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红楼梦120回导读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4-108552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31 02:08: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楼梦120回导读

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红楼梦开篇即自述其著述目的,乃使闺阁昭传,由此可推知作者欲在其笔下演绎一方女性天地。读毕好了歌,我们不难体味出作者那种深深无望的人生无常之感,此即贯穿小说始终的主题之一。

首回登场的两个主要人物是甄士隐和贾雨村,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甄士隐不求名利,以恬淡生活为乐,贾雨村锐意进取,以科举为念,这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即出世与入世精神的对比。尽管二人的人生取向迥然相异,但他们共同目睹了贾府兴衰荣辱的繁华一梦。

在甄士隐的人生一梦中,插入了一段石头记,叙及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还泪情缘,为小说营造出亦真亦假的梦幻效果,而这个亦真亦假则是曹雪芹创作小说有意而为的手法之一。

2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甄士隐一家的荣枯以贾雨村迎娶娇杏而做了一个终结,这段荣枯虽小,却是无数富贵世家的缩影。正谓真不去,假焉来,作者旋即展开了关于贾府的画卷。

作者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把介绍贾府大家族的任务交给了旁人冷子兴,由其演说荣国府。由于贾府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道来,就会使人感觉味同嚼蜡。借用冷子兴之口,既避免了罗唆之嫌,节约了篇幅,又突出了主次先后之分。因此,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过程中,作者先让其叙及贾敏之死,带出贾府外戚,加快了林黛玉进荣府的节奏。随之,荣府的主要任务在冷子兴的口中逐渐露出冰山一角。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论为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等埋下了铺垫,聪俊灵秀之人有之,乖僻邪缪之人有之,情痴情种之人有之,滥淫好色之人有之,逸士高人有之,庸人蠢物有之。。此回还极力强化了甄家之宝玉,与贾家之宝玉遥想照应。两个宝玉既相互辉映,又有本质之别,小说的下半部会有所叙及。

3贾雨村夤缘(攀附)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文字推动了情节的迅速进展,既撩开了贾府头上的那层神秘面纱,又把若干任务推至前台。

通过黛玉之双目,贾府的奢华贵气,物丰人丰,一一毕现。在黛玉对贾府各种细节的留意之中,如饭后漱口一事,我们既可觉出她的细腻敏感,聪慧灵秀,又可感受到贵族之家的繁文缛节,处处得遵礼行事。

王熙凤和贾宝玉在这一回终于正面登场。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采取了险胜夺人的手法。在众人的敛声屏气中,只见一群媳妇丫头围拥着一个热从后门进来,不但凸现了王熙凤与众不同的身份,又初显了她热爱排场的性格。对于王熙凤的外貌及穿着打扮,作者毫不吝惜笔墨,尽染出她的风姿绰约,艳丽照人及一股隐含的威严。待王熙凤开口说话,评价林黛玉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活现出其七巧玲珑之心,察言观色之敏锐,让人望尘莫及.黛玉与宝玉的体会则是高潮中之高潮,它引发了宝玉砸玉这一事件.而宝黛四目交会时所产生的前世今生之感,为后文宝黛的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线.4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此回我们可进一步读出贾雨村的性格特点之一,忘恩负义。

通过对护官府的介绍,读者从整体上领略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权倾天下和富贵豪华。他们是一个利益共享的封建贵族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官相护是他们的主要特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薛蟠犯下的人命案会有贾家和王家替他消灾解难。野心勃勃的贾雨村若想飞黄腾达就不可能不投靠四大家族。作者将贾雨村要审案的当事人之一设置为英莲(香菱),就自然地引发了一个矛盾冲突。贾雨村昧着良心断案这一幕的描写,可谓是一石三鸟,其一,刻画出一个恩将仇报,利欲熏心,善于经营,为达目的的不择手段的封建官僚形象,其二,为后半部香菱的悲惨命运种下祸根,贾雨村对香菱之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三,通过薛蟠带动了薛宝钗的出场。5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此回所演的是贾宝玉做的一个梦,梦的内容是宝玉神游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以人间风月之事对宝玉进行了警醒,实则也是对世人的警醒。警幻仙姑提出了意淫的概念,它与一般人的皮肤滥淫有本质区别。意淫是建立在对女性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基础上的爱慕之情,它没有性别歧视,没有尊卑等级。所以,此淫非彼淫,看似贬义,实则褒奖。读宝玉者,不可不理解这一点。

宝玉的这一梦是整个书中最重要的梦,它相当于全书的总纲。作者通过铺演大量的诗词曲文,运用谐音双关,预示了金陵十二钗及其它人的命运。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则是对贾府历尽荣辱后的总括,充满了悲剧意识。这种表达也是曹雪芹创作小说时使用的最为注目的手法之一,草蛇灰线,伏迈千里。6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一回写的是一个小人物,刘姥姥,虽然她身份卑微,看似可有可无,但她是贾府荣辱兴衰的见证人和亲历者,阅读时不可忽略不闻。刘姥姥曾三进荣国府,与贾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次的初进为巧姐的归宿埋下了千里伏线。通过刘姥姥之眼,作者借笔带出令人一段关于凤姐的家常正传,其房屋起居之器皿尽显奢华之气,暗合了凤姐喜好珍玩奇货的特性。在凤姐与刘姥姥的简短对话中,刘姥姥那不经修饰,不加遮掩的村言俗语,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淳朴风趣,含羞忍耻的村野老妪形象。

7送官花贾琏戏凤姐,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一朵小小的官花在作者笔下作两三笔之用,具有事其两三事的功效,实为精彩至文。从薛姨妈口中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一笔勾画出宝钗天性中的淡雅,冷峻之气。写惜春的剃了头与受官花这一不和谐的音符又暗伏惜春之命运。而黛玉收到官花之后的冷言冷笑则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林黛玉寄人篱下所滋生出的敏感多疑的心性。

小说对宝玉初会秦钟着墨不少,一则可自然带出秦可卿,一则可映衬出宝玉的叛逆性和痴情特性。

焦大醉骂是一段颇具戏剧效果的文字,这个贾府的屈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醉酒中所赋的离骚如穿堂入室的疯飙,猛揭开藏污纳垢的绣帷。焦大以其憨直,大胆的精神被人冠以义仆的称号。曹雪芹以极其经济的笔墨揭示出这个封建大家庭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的危机,强化出小说的有一个主题,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衰亡的不可阻挡性。同时,也表现了贾府中奴仆的悲惨命运,因此才会有焦大借杯酒浇心中块垒。8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探望宝钗一节是继首回和第三回之后具体而微地写到了宝玉的通灵宝玉,从玉的体形,色泽,质感和纹理上刻绘出玉的与众不同。抛玉是为了引金,宝钗的金项圈和宝玉的通灵宝玉暗合了金玉良缘之说,为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打下伏笔,恰成为宝钗黛情感纠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紫鹃打发雪雁送护手炉这一事使黛玉借题发挥,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明显流露出不满情绪.宝玉和宝钗闻此之后的不同反应,正是他们素日的性格写照,可见作者对人物性格把握得很准确.黛玉虽则不满,却又细心地为宝玉戴上斗笠,体现出她对宝玉的体贴,关怀.这种描写,完全符合生活逻辑,充满了生活气息.9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此回表面上写一群顽童打闹学堂的喧嚣场景,却又与一般的打闹存在区别.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封建时期的一大陋习,男风之盛.这场闹剧就是由男色之间的争风吃醋而引起的,活画出一群小儿的淫浪之态.而在这一群小儿之中,有一个作者没有正面描绘,却又要着意呈现的人物,薛蟠.联系前文的英莲事件和此处的龙阳之癖,可知薛蟠实为皮肤滥淫之人.此回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幻境遇可卿,下启贾瑞起淫心.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此种淫浪之事设定在学堂这一洁净场所,引人深思,振耳发聩,与后文柳湘莲所说的整个贾府只有一对石狮子干净的话语遥相呼应.10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作者的笔触深入到了宁国府,围绕秦可卿的病情展开了叙述。璜大奶奶由对秦钟的温恼不堪,到听完尤氏一番话之后的惊慌失色,活画出一幅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嘴脸 对于可卿的病情,尤氏因为其担心而感到这两日心里很烦,贾珍则不仅有些心里烦,而且心里着实着急,直到张太医为可卿诊脉,写出药方子后,贾珍才一展笑颜。这就暗下里印证了焦大所说的扒灰之事。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此回回目的前半句是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这里指的是贾敬的寿辰,贾敬是宁国府辈分最高的人物,他是贾珍的父亲,贾蓉的祖父。虽然贾敬是寿辰的主角,但是他一直未出场,而是从众人的言语中透露出关于他的零散信息。贾敬贵为宁国府之长,却从不打理家事,终日只知道炼制仙丹,以致贾珍贾蓉辈缺乏管束,肆无忌惮。在贾敬寿辰之日,他唯一关注的就是那一万张《阴骘文》是否刻出来,并分散中众人,以期达到自己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目的,因此,他终究只是一个无德无才的行尸走肉。贾瑞在第九回中的现面,体现出他低下的管理水平,此回中又显露出他的斗胆色心,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

1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熙凤

王熙凤的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在此回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涉世未深而又淫欲蒙身的贾瑞对凤姐有不轨之心,凤姐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虽说贾瑞之死罪有应得,但是这也是凤姐玩弄手段,蓄意杀人的结果。作者在贾瑞之死上巧妙设置了一笔,安排了风月宝鉴的出场,此境出自警幻仙姑之手,呼应了前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再次强化了作者警醒世人之意。贾瑞在理论关系上的秽德败行是整个贾府滥淫行为的一个缩影,将其放在可卿之死的前面大有深意存焉,同时也是要告诫世人不可见色入迷,邪思妄动。

13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的丧葬场面是红楼梦泼墨最多的一个丧礼,它写尽了贾府的恣意奢华,挥金如土的习气。对于可卿之死,情绪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贾珍,他哭得泪人一般,因悲痛而拄起了拐杖,这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对于可卿其人,作者多以虚笔出之,通过张太医之口,写其心性高强,聪明不过,通过可卿临死托梦凤姐,可见出其是贾府中一个人颇具远见卓识和忧患意识的清醒者,通过她死后人们的悲伤痛哭,写出她的孝顺谦和,怜贫惜贱。

可卿之死巧遇尤氏之病,恰为王熙凤一展身手留下了空间,而素来喜欢揽事,好卖弄才干的凤姐是否不负众望呢?这是作者在下一回的重点笔头。14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红楼梦写重要方的丧事共有四次,可卿之丧,贾敬之丧,太妃之丧和贾母之丧。可卿之丧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个丧葬场面,又是作者着墨最多,写得最隆重的一个丧礼。以可卿之年龄及地位而能享有如此规格之高,规模之大的丧礼令人费解,同时也反映出贾府恣意奢华,挥金如土的习气。

以可卿悲剧为开端,由于各种人际关系的交叉,使贾家内外上下辈分的人的呢个都来参加丧礼,使几百口人同时亮相,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协理宁国府办理丧事的过程中,凤姐的管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她发挥才智,树立权威的开始。她果敢决断,赏罚分明,有条不紊,形事大方,无人能及,真是脂粉堆里的英雄。

15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在居丧期间,凤姐受老尼之请托,假借贾琏名义托长安节度使,强迫别人退婚,结果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的之子双双自尽,凤姐却贪污了三千两银子。凤姐为了中饱私囊,攫取钱财,随意玩弄手中的权力,所以凤姐不是一般封建家庭中的管家奶奶,她集权欲于一身。由于凤姐欲壑难填,使她日后犯下许多恶行,成为贾府内部最大的一只蛀虫,加速了贾府的败亡。

16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作者把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和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合为一回来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一辈一喜,一荣一衰,一热闹一冷清,在鲜明的对比中有力烘托宝玉的性格,在贾府合家上下为元春加封为贤德妃而喜不自禁时,唯独宝玉皆视有如无,毫无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其实,宝玉之呆恰恰表明他超越于功名利禄之外。宝玉于热闹场中一副冷淡心肠,但他于病重的秦钟却情深意重,因而前去探病。17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元春加封贤德妃为省亲别墅的建造提供了契机,从而成就了大观园。大观园是金陵诸钗日后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作家苦心经营的理想世界。作者第一次描写大观园的景色是在贾政一行人进园参观的时候。大观园是个美丽的世界,园中山石花林,清流翠竹,雕甍绣槛,玉楼琼阁,无不绚丽多姿,令人顿生巧夺天工之叹。与迷人景致相映成趣的是宝玉的诗才。在第三回西江月词中就写到宝玉腹内原来草莽,愚顽怕文章,实际上,宝玉确是天资聪颖,锦心绣口。面对威严的父亲和圆滑的清客,他先是有所顾忌,而后对答如流,谈吐自如,妙思频发,佳句迭出。尤其是他坚持己见,辨别优劣,更丰富了他的性格。

18林黛玉误减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元妃省亲是贾元春在全书中唯一的一次正式出场,也是她宫廷生活中唯一一次回家省亲。她是全书中最大的背景人物,她在宫中的尊崇,寄愚者家族的希望。因此,元妃省亲是贾家的泼天喜事,是作者不惜浓墨重彩极力渲染的的盛典。元妃省亲是红楼梦中最为成功的宏大场面 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宏大,庄严,肃穆的皇家规范与典章制度。

虽是喜事,但作者多次写到了元春的哭泣。元春不无凄切的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易趣。这是发自内心的感伤。所谓皇恩浩荡隔断了人间亲情,使元春本应享有的天伦之乐卷入了君臣大礼中。作者对元春的描写不摹其形而转攻其神,专力其情,情至文生,使全篇张扬着一种浓烈的感情氛围。

元春试宝玉和诸姐妹诗才的这段文字写得生动有趣。尤其是黛玉替宝玉捉刀这一细节,让人会心一笑,体现出黛玉对宝玉的体贴。作者用衬托的说法刻画人物,在上回中宝玉的诗才表现出色,但和薛林二人对比就相形见绌,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19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在怡红院的众多丫鬟中,领衔的当袭人莫属。袭人本是贾母房中的丫鬟,后经王夫人默许成了宝玉的我屋里人,所以她的地位不同于一般的丫鬟。袭人温柔和顺,端庄大方,深得宝玉敬重。袭人照顾宝玉无微不至,尽心尽职,时常对宝玉展开规劝工作。在本回中,袭人有了一个履行劝谏职责的绝佳时机。

元春省亲之后,袭人被母亲接去吃年茶,宝玉也光临袭人家。然而,宝玉从袭人家回来之后最关心的就是袭人家的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这让袭人对宝玉很失望,她轻描淡写说出自己要赎身了。这让宝玉大为紧张,提出了种种阻止袭人回去的理由。袭人试探出宝玉对自己的情意,一下掌握了主动权。她透露自己可以留下来,但开出条件,而这几个条件都是出于为宝玉着想的角度。袭人玉清故纵,不失时机劝谏宝玉,这是用心良苦。宝玉虽一时情之所至而答应了,但他日后的行为还是没有丝毫改变因为袭人不懂得,宝玉身上的毛病恰是宝玉叛逆思想的体现。他厌弃功名利禄,所以他不愿读所谓的圣贤书。他鄙夷庸俗虚伪的现实世界,所以他宁愿终日只与纯洁干净的女孩子在一起。20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在怡红院搅动了一场小小的**,补充了袭人的形象。李嬷嬷因赌输钱而迁怒于袭人,对她一顿辱骂。虽然众人说李嬷嬷是作疯子语,但读者切不可忽视这番话。对李嬷嬷的骂语和晴雯的冷嘲热讽,袭人只是默默忍受,可见其为人处世的功夫。晴雯和麝月是宝玉房中的另外两大丫鬟,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她俩的性格做了一个交代。晴雯的几句话足见其心直口快,伶牙俐齿。麝月的一句话就让宝玉觉得公然又是一个袭人,由此可推知麝月的为人。

赵姨娘在家里训斥儿子贾环,不料被凤姐听见,反过来呵斥了赵姨娘一顿。伦理,赵姨娘是贾政的侍妾,是凤姐的长辈,凤姐不应对她如此无礼。这就涉及到了封建社会的滕妾制度。妾的地位很低下,介于奴才和主子之间,她们所生的子女是主子,她们的地位却不及子女。所以,凤姐说,他现是主子,不啊好哦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可见,妾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她们受到身心的双重折磨。21贤袭人 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作者善于取用细节,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人物。他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这一对人物,取其各自的睡态,黛玉安稳合目而睡,湘云托青丝,撂白臂。在鲜明对比中,传达出两人不同的性格,黛玉安静谨慎,湘云憨态十足,隐见其豪放之姿。作者写宝钗和袭人这一对人物,取其言语思想,袭人嗔怪宝玉和姐妹们过从甚密,宝钗闻此,因为知己,认为这是她的可敬之处。袭人是嘴上说,宝钗是心里想,却不谋而合。作者采用互相映衬的手法,旨在说明袭人除了温柔端庄可与宝钗媲美外,其思想行径也并不二致,所以袭人被称为宝钗的影子。

在贾府这样一个矛盾大家族中,没有 一个丫鬟的处境比平儿更尴尬。她既是贾琏的侍妾,又是凤姐的心腹。面对贾琏这样一个好色的夫主和凤姐的醋海泼妇,平儿得练就七巧玲珑之心以期夹缝中求生。她一方面替贾琏掩饰其与多姑娘的约会,一方面替凤姐收利银保密,足见其消弭事端,处理矛盾的能力。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凤姐对平儿那种既要收伏她又要倚仗她的矛盾态度。

22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迷信的人认为将来能应验的预言)宝钗在贾府过第一个生日,贾母因喜她稳重平和,而自己拿出二十两银子命凤姐为其置办酒戏,可见贾母对宝钗的看重和喜爱。在点戏情节上,作者处理得很到位。凤姐知贾母喜热闹,更喜科浑,便点了出热闹戏,其他人对点戏则无所用心,宝钗以贾母之喜好为标准点了一出热闹戏,可见她善于揣摩人意,通达世故。与之相反,湘云的口无遮拦和黛玉的敏感多心则体现了她们的胸无城府。作者擅长以乐景写哀,总在贾府其乐融融之际出其不意带来一抹悲凉。宝玉因听曲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悟禅机,为其日后弃绝红尘埋下了伏笔。贾政从众人的谜语如爆竹,风筝中生出悲戚之感,这些谜语暗示了她们各自的悲剧命运,也预示了贾府的最终衰落。

23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在这一回正式入住大观园,他们对居处的选择很符合各自的气质特征。黛玉住潇湘馆,以其多愁善感,飘逸超群,宝钗住蘅芜苑,以其雍容稳健,冷艳逼人,李纨住稻香村,以其质朴持重,心静如水,宝玉住怡红院,以其富贵悠闲,倚红畏翠。大观园春光烂漫的生活由此开始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也在充满自由,民主气息的大观园中日渐成熟了。

双玉读曲历来是为人所称颂的经典场面。小说写黛玉读西厢记的地点是沁芳闸桥边的桃花树下,正是落红成阵的时节,这就很自然地与青春凋谢的悲剧联系起来。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宣扬了自由恋爱,个性解放的思想,也一直被道学家视为淫词艳区,但作者却让宝黛二人一起来读,并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读,觉得真是好文章,词句警人。这说明了宝黛的心意彼此相通,他们在思想上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也是他们爱情的基础。

24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打皆文章是红楼梦主要表现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书中写尽了人情冷暖,刻画了世态炎凉。贾芸因手头拮据而向舅舅借钱,被婉言拒绝。倪二素日好吃酒打架,放高利贷,俨然一个不堪入眼的世俗无赖。这个小人物身上颇具侠义心肠,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小红是作者写的另一种人情世态。在宝玉周围集聚了众多丫鬟,这些丫鬟也被分为三六九等。处于丫鬟底层的小红要想脱颖而出是非常之难的。但那个她有意无意想宝玉接近一步时,马上就遭致了秋纹,碧痕等几个大丫鬟的不满,讽刺其向上攀爬之心。因此,在贾府中,不仅有主子之间的争权夺利,还有奴才之间的争宠夺爱。25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通灵玉姐弟遇双仙

凤姐和宝玉因遭遇魇魔法而差点命丧黄泉,贾府上下鸡犬不宁,哭声连天。在这闹哄哄的背后有一个罪魁祸首,那就是赵姨娘。封建时代讲究妻以夫贵,母以子贵,赵姨娘对贾政不再抱有幻想,他只有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贾环身上。她绞尽脑汁,希望能贾环推到贾府继承人的位置上,最终使自己摆脱困境。然而,贾环是庶出,并非嫡子,所以赵姨娘明知宝玉还是小孩子家,长的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儿,她也还是毫不怜惜地欲夺走他的性命,去攫取家产和权势。赵姨娘这种阴险行为,令人不齿。虽然她长期受歧视,遭凌辱,导致心理不平衡,但她的行为不仅令人难以同情,反而增强了读者的厌恶感。作者以含蓄的笔法写出了封建时代的嫡庶出之争,妻妾之争的实质,就是封建宗法家庭的继承权。

26蘅芜苑设言传密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作者写宝黛的爱情有别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的模式。本回中黛玉装睡,宝玉要上去搬她的身子,黛玉的奶妈告诉宝玉,黛玉正在睡觉。黛玉一个翻身坐起来。一个搬字说明宝黛的亲密无间,一个翻字恰到好处表明黛玉的内心活动,生怕宝玉因她睡觉而走了。作者把这种恋人间的活动描写得分外真是细致。

宝玉去潇湘馆,在窗外听到黛玉说到每日家情似睡昏昏,不觉心内痒将起来。每日家情似睡昏昏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一句唱词。黛玉无意中吟出这一句,表明她对宝玉内心的秘密被宝玉窥破而红了脸,感到害羞。宝玉听出黛玉对自己的情意,便进一步试探她。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这是西厢记中张生的唱词,宝玉用张生自比,把黛玉比作崔莺莺,把紫鹃比作红娘,但这句话惹恼了黛玉。黛玉能够接受宝玉的思想,去不能接受宝玉的表达的方式。作为一个大家闺秀,黛玉不能随便让一个异性开她的玩笑,尤其是不能接受对方用轻佻的口吻与她说话,她出于维护自己尊严的需要作出要告状的姿态,宝玉有所害怕,就发誓说再不敢说这些话了。27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作者善于应诗词曲赋来刻画人物 性格,葬花吟无疑是这方面的杰作。诗歌仿效歌行体的形式,用通俗浅显的词句写出了黛玉对自己悲苦身世的哀叹。全诗以花喻人,怜花就是怜自己,在鲜花的凋零中黛玉看到自己的未来。葬花吟抒写了对人情冷暖的愤慨,对生命的珍爱,对世道沧桑的感受,对险恶的生活环境的体验,写出了黛玉孤傲不屈的高洁品格。全诗写得哀婉凄恻,如泣如诉,虽然弥漫着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仍有一股抑塞不平之气,是红楼梦最富情感的优秀诗篇。28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黛玉葬花恰为宝玉所遇见,引发了宝玉人生无常,难以把握的感慨。这既表现出宝玉纯洁的心性,又体现了宝黛的心有灵犀。然而,宝黛的木石前盟总面临着金玉良缘的挑战。元妃省亲之后,她赐予宝钗,黛玉的礼物是一样的,但到端午节赐赏的时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黛玉却和其他人的礼物一样。所以,宝玉很纳闷。宝钗与宝玉并非亲姐弟,只是表亲。元妃的这种做法不寻常,超越了礼物本身厚薄的意义。元妃是宝玉的长姐,她关心宝玉的婚姻是情理之中的事。封建时代的婚姻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鉴于此,元妃内心暗许宝钗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她用赐礼表示某种示意。本回回目为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茜香罗缠到袭人腰间,赠者无意,红麝串笼到宝钗腕上,赐者有心。茜香罗与红麝串暗伏了两队婚姻,而把黛玉排斥在外。

29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重情

作者又一次对盛大场面进行了描写。为了去清虚观祈福,贾府合家上下,主子奴才尽行出动,蔚为壮观。首先总写车辆纷纷,人马簇簇,然后具体写车辆与人的分配,最后又总写黑压压的站了一街的车。作者还用侧面烘托的说法,写街上的人都站在两边观看,来反映出贾府的显赫声势。

然而,作者在快乐之时总要写出一些不尽人意。宝黛二人再次发生口角,甚至于闹出了宝玉砸玉的大事件来。口角的导火线缘于张道士送给宝玉金麒麟,并为其提亲。宝玉对此毫不上心,黛玉却耿耿于怀,暗含了她对二人爱情的隐忧之情。宝黛间的情感虽然心照不宣,但彼此又不能确定对方的情感,所以多以半真半假的言语试探,导致误会迭出,最终爆发了这次大争吵。对于二人的口角,我们不能停留在表层,而要看到它的实质是宝黛为确定情感所采取的一种方式。这次的争吵正式将他们的关系暴露于众人之前。贾母的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恰反映了宝黛关系的基本成熟。30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宝钗一向被视为封建淑女的典型,她娴静大方,温柔体贴,从不曾动怒。但在本回中,宝钗却一反常态,对宝玉十分着恼,连对丫鬟的口吻也变得厉声,这实在令人费解。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素日吃斋念佛,被称为宽厚仁慈之人。但是当宝玉和金钏调笑之时,王夫人却毫不心软地把服侍自己数年的丫鬟撵出去,认为是丫头们把宝玉教坏。虽然,站在王夫人的立场来看,她是爱宝玉的,但她的爱从卫道士的角度出发,她完全不理解宝玉对女性那份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尊重,所以她的行为恰恰揉碎了宝玉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31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

本回写了晴雯与宝玉,袭人拌嘴的事情。在言语冲突中充分展现了晴雯的性格。她心直口快,一句话就揭穿了袭人向上爬的心思,连个姑娘还没有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她的鄙夷袭人的献媚取宠,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儿,也瞒不过我去。当宝玉要她撕扇取乐时,她毫不拒绝,任性率真。晴雯敢于冒犯主子,蔑视权贵,没有丝毫的奴颜俾弃,和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个率真女性就是湘云。通过众人之口再次展现了湘云豪爽利落的性格,如她女扮男装,与丫鬟扑雪人玩,嘴里说笑不断。而湘云给袭人,鸳鸯,金钏,平儿送戒指一事也表现出她的心中没有尊卑等级之分,平易近人也是她的可敬品质。32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和宝玉都有金麒麟,黛玉很不放心,因而悄悄来到怡红院,以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和湘云的对话后,黛玉百感交集,由对宝玉的不放心转而极为放心。显然,不说混帐话就是宝黛借以建立爱情关系的基点。由此,我们就能理解宝玉在爱情对象上为何没有选择湘云而是黛玉。论紫色,才学,门第,二人皆不输黛玉,且湘云从小也与宝玉耳鬓厮磨,然而,宝玉却越来越钟情于黛玉,这就基于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宝黛达成共识。如果没有共同的叛逆意识,也就没有他们逐日深化的纯真爱情.金钏是贾府中第一个死去的大丫鬟,她的死是王夫人以理杀人的结果,是僵化的传统礼教的牺牲品,也揭开了贾府所谓宽柔待下,济贫扶弱的虚伪面纱.33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不承笞鞑

作者描写贾政和宝玉这对父子间的冲突惊心动魄,直逼生死边缘.贾政要活活打死宝玉的场面令人不寒而栗,揭露出封建家长极端专横,残忍的本质.宝玉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个性,无意于科举仕途.而贾政为了使宝玉走上光宗耀祖的仕途,成为诗书传礼之家的孝子贤孙,对宝玉是恨铁不成钢.因此,每次贾政见宝玉是或打或骂,宝玉见贾政则是或逃或躲,十分惶恐.他们的父子冲突不仅止于不肖儿子和严父的冲突,而是两种思想意识和生活道路的对立冲突.34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撮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牵动了贾府众多人的心,书中的主要人物围绕这件事有不同的反应,展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贾母的痛心,王夫人的伤心,袭人的体贴,宝钗的关心,凤姐的冷静,黛玉的知心,全都跃然纸上.宝玉挨打事件直接促成了袭人向王夫人的靠拢.王夫人最担心宝玉被丫头带坏,做出不才之事.袭人抓住王夫人这个心头大患,趁机向王夫人进言,请求将宝玉搬出园子.袭人的话锋横扫到黛玉,波及到晴雯,芳官,四儿等人.袭人于宝黛爱情关系上作梗于此始露端倪.宝玉卧病之时尚不忘向黛玉表达爱意.他让晴雯送两条半新半旧的手绢给黛玉,晴雯不解其意,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这两条手绢就是宝玉第一次送给黛玉的定情物.较之前面宝玉要把北静王送她的串珠转赠给黛玉,被黛玉拒绝,我们不难理解黛玉为何对这两条手绢情有独钟.35白宝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薛姨妈和宝钗进园来探视宝玉病情,恰遇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也在,他们说话的技巧于此可略见一斑.宝钗说话滴水不漏,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太太.既似家常闲谈,又一箭双雕称赞了凤姐和贾母.宝玉说话偏于直白,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宝玉把黛玉之嘴巧于凤姐相提并论,却并未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认同,她们反而异口同声夸赞宝钗,可知宝钗和黛玉在贾府当家人心中的地位高下.宝钏尝羹是表现宝玉之痴的一件事.宝玉想吃荷叶汤,王夫人让宝钏送去.宝玉因金钏之事愧疚不已,但无论玉钏对他的态度如何生硬,他总温存和气.宝玉不经意间把汤碗撞翻了,泼在自己手上,却反问玉钏是否烫到.宝玉这番傻乎乎的行为引起了两个婆子对宝玉相貌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议论.宝玉不以主子身份自居,不以丫鬟身份为贱,他的行为都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他对女性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36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王夫人和凤姐谈论月钱之事,主要有两点内容,一是凤姐私自自裁减了丫鬟的月钱。凤姐是荣国府的当权者,但是她利用自己的特权,剥削着奴仆乃至全家的利益。以是王夫人向凤姐指示,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由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份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同为奴仆,月钱却一减一增。经过王夫人的确定,袭人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提升到了姨娘的位置,比丫鬟高出了几个等级,成为半个主子。

龄官是贾府买来的戏子,身份卑微,为博主子欢笑而终日学艺,但她并没有在这种环境中磨灭个性,随遇而安,我们在她身上感觉到了桀骜不驯的气息。她忠诚于对贾蔷的爱情,她在地上冒雨画蔷的情节就体现出她的痴情,但她对所爱之人并不俯就。她直斥贾蔷以笼中鸟来拿她取笑,她不乐意时,连娘娘传唱,她也不肯开唱。她自尊自爱的品质令人肃然起敬,她的忧思愤满,令人扼腕。在她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黛玉的影子。

37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本回写大观园内少男少女的诗情才学,表现了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由探春发动而组建了海棠诗社,首回作诗的有四个人,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有作。李纨催她,她一提笔一挥而就,表现了黛玉的才思敏捷。社长李纨评定宝钗的诗有身份,含蓄浑厚,当为咏白海棠诗第一。诗中的白海棠端庄凝重,是宝钗自我的写照。尤其是诗的首句借花喻己,写诗人深受礼教熏陶,恪守妇德,举止端庄的心境和仪表。黛玉的诗则以风流蕴藉为上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掩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重贵族小姐的身份,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38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菊花诗和咏白海棠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菊花诗分咏十二题,黛玉写了三首诗,包揽了前三名,这不仅表现了黛玉的诗才出众,更透露出没有谁比黛玉更适合咏菊花了。咏菊为三首之冠。全诗后半首尤为自然,具有感染力。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自怨自怜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其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暗示了自己的高洁品格。问菊新颖别致,最能代表其个性。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愤满的控诉。全诗除首尾二联之外,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所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菊梦以拟人手法写菊花的梦境,颈联,尾联透出一股凄凉颓败的气氛,暗示黛玉的结局。

咏菊诗的余波就是宝钗的螃蟹咏。宝钗的诗对世间横行无忌,腹内肮脏的官场人物,市侩小人,纨绔子弟进行了尖锐的讽刺。39村老妪谎谈承色笑,情痴子实意觅踪迹

凤姐在前文是私自裁减奴仆的月钱,现在有推迟发放月钱,原来她拿着这些钱在外放高利贷,以从中渔利。直至后来贾家被抄家,在凤姐的房中抄出大箱放利钱的票据,成为主要罪证之一。凤姐对贾家的衰落负有不了推卸的在责任。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比初次来世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人情通达。她很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在短时间内就成立贾家的座上客。刘姥姥从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起,直至后来的胡编乱造,凡是她说话的内容都符合一个主旨,就是博取贾府众人的欢心。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她也为贾府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调剂,这一点在下回表现得特别明显。40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宴牙牌令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一句俗语,它形容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那种令人发笑的举措。此回写的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

刘姥姥的到来给贾府带来无限欢趣,众人捉弄她,拿她取笑,她也就甘愿扮演起滑稽角色来。她被凤姐插了满头的野花,却自我解嘲说要当个老风流,鸳鸯和凤姐用不伏手的筷子让她夹鸽子蛋,又惹得众人捧腹大笑,因此鸳鸯称她为女清客。刘姥姥的逗人开心并非她年老糊涂,恰是她的精明之处,在这种精明的欢乐之中有难言之悲。当她在镜子中看到满头野花的另一个老妇人形象时,便指责她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由此,我们可知隐含在刘姥姥自轻自贱的背后是生活的辛酸,刘姥姥来贾府的真实目的不外乎就是求得贾府主子们的赏赐。所以,她不得不以作践自我的方式来替众人解闷。刘姥姥这个小人物形象在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41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刘姥姥这次进大观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充当贾府鼎盛时期的见证人。小说写怡红院的豪奢,有意安排了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情节。刘姥姥逛怡红院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因为她是在酒醉之中,所以写来颇具情趣。其实,作者写宝玉的卧房,写怡红院完全可以通过黛玉或宝钗等其他人的眼睛来写,但作者偏选择刘姥姥,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只有通过刘姥姥这个乡下老太太滑稽可笑的逛园子的经历才能够体现出宝玉住处的豪华精致,写出宝玉在贾府的受宠爱的程度。

与刘姥姥这个大俗人同时亮相的还有一个极雅之人,妙玉。妙玉出身于官宦之家,现寄身于贾府的拢翠庵。刘姥姥在拢翠庵饮完茶的杯子妙玉嫌脏,不许 拿进屋内。但她对薛林二人另眼相看。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像妙玉这般有洁癖的清高女子居然把自己日常所用的绿玉斗给宝玉倒茶喝,嘴上还说宝玉吃到茶全赖薛林二人之福。她的话耐人寻味。

42蘅芜君兰言解疑语,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宝钗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她生的肌肤莹润,举止娴雅,宛若花中之牡丹。在大观园内,她和黛玉的才色超越众女子,难分上下。宝钗从不刻意卖弄才华,严格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当黛玉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西厢记牡丹亭的曲文时,宝钗觉得有失检点,不能不提醒黛玉。宝钗的这种行为和她从小生长的环境不无关系,不能一味归咎于她的虚伪,只能说比较黛玉相对宽松的家教,宝钗受封建意识的影响更深。宝钗的多才多艺还表现在她对绘画的研究上。作者明写惜春作画,暗里却是称赞宝钗之才。宝钗首先点拨惜春,认为绘画胸中须有丘壑,然后我们得知她对画纸,画器也颇有研究。可见,宝钗对于绘画,不仅是喜好,并没有停留于理论层面,她自己实际上也是动手绘画的。

43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前文写了宝钗过生日,本回写凤姐过生日,下文还将写到贾母过生日。红楼梦中过生日的人很多,如果一一写来,不免乏味。所以,作者或一笔不写,或偶有一语带过,详略得当。把凤姐份的生日置于宝钗之后,可见其生日之盛超过诸姐妹,置于贾母之前,可发现其生日之盛略逊于长辈。对凤姐生日场面的描写,作者用了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玩耍。作者将大量的笔墨花在了为凤姐生日凑份子的描写上,上至贾母,下至奴仆,无一挂漏,均按其身份为凤姐生日凑份子。这充分展现凤姐在贾府的傲人地位.作者又借尤氏之口写出了凤姐的精明圆滑。当着贾母及众人的面,凤姐一口应承了李纨的份子钱,但私下里却不曾拿钱。尤氏将平儿,彩云,鸳鸯这几个大丫鬟的份子钱都退还给她们,可见尤氏为人处世的老练。44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在凤姐生日的热闹时刻,作者偏要乐极生悲,写出贾琏借酒杀妻的一幕来。这出闹剧的出色绝非偶然,而是贾琏与凤姐这对夫妻矛盾的总爆发。贾琏与凤姐虽是夫妻,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貌合神离。贾琏爱财,却不如凤姐会敛财,贾琏好色,凤姐偏是醋海泼妇。在这场**中最受委屈的莫过于平儿。而能体会她这份委屈的既不是她的夫主贾琏,也不是她尽心效忠的主子凤姐,而是宝玉。宝玉认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今儿还遭荼毒,也就薄命的很了。于此,我们就更能理解宝玉最喜在内帷厮混的话了。宝玉与贾珍,贾琏的好色有本质区别,他是发自内心地关爱女性,尊重女性。

45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在大观园里,黛玉似乎与薛宝钗结怨很深,那是因为她曾一度将宝钗当成自己的情敌。但正是她们后来又互剖金兰语,结成金兰契,谱成了有友情中最动人的篇章。她被宝钗善意的批评所感动,深情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她向宝钗说的一番话,就如一篇深刻的自我反省。说明她往日所以容不得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以听不得别人赞宝钗,是因为她始终以为宝钗心理藏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位少女自尊得有点偏执的内心世界,又变得虚怀若谷,率真诚了。

黛玉于风雨秋夜所作的秋窗风雨夕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这首二十句的诗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写出了风雨对生命的摧残,人对生命短促的惊惧。诗题为代别离,具有象征意义,预示着许多年轻生命的生死别离,是全书进入悲剧高潮的一个信号。

46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侣

贾赦逼娶鸳鸯一事是全书中又一个高潮,他让读者深入把握住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首先是贾赦。他对鸳鸯软硬兼施,先以荣华富贵利诱鸳鸯,加之不从,则恶语相逼,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贾赦淫乱无度,强横霸道的丑而嘴脸。其次是邢夫人。邢夫人是红楼梦一书中公开加以贬词的人物,被称为尴尬人。她在贾府的地位仅次于贾母,但她不是实权派。她愚庸贪婪,不得人心,连自己的儿媳也不向着她。老太太也认为她不孝,说她婆婆跟前不过应个景儿。这个被众人孤立的对象要想保住现有的地位则一切惟贾赦之命是从,成为逼婚这场闹剧的主角。再次是鸳鸯。鸳鸯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丫鬟。当她面对主子的逼婚时,她表现了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她不仅不愿作姨娘,即使是贾赦明媒正娶她作姨太太,她也不屑一顾。所以,她坚决抗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47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薛蟠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鄙俗,野蛮,粗暴践踏别人身心的花花公子形象。他是一个典型的环境的产儿。他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至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既溺爱又富有,教育亦缺失,自然就流于任性,冒失。本回中他就为自己的性格付出了代价,遭致柳湘莲的一顿毒打。作者在回目中用了呆霸王三字,对于霸王二字我们深有体会,呆作何理解呢,呆是指薛蟠在做任何事,说任何话时都不加以考虑,所以他不识柳湘莲的圈套,反而怀着感恩戴德的心情 去就范。因此,比起贾珍,贾蓉之流来,薛蟠身上还多了一份憨气。48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值得玩味的情节。香菱学诗不但具有极大的热忱,而且非常刻苦,到了废寝忘食,走火入魔的程度。她拜黛玉为师,通宵达旦的读完了黛玉为她指定的读物。她苦心吟就的两首诗都被黛玉驳回,一致她在梦中作诗一首,最终得到了大家的一一致好评。香菱学诗说明了学习是一个艰苦磨砺的过程,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但作者的意图显然不仅于此。

香菱的身份比较特殊。她经历了一个由主子到奴才的过程,最后成为薛蟠的妾。她羡慕大观园诗意的生活,但她不可能进入其中生活。大观园是作者着力构建的理想世界,写香菱如此爱诗,如此向往大观园的生活,一方面衬托出香菱的孤苦身世,一方面也表明大观园是香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她对诗歌表现出的巨大的热情反映她潜藏在内心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9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本回写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作者写槛外红梅,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琉璃盒里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2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拢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这段对白雪红梅的景色描写非常优美。写宝玉如装在琉璃盒内一般,真切写出了人在风雪世界中的感受。写红梅,先写其香,后写其色,以白雪衬红梅,既纯洁又艳丽。这看似纯写景之笔,实则象征了妙玉的秀美之姿与高洁品性,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大吃大嚼一番,别具风情。湘云给人印象尤为深刻。她女扮男装,不顾忌小姐身份,大口嚼肉,大口喝酒,还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湘云的单纯可爱正是她迷人之处,她的秀气中透着豪爽,把女子的锦心绣口与男子的疏朗大方完美结合起来。

50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芦雪庵联句是大观园中的盛事之一。作者用无数个忙和笑展现出他们争先恐后,开心联诗的热闹场景。在这次联句中,最活跃的人物是湘云,黛玉,宝琴,联到最后竟不顾联句的规矩,你一句我一句地抢作起来,十分有趣。联句诗多为游戏取乐而作,参加者争斗胜,所以极事铺张,堆砌词藻,虽偶有佳句,但合起来难形成一首好诗。这次联诗充满了富贵享乐的情绪,绝少颓丧的情调。其中还有若干颂圣的句子,如年稔府粱绕,凭诗祝舜尧之类。这是作者为避开伤时骂世的嫌疑而做的表面文章。同时,写这场赏心乐事渲染极盛,也是为了反衬将来的极衰,所谓登高必跌重,震撼人心。宝玉向妙玉乞红梅这一情节很耐人寻味。宝玉因作诗落第而被罚折梅,李纨命人跟着他去,但黛玉说,有了人反得不了。令人不解。当妙玉送黛玉和宝钗等人各一枝红梅时,众人不谢妙玉,只谢宝玉。这也令人你不解。其实,细细揣摩之后,大家就会体悟到原来妙玉对宝玉情有独钟。

51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出现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多具有谶语作用,有的已经作者点破,有的尚需思考,本回中宝琴的十首怀古绝句没有点明谜底,引起了后人的无数猜测。最通行的说法是以为这十首诗象征了大观园中的女子的命运,象征了封建末世女子的必然悲剧。袭人回家探视母亲的病情,凤姐给她安排的排场完全是姨奶奶的级别了。凤姐叮嘱袭人要穿戴好些,因见她身上的皮袄过于简朴,就把自己的一件大衣送给了袭人。凤姐这样做固然有讨好王夫人之意。但当平儿说送一件羽绒大衣给刑岫烟时,凤姐嘴上开玩笑说平儿把她的东西乱送人名单并没有阻止,也反映她可爱的一面。52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围绕坠儿偷镯子的事件,作者着重刻画出平儿,宝玉和晴雯的性格特点。平儿明知镯子是坠儿偷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张扬,本着息事宁人的宗旨。一则给宝玉,袭人等人留面子,二则以免贾母,王夫人,凤姐生气,三则给小丫头留条活路。这充分体现出平儿的善良体察人情。宝玉得知真相后,告诉晴雯,他意在劝服晴雯不要辜负平儿的好意。宝玉的反应表明了他的善解人意,平和体贴。晴雯对坠儿的态度则是又打又骂,甚至要撵她出去。晴雯反应之强烈,生动刻画出她的爆炭性格。她的态度之所以如此过火,除了坠儿的懒惰外,主要是憎恶坠儿的偷窃行为,憎恶她作为奴才而自甘堕落,不知自重的奴性。作为对晴雯形象的补充,作者马上又写到了晴雯强忍病痛为宝玉补雀金裘的事。作者用一勇字概括出晴雯的行为,赞叹了晴雯的灵巧能干,多情体贴,吃苦耐劳。

53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贾府要过春节,乌进孝的贡单无所不包,物什甚多,但贾珍十分不满意,还说这够做什么的,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贾府的庄田是他们主要的添银子的产业。贾府的爷儿们从未经营,管理过这些庄田的生产,但他们的榨取却非常残酷,他们是典型的寄生虫式的剥削者。

作者很善于选取描写的视角。大多情况下是以宝玉和黛玉的视角来展开对贾府生活的描写,但在除夕之夜却是借宝琴这一陌生人的眼睛客观,全面地写出贾府祭祀之盛。这次祭祀在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是贾府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此后,贾府再也没有呈现出如此规模宏大,热闹的场面。所以说,从红楼梦的 结构和布局来看,宝琴这个人物的设置颇具意趣。她匆匆赶赴大观园,见证了最后的晚餐。继她之后,再也没有清净女子加入大观园,反而是大观园日渐解体,群芳凋敝,红颜零落。54史太君破除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元宵之夜,婆子带来两个说书的为贾母说书,才听一个开始,贾母便知结尾,并对说书人的不通之处给予了批评。这段话体现了曹雪芹对当时盛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质疑。在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批评才子佳人小说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开口文君,闭口才建的滥套。又借贾母这样生活在上流社会,贵族之家的老妇人之口对这类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固有的模式,进行了辛辣的批判。

贾母的话除了替作者表达创作观念,还句句有所指。贾母话中第一个要害之处,在于她认为既是知书达理的大小姐,就不该见了一个清俊男子就想着终身大事的行为。不仅黛玉应该明白,其他人也绝不会听不懂。贾母唯恐有人不明白她的意思,又再三强调,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贾母进一步敲警钟,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偶然说说这样的故事,原不过是解闷,并非在如此重大是非问题上含糊其辞。所以李婶和薛姨妈附和,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有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55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凤姐生病,王夫人派探春和宝钗临时共同管理家政。李纨天性恬淡,宝钗是亲戚,且奉明哲保身的原则,挂历的重担自然更多地落到探春的身上,探春因是庶出,内心深处潜伏着自卑感,她不甘被小人看,总是加倍努力在贾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次代理荣国府,一下就把探春置于镁光灯下,使她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女主角。探春刚一接手管理家事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处理自己亲舅舅的丧葬费的事情。面对奴才的刁难,母亲赵姨娘的纠缠,探春坚持原则,决不让步,既显出她办事的公平公正,一丝不苟,又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贾府小姐在夹缝中做人的痛苦。不仅如此,作者还借凤姐之口,让她对贾府的年轻主子们做一番评价,再次肯定了探春是心里嘴里都来得的一个人物,不失为好臂膀。56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处理赵国基的事件确立了探春荣府代理管家的权威地位,接下来作者以一个章回的篇幅,完整的描绘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经济改革举措。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探春富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妈们。这样就使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被改造成为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也使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对于探春的改革,李纨,宝钗予以充分的肯定,平儿也代表凤姐表示支持。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宝钗还提出了以孔子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一种利益均沾的形式确保提出改革的顺利进行。探春之敏辅以宝钗之贤,使我们看到了大观园女子的管理水平,使大观园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57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较之贾府中的袭人,鸳鸯,平儿,晴雯等丫鬟,紫鹃显得相对安静,或者说不够出众。但她却是宝黛爱情最密切的关注者,她最近距离的见证了宝黛爱情的发张轨迹。在和黛玉相处的过程中,她非常了解黛玉郁闷的心思因何而起,于是,出于对黛玉的忠诚,她决定火力侦察一番,这是紫鹃的贤惠处,也是聪明处。

紫鹃以玩话试探宝玉的真心,谁知却在贾府掀起了轩然大波。她一惊一乍的试探宝玉达到了近乎丧失理智的状态,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能说了。连任何林字的人和事都不能在他面前提起。宝玉的呆狂症状令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正是作者高超绝妙的地方。通过这一系列似傻如狂的描绘,把宝玉对黛玉的无限痴情和无比深挚的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一个为情所困的宝玉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紫鹃之慧与宝玉之呆将宝黛爱情在贾府内部正式公开化了,形成一个普遍的舆论。58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本回又写了一件奇事。藕官在大观园内烧纸钱祭奠死去的药官,她俩都是女子,但她们之间的情感远超出了友谊的范围。藕官和药官在戏台上扮演夫妻,谁知竟假戏真做,在生活中两个竟是你疼我,我爱你,俨然一对小夫妻。别人都不理解藕官的行为,只有宝玉听了这番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红楼梦是大旨言情的书,书中写道了千姿百态的人间真情,所以,作为情痴情种的宝玉最能理解那份发乎心底的真情,所以,作者每次用呆形容他,正是为了突出他对情的深刻体悟。作者写湘云打趣宝玉,快把这船打出去,他们是接林妹妹的,众人都笑起来。从这个细节,我们固然可觉出湘云的可爱之处,但同时也说明湘云未能理解宝玉病情失常的实质,不能体味宝玉那独有的呆气。

59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本回承接探春改革的后效而来。大观园的改革措施不仅增加了院内收益,减少了开支,也使园子变得干净,美丽,但同时衍生出了另一对矛盾,娱乐和经济的冲突。莺儿与藕官在园内折了一些嫩柳和鲜花来编制花篮,却招致承包园子的婆子们的恼恨,故意指桑骂槐。于此,作者刻画出这些婆子唯利是图,人情淡薄的面目。也引出了宝玉关于女子的著名论断,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的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颗珠子,竟是鱼眼睛。

60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贾环给了彩云一包擦脸的粉,后得知是芳官用茉莉粉来糊弄他。赵姨娘听说此事后怒不可遏,认为丫头们瞧不起贾环和自己,并挑唆贾环趁贾母,太太们不再的时候去大闹一场,被贾环拒绝了。于是,赵姨娘亲自去兴师问罪,并上演了一出和小丫头们厮打的闹剧。对这场打斗,作者描写的趣味无穷,有打架的,有帮架的,有劝架的,有看热闹的,有哭的,有喊的,有笑的,真是热闹无比。通过这场闹剧,读者再次看到了赵姨娘的不自重自爱,同时也传达出她在这一大家庭中被侮辱,被压迫的生存状态,连戏子,丫鬟都可以任意辱骂,作践她,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二篇:梦回红楼——红楼梦读后感

梦回红楼

有人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沉醉于爱情的人读到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缠绵悱恻;热衷于仕途的人读到的是贾雨村的趋炎附势;偏好于事业飞黄腾达的人读到的是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和探春的精敏能干。对于处于大学生活刚开始阶段的我来说,读《红楼梦》,读到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刚进入大学,我的确感到万般不适应。再也不会有人专门为我准备丰盛的饭菜了,再也不会有人在早上反复叫我起床了,再也不会有人把自己碗里的肉夹到我碗里,而且很欣慰地告诉我:“你吃吧,我不喜欢吃肉。”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大学军训过后我便十分想家,想念家里的亲人,想念家里饭菜那熟悉的味道,甚至想念家里的点点滴滴。为此,我曾经流过最为真诚的眼泪,不仅在脸上,而且在心里。

现在回味那段经历,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人生之中,有些事是必须要经历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总有一天,我们会像丰满了羽翼的鸟儿一样,离开庇护我们的那个港湾,飞向更广阔的天空。《红楼梦》中的黛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她的母亲病逝扬州城之后,荣国府收养了她,至此,她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家。我的思乡之痛比起黛玉来,可能不及万分之一,因为至少我还有着放假就可以回家的信念,而黛玉却只能一直寄人篱下。尽管贾母很疼爱黛玉,让她的吃穿用度一如宝玉,但是这种爱又怎么能和父母之爱相提并论呢?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自幼无父无母,无人真正疼爱。然而,她却有着极其顽强的品格。《红楼梦》中一回“湘云醉卧”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她率真的个性。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必须学着像史湘云那样,用率真的个性与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大学之中,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学会如何与舍友友好地相处,学会如何与同学建立友谊,学会如何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从而不让自己变成一只刺猬,伤害那些想靠近我们的人。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因为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交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相同弱点的人吐露心声。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是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红楼梦》中,宝钗和黛玉都是寄居在贾府,宝钗能够很好地笼络人心,然而黛玉却连别人和她开玩笑都禁不起。其实,这并不奇怪,早在薛家母子刚来荣国府时,薛姨妈就说过,住在贾府可以,但是他们的一切费用都由他们自己承担,所以宝钗在荣国府的顾虑肯定要比黛玉少很多。而黛玉却只能用清高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让自己有一个精神的支柱,有活下去的勇气,所以,她往往给人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所共同决定的结果。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有着自己的追求目标。因此,每个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成林的树木,每一棵树都长得又细又长,为争取阳光,它们尽一切委婉的方式生长。然而生长在田野之间的一棵孤独的树,因为孤独,所以能肆意地伸展枝叶,长得像一把又大又粗又圆的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迁就与忍让,就像那些密林中的树木一样,可是,在心灵的原野上,让我们成为一棵广受日照的大树。在读《红楼梦》时,我不禁把这句话于宝钗和黛玉这两个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从宝钗所住的蘅芜院中的摆设以及她常年所食的“冷香丸”可以体会到曹雪芹笔下的宝钗的冷静与从容。她能够顺应时局,见机行事。正如判词中对宝钗的评价“停机德”。然而这一点,黛玉与宝钗不同,黛玉追寻的是自己内心的追求,在她心中,没有世俗功利,有的是对宝玉的痴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对封建礼教无声地反抗。一首《葬花吟》唱出了多少罹难者的心声。当别人都在关注枝头的花是如何明媚鲜艳时,又有多少人在意落花的价值?当人处在得意之时,很多人都会来搭讪,奉承,寒暄。而当人处在由盛转衰后,又有多少人会在意你曾经的辉煌,一如既往地对你呢?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曾经写道::“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花开放,带有一种忧伤的美。”我觉得这种忧伤是由于花的每一次开放都意味着凋零的到来。人亦是如此,没有哪个人会一直与成功相伴,凋零在所难免。黛玉能过体味到凋零的花的价值,也体现出了她对弱者的同情。《世难容》中有一句这样写黛玉“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尽管如此,黛玉却还是坚守着自己内心的纯洁,坚持走向完美,坚持做时尚稀少的物种。这种坚持,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终究被发现了珍贵的内涵,被视为珍宝;一种是环境与情境的无法融通,走上死亡之路。可惜的是,发现了黛玉珍贵内涵的只有宝玉一人,最终黛玉还是“质本洁来还洁去”,“魂消香断有谁怜”。

宝钗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迁就,忍让,顾全大局。而黛玉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我不想随意地对宝钗和黛玉两人枉自评论谁是谁非,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她们两人的优点。学会与别人相处时如宝钗那样平和,不至于让别人过于尴尬,而在独处时可以像黛玉那样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从而不至于让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迷失方向。

成长是一次注定孤独的旅行。每个人的独立性决定了不可能永远有人随你左右。这就需要我们在心灵深处,学着不向任何人寻求依附,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承担。或许人生就是在这一次次孤独中学会承受,然后在承受中长大的。《红楼梦》中的宝玉,他选择了在内帷厮混,也就是选择了拒绝成长。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曾经热闹非凡的大观园到头来只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同时也是我们真正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当我们拥有了湘云的宽宏大量,天真率直,有了宝钗的开朗豁达,随分从时,而且有了黛玉的纯洁性情,无功利羁绊的心态,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活必然会有更多精彩的篇章,更多值得我们深思回味的瞬间。

一次梦回红楼,不仅是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分析,而且是对现实生活的一次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个性发展方向的一次规划。梦回红楼,思索人生哲理,感悟人生真谛。

第三篇:梦回红楼——红楼梦读后感

深夜时分,万籁俱静。我在那灯光下,独自想着那块顽石,想着那些令我梦萦魂牵的红楼女儿。不知不觉,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定神一瞧,发现我竟然到了那令我心中无数次向往的地方——大观园。就在这一刻,心中的那份激动早已把这份宁静给打破,于是乎三步并作两步,我来到了门前。

轻轻的把门推开,吱呀一声,开了。所有的一切,竟然还是那么的熟悉。那块历经沧桑的牌匾,那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一下子令我心中澎湃起来。思绪一下子闪回到了元春省亲的那个时候。梦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华丽的游船,那漂亮的灯笼,那颇有气势的宫廷仪仗队.....泪水早已悄然顺着我的眼睑流了下来。只为元春感到悲哀。的确,身为贵妃的她,有着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有着君王的宠爱,可是我却知道她心中的那苦恼。深居皇宫,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弄得连自己的亲人都好好见不上面。正是平常百姓之家的那分亲人团聚,竟然不能够享有。这或许弄得她心神憔悴,心中感伤,可怜一好好的女儿,最终将自己的青春葬送在了这里。这怎能让我的内心平静!

继续独自前行。月色洒满在小路上,两边的植物看似长的极为茂盛,有点郁郁葱葱的味道。可是我知道,这个大观园,早已不是当时的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园子了。如今,却是人去楼空,凄惨悲凉。故地重游,虽说是在梦里,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潇湘馆,三个大字突兀的呈现在我的眼前。幽静的竹林,在这么一个看不见繁星璀璨的夜晚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令人感伤。林妹妹,你好苦!打小亲自尝遍双亲逝世的苦果,不远千里,来到贾府投靠。可是这里,却丝毫没有给你带来多少欢乐,反而令你生活在无限的忧伤和苦闷里。要不是这样,你怎么会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千古绝唱呢!你就那样的离想你忘不掉的你的宝哥哥而去,你让他如何的心中怎能不悲恸!你怎能让我,这个普通的过客,不为你暗自落泪!暗自神伤!假如再有来生,我真心的祝愿你和他在一起吧,到时候,相信你的好姐妹,紫鹃,还有无数喜欢你的,支持你的人,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赶来,为你们送上最为真切的祝福。林妹妹,你定要在天堂里一切安好,好好的活着!不为什么,只为那个肯为你出家当和尚的“无事忙”。

啊!蘅芜院!这是宝姐姐住过的。宝姐姐,你是那样的端庄,身上有淡然的正统气息,你很有才华,甚至是有些时候喜欢帮助人,虽说现世里对你的争议非议很多,可是在我心里,你还是很好的。我在想,假如曹公不安排你,林妹妹,宝哥哥三人齐聚荣喜堂,而是让你去成功的去进宫待选,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和发展呢?或许,我这样想,是有些自私,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还是林妹妹在我的心里稍稍重一些。虽说,你最终和宝哥哥喜结连理,可是我想,你也不觉得怎么幸福吧。你也当然令我感到同情,独守空房的苦楚命运,我很懂。“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身为商门商户的女儿,最终还是逃不过残酷,这是现实的残酷,命运的残酷。或许,“一个是枉自结呀,一个是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是对你和林妹妹,最公正的最为贴切的评论了。我当然也知道,你有那么一个被称作是“呆霸王”的哥哥,家中的烦恼,相信你也一定很困扰,也很无奈吧。

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三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感受。好怀念曾经的热闹啊!怡红院,一定要去看看。这个曾经是整个园子的核心,按理来说,它是见证喜和忧最多的地方。的确,“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应该是怡红院最为顶级的,最为华美的热闹场面了。可是这里,我又不由自主的悲伤起来。宝哥哥,这个被捧做凤凰的人,却在爱情这一方面,是如此的让人不为之叹息。那架子上的鹦鹉,此时正在唱着叫着最为悲凉的歌曲,似乎是在向这个匆匆而来的访客倾诉,又似乎是在为那含冤被逐的俏丫环晴雯哭诉。“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是啊,一场秋风,将所有的欢声笑语,将所有的快乐时光,将所有的美好回忆全部吹散,只留下那一片残荷,林妹妹喜欢的那一片残荷。还有一片荒凉,以及宝哥哥对林妹妹的无限的思念。此时,我有不禁想起了他们二人共读西厢,想起了芙蓉女儿诔,想起了那葬花吟,想起了那“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想起了那个园子发生过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好想不从梦中醒来,好想重温那一幕幕令我感动的瞬间,因为梦里的大观园,虽说早已繁华不在,却还是那么的美好。真想在里面住一住,体验一下那悲悲喜喜,好像仔细驻足,欣赏一下那角角落落,特有的唯美的风景。我更舍不得离开,更舍不得那亭台楼榭,那一汪春水,那潇湘馆的竹子。

还是安静的离开吧,我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带走园子的任何东西,因为她在我心里,依旧是那样的美,美的让人陶醉。

第四篇:【包子原创】【寒假作文】梦回红楼

一.浅谈纵观---梦回红楼

父母曾经的大书柜,是我寻宝的佳地。

那些过去的年代的书籍,每一本都承载着馨香的往昔。就算书本的纸张泛黄,浮起了毛毛躁躁的边角,这些书本里面也蕴含着令人心神的世界,这是时间也改变不了的。

不知道是哪一天翻到了红楼梦,那大概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拿着这三本厚实的上中下,只觉得我应该绝对看不下去,但是还是抱着既然是四大名著早不看晚也得看的心态翻了几页。不翻还好,一翻便梦了这许久的红楼。

有人嬉说红楼乍看其实就是一本充满着闺阁脂粉味道的人情小说罢了,尽管雪芹用笔极美,但是书页的每个角落却无一处不是充满着姽婳婀娜,缱绻眷恋的香甜。是了,书中一看之下尽是女子,一颦一笑千金重,各有风情引人痴,酒不醉人人自醉。

但且不论这红楼究竟属性为何,每个读者的落脚点也都各不相同。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难道也不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红楼吗?

我的落脚点永远不会在讨论这是否揭露了什么,又是否批判了什么,也不会去由这些凋零的家族的命运可以折射出大清怎样腐朽了历史,这些都太沉重!

历史的沉沉浮浮抛下了数千数万载岁月,碾过了无数的灵魂得以发展,我只是带着平静的心境来欣赏一本书,给予那一个个充满着生命的角色怜惜,仰慕,同情而已,又为何要去想这么多呢?

初看红楼,这本书对我来书还太晦涩难懂,非要看明白就好像是嚼碎了苦涩的瓜吸取养分似的。

但是不知为何,我也渐渐进入那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也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从脑海中浮跃出那个柔柔弱弱,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时,我就再也不能倾慕于别的人物了。但是黛玉太过美好,太过柔弱,她将自己的这一世的泪水和朦胧的爱意托与宝玉之后就匆匆离去,她的这一生太过于短暂,让人唏嘘。她的故事太美,尽管终究如同温婉的昙花一般绽放即逝。

而对于她,我不愿用我轻浮的角度和草率的语言在这里将她谈论。

无数人曾谈过红楼,无数人曾评过红楼,无数人曾续过红楼,无数人也曾梦过红楼。我将视线从书上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文字恍惚了我的视线。我是否也可以梦回红楼呢?三本厚厚的古老的故事,绵长而缱绻,他的发生被一个已经淡去的,曾经充满着屈辱,曾被疮痍延伸漫步的年代。他那么远,又那么近。

无数人的眼中是不同的红楼,那梦境自然就也是不同的。我并不是太过于执着的红迷,但是红楼已经影响了我的生活。那么对于我来说,红楼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那究竟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我弄不清红楼看似温婉的文笔后埋伏了多少沉重,但是于我来说,红楼真的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故事。

二.曹雪芹---谁是红楼梦中人?

与书中的人物不同。他是真实存活在了那个老旧的年代的人。他不存在于书中,所以说,他要亲历面对的是现实中命运的波折。生活在那个年代,命运可以几番波折之后将他的一切夺走,将原先的荣华富贵尽数稀释。

知道红楼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命运也曾和雪芹开过这样的玩笑。也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沉痛的波折,他才倍感世态炎凉,这不得不说是红楼诞生的一个契机。

因为没有切身体会过,所以我并不能感受那种转首即在低谷的生活。但是我想那一定是非常的沉重,尤其是是体会过丰饶再体会穷苦,那绝对是让人不能接受不敢回想的。当时的他,胸怀的是怎样的情感呢?他又是再怎样的心情下,将这个冰冷的世界看得更加透彻,更加清醒的呢?

也许在命运面前他算是输家,所以他才埋首编著了一个镜面般的世界。然后给这个充满着自己往昔的回忆和现下的沉重的世界取名为《红楼梦》。

他躲进了自己的世界,抑或者说,他用这个自己倾尽了心血编著的杰作向现实的生活折射了什么,反抗了什么。

可是再往下想,大概就不是我能理解的范围了。他的经历太真实冗长,就像这本红楼一样,我绝不是那个最细心的读者,绝不是那个最有智慧的旁观者,我能够联想到的只有最澄澈的浅浅的一层。

也想过一定有无数个潇湘雨夜,雪芹终于将眼下的一段写完,当他搁笔的时候,又是否会感到寂寞?眼前的穷苦的家已经不再是往昔那个香飘浮金,殿堂明澈的家了,他的生活一贫如洗奢华不再。在那样的落差之后,他也许会长叹一口气,继续执笔将那些人物的故事延续?

因为此时,他大概也只剩了红楼。一日日不如以往的生活,他将心血用毛笔凝结进案上的书稿,这样是否便可在落差前免疫?这样是否便可将自己的心神转入自己的世界?

老旧的窗棂外,冷雨随风飘了进来,有几点湿了他的稿子,这时他才将头抬起,从文字的馨香中醒神。只有红楼与他相伴。

那个承载了他的经历的红楼,也出落的和他的生命一般,在欢愉过后也总是辛酸。人生在世不称意也是常有,又有谁会想到他呢?所以他只好将自己的感受告诉红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他苦笑一声,最终还是留下了没有来得及结尾的红楼,先行一步了。

三.林黛玉---红消香断有谁怜?

离恨天上的一株仙草,这是一个很微小的存在。没有人注意,没有人挂念,终于她日渐枯萎。然而有一天,却有谁走到她面前,注意到了她,并且将它灌溉。

我不知道那珠绛珠仙草是否抬头看了,也不知道仙草是不是可以抬头的物种。也许她抬头看了,眼前的他是一个明眸皓齿,青青子衿的仙,他垂着眼睑细心的将她灌溉,身后水晶玄冰装扮的宫殿折射过来的光芒一时竟还没有他璀璨明澈。

然后她就再也不能够忘却。

当他决定将她灌溉的时候一定没有期望过她的回报,也许这是一件对他来说多小的事情。他决心下凡铸炼自己,然后她也执意前行报恩。之后一转千年,她转世成为了林黛玉。

不知黛玉在决定下凡的时候是否就已经隐约想到今后的命运?她偿还一生的泪水,然而她一生的幸福又去何从呢?

多么一个让人同情,让人感慨,让人爱的女子。

她生生地进了大观园,也许是那份寄人篱下的自卑,让她将自己变得更为敏感纤细。她下意识地提醒自己她和那些生来就在这里生长的小姐们不一样,她尽力不出任何一部差错。看似聪慧,实则在这一点上黛玉又是十分笨拙。

这样的黛玉总是会有人误解,但是又有谁懂呢?那份她极力给自己打的外相下,是多么纤细的灵魂。就像是只有红楼陪伴曹雪芹一般,陪伴黛玉的只有花,诗,和她寂静的爱情。

我不知道在那漫天花瓣飞舞,花飞花谢花满天之时纤弱的黛玉是怀着怎样的悲伤葬花,那就好像她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一样感伤。我只知道那是一幅很美的画面,无论是花也好,黛玉也好,生命短暂也好,转瞬即逝也好,吸引我的注意的只是她们共有的美丽。

尽管纤弱,尽管短暂,但却让人不能忘却。

黛玉的一声绝对说不上幸福,这绝大部分还是要归咎于这段爱情的悲剧。黛玉纵使转了世也还是这样,生命的中心也永远不是自己。然而她对宝玉的真挚的爱情却最终是那样的结局。

欢乐喜庆的婚典与她的病痛截然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她就在这样的孤寂之下,焚烧了她曾经倾注心血的诗稿,带着满满的怨恨与爱意魂消香断。

木石前盟终究是抵不过世态炎凉。

她终究还完了一世所有的泪水,但同时还有天底下最最真挚的爱情。

红绡香断有谁怜?她的生命逝去,宝玉成了亲,和善解人意的大家闺秀薛宝钗。尽管这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尽管他也爱着黛玉。这份爱情是被别人所扼杀,就像那个最美不过的女子就这样在谁也不注意的时候就逝去了一样让人心痛。

黛玉,纵使你的爱情那么沉,但是你们终究无缘举案齐眉。纵使你的爱情那么真,终究抵不过情深缘浅。黛玉,我不再问你是否会后悔了。我知道,你的答案一定永远都是不会。你是那样美好,那样真挚,本是由小小的契机引来的缘分,但是你却为了这奉献上了两生两世。

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常女子,没有进了这深不见底的贾府,你若只是个情淡的女子,没有爱上了风流叛逆的贾宝玉,你若只是个平凡的女子,那你一定会是幸福的吧。可惜你不是,你敏感美丽善良但是却又纤弱,所以才注定受到伤害吗?

红绡香断有谁怜?我已不忍再看,如果一切都停留在最单纯的时光该多好。

犹记得那一个冬季的尾声,你将柔荑缓缓伸入贾府婆婆的手心,在众人痴愣的目光中淡淡一笑,丝毫不失一点风度。黛玉,若回到那时多好,尽管你的心中已有几缕忧愁,但那是你的世界尚是明澈。

只叹一入贾府深似海,也许当那个眉眼如画的公子哥凝睇着你,笑也似的说出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时候,你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四.偏见---金簪雪里埋

既然喜欢林妹妹,也不免对其他的角色有些偏见。

讨厌贾宝玉,尽管他深爱着林妹妹,尽管不是他自愿娶了薛宝钗,但是他伤她最深。尽管他最终看破了红尘常伴了青灯,但是又怎样呢,林妹妹终究还是走了。我不愿知道他的叛逆精神,不愿知道他对立老旧的勇气,也不想知道他有多么新纪元的灵魂。无奈我就是先入为主,厌恶了他的风流成性。

也知道这根本不是对于一本名著的人物的客观评价,总之贾宝玉在我看来也就如此了。

然而薛宝钗呢?其实我也知道这个角色根本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曾经一次有一次阅读林妹妹在贾府一片喜庆下归了离恨天,我就再也喜欢不上她。

薛宝钗肌骨莹润,娴静文雅,并且总是那么善解人意,偌大的一个贾府有不少人对她赞扬连连。那样的一个大家闺秀,又怎能让人生的厌恶?她本应该也是幸福的,就算是身在了权利缠绕的家族之间,那至少也应该是和一个贵人举案齐眉,然后过上锦衣玉食,被人羡慕的生活。就算是相敬如宾也好,但最终她也是独守了空闺,抱恨终生。

舆论多倒向黛玉,虽然这点存在私心的我也是乐见其成,但是诚然,他们谁都没有做错。

在这点之下,宝钗也很值得同情。有文人评论宝钗说她事故做作,可是身处于那样的环境,懂得圆滑保全自己,同时也主义者不得罪了别人难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吗?这看来也只是宝钗处事的智慧,并不是说宝钗注意着这些就没有了她的本格。她也是善良的,富有热情的,这点不用我点只要细心看书的人大多知晓。

她实是一个成功的女子,不论表现在哪个方面,她的智慧和处事方法都是不可否定的。不似王熙凤一样直截,毒辣,相对之下她是那么温婉,心神落脚之处,熨帖了贾府上上下下人的心。她到现世,绝对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女子。

而我多关注与黛玉,所以对宝钗的研究的确算不上多。就好像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她不慎听到小红与人私下的谈话扯了个是被林妹妹听到的小谎,即使没有什么祸根被留下但是已经足以让我对她抵触。

可是想来,都是可怜的女子啊,又何必非要仅仅把持着偏见呢?

所想到的是一双粉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欲将向河对面飞去。那个妙丽的少女突然亮了眼,也放轻脚步用小扇轻扑。在那个柳絮轻飘的季节,她如同一朵在春天绽放的花朵,洋溢着青春的,烂漫的气息。

只是这样的女子,也终究是抵不过命运——或者说是黑暗的深邃,最终凄凉了半生。除了惋惜她的命格,也只有怀恋当年香扇扑蝶的那一抹远去的明媚了。

第五篇:红楼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谐音假语存),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又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迫”,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跛足道人走过来,嘴里叨念着一些词句。士隐听了便问道人,知道是《好了歌》之后,便将《好了歌》解注作答。经道人指点后,甄士隐彻底醒悟,便随跛足道人出家了。)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没有玉,认为玉不识人,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

秦宝二人互相倾慕,宝玉要秦钟来贾府私塾读书。

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

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薛姨妈热情接待。宝钗急于看通灵宝玉,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因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

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要上学,袭人劝他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了。贾政训斥李贵,叮咛让宝玉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四书》

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贾瑞偏袒金荣。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目中无人不满。金寡妇数说金荣退了学占不了薛大哥的便宜。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评理,金寡妇不让,怕娃上不了学,没钱请先生,还要在金荣身上添许多嚼用。

璜大奶奶到了宁府,尤氏告诉她:秦氏经期两个月未来,下半天懒待动,话懒待说,眼神也发眩。

冯紫英给贾珍荐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医生给秦氏看病。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九月菊花盛开。贾敬寿辰,贾母不赏脸未来,凤姐为之解释。

凤姐和宝玉瞧秦氏,秦氏说凤姐疼我。宝玉想起在此睡觉梦游太虚幻境事。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贾瑞给凤姐请安。

平儿说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来了;平儿骂贾瑞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来找凤姐。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第二次又在凤姐房后小过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贾蓉、贾蔷捉弄。

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氏给凤姐托梦。凤姐听秦氏死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

尤氏犯旧疾不出。宝玉向贾珍荐凤姐理家。贾珍拄个拐请凤姐理家。

凤姐抓住宁府五件风俗,要治一治。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宁国府中都总管来,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

【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兴+月+鸟令+鸟香念珠一串。

凤姐、宝玉、秦钟盱中途在农人家打尖。宝玉观二丫头纺绩。

来至换槛寺,凤姐到馒头庵(水月庵)要两间房作下处。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自称从来不信阴司地府报应,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问老尼要三千两银子。

智能向秦钟提出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的要求。凤姐为落人情,图三千银,又住一宿。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贾政生辰,元妃入宫。

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凤姐趁机叫赵嬷嬷两个儿子一起去。

贾府忙着盖造省亲别墅。

宝玉看望将死之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并自悔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痛悼秦钟。

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

妙玉带发修行,不愿来贾府,王夫人让下个帖子请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之袭人。李嬷嬷赌气吃酥酪。袭人推说爱吃栗子,使宝玉把酥酪丢开,宝玉给袭人剥栗子。袭人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流露出对此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的地方的留恋。

宝玉脸上带着胭脂膏子去看黛玉。黛玉说自己有俗香,无罗汉真人给的香。又说奇香、暖香、冷香的话。宝玉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使其不致睡出病来。宝钗来了,讥笑宝玉忘了芭蕉诗,急的满头汗。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宝玉给麝月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使气回房。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要比林黛玉高出一等。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湘云说象黛玉。湘云、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目下两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袭人劝宝玉“大家随和”,宝玉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笔占一偈,又填一《寄生草》,心中自得。宝钗说她是引起宝玉说疯话的罪魁。

元妃送出灯迷让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心减了八九;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宝玉偷看《会真记》,抖花瓣于水中,遇见葬花之黛玉。宝玉用《西厢记》中词句相戏,黛玉竖眉瞪眼,带怒含嗔,说宝玉“欺负”她。

黛玉在梨香院听《牡丹亭》,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给凤姐行贿,卜世仁拒绝了。

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贾芸看宝玉未遇,遇见小红。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但又说不是贾琏主情,她不管贾芸的事。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宝玉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保宝玉无灾。赵姨娘给马道 婆说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凤姐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并叫马道婆设法绝了宝、凤,“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给马写五百两欠契一张,马给了纸铰的十个鬼和两个纸人。

凤姐给黛玉等送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取笑说黛玉给她家作媳妇,黛玉骂她贫嘴贱舌讨人嫌。凤姐、黛玉正眼不看赵姨娘。

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而不住。赵姨娘叫贾母给宝玉办后事,被贾母连贾政一起骂了一顿。

和尚道士持诵“宝玉”,宝玉病愈,黛玉念佛,宝钗说如来佛管林姑娘姻缘,黛玉骂钗与凤一样是贫嘴烂舌。

【第二十六回】

峰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宁发幽情

红玉、佳蕙有走心无留心,宝玉却象几百年的熬煎。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话。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罗帕。

宝玉来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宝玉用《西厢记》中词曲相戏黛玉,黛玉变了脸,说宝玉拿她取笑。

薛蟠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来吃他生日的藕、瓜、鲟鱼、熏暹猪。事后宝钗说宝玉吃了她家的新鲜东西了。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听钗、玉说笑,黛玉不禁伤心落泪。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看到定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更方睡。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闺阁兴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看见主进了潇湘馆,一怕宝玉不便,二怕黛玉猜忌,便要回来,路遇蝴蝶,赶至滴翠亭,细听小红和坠儿正说那贾芸拾帕之事。

黛玉不理宝玉;探春在宝玉面骂赵姨娘,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被拒绝。黛玉葬花,宝玉痴倒。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与黛玉葬花诗发生共鸣,恸倒山坡。宝玉说黛玉把外四路的宝姐姐、凤姐姐主在心坎儿上,倒把他不理。宝玉、黛玉已清除误会。

宝玉到冯紫有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蒋玉菡互赠礼物。袭人告诉宝玉端午节的礼元妃赐了,宝、钗一样,黛玉心疑。宝玉却还想着宝钗的膀子要长在黛玉身上就好了。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黛玉用手帕打了呆看宝钗的宝玉眼睛。

凤姐叫宝钗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去,宝钗嫌热不去。贾母要同凤姐去。叫宝钗去,宝钗只好答应。王夫人笑说贾母“还是这么高兴”。

凤姐打上道士,贾母不叫唬着小道士。贾母婉言谢绝。张道士趁看“宝玉”之机奉承了许多宝贝,包括金麒麟。宝玉要散穷人,张道士拦阻。

冯紫英等来送礼,贾母后悔地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虽看了一天戏,下午便回来了,次日便懒怠去。第二天贾母、宝、黛再未去。宝、黛为张道士提亲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薛蟠生日,宝、黛、贾母等未去。宝玉对月长吁,黛玉临风洒泪。贾母从中为难,说:“老冤家遇见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自己埋怨着也哭了。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宝玉给黛玉道歉,说就是自己死了,魂也要来一百遭。宝玉说黛玉死了他做和尚。黛玉用指戳宝玉额颅,又给宝玉绡帕叫擦泪,宝玉要拉黛玉去往老太太跟前。凤姐跳了进来拉黛玉去见贾母,说两人都扣了环了。宝玉比宝钗为杨妃,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不满。宝钗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

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这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红楼梦120回导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