎样更安全的使用煤气?我给大家列出五点注意事项: 1.购合格的灶具,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厨房内。2.用时应有人看管,用毕应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3.使用管道煤气应注意避免冲击碰撞煤气管线,以免引起接口松动漏气,不要把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在煤气管上。
4.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准放在卧室内、浴室内使用,也不得卧放、倒立使用;不准加热或放在高温处使用;更不准私自拆卸减压阀;严禁倒残液和自行倒灌。
5.严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洗浴时应提高警惕,一旦感到轻微头昏和不适,应立即停止洗澡;尽量不要几个人同时洗澡,并且一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二、煤气漏气时的处理方法
当嗅到室内有煤气或类似煤气的异味时,可能就有煤气泄漏了,应先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再对设备进行检查。查漏时可用肥皂或洗衣粉加水调成饱和溶液,用毛笔蘸上肥皂液涂抹在怀疑漏气的部位,发现泡沫或气泡增大,即表明该处是漏气点。
一旦煤气泄漏你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迅速关闭总阀,停止使用煤气。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煤气。
2.如发现液化气钢瓶角阀损坏,无法关闭时,应设法用塑料布、绳子等强制捆扎阻漏,然后将其移至安全场地,迅速通知供气站来处理。
3.夜间发生煤气泄露时,应用手电筒检查,鞋底不能有金属片,以免与水泥地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4.发现煤气泄露,严禁火种进入,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拉合电闸,杜绝一切火种。
三、煤气中毒症状
煤气中毒时先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后感到手足无力,神志不清、抽搐、昏迷,最后停止呼吸。各种程度的中毒症状见表。
二、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同学们学习了地震、火灾及煤气中毒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救护方法,一方面同学们提高了在灾难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