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TT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篇)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4-98546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3 13:10: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TT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

TT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右手练习四 节拍器90 一对一(5分钟)

2、复习右手、左手四点练习(5分钟)

3、新授左手四点练习四 节拍器 70 一对一(10分钟)

4、复习双手四点练习节拍器70 一对二(10分钟)

5、复习琶音 节拍器70(10分钟)

6、复习《孟姜女》、《上楼》抽考 节拍器50—60(15分钟)布置作业:

1、双手四点练习

节拍器80 一对二

2、四点练习左手每天10遍

节拍器85 一对一 两组

3、练习4(左右手)

每天5遍 节拍器85 一对一

4、琶音 节拍器70 每天十遍

5、《孟姜女》、《上楼》每天5遍

转正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双手四点练习(10分钟)

注:1)朱每吉班 节拍器80 一对二2)叶彦宁班

节拍器60

一对四 3)刘馨聪班 节拍器 60 一对四

2、复习七琶音(15分钟)

注:1)朱每吉班 节拍器100 一对一 2)叶彦宁班

节拍器130

一对一 3)刘馨聪班 节拍器 130 一对一

3、复习《孟姜女》、《上楼》抽考(20分钟)

4、《茉莉花》考试(20分钟)

5、布置作业(5分钟)

教学目的:

1、四点练习的一个巩固

2、完全掌握《孟姜女》、《上楼》的准确弹奏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点名册、贴花纸、白板笔、水笔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孟姜女》、《上楼》的完整连贯弹奏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练习曲

一、复习

1、双手四点的弹奏

节拍器80

注意:1)双手手型要保持好,弹奏时不能上下跳动

2)每个手指的触弦点都要正面垂直

3)指甲触弦位置不能太深,要靠指间发力

2、琶音弹奏

节拍器70—80 一对一

1)集体弹奏数遍(老师巡视并加以纠正)

2)轮流弹奏,一一过关

3)集体弹奏一遍

二、复习乐曲

1、复习《孟姜女》、《上楼》节拍器50

集体弹奏数遍,老师巡视,检查

中间休息10分钟,查看成长手册

2、《茉莉花》考试

1)集体弹奏一遍

2)逐个上台考试并纠正加以点评

四、布置作业:

1、双手四点练习每天10遍

2、琶音

节拍器70 每天5遍

3、《孟姜女》、《上楼》每天10遍

4、乐曲《茉莉花》每天10遍

1009班202_年七月份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二条(5分钟)

2、摇指(5分钟)

3、复习《雪山春晓》、《寒鸦戏水》1—119小节(20分钟)

4、新授《寒鸦戏水》120—136小节(20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1、2条每天5遍

节拍器90—100

2、摇指

3、练习三每天2遍 速度50

4、《雪山春晓》每天10遍

5、《寒鸦戏水》已学部分每天10遍

6、预习下面内容 1103、1105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教学内容:

1、四点练习三节拍器80 一对二(10分钟)刘嚳班节拍器65

2、复习摇指节拍器80 八拍(10分钟)

3、复习摇指练习四左手 节拍器90 一对一(10分钟)

4、复习七琶音 节拍器130 一对一(10分钟)

5、复习《纺织忙》、《渔舟唱晚》 抽考(30分钟)布置作业

1):四点练习三双手每天10遍,节拍器80,一对二 2)摇指练习三、四每天10遍 3)琶音每天 5遍 4)《渔舟唱晚》每天5遍 5)《纺织忙》每天10遍

古雨君班202_年七月份第四次教案(80分钟)教学内容:

1、复习《每日必弹》第三条(10分钟)

2、新授《每日必弹》第四条(10分钟)

2、摇指(5分钟)

3、复习《井冈山上太阳红》、《将军令》(55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三、四条每天五遍 节拍器80—100

2、摇指每天五遍 节拍器50

一对四

3、《井冈山上太阳红》每天5遍

4、《将军令》每天10遍

戴安娜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第二条节拍器80(5分钟)

2、摇指练习节拍器50(5分钟)

3、细扣《战台风》、《云庆》(40分钟)

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 一对四

每天两遍

2、《每日必弹》第二条

节拍器80 每天5遍

3、摇指每天摇三个来回

节拍器50

4、《战台风》每天10遍

5、乐曲《云庆》每天10遍

刘雨嫣班七月第四次教案(8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双手四点练习(10分钟)节拍器65 一对四

2、复习七琶音(10分钟)节拍器150 一对一 节拍器60 一对七

3、复习摇指练习26(15分钟)

4、复习《孟姜女》《上楼》、《茉莉花》、《南泥湾》 抽考(35分钟)

布置作业(5分钟)

1、双手四点练习每天10遍

节拍器80 一对二

2、七琶音

节拍器100 每天5遍

3、《孟姜女》、《上楼》、《茉莉花》每天5遍

4、乐曲《南泥湾》每天8遍

5、摇指每天10遍

1011班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每日必弹》第1条(5分钟)节拍器100

2、复习《每日必弹》练习2(5分钟)

3、摇指练习(5分钟)节拍器50 《笑傲江湖》分声部弹奏

4、细扣《丰收锣鼓》、《云庆》提速(35分钟)布置作业

1、《每日必弹》第一条 节拍器100 一对四

每天两遍

2、摇指每天摇三个来回

节拍器50

3、《云庆》已学部分每天10遍

4、《丰收锣鼓》每天10遍

1122班七月第四次教案(5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初级综合指法、节拍器80 半拍(15)

2、细扣乐曲《采茶歌》四点部分(15分钟)

3、新授下滑音 布置作业(5分钟)

1、练习24 节拍器80 每天10遍

2、练习26、27、28 每天8遍

3、《采茶歌》每天5遍

4、《初级综合指法》每天10遍

第二篇:第四次教案

高年级作文辅导(3月17日 星期六)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字吗?(自由讨论)那谁能告诉老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又有谁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呢?(自由讨论),这八个字要讲出它们的意思确实有些难,其实呢,它说的就是“自己学习永不满足 教诲别人永不疲倦”,我们的毛爷爷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曾用了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被尊称为“至圣”的孔子讲的,他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他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的知识,然后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所以今天娟姐将带领你们一起“温故而知新”,一起来吧!(板书——温故而知新)

首先,把你们前三次的学习资料拿出来,娟姐说过要检查的,(检查),好,接下来,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把上节课的内容看一遍,再用自己的语言把上节课的内容说一遍,语言上尽量简单点,内容要全面(所有内容)。计时开始!(十分钟后要他们每一个人都说一遍并予以点评)

好,看得出,你们都很用功,接下来,给你们8分钟把回家记得优美句子再复习一遍,由于前两次听写情况不太理想,所以老师决定课中再给你们8分钟记忆,如果仍然默写错了,那你们就必须接受惩罚—句子每个抄5遍(8分钟后收上学习资料并进行听写,当堂检查默写情况)

前三周我们学习了什么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审题和立意

一、审题 ⑴什么是审题

大家还记得审题是什么意思吗?想不起来了吗?再好好想想。对了,审题就是把题目看清楚,知道它是写什么内容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描写物体),现在老师给你们几个题目,你们告诉老师它是写什么,①家庭** ②我忘不了他(她)③我爱绿叶 ④梅花开了 ⑤我拥有一个秘密 能回答出来吗?(让他们思考)很好,你们回答对了!还有,审题时要看清楚题目,是一件事还是两件?是一个还是两个? ⑵怎样审题

知道了什么是审题后,接下来就进入审题环节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审题呢?接下来,娟姐再次拿出那四个法宝,拥有了它们,你们离高分也不远了!ⅰ弄清楚题目内容

如果娟姐给你们这个题目—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你们想想,这应该要写什么呢?嗯,对了,这应该是写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是你最感谢的人,对吧?

ⅱ看一看题目对写作对象和体裁有什么要求

给你们几个题目,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一样): ①_老师 ②我和老师。谁能告诉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自由讨论),好,我们知道了第一个题目写的是老师,而第二个题目加了个我,写的是我和老师之间的事。同时我们要注意文章的体裁,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其它体裁,同样,娟姐给你们几个题目,①给米老鼠的一封信 ②赞美春天 ③书包简介 这几个题目需要我们写什么呢?

ⅲ 确定题目的选材范围(时间、数量、地点)

假如给你们一个题目-《那一年的雪》,那你们想想,这应该要写什么时候呢? 那《七个小矮人》呢?我们要写几个人呢?如果要你们写《我的家乡》你们又应该写什么呢? ⅳ抓住题眼(表现思想意义或感情色彩的词)

你们知道自己的拳眼在哪里吗?(停顿)还是娟姐来示范给你们看吧,瞧,这就是!同样我们的题目也是有眼睛的,它就是一些重要的字,如《珍贵的礼物》、《她笑了》、《我最喜爱的季节》,同学们能告诉娟姐,他们的题眼是什么吗? 说了这么多,你们应该有些累了吧?娟姐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它好看吗?那你们知道米老鼠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吗?(停顿)说起米老鼠,我们不得不提到沃尔特,他生于芝加哥,他的父亲是西班牙移民,在他21岁的时候,成立了一家“欢笑卡通公司”,虽然他是一个老板,可那时候的他日子过得很艰苦,每天都在一个简陋的屋子画啊描啊,有一天,正当他专心画画时,一个冷得发抖的老鼠爬上了他画画的桌子偷吃面包屑,善良的沃尔特没有赶它,而这个老鼠精灵的的很,它看到沃尔特没有赶它,就大胆地与他逗乐,甚至淘气地爬上他的书桌,仿佛在看他画画。就这样,沃尔特和这只老鼠认识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老鼠成为沃尔特忠实的小朋友。它虽然淘气,却也很温驯,更会撒娇,有时甚至蜷伏在沃尔特的手掌心里睡大觉。沃尔特很喜欢看着它,研究它的每一个动作,甚至还会对着镜子又皱鼻子、又努嘴巴,学着小老鼠一大堆可爱的小动作。不幸的是,沃尔特的公司要关门了,他不得不跟小老鼠分别,于是,离开的那天晚上,沃尔特把小老鼠带到附近的树林里,依依不舍地放走了它,并在心里对小老鼠说再见。小老鼠走了,独身一人的沃尔特常常会想起它,他喜欢它的坦诚和天真,因此当他计划制作一部新的卡通片,想塑造一个新的角色时,那个可爱的小老鼠就从他心里蹦了出来,他画出了它可爱的样子,并给它取了“米奇”这个名字,就这样,米奇很快风靡全球(被世界的人都喜欢)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当然,如果你们写关于米老鼠或唐老鸭的也可以,字数嘛,至少要120字,希望大家好好写、、、、、、、(如果时间不够,带回去写,下周交上来)课堂积累

① 那些鸟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② 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③ 当白鹤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修长的双腿,那优雅的舞姿多么像杰出的“芭蕾舞大师” 课外积累

第一天:他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单眼皮.但眼睛里总闪烁着一些好学的光芒,上课时他把眼睛瞪到最大,听老师讲课.下课时他总是眨巴眨巴双眼寻找好玩新鲜的游戏。

第二天:这林子里的鸟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声调都有。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细嗓的,简直是各种流派的、各种声调的歌唱家,在这里举行着歌唱大比赛。

第三天:友情是两心相交,友情是不求回报,友情是温暖拥抱,友情是你我快乐的微笑!

第四天:雪飘落在对面的屋顶上,屋顶像蒙了一条闪着银光的纱巾,美丽极了。雪飘落在树上,树上像缀满了银色的小花。雪飘落在操场上,操场变得像铺满棉花一样白茫茫的一片。

第五天: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飘扬的五星红旗;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快乐的课间游戏;可爱的同学,笑容灿烂温柔的老师……这就是我的校园。

第三篇:第四次教案

三年级 语文 韦启莲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二、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二、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三、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四、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收集原来学过的成语故事。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教学讲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4、指导书写。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黑板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讲读全文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看小黑板思考问题。

提问讨论: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射箭经验特别丰富,技术特别好的人。这样开头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样一个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学生回答:“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教师过渡语: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看下文。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讨论:

⑴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画出关键词。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飞 拍翅膀 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师过渡语:

你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

3、默读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对话中找画后读。学生画后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提问: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学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话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后三句讲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教师导读并板书:

飞得慢──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惨──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学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为前面的事实证明了“拍了两下翅膀”说明大雁在使劲。“直掉下来”说明大雁一点也不能飞了,这与更羸说的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

⑶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学共同体会文章是怎样将这段话写清楚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悟出道理,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从课文前后联系中我们发现,更羸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正确的。那么你认为他是射箭能手吗?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学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学生回答:我佩服他会观察,同时会分析。

教师总结:

对,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分析的习惯,同时随着知识的增多,更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结论趋于正确。今天,我们学习了“惊弓之鸟”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回答:被弓箭吓怕的鸟,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据板书情况进行复述练习

要求:复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书。可用转述方法,讲给别人听。

四、作业

将成语讲给父母听,评价反馈。文章来 源

第四篇:七月教案最新

一、大学语文绪论

1、何为大学语文?新浪网7000多人参与调查显示,92%的人支持语文课列入大学必修课。

2、重庆大学理科类毕业生马建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到单位实习时,却因不会写公文而最终未能如愿留下。

3、为何要学大学语文?

弥补阅历的不足,注意生活的体验与思考

二、国学经典综述

(一)、涵义解读

1、何谓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2、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你能想到哪些经典篇目?

(三)、学习国学的好处: 1能增强记忆力;

2、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能扩大知识面;

4、能培养学习兴趣;

5、能提高审美能力;

6、能增强自信心等

《诗经豳风七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细读《七月》,了解其内容与背景;

3、体会诗歌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4、让学生触摸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诵读、讨论分析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七月》也正是出自《诗经》。

二、文学常识介绍

(一)《诗经》简介

1、名称:《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首诗歌,所以也称《诗三百》或者《诗》。汉代奉为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

2、作者无法考证,传说是由孔子编写的。

3、分类:诗经中的诗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三类,“风”、“雅”、“颂”。“风”包括“十五国风”,指的是15个国家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贵族们在宴会上作的诗;“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时用的诗,也是贵族们创作的。

4、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兴”——“兴者,(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兴这种表现手法,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关睢》。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三是起协调音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诗经》中常常是比兴结合运用的,因此,比兴连称。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5、形式: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二)《七月》简介

《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这首诗历来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体现了《豳诗》的特点,而在于它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商周之际农业社会的方方面面。《七月》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图景,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

(三)学过哪些诗经作品?

三、诗歌学习

(一)正字音,学生自由朗读并理解诗歌大意

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二)请学生朗读思考:

1、全诗写了哪些农事活动?

耕地、采桑、养蚕、纺织、收割、染布、打猎、饮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祝寿

2、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早期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面貌:农奴们一年四季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大部分都得归“公”,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诗歌分析、第一章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公子,原意指诸侯之子,也可以指诸侯之女。后人遂将世家门阀子弟称作公子。“公子”不一定是男的,称呼诸侯的女儿和别人的女儿都可以叫“女公子”,“先生这个词也不一定是男的”)

首章,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思考:提问:第一节中如何理解“田畯至喜”? 第二课时

一、诗歌分析 第二、三章

1、释义:春日遲遲:在春天白天變得長了。后来就用“迟日”称代春日,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風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鴛鴦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

2、内容讲解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思考:第二节中如何理解“女心伤悲”?

二、第四、五节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思考:

1、第四、五节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当时农奴的生活处境?

2、诗歌主要是写农奴的生活,却写了很多动物的活动,有何作用?

三、第六、七、八章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

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

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怎么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我们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四、比较(5分钟)

将我们现代的农事活动与中国古代的农事活动进行对比,并从中体会先民创业的艰难和诗中浓厚的乡土气息。

五、《诗经》经典语言欣赏(5分钟)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斯干》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提问: 板书设计

七月---------古代劳动者的生活-------受剥削受压迫

六、总结写作特点:全诗展示了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画面。

1、语言朴实无华,用铺叙手法。诠释为绕一个“苦”字,从年初写到年终,描写了一年四季多侧面高强度的劳动。

2、描写阶级压迫采用了对比手法:苦与乐的对比,冷与暖的对比(衣住),小与大的对比(猎物)

3、善于抓住物候特征,表现节令演变,充满自然风光和乡土气息。(第五章)

4、采用赋体,铺陈其事。作业布置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诗经》中的《硕鼠》一诗进行赏读

七、教学反思(课后)这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诗中有很多生僻字词,在意思的理解上也与现代有所出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让学生能认准字词,准确理解文意。学习中也应注重对于作品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阅读中更深入的体会诗意。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第五篇:TT活动策划

青春你好,非诚勿扰

之骑车环海活动

1,2,3,4,5,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蒙牛广场出发,按路线行驶 活动人数:据美利达提供的自行车数量决定 活动主题:骑车环海,绽放青春,TT校园,在你身边 活动方式:把山大的蒙牛广场以及哈工大的某个地方作为重头

戏。9点之前,音响到位,9点整自行车及报名同学准时到达蒙牛广场,围成圆形,邀请十大歌手中的某几位为骑车环海活动献唱一两首为宜,站在圆形中间,最后由歌手领唱怒放的生命,所有报名者合唱,然后车队准备出发,赶往哈工大。安排人员收拾广场。尽量能邀请歌手加入到骑车活动中来,一起到哈工大献唱,也尽量邀请哈工大的歌手献唱。最后,怒放的生命中我们正式出发,按路线行驶,活动过程中,请参加者拍下自己的照片,选几张帅的,自愿上传到TT投票网站上,评选出同学们认为气质最佳的骑行者,活动结束后一个月,统计参加者的票数,前三名且得票数过某个固定值的可获得丰厚奖品。鼓励情侣参加,情侣算一组,评选出最佳情侣,有奖品。安排人员骑车活动过程中录制视频,采访参加者,记录骑车过程中有意思的事情,上传到TT校园网。

6,7,活动赞助商:美利达等 合作社团:自行车协会,创业协会

TT班202_年七月第四次教案(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