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1-906789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1 22:43: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教学因你而精彩

——谈生成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全面铺开和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正得到不同程度的“扬弃”。在这新旧教学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至于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则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改的理解,认为生成性教学应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那么什么是生成性教学呢?本文认为,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教学预设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

生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它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建构。生成性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仅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突发灵感生成,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思维的启迪,灵感信息的捕捉以及问题的发现等生成性成果。下面就生成性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预案,有心准备生成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不可动摇的预设方案,教师与学生的全部活动均要围绕“教案”展开。这种“既定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变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那么应如何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笔者认为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它会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有效地调整,生成是预设的更高境界,它也会随着预设的关注而更加精彩。在教学实际活动中,我们就是要达到通过教学引领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因此,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大部分的生成仍然是预设中生成的,预设与生成并非互相排斥和对立的,而是相互相成的,两者是个和谐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预设是为了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前提,任何脱离预设的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散漫无章,容易使教学陷入虚无主义的迷阵,使教学变得零乱而无系统。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课堂教学的生成而是为了使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更富有成效性。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所包含实质内容和关键因素,才能做到胸中一盘棋,激活和用活教材,为课堂生成铺设通道。因此我们的教案预设应挖掘教材中可生成性内容的亮点,这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基础。例如,我在教《人权的历程》这课时,就预设了我国目前人权现状的讨论题,经过大家讨论,学生获得了辩证的认识,挖掘了教材不曾有的内涵,实现了预期的生成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备课更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而且更多地应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学习水平,估计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习惯,生活有怎样的体验,经过学生探究会有哪些偶然性问题以及教师的应变对策或练习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等情况,这些教师都应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生成作好心理、思想、知识方面的准备,因此说生成是来自教师预谋中的生成。

二、用心创设情境,潜心诱导生成

大家都知道,要促使课堂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的情景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去填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望文生威,造成“台上昭昭,台下昏昏”的独角戏局面,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但是理论性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只要教师做生活有心人,努力分化、提炼理论性知识中的生活性素材。坚持以人为本,挖掘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就一定会拉近学生和文本、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与兴趣是生成的起点,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亮点。因此说,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展示媒体,抛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但要使创设情境达到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效果,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第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考虑的教学活动底线,也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基点和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过高或过低确定发展水平,会造成学生无所谓或无奈生成的情感情绪。第二要根据时代气息创设情境。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做到学用一致。因此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把社会热点和重大时事事件与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时代气息,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促使教学生成。例如我在教学环境问题时,就创设了用Flash展示目前环境问题存在的现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顺势导出问题。学生不仅得到了深刻理解,而且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现了课堂生成。第三,创设情境,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教学。如教学《一天我们“制造”多少白色垃圾》时,我创设了马某一天制造白色垃圾的Flash动画漫画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非常好,从而较好地把握了因果关系的实质,加深理解了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所有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课本知识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况且通过联系实际,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升华,出现教师意料不到的生成效果,这样就有效地提高新课改课堂教学效果。

三、成心利用矛盾,耐心提炼生成

教学冲突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原动力,是提炼课堂生成有效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中常“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人为地为掌握知识设置各种矛盾,在互相冲突中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那么什么是教学冲突呢?笔者认为,教学冲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即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潜能和需要出发,从教材中精心提炼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聚焦点凝结在这些内容和问题上,于是二者发生了矛盾“冲突”,这时学生的情感高亢,思维活跃,讨论激烈,语言交锋犀利,千方百计想质疑辩难出个明白,从而使冲突迭起、达到高峰,因此说冲突是教学艺术的灵魂与精髓,课堂教学因冲突而精彩纷呈,闪现出教学艺术的光辉,最终提炼出教学生成的理想教学境界。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过程,让精彩的教学生成与我们结伴同行,同时也使我们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非凡。

第二篇: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教学案例

一、案例主题与背景

当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应试教育观念和氛围的影响下,存在着课堂设置单

一、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教学模式与手段相对落后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们对思想品德课堂失去了兴趣,许多学生不爱上思品课。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兴趣和情感的激发是支撑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结合思想品德学科和政治法律知识的特点,创设最佳思品课堂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这一学科应更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教学情景创设将更注重在思政教学中的运用,在新改过程中把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次案例研究,旨在探讨情景创设法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和有效表现方式,并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思品教学更加有效、生动。

在案例研究过程中,以多位教师集体备课和听课的研究方式,探讨情景创设法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和情景创设法的有效表现形式,力求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将情景创设法应用到平时教学当中去,提高思品教学的高效,展现灵动的课堂效果。

二、案例描述

经过集体备课,八年级下思想品德《隐私与隐私权》课堂实录如下:

课前小游戏:真心话大冒险(师生之间相互问任何问题,必须如实回答,拒绝回答要接受惩罚)教师先让学生主动举手向老师提问,学生受约束不敢提问,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师:你身高是多少?

学生1:167厘米,那老师你体重多少呢? 师:最近一次是92斤,不知道长胖了没有。(此时学生主动举手人数开始多起来,游戏继续。)学生2:老师,你有没有男朋友? 师:这个我保密,你爸爸的工作是什么? 学生2:建筑工程师。

师:我先来问你,你的QQ号码是多少,密码又是什么? 学生3:我拒绝回答。

师:拒绝回答是要接受惩罚的,你想清楚了? 学生3:想清楚了。

师:你问什么宁愿接受惩罚也要保守自己QQ的密码呢? 学生3:因为这是我的隐私。

师:那我们先来接受惩罚吧。(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我是最聪明的”,全班学生情绪高涨)刚才我们同学说有些内容涉及到自己的隐私即使要接受惩罚也不愿和大伙儿分享了,那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是隐私?(那私人领域包括什么呢?那个人私事包括什么呢?)

生: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师:是的,隐私——隐和私,那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的纯个人私事就是隐私(隐私 不愿公开 纯个人私事)。

师:我们来做一道隐私的数学题:隐私=丑事(提醒:明确隐私并不等于丑事隐私并不等于 丑事),但当我们的的隐私被他人侵犯时,你当时的感受如何,想说些什么? 生:愤怒、难受、恼怒„„

师:由此可见当隐私被他人侵犯时,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为了尊重和维护公民的 隐私,因此(出示法律依据1:《宪法》第39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 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那么什么是隐私权呢?

(出示定义: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师:从定义你是否能判断:

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提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透过电视、电脑、电话等,教师在黑板板书)好了。隐私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拿什么理去判断正确与否呢,不是是老师说了算,是法律说了算,让我们进入据理力争。争做法律王国的荣誉公民。想想看要获得这个殊荣需要什么条件: 师:想获得,必过三关:

学生活动(说规则:小组合作完成3个活动)

【环节一

天天向上】

师:现在是天天向上新闻播报时间:

在一天深夜,某地派出所以“扫黄”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天天向上节目组一致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请问是否合法?为什么? 找出法律依据:法律依据2: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提问:请问哪些机关可以合法搜查?怎么才算合法?有没有特殊处理?(当隐私权的任何一项内容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开他人的隐私,都不属于侵权行为; 小结:解题三步曲;

师:有法就好,同学们这其实就是隐私权的哪一项内容?私人生活安宁权 师:那为了尊重和维护此内容,我国法律还任何规定:

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再挑个!

【环节二 校园贴吧:搞不明白】

(1)判断师:你是否搞得明白。他们的行为有没有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呢?

(2)找出法律依据:我国法律规定3: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看图三,提醒2: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不属于侵权行为:T:这又是隐私权的另一项内容:个人信息保密权;(静态的)《刑法修正案》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环节三 一呼百应(动态的)】学生角色扮演

A:嘿!你说这年头,还有啥“噱”头,同学写写信,我妈次次拆,想想小时候,妈妈说合法,我也没办法。哎,郁闷!

B:这年头很正常,我们写信他们看,父母看子女,老师看学生,领导看下属,还有啥隐私,你信妈妈看,妈妈说合法,你还真当真,哎,傻蛋!(1)打出他俩对话中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行为

(2)找出法律依据:法律依据4: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公民有权对个人有权对个人的通信内容保密,禁止他人擅自查看。

提醒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师:这个通信仅仅是指信件吗? 生:不是,还有电话、邮件。

师:对,很好,主要是指有关公民自己个人信息的一切通信,但是不能滥用。(犯罪嫌疑人)师:张老师这个人比较显掰,我总是想如果有一天我有所成就,我就把我的个人经历写成自传,是属于侵权行为吗?(私人隐私利用权)生:不是。

课堂作业:判断学生黑板上的行为(学生均能准确判断对错)过渡到 【维权前沿】

【小组合作讨论】选择其一讨论:该怎么维权;明确运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诉讼和非诉讼)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个人的隐私权被他人侵犯,因此当务之急还需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师:【教师小结】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还他人的隐私一片净土。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是文明进步、法治、和谐的社会。

【收获之园:

一项体验、两个概念、三条勿忘、四条依据】 学生认真听讲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教师将多种教学情境的表现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向我们展现了情境创设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情景创设法有角色创设情境、具体活动情境、多媒体情境及实物情境。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且合理有效地运用情境创设法来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能直观地接受学科知识,并能在体验中应用所学知识。虽然这节课情境创设比较多,但从整体教学效果来说,我校教师提出了不同意见。就此听课结束后我们围绕着“探讨情景创设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进行讨论。与会老师共同讨论得出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之一。

2、有利于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佳情境的创设,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运用现代技术及语言,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

3、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实质。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也更助于学生理解实质、把握内涵。

4、有利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情境教学把历史知识的信息通过辩论、演讲、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传递,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己多元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也有教师指出情境创设法应用上的不足,教学过程中存在是滥用导致课堂教学凌乱,多用情境创设可能会将教学重难点主末倒置,过多的情景创设容易使学生过于积极好动,不利于教师班级的管理。

四、拓展与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将教学实践和探讨交流相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将教师在学校教学过程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和构建以“提升教研层次、共享集体智慧、立足实践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的思品教学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目的性、研究性、和递进性。此活动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理论结合实践,注重专家引领,注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过程中的合作研究,注重教师的经验交流和共同探讨。在研训活动结束之际,我们教师对此次研训活动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研训主题直面现状,倾听心声,反思教学。在研训活动之前,校教研组组织调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记录、汇总,与个别教师交流讨论确定主题;学校聘请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第二,有序推进,逐层递进,优化研训。在本次研训活动中,教师参与面广,全校社会教师在活动中都有研究所得,研究也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广大社会与历史学科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起到“理论学习促底蕴”“课堂实践促内化”“设计交流促提高”的良好效果。

第三,深入反思,收获启示,提升研训。在研训活动的过程中,校教研组组织多次的教师座谈会,以交流反思在培训过程的经验和不足,及时做好整理、记录工作,使教师收获启示,提高研训活动的效率。

关于情境创设法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和设计,通过案例研究和集体讨论,我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存在。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就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思品教育教学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文目标。

在反复实践和探讨中,我们得出思品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多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从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着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开展。相比虚构的教学场景,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创设的情境,更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关照社会实际,以理性的眼光和知识去看待身边的社会现状。

当面的历史教学在应试教育观念和氛围的影响下,存在着课堂设置单

一、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教学模式与手段相对落后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们对历史课堂失去了兴趣,许多学生不爱上历史课。而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兴趣和情感的激发是支撑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结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应更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教学情景创设将更注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在新改过程中把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次研训活动,旨在探讨情景创设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并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历史教学更加有效、生动。

在研训过程中,除了探讨情景创设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之外,还讨论了情景创设法的内涵、原则和具体表现形式,力求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将情景创设法应用到平时教学当中去,提高历史教学的高效、灵动课堂效果。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_年6月30日

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又一个学年转瞬即逝,这一学年,我既经历了困惑,也收获了欢乐。由于是带毕业班,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有一丝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同时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获取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认真分析教材结构,把握重点与难点,认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解析问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历史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受益不浅。

二、愉快教学

课堂上,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信息反馈,调动学生对历史课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学习历史,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会有针对性的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对于即将毕业又有着升学压力的学生来说,课堂的内容既要讲究身心的愉悦也要讲究内涵;既要对历史与社会教材知识进行丰富的思想表达,也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独到见解;既要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也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内在联系。如我在复习中国近代探索这节内容时,引导学生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变化,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的整个发展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前期新文化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之时的重大事件,再让学生把新文化运动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生于世界近现代交替时期,明显地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后期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动员。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经常在课堂上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尽可能的为学生展现一个鲜活的历史,这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也有益于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三、寻找失误

为了了解学生内容的掌握程度,我会定期的对他们进行测验,为了出一份高质量,适合教学要求的试卷,我常向带毕业班有经验的老师讨教或网上搜集资料,并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测验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我会将学生的失误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对不同类别错误的学生进行交谈,找出学生失误的原因和自身工作中的疏忽,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更改教案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与时俱进

历史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因为书本所记载的事实都是已经发生了的,做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也会补充适量的贴合学生实际,贴合中考的时事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关心社会,学以致用。

在当前课改的形式下,死守课本是跟不上潮流的,而且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注意对社会发展的知晓,很容易造成思维僵化。所以我平时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动态,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增加阅读,积极思考,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202_年6月30日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与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4、5、6)班。一学期来,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毕业班的任课教师,更加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在开学之初就认真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认真地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

在本学期,主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

3、九年级面临升学任务,课堂教学内容除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时政热点。作为教九年级老师,认识到要面临中考,考试方式由开卷改为闭卷,分值也升为50分,故在课前做到格外认真地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课教学。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新课改,提高教学效率

今年中考,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历史学科的课时少、考试范围广,历史学科中考考试时间短,我们要在初三这短短的一年中不仅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还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备考。真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教育教学就是同时间赛跑。

针对这些情况,要是按老思路,老办法来教育教学是肯定行不通的,这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把握学生的情况和中考改革和考试趋势,结合我校实际,学生实际,确立了今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的方针:厚今薄古、厚中薄外、突出历史主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侧重于正确历史观、历史分析方法的教育和培养。这使我的教育教学不再盲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1、第一阶段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时,首先抓住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主干,回扣教材,比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线索等,引导学生逐课

进行复习。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补缺补漏,强调重点、难点;最后,通过完成一些月考来巩固成果,力争课课通关。同时还积极做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

2、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着重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他们认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列表法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考试范围,分为十个专题来复习,通过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学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

3、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考,做好考前热身运动。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迎接中考。因此,我认真研究以往的中考试题,研究《考纲》、《课标》,研究热点、焦点问题和周年问题,把握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趋向,精心筛选每一道试题,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到考后全批全改、及时讲评。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做到:(1)强调学生要注意书写的格式。(2)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讲清讲透。(3)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要深入分析失误的原因,并教给学生纠正错误和克服失误的对策。训练完毕,归纳每一种习题的解答技巧及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应考能力。

三、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1、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身得有一桶水”。因此,我除了钻研教材,认真讨论课文的重难点之外,还广泛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广泛涉猎,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课程培训和继续教育,从知识、能力全方位充实、提高自己。

2、谦虚好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平时除了去听区教研组里组织的公开课外,还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在第一轮基础复习时,由于时间紧,复习时过于仓促,导致学生的基础复习不够扎实,复习不到位。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思考。

3、教学时间短,没有过多的经验积累。

4、和其他教师交流不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我的路还很漫长,我会一如既往的在自己钟爱的事业里追求卓越。202_、7、1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