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优秀范文五篇)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12-98267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1 11:57: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而今,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我们应立足各地特色,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亮点,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截止目前,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与此同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也遇到过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政府的角色仍不到位,主导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有限,规范不力。二是规划不合理。还有一些地区gkz6.net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对当地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的分析不够,仅凭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三是监管不够。部分地区的旅游项目在审批上、后期的管理监督上都不到位,甚至存在无证经营的现象。四是设施较差。有的景区存在道路狭窄、坑凹不平、指示不明等问题。要想真正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好,就必须使这些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投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其次,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要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

最后,要科学监督,成果共享。对新的旅游项目要严格审批,细致审查,在后续的管理中也要坚持常抓,保证各旅游项目的正规运营。此外,要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

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立足长远,放眼大局,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

第二篇:科学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精神,近年来,我市围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科学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202_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7.47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7元,增加168元。今年1-6月,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达5.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2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1元。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超过6%,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四个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统筹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立足市场化导向、产业化经营和项目化运作,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农业,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二是统筹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积极转移农村人口,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推进农民市民化,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鼓励城镇居民和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置业。三是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农产

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在制定城乡政策时,力求逐步实现一致性,在农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无地失业农民实行农转非,推行基本养老保险等,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对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城镇企业一样,享受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在农村推行奶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市、区县两级财政对参加奶牛保险的业主、奶农分别按50元/头.年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增加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城乡经济互融。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向民间资金全面开放;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资金进入。二是拓展投资渠道。以项目建设引导民间资金,以园区建设聚集民间资金,以开放投资领域吸引民间资金。202_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67700户,注册资金4.6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3%、42.8%;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1866 户,注册资本13.79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1%、5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7.7%。三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规范市场服务体系,组织民营投资项目招商会、洽谈会,实行民营企业恳谈

会、领导接待日或现场办公等制度,为民营投资提供技术、信息、管理、培训服务。建立和完善市、区县投诉中心,对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我市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依托劳动、农业、教育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工22万多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就业的综合素质。二是扩大有序输出规模,大幅度减少盲目流动数量。全市各级在劳动就业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信息网,适时公布就业信息,指导农民合理流动,扩大成建制输出规模,逐步开辟跨区县、省内、国内和国外输出新渠道。202_年,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达62万人,全年实现工资性收入44.9亿元。三是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建立健全维权体系。清理和取消农民在市内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购房,让农民工在择业、同工同酬、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四是鼓励城镇居民到农村创业、置业。对下岗人员到农村再创业和自我组织起来就业的,享受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所有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依法有偿转让,鼓励城镇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到农村承租土地、承包企业、发展种养业。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一是科学规

划,稳步推进。在城镇规划上,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支撑小城镇发展的骨干产业,科学合理制定每个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一个集镇一个集镇地制定阶段建设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如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产业化的发展,并使之良性互动。通过土地开发的收入和相关的税费收入,用于小城镇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和资源开发。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银行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202_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3.4个百分点,达到22.1%。三是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近几年来,我市将加大农村交通建设作为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办农村交通,促进了全市农村交通的大发展。到202_年7月,全市公路总长度达3642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1公里,有80%的乡镇和56%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或油路,眉山中心城区到各县城只需半小时路程,这在全国、全省居前列。农村城镇和道路的建设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快了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融互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行户籍制度将公民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农业人口的流动和转移就业受到刚性约束,阻塞了农民通过向城市迁徙就业来增加收入的途径。二是城镇化水平低。202_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2.1%,比全国的40.53%低18.43个百分点,比全省的30.1%低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弱化了城镇对农村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影响了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城镇建设相对滞后。我市城镇发展仍滞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建设水平较低,规划之间相互脱节、整体协调性差,建设用地管理粗放,城镇功能弱。四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4∶1,全市尚有21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增收的渠道和方式还不多,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还不强,外出务工收入也很不稳定。五是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仅限于“五保户”、军烈属和伤残军人、农村特困群体及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农民;农村低保尚未起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才开始起步,且政策不完善;农村因病返贫、致贫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处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外,有相当一些特困群体缺乏最低生活保障,与城镇居民的社

会保障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六是“两无”农民问题影响城乡经济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两无”农民逐渐增多,部分无地失业农民因对补偿安置政策不理解,自身又不容易就业,少部分人出现生活困难,成为处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不仅影响自己的富裕进程,而且对政府心存抵触情绪,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城乡经济发展。

三、措施建议

(一)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我们党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的宝贵经验,科学分析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这是新时期我们党指导城乡关系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各级各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和大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三个转变”,进一步“放活农民、放活农业、放活农村”,努力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二)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一方面,坚持“内转外输”并举方针,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对内,要树立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的观念,着力建设中心城镇和农村重点场镇,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人员聚集度,提高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大力发展

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农业就业领域,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外,要把劳务输出当作产业来抓、项目来做、实事来办,在政策导向、技能培训、中介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建立管理和运作规范,创立劳务输出品牌,形成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城镇劳动力到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发展种养业。

(三)大力发展城乡民营经济。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工商登记、征地审批、水电供应、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劳力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外向型农业和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进程,降低农业人口比例,减少农村土地承载力,刺激社会有效需求,活跃农村劳动力、农产品等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兴镇先兴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城镇的聚集和吸纳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城镇建设档次要高,具有对周边的农村承载经济和社会的辐射功能,体现城镇现代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改造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全市50个重点工业乡镇和部分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重要集

镇。加大投入,推进“眉山小康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

(五)统一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待遇政策。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加快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变。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建立新的人口登记与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就业条件差别的壁垒,取消各种违反宪法赋予公民权利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规定。

(六)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近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援助体系,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就如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一样。特别是对“两无”农民要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对凡符合条件的“两无”农民,都应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二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彭山合作医疗试点经验,建立以农民个人缴费、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致贫返贫问题。三是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养老之忧。

第三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王建华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村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形式和途径,有利于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较好,要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农民素质,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大环境,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可采取如下一些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开发增值,有利于旅游产业的拓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是一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好路子。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发展乡村旅游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一是要加强示范引导,在有条件的村(镇)建立乡村旅游示范点,并从人、财、物等方面帮扶示范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沼气、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项目要向乡村旅游点倾斜,尽快建设和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旅游村(镇)。二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建设旅游专业村(镇),充分调动各地和农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强化规划,扶持发展

一要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做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科学布局,有序发展。二要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对古村民居、古树名木、名胜古迹等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保持乡村旅游的乡土特性,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三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优先解决从交通干道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建设问题,并适时开通从区域性中心城镇到乡村旅游点的交通班车线路。

三、广筹资金,加大投入

一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开发经营。二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更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等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小额贷款或联保贷款规模。三是实行乡村旅游用地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用地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可专项用于该项目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办的乡村旅游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四、开发产品、增强效益

一是充分整理和挖掘乡村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商品与乡土特色餐饮的开发经营,大力倡导和推进实施“果进篮、花进盆、菜进盒、农副产品进袋”工程,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区域乡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诚信规范的乡村旅游购物定点推荐商店,不断延长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五、加强促销,拓展市场

一是制定乡村旅游促销方案。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包装,帮助乡村旅游企业设计和提升产品形象,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会展、节庆活动等宣传手段,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二是加强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拓宽乡村旅游的客源渠道。三是加大乡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各级各类主流媒体都要开辟乡村旅游宣传专栏,并在中心城镇通往乡村旅游区(点)的主要交通干线设立明确的标识、标牌。四是积极指导和扶持乡村旅游企业推进网上预订服务系统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

六、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制定《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与标准,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二是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建立和健全乡村旅游诚信经营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价格的监管,实行明码标价;强化乡村旅游点卫生防疫和畜产品卫生监督,加强食品、餐饮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强化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导游服务。三是积极指导乡村旅游点、农家旅馆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经营者,加强企业管理、互助合作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创新亮点 打造品牌 促进老年大学全面发展

创新亮点

打造品牌 推进老年大学不断发展

黄冈市老年大学

黄冈市老年大学创办二十五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学校的建设、教学、管理全面提速。202_年,市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新建一座占地43.23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的新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上级授予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省老年大学先进集体、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

总结我们的工作,其主要作法是“五个创新增五力”:

一、创新争取途径,增强领导注意力

老年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任务艰巨。特别是黄冈老区基础差、底子薄、财力有限,如果得不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得不到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单靠老干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为此,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举办校庆,举办学员作品手工艺品展览,开展文艺汇演等方式,创新争取途径,以增强领导注意力,从而赢得领导重视、赢得社会关注、赢得舆论支持。

在202_年的国庆节座谈会上,市老年大学原校长向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将老年大学工作列入常委会议事日程,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重视,在第23次常委会议上,市委专题听取了市老年大学工作汇报,并决定将市老年大学综合教学楼建设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待条件成熟后启动。时任市长的刘雪荣还亲自到老年大学作报告,当他看到几百名老同志齐聚一堂,积极、热情、认真的劲头,把学校小礼堂挤得水泄不通时受到了感染。他说,我们对老年大学工作要高看一眼、厚待一层,要咬紧牙关,不怕困难,尽快建立新学校。

二、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授课吸引力

教学内容是吸引学员兴趣的关键,开设对路的课程,就会汇聚一部分人群。为此,我们突出地域特色,整合本土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过去的教学经验中,总结设置了品牌课程、骨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三类

教学课目,通过开辟第二、三课堂,增强实践性环节,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满足学员求知、求乐、求发展的需要。

一是培育特色课程,如黄冈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地之一,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位中共一大代表,学校就安排党史专家讲授黄冈党史;黄冈在大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黄麻起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学校就组织宣讲黄冈革命史;黄冈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王树声、陈锡联、韩先楚、陈再道、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的将帅,学校就设置黄冈人文课程。

二是强化骨干课程,如民族舞蹈、体育舞蹈等专业,一直是我们学校人群最广、人数最多的班级。我们还充分发挥书画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众多名家优势,开办书画诗词研讨班,使老年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三是打造品牌课程,如黄冈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学校就开设黄梅戏班,聘请黄梅戏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授课。苏东坡在黄州写就了传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等许多名篇,学校就邀请名家为我们作东坡文化专题讲座。今年我们整合了人文类科目课程,创新开办了“东坡讲坛”,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红色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欣赏、人文历史及禅宗哲学专题讲座,这些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人文历史课程,凸显出其独特的地域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亮点。

三、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工作执行力

黄冈市老年大学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合署办公,事多人少任务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从管理和教学两个方面入手,着力强化工作效率。

一是在全国创造性建立老年大学“四库”管理系统。从202_年开始,我们结合创建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着力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创造性设计建立了老年大学学员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教学管理信息库和学员成果信息库,简称“四库”,内容涵盖了学校日常教

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开启老年大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破冰之举”,为加快老年大学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彻底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创新性引进知名人士进入老年大学开展教学、指导、交流、研究工作。为了创建书法、绘画、诗词、楹联品牌课程,开放式办学,今年我们从社会上引进一批名家在校内设立“集雅斋”,并成立书画院,聘请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张仲春为院长,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贺少安等为院士、研究员,既解决了教师队伍的不足,又为加强相关专业研究、打造品牌课程夯实了基础。

四、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文化影响力

我们针对老年人群的社会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认真研究对策,创新活动载体,并确立以老年群团为龙头,配合、组织、参与各项文体社会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氛围。

学校在民舞班、声乐班、合唱班的基础上,组建了老年艺术团、老干部合唱团两个团体,这两个团队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性演出比赛,获得许多荣誉,成为我市老年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老年艺术团在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应邀赴韩参加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及文艺演出,获得外国朋友的一致好评。老干部合唱团年龄最大的离休干部有83岁,参加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家唱”以及湖北电视台“岁岁重阳岁岁歌”节目录制,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学校依托市老年体协、老年书画协会、诗词协会、舞蹈协会、音乐家协会、黄梅戏迷协会、京剧票友社等多个团体优势,广泛开展老同志喜闻乐见的文体比赛活动。如举办学员书画展览,印发纪念画册;举办教练培训班,开展“舞林汇”和健身操舞比赛;举办黄梅戏迷联谊,京剧票友联谊会,参加央视戏曲频道戏迷比赛,活跃文化氛围;举办门球、象棋、乒乓球、台球赛,组队参加全省中老年人体育舞蹈比赛等,满足学员求知、求乐、求发展的需要。校内外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五、创新教学研究,增强学校的辐射力

我们紧紧抓住老年教育特殊性、复杂性、丰富性和灵活性四个基本特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性地运用教育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老年教育的实践,不断提升理性认识水平,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做到与时俱进,推动老年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学校就老年大学的管理体制、教学创新、校园文化等等,撰写了一批理论研究论文在报刊媒体发表,并有多篇获得全国或省委老干部局优秀论文奖。其中《关于老年大学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思考》在中国老年大学网发表后,全国老龄宣传网、全国老龄委门户网、中国老龄产业网、中国老年学学会网、中国社会化养老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十多家媒体转载引用,并被多家论文网转载或收录。学校还将校报《黄冈老年大学》更名为《黄冈老年教育》,扩大报道范围,增加出版期次,提高办报水平,增强了理论研究辐射力,赢得了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

“五个创新”折射出了黄冈市老年大学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但也暴露出我们在教学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起点,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工作的意见》精神,向兄弟学校学习,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更加饱满的工作作风,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自202_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省民族宗教委、省旅发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机遇,以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为龙头,以保护和建设特色民居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亮点,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突出特色,依据目录编制实施《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规划(202_――202_年)》,到今年年末,将在全省新建成150个左右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使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成为云南旅游的名片、民族团结和谐的示范、展现美丽云南的窗口。

民族特色村寨是选择以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总户数不低于30户、传统特色民族不低于60%,民族风情浓郁、保护价值较高和生态环境良好的民族聚居村寨、传统村落和旅游特色村为建设对象,围绕城市周边、景区附近、交通沿线、农业观光、民俗风情进行布局。原则上每村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补助100万元、省旅游发展委补助50万元、州市人民政府配套50万元,并整合省住建厅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等项目资金共同投入建设。

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已成为云南省特色村庄体系中的亮点、村庄建设规划深入修编的试点、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示范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民族特色彰显的样板,初步形成连通城乡旅游市场的特色旅游格局,大幅提高特色旅游从业人数,实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在示范区建设和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年来,省旅发委累计投入30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建设了200个旅游特色村,其中有138个是少数民族村寨;投入5000万的旅游发展资金建设了10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各地充分利用省级补助资金,发挥其“药引子”的作用,整合多方资金用于旅游特色村和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累计争取到省民民族宗教委、交通、扶贫、文化、农业、林业、水利、经贸、金融、广电、农办等多部门资金8.07亿元和社会资金26.77亿元来发展乡村旅游,1元的旅游发展资金撬动了128元的综合投入,达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带动了旅游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全省接待乡村旅游者从202_年的3342.35万人次增加到202_年的6672万人次,年均增长18.25%。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2_年的46.17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43.41亿元,年均增长27.73%。

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优秀范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