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走进校园 大学生的春天
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走进校园 大学生的春天
近年来,为满足移动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下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社会培养移动互联网高端人才,中软卓越制定了战略规划,在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同时不断推进与高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学院、共建专业等方式将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纳入到高校教育之中,实现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系统化、定制化培养。
据笔者了解,近几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未来几年还将呈现更快发展。正是看到移动互联网美好的“未来”,越来越的大学生甚至是在职人员开始选择学习IOS、Android等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但从培训机构现状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培训风险: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完善且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学生将很难掌握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也将很难实现高薪就业。
中软卓越负责人告诉笔者,培训机构做好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并非易事。首先,移动互联网是新兴领域,其核心技术并不是每个培训机构都能够掌握。如果培训机构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将极大削减学员日后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人才培养是个全面培养的过程,不仅要教授技术层面的知识,还要教授产品管理、项目管理层面的知识,这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正是意识到这些,中软国际很早就开始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在企业内部通过开发大量移动应用项目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在企业外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于2009年收购了移动互联网企业——掌中无限。结合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中软卓越不仅保证了Android人才培训的师资力量,还有效支撑了合作高校的移动互联网专业的课程设计、学生授课、学生实训等教学环节,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全周期覆盖。从另一个角度讲,Android人才培训以及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又为员工近两万的中软国际以及IT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循环。
可以说,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生、高校、企业等方面的多赢。而这其中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
求的完美对接。作为最大受益者,大学生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第二篇:移动互联网的春天
APP能否撑得住移动互联网的春天?
触屏传媒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这个网络的主要入口,APP也是异常火热,特别是最近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占比的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的改善,传统移动互联网的布局竞赛,使得这个行业炙手可热。那么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
1.市场构成按占比来说:
百度、阿里、腾讯这样互联网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些是收购和注资的,一些是从PC端的产品延伸过来的,剩下的一些是为了补给和完善平台功能而进行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偏重于以整个企业业务为核心的全面布局策略;
2.做产品的目的争夺移动传媒的入口,互联网上的用户不会以原有在互联网上的分布平滑地导入到移动终端来,他们面临着一次重新选择。比如UC,比如墨迹天气,比如天天动听。他们不太会去做过大的布局,最重要的是没那个背景。
3.行业现状
根据百度的一份行业报告来看,现在的移动应用产品数量是44万,已经接近于04年PC网站数量。有一类应用,不是靠意识和想法组建起来的产品,是PC端延伸出来的,目的也大致是弥补和完善PC功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需要。
4.用户
按照国外的轨迹和正常的思考模式来想,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应该基本上是从 PC端过渡过去的吧,但其实不完全是。与最初接触PC都是行业“精英”的情况不一样,接触移动传媒的人群,有一部分是最初用手机来接触网络的。现在一部智能手机的价格 要比一台电脑更加实用和廉价,所以很多人是跳过互联网而来到触屏传媒的。
5.用户为什么要打开应用
需求满足。当然,打发时间也是一种需求。比如你要吃饭,比如你要理发。上述的消耗碎片化时间不一定需要体现出API的价值,但需求,一定要。否则,这个应用很难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的产品能满足一个需求,这个需求不是需要即时即地完成的,并且可以 在PC端完成。
6.PC和APP到底是怎么个关系
PC是总到分,最开始一群人尝试所有领域,后来剩下了合适的领域,再从这些领域中细分出各个小领域。
APP是分到总,所有人从各个小领域进军,然后剩下来合适的,再被整合到一起,为什么能被整合,因为互联网当时没有大哥,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有大哥,也就是当年互联网剩下来的这些大哥。APP不会取代PC,PC也无法压制APP,他们两个是互补和承接的关系,功能属性不同,导致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移动互联网现在看到的只是苗头,它还 有较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接受几轮分分合合的重组,并且APP也不一定就会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点。
第三篇:2012移动互联网的春天到了吗?
在2011年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移动互联网”。来自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3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到3.96亿人,环比增速达
7.7%.预计2011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3亿。每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会使用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和手机等设备下载数以百万计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正因为巨大的市场空间,抢占用户的入口并成为重中之重,终端互联网的传统企业也以不同的方式“跑马圈地”。
据了解,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谷歌、新浪、三大运营商和小米科技在移动终端硬件和软件上都有布局,而根据各家的不同优势,几乎都有至少一个用户量级、影响力发展的较好的应用软件,如腾讯的手机QQ、微信,百度的手机搜索、手机地图,阿里巴巴的手机淘宝、手机支付宝,盛大的Bambook、切客,360的手机安全卫士,谷歌的Android系统、Chrome浏览器,新浪的手机微博,三大运营商的定制手机,小米的小米手机、米聊等。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在给整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一些困惑。“我们看到这个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爆发性增长,但是收益却没有形成相应的趋势。无论是开发者、运营商都未形成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某专业人士表示。“整个移动互联网投入是个热潮,但是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又会因为盈利模式感到困惑。”根据国内最新的一个数据表明,35%开发者收入在1万元以下,生存状况并不是太乐观。
机遇和挑战并存,在面对巨大市场同时,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呢?硬件要求
对于硬件的要求和提升是移动市场发展的最基础条件,目前主要是千元的智能机市场的到来,同样对于众多手机等终端制造商来说,也是巨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是新用户的增长还是老用户的硬件更换都会带来的巨大的硬件市场需求。
网络环境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市场90%以上的用户接入仍采用的是2G网络,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
目前国内的用户上网资费比其他国家要高,3G普及率也很低,因此解决网络带宽和终端接入环境成了制约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关键因素。
移动互联网目前仍处于用户累计和行为培养的过程
任何一个产品和市场的形成总要经历用户和习惯培养的过程,而这个培育的过程则取决于硬件和软件服务的不断提升,同事也制约着APP等第三方服务的发展,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让我们充满期待,并明显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移动广告和移动搜索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加,庞大的信息量必将催生出移动搜索业务的巨大增长,无论是来自电子商务的需求还是广告业务等都成了移动搜索增长的迫切需求;对于有4亿用户量的市场来说,怎么合理分类用户和筛选信息并且产生商业需求,成了广告市场新的增长点。新的互联网产品和应用加速网络服务的提升移动社交、基于位置的本地化服务会是移动互联网增长最强劲的动力。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生活的重心是PC,无论是SNS,还是电商都会把重点放在传统互联网上,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每当人们达到一个新的地方,会先去搜索一下当地是否有好的美食或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抑或是通过手机搜索看看是否附近有志同道合的美女一起看场电影等,诸如此类的手机产品和应用还有很多,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轨迹,这些在前5年我们可能没有想过,但是现在已经变得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SOLOMO模式,这也是2011被讨论最多最热的一种模式,实际上是社交化和本地化和移动化三者的叠加,目前从各种新的应用和新模式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微博也好微信也吧,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在走。如何将三者能够有机的结合寻找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也为移动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维码、签到服务等电子商务的应用 实际上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有一个最强的增长动力就是来自二维码等电子商务的相关应用,过去人们大多数都是通过PC来网购和下单,现在可以手机搜索我喜欢的东东,还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支付等,形式更加灵活,同时也被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司和品牌企业所看好。
电子书、微博等网络应用都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在全民娱乐的时代,人们更多的考虑怎么样利用闲余时间,无论是上下班的途中还是排队等候的时间,都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阅读收藏夹里电子书,关注你的好友近况,也可以收阅电子邮件等,所以无论是增加用户粘性还是增加流量都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新产品的出现应用,中小APP的成长将有很大想象空间;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服务,APP的应用将激活更大的用户市场,也将成就大多数的APP中小服务商。
机遇和挑战并存,商业模式尚待摸索面对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提升,无论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来说,还是第三
方服务企业都面临巨大的机会,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适合用户和市场需求,探索合适的商业盈利模式,并成了许多移动互联网公司不得不深究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究竟谁主沉浮、谁能如鱼得水、谁能顺势而上,我们充满期待并拭目以待。
第四篇:2014移动互联网
2014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五大变化
在饭桌上,人们高谈阔论某款APP用起来多么舒适,某款移动游戏APP多么好玩,还拿出手机将美食拍摄下来传到自己的社交圈中;在办公室,人们将桌面电脑上的资料和手机上的资料互通,上传到移动“云”中;在大街上,人们搜索附近的美食团购和电影团购,在大快朵颐之后再去享受大片带来的震撼;在商场内,人们用手机上的二维码软件扫描商品价格,进行比价。东方爱智 app开发公司
可以说,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一直在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早已习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在带给我们众多惊喜的同时,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也越发稳定,很多发展方向都可以大胆预测。只需整理近几年的发展数据,我们就可能大致预测2014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五大重点发展方向。
五大重点,各有特色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亿。根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而到用户规模将达6.48亿。随着大屏手机价格的逐渐探底,高速移动网络的不断优化,由此可以大胆预测,2014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有可能达到8亿。
二、3G用户数量超5亿,4G用户超千万。工信部发布数据称,1-5月,3G用户净增7156.9万户,达到3.04亿户!也就是说每月新增近1700万用户。到2014年,即使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也能轻松破5亿。而近期4G LTE不断发起试用活动,在接下来几个月就能投入正式试使用,预计到2014年,4G用户过千万还是很轻松的。
三、大屏智能手机迈入百元时代。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如今大屏智能手机的价格是越来越低,比前几年山寨机横行的时候价格还低。这是因为智能手机门槛低,众多厂商包括互联网企业的不断涌入。如今200元左右的大屏智能手机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到2014年,为争夺者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必将还有一场血腥斗争,大屏智能手机迈入百元时代指日可待。
四、人性化智能移动终端不断涌现。随着人们对智能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千奇百怪的产品。有屏幕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有时尚的智能手表,有酷到极点的智能跑鞋„„在2014年,必将有更多出人意料的人性化智能终端不断涌现。
五、企业级APP将急速发力。在目前各大应用商店上百万的APP中,绝大部分都是个人APP,以盈利为目标,让用户达到休闲的目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企业级APP带来的办公价值、管理价值及宣传品牌的价值。从接下来的时间到2014年,企业级APP必将迎来一个井喷的高潮。
第五篇: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4G用户的快速增长、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清晰。7月21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年会上,由TD产业秘书长杨骅主持的一场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圆桌对话,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移动互联网+在应用层面的机遇与挑战。“移动互联网+”核心是智能感应与移动互联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特别大的“风口”。移动互联网+有一个核心的特征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是新一代智能互联网,这有几个关键的支撑点:智能感应加上移动互联,加上大数据,再加上一点点人工智能,形成了新的生态体系。这会产生一些颠覆性的创新,在以下几个领域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一是智能交通,二是智能家居,三是智能健康,四是移动医疗。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以上几个领域有巨大的商机。
在这些商机里面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产品,比如说智能硬件就是一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形态,智能硬件本身是一个数据的入口,智能感应的入口,仅仅把数据传到平台上,就会形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形成服务,给用户叠加了整个互联网后台的服务和产品,形成了全新的生态体系,所以在未来是巨大的发展机会。
对移动互联网+,我的观点是人与信息的精准交互是搜索引擎,人与自媒体的交互是视频,之后是人与商品的交互。移动互联网再往前发展,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移动游戏,另外一个就是智能硬件领域。而且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可以有地理位置信息。
除了游戏和智能硬件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服务。在重度垂直的领域,服务越来越重要,O2O(线上线下结合)也重度垂直,使得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人与机器、人与服务多维交互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现在的主体是手机,未来物联网更像是2.0版,而移动互联网是1.5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身边会有大量的APP,APP的本质是服务。当服务非常多的时候我们会面临一种选择,这就需要数据来帮忙。
移动互联网+的生态领域里面有几个物种,硬件是一个,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硬件非常多;软件是一个,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多,都是创客所关注的;其实核心还是操作系统(OS),移动终端的OS市场格局已经定了,而物联网的OS还没有形成,这个格局中,我相信未来还会出现10亿美元,甚至百亿美元级的公司。因为现在的物联网市场就像当时各种手机平台一样,并没有被垄断。在移动互联网+还有一个稀缺的领域,就是内容,不管是今日头条还是一点资讯,好的内容一定是有需求的,所以内容领域也是大家争抢的资源。此外,移动互联网上的创业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智能硬件研发风险大周期长 智能硬件的开发过程风险很大,因为硬件周期很长,基本从原形讨论开始到产品上市的6个月中,市场会不断变化,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多挑战的研发过程。但是一旦研制成功,在整个运营和营销过程中方法又比较得当的话,它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投入。
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健康盒子,很小的盒子里面集成了甲醛、PM监测等等,把这样的数据通过手机上传到云平台以后,我们可以形成数据服务,并形成点评提供给用户,这就是新智能硬件整个生态的一个案例。
硬件要连接软件、连接APP,连接所有后端的数据和内容,因此做硬件没有半年是不行的,做硬件远比做APP复杂得多。
做互联网的人可以熬几个通宵,几个人做一个APP,做出来投放到市场就可以了。硬件完全不是这样。硬件要确定方案,有工业设计、结构设计,所有的设计东西做完了还要考虑上游的芯片、解决方案,还有下游的开模、注塑。现在大家都说物联网硬件要联网,所谓的联网,后端其实是软件。后端再去连服务、连数据,整个的供应链生态系统特别庞大。我们看到,从微软、英特尔的解决方案,到下游厂商,大家其实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更快地去开放,让软件和硬件、数据、内容集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高科技平台
如果想达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必须有高科技的平台,把创业的门槛降到最低。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的APP就能开发得非常快。硬件也如此,如果能搭建一个开放的硬件平台,里面包括质检、硬件设计,整体的生产线,如果我们能把国际领先的生产线能力都集成到这里,硬件的开发生产周期也会缩短。
移动互联网+不一定要基于云网端三个因素去做,未来创业,没有云的单打独斗是非常难的,但是光有云也不够,云上面一定要加孵化器、配套资金、资源和人才。
流量资费的下降,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传统产业的转型会有帮助。如果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把网络看做公共服务,就像电力一样,这种公共服务一定是接近于免费,或者是以极低价格提供给大家的。这能刺激所有产业的发展。国外现在说宽带覆盖率增加10%,GDP可能提高1~2个点,因此网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说是先上网,再上云,再上端,目前传感器成本下降了一半,网络宽带的成本也下降了一半,这都是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有帮助的。
任何一个产业或者说一个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时机,今天,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所以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觉得恰逢其时,也希望有志之士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中,去创新创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