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初探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5篇范文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1-818034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30 16:41: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探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初探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全国教育教学工作者都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界要向国家培养第一流的人材。每个教学工作者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上好优质课。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在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判断。从理念层面要:

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学生学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 同,他们共同努力。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互动强调的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从本质上说,探究学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直至学生问的问题使老师都即时答不上来,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一节优质课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实质。二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是相关知识的综合,可以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综合,等等。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教师教学思想是开放的,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是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 养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开放,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体现社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结尾是开放的,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从操作层面看:

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联系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学习,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我们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而且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主动问题是指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问答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自主讨论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的活动。充分调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评互判,自评的目的是全面认识自我,发现优点,鼓起信心,认识不足,反馈调节。互判是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伙伴的优点,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这四个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教材有机地、灵活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就是一节好课。

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引人入胜,“引”指的是“引出课题”和“进行指引”,“入”是让人处于某种状态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引人入胜指的是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 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某一课题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的教学行为。精导妙引就是一节课的进行中,教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的教学行为,其目的就是掀起学习高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尾无穷指的是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行为。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

教学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教学艺术表演的大舞台。教师要在这个在舞台表演越来越精彩,不但要吃透教学大纲,熟悉教材,还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宝库,才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培养一流的人才。

第二篇: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的问题探讨范文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的问题探讨

钦州市大寺中学

侯恒高

摘要: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这是每个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从转变教师角色、传授新的学习方式和在课堂上多元化评价学生进行阐述,认为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探究知识,促成学生共同进步。要是本文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促进钦州市政治教学进步,本人深感欣慰。

关键词:教师角色 学习方式 主体性 共同进步

随着钦州市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出现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我们钦州市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一定 的成绩: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同进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同时,课程改革越深入,我们面临的的问题也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共同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每一节初中政治课,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让我们走向合理教学、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我新境界。

一、转变教师角色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总是怕学生不明白、不理解,一节课45分钟讲了40分以上,学生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空间。可能当时听得明白,可是下课不久后就忘记了。这样一来,学生要学的知识没有得到接受、巩固,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预期效果。但本人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死”的结果。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辩证地看问题。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学业的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能忽略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在积极、高效的“三维教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二、传授新的学习方式:

1、形式主义的新学习方式

在钦州市课改后的课堂中,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很多学校的教学出现良好的局面。学生自主意识比以前得到增强,共同进步型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续高涨,热闹的讨论场面,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然而,相当一部分讨论经过分析发现:这种是流于形式的讨论,只是表面热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浑水摸鱼”,说的、做的很多都与老师要求的无关,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并未达成到实质效果。我们一定要真真正正开展新的课堂教学,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千万别让课堂变成一个乱哄哄的课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定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自律;少一些多动,多一些探究。我们说的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一个形式上有秩序的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让同学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探究、学会共同进步,这才是我们钦州教育事业所需要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我们钦州有人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上台,老师下台”,我认为这样带有片面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并不排斥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接受教师指导的必要性。比方说:调查你所在的学校或周边的失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学生对回答身边的失窃问题不困难,但提合理化建议就很不易说全面了,这时就很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引导解决此类问题要从国家和个人该如何做,如何健全法制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方面入手即可。但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讲究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2)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再借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九年级政治总复习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 我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有关资料。这次我是让学生自己联系材料设计问题,由于对这个材料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①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我国北京成功获得申办2008年奥运会权利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提的不错。②请你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条广告语或标语。这个问题设计的也很新颖,当时我追问了一句:能展示一下你设计的广告语吗?那位同学的回答是:北京显国力,奥运展风采。尽管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还不是尽善尽美,但还是很有创造性的。(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4)以某种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的感觉。(6)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7)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 2 答。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探究学习,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里所说的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结论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既包括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但实质上又仍然是接受式的学习,不过是通过探究和体验而获得知识结论的主动接受式学习(因为知识结论已经由前人发现并加以概括形成理论,并构成课程内容了)。而这样一种兼容两者的主动接受学习方式,恰恰正是普遍存在于我们学校中的学生学习方式。我们所能做的是,引导学生就某个章节、某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究方法,学会对问题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受学习内容、学习条件限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不能普遍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方式。

4、促成学生共同进步

有人笑我们说,每一个中国人是一匹狼,难以战胜;一群中国人则是一群猎物。我们有智慧,可是有时我们钦州人少了点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改革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抛弃自私自利的思想。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时,共同进步型学习不应该理解成狭隘的课上讨论学习,共同进步型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下与伙伴、老师、家长、同学等的交流,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应该都是有效的共同进步型学习,因此,共同进步型学习应该渗透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现在教学中有这么几种倾向:(1)共同进步型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因而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共同进步型学习,往往只是同学们共同找出老师布置的问题的答案。如:教科版九年级教材第二课《历史的昭示》中的问题:①什么是爱国主义?它有哪些表现?②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属于这个类型。(2)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人人参与,实际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实效。(3)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安排讨论过于泛滥,导致整个课堂显得零乱,缺乏系统性。这些都具有片面性,我们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明确什么问题适宜共同进步型学习?

小组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的任务;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设计的共同探讨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动脑、有吸引力,同时还具有挑战性,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共同进步型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共同进步型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其次,什么是真正的共同进步型学习?

衡量学生是否进行了共同进步型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 3 看学生的活动是否具有共同进步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共同进步的技能(善于倾听、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等),是否产生了共同进步型效能。如在课堂共同进步学习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并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共同进步型学习,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细致分析一下过程,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让每一位小组成员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共同进步、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要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

(3)真正让学生有效地开展共同进步型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①要教给学生共同进步型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共同进步。②明确学习中当多人共同进步的效果确实比一个人好时,才进行讨论共同进步。共同进步型时要处理好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③共同进步型前要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作好共同进步的准备。④共同进步学习的时间、频率要控制适当。⑤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准确表达小组讨论研究的结果。

三、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模糊的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一句真诚的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我认为,当学生的回答很好时,我们教师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学生的回答残缺不全时,教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时,我们应委婉地进行批评指正,只有这样明确的、求实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化评价,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我们钦州的学生更加胜人一等。

新课程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四有”的创新型人才。总之,我们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讨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适合钦州市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制。

随着钦州市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政治课教学会随时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正视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采取对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必能达到钦州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境界。

主要参考资料: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第三篇: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

初中思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还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那么,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开头要新颖,建立学生学习信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开头若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就非常容易吸引听众。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兴趣,在上课一开始就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怎样才能开个好头呢?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开场白。比如,可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一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讲一个蕴含知识点的小故事作为课堂开始;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入一些时下的重大新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要贯彻“实、准、精”的原则

2.1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

2.2 “准”,即以大纲、课标和教材为准。讲课时,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先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礼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最后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受这一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理想,也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2.3 “精”,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中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主题教育要“明”

3.1 精心设计问题。为了讲清观点,明白道理,我们首先根据课本章节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本着由浅入深?p由远到近?p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逐一回答,使蕴含在教材中的道理展现在学生面前。

3.2 精心设计板书。板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起着直观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的教学特点和目的要求,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考虑板书设计,一是突出教学目的,二是利于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正确娱乐、文明休闲”一框题,我通过课堂教学归纳出了“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对待上网”,并及时地进行了板书。通过板书,学生对本节的观点一目了然,本课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应该怎样用这个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等。教学方法要“活”

4.1 小品演示法,起到玩中学的作用。让学生饰演小品的角色,演一段小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其从各个角度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必要的知识。

4.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争强好胜是青少年普遍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想法,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予肯定。

4.3 多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数学、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

4.4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从而真正爱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收听广播,让大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新闻时政、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和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第四篇: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

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中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渠道,对加强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思想政治的内容已更加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理,这样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提出一个新的挑战。那么怎样上好思想政治课就放在教师的最前沿。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新课改为主导思想,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要有自己的知识系统,独特的教学技能,操控课堂气氛的能力。

关键词: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课堂气氛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及时拓宽信息渠道。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处在知识,信息激增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旧式的教学方法其功能慢慢地丧失,学科教师假如不更新知识,不及时参与培训和学习,将无法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材料,新情况。把课上好上活。为此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专业知识是任何一科教师必备的。作为示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本身已备了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具学校教育必备的重要力量。“学高为师,道高为范”,教师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具备了精湛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教师除了具备本体性的专业学科知识外,还要具有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文化性知识等。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课堂上教师能否把教材讲透、讲清,学生是否能够把握教材都与教师对专业知识把握程度有关。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所得,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总结,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把握好教育学和心理学才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学。同事教师还要具备文化性知识,这样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视角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都要学习。

(2)教师要认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这样让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学习新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适应新课标准的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并熟练把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能很好地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来为教学服务。所以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正好是做到了与时俱进,受益不浅。

(3)培养良好的知识、信息增长行为习惯。如准时收看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栏目,有条件抽空上网浏览。如信息量较多的新华网,人民网等,例如在讲述选择与责任时。我们可以联系每中感动中国人物。这样效果更佳,因为这些是当前比较典型的新闻。当然也要看看报纸,同时还要注意信息的积累和整理。

二、教师的教育技能

所谓教育技能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运用表达的一种能力。教育技能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二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指讲述内容的艺术,灵活运用教具的艺术,教学体态的艺术,板书的艺术性。

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是课堂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刻而不迂腐,课堂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多关心当今时事,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思想政治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得既有趣又生动,并且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这样使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活泼生动,学生喜欢的科目了。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与选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是怎样面对选择的,这样气氛活泼了,学生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教师在他们讨论表达自己见解时,适当控制并加以引导在选择前面一定要慎重。

同事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潜力。当前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材,在教育内容中引入了许多有艺术性的资料。如: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插图漫画等等。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做创造性的劳动,挖掘教材中内在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等,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把知识学活。教师在讲述教学内容时。灵活运用艺术性材料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挖掘教材还要注意确定教材的重难点。教科书中有一些内容同学们不易理解的,教师应对其深入理解,然后找到一种易于让学生们掌握的方法。新教材中删去了部分有些在中考中,生活中还是很有用的地方。教师应该补充讲解,而且还可以弥补教材滞后性所带来的缺陷,充实学生的知识。

三、课堂气氛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保证

一堂课上的是否成功,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部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心理特点。它反映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却恰好相反。因此,教师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1)教师要保持一种好的情绪。如果教师带着不良情绪进教室的话,不仅影响教学,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在我任教的学校每一层办公室的进出门口都有一面大镜子挂在墙上,其目的是让教师上课前,下课后照一照,不要带着不良情绪进出教师。下课后,学生也可以到镜子前照一照,以检查自己是否带有不良情绪来接受每一节课的内容。我觉得这样做挺好的,更利于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

(2)教师要善于调节和把握课堂气氛。中学生正处于情绪多变的年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使学生有兴趣的学,并唤醒其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解决情绪的困扰,提高情绪的稳定性。这样使学生带着稳定性的情绪走进教师的课堂,教师的课堂就会收到预订的效果。

(3)师生互动是一节成功课堂的体现。在实施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它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创新教育,更多的实现师生互动,最大限度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如果教师还用旧式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即使他讲的再好,也没有学

生插嘴的份儿,那么这堂课只能说是失败的。要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肯定要良好的课堂气氛,而良好的课堂气氛肯定需要师生互动。实现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实践证明,无论是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技能,作为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的灵魂,我们要考虑学生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学生需要我们什么。我们要做学生所需要的教师,这样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也才能体现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价值。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责任,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真实体验,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感情的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随着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出笼,在当前音乐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如何上好音乐课,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理解力不同,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短暂的四十分钟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内涵和音乐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就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与音乐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教师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保障 现在初中音乐课本中的欣赏内容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除了对作品反复钻研,认真掌握之外,教师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在上七年级音乐欣赏课《牧童》时,老师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引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比了不同风格的《牧童》,让学生体会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之后,然后教师用竹笛演奏了中国风格的牧童曲,接着又用吉他演唱了外国牧童风格的流行歌曲,让学生通过老师精湛的表演切身体会各种风格、题材的艺术作品,达到情感的共鸣。

二、联系学生、学校实际,认真开发校本教材是上好音乐欣赏歌的重要举措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这导致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及其相应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现有教材的一个良好补充。比如在民歌欣赏中,结合地方特色选择高台民歌《十绣红军》、《十七大精神就是好》等改编、新创作的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由于曲调大多选择本土民间小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过、唱过,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学唱,让学生们学习家乡民歌、亲近本土文化,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音乐欣赏课质量的重要保证

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欣赏课不能停留在单纯的以讲解为主上,仅仅追求听觉感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音乐需要,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听觉,动静结合来满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要,已成为一节优质欣赏课的重要保证。随着多媒体电脑制作日新月异,可以制作视频音乐、动画等,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比如在教学校本教材二胡曲《奔驰在千里草原》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视频将美丽的草原风景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生活习俗与背景音乐结合,让学生通过速度的变化和风格的转移,来体会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加能全面、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参与,是上好音乐欣赏课最有效的途径 “告诉学生,学生会遗忘,做给学生看,可能会记住,但让学生参与,他们就完全能理解了”。让学生参与到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创作,去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实现音乐新课程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这样对音乐作品及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也很灵活。如欣赏《卡门序曲》a乐段中的顿音记号,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作用,c乐段的《斗牛士之歌》用了更形象的斗牛动作,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有效地运用学科综合的艺术来推动音乐欣赏课的进程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创新与实践成了摆在音乐教师面前最突出的问题。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音乐欣赏课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音乐课应适当地融入舞蹈、美术、古诗词、文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形成一种多种学科交叉的模式。欣赏课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故事背景描述,如在《渔舟晚唱》中可以让学生听后思考作品描述的意境;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想象到的画面;如在银屏乐声中通过动画让学生选择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质。

总之,一节优秀的音乐欣赏课凝结了老师的智慧和汗水,教师们要对音乐作品有正确的分析和理解,挖掘音乐作品要素,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通过音乐实践,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初探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