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2013考研政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推荐)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24-54372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5 10:00: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3考研政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推荐)

考研俱乐部

(www.teniu.cc)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笔记连载二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本章主要有两处修订:一是在原大纲第一部分“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中,增加了一段重要的知识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二是将本章的第二、第三部分合并为一节,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新大纲的这一调整,更加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我们党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不断地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中做到实事求是;又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永葆勃勃生机。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多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领导了②批评“两个凡是”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③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④并且把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

★★★(多选)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称作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第一个宣言书。

★★★(多选)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每当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邓小平都通过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前进。

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面临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多选)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掌握关于事物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即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2004年文科第10题,单选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践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符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特区的设置、股票证券市场的出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等等,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始终,其中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路线。此外,邓小平理论中的其他重要原理也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无一不是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并为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原理。

(三)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邓小平对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是指:★★★(多选)第一,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就是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突出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方法;

第三,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容;(是邓小平对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

第四,对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并且用“三个有利于”等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判断标准。2江泽民在世纪之交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党的思想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并且把它看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3年第15题,单选题)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一,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内涵,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站在考研俱乐部

(www.teniu.cc)

时代前列,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第二,与时俱进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要求,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始终把着重点放在开拓创新上,与时俱进的实质是创新。

第三,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社会动力作用。解放思想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四,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都要通过与时俱进体现出来,与时俱进的内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们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二,创新是一个党的事业生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共产党长期执政、更要防止僵化,保守和落后,更要努力坚持创新,也就要努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多选)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

(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单选)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标准,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第一,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内在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的内容,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标准、尊重实践。第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

第三,尊重群众,首先要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其次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和生命源泉。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最后归于失败。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始终都要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当前的实践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阅读知识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对什么是“与时俱进”作了精辟的概括:“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研究发展规律,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打开新视野,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考研俱乐部

(www.teniu.cc)

办法,概括新理论,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五)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单选)“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改革开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决定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与基础,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其他两个方面也就无从谈起。但其他两个方面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两个方面明确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标。所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质,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和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工作,以及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反对人们在概念中抽象地谈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反对从一些抽象的原则出发去进行无谓的争论。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们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既可为“资”所用又可为“社”所用的东西,贴上姓“资”的标签,错误地加以排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排除各种干扰,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大胆地去闯,大胆地去试,勇于和善于吸取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东西,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一)核心概念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辩证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3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5与时俱进的内涵——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本章内容多年来多以思想路线部分考测选择题为主,今年应该仍是如此。同时注意选择题重心移到“与时俱进”的知识点,并且注意“与时俱进”的分析题特别是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分析题。

本章2003年独立出来后,主要增加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内容。本章过去以考选择题为主,并且集中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重要性上,2005年就与时俱进的概念考测多选题,2006年适当注意与时俱进这个知识点。

本章2006年继续注意思想路线方面的选择题,同时注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考测与时俱进和创新方面的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006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动。

本章涉及一个三星级的分析题:怎样理解发展是我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实际工作中怎么贯彻,执行。考研俱乐部

(www.teniu.cc)

★★★(分析)

答:理论依据是:一方面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直接提炼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主题的。另一方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落实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客观依据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发展,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2)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关键。(3)发展是开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4)发展是应对世界形势新变化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5)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必然要求。政策措施:

关键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促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96年文科第16题,单选题;1999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2005年第11题单选题。)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涉及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邓小平更加鲜明地、频繁地、突出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因为:

首先,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都要遇到的普遍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怎样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经验教训。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即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甚至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歪曲的理解,结果导致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搞清楚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第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歧和困惑,主要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第四,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初步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多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作出了科学的回答。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4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基本特征”的阶段推进到了本质认识的新阶段、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的主要内容是:(2004年第19题,多选题)第一,突出了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打破了离开生产力空谈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偏向。

第二,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和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既讲解放、发展生产力,又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动摇。(1998年文科第4题,单选题)第三,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2002年文理科第35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把人民的生活幸福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2000年文科第22题,多选题)第四,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邓小考研俱乐部

(www.teniu.cc)

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为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1)理论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2)实践上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对社会主义认识从基本特征上升到体制高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3.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南 5.是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2002年理科第25题,多选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单选)

首先,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其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只有充分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第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习体会

专业:10秋行政管理专科

学号: 1033001460433

姓名:李万兵

本人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作为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这段时间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习了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

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 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时刻能感受到那股朴实而执着的爱。或许我们从小就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封闭在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小圈里,以至于在今天和平、安定,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中淡薄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我觉得爱国并不是在大使馆被炸之后上街游行示威就可以了,而是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说,珍惜淡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许有人觉得太离谱了,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一草一木都不想爱护,他怎能会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如今,许多人的热点依然是出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向往那看起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可是当我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了解了共和国艰辛的成长史之后,我越发热爱我的祖国,我越发可以理解她与别人相比不足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足之处应当成为我们年青人奋发的动力。立志建设她、美化她应当成为我们最崇高的理想。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 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 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 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 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 们背离了三个代表,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对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认为“先进生产力”就是以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是提高科技水平,而要发展科技,就要依靠教育。文化的先进与否要看它所基于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说要代表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上的文化,不断把它推向前进。而“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在我们党的理论中一贯是非常明确的,但重新强调它很有意义。

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而面向21世纪,党只有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更加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懈奋斗,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I.提出a.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面确立了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b.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化,具体化,从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I.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且富于理论创新的党

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成熟。第一阶段: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期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地位)。【历史成就】

1.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领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a.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

B.充分表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毛泽东思想简介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历史背景

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实践基础: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实践(2)思想概况

①.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②.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形成与发展

I萌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A.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Ⅱ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8月)

A.著作:<<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Ⅲ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8月)

A. 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B. 思想:

a.人民战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理论。c.中共“七大”:1945年4月份,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A.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前夕)

a.著作: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b.思想: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学说。c.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和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过渡时期-1953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化三改”方针,提出“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a.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5.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B.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I.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Ⅱ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A.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C.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务。Ⅲ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向前进。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二.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A.邓小平理论简介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条件

① 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② 社会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③ 思想基础: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唯一标准>>一文导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两个凡是”“左”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④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2)形成与发展

① 时代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 1987中共“十三大”,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④ 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3)主要内容

①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 关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及其基本路线。

③ 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④ 关于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 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⑥ 关于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⑦ 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⑧ 关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步骤。

⑨ 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历史地位

(1)内涵: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历史意义:

①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越。②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③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④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I.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Ⅱ。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基本轮廓。

Ⅱ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局面。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后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力量。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第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根据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相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以外通常被叫成“毛主义”。中国共产党则一直使用“毛泽东思想”,或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和传统的马列主义相比,毛泽东思想更重视发动农民,主张中国革命不能走俄国式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城市斗争,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农民为主力,实行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并制定一套基于游击战的战略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认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具体方式则是发动农民进行“人民战争”。为了动员农民参军,必须从地主手中夺取土地,分配与农民(即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人民战争包括三个阶段,即发动土地改革、组织农民,建立革命的武装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直到进行正规战争夺取政权。军民关系要鱼水情深。毛泽东思想特别重视发动群众和自力更生。

在党和军队关系上,毛泽东思想认为,必须党指挥枪,不能枪指挥党。

毛泽东思想主张,一切文学、艺术、新闻等上层建筑,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毛泽东思想和其他左派思想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毛泽东思想主张不断革命论,认为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会长期存在。即使无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后,资产阶级还有复辟的企图。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有可能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

很多坚持“毛泽东主义”的人士认为,社会主义有被复辟的危险,复辟的主要力量来自执政的共产党内,因此包含了文革期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内容。而从1978年至今,中共的官方主流理论一般认为“毛泽东思想”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截止到1957年之前的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毛泽东的“晚年错误”。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之前,毛泽东思想包括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所以很多写着“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里往往有这层含义。

有些人认为毛泽东思想被概括总结在《毛主席语录》里面,但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全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毛泽东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现象。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毛泽东思想对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具有借鉴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一切积极成果,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相关书籍1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成为其指导思想之一。

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在80年代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不过邓小平理论被其他马克思主义派别批评为修正主义理论,他们指责邓小平理论的其政策是剥削无产阶级,使特权阶级兴相关书籍2起。但是其中的事谁说的清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统一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高度概括。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现在,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发展问题则越来越突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竞赛;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处于有利位置的竞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尽快发展

起来。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指引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和新事物,这些,就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源泉。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邓小平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它使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换来的,对于形成正确的理论是十分珍贵的。

三个代表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阐述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1)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2)国内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

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政党。我们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坚持井做到了这样“三个代表”,我们党就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冲击。什么时候如果偏离或投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

(2)“三个代表”是我们的执政之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才能始终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无愧于历史赋予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水平,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

(3)“三个代表”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我们党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61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曾经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内外敌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在本世纪末进入了小康社会?为什么虽然也犯过错误,有过曲折,但始终“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经得起各种风浪、磨难的考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有这一切,就是于我们党能够始终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进步,切切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这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源泉所在,也是我们不断成功和发展的奥秘所在。

五、“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1)理论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2)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六、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单选题(共8题,)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D.民主与人权

正确答案:B

2.我国在()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78年

正确答案:B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法制建设 正确答案:A 4.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

A.一个中心 B.两个基本点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D

5.邓小平在党的()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A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在()出版发行的

A.1989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正确答案:C 7.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正确答案:D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实事求是论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题)

1.认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意味着()

A.战争与革命已经成为历史了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需要拮据的主要问题

D.和平与发展已经是客观事实

E.战争与革命与和平与发展共同构成当今时代的主题

正确答案:B C

2.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

A.对立的思想体系

B.统一的思想体系

C.没有联系的思想体系

D.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E.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B D E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A.党的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E.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理论进一步创新阶段

正确答案:B C D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 B.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

C.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D.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

E.它的提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产生

正确答案:A B C

5.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E.当代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金钥匙

正确答案:B C D

6.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等地,作了重要讲话

A.南京

B.深圳

C.珠海

D.武昌

E.上海

正确答案:B C D E 7.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毛泽东个人思想的集中体现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来源

正确答案:A B D

8.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这是因为()

A.它们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是一样的

B.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立场

C.它们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一致的

D.它们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E.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B C D E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 B.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E.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之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C D

10.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E.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设了新中国

正确答案:A B C D

2013考研政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