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味觉 画嗅觉
《画味觉 画嗅觉》教学案例
作者:
美术字号:[ 大 中 小 ] 组 吴丹 发布日期:202_-10-17 浏览次数:238 [主题与背景]:
本课授课内容为《小学美术(下册)》苏教版第二册第12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彩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尝试着谜语引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以“情境导入——探索表现——欣赏作品——学生创作——展示评价——拓展延伸”为序。
[教材分析]: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本课与《画触觉》、《画声音》等内容构成一个新的抽象理念和情感课题,强调儿童对生活的领悟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不但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如何“画感觉”,而且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能唤起我们不同的感觉。味觉和嗅觉是看不见的,它们是心中的图像,所以学生在画味觉和嗅觉时,会觉得不知如何去画。这时,及时地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色来表现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为画感觉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学生知道味觉有酸甜苦辣咸,嗅觉有香臭。学生缺什么:学生不知道点、线、面、色可以用来画味觉和嗅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和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
2﹒能力目标 能用绘画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面表达不同的味觉、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来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2﹒教学难点
味觉、嗅觉如何用色、点、线、面表达,要有独到之处。[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吴老师听说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所以今天带来了两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酸甜苦辣它能分,美味佳肴它先尝。说话唱歌它有用,小小一叶口中藏。(舌头)---贴出舌头。
尖尖一座山,两个防空洞,管呼吸,闻香臭,保证安全把气通。(鼻子)---贴出鼻子。
师:鼻子和舌头对我们来说,缺一不可,那我们的舌头和鼻子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舌头能尝出酸,甜﹑苦﹑辣﹑咸﹑鲜等等各种各样的味道;鼻子能闻出香﹑臭等等各种各样的气味。)
师:(总结)我们的舌头很神奇,能够尝出:酸﹑甜﹑苦﹑辣﹑咸﹑鲜等等各种各样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的味觉。
出示“味觉”课题。
我们的鼻子也很厉害,能够闻出:香﹑臭﹑酸﹑甜,呛等等各种各样的气味。这就是我们的嗅觉。
出示“嗅觉”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和吴老师一起,用画笔把这些味觉和嗅觉留住,一起来“画味觉 画嗅觉”。
出示课题《画味觉 画嗅觉》。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采用谜语激趣,从猜舌头和鼻子引申到我们的味觉和嗅觉,让学生明白何为味觉,何为嗅觉。二﹑新授部分
1.闻一闻,尝一尝,找颜色。(游戏环节,加深学生对味觉和嗅觉的理解。)①师:首先,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吴老师这有杯饮料,想请位同学上来闻一闻,尝一尝。不过有一个要求,你闻出或尝出的味道,不能说,用你的表情告诉大家,让我们来猜一猜。
(先闻一闻,再喝柠檬汁,大胆夸张的表演一下)(酸的)
师:生活中,除了柠檬是酸的,还有什么食物是酸的呢?(葡萄,醋,山楂,番茄等等)
师:看,这些食物光是看看,就让我们的嘴巴直打哆嗦。
你觉得用哪些颜色能够表现这些酸的感觉呢?请两位同学上来找颜色。(两位学生上来找颜色,其余学生在座位上选颜色。)
老师发现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太一样。原来酸的感觉可以让我们想到这些颜色。
设计意图: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体会这位同学的感觉,酸的感觉。对于每位同学的评价都要积极,因为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感觉找出颜色就很成功了。
②师:接下来,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三杯很特别的“饮料”,(分别是苹果汁,咖啡和辣椒水)要求不能说话,选择合适的颜色,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把感觉到的味道画出来。
设计意图:没有欣赏和示范,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去画,直接让学生想象、感知色彩与味道的关系,尝试用点、线、面、色彩大胆表现。此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个全新的挑战,部分学生开始作业会有难度,但是当有部分学生开始动手的时候,其他学生则会不甘落后,参照别人开始绘画。学生经过这一小小的尝试,初步了解不同的点、线、面、色是可以表现不同的味道的。同时教师不作示范直接让学生画,可以让学生不受到拘束,敢于大胆作画;而对作业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可以让孩子抓紧完成作业,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师(总结):刚才我们体验了酸﹑甜﹑苦,辣,知道味觉和嗅觉是有颜色的,并尝试用点﹑线﹑面画了画。除了这些味道,大家肯定还尝过或闻过很多不同的味道,相信不同的味道肯定有着不同的颜色。
2.欣赏同龄人作品,理解点﹑线和形状。
设计意图:学生刚尝试画过后,这时及时地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色来表现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色来作画,为第二次作业打下基础。
师:(出示两幅作品)猜一猜哪一幅画的是甜味?哪一幅画的是辣味?(学生感受不同的颜色﹑点﹑线﹑面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师:再来看一张作品,你看看能不能从这张作品里面学到画味觉﹑画嗅觉的方法?
这位小朋友叫沈奕博,他画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糖的味道。沈奕博说,周末回家,姐姐给了我一颗很特别的糖,刚放到嘴里特别的呛人,很辣,所以我就用比较尖锐的折线和锯齿线表现当时的感觉。我实在受不了了,想把它吐出来,姐姐让我再等等。真神奇,嘴里的糖慢慢的变甜了,所以我的颜色从刺激的红色和蓝色变成了漂亮的桔色和绿色。最后我又用黄色的色块和红蓝色的点表现嘴巴里面伴着淡淡薄荷香的甜味。
设计意图:用叙述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与作者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味觉和嗅觉是有变化的。
师:再欣赏了几幅作品,看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什么样的点﹑线﹑面和颜色能代表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总结)一般,柔美的点线面和色彩能表现柔和的味觉和嗅觉,尖锐的点线面和对比大的颜色用来表现那些有强烈刺激的味觉和嗅觉。
设计意图:老师的总结给了学生在第二次作业时一个方向,了解一般什么样的点﹑线﹑面表现怎样的感觉。
3.出示教师范画,介绍绘画方法
老师也喜欢画味觉和嗅觉。老师选了一张绿色的纸,在上面用绿色,粉色,黄色画出不同层次的圆圈,这些圆圈就表示了酸中带甜的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在彩色纸上画味觉和嗅觉的范画,让学生直观学会如何运用工具在彩色纸上作业。
三﹑作业
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味道和气味,有你记忆深刻的味道和气味吗?请你把它画下来,告诉吴老师。
1.布置作业:先想一想你想表现什么样的味觉或嗅觉?
选择合适的作业纸,找出合适的颜色,用恰当的点线面来进行表现。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2)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想像绘画,了解学生的表现意图,鼓励他们的创作活动。对能力较差的同学出示辅助图。
反思:本课如果让学生直接用水粉颜料来作画,那样效果会更好,再加上老师生动的示范,课堂氛围会更热烈些,也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评价总结 师: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画的是什么感觉? 展示学生作业。展开师评,自评,互评多维评价。
设计意图:在作业评价时,无论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他们表达得怎么样,教师都应该充分鼓励。因为,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不合你的胃口,说不定正是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的画让老师仿佛真的闻到或尝到这些味道了。气味真是太奇妙了。
五.拓展
师: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不好的味道,比如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的尾气。让我们记录下这些不好的气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反思:
《画味觉、嗅觉》本课通过“尝一尝”、“找一找” ﹑“画一画”、“看一看”、“画一画”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点、线、面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自体验,再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味觉和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
但本课中,缺少教师的感受示范,没能在课堂中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当今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摒弃一些低效的教学是一个重点。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紧紧的围绕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激发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积极互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本节课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情境导入,引发思维——探索表现,感知体验——欣赏作品,指导创作——学生创作,巡视指导——展示评价,分享创作——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如果能再大胆一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结构变成:激趣导入,初步创作——思维拓展,启发创作——欣赏作品,指导创作——抓住感觉,激情创作——展示评价,分享创作——课堂小结,拓展创作——课外作业,自由创作。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伊始,就让学生感受到嗅觉与美术的关系,进行小练笔,接着环环相扣、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从视觉、知觉、动手等方面综合强化训练,最终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更能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精神,画出属于自己个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
第二篇:《画味觉、画嗅觉》教案
《画味觉、画嗅觉》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难点: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学生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3、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六、总结活动
第三篇:画嗅觉教案
《画嗅觉》教学设计
饶河县第二小学美术教师——夏春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教具准备:水粉、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师: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
生:薯条、汉堡、圣代等等很多。
师: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 生:汉堡,肉串。
师:①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从色彩和线条中感觉到的像汉堡和肉串。师:你们说的对。我们看到线条和色彩就能猜到什么食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画嗅觉》板书——色点线形。
师:②你还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心情? 生:看到了这些线条,色彩想到了好吃的。
师:请你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色点线形画出快乐的薯条、汉堡、圣代等。生:尝试作业。
师:画完后请学生简单谈一谈画中色点线形表达的意义,教师小结: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就是你根据气味所想到的东西和你当时心情的表现。那么,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怎样更好地表达你的嗅觉感受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欣赏作品,指导创作:
1、思维拓展,启发创作: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嗅觉呢?请你们谈一谈为什么难忘。能够用哪些色彩来表示?
生1:红烧排骨味道,可以用红色,少些的绿色,褐色。桔色等。生2:草莓的味道,可以用红色,绿色。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组作品,看看他们最难忘的嗅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真香》、《辣》、《难闻的焦味》《腥味》《奶奶煎中药的气味》等,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从不同色彩的点线形上展开想象自由谈一谈。
生:各种回答
教师小结:不同的味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选择的色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2、比较欣赏,探究创作:
师:这些简单的点线形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嗅觉呢?我们再来看一组作品:播放课
件,师:先看一幅《臭》的图片:仔细观察后请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工具?作品中的点线形是怎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回忆点的聚散、疏密等排列方法。
师:再看第二幅《草莓的香味有点甜》:和第一幅相比,作者在工具和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画味觉的方法。
师:最后我们再看一幅《妈妈的香水味》:你看得出这幅图是怎样表现嗅觉的吗?这种方法你会吗?说说看。
教师小结:看了他们的作品,我们知道了点、线、形的种类、方向、排列的不同,表达出的效果也就不同了。你还想怎样表达你的嗅觉感受?一会儿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表现。
(三)、自主选择,再次创作: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们想不想再来画一画嗅觉?画之前先想一下,这种气味能让你联想到什么?会产生什么心情?你打算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创作?
生1:到香甜的味道,心情特别好,开心。闻到不好的味道,不喜欢,心情不好。生2:可以用油画棒,可以用水粉等多种材料。
师:播放课件揭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任选一题)
(1)按照你欣赏的作品,重新画一画《麦当劳的香味》。(2)闻一闻你收集到的气味,然后把它画出来。(3)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师:请先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我很棒”的展示板上。
师:相互猜一猜各自画的嗅觉,并说说猜测的理由。对争议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价一下: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嗅觉是……;我是这样认为的……请作者自评然后再互评,这样一种嗅觉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表现……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与评价作精要的点评。
(五)总结:
师:透过你们的画面,透过你们的色点线形,我闻到了各式各样的气味。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知道是什么让你们的色点线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你的嗅觉吗?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借助观察与想象的双翅,在美术的天空自由飞翔!
第四篇:画嗅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
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
2.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2、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二、新授:
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四、评讲
五、小结: 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同时使用电脑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五篇:画嗅觉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六课《画嗅觉》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画嗅觉》。
2、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是《五味瓶》《感受声音》等课的延伸与继续,它与画味觉、画声音、画情绪、画性格等构成一个系列。这个表现感知的系 列旨在通过联想、想象用色、点、线、形等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为学生丰富情感体验、表现感觉感受积累知识与方法。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 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二、说教法学法
《画嗅觉》是抽象的。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
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 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 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色、点、线、形 表达味觉与声音,同时对于点、线的种类、性格、排列,色彩的冷暖、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毕竟画嗅觉与画味
觉和声音还是不同的,它是在画味觉与声音上的提 高与拓展。怎样用色点线形表达出各种嗅觉感受,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在创作抽象画的同时体验其中 的乐趣。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想象,来完成造型表现。
三、说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a.、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嗅觉的名句,如 “暗香浮动月黄昏”“一阵微风吹来,荷花的清香,宛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 湿的空气里酝酿。”“两岸的麦子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而来。”„„并亲身体验这些气味。
B、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带有气味的物品,可以是大自然中的,可以是生活中的,(如花卉、水果、醋、酒、香水、中药等)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带好水彩、水粉、彩色铅笔等所需绘画工具。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亲身体验不同的嗅觉,是上好这堂课的情感准备。富有家乡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词句能滋润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联觉。多元化的嗅觉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创造。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初步创作——欣赏作品;指导创作——自主选择;再次创作——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画几条短线。(看点线猜物既让学生感悟到实物与色点线形的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猜完后我追问:①你是怎么猜到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色点线形。(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嗅觉是可以用色点线形表达出来的)②你还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气味作联想)③是什么心情?(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在嗅觉中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比如对同一种香味,有的人是喜欢,有的人是厌恶,由于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色彩,如果把嗅觉与情感剥离,只剩下实物的气味,表现的内容就单调、不感人了。)请你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色点线形画出快乐的薯条、汉堡、圣代等。(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的变化、夸张来表现,这既是对二次创作的铺垫,也是对点线性格的承接。)学生尝试作业。
3、画完后请学生简单谈一谈画中色点线形表达的意义,教师及时肯定小结: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就是你根据气味所想到的东西和你当时心情的表现。那么,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怎样更好地表达你的嗅觉感受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这个导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三个步骤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嗅觉的兴趣,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了解嗅觉与视觉中的色点线形是如何相通的,同时通过初次作业,增强了学生画嗅觉的信心。
(二)、欣赏作品,指导创作:
1、思维拓展,启发创作: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嗅觉呢?请你们谈一谈为什么难忘。能够用哪些色彩来表示?
(2)、现在我们来看一组作品,看看他们最难忘的嗅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真香》、《辣》、《难闻的焦味》《腥味》《奶奶煎中药的气味》等,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从不同色彩的点线形上展开想象自由谈一谈。
(3)、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小结:不同的味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选择的色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的欣赏,最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画嗅觉的第一个步骤:色彩的选择。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与拓展学生的色彩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比较欣赏,探究创作:
(1)、这些简单的点线形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嗅觉呢?我们再来看一组作品:
先看一幅《臭》的图片(课件),仔细观察后请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工具?作品中的点线形是怎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回忆点的聚散、疏密等排列方法。再看第二幅《草莓的香味有点甜》(课件),提问:和第一幅相比,作者在工具和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画味觉的方法。最后我们再看一幅《妈妈的香水味》(课件):你看得出这幅图是怎样表现嗅觉的吗?这种方法你会吗?说说看。
(2)、教师小结:看了他们的作品,我们知道了点、线、形的种类、方向、排列的不同,表达出的效果也就不同了。你还想怎样表达你的嗅觉感受?一会儿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表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展示的作品是根据技法分类的,分别介绍了水粉、彩色铅笔、水彩这些工具的运用和技法的表现,为学生的技法学习提供了范例。如果说 上面的第一次欣赏是解决色彩选择的,是从广度上突破学习难点。那么这次的欣赏是从深度上解除学习障碍,在赏析中了解灵活运用不同色彩的点线形,这种技法的 学习是更接近学生创作发展区的,是为下面画好嗅觉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第四个环节中学生评价服务,为他们提供评价的范本。
(三)、自主选择,再次创作: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们想不想再来画一画嗅觉?画之前先想一下,这种气味能让你联想到什么?会产生什么心情?你打算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创作?
2、媒体揭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任选一题)
(1)按照你欣赏的作品,重新画一画《麦当劳的香味》。
(2)闻一闻你收集到的气味,然后把它画出来。
(3)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要求给学生创作带来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欣赏、讨论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胆自由地表达。
(四)、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1、请先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我很棒”的展示板上。
2、相互猜一猜各自画的嗅觉,并说说猜测的理由。对争议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价一下: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嗅觉是„„;我是这样认为的„„请作者自评然后再互评,这样一种嗅觉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表现„„
3、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与评价作精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互评可能争议会大一些,因为每个人生活体验与色彩感觉都不同,但正是这种争议,学生思维的变化与冲突会是一次思想上的再创新。互 评与自评两者相对照,对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理解与深化创意更有帮助。但评价环节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审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应 力图引导学生从不够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优点,找到完善作品的更佳方法,让学生越学越愿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有审美眼光和创造精神。
(五)、总结:透过你们的画面,透过你们的色点线形,我闻到了各式各样的气味。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知道是什么让你们的色点线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你的嗅
觉 吗?媒体展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借助观察与想象的双翅,在美术的天空自由飞翔!
(六)收拾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