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
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
“能力”是特指教学工作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取向,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绝非是一种知识特征。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是在这种心理取向和精神状态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应对、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自主构建教学活动过程中追求卓越的能力。是教师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应对、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自主构建教学活动过程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在初二(5)班听了5堂课,其中第三堂课听的是“走进研究性学习”课,听后温总理说,这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课。听了课我懂了,其实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我们可以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情来深究科学的原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这堂课老师讲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应具备哪些条件。学生纷纷回答,几乎我想到的他们都谈到了,从窗户到门,从隔音到健材。最后,老师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叫做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教室”;怎么开展研究——研究“教室”的方方面面;和谁一起研究——老师和同学;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把学生的经历、实践和参与结合在一起。但我坐在课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们却没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筑安全应是第一位的。学生没想到,教师也没想到。经济适用都想了,但是安全没想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想到防震知识,这算个缺点吧?这堂课讲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教室的设备甚至深入到多媒体,投影、摄影头,节能深入到节能材料,深入到经济上的性价比。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提问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岩石,想研究岩石,这个学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师备课的内容是要讲“教室”,但是老师很快把他的问题扭过去了,因为这堂课不是这个主题。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教这堂课要求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学生爱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师讲的是“教室”,而对学生好奇的大自然应该给予积极回应。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我不是让老师把原来备课的内容改变,而是因为学生想听的是大自然,老师要讲小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困难。最后,老师展示了这个学校的研究成果,35中做过园林研究,做过抗紫外线的研究,做过冬小麦的研究,做过城门与城墙的研究,做过节水灌溉的研究,做过环境因素和生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学生获奖。这是一堂很好的课,但老师可以更放开一些,不要求老师是万能的,老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带回去思考,下次再给他们解答。
从温总理对本节课的点评中,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游离于教师预设问题之外的生成性问题,应该怎样处理?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提高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的关键在于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预设”与“生成”
(一)读一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1.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从其具有科学性这一意义而言,是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整个上课过程进行安排和预设,以保证教学过程在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预设这一概念并不常用,常用的是“备课”“写教案”,也就是围绕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有计划的安排。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为此,教师往往把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统的过死,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回答等都要做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 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这种预设的弊端是教师把教学过程统得过死,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课堂,学生习惯于思考“老师要我回答什么”,而不是“我是怎么想的”,学生学习过程,成了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的过程,成了学生配合教师完成备课五大环节的过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转型,强调教学要实现由“以本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化,实现由“技术”向“实践”的回归。再按照传统的教学预设是难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为此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发生新的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的教学预设和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学预设要求教师在通读课本、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提出教学活动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也就是为教学活动谋划蓝图的过程。同时密切关注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师生围绕教材展开真情的对话,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
维的火花被点燃,会产生许多“预设”中未想到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引导学生做深入学习和知识拓展,充分利用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可以保证教师教学有一定方向,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方案,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又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突发的生成事件作为新的教学资源(称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预设的补充。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赢。反之,则失去这些意外的财富,课堂教学将走向僵化呆板。由于生成性教育资源是一个“不断”产生变化的,因此完整地说,“生成性资源”应是“动态生成性资源”。在教学由“技术”转向“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处理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可见提高教师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是指教师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及时应对、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的能力。
(二)想一想
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预设”与“生成”的?
(三)议一议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仅按照预设完成教学任务,无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需要信息;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但是往往在操作过程中仍然还只是突出了预设;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生成作了时空预留,但往往在实际处理时力不从心。
阅读案例,并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事一起讨论,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种生成性问题?
[案例一] <1> 小学语文《小马过河》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生回答略)。
“课文中有几个角色?都有谁呀?” “那你们愿意不愿意表演这个童话剧呢?” “愿意。”
于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情绪高昂,纷纷下地寻找自己的好伙伴,去练习表演。十分钟过去了,教师又问:“谁愿意到前面表演?”,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叫了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
“说说他们谁演得好?还有谁愿意到前面表演?”结果一堂课下来,除了表演之外,读书、思考、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点没有。课后的学习效果测试更令人大跌眼镜:一篇给人启发、耐人寻味的童话学完了,45名学生中,能够流利地读下来的只有21名,有11名学生个别生字还不认识,更有少数学生从课文中没有感悟出应有的道理。
<1> 案例来源:兰丽新《关注预设 注重生成》(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案例二] <2> 小学数学《长度单位:厘米》的教学片段: 师: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吗? 生:会。
师:那你们就用尺子量一量桌上红纸条的长度吧!生:独立操作,尝试测量。
师:巡视同学们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请了两名学生上台。师:你们能向同学们交流一下测量的方法吗?
生1:边演示边说:“把纸条的一端对着尺的”0“刻度,再看纸条另一端,对的是3,就是3厘米。” 生2:演示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的“1”刻度。师没有让生2继续回答,让他回到座位上去了。师:他们俩谁量的方法对?谁量的方法不对?
有的说生1对,有的说生2对,还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俩的方法都对。老师对同学们的评判没作任何评价,而是借助课件出示正确的量法,并出示电脑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又端对着几。”随而还强调对准尺的“0”刻度。
<2> 案例来源:梅江红 《老师应关注生成性资源》(http://www.teniu.cc/rjqk/sjtx/xxsx/yj2005_29z199/)
[ 案例四]<4> 这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一堂经典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
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垂头丧气地坐下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于漪老师并没有惊慌,更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而是从语文的角度作了恰如其分的引导。于漪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漪老师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全班学生沉默不语。于漪老师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老师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他的目光中又充满了自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首要反应是要辩识其价值,并做出教学决策,思考是否能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不能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抓住契机,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精彩的生成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才能不拘泥于预设,敏感地捕捉到学生中有价值的信息,适时调整预设,在教学中生成丰富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动生成,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个性化的生成。
通过案例你学到了什么?在你的教学实践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4> 案例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三、“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读一读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不可预测的东西很多,需要我们随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预设应具有弹性和留白。“生成”是创生、生长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具有互补性,缺一不可。“预设”与“生成”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认识这个问题,就不能理解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1、预设性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表现特征:
从教学目标看:一是注重导向,事先把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而后依照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二是注重恒定,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就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本质不变,教学目标也不能变。
从教学内容看:一是注重科学性,预设性思维方式追寻的是教学本质、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强调教学内容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获得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是科学理性思维的抽象。二是注重确定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递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事先挑选、安排的,教学过程中偶发出现的教学资源难以生成为 有效的教学内容。教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师早已心中有数。从教学过程看:一是注重规律,把教学规律定为教学活动变化发展的确定秩序,教学活动只是确定秩序下的演绎,只有遵循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注重预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学本质的流动和教学规律的呈现,人们可以从当下的教学看到它的未来。
从教学评价看:一是注重结果。预设性思维方式认为,有什么样的本质与规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过程只是结果的途径与手段。二是评价标准封闭单一。教学活动之前就预设了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一致则认为教学是成功的。如果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相背离,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意外而精彩的收获,教学往往也被 认为是失败的。
由此可见,预设性教学思维方式在揭示教学本质和规律,推动教学论科学发展方面有其优势,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也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不合理性。一是预设性思维方式把教学活动看作是规定的、既成的,可以预定的存在。对于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生成性 资源重视不够。二是,预设性思维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的结果价值目标,尤其是考试分数,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具体生存发展状况的轻视和冷漠,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关照。
2、生成性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表现特征:
从教学目标看:一是关注表现性目标,认为教学就是学生个体文化世界同教学文化环境、文化情境互动交融建构的过程,因而并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而是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种种表现,注重学生主题性、创造性、个性的充分展现。二是注重差异变化,认为教学目标理应是多元化的、情境化的。(因为学生个体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因具体的教育教学文化环境、文化情境发生的反应有所不同。
从教学内容看:一是认为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更加要关注教学过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二是具有生成性,认为教学内容并非已经确定就永恒不变,而是随着教育教学的种种际遇不断变。
从教学过程看:一是注重过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全部的生命意义所在,生命在教学过程中 被富于价值与意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成一种生存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外在的、先存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预定。二是注重具体,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事件、教学文化情境、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和反应,充分肯定学生生命个体在参与教学过程的作用与意义。
从教学评价看:一是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强调教学评价要跟随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课堂生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手段,突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意义。二是评价标准的整体性、开放性、灵活性,不仅关注教学结果,而且关注学生个体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表现重视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强调将完整的、有个性的人作为评价的对象,并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生成性思维方式在反抗预设性教学思维方式独断统治的夹缝中成长壮大,它关注具体的教学文化情境、表现教学目标,生成性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开放化等。但生成性思维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具有反本质、反科学、反预设、反统一等倾向。
新课程既需要预设性思维方式,也需要生成性思维方式,预设与生成两种思维是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的两翼,是有效教学的双基,缺一不可。而两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关键是要在各自使适用的领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力求发挥各自最大的优点,在科学整体教学思维的统筹下,让其和谐共生,而不是企图用一种思维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思维方式。
(二)想一想
结合教学实践,回忆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
(三)议一议
阅读下面案例,分析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我们应从中学习什么? [案例五]<5>在一节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的课堂上,一位小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我认为课文中的‘瘦马’一词用得不恰当。马是吃草的,红军在草地里行军,遍地都是草,陈赓的马怎会瘦呢?”
师:敢挑课本的刺儿,不简单!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聪明的回答。
生1:结合平时的课外阅读,我知道草地的气候恶劣,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无常,红军日夜行军,饥寒交迫,沿路找野菜,甚至嚼草根、皮带充饥。这么艰难的情况下,马怎能不瘦呢?
生2:草地有许多杂草和毒草,马不能吃。我在假期看爱国影片,还了解到红军在草地行军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这么恶劣的条件,马当然很瘦了!
师:你们能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发表见解,学以致用,好!
生3:我上网查到有关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资料。草地到处是乌黑的死水,有许多红军战士因饥寒交迫陷入泥潭,牺牲在茫茫的草地中。我想,战马肯定也饿死、累死不少,马能活下来就不简单了,怎么会不“瘦”呢?
师:谢谢你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大家共享。留心文中每一句话,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4:文中“那是深秋的一天”,表明了红军过草地是在深秋,草儿早枯萎了,马根本找不到可吃的嫩草。所以课文中的“瘦马”一词不仅没用错,而且用得很恰当。
师: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老师希望以后同学们多思考,多提问,读书时真正做到“一字不宜疏,句句悟其神”。
这里对学生提出的“瘦马”这一出人意料的处理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尽展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巧妙地把“球”踢给了学生,在引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联系课外阅读经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智慧被点燃了,学生通过谈话交流,所得信息远远超过文体信息。对这样的“生成资源”,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而要将学生的学习引深,甚至延伸至生活以至课外,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走进无比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5> 案例来源:《我们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第8期
[案例六] <6> 一位教师在两个班进行“商不变性质”一课的教学,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一)板书列出
12÷3=4,24÷6=4,72÷18=4,720÷180=4。
学生观察这组算式之后,又举出商是4的若干除法算式。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学生认识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时,一个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这些题当然有规律,因为您是按照商不变规律编出来的。我举例子反驳您,28÷7商也是4,但它的被除数、除数和黑板上的算式没有关系。”教师马上解释:“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商不变性质,今后还要继续研究,到时候你就清楚28÷7=4与这些算式有没有相同的规律了。”
凡是教过“商不变性质”一课的教师都有同感,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师在选择研究素材时回避小数、分数的倍数问题,把它视为禁区,不敢触及。本节课教师用“今后还要继续研究,你就清楚了”回避了学生的问题,似乎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跳出“情理”,把学生的问题看成学生的需求,当成教学资源看待,那么,回避就意味着忽视生成性资源,放弃了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的良机,也失去教师研究学生和关注学生需求的良机,自然难以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片段(二)又一节“商不变性质”课拉开了序幕。学生依然按照“观察算式──发现规律──总结性质”进行学习。当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我提供的,研究的素材仅有几个,结论是由这几个素材得到的,你们对这个结论有没有想法、疑惑、不同的观点?”(教师在开发生成性资源)顿时学生有了话题:“没有疑问,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得了吧,要是小数除法就不会有这样的规律。”“整数除法也不全是这样的规律,28÷7=4就不行。”“我早就怀疑了„„”(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的表述、情感体验等存在着差异,自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先是几个学生议论,后来变成全班“无秩序”的争论,课堂教学“危机”四起。“用例子说明你们的观点。”喧闹的课堂安静了许多,学生由无序的争论变成有序的思考。不久就有了下面的情景。
学生:“28÷7=4和12÷3=4有规律。用28÷12和7÷3比较,28÷12是2.33„,7÷3是2.3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33„倍。”
学生:“我随便找一个数175,175×4得700,用700÷175=4,24÷6和700÷175的商相同,24扩大的倍数一定与6扩大的倍数相同,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可不可以这样说,只要商是4的两个除法算式,被除数和除数一定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的举例越来越多,由整数除法发展到小数、分数除法。原本教师不敢触及的“禁区”被学生有理有据的讲解攻破,教学效果显著。
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体验的经历和学习的效果则不同。原因在于教师的两种不同教学思维方式,第一节课教师忽视了“生成性资源”,放弃了有研究价值的素材,失去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良机;第二节课教师开发了潜在“生成性问题”,使它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显著,表现在:学生初步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分享探索成功的乐趣,获得超越教材的知识;教学过程突破了“禁区”;教师在打开学生生成问题天窗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创造了良机。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1.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已进入了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校中参与的基本教育活动,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研究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培养与发展的策略措施。
2.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对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3.当前,随着对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虽然有了一定的民主和开放,但有很多时候还是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扩展,教师某些程度上还是不能跳出原有的设计框架,总是在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想法归结到教师本身的设计上;课堂中,学生的活跃思维,创造性的想法,我们的老师出现了很多的“失察”,有时更是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失控”;课后的总结还是局限在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如何,而没有提炼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有机感悟,没有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等等。总而言之,也就是仍旧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或没有真正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生命性。因此,研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势在必行,《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研究》就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
二、理性思考
1.概念界定
所谓的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是对过去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再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2.理论构想
(1)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过去教学的价值定位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它突出的是知识,到后来发展为能力,最后发展为智力。现在我们感到这个过程只是停留在认知领域。人是整体性的存在,课堂是丰富的、综合的动态过程,价值是多方面的。教学是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包括语、数、外)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就拿数学学科来说,它渗透着科学精神,它的理念,它的逻辑,创造数学学科的人的语言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2)对学生地位的“新”认识
以往的研究中,曾提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认为学生的地位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是以下三个教学资源。学生原有的不同经验,是我们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这是第一个资源。第二个资源是差异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有表达的独特方式,这些差异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差异性资源。第三个资源是生成性资源。这个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每一个小脑袋动起来,会有许多奇妙的东西,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我们最难做到的是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课堂是锻炼教师捕捉、判断、重组信息的能力的最好场所。
(3)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积极的、有效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意见,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构建者。学生主动学了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连教师都没想到却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课堂教学过程是围绕着一致的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课堂的中心呈多元、变动态势。
三、研究目标的提出
根据我们对当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理论依据与背景,以及对课题的理性思考,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就在于: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型。让教师意识到,教学活动不只是教书,而且育人。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及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可能,从而重视、研究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使教育活动过程焕发生命的活力。具体落实为两个目标架构,即教师与学生两个部分:
1.教师部分:
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切领会其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将数学教学提升到生命的层次,变学生为活生生的学习主体,变数学教学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的过程。
2.学生部分:
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过程中“动态生成”。
四、研究的内容
(一)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学习与深切领会“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不断实施,积累研究材料。
(二)创建 “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程序,即改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过程。构建“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构建数学学习模型——应用与发展”。
五、研究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研究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育理念的方案。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培养一代“新人”,就必须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生命潜能的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1.设计目标——立足课堂,面向未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这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三个转移”,一是从重视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二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三是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转移。例如我们在设计《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学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中目标“1”是“知识目标”和“师生定位目标”;目标“2”是“认知能力目标”;目标“3”是“精神力量目标”。
2.设计过程——预想可能,弹性控制。
长期以来,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这不利于激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不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指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真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够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借以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根据新课标中“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最好能够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我们精简教学环节,弹性设置教学过程,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空。
1、树立“问题”观。精心提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要求“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有效的激励和导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教师不代替学生想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做到“四让”:①例题让学生讨论;②规律让学生发现;③学法让学生总结;④结果让学生评价。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师借机冷静倾听,进行有的放矢地点拨和调控,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共同发展。
3.设计内容——结构重组,拓宽视野。
当前,教学中使用的是专家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浓缩而成的教材,这种教材存在着主观划
一、过于分散、远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调”“联”“扩”“删”等方法进行结构重组,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载体。
“调”。华师大叶澜教授指出:“内容调整的原则是使其呈结构状态,改变过去主要按知识点组织每堂课教学内容的状态。”在设计时,我们可根据需要,有时把分散编排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例如《认识人民币》,原教材编排很繁杂,我对其进行调整为“认识--进率--换算”三大环节。
“联”。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内联”—把同一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沟通;“外联”—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及其它学科进行沟通。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老师请全班学生背诵《锄和》这首古诗,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这首诗里面有没有数学知识?”“你能算出一句、两句、三句、四句诗有多少个字吗?”“有几种算法,其中哪一种算法最简便?”学生想出了用加法算的四个式子和用乘法算的四个式子并一致认为用乘法算比较简便。然后教师提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把这些乘法算式编成口诀《5的乘法口诀》。这样教学,把数学新知与旧知,把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扩”。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一例一法”的编排模式,束缚了学生思维,限制了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做到既遵循大纲、教材,又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扩充。例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法》,可打破教材的限制,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实践证明,改变教材“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单一思路,设计开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删”。现行数学教材采用“小步子”方法编排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有时作必要的删减,故设思维障碍,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例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过1-5的乘法口诀,懂得了口诀的来源,学会了编口诀的方法,所以,可以删去“准备题”,直接创设活动情景导入新课。
4.设计方式——灵活运用,优化组合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通常是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和确定教学模式。在唯知识与分数的“应试教育”目标下,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封闭式”、“填鸭式”,在关注生命,关注发展的“新课标”下,我们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与“民主式”。
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机械套用某种教学法模式,而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汲取“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优秀教学法的精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课,在出示例题“64+25、28+37”之后,不是进行启发讲解,而是采用“尝试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尝试学习,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和掌握各种口算方法,拓宽思路,施展才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进行三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提高了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以上几点,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采用了“合作式”、“质疑式”、“表演式”.等教学形式。
(1)合作式。“合作式”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上师生合作,从类型看有:师-生、生-生、组-组,从合作方式看:有与个体合作、与小组合作、与班级合作,两项综合可得到九种合作形式。
(2)质疑式。“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3)表演式。“表演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寓教学内容与此形式之中。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是课堂教学过程动态生成的重要保证。
(二)课堂应对策略化,及时抓住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发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这些信息充满了整个课堂,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们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开放课堂滋长的这些信息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财富。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1.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2.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进行提炼。
教学中不仅要努力捕捉学生的亮点,还要留心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进行提炼。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3+18”时,“还可以怎么算?”使孩子们提出了不一定非得从个位算起,从十位也可以算起的想法。在四人小组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有个孩子的见解与众不同,但词不达意,小脸涨得通红。见此情形,教师及时进行提炼,“先估算3+8是否满十,够十,就在十位上加1,十位上变为2+1+1=4,个位上见8想2,3-2=1写1。这样想就不会忘记进位了。”在这样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把自己的独到见解叙说完毕。孩子笑了,其他的孩子也纷纷伸出大拇指夸奖:“你真棒!”“你棒极了!”我们为孩子们所释放的潜能而喝彩。
3.点拨偏差,重拾信心,迸发创新之花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4.引发争论,让思维擦出火花
学习的过程绝不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数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这是学习的深入,更是一种进步!数学学习是学生认识矛盾转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完善。我们反复地研究发现:一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是很大的,根本不用教师去催。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组织他们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5.尊重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人,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通道,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
(三)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形式出现,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进行。
1.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营造动态的课堂。
操作是儿童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所期望的一切,也从中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观念与创新精神。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四个同学为一组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在分组汇报时一个男同学发现了一种新颖的数法,他用手捧着长方体相对的面(左右、上下、前后)说:“2、4、6六个面”真聪明的孩子!这种数长方体面的方法,不仅简洁,而且能清楚地明白“相对面”,这样富有个性的学习才是我们所提倡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才使我们的数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在研究完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后,教师和学生分别先做一个角,让学生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个接下去,不断地循环往复比较自己角和老师的角的大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自己为自己作判断,还为别人作判断,既紧张又活泼有趣,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了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他们在活动中喜笑颜开,个性得到了发展。在群体活动作用下,某些学生变羞怯为开朗,变颓丧为乐观,变消极为积极,使独立型代替了依赖型,竞争型代替了回避型,这正是群体活动使他们超脱自我。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发挥的机会,利于师生互动知识的形成,促进了动态课堂的生成。
六、研究的成效
本课题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充分体现了“生成性教学”的独特魅力。课题组的几位教师从自身的岗位出发,从自身所任教的教材出发,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开展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促进了学生数学习惯与能力的提高,形成了较有个性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观与教学模式动了课题组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一)促进了学生数学习惯与能力的培养。1.培养了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动态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鼓励学生在吸取他人好的方法的同时,结合自我的认识,生成新的意见和见解。因此,课堂中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经常叫另一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概括别人的发言、结合自己的研究提炼补充别人的发言,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2.培养了善于表达的能力。
我们的课堂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外有媒介等,还有一个很中的部分就是来自于学生本身。而这些学生所创造的资源的取得及效果如何,表达得清晰、生动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都说得很清楚、明白而且生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有条理到简洁再到有感情地表达,从而真正达到了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3.培养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学生存在着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生成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在听取和接纳别人的看法见解之后,学生会反省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一个真实的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
(二)构建“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观与教学模式 1.构建了师生交往、共同对话、动态的教学本质观。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2.构建了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沿用的仍然是理性分析主义理论。它造成我们的课堂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条理清晰、创新不够。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师生带有灵性的参与,应该充满了感性的成份,应该具有勃勃的生机。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就将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意外。因为交互活动不可能有太细的规则,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每一细节操作,它具有不可控性。因此,我们追求并建立的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再平衡;不再是一味的有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还教学过程其本来面目,即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3.构建了“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
通过一年来的反复实践与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且有能生成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诱发生成——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再生——自己构建数学学习模型,再生解决——应用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为师生共同搭建了一个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
(三)推进了课题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课题组的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大背景下,不断地深入细致地研究,有效地推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几位教师都已成为学校教学一线的骨干,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其课堂教有特色,多次承担县、片、校级的展示课,成为学校年轻的教学骨干。在课题研究期间,几位成员都有数篇论文在县、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七、发展性研究展望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把课堂还给学生”下了苦工,因此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生成的资源越来越多,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于是,在一些课上,出现了“学生牵着老师走”、“走到哪里是哪里”的现象,它影响了教育目标的落实,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一次陷入这样一个类似于高原反应的“怪圈”之中。在生成了很多的资源之后,教师如何去调控、把握、提炼、重组等的思考,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关于生成性课堂的动态思考
关于生成性课堂的动态思考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镇第二中学 马继红 刘晓梅
内容摘要: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在课堂上,除教科书、教师的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资源,就是来自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生成于课堂的活的材料。在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些课堂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那我们的课堂就会更生动、更活泼,更具有生成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课堂转变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人性的魅力。
一、以质疑问难促生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动态生成”观念,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上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1.以学生的质疑问难促生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呈现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是最珍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更应该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一上课学生就质疑问难,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关系是怎样的?”“课文穿插美女蛇的故事,是否宣扬封建迷信,其作用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也议论纷纷。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我捕捉到教学契机,认识到深入引导的机会来了,于是调整教学思路,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认识到贯穿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是作者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作者天真活泼的童心。至于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则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经过大家讨论,明确了这个问题的含义。
2.以师生的即兴创作、心灵碰撞促生成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泼,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应该接纳始料未及的经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在学习《木兰诗》一课时,有学生提问“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木兰会不会被发现?”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就这一话题引出一个讨论题:想象一下木兰在战场上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她又是如何处理的?学生们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让学生体会到木兰的机智。教者利用学生的质疑,为大家搭建了一方想象的平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释放丰富的情感,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是活的,课堂也是活的,我们只有根据教学情景调整自己的教
学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这样的课堂才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以意外事件促生成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要学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并能马上作出积极反应,因时而变,因情而作,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1.以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促生成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偶发事件,如学生提一些怪问题,甚至做出一些怪举动,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若能随机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能融化怪问,化弊为利。教师要善于抓住瞬间机遇,做出及时调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古诗《三衢道中》,当讲到“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一名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着黄鹂叫了一声。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既而哄堂大笑,随即将目光齐刷刷盯住老师,意思是看你老师怎么处理。这位老师冷静地一笑:“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黄鹂的叫声,不正是受到诗中的环境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吗?同学们从这一鸣叫声中,一定能体会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鸟鸣的诗呢?”课堂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大家纷纷说出许多古诗句,如:“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然后全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诗歌的学习,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2.巧借环境变化促生成在教学中教师能随时环境变化处理一些偶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深深感受到课堂的意外生成之美。有一次课上到一半,忽然天降大雪,不知是谁忽然冒出一句:“啊!2005年的第一场雪!”这句话犹如油锅里撒上了一把盐,全班沸腾起来了,一双双眼睛投向了窗外,学生们在叽叽喳喳的议论。我一看课是无法继续了,干脆,我们来个咏雪诗歌朗诵比赛吧。于是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咏雪诗歌朗诵。从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到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到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学生们群情振奋,你方唱罢我登场。咏雪完毕回到课堂后,我索性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谈谈对刚才“咏雪事件”的感想。这盘新鲜出炉的“大餐”使得大家胃口大开,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中受到了启发,产生了莫大的成就感,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篇以“雪“为话题的随笔,从效果看还是很不错的。这难道不比原来设计好的课堂更有意义吗?正如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地去促进更多的“动态生成”,并及时的捕捉住“动态生成”的智慧火花,让他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三、以反复朗读促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形成学生独特的体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可贵的是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
1.巧妙设置情景促生成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生成了新知,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在学习《春》一文时,在反复朗读中,教师给学生的朗诵配上贝多芬的《爱的纪念》的音乐,优美的文章,似行云流水般的音乐,很好地体现出了文章的意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春的美景,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一节课下来,学生沉
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意犹未已。课堂上的朗读给予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望。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常把教学推向高潮。
2.开放的朗读设计促生成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激活课堂,朗读使学生尽展才华,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每次朗读都被斑羚种群那种最本质、最原始、最淳朴的自救自生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打动学生心灵的感触。文中三次彩虹描写部分的朗读设计使得课堂摇曳多姿,师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探究,使学生对斑羚群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精神有了透彻的理解。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沉浸在师生同被震撼的气氛中。随后布置随笔,这次作业学生们没有了往日作文头痛的惆怅,写起来神采飞扬,妙笔生花。
四、以亲身体验促生成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悟。它具有亲历性和独特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多次提到了“体验”二字。在体验中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升。
1.重视学生的亲历性
一位老师在执教的《秋天》一课,为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秋天的魅力,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带领孩子们来到秋天的原野上游戏,在大自然怀抱中尽情欣赏。等学生们回到教室,他们依然沉浸在游玩的欢娱中。教师让他们谈出各自的体会,学生的话匣子便立刻打开了。有的说看到了即将收获的玉米、大豆和高粱,有的说看到了河上满载而归的捕鱼的小船;还有的说看到了广袤的原野上雪白的羊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着说不尽的高兴!可想而知,接下来学习课文一定是声情并茂的。
2.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性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些课文,我总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篇,一遍又一遍地读,再请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于感受、感觉、疑问。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不同,所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常常因许多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行道树》一课,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感悟到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学生每读一处就有不同感受,仿佛自己成了那一排排挺立在路边的行道树。这样,学生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丝丝灵气。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使课堂中自由陈述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表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展现生命的色彩。
由此让我们深切的感悟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只有将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诗意盎然。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因动态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
第四篇:高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处理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处理策略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或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即时、随机、意外的信息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会凭空而至,但往往稍纵即逝。那么教师应如何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呢?
一、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分类与判断
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偶发性和即时性,所以处理一定要及时,否则不仅会浪费难得的教学资源,还会挫伤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不一定有利用价值。生成性教学资源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教学资源和隐性教学资源;从利用价值上分为有效资源、无效资源和干扰资源。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四条原则来判断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无利用价值。
1、相关性原则,指生成性教学资源与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尤其是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作用以及对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
2、启迪性原则,指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是否有启迪作用。
3、典型性原则,指与生成性资源的本质联系是否明显、涉及的学生是否普遍。本质联系越明显,涉及的学生越广泛,典型性就越好。
4、适应性原则,主要指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两个方面:①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否相适应;②与课堂教学允许的时间是否相适应。
二、预设策略
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经过充分的教学预设。关注预设是为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提供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是要善于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并及时进行临场设计。只有课前预设充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灵活应变。很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自如地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课前的预设。那么如何进行课前的预设呢?针对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这一话题,课前预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预设时间,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近期的课堂表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方法和风格等实际情况,教师在备课时须预留一定的时间,以便有效地处理生成性资源。
2、预设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针对重点和难点,预设递进性的课堂提问;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材料以及教师的教学进程等,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预设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3、预设方法,即从宏观上预设什么类型的生成性资源及用什么方法来处理。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必要时甚至不惜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充分的课前预设能帮助教师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激发精彩的生成。然而,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发展。
三、有效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
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课堂中也会生成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面对生成的精彩,教师若能以此为契机,及时地捕捉并善于利用,那么就会有超越预设的精彩生成在课堂中定格。正确处理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但由于其有效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要区别利用。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并非一定是有利于教学的。不利于甚至妨碍教学进程的现象或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1、及时、充分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并巧妙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它们就可能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并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操作、运用所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收获不曾预设的精彩。
【案例1】一位教师在演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大量黑烟。学生顿时表现出惊奇不解。因为教材上明确指出钠与氯气燃烧出现的应该是大量的白烟。教师也马上意识到实验失败了。怎么办呢?
教师:黑烟的产生似乎不正常的。我们来推断一下钠与Cl2反应的产物应当是什么? 学生:是NaCl。
教师:从理论上推测,这个反应应当产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金属钠燃烧,产生白烟。可是黑烟是从哪儿来的呢?
教师:大家想一想,金属钠是如何保存的,再分析实验中出现黑烟的原因。
学生:金属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的,刚才老师取用的金属钠表面沾有不少煤油,在反应中煤油也燃烧,就出现了黑烟。
教师:非常正确!正是由于我的疏忽,在取出金属钠后没有将表面的煤油用滤纸擦干,才出现了“黑烟事故”,煤油燃烧产生的黑烟干扰了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的白烟。我再做一遍实验,大家注意观察,并且和刚才的实验对比。
教师在重做实验时,认真用滤纸擦干钠表面的煤油,钠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教师化解了尴尬,学生增长了知识,并促成了课堂的精彩。教师及时、充分利用有效的生成性资源,不失时机地与学生深入探究,这不仅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适时、适度利用
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果利用时机不成熟就暂时搁置;即使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在利用时也要把握一个度,不一定都要搞“清”搞“透”,有时只需点到为止,留下一点空白,埋下一个伏笔,效果也许会更好。
【案例2】在某次教师的新课例评比中,苏教版必修1《化学》溴、碘的提取这一节,有一位教师在介绍溴、碘提取时,请学生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试剂完成《活动与探究》实验1、2时,有学生提出了:“老师,CCl4是什么?”,教师鄂然,(课堂预设中学生已知)然而教师灵机一动,对呀,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一下,即时补充了CCl4与水溶解的实验,使学生认识了其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性质。
该教师在迅速捕捉了学生的信息―――学生不了解CCl4的性质这个信息,并及时补充实验,将这个生成资源及时地加以利用但对CCl4认识仅停留在与水的互不相溶和密度大小上,对其进一步的认识留下空白,埋下伏笔。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隐性资源显性利用
当教师意识到学生可能有疑问或觉察到一些异常现象时,应先通过激疑施导,把隐性资源显性化,然而再加以利用。在探讨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教师尤其要多留意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变化,从而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3】在苏教版《化学》必修1关于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中某教师在讲述《资料卡片》的内容时,让学生设计并完成过氧化钠与H2O和CO2反应的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已经收集好的CO2、过氧化钠粉末、棉花、沙、水等进行相关的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的实验现象相当明显,且用棉花裹住的过氧化钠投入到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时发生集气瓶炸裂。教师在预设中考虑到初中已做过类似的实验,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上一层沙,以防集气瓶炸裂,但学生自己在实验中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引起了集气瓶的炸裂,该教师抓住了这个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析为何集气瓶会炸裂?怎样防止集气瓶炸裂?学生讨论分析认为放入一层沙或水;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重做放沙和水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终于认识了该实验只能放沙不能放水。
该案例中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隐性资源,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体现良好的动态生成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隐性资源,教师在课前很难预设的,教师应善于做出瞬间的判断,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与“预设”方案进行融合,赋予它特有的价值,在学生活动中发挥作用,化隐性为显性。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是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机智应表现在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捕捉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并注意将教学内容与课堂的氛围相联系,使教学活动始终不偏离教学目标。四:无效生成教学资源的搁置策略
无效生成资源是对课堂教学没有利用价值的、与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无关或虽有一定的关系但不适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或耗时费力但难以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对于这种资源教师应采取搁置策略。这样既不挫伤学生大胆质疑的积极性,又能鼓励他们积极探究问题,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但是,“无效” 仅限定于一段时间(如一节课)。从广义上来说,无效生成性资源可能也有利用价值。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暂时悬挂法
对于一些一时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先答应学生课后解释,或者说明以后什么时候探讨这些问题,或者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寻找答案。
【案例4】如在某堂实验课中,学生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有几个学生误将浓盐酸当成了水,投入钠后反应缓慢且有沉淀产生,学生感到不对,与别的同学做的现象完全不同,后发现拿的是浓盐酸,按课本的要求应该是发生爆炸,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问教师,这个问题因为课本上没有且从不出现过这种情况,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只好请学生拿着这个实验结果去网上查询,课后再与学生讨论解决,不宜在课堂上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向学生说明将问题暂时悬挂的原因。教师一时拿不准的问题也可采用此法,但一定要坦率承认,否则可能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谅解。2、启发提示设问留疑法
教师可以针对问题的关键进行一些简单的启发与提示,或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让学生课外自行解决。
【案例5】苏教版必修Ⅱ《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节课时,教师通过音乐卡片的音乐声引入新课,然后将音乐卡片中的电池拆除,用导线连在插有铜片和锌片的蕃茄上,结果音乐声再次响起,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有学生窃窃私语“化学能是什么?”老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个即时资源(课前没有预设),教师问学生初中学过的如动能、势能、热能、机械能等是什么,让学生以这些能为支撑点作为认知的起点,从而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学生对化学能的理解就容易多了。五:干扰型生成性资源的回避策略
干扰型生成性资源是指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且对学习有干扰作用的教学资源。对于这种资源,教师可以采用回避策略。回避并不是不处理,而是一种既教育学生又排除干扰的巧妙处理。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幽默调侃法
教师一旦语言失误,或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时,教师可以转移话题,把学生的思维移开。这种方法应用得好不仅可以化解一时的尴尬,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既巧妙回避、又不伤害学生,又给人以启迪。
2、直接回避法
对学生提出的干扰性问题,教师可以婉转地说:“你能大胆提问,很好,但这个问题不属于现在讨论的范围,所以我们就不去探讨了”。对其它干扰事件,教师可以直接解释原因排除干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意外行为乍看起来极不协调,甚至滑稽可笑,使课堂陷入被动;此时教师可以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当然,如果学生所提及问题不属于本节课内容或重点时,教师可以直接回避,也可以婉转地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视而不见法
如果干扰型生成教学资源还处于隐性状态,或没有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已经及时发现,此时不妨视而不见。采用视而不见法的前提是不影响正常的教学。
六、结束语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既要重视预设,又要重视动态生成。生成性教学资源并非新课程所特有的,但新课程赋予它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因素,因而教师就更应关注其教学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由于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偶发性、即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分门别类地对其加以及时妥善的处理尤为重要。只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并辅以一定的尝试性实践,就能模索出更好的办法,做到驾轻就熟、灵活处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使生成性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
第五篇: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
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
2011-12-31 14:38:57| 分类: 原创作品
|字号 订阅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实验也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儿童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过程,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可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过于封闭,教师往往根据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按部就班地教学,面对课堂中始料不及的学生的想法、体验等,因为惟恐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的干脆听而不闻、避而不谈,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还有的甚至当堂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的整个生命,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只有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数学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因此,研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势在必行,于是我们就所在的班级进行了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成思想
尼莫认为:虽然课程不应该是“罐装式”和“木乃伊式”的,但也不应该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真是那样,课程也就不叫课程了。生成思想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但强调这一点并不否认教学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长远的发展。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跟着学生跑,一味地强调关注儿童当时的兴趣,而没有看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更为有效地学习,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并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那么,对生成课程的理解就只是形式上的,而没有把握住其实质。
2、辨证论
我们还要辨证地看待生成和预设,他们对培养学生各有利弊。借用意大利瑞吉欧的比喻:生成课程像一个外出旅行的指南针,预设课程则像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课程与教学,更重视儿童的发散思维,而预设课程对待课程与教学的态度相对来说比实际封闭些,重视儿童的集中思维。学生只有在一个探究过程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那点知识本身,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精神、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性格态度、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等不一样,个人理解的差异性是必然的,我们在鼓励动态生成的同时,必然产生多种答案。这也是现在追求多元、倡导学生创新思维后带来的让很多教师觉得很棘手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改进的策略,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工作,使实验工作顺利达到既定目标。
2、实践性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获得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自主性原则: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是使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4、动态生成原则:教学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同时影响和参与教育活动还有诸多内外因素,因此,活动过程的发展就潜藏着多种可能性,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呈现、极富动态性。准确把握过程的动态生成,灵活机智地随时根据活动的变化发展调整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使教学目标富有弹性化。
5、开放性原则: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重视教室内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构建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过程中“动态生成”。
3、通过课题研究,增强课题组老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进学校数学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探索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
2、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诱发生成——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再生——自己构建数学学习模型,再生解决——应用与发展。
3、探索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4、探索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教育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访谈法等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探索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后的今天,许多教育专家、一线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有效课堂”的观点。作为教学一线教师的我们认为,造成教学低效运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即学生学习材料的解读、选择、使用不到位。为此,我们首先对“如何深入解读、合理使用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引发动态生成资源。”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1、系统解读,深入领会学习材料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学习材料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
(1)解读学习材料,首先要会系统解读教材。
通过解读,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我们在设计三年级上册“排列与组合”一课时,考虑到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而三上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三上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正是有了这些认识,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教学目标就更清晰,师生活动设计也更合理了。
(2)解读学习材料,教师还要学会在细节上推敲。
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0的认识”在数数这一块内容是这样呈现的:
(1)1位老师和9位学生在广场上放10只鸽子;(2)10个点子的集合图;(3)数字10;(4)摆10朵花。
从教材的编排上不难看出编者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力求通过感悟使学生认识10,学会10的认读和数数,体验数是可以用来交流和表达的。教材先通过主题图使学生学会数数,数一数有10只鸽子,9个小朋友再加上一位老师一共有10个人,再通过点子图的教学使学生感悟到人和鸟都可以用10个点子来表示,继而使学生理解10个人、10只鸽子、10个点子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最后通过摆花让学生感悟10还可以用10朵花来表示,使学生经历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过程。我们觉得,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然超越,有效生成、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走进生活,有效扩展学习材料
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引发,还需教师在教学中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扩展素材。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用“实”教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用实教材,使学生的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使教学时时充满探究性、挑战性。其流程为: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分析学生,了解学生认识规律及现有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找寻课程资源,分析教材的不合理因素——调整教材,整合资源。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比多少”一课中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图:三个金鱼缸分别装有红、黑、花三色金鱼,其中红金鱼48条,花金鱼18条,黑金鱼10条,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是: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编者意图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种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堂课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会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因此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情景图直接进行教学,似乎不是最好。因此这堂课设计了很多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及游戏为教学情景。如:导入新课环节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也是学生很关心的事例——争“小奖卡”引入,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一方面淡化了数学说话课的枯燥性、抽象性,另一方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堂课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趣。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能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本质的基础上,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促进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引发。
(2)适当改变教学素材,用“宽”教材
社会生活纷呈复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面对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生不感兴趣的素材,教师有必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入手,去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第八册P22—23,教材中的植树素材对城镇上的孩子们来说是太遥远了,不知有几个孩子能在植树节的那几天在老师的发动下去种过树,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素材能感兴趣吗?教师就要善于把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努力利用、开发、拓展数学课程资源。因此,教学设计时,就采撷了老师的住房问题这一实例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想不到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题,老师的住房问题:1989年老师的住房面积是16平方米,1996年的住房面积是1989年的4倍,2002年老师买了新房子,面积比1989年、1996年的面积综合还多22平方米,老师新房的面积是多少?
试一试,老师的房价问题:2002年老师买房,付出现金8万元,不够部分去银行贷款,贷款的总额比付出的2倍少3万元。老师的总价是多少?
练一练,老师的年龄:老师虽然买了房,可是负债累累,今年老师的儿子8岁,老师的年龄比我儿子的4倍还多1岁(随机出示线段图),等15年后老师债还清已经几岁了?
那天学生特别兴奋,课堂参与积极,在解决问题、学会新知的同时,他们还为老师的买房款惊叹,为老师还贷后的年龄而惋惜。清楚地记得那天下课后,学生跑来问我:“老师这是不是真的?”,当得到我的肯定后,她跑回教室大声说:“老师说是真的!
当然,在用“实”、用“宽”教材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教材本质,关注学习材料的数学味、目的性、实效性、科学性,避免为追赶“时髦”而“随心所欲”用教材、为拓展资源而“滥用材料。”只有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才能有效引发动态生成资源,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模式
通过一年来的反复实践与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且有生成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诱发生成——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再生——自己构建数学学习模型,再生解决——应用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为师生共同搭建了一个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
1、创设情境,诱发生成曾听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彩的导入往往象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象重锤,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象钥匙,悄悄开启着学生的心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的导入这一细节进行精心预设,以收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下面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的一个情境。由于朱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第一次和老师接触,带着揣摸,带着好奇,也带着一丝防备心理。学生们一双双眼睛看着老师,等着老师为他们带来一堂怎样的课?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朱老师开始很自然的与孩子们聊开了:
师:我们以前没有见过面,现在同学们一定看见我了,你们看我的这张脸是圆圆的脸,还是方方的脸呢?
生:方的。(有一部分学生在下面嚷嚷。)
师:我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张纸,纸上有一些图形(四个图形:三个圆,其中一个画有圆心,一个空白,一个简单画了眼、鼻子和嘴;还有一个三角形),看一看,有一张脸画着,那就是我。(学生开怀大笑。)
师:老师非常喜欢圆圆的脸蛋,看一看,找一找,哪一个同学的脸蛋是圆圆脸蛋?(学生都开心地把班级中一些比较胖的同学找了出来。)
你看,就这样寥寥几句,轻松、幽默、风趣,而且与学生即将学习的新知挂钩。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心理很快走到了一起;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几句话也唤起了孩子们对平常见过的“圆”这一形象的回顾,唤起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圆的经验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接下去的整堂课,孩子们在兴趣盎然中认识了圆,掌握了有关圆的知识,学习显得那样轻松,老师显得那么可亲。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朱老师在课前对这一导入细节的精心预设,就不可能收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促进生成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已经对学生可能有的答案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面对“活生生”的一群学生,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是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搜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创生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笔者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对新知展示环节的细节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那是一个我们校园的大花坛,(如下图)我想在其中铺上草皮,让孩子们计算草坪的面积,我真想不到,我的孩子们竟然那么聪明,能够想到那么多的好方法:
生1:老师,我把这个图形分割成两部分,上面是半圆减三角形,下面是梯形减半圆。
师:思路非常清晰,我听得很明白,你们都听懂了吗?
生2:我的方法要比他简单,我把上面的半圆折下来,把上面的绿化面积移到下面来,变成一个梯形减一个空白三角形。(我随即用课件把这个图形转化成了梯形)
师:你的方法可真巧妙,能让人耳目一新。
生3:老师,这两个三角形其实就是两个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
师:是呀,你可真会观察。
生4:老师,老师,我还有好方法。(他显得很激动)我把这两个草坪的三角形移到一块来,就变成了一个梯形。(我马上用课件帮他进行了演示)这下,下面的孩子都嚷开了:是呀,这样多简单„„听课的老师也不禁为这个聪明的孩子鼓起了掌。
师激动地:(我也被我的学生们感染了)孩子们,你们真的太棒了,说得太好了,想出了那么多的方法,而且一个比一个简单。那么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们需要哪几个条件?为什么?
生1:只要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就够了。
生2:还要三角形的高,没有高怎么算呀?
生1:不用三角形的高,因为那就是圆的半径,也是转化后的梯形的上底。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几乎全程参与,学生活跃的思维,充满理智的回答让我不禁感慨:我们的孩子真的太厉害了。在他们小小的脑袋中,这个图形在不停地旋转、变化、组合,这一学习素材发挥了尽可能大的功能,课堂充满了精彩。
3、构建模型,互动生成开放的教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是以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为目标的,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凭借自己的实践智慧,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4、应用发展,开放延伸
不论课堂如何展开,如何推进,它总要有结束。这一环节,重要的是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思考、去联想、去猜测,至于结论如何、是否正确已然不是那么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至少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后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可以延伸到下节课或以后的学习中,其目的是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后,我布置学生回去观察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状的,并想想这些物体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学生完成这个作业的热情很高,并且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硬币是矮圆柱容易存放,如果做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会损坏衣服的口袋。有的学生说,汽车的轮胎是圆的,如果做成方的,汽车不但开不快,还有翻转的可能。还有的学生说,我想设计一个球形的电视,使坐在任何一个方向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这项作业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更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探索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数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教学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一旦“节外生枝”,则或是纠正“偏离”,或是“置之不理”,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新理念下的新课堂,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新时期的新教师,应能“关注生成”“驾驭生成”,寻找适当的策略,为我们的每一次课堂教学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
1、借题发挥,顺水推舟
案例《同分母大小的比较》
教师出示:比较和的大小。由于教室的墙壁刚粉刷过,凑巧黑板上写处分母7的位置上残留了少许白色的涂料,使7乍一看成了数字8。教师正准备将涂料擦干净,一个学生激动的喊:“老师,我能比出和的大小。”其他几个学生也附和道:“让我们试试吧!”面对这突变的课堂情景,教师索性将改成了。
生1:我用两张形状、大小都一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了和,再比较出纸条的长短,可以得出< ;
生2:我画了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
生3:我用一个数分别去乘这两个分数,乘积大的分数大。
师:你能用例子说明吗?
生3:56?=21,56?=48,21<48,所以< ;(这正是以后中学要学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予以肯定。)
生4:将和转化为分母是56的分数,便于比较大小,<。
师:(很意外)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4: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都是,21个单位肯定小于48个单位。„„
对于本案例中出现的情况,由于客观因素,提早打乱了教师的预设,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我能比出和的大小,”教师并没有刻意回避,硬把学生拉到原定教学内容上来,而是抛开了原先预设的方案,采用了顺水推舟的艺术,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了“东风”,教师就应该迎“风”而上。原本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却直接进入到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从而转化为一首“美妙的课堂插曲”,精彩有时就是这样在意外中生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成意识和高超的调控艺术。
2、捕捉新意,挖掘资源
案例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连续退位减法[2000-426]学生已经交流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仍有一位学生高举着小手,虽担心课堂的节外生枝,但教师还是让她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她的算法是这样的:
1999+1
-
426
1573+1=157
4不拘一格的算式显示了她不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教师调整了原先计划,请她介绍想法。全班同学一致认可她这种把退位减法转换成不退位减法的可行性和独创性。她的想法又刺激了其它同学的思考。又有一些同学提出了新的想法:
2000—426=1574
2000
1999
—
426
—
51574
1574
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闪光。
虽然教师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教学内容,但关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发散的思维的过程和成果,有效的生成。因为课堂中,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常常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尽管思维创新的火花是那么微小,但是教师必须珍惜,不容忽视,要及时地抓“彩”,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3、学会整合,巧用资源
案例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4个小月,1个平月;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叫做闰月„„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基本知识,精彩讨论和交流后,突然一名学生质问:“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为什么会四年一闰?”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和体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资源,从而大致推测、整体估计非预期性因素可能产生的契机。在认真备课、细致观察、换位体验中,建立捕捉新教学资源的超连接,形成更深层次的资源。本来这个问题不属于本学科的知识,老师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但是幸亏早有准备,已经借来了有关“太阳、地球、月亮”运行情况的课件,便带着学生研究了为何公历有平年、闰年之分,结合地球绕太阳公转研究了为何有“四年一闰,四百年有闰”这些较深奥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随机事件,只要教师准备充分,随机应变,也可以成为用好教学“活资源”的良好转机。
4、海阔天空
奇思妙想
[案例]
线段、射线和直线
[自述]师:手电筒、太阳等射出的光线,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承是射线。
生1:老师,我认为知识是直线。
大家都疑惑不解。知识是直线?!
生1: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哦,有道理。
生2:不,知识是射线,我们学习知识总有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无限延伸,所以我认为知识是射线。
生3:我认为知识是线段,一个人的学习,总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生4: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线段,如果人的生命是射线,那就好了。
学生欢笑。
师:或许,对于某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好比是线段,但是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限的,永无止境。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在有限的生命里,从无限的知识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生5:我觉得,知识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和直线,它应该是曲线。因为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困难„„
原来,有时海阔天空的一些想法也可以生长出教学资源。这里学生的奇思妙想,别具一格的举例,似乎与数学不沾边,偏离了数学的学科领域。但是我们细细品位后,会发现,原来学生的思维竟然如此生动形象,与生活融会贯通得如此诗情画意,他们用数学的“行外话”描绘着数学的题内话,跳出数学说数学。
(四)、探索生成性课堂的评价方法
“生成性”课堂的评价,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化的、民主的、自由的、全新的学生评价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表格,为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