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高等教育学笔记(5篇材料)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24-86236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6 13:06: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等教育学笔记

1.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2.史上第一所正规高校:柏拉图 前387年 雅典 学园。

3.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欧洲中世纪大学,文、法、医、神四科。

4.全世界第一所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德国洪堡创办)。5.商代的“右学”,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稷下学宫(齐桓公所创)6.鸿都门学,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隋炀帝科举制度。

7.宋代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湖南长沙岳麓、河南商丘应天府、河南登封嵩阳。

8.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9.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0.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地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有助于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11.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利用科技优势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文化创新。

12.1862年《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直接为社会服务之路。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整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效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文化创新是现代高校职能的新拓展(制度、人力、资源优势)。13.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1)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2)在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

(3)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设有文、神、法、医四科,文是基础。14.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界定(掌握)

(1)80年代,潘懋元: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2)1995年,胡建华: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3)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它是一种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15.高等学校主要承担起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16.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18世纪以前培养人才的职能: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2)19世纪初德国大学发展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11810年,德国建立新的大学,最先建立起来的是柏林大学,新的柏林大学由洪堡和费希特创建并领导。○2洪堡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3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发展了大学第二种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3)19世纪末美国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发展 ○11862年,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理尔法案》,…统称为赠地学院。《莫理尔法案》的颁布,使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个职能。○2康奈尔大学是增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著名大学。康奈尔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3康奈尔大学以“维斯康星思想”而著名,该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7.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服务社会的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18.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高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

215.瑞典胡森认为平等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保守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 16.从平等概念的演变可以总结:

(1)教育平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教育平等与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3)对教育平等概念的不同解释往往影响着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17.高教平等的含义:(1)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机会均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2)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18.世界银行把教育效率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率:内部效益是指某一教育系统用见谅减少靓妃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外部效率是指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干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即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以及学生所学知识就业后能否运用。19.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首先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其次,对谁受教育要有所选择;再次,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求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首先,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其次,从另一角度来看,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最后人类之间的竞争不同于自然界自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它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自觉性来支配、并通过理性的协调与合作而实现的。所以人类的社会所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

20.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先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是指目前仍不恩那个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21.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1)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2)其次,要想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从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再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最后,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22.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培养适用人才;再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最后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可能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均等,过程和结果平等。

1.高等教育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它包括:学校的类别、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依据: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受本国学制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成人

2.学位制度: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

3.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学位结构等级不完整;学位类型不全面;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发展不平衡;行政权力对学位管理影响过大;学位点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过大;专业学位中“专业”特色不强;研究生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高级学位“含金量”日趋下降。对策:设立副学士学位,完善学位体系;顺应社会需要,调整学位类型;重视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加强学位管理和评估,重塑学术权威;加强西部地区学位建设,协调区域发展;突出专业特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

4.学位制度的由来:学位在中世纪主要代表一种教师职业的资格。现代,德国洪堡,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应运而生。

5.现代各国学位制度,美国,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专业博士、哲学博士和文科博士。德国不存在硕士教育阶段。法国第一阶段不授学位、二阶段授予学士或硕士,三阶段授博士 6.我国的学位制度

最早,民国,1935年,学位授予法,学位分级细则,1980中国学位条例,标志目前的学位制度正式确立。7.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学位等级结构不完整;学位类型不全面;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发展不平衡;行政权力对学位管理影响过大;学位点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过大;专业学位中“专业”特色不强;研究生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高级学位“含金量”日趋下降

对策:设立副学士学位,完善学位体系;顺应社会需求,调整学位类型;重视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加强学位管理和评估,重塑学术权威;加快西部地区学位建设,协调区域发展;突出专业特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 8.招生制度

各国招生制度的几种类型: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国际和地方教育主管为组织者,英法德;民间组织,美国);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成;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我国1972恢复招生,1977恢复高考

9.我国招生制度的变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恢复(1977-1985)。的改革(1985-199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探索(1992-)

10.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扩招,大众化进程加快;一年两次高考,考生机会增加;3+X与高考内容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网上录取,防范高等学校招生腐败;放宽限制,拓宽终生教育渠道;收费与助学贷款,兼顾公平与效率;自助招生试点,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

11.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公平;公开;科学;多样与灵活;突出能力、重视素质;完善学费与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保证优秀考生入学。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12.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政府将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13.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岗位设置原则:系统原则、整体性、最低岗位数量、动态性。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14.改革方向: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评聘评价和监督制度;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在处理师资纠纷中的权威性。

15.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16.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结构: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17.世界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1)由于大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入学条件限制较宽松,特别是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2)在一些国家同一层次的高校由于办学水平上存在差异,入学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体现大众化教育中的精英教育特征。(3)各国高校学生就读的形式呈多样化特点,具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对于一些低层次和新创办的机构而言。(4)在各个层次中,由于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办学策略和学生的修业年限有一定差易,但总体上,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一般为2到3年,大学和独立学院一般为3到4年,研究生教育层次则差异较明显。(5)各国在各个层次间既考虑到合理的分流,也注意到建立相互衔接和贯通的机制,以满足不同能力程度和有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18.目前我国高校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理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正处于逐步形成中。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19.微观特征:○1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2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依然是稀缺资源,进入各层次高等学校都有比较严

625.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说明、正文、附录 26.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7.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教学适应性。28.教材的基本结构: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注释。

29.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0.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研究

(1)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2)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科学性。(3)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编精致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

(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编写者要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高教材的总体质量,31.课程建设的意义:

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推动其他与教学有关的工作规定;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学术梯队。

32.课程建设的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体制机制建设。

33.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教材要合适;教学资源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34.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和机制建设 35.国家精品课程特点:强调主讲课程;强调实用信息技术;强调教学资源上网免费 六

1.教学: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地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特征的一种教育活动。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高校教学的特点:引导性,双边性,间接性,全面性。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构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3.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优化;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4.教学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5.教学原则: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6.大学教学原则体系:(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科学性是指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三观”教育。教师需要„„三点);(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知识是后天获取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要做到知识积累与促进能力发展两方面的相互促进,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状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师在教与学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负主要责任,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要求教师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动引导有效组织;善于提问,启发思考;激发学生事业心和进取心);(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要求教师做到:以供更多选修课程,提供充足空间;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和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不降低也不增加难度;了解学生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恰当方法形成个性智力结构;利用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做到: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注意促进实践性教学活动与理论性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个别教学制与班级授课制。发展趋势: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教学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8.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别和特点: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班级授课制:按年龄和只是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班子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9.课堂教学由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

10.上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的当,结构紧凑,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优异

11.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12.撰写论文的步骤:选择题目,确定题目;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全面思考,撰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 13.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特征的一种教育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14.高等学校教学的特点:

(1)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5.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16.教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高等学校通过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效率高,系统性强,能完成多方面任务的特点。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学活动是组织得最严密的活动,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有关内容本身的逻辑出发,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可以最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发展。

17.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应处于中心地位。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的。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内容。18.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9.大学教学原则及各原则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对教师的要求:

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处于积极的状态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0技能的一种方法。34.自学法的要求:

(1)在学生确定题目,问题前,教师应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参考文献

(2)帮助学生确定独立学习要达到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3)随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35.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各国教育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三个共同的趋势。(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

(2)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

(3)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4)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36.教学评价、教学测量、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及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教学测量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形成性评价: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的决策或资源的分配决策等相联系。

学生学业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业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评价。37.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步骤: 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

(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建立试题题库

(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

(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3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简答题):(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发展新科学的基础

(5)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39.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重要,简答题):

(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用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程。(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多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队科技需求的信息。

(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40.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重要):

(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

41.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科研成果的审核

(1)理论性成果

(2)应用性成果

(3)发展性成果

(4)阶段性成果(5)教学研究成果

(6)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科教书 研究成果的评审和鉴定

研究成果的登记、申报和报奖 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4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社会实践含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

43.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

(3)通过现实参与的方式实施

(4)与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共进的效果 44.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4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特点

(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大多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目的比较明确

大多在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 面向全体学生,以集体组织为主 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主题选择较为宽泛,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 组织形式较为灵活

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机动性比较强

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 教育效果不确定

(3)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 专业实习一般有一下特点:

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 全体同学参与

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效果也比较明显 是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314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

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一)高等教育的文化保存、继承功能(二)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三)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四)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学习高等教育学有何意义?

一、引导观念更新;

二、服务政策咨询;

三、推动实践发展

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萌芽,后经数千年演变;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 当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构成(一)培养人才的职能;(二)发展科学的职能(三)社会服务的职能

(四)高等学校职能的相互关系 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班级授课制优点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育对象数量,提高教学的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授课制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对班级进行的是统一的教学,因而不能很充分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个别性特点更强。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一)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是针对班级授课制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情况应运而生的。

(二)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环节的衔接更紧凑、更合理,活动节奏更快,活动效率更高

(三)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而是拓展到校内外各种可用的地方。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一)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 l.普通教育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 3.专业基础课程 4.专业课程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具有行会性 具有自治性 具有国际性

洪堡提出两条基本的原则。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在科研的过程中进行。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首先,学者思想言论自由;其次师生教学自由;再次大学独立自主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五条原则: 1整体性原则。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2量力性原则。学科内容的难度应为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能力所及。3满足性原则。选择课程内容时应保证学习

大学的一项新的社会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者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满足感。4效用性原则。课程内容既要为达成技能性目标和达成也通过洪堡和柏林大学的推动而得以确立 智力和品德方面的目标提供锻炼机会。5经济性“莫利尔法案”与“威斯康星思想” 原则。选择内容要注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莫利尔法案”和赠地学院的意义在于:扩同时避免重复性内容。大了高等教育规模,满足了工农业发展和人口激 增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拓展了高等学校的职能,教学的基本任务 显示了联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范海斯特别强调了第三项任务的重要性,从2.传播知识与发展智力 而明确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3.形成技能与培养能力 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4.培养与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最有代表性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的洋务学堂,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教学评价功能)(一)诊断与反馈功能(二)导向与调节功能(三)激励与促进功能(四)教育功能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l.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2.科研可以改善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 3.科研是发展新兴学科的有效途径 4.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运用 1.讲述思路为主的原则2.增强学生参与的原则3.强化问题意识的原则4.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原则5.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6.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

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关系

一、理念源于实践;

二、理念引领实践

三、理念超越实践

校长负责制的特点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领导全校的工作,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等,拥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并对全校发展负责。其优点是:决策程序相对简单、决策效率较高。其缺点是:校长自身的思想、认识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容易导致其决策失误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本身的不公正、低效率等问题,校长作为普通人的随意和自我独断弱点,在其权力缺乏有效规约和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其以权谋私、独断专行等不理智行为。

高校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或由非学术人员组成。其优点是: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科学。其缺点是;决策过程烦琐,决策效率较低。

高校管理的人、财、物等对象不同,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可分为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室及数学设备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一)复杂性(二)创造性(三)示范性(四)长期性(五)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知识(二)专业精神(三)专业信仰(四)专业人格(五)实践智慧

高校教师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职业特性、技术特性和需求特性上。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一是教育性,二是知识性,三是专业性,四是超越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如何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和任务

每一节课通常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教师所选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

2.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选教学方法通常要与之相适应。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主要源于不同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认识能力上存在客观的差异。

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 1.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要实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必首先要求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2.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为高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亟须有高等教育理论做指导。

3.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必然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者素质,增强决策科学性

高校管理者积极投身高等教育研究,对于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增强决策科学性、提高办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一)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生活能力的发展(二)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三)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运用语言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第二类,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实习法等。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是教育政治功能的最主要表现。

2.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对政治产生影响 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人的场所,也是形成舆论、宜传思想的重要场所。

3.高等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讲授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1)做好教学设计。(2)注重内容的逻辑性。(3)体现语言的艺术性。

科研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作用 科研可以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只有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才能得到创造性实践的锻炼和培养,了解学科前沿的信息,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产出创造性的成果。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

备课(预习)备课是教师为教学做的准备工作,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阶段:第一步,研究和熟悉教学大纲。第二步,钻研教材各章节内容,第三步,研究教学方法。第四步,编写教案。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资源2.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3.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的生产力转化4.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 潘懋元 笔记(精选)

一、高等教育概述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高等教育两个基本特点

(1)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亦即高等教育的起点是要具有中学毕业水平(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上的特点)。(2).全日制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而一般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学生的年龄在20岁左右,生理发展已趋成熟(高等教育对像的特点)。

2.研究任务:阐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矛盾并揭示其规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实践提供原理、原则和方法的指导。

3.学科性质:从两方面讨论,一是对知识总体的划分角度进行;二是从科学分类角度进行。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应用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各人观点不同。

研究任务:一方面要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一方面在探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教育基础理论,并进一步认识和揭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规律。

4、地位与作用

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相对于教育科学总体,体现个性;对于它的分支学科而言,体现共性。

为其他分支学科提供共同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基础,包括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和一定的基础理论。5.研究方法

本身没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在方法上,教育科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6.研究策略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依靠其他科学分支的方法和原理。

教育理论建设三准则:全环节原则、具体化原则、动力性原则

(二)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萌芽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在许多国家发展得相当薄弱。二战前,各国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

二战后到20世纪60-70年代:高等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术研究阶段的重要阶段。出现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问题、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课程与学生需要的关系。(1)建立了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组织和机构。(2)建立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系统。2.中国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一)教育的基本功能

人 教育 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说: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多方面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二)教育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规律)。教育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约,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内部规律最基本关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

内外关系: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

洪宝书四规律:教育形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教育进展与个体身心发展状态相适应规律;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协调发展规律;信息存储总量决定个体发展程度规律。

教育规律:具有多样性;有弹性;属于社会规律范畴。

(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三种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三、高等教育思想

(一)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与范畴

高等教育思想也称高等教育观念,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所持的看法,或者说都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理性认识。

高等教育思想宏观层面: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人才观、管理观、微观层面: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认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老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真理是相对的,个人的经验比大多数人的经验更重要;教育 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使个人的潜能得到不断改造或改组,从而适应社会;教育没有特别的目的,其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即生长、即生活;教学应当注重以经验和活动来组织,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是基本的途径。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在人类遗产中存在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这些才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宰,教学科目是组织教学达到目的的轴心。

(二)中外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永恒主义者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完人教育思想;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主张大学独立,多方面的实施职能。倡导终身教育观。

要素主义科南特:重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推行自由选修制,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主张协调、平衡大学的职能,大力发展两年制学院。建立专门奖学金制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保证学生自由。

逻辑实证主义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主张只有才能和智力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入大学;主张大学教育应兼顾学术与功利;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蔡元培:主张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主张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三)高等教育思想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的矛盾:社会导向指高等学校的主旨在于为社会经济、政治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术导向强调高等学校应以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为首务。学和术的关系:学-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术-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基础和应用的关系: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在课程和教学领域的表现。

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前者强调个人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后者强调以社会为中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

通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才。

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

四、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宏观结构体系和微观结构体系;纵向结构体系和横向结构体系;静态结构体系和动态结构体系。

(一)从学制研究到教育结构研究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高等教育学制指高等教育范围内的上述制度。

体制:以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规定了某个系统各个有关部门及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范围,以便于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高等教育体制是根据国体形式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以高等教育的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领导机构、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模式。其功能是划分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规范人们高等教育活动范围、方式和行为,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结构:构成或构造的意思。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诸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条件和规律。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的构成,其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受高等教育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

壬戌学制:设大学校和大学院两级制,大学院的修业年限不定;大学校可设立数科或单科;大学校的修业年限为四到六年,其中医科、法科至少五年,师范四年;大学校采用选科制度,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自定;可设三年制专门学校;大学校和专门学校设立专修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现行高等教育学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施机构有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包括在内。结构包括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大学生的修业年限为四年或五年。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关系密切、事关高等教育总体的构成状态和方式。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层次结构:水平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

科类结构:指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反映社会分工的横断面。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全日制、半全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等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联系方式;国家办的、地方办的、民办的、私立的高校之初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

分布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校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态,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高校的分布,不同科类专业的分布,构成高等教育整体的布局。

高等教育结构受内外因素影响:经济结构、国情、应考虑高等教育与整个教育结构的关系。

(二)国外当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

(三)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现状和调整

第一阶段:建少数高校,改造旧社会国立、私立大学;1949-1951 第二阶段:1952-1957 全面学习苏联,大规模院系调整。

第三阶段:1958-1965 兴办了许多高等学校,改善了学校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定地试办面向地区性的电视大学;调整高校的培养规格和学习年限。第四阶段:1966-1976

第五阶段:1977-日趋合理和完善,多形式、多科类、较灵活的格局。

(四)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总量:某些科类有过热现象,人才过剩;科类专业设置的短期行为严重;应用科类专业重复建设;对方对专科程度的科类专业缺乏宏观调控,不利于高等科类结构的优化。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高等教育敏捷运作原理或机理,是以高等教育体制为载体的。而体制又是国家权力机构和领导机构制定的。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导向机制、高等教育调节机制、高等教育动力机制和高等教育约束机制。相应的是国家干预机制、市场作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学校自治机制。

改革:高等教育领导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教学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

五、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上)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概述

课程:跑马道,广义上的说可以包括一个青少年所经历的全部学习、生活甚至工作过程,凡是起教育作用的都归此类;狭义的概念,指学校中某一门学科甚至某一类型的课。

学科:指人类知识的分支;指学校中的教学科目。

专业:一行职业或一种专长,是培养高级人才的目标。

(二)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变化与改革

高校课程改革原因:外部原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知识的激增、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内部原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量:怎样才能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及组织上体现将社会的下拉的应用性要求与人的人格和谐或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目前没有特别理想的办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教育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措施和结果,目前有困难。

(三)课程编制理论与技术

经验演进模式和科学设计模式。

课程编制包括确立目标和表述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形式体系、实施课程、对课程进行评价。

目标的确立与表述:目标的确立(先说知识、再说个人后说社会)、目标的表格(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

识得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选择原则(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

学年制:课程是统一的,且都是必修的,并且按照学年加以编排;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升留级、毕业均按学年为单位;

六、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下)

(一)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三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四规律:教学相长规律;教学简约性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特点:认知已知和探索示知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联系教学规律与教学工作的中介,是促使教学工作按教学规律进行的有力保证。高校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专业性与综合性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知识的系统性与认识的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少而精原则;量力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广义指达到教学目的和完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教材内容编写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狭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怎样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手段。

高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践和实习等),自觉与自觉指导方法(阅读、复习、练习、课外作业和辅导等),科研训练方法,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平时检查、学年论文与课程设计、毕业论丛与毕业设计)。

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内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事项、教师个性与素质、学生个别差异)。

高校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方法、实习、调查法。

高校教学新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趋势: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研究为主;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或方法。

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先行组织概念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

(四)大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学业成绩考核作用:教学作用;反馈、激励作用;鉴定作用;

学业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考查(考核;技术性课程,无指标或只有及格指标的,进行考查;辅助性或比较高深的选修课程,考查);考试;答辩;

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处理:评分与评语;评分标准;分数的收集和分析;分数评定后的处理。

七、高等学校的德育

(一)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当前高校德育基本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久基本理论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矫正不良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并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潮和风气的侵蚀。人才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

德育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国内外形势、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特点:多端性、实践性、社会性、反复性、互动性。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容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四)高等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开设政治思想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书育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

方法:了解和理解学生(观察体验、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对话、家庭联系);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下面教育和比较鉴别;激励与约束;

八、高等学校改革过程理论

两问题:改什么的问题和怎样改的问题。

战略:整个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基本理论所持的看法和观点;

策略:改革的具体步骤中的那些理论问题。

(一)高等学校改革过程的战略

改革的进度和速度问题;改革的形式;各类型改革的关系;

改革类型:管理体制改革,专业与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改革的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改革(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因、改革内容、高教体系的就学制度和就业制度、教学内容与社会直接需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全国性改革与以学校为单位的改革。

(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策略

高教改革小组组织:学科与教材;社会需要;学生情况;教育理论和课程编制理论;

改革三阶段:形成动机阶段(改革的压力或心理冲突、心理安全感);改革阶段;巩固改革阶段。

九、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60年代: 法国出现学生运动,矛头指向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重点改进高校内部管理,旨在使高等教育民主化,并在法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 地说明了大学是公共教育机构,其任务是传播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组织并发展国际合作;第一次明确提出高教“自治、参与和多样性”三原则。美国:重点是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以利于尖端人才的培养。英国:特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70年代: 80年代: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重点研究:教与学,包括教学广漠、学习技能、课程以及教学技术;政策、组织与规划,尤其是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终身教育和非传统教育;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与管理;高等教育与就业;大学对资源减少和变化着的各种条件的适应;改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提高国际可比性;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留学和国外培训;妇女高等教育及其地位;高等教育研究本身的问题;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研究者的责任。

美国:继续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大学、联邦政府实验室和企业的合作。

法国:改革重点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调整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重申“自治,参与和多样性”三原则,进一步提出高等实现“现代化、职业化和民主化”主张: 日本:转变高等教育观念问题;高教结构多样化问题;高教的流动化问题;如何加强高等和社会各界的联系;高等制度的灵活化;高教的信息化;高教的国际化。

马丁.特罗发展阶段论:美国社会学家,以研究高等教育闻名于世。最大的贡献是把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过程划分为“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1)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历史理论”,包括第一,高等教育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互相分离的,而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各种各样的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在于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第三,这一历史大趋势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共同现象,从国际比较中得出这一观点可以向我们提供分析的大框架。第四,我们要观察的核心问题就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转移时期充满着各种矛盾和紧张状态。第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决不是完全彻底的转移,不同阶段的教育往往同时存在。第六,高等教育制度所直接遇到的问题,不是财政上、学术上的问题,而是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之间、学习的应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之间怎样保持微妙而细致的平衡问题,即“政治上的问题”。(2)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3)“马丁.特罗模型”的有效性和限制。三阶段理论并不一定反映其他国家的现实。该模型的用处:

一、“历史走向的”利用法,即要预测高等教育的全国体制的发展方向。

二、“功能志向型”的方法。常用以解释高等教育制度的组成因素同高教机构的关系问题。(4)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三种表现形式:第一为成长率;第二为教育制度及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第三为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中比率的增长。英才阶段(15%以内),大众阶段(15-50%),普及阶段(50%以上)。

本.戴维的“学术中心论”:以色列著名社会学家,从科学社会的角度论述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科学社会》(1971),《学术中心》(1977),《科学教育》等。(1)19世纪的学术中心——法国和德国衰退的主要原因: 法国的情况:一是采取了高等教育与学术分离的政策;二是高等学术研究所从大学独立出来,作为国家机构来设置;三是高等教育及研究的体制被纳入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之中,使得教育和研究制度僵硬化。

德国:一缺乏高等教育水平的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制度;二是作为讨论负责人的教授权力过大。

(2)20世纪的学术中心——美国大学的特点:一是保持了高水平的人文教育传统;二是德国大学的研究组织单位是讨论制,以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教授为中心来开展研究与教育活动的制度。而美国采用系科制。系科制由多个教授协作共同承担广阔领域的研究与教育的机构。

阿什比的“遗传环境论”:(1)大学是遗传环境的产物。大学是继承了西方文化的机构,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又像动物园和植物一样在环境影响下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关于大学与政府关系问题。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和高校力量的合力促使教育的发展。(3)关于科技革命与大学教育的变革问题。(4)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机制问题。大学同时提供职业和非职业性课程,使教育目标多样化;

克位克.克尔的“高等教育论”: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1)关于大学的目的和大学的用处。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本科生社群、研究生社群、人文主义者社群与自然科学社群、专业学院社群、一切非学术人员社群、管理者社群。大学是知识产业,是一个社会的核心,这核心面临三大领域的调整:发展、转移学术重点和介入社会服务。(2)关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问题。研究型大学是在多元化巨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称之为“联邦拨款型大学”。大学与政府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90年代人们关注这样三个问题:关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关于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关于学科建设几个主要理论问题: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大学的职业化与大学理想的冲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事实描述和逻辑论证、理论探讨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策略从过去各执一端的状况中走了出来,达到了某种融合。

(二)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属于“问题指向”的,由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引起,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逐步向理论化迈进。中国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从建立学科开始,主要以理论概括为主攻方向,逐渐进展到实际问题解决。1984年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出版。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问题;高等教育引进竞争机制问题;如何认识和看待高等学校开展有偿服务问题。

德育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和文化功能;

德育的模式:传统的简单、粗糙、灌输式模式露其弊端,心理咨询逐渐被重视。

高校教学过程三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二是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三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高校教学新方法:发现法、快速联想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法、自学辅导法、研究式教学法。

高等教育与科技革命:知识人才和智能人才的关系问题;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关于高校社会职能的扩展问题。

(三)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新发展

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1.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畴;2.提出并归纳了这一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3.提出高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4.系统地阐明了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初步确立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范畴;6.完善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理论与方法;7.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有人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有人把教育视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特定的社会活动,认为教育的发展要依据其内在的规律,不能按市场规律办事;也有人认为教育要遵循市场规律,同时遵循教育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面素质教育: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2.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不可侵害的组成部分。3.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4.要转变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目前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未形成统一)

民办教育问题:1.地位与定位;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2.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3.国家在民办(私立)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规范、法制建设、财政支持、宏观调控。4.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

高等教育大众化:1.大众化的内容;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行性。中国尽早会进入大众化阶段,当前推行大众化是否可行存在不同认识。3.大众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5.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途径。节支和增收。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1.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2.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扩展;3.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孔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高等教育学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及其意义

(一)高等教育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对高等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宏观研究:1.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高等教育如何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2.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内源发展”问题;3.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一部分的高等教育如何争创世界一流水平问题;4.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摇篮”的高等学校如何实现产业研结合问题;5.作为整体系统的高等教育如何进行体制创新问题。

对高等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微观研究:1.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2.围绕如何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研究;3.围绕高等学校如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研究。

(二)转变高等教育思想问题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问题

规模:指在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即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一般指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毕业率的增长率。

主张大幅度扩大规模:我国经济今后15年或更长时间内将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的作用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的规模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发展高教可以推迟就业时间,从而可能大大缓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压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有效需求日益提高,为高等教育规模的快步扩大创造了条件。

稳定规模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无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经费的紧张,现有高等教育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我国高等教育的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前列,没有必要再扩大规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质量上,所以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提高质量;各国的国情不同,从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中得出的加快发展速度和加加大发展规模的结论并不能作为决策的充分依据。

折中者认为:主张适度扩大规模,认为大幅度扩大规模和稳定规模的主张都有所偏颇,正确的选择应当是适度地扩大规模和有限地发展。

(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

高等教育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具体包括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

高教体制改革的原因:1.高等教育体制受经济、政治体制制约,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必然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2.从理论上看,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到投入问题、教育思想转变问题、体制改革问题、教学改革问题等方面。3.从十几年的体制改革实践来看,不可否认,我们的确取得重要的进展,在很多方面,成绩孔明有目共睹的。4.研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是实践提出的课题,也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各级政府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方式,其本质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和监督。

(五)面对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如何提高人才全面素质问题

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创造性、人文素质或文化素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想品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六)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1.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心脏,是整个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2.社会发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3.人才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最重要的砝码。4.二战后,各国在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上都大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5.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一直主要是围绕教育体制进行的。6.改革应以高等学校课程论来进行。

(七)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关系问题

研究新内容:1.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中原有的许多内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2.确立新人才的标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条件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创新人才选拔、使用、管理的机制。3.如何改变当前教育体制中不合理的东西,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这项课题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4.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具体要求。5.如何将现有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研究总结各国的成功经验,为政府部门和高等学校自身的有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八)高等教育理论如何更好地与高等教育实践结合的问题

1.研究队伍的素质问题。体现是知识面较窄,懂文不懂理、懂理不懂文的情况相当普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存在欠缺,相当比例的研究者没有涉猎过有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面的著作,甚至连逻辑学也没有接触过;有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既没有从事过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没有从事过教育管理工作,对实践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

2.研究者的学风问题。研究队伍中不乏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者,也大量存在轻率浮躁、追名逐利者。

3.学科自身不成熟的问题。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校,教育学在整个简体系中已属最不成熟的学科之一,何况高等教育学才创建不长时间,理论本身的探讨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如何与实际结合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一时可以解决。

建议:加强问题性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架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加强应用性研究。

十一、21世纪高等教育学发展趋势预测

思路:一是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对高等教育在新世纪里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推断高等教育学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二是从分析下个世纪高等教育的外部变化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的变化入手,推论高等教育学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发展趋势预测

研究对象:1.在形式上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要对象;2.在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对象。

可能出现三种性质的高等教育学:一是基础理论性质的;一是应用基础理论性质的,一是基本上属于应用学科性质的。

高等教育学可能向五个方向产生出分支学科:一是从层次上,产生出研究生教育学;二是从内容上,产生出高等学校德育学、高等学校体育学、高等学校美育学等;三是从高等学校各科类中,产生出高等艺术教育学、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学等;四是从服务对象上产生出宏观高等教育学、微观高等教育学等;五是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上产生出高等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经济学等。

照搬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危险性:1.会有僵化的危险;2.有两个领域之间缺乏基本的吻合性和适应性。3.在把一个领域的方法移植到别的领域中去的时候,往往分过分地注意所借用的方法和研究思路,而忽视本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21世纪高等教育学发展趋势之具体内容:1.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2.高等教育评价;3.高等教育技术;4.高等教育社会学;5.高等教育思想(或高等教育哲学)。

(二)高等教育的外部变化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预测

信息高速公路的影响:1.高等学校将失去对高等教育的垄断,那些利用信息技术面向社会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或方式将日益取得发展并与学校教育展开竞争,迫使高等学校重新考虑其传统的结构和任务;2.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发生重要变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师”的出现,学生信息来源的变化,都会改变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从而也要求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3.信息的全球化使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的价值选择上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同时,教育的重点也将发生转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变到信息检索与甄别、组织与利用、吸收与创新等基本素质的养成。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问题:1.无论(信息技术的)硬件功能变得多么多样,教育还是要靠高质量的软件和课件。而这两样东西,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多样性而言,都难满足需求。2.教育中的新信息技术必将导致过分地依赖“间接学习”;3.把信息技术大规模地引入教育机构,必将导致教师作用的改变,然而教师们不能、也不愿意作此必要的改变;4.信息技术将会助长教育上的“英才主义”,扩大学校中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之间的差别;5.由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公众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的正规教育最终将从根本上被削弱。

第四篇: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教育。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从一般性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从特殊性来说,其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5 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

1)按办学主体、所有权和经费来源:公立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和公立民办二元制的高等院校;

2)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政府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心城市所属高校。

形式结构:按学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层次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6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 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7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族化。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 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 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根本制约;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高等学校的只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11 教育目的: 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13 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1)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14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的发展片面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16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

1)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 2)第二层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第三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该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孔子、柏拉图等)

个人本位论: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该观点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老子、蔡元培、梁启超、卢梭、斯宾塞、罗伯特·赫钦斯等)通才教育: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又称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

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是以培养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特征:1)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在于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特征;联系在于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尤其在学科发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的今天更是如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制约因素及现实选择: 因素:

1)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

4)社会人才选拔制度、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程度和制度选择等。现实选择: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由现有国情决定的。英才教育:受教育人数小于15%,在于培养治国的精英。

大众教育:人数在15%-50%,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外,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普及高等教育:大于50%。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要求与体现;是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发展速度要适当;要以内涵为主来提高规模效益;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发展终身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应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教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等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基本的实施途径。24 高校教师的作用:

1)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2)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 3)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4)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25 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共同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和长效性;

2)特殊性:劳动的专业性、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劳动的时空延续性。26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1)教书育人; 2)科学研究; 3)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3)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 4)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1)高校教师成长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 2)高校教师成长适应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

3)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29 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

1)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2)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 3)提倡奉献和给予回报相统一的原则。30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则: 1)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 2)规范控制与搞活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3)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原则。31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32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1)敏锐的时代精神感受能力;

2)以群体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呼声强烈; 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高校师生间的人格关系:是指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4)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

5)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定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4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高校师生在教育关系层面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2)高校师生人格和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 3)高校师生情感关系具有互动性。35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不良方面: 1)师生关系工作化;

2)师生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3)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36 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

2)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 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 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单位。38 专业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育主体。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41 专业划分所要遵循的原则: 1)以学科为基础的原则; 2)职业适应性原则; 3)独特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42 专业设置的原则:

1)宏观上,必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专业点的设置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和人才需求。

2)微观上,符合专业划分的原则;有比较可靠的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有比较稳定的去向;具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或潜在的社会效应;具有必要的师资力量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办学环境。43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 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

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4)专业设施建设; 5)专业管理的建设。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45 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2)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46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共识性和探索性的统一; 2)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3)体系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4)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5)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高等学校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高等学校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49 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50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1)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 2)提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 3)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51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 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依据: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 2)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 3)高等学校的特点; 4)先进的教学经验。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渐增强;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逐步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具有很强的过渡性;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学科发展、职业要求紧密结合,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教学效果测评。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1)信息由师生共同控制;

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逐步增强; 3)科研方法的训练逐步增加; 4)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56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 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

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 4)教学质量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的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基本素质、教学状态、科学研究、工作业绩、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

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的考查与考试、毕业设计的审查和毕业论文的答辩。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科学、统一。61 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

1)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3)是发展学科的坚实基础;

4)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6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

2)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重任; 3)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有机结合; 4)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6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1)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的条件; 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

3)高校科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使高校能快速掌握和集中各类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中科技需求方面的信息;

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64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的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研究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66 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理论联系实际;

2)注重理论研究的层次性; 3)加强综合研究。

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 1)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科研指导; 2)师生合作进行科研指导; 3)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

4)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5)建立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制度。

教育改革: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改组、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的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70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1经济发展状况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的多元化为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规格提出了要求;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示范。

2)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原因:1政治体制对高等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作用——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政治体制影响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式;立法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1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2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政策的差异;3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7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高等教育国际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多样化(体制多样化;类型多样化;标准多样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高等教育终身化。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三、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高等学校制度

一、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转入本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4-5年,也有3、6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

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专业性、前沿性、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5)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第八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

(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

(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结果)

(3)总结阶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推广)

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途径:

(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

(2)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

(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第九章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

(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

(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

(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

(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

(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

(1)留学生培养

(2)合作办学

(3)远程教育

第十章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

(3)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

(4)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进

(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发展规模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特点(教育观念提升、课程设置改进、办学形式多样)

(3)应注意的问题(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四、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与教师流动

人事管理原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柔性开放、科学激励)

流动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

高等教育学笔记(5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