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首次系统提出的“新三观”,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反映了党中央对于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认识的深化,是对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的环节更深入的思考、更具体的分析和判断,下面我仅就如何教育党员干部更好地树立和坚持事业观,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认识。
“事业观”是人们以世界观、人生观为前提的对待事业的根本态度、看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个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走向。强调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干事创业的需要,也决定着他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归宿。只有把勤奋的精神,实干的劲头,开拓的勇气、自省的作风、有为的追求贯彻在自己日常工作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荣辱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方向,才能体现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事业观。
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为中心保驾,为大局护航,大力唱响“进取实干、统筹发展、晋位升级”主旋律,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方略,自觉融入到中心工作上来,在参与发展中找准位置,在保障发展中明确任务,重点围绕工业和项目建设、城乡建设、农民收入翻番、改善民生等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并在深入开展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教育,使广大干部真正解决“谁让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真正解决“做官为什么、在岗干什么、离职留什么”的问题。通过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者并重,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强力构筑干部“不想贪、不能贪、不易贪、不敢贪”的四道防线,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篇: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总书记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事业观决定着工作观和政绩观,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观和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是人民群众的引路人、带头人,其事业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当前,积极倡导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不仅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迫
切需要,而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事业观是指人们对事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对事业的意义、目的以及人与事业、社会与事业等关系的总的看法。正确的事业观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事业发展的基础,强调勤奋敬业、扎实工作,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当前,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才能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完成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保持勤奋的精神、实干的劲头、开拓的勇气,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树立和坚持正确事业观的基本前提
事业心是干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责任感是对所从事事业的责任意识。对领导干部来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树立和坚持正确事业观的基本前提,也是必备的政治素质。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如何,直接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实践表明,事业心、责任感出动力、出效率,出凝聚力、出战斗力。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我们即将跨入“十二五”时期。这一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真抓实干是树立和坚持正确事业观的具体体现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集中力量干好的宏伟事业。完成这样的事业,需要每一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真抓实干。只有真抓实干,才能为宏伟事业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当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与正确事业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如,有的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有的盲目决策甚至失职渎职,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真抓实干,用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检验工作成效,是树立和坚持正确事业观的具体体现。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把求真务实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途径;坚持群众的观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历史的观点,就是把科学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坚持真抓实干,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优化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加快建设又珍惜民力,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篇: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投资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审计人员必须立足本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放在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行动,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理论宝库。
理论是时代的先导。每个时代总会面临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的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必然产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时代推动实践,实践呼唤理论,理论又引导和推动时代和实践前进。这就是时代、实践和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必须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十七大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突出强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抓住了今后5年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当前,审计工作服务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必须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长效机制,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工作观,解决审计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必须敢于坚持原则,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解决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做贡献上,增强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示实效,切实负起促一方发展、树一方正气、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大力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干事创业,不断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并在创政绩的过程中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政绩观。
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心得体会
投资处
一、坚持学习,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不懈的追求,要把学习看作是个人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更看作是一个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力的需要。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就我们从事的审计工作来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始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履行工作职责的正确思路、促进工作的具体措施、领导工作的实际本领。注重加强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注重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文化、人文史哲等知识和审计业务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虚心向同事请教,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中坚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二、求真务实,提升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我们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作为审计部门干部,工作上要求真抓实干,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养成敢抓敢管敢负责的干练作风,力戒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推向前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团结奋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实践证明,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智慧,才能树立一个单位的良好形象。注重把团结作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来培养,努力地培养自己能容人、容事、不计恩怨的雅量,相互谅解、坦诚相见的气度,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事之间有一些不同意见是难免的,有问题公开说,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中做到求大同,存小异,经常性地换位思考,养成一种尊重他人、重视他人意见的作风。与人相处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不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带头去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与大家在相处共事中加深了解,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包容,在团结奋斗中增进友谊,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严格遵守部门各项规则制度,服从和服务于工作大局,营造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廉洁行政,永葆良好的政治本色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的工作精神,作为一种纪律要求来遵守,作为一种良好习惯来培养。在作风上,耐得住艰苦,担得起繁重的工作任务,讲文明、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讲人格,保持共产党员作风上的纯洁性。在思想上,守得住防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顶得住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谋取私利等不良思想的侵蚀,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在行为上,管得住小节,坚持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去规范我们的言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管好自己的行为小节,不做不洁之事。在生活上,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做到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审计干部要树立怎样的事业观、工作观、政
绩观
投资处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2009年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的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名纪检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是不可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笔者以为,新时期的纪检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才能做好党的忠诚卫士,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一、要把职业做成事业
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无所谓高低贵贱。但长期以来的一些传统观念以及各部门的现实差异,使人们给职业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于是乎,一些干部对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好的单位趋之若鹜;而对一些工作环境艰苦,条件相对较差的单位,唯恐避之不及。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哪种平凡的职业,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纪检工作,虽然艰苦,甚至费力不讨好,容易得罪人,但是笔者以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把审计工作当作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来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好审计事业,必须做到敬业、精业、乐业。
一要敬业。“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代的士大夫尚且有这样的思想境界,作为新时期的审计干部,更应牢记宗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敬业是干好事业的基础。爱上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是审计工作的客观需要。审计工作牵涉面广,压力大,困难多,广大审计干部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能不辱使命,取得成效。
二要精业。审计干部维护的是党纪国法的尊严,如果业务不精,不仅会让人笑话,还有可能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浪费,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干部,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使自己具备四种能力,一是经常学习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善于冷静思考,做好思想工作的能力;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具备综合分析、鉴别的能力;四是不断更新业务管理知识,具备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
三要乐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潜入到自己的工作,爱上自己的职业,就会从中体会工作的乐趣,就会刻苦钻研,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当枯燥的法律条文让人乏味时,不妨想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当遇到阻力甚至不被人理解时,不妨想想经济犯罪给社会带来的种种恶果;当遇上困难想泄气时,不妨想想审减投资为国家节约资金后的大快人心,这样,就会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更加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要把工作当作责任
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设置,都是权力和义务并存,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岗位,我们要时刻明白,权力只是属于这个岗位的,而不是属于我们个人,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很多,组织和人民让我们坐在这个岗位,是对我们的信任。因此,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审计干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应常怀敬畏之心,常求务实之效,常思创新之举:
一常怀敬畏之心。要畏民之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有许多地方,人民群众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作为审计干部,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民计民生放在首位,把百姓安乐记在心中,把审计重任扛在肩上。要畏责之重。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利国利民,用得不好,则会祸国殃民。作为审计干部,对“手中利剑”当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感,方能谨慎用,真正做到执法执纪公平公正。
二要常求务实之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纪检工作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诚如斯言,国家出台的制度、措施,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会切实可行,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无本之木”;再完美的制度、措施,如果不执行、不落实,也是个“空架子”;违法乱纪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审计部门就会成为“稻草人”。审计工作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围绕一个“实”字做文章,做实事,求实效,得实绩。
三要常思创新之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正受到强力的冲击和影响。如何使信息技术真正在促进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在全国还没有一套规范的、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办法,我们要积极探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科学之路。为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全面准确掌握审计对象的情况和各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我们要在审计机关建立“审计数据库”和“审计预案”信息系统。建立及完善“数据库”和“审计预案”。进一步创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做法,规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程序,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内容,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质量,以先进审计文化塑造审计人精神,以创新精神加快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步伐,推动审计各项工作的创新,使创新成为审计机关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要把人民满意当作的最大的政绩
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作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表明,一切工作以服务百姓为宗旨就是正确的政绩观。审计工作方针要求:“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只有审计监督,没有很好服务大局,审计工作就会平平淡淡,毫无起色,就不可能取得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不能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就会出现审计监督的真空,让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的行为有机可乘,因而也谈不上履行了审计监督的职责。因此,能否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审计机关要有服务大局意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科学制订项目计划,要善于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捕捉社会关注,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分析研究,科学确定审计重点,提高整个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三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
投资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其实这“三观”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事业观成就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工作观以人的素质为体现;政绩观使政绩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造。这三者既各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又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
总书记提出的“新三观”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意义的。以往,我们党长期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比世界观更为具体务实,也更有操作性和检验度,体现了总书记一贯坚持的求真务实的思想;工作观,比人生观更为贴近实际,体现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导向,而不是单纯的检验领导干部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道德标准;政绩观,比价值观更为符合现实,也是更有导向性和考评信任度,体现了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核心作用的要求。
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树立正确的事业、工作、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归跟到底统一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 是教育领导干部做官、做人、做事的人生哲学,是激励领导干部形成远大的事业理想、科学的工作理念、正确的政绩取向。
讲到人就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的思想;二是人的实践。前者是指做人,后者是指做事。如何做人做事?
我以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二字,要求我们做事必须脚踏实地,做人必须诚实守信,也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人决定做事,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无视、轻视、忽视或漠视“做人”这一根本,只把目光和心思专注于“做事”的人,其实他难以把事情做对、做好。“做事先做人”。先把“人”做好的人,他的世界才会完整,他的人生才会美好,他才能做好大事,创建大业,成就大器。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我想,这是一条于国于民于己皆利的为官为人之道,既是哲理,也是人生!做人讲过程,做事讲结果;做人一辈子,做官一阵子。这一高一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取舍。低调做人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种做人的品格,一种智者的风度,一种贤者的修养,一种强者的谋略,一种明者的胸襟,是做人的最佳选择。
高调做事与低调做人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要立志做大事、用力做实事、全心做好事,也就是高标准做事,这是为人处世的根基。低调做人体现的是一种成熟,一种自信,一种智慧。把自己放得越低,别人看你就越高。做人、做事、做官,三者紧密相连: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基础,做官是职责。做人之所以是根本,实际是唯物辩证法在做人、做事与做官三者关系上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做人做事还得从内因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是把自己调整到以一个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做实事、做好事,就是树立信念、敢想敢拼、以诚待人、公正处事、努力学习、成熟思考、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唯有此,则事必成!
低调做人,就是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礼贤下士、沉着稳重。高调做事,就是大胆果敢、开拓创新、所向披靡、积极主动。两者并不矛盾,可以互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当领导的,要放下架子,尊重下属,爱护同志,说话算话,一言九鼎,指挥得当,吩咐具体,见解独特。做下级的,要为人谦虚,戒骄戒躁,小心谨慎,注重细节,大胆果敢,雷厉风行,敢说敢做,风风火火。否则,就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你为人太猖狂,做事没主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说求发展是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前提下而求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讲,做任何事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出发,人是第一重要的考虑要素,科学发展观就是讲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的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学发展,需要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将“三观”落实到谋划工作中,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中。
学习中纪委三次会议新三观心得体会
投资处
从小到大的政治课堂,我们都耳熟能详一句话:“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次熟悉又一个“三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新三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再到今天的事业观、工作观、价值观,这种种不同的提法说明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要求,正在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思想层面具化到工作实际,胡总书记的新三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内涵。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要首先明确何为事业,事业事业,干事创业,是为党为国为民的宏图大业,而不是为一时一地一部门的一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为这是有事业心的基础,这是干事业的要求,也是能够干好事业的保证。
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就要明确为谁工作,如何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工作。也就是胡总书记要求的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就要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追求政绩不是错,碌碌无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平庸哲学绝不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绩观。但应如何建政绩?记得十余年前高中老师曾谆谆教诲:“同学们,我们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要全面追求升学率!真正成为有用之才,要能各尽其用。”套以用之,领导干部也应全面追求正确的功绩。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追求政绩,而不是目光短浅地毕其功于一役,只愿乘凉,不愿栽树,追求片面、暂时之功绩。真正的政绩,应遵循客观规律,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量,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问责。
相信更多的人,会从新三观里读出更多顺时代潮流、社会发展的新意,更会读出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殷切希望和一片心意。
第四篇:树立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胡锦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
胡锦涛指出,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三是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四是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五是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六是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不要搞“花拳绣腿”
怎样看待政绩,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关键是要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事?什么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而且还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贻害子孙。>>详细
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
游离根本,沉湎于个人得失。
好大喜功,热衷于政绩工程。
作风飘浮,习惯于表面文章。
以官为本,醉心于权力游戏。>>详细
以六个“实”来考验政绩观和执政能力
官员政绩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三重检验
怎
样
评
价
领
导
干
部
政
绩
建立更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
政绩考核对科学性、实践性、操作性要求很高,我们对于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间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宜求全责备,但必须管用,也就是要建立起为天才留空间、为中才立规矩、为庸才找出路的政绩考核体系。
这一体系,首先要既反映子孙后代的长远要求,又反映现实的紧迫要求。
这一体系,也要兼顾到时间的可追溯性和地区发展的差异性。
尤其关键的是,干部的政绩考核,民意不能缺位。>>详细
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要注重“四性”
用什么样的标准考核政绩、用什么样的指标考核政绩,领导干部就会相应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政绩、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创造政绩,所以,考核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我们不但要非常重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而且必须改进政绩评价方式和考核方法。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要特别注重“四性”,即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标准的科学性、考核方法的民主性和考核结果的导向性。>>详细
政绩考核要建立科学标准,制定科学方法
政绩考核制度要解决三个问题:考核什么、怎么考核、谁来考核
——将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一些做法纳入考核指标。
——考核量化成为常态。
考核指标体系不是僵化的,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来调整
考核的内容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切实扭转‘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促使干部用权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详细
社会热点聚焦: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贵在上心、上手、上脑
树“三观”关健在于搞好“四个统一”
活学活用
案例分析:创卫成了“创伪”?
案例分析:动辄“世界第一”,有无必要?
第五篇: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答题精要汇总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一、“新三观”的内涵
1、“事业观”是人们以世界观的前提,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事业的根本态度,是履行工作职责,实现自己理想的行为规范,是把勤奋的精神、实干的劲头、开拓的勇气、自省的工作作风和有力的追求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方向,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三不为”),淡泊名利,克己奉出,努力为党的事业去苦干、去拼搏、去冲刺,始终保持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
2、“工作观”就指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是把本职工作、组织交给的任各当成“责任田”,不分份内分外,不挑肥拣瘦,不拖沓推诿。
3、“政绩观”关系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化,不提哗众取宠的空调口号,努力创造经得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4、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执政行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时代需求;
2、是增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内在统一的,相互促进:
1)科学发展与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
第一、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第二、事业观是人们以世界观为前提,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的根本态度,是履行工作职责、实现自己理想的行为规范。
第三、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总是与发展观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为何发展、怎么样发展、怎样求发展直接决定于发展方向、发展的状态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发展观又决定着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坚持什么样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就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
胡锦涛曾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反过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树立。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事业、工作和政绩。
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为谁创业和工作。
三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如何创业和工作。
3)坚持以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首先,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必须着力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
其次,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必须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
再次,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必须把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作为评价的最终标准。
3、是新形势下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1)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3)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以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共克时艰。
三、措施
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A、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C、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2、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工作观。
A、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B、认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C、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3、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A、充分认识政绩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
B、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求真务实办实事。
D、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4、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A、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的根本修养。
B、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问题是新时期党性的外在表现;
C、适应新形势,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
5、从制度上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创造条件
A、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制度。
B、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和考核评定。
※ 设立多元考核主体。
※ 健全考核内容。
※ 建立政绩成本的科学分析机制。
※ 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的制度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
C、强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把握好几个重点:
1)提高认识;
2)健全制度;
3)关口前移,预防关口、查处案件的关口、检查的关口前移;
4)严肃法纪。
5)突出重点。突出“一把手”的监督;“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6)落实责任。
四、正确的政绩观
(一)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1、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
2、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
3、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
4、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能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
(二)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
1、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唱功”是鼓励群众、发动组织、组织群众;“做功”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2、处理好争“奖杯”与争“口碑”的关系。
3、处理好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的关系。即“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五、正确的利益观
1、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胡锦涛要求领导干部“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感,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2)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
(3)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
(4)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
(5)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
(6)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
“把群众的利益高举过头顶”——习近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是否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总之,正确的利益观应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益观。
2、为什么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1)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2)正确的利益观是践行党的宗旨的需要;
3)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正确的利益观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3、措施在发扬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8个关系
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⑤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⑥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⑦纪律约束与自觉的关系;
⑧遵纪守法与保持节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