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惠子相梁》教学案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4-112392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31 13:50: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惠子相梁》教学案

《惠子相梁》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能力目标

1.欣赏故事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2.理解比喻说理的妙处。德育目标

1.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2.教育学生做人要襟怀坦荡,不可有小人之心。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朋友易得,知音难求。俞伯牙和钟子期结缘于一曲《高山流水》,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知音佳话;诸葛亮感动于刘备的三顾茅庐、思贤若渴,从而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了一番感天动地的君臣美谈。在战国时代,也有这么一对契友,他们就是庄子和惠子,他们各有各的思想流派(道家和名家),各有各的身份地位(平民和宰相),各有各的人生追求,甚至一见面就互相抬杠,争斗不休,你看,他们两人又将见面了,一场斗争又将上演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他们俩人身上的一个小故事------《惠子相梁》。

解题:惠子在梁国当宰相。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走近作者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四、诵读课文——懂文章大义

1.(1)听朗诵(注意字音,把握节奏)

相梁()

鹓鶵()()醴泉()

鸱()(2)自由朗读一遍。(3)齐读一遍,指名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实虚词用法)(1)重点实虚词(加横线词语)

或谓惠子曰 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非梧桐不止 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虚词 于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鹓鶵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 于是鸱得腐鼠

庄子往见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翻译全文。

五、品读课文----品人物形象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1)1.文中叙述了哪些事物,分别把它们比作什么? 鹓鶵----鸱----腐鼠----梧桐、练实、醴泉----2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有何好处? 3.在你眼中的惠子和庄子是什么样的人?

运用以下句式:(结合词语、句子、情节分析)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庄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惠子。4.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人生的哲理?

六、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

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把当年那个故事重新演绎一下。

小组准备三分钟左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表演,并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有创意奖。

七、延读课文-----延朋友关系

庄子和惠子他们两人,在生活追求上固然有距离,在思想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段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è)慢其鼻端若蝇翼①,使匠石斫之②。匠石运斤成风③,听④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⑤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⑥死久矣!’自夫子⑦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 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垩:石灰。慢:通“墁”,涂抹。②匠石:工匠名。斫:削,清除。③运:挥动。斤:斧头。④听:任凭。⑤宋元君:宋国国君。⑥质:对手。⑦夫子:指惠子。

1、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庄子对惠子的深厚情谊?翻译这个句子。

2、庄子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与惠子的深厚情谊的?

八、课堂小结

对于朋友,庄子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我想这种如水般纯净的友谊用在他和惠子身上绝不为过吧!在情感上,视为至亲至友,永远珍惜惦念,不管在他生前或是死后;但是关乎原则问题,则不留情面地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哪怕是至亲的朋友知己,这就是庄子。

庄子确乎是一位君子,一位安贫乐道、胸怀坦荡的君子,他的谦谦君子之风影响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庄子确乎是一位智者,一位淡泊名利、崇尚自由的智者,他丰厚了一种思想,发展了一个学派。我想正是他的这种清静无为,却让他在思想界大有作为,让道家学派大放异彩。难怪于丹在《庄子心得》这么说: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

而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敬仰的用这首小诗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鲲鹏逍遥越千年,秋水文章万古传。楚相梁相皆粪土,子自畅游天地间。

九、请你积累点石成金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强聒不舍 栩栩如生 真知灼见越俎代庖 沉魚落雁 游刃有余 迎刃而解 得心应手 捉襟见肘„„

名言寄寓: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李商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第二篇: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教学设计2

作者:llxxjj198

4加入日期:13-12-10

《惠子相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教学难点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听故事,激趣导入

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惠子对庄子来梁国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气氛骤然紧张。庄子对此的反应如何呢?(预知庄子反应,且跟随老师一起进入《惠子相梁》的学习中。)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理解文意,把我故事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的不同志趣。

三、突破语言关,读故事,自主学习

1.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再读课文: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四.突破翻译关,说故事,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了解文意。

2、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说故事。

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四人合作分角色读课文,读后进行比较。

六、引读提高,品故事,合作探究

1、提问:(1)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明确:(1)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如庄子。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如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分角色朗读,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小组讨论、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差异, 体会形象鲜明的人物。《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七、自学检测

1、解释下面字词意思

惠子相梁

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谓惠子曰

代词,有的,有的人 欲代子相

尊称,您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都,京城 非梧桐不止

栖息 非练实不食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通“耶”,句末语气词,吗

2、一词多义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夫鹓雏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而飞于北海:到达

八、教师总结: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对比鲜明。《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这么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文章,我们当堂要能背诵下来就更好了。

九、布置作业

1、总结文言知识。

2、做相关练习。板书

情节出人意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欲代子相----搜与国中----庄子往见----奇鸟之喻

人物对比鲜明。

《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第三篇:《惠子相梁》教案

《惠子相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领会故事的寓意。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通过比较阅读找出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上的差异。

3.合作探究,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比喻的妙处,把握故事寓意。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2.理解故事内容,领略故事中的寓意。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的妙处,体会故事的寓意。

2.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前几节课《墨子》中的名篇《公输》;《孟子》中的《<孟子>两章》和《鱼,我所欲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一同来欣赏《庄子》中的精彩片段,共同来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简介庄子及《庄子》

(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老子思想的发展者和继承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生不慕虚名,无意于仕途,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君王“无为而治”。据说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著书传道。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

(二)关于《庄子》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检查预习

1.请同学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及停顿。2.学生齐读课文。

四、自学《惠子相梁》

(一)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归纳特殊的文言句式。

4.理解文中巧妙深刻的比喻的妙处,体会故事的寓意

(二)小组讨论,质疑解疑,试译课文

(三)教师检测

1.注音

相 鹓鶵 醴泉 梧桐 鸱 吓 2.释义

见 或谓惠子曰 国 夫 止 于是 过 发 吓 3.句式

惠子相梁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翻译课文(男女生各一人)

五、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答: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2.庄子对此的反应呢?

答: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3.庄子的故事中有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他讲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4.学习了《惠子相梁》一文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日常生活中要宽容大度,不能随意猜忌别人;与人说话要注意方式,既要让人信服,又要让人容易接受。

六、小结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很能体现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七、回顾教学目标,再读课文。附【课文翻译】 惠 子 相 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拓展阅读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1),使匠石斫之(2)。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4)。宋元君闻之(5),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注释](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斫(zhu 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

第四篇:19、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庄子作品及其思想,了解《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

识记本本字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把握课文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对高官厚禄的态度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2、理解寓言的深意,掌握故事的主旨。教学难点: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陶渊明我们认识吧!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高洁傲岸、淡泊名利、寄情自然)是啊!他的淡泊名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个人的淡泊名利,他就是庄子,一起来学习《惠子相梁》。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辩论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正读字音:相梁、鹓鶵、醴泉、鸱、吓、邪(书写于小黑板,让学生注音、朗读以加深记忆。)

节奏划分: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②或/谓惠子曰;

③其名/为鹓雏;

④夫/鹓雏发于南海;

⑤于是/鸱得腐鼠;

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翻译课文。)

重点文言词语:①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②或:有的人。

③恐:害怕。

④国:国都。

⑤往:前往。

⑥止:栖息。

⑦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⑧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⑨于是:在这时。

3、学生指出不懂的、难以解释的句子,由学生相互释疑,最后由老师总结翻译情况。

①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于是惠子非常恐慌,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

②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就)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就)不喝。

四、精读课文:

交流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寓言往往采用比喻法,在本文中,腐鼠、鹓鶵、鸱各比作什么? 寓意是什么?

2、在你眼中的惠子和庄子是什么样的人?

3、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庄子是位智者,他清高自守。他真的把功名利禄当作“腐鼠”吗? 阅读短文,说说自己的感悟。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途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

【参考译文: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介绍庄子的思想

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人,象庄子一样的淡泊名利?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检测。

第五篇:庄子惠子相梁

庄子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这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鶵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

中心思想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yuān chú),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庄子天到无为而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雏(yuān chú)”“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雏(yuān chú)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按:庄子和惠子本是朋友,惠子先于庄子而逝,在《庄子·徐无鬼》中表现了庄子对墓中的惠子的怀念。

(二)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惠子相梁》教学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