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刻认识老年教育的意义 促进老年大学持续发展
深刻认识老年教育的意义 促进老年大学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发展老年教育是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政治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老年人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潜能继续作出积极贡献。县级老年大学(学校)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软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从教育理念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力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幅射功能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中南:中共仙居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组织部副部长,地址:浙江省仙居县城关酒坊巷49号,邮政编码:317300,电话:0576-87773351,电子邮箱:WZN99@126.COM)《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把“增加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规模”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把“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的财政投入,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办学规模”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把老年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如何认识老年教育的重大意义,按照《规划》要求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更多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更高层次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规划》在分析“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时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2_年到202_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2_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仙居县,202_年底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2319人,占总人口的14.52%,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0008人,占总人口的10.04%。在“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面前,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
1、发展老年教育是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迈入老龄化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今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是在体能和智能较强的情况下步入退休状态的,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成为实际或潜在的再就业劳动者。因此,发展老年教育,帮助老年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延长就业时间,继续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是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老年教育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年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当今社会的老年群体生活在我国经济社会重大转型时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要真正做好新形势下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贯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方针,深入持久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武装这一群体,使其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始终与党同心同德,支持改革发展。
3、发展老年教育是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人文素养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把文化发展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古今中外历史表明,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困扰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克服精神空虚问题,而老年人是最容易出现精神空虚的社会群体。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精神空虚的思想文化根源,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能量,就要大力开展现代人文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引导老年群体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发展老年教育是不断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命潜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并继续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2_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三分之二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呈现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万人。预计到202_年,部分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000万人“(“中国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台州日报》,202_年4月8日)。老年人多,带病生存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加强老年教育特别是心身保健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5、从老年人自身微观层面看,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接受文明、文化传承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不但有利于个体心身健康,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正如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教授所说:“不断温故知新,以求终生学习。务使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赶上时代而不落伍,生活才有乐趣。”
二、县级老年大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仙居县为例
仙居县老年大学经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初步构建起了县老年大学——4所中心镇老年大学分校——6所乡镇老年学校——42所村老年学校的办学格局。202_年底,县城老年大学开设唱歌、书画研修和西医保健等17个学科,单科学员778人,双科学员1090人;中心镇分校、乡镇学校和村校学员总数达3370人。尽管县老年大学(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老龄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广大老年人对终身教育的需求与期待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的地方:
1、从老年教育的思想理念上看,尚停留在办老年大学(学校)仅仅是为老干部和其他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健康教育的认知层次上,同严格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2、从学校管理上看,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创新能力弱化,管理能力不足,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3、从教育产品供给角度看,基本以康乐、休闲项目为主,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和现代人文教育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4、从师资队伍状况看,以县域当地教师为主体,尚未构建起市内、省内以至国内师资共享的有效机制和平台,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整体素质有待改善和提升。
5、从县城老年大学对乡镇和村校应该发挥的作用看,其幅射功能薄弱,在师资配备和业务指导等方面尚未建立起相应的运作机制。
6、从教学基础设施看,就县老年大学自身而言,由于经费来源单一,多年来投入小,一直沿用20多年前建设的建筑面积仅1457平方米的旧校舍,加上学员规模逐步扩大,教学场地显得狭窄拥挤,不适应老年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办学主体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体制机制的客观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等等,归根结底在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削弱了老年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老年大学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战略高度,按照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原则谋划和推进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理念创新,拓宽教育思路。思想理念的变革与创新是老年大学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旨在满足老年人再社会化需求的老年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终身教育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其内涵非常丰富,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教育宝库最卓越的贡献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将终身教育定义为“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202_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继“健康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之后又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老龄发展战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而这一切都与老年教育密不可分。我们的老年教育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顺应世界潮流,首先,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真正把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来抓。其次,老年教育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终身教育和积极老龄化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在教育目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变革与创新。
推进教学改革,适应时代发展。教学改革创新是老年教育永恒的课题。金陵老年大学特约研究员金家鼐认为:“老年教育是引领老年人提升构建良好生存与发展的个性化方式所必备的素质因素,以完善人生、升华生命质量的教育。”为实现老年教育这一本质要求,教学改革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从单纯的娱乐保健休闲型教育向包括现代人文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这是老年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首要问题。人世间一切依赖性的快乐都是短暂的,惟有真正洞察宇宙人生真相后的内心安宁与喜悦才能稳定和持久。“康宁”即身体健康、心灵安宁是老年人追求的首要目标。要加强旨在增强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的人文教育的份量,尤其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老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此,要整合社会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力量,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学科体系,为老年教育提供学科完整、门类齐全、学员喜欢的优秀教材。第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从单纯的讲授式向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双向互动、研讨和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转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普及与提高并重、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使各层次的老年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第三,在教学手段上要逐步实施并普及多媒体教学,以提升教学容量和效率。
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适用的老年大学师资队伍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师自身层面看,要按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老年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一是忠诚于党的老年教育事业,具有教学热情和奉献精神。二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掌握所教专业的最新知识、最新理论,拓宽知识和理论视野。三是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四是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五是积极开展老年教育研究工作,从理性高度提升对老年教育的认知水平。从学校层面看,一是完善激励机制,运用评选优秀教案、优秀自编教材和科研成果等方式,充分调动现有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二是建立以县、市和省内适合老年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师资库,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由于受时间、精力和办学经费特别是讲课酬金低下的制约,聘请外地名师名家来校讲学一直来是县级老年大学工作的一个难点,省、市老年大学要支持和帮助解决相关的问题。三是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整体素质与教学能力。省、市老年大学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组织开展老年大学师资培训工作,使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世界老年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把握学科前沿,增强教学能力。
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在现行体制下,办老年大学虽不象办普通高校那样竞争激烈,但能否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同样决定着办学的成败。要按照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包括决策、责任、控制、评估和激励等机制在内的一整套管理机制,确保日常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学校管理工作者是老年大学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的设计师,要把我们所从事的老年教育工作当作一项崇高事业来认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学习掌握老年教育管理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并用以指导管理实践,提升管理绩效;既善于解决当下办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善于根据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求为老年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善于做教师和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善于组织指导开展班会活动,丰富学习生活;积极开展老年教育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自觉认识和运用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强化幅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为了真正发挥覆盖全县城乡的“县——中心镇——乡镇——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的作用,一要强化县老年大学对乡镇和村校的幅射功能,建立管用的运作机制,在业务指导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支持帮助乡镇和村校。二要进一步建好中心镇分校和乡镇学校并发挥好作用。县域老年人口大多分布在乡镇和农村,由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加强乡村老年人的教育一直是老年教育的难点问题。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老年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扩大教育覆盖面,提升教育水平。三要办好农村老年学校。
(二)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优良环境。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县老年大学现有教学设施容量与扩大办学规模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要从长计议,及早谋划扩容的方案。各级政府要把老年教育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组成部分来考虑和安排,加大财政对老年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要加强老年大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校园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
总之,实现老年大学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广大老年人的殷切期待,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努力把这项事业推进到新的更高水平。参考文献:
周满生,202_:《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建国 等,202_:《中国老年教育探索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施祖美,202_:《老年教育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共仙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老干部局局长
王中南
第二篇: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工作总结
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市老龄办的直接指导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现有专、兼职教师24名,开设9个专业、16个教学班,学员368人(612人次)。他们在这里习书作画、学诗填词、唱歌跳舞、操计算机、学烹饪、话历史,开辟了自己的崭新天地,构建了自己新的精神家园;以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霜叶红”品牌系列活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特有方式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献上一份力量。
为了使各项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本学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宣传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目标,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和推动各项基础工作,控制办学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积蓄发展后劲。
增长知识。教与学是学校首要的工作,我们千方百计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有较强授课能力的、有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并有敬业奉献精神的聘为学校教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使学员“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例如:为了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保健专业的教学内容,特聘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心血管专家陶波为保健专业教师。
在教学中,切实贯彻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三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颐养康乐型课程与应用技能型课程并举、艺术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并举、医疗保健与健身活动并举、专业课与知识讲座并举,以此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还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自娱自乐与对外交流相结合、传统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治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受到了教师和学员的广泛认同及欢迎。
2.丰富生活。使学员晚年生活充实愉快,是老年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学校把教学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的活动,如:送文艺节目下乡,与余桥老年活动中心联欢;我们要求学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结识新朋友”,积极参加班级和社会活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消除寂寞。
3.陶冶情操。老年人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生日礼仪、探望病人等这些活动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而这种温馨的亲情又是老年朋友的精神支柱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源泉。这学期我们先后探望了6位生病住院学员、为5位学员举办生日庆典活动,在这和睦友善的人文环境中,学员彭企麟、唐棣华夫妇由衷地说:“老年大学是我们的乐园,是陶冶情操、老有所乐的理想场所。”
我们在学员中大力提倡读书,以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开辟了阅览室,提供多种报刊和书籍供教师和学员阅读。
老年大学不仅是老年朋友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广泛交流感情的场所。历史与人物班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了读书札记活动;03音乐班举行诗歌朗诵活动。许多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新知识,还交了新朋友,并被那真诚的友情所滋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老年朋友在活跃的群体中,因交往而增长知识,而最大的收获最大收获就是在这温暖的群体中得到心灵的慰籍。
4.促进健康。身心健康是晚年生活的前提,我们积极宣传并实践“快乐教育”,“服务教育”的理念,共同建设“求真的知识校园、向善的人文校园、爱美的和谐校园”,帮助学员走出孤独、寂寞、病痛的阴影,朝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树老怕空,人老怕松。学习新知识,更新旧观念,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了解世界,融入社会,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从而保持乐观的情趣,美好的心情,还能够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学员笑容多了,看病的少了,把老年大学当作他们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乐园。学员宋云富通过系统学习保健知识,在自我检查时发现病状,及时住院治疗,并很快地恢复了健康。他老伴感慨地说:幸亏上了老年大学及时发现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减少了痛苦。音乐班赵惠玲学员从新疆退休来溧,人生地不熟,疾病缠身。来校后,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身心愉悦,体质大为增强,她说,在学校,老师和蔼可亲,学员亲如姐妹,我消除了孤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老年大学给了我有生命的支柱。
5.服务社会。这既是老年人自身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迫切希望。学员们在老年大学学习,得到了充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①在家庭中,以血缘亲情的特殊影响力,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鼓励着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这一项社会功能绝对不可低估,80岁的朱竟若和陶翔夫妇,是老年大学的首期学员,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子女和孙辈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两个女儿也来校学习,全家同窗其乐融融。父女、母女、兄弟、姐妹同窗的大有人在,夫妇同在校学习的就有26对。他们老有所学的精神感染着子女和社会,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②在社区(村),他们成为文化活动的骨干,为“三个文明”建设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储菊初老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成立了余桥老年活动中心,她的先进事迹多次得到溧阳市和常州市媒体的报道;③学员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响应市委“两增三创造”的号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人生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王挺金、陈玉珍、章萍、储菊初、周碧芳等5人被评为常州市老年体育先进个人。在各社区的活动场地,都有老年大学的学员担当组织指挥者。
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学员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员走向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培养和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因此,更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育,以适应学员接受能力的多层次性和学习的多样化。
深入研究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了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学校利用“霜叶红”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成果展示活动,对办学和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以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的方式,征求教师对搞好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业务进修和教育研究,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计算机教师赵善伟工作忙,但他为了解决学员接受知识慢、记忆能力差、操作动作慢的问题,花大工夫重新编写适应学员的教材,在讲解慢、进度稳、操作时间多的前提下,使学员真正听得懂、学得会。增强驾驭课堂教学全局的本领,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语言,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效果。保健专业课不仅有理论知识的教授,还利用人体器官和挂图,用剖析的方法讲病状、病因和防止手段。原市人民医院陶波院长谢绝了有关单位的高薪聘请来我校任课,在讲课时,用娴熟的业务知识为学员解决日常用药时的一些问题,还利用课余时间先后为学校70岁以上学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学员说:我们今天不用挂号,就享受了专家门诊。陶老师不厌其烦,和蔼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真让我们感动。
2.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改善教学条件。今年学校投资近2万元,添置了两台投影仪,逐步实行了电化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影视画面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和趣味性,增强了学员的新鲜感,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三.宣传校园思想,建设校园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实践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建设“霜叶红”教育工作品牌,让学员在充满书香文化和和谐的人文文化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这就是学校的校园文化模式。
2.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升教师和学员的素质,帮助教师和学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寓政治思想教育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弘扬凛然正气,展现进取风貌;在日常交往和活动中,倡导“四互”,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的工作,提高教师和学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命质量,既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又参与、推动社会前进,对“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发挥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不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大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举办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四军东进及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等专题讲座、组织全校教师和学员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教唱抗日歌曲,激发学员的革命热情和陶冶革命情操、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作品展、出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霜叶红》校刊特刊。
四.建立健全在教师指导下的学员自治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有主意、审情理、善沟通、会组织”的班委会成为班级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学校办学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依靠力量,也是承上起下、联系教师、服务学员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根据《班委会职责》开展工作,一方面模范地带头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还关注教学动态和教学效果的质量,主动与教师沟通情况,反映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提供改进教学内容或方式的建议,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他们根据学校办学的宗旨、目标和要求,组织学员开展各种有益于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活动,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公共课、社会活动课、“霜叶红”系列活动、联欢会、组织春游,教学绘画写生等等,在市政府组织的健康万步行的队伍中由顾家骏、赵九妹率领的老年大学方队,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又一次引起市民的关注和称赞。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健康、自信而富有活力”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落实制订的班委会职能的基础上,各教学班班委们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师、学员架起了一座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学校的工作发展。舞蹈、戏曲班的班委在王宝庆、刘德芬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霜叶红”助老活动,组织班级学员先后为埭头乡和所属溧城镇的两个敬老院慰问演出;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奚长松等班委组织计算机高级班和04音乐班的学员参观了溧阳市的公路建设;11个教学班的班委在组织的春游活动中,吃苦在先,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学员的称赞,于是就有了“五”分班长姜明法和周志英;在第四期的校刊上,有真诚为人、无私胸怀、忘我工作的顾家骏班长、有为集体忘我无私、关心学校发展的热心人水建群班长、有善解人意、诚恳待人的03音乐班班委、还有04国画班的带头人邢孝连等等。
五.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在学校《章程》(施行)和“一室两处”《工作职责》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得到全面落实,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活动和内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地运转。
本学期建立了17项 规章制度,有了一套便利操作的制度,学校的管理就能衡有尺度,确保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工作人员要求,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对工作应极端负责,按岗位工作职责,尽心尽力,团结协作,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员建立和谐校园提供保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
由于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既为学校凝聚了人气,带来了荣誉,也给学校教育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学校因地限制,使一些要求上学的不得不关在校门外,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教师“充电”、“蓄能”也显得刻不容缓。总之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和老年朋友不断的学习需求,与时俱进,努力开发新的课程,传播新的先进文化,使老年大学常办常新,吸引和凝聚更多的老年朋友来校学习,让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朋友晚年的生活乐园。
202_年8月1日
第三篇: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工作总结
来
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市老龄办的直接指导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现有专、兼职教师24名,开设9个专业、16个教学班,学员368人(612人次)。他们在这里习书作画、学诗填词、唱歌跳舞、操计算机、学烹饪、话历史,开辟了自己的崭新天地,构建了自己新的精神家园;以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霜叶红”品牌系列活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特有方式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献上一份力量。
为了使各项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本学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宣传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目标,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和推动各项基础工作,控制办学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积蓄发展后劲。
增长知识。教与学是学校首要的工作,我们千方百计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有较强授课能力的、有热爱老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年教育事业并有敬业奉献精神的聘为学校教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使学员“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例如:为了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保健专业的教学内容,特聘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心血管专家陶波为保健专业教师。
在教学中,切实贯彻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三者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颐养康乐型课程与应用技能型课程并举、艺术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并举、医疗保健与健身活动并举、专业课与知识讲座并举,以此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还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自娱自乐与对外交流相结合、传统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治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受到了教师和学员的广泛认同及欢迎。
2.丰富生活。使学员晚年生活充实愉快,是老年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学校把教学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的活动,如:送文艺节目下乡,与余桥老年活动中心联欢;我们要求学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结识新朋友”,积极参加班级和社会活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消除寂寞。
3.陶冶情操。老年人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生日礼仪、探望病人等这些活动蕴含着浓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浓的亲情,而这种温馨的亲情又是老年朋友的精神支柱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源泉。这学期我们先后探望了6位生病住院学员、为5位学员举办生日庆典活动,在这和睦友善的人文环境中,学员彭企麟、唐棣华夫妇由衷地说:“老年大学是我们的乐园,是陶冶情操、老有所乐的理想场所。”
我们在学员中大力提倡读书,以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开辟了阅览室,提供多种报刊和书籍供教师和学员阅读。
老年大学不仅是老年朋友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广泛交流感情的场所。历史与人物班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了读书札记活动;03音乐班举行诗歌朗诵活动。许多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新知识,还交了新朋友,并被那真诚的友情所滋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老年朋友在活跃的群体中,因交往而增长知识,而最大的收获最大收获就是在这温暖的群体中得到心灵的慰籍。
4.促进健康。身心健康是晚年生活的前提,我们积极宣传并实践“快乐教育”,“服务教育”的理念,共同建设“求真的知识校园、向善的人文校园、爱美的和谐校园”,帮助学员走出孤独、寂寞、病痛的阴影,朝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树老怕空,人老怕松。学习新知识,更新旧观念,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了解世界,融入社会,就会忘记自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己的年龄,从而保持乐观的情趣,美好的心情,还能够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学员笑容多了,看病的少了,把老年大学当作他们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乐园。学员宋云富通过系统学习保健知识,在自我检查时发现病状,及时住院治疗,并很快地恢复了健康。他老伴感慨地说:幸亏上了老年大学及时发现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减少了痛苦。音乐班赵惠玲学员从xq退休来溧,人生地不熟,疾病缠身。来校后,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身心愉悦,体质大为增强,她说,在学校,老师和蔼可亲,学员亲如姐妹,我消除了孤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老年大学给了我有生命的支柱。
5.服务社会。这既是老年人自身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迫切希望。学员们在老年大学学习,得到了充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①在家庭中,以血缘亲情的特殊影响力,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鼓励着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这一项社会功能绝对不可低估,80岁的朱竟若和陶翔夫妇,是老年大学的首期学员,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子女和孙辈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两个女儿也来校学习,全家同窗其乐融融。父女、母女、兄弟、姐妹同窗的大有人在,夫妇同在校学习的就有26对。他们老有所学的精神感染着子女和社会,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②在社区(村),他们成为文化活动的骨干,为“三个文明”建设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储菊初老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成立了余桥老年活动中心,她的先进事迹多次得到溧阳市和常州市媒体的报道;③学员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响应市委“两增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创造”的号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人生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王挺金、陈玉珍、章萍、储菊初、周碧芳等5人被评为常州市老年体育先进个人。在各社区的活动场地,都有老年大学的学员担当组织指挥者。
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学员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员走向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培养和发展学员的思维能力。因此,更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育,以适应学员接受能力的多层次性和学习的多样化。
深入研究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了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学校利用“霜叶红”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成果展示活动,对办学和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以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的方式,征求教师对搞好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业务进修和教育研究,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计算机教师赵善伟工作忙,但他为了解决学员接受知识慢、记忆能力差、操作动作慢的问题,花大工夫重新编写适应学员的教材,在讲解慢、进度稳、操作时间多的前提下,使学员真正听得懂、学得会。增强驾驭课堂教学全局的本领,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语言,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效果。保健专业课不仅有理论知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识的教授,还利用人体器官和挂图,用剖析的方法讲病状、病因和防止手段。原市人民医院陶波院长谢绝了有关单位的高薪聘请来我校任课,在讲课时,用娴熟的业务知识为学员解决日常用药时的一些问题,还利用课余时间先后为学校70岁以上学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学员说:我们今天不用挂号,就享受了专家门诊。陶老师不厌其烦,和蔼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真让我们感动。
2.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改善教学条件。今年学校投资近2万元,添置了两台投影仪,逐步实行了电化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影视画面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和趣味性,增强了学员的新鲜感,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三.宣传校园思想,建设校园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实践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建设“霜叶红”教育工作品牌,让学员在充满书香文化和和谐的人文文化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这就是学校的校园文化模式。
2.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升教师和学员的素质,帮助教师和学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寓政治思想教育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弘扬凛然正气,展现进取风貌;在日常交往和活动中,倡导“四互”,通过多方面、多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层次、多途径的工作,提高教师和学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命质量,既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又参与、推动社会前进,对“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发挥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不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大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举办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四军东进及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等专题讲座、组织全校教师和学员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教唱抗日歌曲,激发学员的革命热情和陶冶革命情操、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作品展、出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霜叶红》校刊特刊。
四.建立健全在教师指导下的学员自治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有主意、审情理、善沟通、会组织”的班委会成为班级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学校办学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依靠力量,也是承上起下、联系教师、服务学员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根据《班委会职责》开展工作,一方面模范地带头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还关注教学动态和教学效果的质量,主动与教师沟通情况,反映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提供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改进教学内容或方式的建议,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他们根据学校办学的宗旨、目标和要求,组织学员开展各种有益于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活动,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公共课、社会活动课、“霜叶红”系列活动、联欢会、组织春游,教学绘画写生等等,在市政府组织的健康万步行的队伍中由顾家骏、赵九妹率领的老年大学方队,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又一次引起市民的关注和称赞。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健康、自信而富有活力”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落实制订的班委会职能的基础上,各教学班班委们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工作态度为学校、教师、学员架起了一座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学校的工作发展。舞蹈、戏曲班的班委在王宝庆、刘德芬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霜叶红”助老活动,组织班级学员先后为埭头乡和所属溧城镇的两个敬老院慰问演出;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奚长松等班委组织计算机高级班和04音乐班的学员参观了溧阳市的公路建设;11个教学班的班委在组织的春游活动中,吃苦在先,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学员的称赞,于是就有了“五”分班长姜明法和周志英;在第四期的校刊上,有真诚为人、无私胸怀、忘我工作的顾家骏班长、有为集体忘我无私、关心学校发展的热心人水建群班长、有善解人意、诚恳待人的03音乐班班委、还有04国画班的带头人邢孝连等等。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五.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在学校《章程》(施行)和“一室两处”《工作职责》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得到全面落实,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活动和内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地运转。
本学期建立了17项 规章制度,有了一套便利操作的制度,学校的管理就能衡有尺度,确保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工作人员要求,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对工作应极端负责,按岗位工作职责,尽心尽力,团结协作,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员建立和谐校园提供保证。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
由于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既为学校凝聚了人气,带来了荣誉,也给学校教育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学校因地限制,使一些要求上学的不得不关在校门外,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教师“充电”、“蓄能”也显得刻不容缓。总之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和老年朋友不断的学习需求,与时俱进,努力开发新的课程,传播新的先进文化,使老年大学常办常新,吸引和凝聚更多的老年朋友来校学习,让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朋友晚年的生活乐园。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2_年8月1日
来
第四篇:深刻认识罪犯教育实质
文章标题:深刻认识罪犯教育实质
国家大事莫过于长治久安,而长治久安,又以治理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为首要。由此而言,治理社会犯罪乃国家大计,而教育改造罪犯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监狱机关在履行自己的职能中,应充分发挥罪犯教育的职能指导作用,积极倡导“教育为先,教育为本”的大教育思想,要坚持“惩罚与改造相
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树立教育改造的主导地位,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面向未来深刻认识罪犯教育的实质及其意义。
一、罪犯教育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产物
罪犯教育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罪犯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失。罪犯教
育是监狱机关依法、科学、文明、规范对罪犯采取强制措施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任务,以改造人、造就人为目标的系列教育活动
。
我国的罪犯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意识是我国工人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把我国快速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由于社会还存在犯罪现象,社会主义国家要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
社会,改造人类,就必须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整治犯罪。在我国,要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仅凭刑事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罪犯实
施教育改造。罪犯教育正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下,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把罪犯改造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新人。监狱组织
罪犯进行国情国策教育、法律常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认罪服法教育等,实质上就是向罪犯不断灌输无产阶级意识的活动。只有通过把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向罪犯的反复灌输,才能使他们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改造成为国家和人民所希望的那种人。因此罪犯教
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色,并自觉成为了灌输社会主义国家意识的主要工具。
二、罪犯教育是实现监狱宗旨的重要手段
《监狱法》第一章总则指出,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和中心任务。我国改造罪犯
三大基本手段:一是狱政管理;二是教育改造;三是劳动改造。罪犯教育在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主动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渗透性等的工作特
点,它把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等多项工作,当作自己要达到目标和任务,同时,又作为多功能的手段渗透到狱政
管理、劳动改造、监管安全等多种工作活动之中,并为他们的有效工作创造条件。因此,罪犯教育贯穿于刑罚执行的整个过程,并对罪犯的思
想产生深刻的、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造就社会新人的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罪犯教育是实现狱政管理改造罪犯的左右手。管理和教育同时作为监狱改造罪犯的两种基本手段,没有上下先后之分,尤如人的左右手是
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狱政管理为罪犯教育提供保证,罪犯教育为狱政管理创造条件,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狱政管理主要通过依法限制罪
犯的活动自由,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加上监规纪律的约束,迫使罪犯产生畏惧感和罪恶感,促使罪犯服从管教,遵守监规。但使罪犯产生
畏惧感、罪恶感,以及约束罪犯的言行,不是刑罚执行的最终目的,而只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要使罪犯深挖犯罪根源,真正认识到自己行
为的违法性、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促使罪犯从行为上、认识上、情感上认罪服法,接受改造,这只有通过罪犯教育反复不断的疏导和灌输来
实现;罪犯监规纪律的遵守,劳动习惯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形成,同样需要通过罪犯教育反复不断的疏导和灌输来
实现。罪犯教育在狱政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为狱政管理发挥改造罪犯的作用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我国对罪犯执行刑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迫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生产劳动,使其在劳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己,促使罪犯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将罪犯改造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新人。罪犯投入改造后,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自觉接受劳
动改造,而是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消极怠工,抗拒生产劳动,企图逃避劳动改造。罪犯教育正是在与劳动改造有机结合的同时,发挥其特殊的喉舌作用。监狱通过组织罪犯进行系统的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的目的和意义、遵守劳动纪律、端正劳动态度等内容的教育;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促使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实现由强迫劳动改造到自觉接受劳动改造的重大转折
。
罪犯教育是实现监所安全稳定的源头。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是保证刑罚有效执行和罪犯改造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狱内良好秩序的建立
和形成,首先必须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工作制度,堵塞漏洞,消除狱内重新犯罪的隐患。但罪犯投入改造后,那种反社会情绪,铤而走险的意识
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因此,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既隐秘
又激烈。如果罪犯的反改造态度没有根本改变,既使管理制度再严格再科学,罪犯也会
寻机以各种方式逃避和对抗改造。这种逃避和对抗行为,无疑对狱内的改造秩序是一个破坏,影响着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因此,要实现监
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罪犯的思想转化工作。通过对罪犯进行认罪服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组织罪犯参加现身说法
等多种辅助教育活动,针对性的找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重新犯罪的严惩性和危害性,促使他们悬
崖勒马,安心改造。针对少数顽危罪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改造态度,走上积极改造的轨道。
三、罪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殊窗口
精神文明是人类主观世界得到改造和发展的精神成果,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
此,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
罪犯是触犯刑律受到刑事惩罚的公民,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一个破坏,他们是全民族精神文明的落后面,他们在思
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都与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走向反面。监狱作为特殊学校,本着“挽救人、改造人”的宗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针对罪犯的具体情况,组织罪犯进行政治、文化、技术教育,鼓励罪犯参加自学、电大、函大等学历考试
;这实际上就是在努力提高罪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缩小与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差距,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是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他们的金钱至上,损人利己等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无不有关。监狱通过组织罪犯进行法律常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采取社会帮教等多种形式,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理想和道德观念,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道德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加强,罪犯教育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际社会恶意攻击我国人权的焦点。因此,罪犯教育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特殊窗口。
四、罪犯教育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事业。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
大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犯罪现象是社会消极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集中表现,监狱改造罪犯,就是要用先进文化战胜消极、落后、腐朽的文化。因此,监狱组织罪犯进行政治、道德、文化、技术教育,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
体现。
监狱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入世的脚步,历史已把中国推上了现代化文明建设的轨道,在新形势下,监狱工作也同样面
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995年1月在全国司法厅(局)长暨监狱劳教局长会议上,司法部提出在全国逐步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奋斗目标,就是我国监狱工作要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法制建设的需要,适应国际行刑制度发展趋势的一项重大决策。所谓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是指建设
具有现代化先进科学装备,代表当代人类社会进步水平的关押改造罪犯场所。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关键:一是现代化,二是文明。文明既包
括精神文明又包括物质文明,主要是指监狱设施执法水平、管理制度、教育措施等内容。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是二十一世纪监狱的发展方向,其实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罪犯教育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是确保实现监狱宗旨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殊窗口,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
方向,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罪犯教育的实质及其内涵,对于正确执行刑罚,教育改造罪犯,预防和
减少犯罪,确保监所的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的、深远的伟大意义。
《深刻认识罪犯教育实质》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深刻认识罪犯教育实质。
第五篇:扎实开展教育科研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扎实开展教育科研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我校以县教育局教学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实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注重每一堂课的教学实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着眼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在大力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推广工作中收到了一定成效。
我校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现将近几年参与的多项课题研究情况,汇总如下:
1.学校课题研究
(1)我校参与了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在市教科所组织申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学校时,我校积极筹备申报,被确定为河北省校本课程实验学校。
期间,我校先后派出四人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交流研讨会。多人次参加市教科所和县教研室组织的相关培训。
在活动过程中,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专家的引领使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刻反思,既总结出了成功之处,也通过与其它先进校的比较查找了不足,为了把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向纵深发展,踏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之路,我们立足实际踏实开展研究。我校的“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被编入《河北省校本课程经验材料汇编》中,中期论证时,我校的成果汇报获得好评。目前课程教学常态有序推进。
(2)我校申报的“农村初中不同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地校子课题,被确立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首批基地校子课题以来,积极推动创新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工作,按期开展研究,于202_年8月结题。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认知的创新教学路子,形成教学模式。
(3)我校申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被立项为秦皇岛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来,积极推动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工作。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认知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模式。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的生活以及求知的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并注意有利于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促进了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了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今再看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和一份份精美的作品,由衷的感到欣慰。
(4)秦皇岛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社团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还在不断完善、提高和推广,到目前开展得卓有成效。
我校开展这些课题研究,以便更好的用科研带动新教师、青年教师乃至全体教师转变观念,快速成长,推动新课程、新课改,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2.教师个人课题研究
我校教科研一贯鼓励支持参加个人课题研究,我校有 52 位老师进行了个人课题研究,参与率86.67%,大部分课题已结题。“十一五”以来,我校有四个市级规划课题结题,其中,齐淑芹老师主持的课题获得市级佳效课题、优秀主持人和优秀档案奖。“十二五”期间,我校创新教学策略的3个省级课题结题;县级立项课题10个,9个课题已结题。本学期有9个校级小课题,正在研究中。个人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促进了老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实践的反思。个人课题研究使老师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发展更快。
3.积极申报科研成果。为了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升华,我们上报四个科研成果,其中,“开发落实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验报告获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我们在校内推广,实施,进一步完善,起到了一定带动和辐射作用。
回顾近几年的教育科研,我校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
一、紧密配合教务处的教学管理,通过教育教学研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夯实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确保校本研究的新突破。以教研组为单位,大力开展听课议课活动,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总体教学水平,找寻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各类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突出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与应用,确保教师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学校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和指导落实。
三、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科研的有效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研究和推进课堂教学策略。
(一)做好校本培训,加强校本研修力度。我校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多种教研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研组的集体学习和研讨。
教研组长按要求选好本学科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好教学期刊和网络。采用的学习方式,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和个人自觉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做好学习心得。
以主题课例研讨的方式开展组内教研和联片教研,在教研组赛课的基础上,推选出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
(三)专业引领。
一是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引领。
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三是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高效课堂指路领航,为全校教师提供“引领开放课”。然后是每人一节公开课,通过不断的学习、展示和交流,让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们的不懈追求。
一年来,我们在落实校本研修活动制度化实效性的同时,力争使其走向丰富多彩。
1.例会引领式研修 2.读书考核式研修。3.案例解读式研修。
4.听课反馈式研修。5.对话引领式研修。6.诊断式研修。7.集体叙事研修。8.课题“带动”研修。9.个人反思性研修。
当然,在号召、实施和推动教育科研工作进程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发动容易,实施研究难;课题实施方案编写容易,有价值难;结题报告完成容易,保质保量难。究其原因,部分教师研究积极性不够高。如,已取得中高职称的教师或老教师缺少研究的欲望,对科研工作容易表现出惰性;年年分来的新教师居多,畏难情绪,研究水平都受到限制,中坚骨干力量身兼数职,工作量大。这样依靠教师自觉研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影响到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进程。
如何通过教科研工作的常态化,来调动教师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激情一直是我们头痛的问题,也一直在探索。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学习,强调教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排除畏难情绪。提倡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树立教师发展学校的观念。积极行动起来,搞好校本研修,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做引导,进行教学理念的提升,培养良好的教研习惯。
本学期针对我校开展的“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倡导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理念,教科室在教师中开展相关的校园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课题研究形式,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积累宝贵的经验。我们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实现“草根化”的教育科研。
课题题目的产生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引导教师思考,收集和发现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对于具有针对性、实效
性的问题就将定为课题研究题目,对于提出此问题的教师个人或集体定为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求每个教研组完成一个校园小课题研究。
这种校园小课题研究有别县、市上级的课题研究,学校将不会给教师设置太多的工作压力,研究时间也不设置过长,如何操作学校制定了《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校园小课题研究指南》。
学校对于那些接受了校园小课题研究任务的,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有优秀成果的个人或集体都将给与奖励。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组织教师观看专家的讲座,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从中领略名家的风采,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做法。
名师的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从中获得启示,反思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或者是成功之处,在本校就发现的问题随时交流。
总之,在我校力推校园小课题研究中,各教研组、备课组按学校要求不折不扣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到现在已初见成效。尤其是语文教研组常态化、规范化有序进行研究,上好课题研讨课,收到了实效。
再有,认真组织各级各类论文、教学案例、优质课等评选工作,鼓励教师参加评比活动,把好质量关,力争获奖。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以上是我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将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02_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