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节目策划心得及改进建议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1-754881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8 01:27: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节目策划心得及改进建议

节目策划心得及改进建议

一、资源统筹:适当放宽创客筛选的范畴,不一定都要高大上、高科技,没有科技含量但属于新奇特的、能引起观众兴趣点的创业项目亦可,这样更符合黑龙江产业实情。

二、节目流程设置:

1、加强段落式布局,切勿通篇一口气下来。

2、策划案应更详尽,做到心中有数,方可现场从容。

3、加设创客回采环节,对现场关键节点进行复盘。剪辑时适时的插入回采内容,增强节目整体的非线性观感。

三、拍摄调度:

1、需加强游击机位的主动性和观察力,捕捉更多、更生动的动态镜头。

2、需增加一个全景机位,便于后期剪辑的“保底”景别。

3、第二现场应设置若干必须有的镜头,如“全景、嘉宾说话”、“全景、无人说话”、“过肩、嘉宾说话”、“过肩、主持人说话”、“过肩、无人说话”等。

四、接待沟通:创客资源是我们的客人,也是我们的财富,而不是求我们上电视的销售员。节目录制前和录制现场要充分尊重对方的物资、时间等需求。

五、包装剪辑:如无法增加更多机位,剪辑效果的进步空间有限。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节目流程设置”的建议,进而有限的增强剪辑效果。

六、舞美灯光:

1、投资人的位置安排、座椅样式都需改进。要么凸显地位尊贵,成扇形分布,椅子换成高靠背、周边亮灯的感觉,要么凸显平易近人,一团和气,五人挨在一块,座椅简捷舒适。切忌不伦不类。

2、亮灯的按键和小桌前的灯箱,需重新设计,突出亮灯、灭灯的冲击力和视觉反差。

3、第二现场的背景、座椅都需完善。

七、第一第二现场的直接交流无需过多植入,只需开场主持人介绍即可。更多的是应该通过剪辑的手法,将两个现场有机的结合,有精彩点评时插入精彩点评,无精彩点评时,适当插入第二现场的反应镜头。不要彻底的割裂。

第二篇:节目策划心得

得人心的策划,才是好的策划

--策划心得

广编4班 钟颖 20090515053

转眼这学期就进入期末了,各种作业接踵而至.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各学科总结的时候.伴随着整个学期对节目策划的学习,对于电视节目策划我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这组之前的策划,关于动漫活动及其周边的资讯类节目的策划未获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组未并未气馁,接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视调查,但最终这个策划并没有通过.虽然可惜,但是想想其中的过程,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点子的时候仍然是很快乐的.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凝结组员心血的最后方案被讨论出来了,并且也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讨论的路上,各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既想要新奇,但又怕不被认可.想要保守,但又频频的与现有的节目撞车的情况.这点使我们很无奈.正是这个时候,我才深刻的认识到,得人心的策划,才是好的策划.不在于你的点子有多新奇,或是有多俗气,只要观众喜欢,就是好的策划.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撞车是难免的,所以我得出以下心得: 策划一个活动,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活动的主题。一定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每场活动都有自己开展的背景。

明确主题后,我们就想,何种方式才能更好的对宣传的主题进行表达。借助什么内容,内容怎样设置。活动流程如何。活动策划前期我们都一直在讨论,活动该设置怎样的节目,每个活动怎样紧凑的结合起来,奖品如何分配等。

但是发展到后期,我才了解到,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有个更重要的问题要明确。那就是如何拉动人气。如果没有人气,活动再好,节目设置的再精彩,缺少了观众(参与者),一切都是空谈。人都是充满好奇心的,根据牧群效应,只要人流量上来的,后面的人就会不会不自觉的加入或围观。怎样的活动结果才可以称为成功。那就是人流量大,活动节目精彩。其中人流量是主要的。只要人流量一上来,后面的活动有了参与者,那活动就成功了一半。这也就是说得人心的策划,才是好的策划.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依一人之力,个人觉得很完美,但是放到大众的眼光地下,各种缺陷就会昭然若揭.只有集众人之力,经过多方的思考和讨论,才能做好一个有营养,完整并且合理的策划.

第三篇:电视节目策划-关于《同一首歌》的改进建议

电视节目策划

关于《同一首歌》的改进建议

中央电视台著名品牌《同一首歌》是央视最权威的音乐名牌,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演唱会和编播国内外音乐机构、电视台提供的高水准演唱会为主。至2000年春节期间推出以来,全国观众反响强烈,收视率居高不下。《同一首歌》荟萃国内外歌坛的明星、新秀和一流的艺术家,重新演绎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内容涵盖中外经典,名人名曲,贯穿传统与现代,引领怀旧与时尚。《同一首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在演唱会中穿插名人嘉宾的访谈。政治、经济、文艺、体育等社会各界名流纷纷登上《同一首歌》这个舞台,表达着对音乐、对人生独到见解和感悟。《同一首歌》以现代的包装方式,演绎歌坛永具魅力的经典老歌,当代流行的劲爆金曲,新老明星的风云际会,打造中外乐坛的顶级盛事。

《同一首歌》成立以来,已经走遍全国近百个省、市、自治区,其足迹遍及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2003年,《同一首歌》相继推出了明星个人演唱会专场系列、走进观众系列、季度节目人气排行等内容。

《同一首歌》由于栏目形式和内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而且符合观众心理、贴近百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高,具有稳定的收视率和固定的收视群体。《同一首歌》单期最高收视率曾达到过5.8%,栏目平均收视率为2.01%,在CCTV三套节目中一直名列前茅。但进入2004年以来《同一首歌》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收视率仍保持在前列,但已不如以往辉煌,栏目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流失了一部分观众。下面就内容形式方面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音乐是《同一首歌》的首要特点,是《同一首歌》性质和定位的重中之重。不仅体现在主角——歌曲上,而且还包括《同一首歌》的其他环节,其他的环节可为音乐主题服务,形成浓浓的音乐氛围,让观众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

从2000年的前两次大型演唱会开始,《同一首歌》就一直努力体现音乐的特性。当时,不仅有好听的歌,而且《同一首歌》还从各种环节形式为音乐主题服务。当时,请来了众多的重量级的神秘嘉宾,有音乐界、影视界的,还有社会各界的:包括学生,还有IT界的。通过嘉宾简短的访谈,说音乐,不仅是节目的编排需要,可以承上启下,还通过文化现象的揭示,明星和普通人对音乐的感悟,可以多方面诠释音乐,说明音乐无处不在,增加了音乐的知识性,又增加《同一首歌》的音乐内涵,增加整个演唱会的可观性等等。可以说《同一首歌》整场演唱会下来,无不围绕音乐的主题来做文章,唱、聊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就是将中国歌坛的发展的成就展示出来。有哪些值得纪念的、有意义的歌曲,有哪些曾为歌坛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歌手,有哪些歌坛历史现象,还有当时、现在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可以说《同一首歌》展示的是“音乐文化”,而非仅仅是音乐歌曲。

但是,现在的《同一首歌》在“走进**”时,“地域主题”有时影响了她的“音乐主题”。虽然有时请出的嘉宾也说“音乐”,比如:清唱老歌。但形式依然单一,只是询问嘉宾“你喜欢看《同一首歌》吗”和进场点歌询问观众“你喜欢听什么歌”的环节,未出现多样的“说音乐”,“说音乐文化”的精彩环节。有时“地域色彩”浓厚,“音乐主题”却被排在了“地域主题”的其次位置。就这点问题提点建议:

1、《同一首歌》应尽快回到音乐的主题上来,不要忙着在内地各地跑,先“歇一歇”,先好好做一次真正的“音乐”的演唱会。

2、在走进地方时,《同一首歌》要尽量扣紧音乐的主题。有以下方法:(1)嘉

1宾访谈在音乐的范围内要话题多样,形式多样,要多谈谈音乐,多谈谈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丰富《同一首歌》的内涵;(2)歌曲选择尽量贴近主题,贴近当地观众心理。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传统音乐,体现出每一场《同一首歌》的不同特色。

除了集合第一点的建议外,就是说,做好了第一点,现来做好音乐这一主角,即内容完全是音乐的,象音乐颁奖典礼一样。这里也提一点建议:

3、好好策划一期关于台湾音乐的《同一首歌》,侧重于台湾音乐。依然是走进台湾,虽然2001,2002年曾经作过,曾经展示了台湾的经典歌曲,但当时是在录映棚内做的节目,舞台背景、气势、观众人数和现场气氛实在是很不理想,完全偏离了《同一首歌》“走进**”的原型。《走进香港》的那一期就是比较好的真正的“音乐的演唱会”,台湾的音乐也是硕果累累的,可以吸取《走进香港》的经验来个《走进台湾》的演唱会。但一定要有别于《走进香港》的那场演唱会。

4、每一场演唱会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小主题,以体现每一场的特色。比如,策划一期展现我们内地的原创音乐成就的节目,侧重内地音乐,梳理梳理内地几年来音乐的发展脉络,不必每一期都是港台内地新老歌曲的大杂烩。

二、另外,下边提一些现场和场外安排的建议:

5、《同一首歌》的歌曲不要重复太多,尤其不要重复往期比较成型的,凡响好的场次的歌曲,不要再回头开采了,这样会“两败俱伤”:既毁坏往期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象,也对没新鲜歌曲的该期不产生多大的喜欢,尽量找没唱过的歌曲,但另一方面,一首新歌的产生与检验需要的时间比《同一首歌》演唱会举办的时间长得多。一首歌从产生,到让人们耳熟能详,成为流行,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成为经典,成为人们永恒记忆中的背景声音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出现歌曲的重复演唱,歌手重复登台的现象不可避免。可以采取同一歌手前后两次演唱会唱他不同的歌曲的方法来避免相邻两场演唱会的歌曲撞车现象。但这只是短时间内的“小策略”,从长远来看,《同一首歌》真的避免不了重复一些曾经唱过的歌曲。我觉得克服这种困难的方法就是:老歌翻新,老歌提质。“老歌翻新”就是改编曲风或歌手翻唱,“老歌提质”就是提升质量。“老歌翻新”方面,还可以把这些有别于原版本的歌曲结集出版,也可以分改编版与原唱版的出版,便于喜欢新版本的观众收藏。至于老歌提质”方面,既不改编,也不翻唱,可以这样做:通过各种舞台表演形式衬托渲染包装歌曲本身,各种舞台表演样式有:伴舞、歌手与歌迷同唱、同步播放MTV、和其他形式等。总之,对于以前已经演唱过的歌曲,下次再出现时就不再让它雷同,目的是:让“同一首歌”不断精彩,下一次总比上一次的好!这样即使是唱相同的歌曲,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毕竟一首歌曲的演绎不是固定的,总可以不断突破。这样,《同一首歌》表面上看似总是重复唱一些歌曲,但实际上已经在“重复”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歌”,老歌新唱(改编、翻唱)和老歌提质是产生“新歌”的方法。

6、有很多歌手喜欢在副歌部分将话筒伸向观众,希望带起全场观众一齐唱,这样做虽然能够带动起现场气氛,使歌手和观众能有互动,但是,观众是为欣赏歌曲而来的,不是为唱卡拉OK而来的,一些歌手一首歌下来根本没唱几句,都是观众在唱,这样一来《同一首歌》也就失去了她的意义了。建议这样的举措少用比较好。

7、可以在网上作一个调查:由投票选出那一期的现场观众最活跃,最热烈。《同一首歌》是全国观众的,观众有权利决定哪一期的现场观众表现最好,就象投票决定那一期的主持人,那一期的演唱会是最佳的一样,现场观众理应接受更多的观众监督,以提高下一场演唱会观众参与的积极性。

8、现场观众是不是该少上台送鲜花?我觉得少送为妙,或者不送,一送就干扰

了正唱到尽情处的歌手,再说,花送得多了,感觉有做秀之嫌。

9、《同一首歌》每到一个地方,是不是一定要说些夸奖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文物产之类的套话?我觉得没有必要说。《同一首歌》是音乐节目,应该多说说和音乐有关的台词,巧妙的将音乐串联到其中。

10、《同一首歌》中舞蹈与唱歌的关系:有些歌曲是配舞的,有些流行歌手既能唱又带了专门的舞蹈,一起跳,多请些有专门舞蹈演员的流行歌手,而前者配舞还是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搞人海战术。

11、《同一首歌》“走进**”不应只局限在国内,可以走进华人华侨中去,与华人华侨“同唱一首歌”。

《同一首歌》这样一个成功策划的大型音乐节目,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永葆青春、越走越远,才能留住观众的心。愿《同一首歌》能为我们奉献上更高质量的音乐大餐!

第四篇:节目策划格式

《记忆飞碟》栏目策划案

张佳芮

一、栏目名称:《记忆飞碟》

二、节目类型:

娱乐访谈节目

三、节目时长和播出时间:

60分钟左右;每周六、周七晚上6点开播。

四、栏目背景(选题):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

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60后、70后、80后、90后·····他们的童年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幻,不管是那一代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童年的记忆。所以,本栏目的选题也就从童年回忆出发,带着观众追溯童年的那些美好,拾起童年的往事。同时,也给观众一个舞台,让时光倒流,让观众“重返”童年。

五、栏目宗旨:

给大众一个舞台,让时光倒流。只要你的童年有故事,只要你想参与,我们的节目就能让你“重返舞台”。

六、栏目定位:

(一)内容定位:

(1)“童年”定位在7到14岁。

(2)“坐上飞碟回童年”,感受时代的进步。节目内容的侧重点在于儿时的“吃、行、住、玩”,例如:童年的游戏,童年唱的歌曲,儿时的小吃,家里的家居摆设,交通工具等。体验儿时那些事儿,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温暖。

(二)受众定位:

受众主要集中在24岁到50岁之间的中上层,有一定知识社会人士。受每期节目播出内容和嘉宾出生年代的不同的影响,同年代的观众会相对集中。如做70后或者80后的《记忆飞碟》,那么收看当期《记忆飞碟》的30到40岁的观众就比较多。

七、栏目形式(以70后《记忆飞碟——那时我也爱唱歌》为例)

本栏目采取杂志型分版块的形式。每期节目2个嘉宾。(嘉宾来自于节目组邀请和观众自己在官方网站上报名随机抽取成为嘉宾)

(一)第一版块:“珍贵的记录”

1.本期节目选择70后主持人孟飞开场,开门见山提出本期节目的主题,介绍嘉宾。

2.首先是两位嘉宾先后“晒”儿时关于自己“唱歌“的照片(2——3张)或者视频(1个),并且讲述照片或者视频背后的小故事,可以是有趣的,也可以是煽情、心酸的等等,比如校园歌唱比赛、追星等。调动现场气氛。

3.主持人和嘉宾和观众分享自己童年唱歌那些事儿。

(二)第二版块:“难忘的感动”

1.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两位嘉宾讲述自己儿时最有触动的一段唱歌经历。故事时长控制在7分钟左右。

2. 主持人谈谈听完嘉宾故事的感受并分享其儿时让自己最感动的唱歌经历。

(三)第三板块:“情景再现”

1.主持人领头唱一首自己儿时最喜欢的歌曲。

2.比赛环节:

(1)两位嘉宾分成两组,大屏幕随机挑选4位观众分别加入到两位嘉宾的组里,每组三人。

(2)大屏幕将播放7首70、80年代的儿歌,哪个组先听出是什么歌,说出歌名后继续接唱,哪个组唱得最多且歌词正确率高便获胜。获胜方有相应奖品。(根据每期节目主题的不同,更换相应的节目内容和版块样式)

八、栏目的风格与样式

1.内容上:轻松愉快、温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包装上:演播室的设计成与主题相吻合的典型环境,如那时的教室,家的装潢布局,要出现那个年代有象征性、标志性的道具。

3.主持人:明星主持人制,且节目不设置固定主持人,——每期都有一个主持人做客,根据节目内容和受众的变化选择不同年代的主持人,或者那个年代的明星,或者很搞笑的艺术家。并且每期主持的的服装、打扮也要与本期节目讲述的年代相符合。

4.拍摄制作上:建立一个强大的摄制组团队,精致拍摄,细腻制作。

九、栏目亮点:

(一)节目内容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童年的怀念会越来越强烈,童年 总有挖掘不完的故事。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以回味童 年为主题的大型电视节目。

(二)明星主持人制,且节目不设置固定主持人——每期都有一个主持人做客,根据节目内容和受众的变化选择不同年代的主持人,或者那个年代的明星,或者很搞笑的艺术家,吸引众多观众。

(三)栏目形式上:

1.大众与明星同台——吸引观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节目的可操作性。

2.引领观众感受童年最火的“大潮流”,引起观众的共鸣,提高收视率。

(四)包装上,演播室环境布置新颖,根据不同年代的时代特征布置演播室,让 在场所有人和观众都感觉似乎回到了那个年代。

第五篇:节目策划

1、原因:为何要进行电视策划

2、我国电视市场收视特征与竞争现状

3、电视策划的理念与角度

4、合格电视策划人的基本素养

5、电视台、频道的品牌形象策划

6、电视台、频道的SWOT分析

7、电视台、频道的竞争定位

8、国内专业频道的现状以及解决办法

9、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10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与选题

11、中国电视五次跟风模仿潮

12、节目的形式创新、模式创新

13、广告策划的五M14、电视广告的特性

15、公益广告的意义

16、电视广告的发布策略

17、隐性广告的表现形式

18、USP理论与品牌形象论

19、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背景

20、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

21、谈话节目策划案的撰写

22、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义

23、新闻策划与虚假新闻

24、电视新闻的选题策划

25、对突发事件的采访策划

26、从节目策划角度,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27、现场直播与现场直播报道的关系

28、电视剧策划的定义

29、电视剧营销的必要性

30如何进行电视剧营销

31、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

32、真人秀节目的社会负面作用1、1、源于电视行业的竞争加剧:行业内、行业间

2、电视策划对电视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促进精品的产生,避免决策失误,行为误区、资源浪费。

2、(1)、总特征:向老年人集中,年轻人给予的关注度越来越少。通过多种新媒体而非电视获取信息。(2)频道竞争现状:.中央级频道的市场份额在09年前多年保持稳定,自09年明显下降省级上星频道的竞争力逐年上升B.由于各级媒体自身掌握的资源并不平衡,因而在重大事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存在差异C.不同人群中的收视竞争力: 中央级频道:男>女省级上星频道:女>男随着受众年龄越大,收看中央级频道的比例加大,中央级频道的市场份额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3、宣传教育论、文化艺术论、休闲艺术论、大众传播伦、新闻媒介论、经营管理论、媒介融合论

4、观察力、创新意识、经营意识、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精神

5、品牌形象策划:CIS企业识别系统

MI理念识别:电视台、频道、栏目的宗旨、理念反应在外就是宣传口号

VI视觉识别:采用最佳视觉听觉手段通过对画面色彩、文字、音乐的综合运用是电视品牌区别于其他

BI行为规范 :通过活动来推行精神与理念

6、优势 strengthsweaknesses 劣势机会 opportunitiesthreas威胁

7、电视环境主导者:不是不变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电视环境挑战者:实力强争夺主导地位

电视环境跟随着:次要地位期待和平共处

电视环境利基者:力量相对较弱

8、现状: 大量重复建设专业频道不专

对策:从绝对收视率到有效收视率、改变单一盈利模式、发展特色频道、开发频道衍生产品

9、栏目化生存和DV化生存

10、特点:人在雾中

选题:具有时代性和普遍关注、故事性、新颖性、提供人文关怀

11、调查评论类新闻节目、明星+游戏的娱乐节目、智力竞猜+高额奖品的益智类节目、民生节目、选秀真人秀

12、形式创新:组合与嫁接、分化与衍生

模式创新:规则和套路

13、money 广告费用 message 信息、广告词、文案media 大众传媒的选择 motion 广告活动的安排 measurement 广告效果评估

14、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信息传播的强制性、传播效果的时效性和瞬时性、传播成本高。干扰因素多

15、(1)对社会公认的传统文化与公共道德的弘扬(2)是一面镜子:反应国际问题和社会问题(3)提升电视台或企业的外部形

象、获得经济效益

16、(1)针对产品在市场投放的不同阶段:推出、成熟、巩固、淡出(2)隐形广告的策划

17、(1)参与到电影电视剧的画面与剧情中(2)服务类、信息类栏目(3)电视转播中的现场广告

18、USP理论的核心:明确的概念独特的主张

品牌形象伦:(1)广告活动的目标是塑造并且维持一个高度知名的品牌形象(2)塑造品牌形象要比单独强调产品的功能重要 的多(3)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19、社会发展的产物、电视人行业观念的改变

20、二“人”:策划人、主持人三“融合”:即兴感和现场感的融合、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组合、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21、1、谈话路径;开场语、基本结构和谈话进程、主要的兴趣点、结语

2、谈话现场的设计:形式上的安排、悬念的设置、道具的使用、音乐的运用3 影像资料的运用

4、背景介绍

22、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23、1、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

2、虚假新闻就是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24、1、选题要素:新鲜性、时效性、重要性。典型性、独家性

2、不同新闻的选题侧重点不同:新闻消息类:连续报道及系列

报道;新闻专题类:有深度,值得挖掘25、1、快字当头闪电式2快速进入现场26、1、了解对象。

2、减少因器材带来的干扰。

3、记者自身的状态。

4、为采访对象进行因人而异的设计、寻找和采访对象情感关

系的纽带。

5、注意倾听27、1、现场直播是现场直接报道的基础,对现场实况的同步记录、播出的成分较多

2、现场直播报道是现场直播的发展,含有更

多包装策划的成分

1、狭义:电视剧投拍之前围绕剧本所做的准备工作

广义:电视剧的生产和传播所进行的创造性定位和预设型策划

2、(1)电视剧的商品属性突出:市场中流通,受供求关系影响供大于求(2)对电视台来说电视剧一直是观众最喜爱收看收看的电视节目

3、利用演员进行活动的营销宣传、利用剧情进行营销宣传

4、(1)文化的娱乐化(2)切合大众实现自我的心里需求(3)满足大众的好奇欲和窥探欲

5、(1)社会基本道德的丧失(2)助长了观众的偷窥欲(3)拜金主义

一.填空

1.栏目的版式主要有三类:通版型、杂志型、大时段型

2.策划要素包括: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编排与播出策划

3、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访要求记者具备四种意识:换位意识、无知意识、怀疑意识、现场意识

4.在实际的节目策划过程中,嘉宾策划主要遵循几条原则:知情原则、对应原则、权威原则

5.电视策划流程:剧本策划、市场策划、制作策划、营销策划

6、电视策划从节目客体形态来看,可分为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策划、媒体整体形象策划

7、专业化频道在1993年之前就已经出现。90年代中期以来,电视媒体的频道专业化意识开始加强

8、电视剧策划流程:剧本策划、市场策划、制作策划、营销策划

二、名词解释

1、电视策划 :是对于电视的策划。对于电视的某一种行为,借助特定电视媒体信息、素材,为实现电视行为的某种目的、目标而

提供的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2、频道专业化 :专业化频道就是以特定专业性的内容、面对特定服务对象所组合成的频道。每一个频道有其非常鲜明的风格和主

打内容,形成统一性和独特性。如女性频道、生活频道、法制频道、旅游频道、读书频道等

3.、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 :电视谈话节目起源于西方,在英文中称为“Talk 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是以谈话为主要形式的电视

节目,谈话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行为

4、隐性电视广告 :是指采用公认的电视广告方式以外的手段或方法来产生预定效果的电视广告,又称植入式、嵌入式电视广告

节目策划心得及改进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