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250看旅游服务
从250看旅游服务
最近读了乔.吉拉德的《怎样赢销》,有个吉拉德250定律: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乔.吉拉德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他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车销售纪录: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至今无人能破。这个定律是他在多年的汽车销售中总结出来的,但是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我们旅游业的销售。
我们每做一个团,每接待一个客人,其实在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250个潜在客户。如果我们细心、耐心、真心地服务好每个顾客,他们回去后会向周围的同事、朋友、亲戚炫耀这次旅行,并向他们念起“我参加的那个旅行社的某某真好,处处为我们着想,你们下次旅游可以去找他(她)”。但是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粗心或无所谓的态度而得罪了哪怕一个顾客,他内心的委屈与怒火会在返程后向所有人诉苦。要知道一个负面消息与正面消息的传播范围比是30:8。所以这样的后果是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服务不好,从而在以后不选择我们的服务,使我们失去很多潜在客户。
或许地接社会说:“客人针对的是组团社,我又无所谓”,但是每一个聪明的人都能意识到,如果接待频频出现问题,组团社也会更换地接社!
一位做保险的朋友说,他们发展客户后会让客户转介绍客户,如果你的客户不肯转介绍客户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你服务的不够好!”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句话有些武断,但是回过头想想:如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很好的话,客户是很乐于将他拥有的美妙的体验告诉身边的人的,并也会希望自己的亲戚朋友能够同样享受到,因为他会觉得那样是帮助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何乐而不为?
所以,各位同行及朋友,让我们一起善待我们的每一位客人,这个善意的种子会生根发芽,最终硕果累累。期待我们旅游界的明天更加美好,也祝大家生意兴隆
第二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旅游服务品质的提高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并且是以高层次的需要为导向的。在他的需求层次结构当中,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存在着阶梯式的过渡关系。展示了人类随着个体的生物化的接替的上升而逐渐弱化的本能欲求。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更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有更深刻的幸福和丰富感。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有更大的价值。
第一层次为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起什么作用了。
第二层次为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要。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主导因素了。
第三层次为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第四层次为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尤其是自己对自我的尊重即自尊,是基于个人实力、成就、优势等等自身内在因素而形成的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自信与自豪,而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则表现为由地位声望、荣誉、威信等高度评价而获得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第五层次,即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一个人在其他基本都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便开始突出,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概念,贯穿于马斯洛整个学术生涯。在他的所有著作中,这一术语被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地方加以说明和界定。
1.从人类需要的角度谈人的自我实现。他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人成为自己的本性和潜力所能达到的一种需要或愿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所能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的本性所规定的东西,它是人性中必然的东西,不是外在的力量强加人的。
2.“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一切。”他把人的自我实现视为人不断自我调整自身心理倾向、实现自身潜能或潜力的一种需要。自我实现就是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强调自我实现者有很强的成功的个性特点,是自我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使自己的才能全面展现。
3.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马斯洛强调了自我实现的生物学上的本性:天资、能力和潜能。
4.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有点就是人在高峰体验时的特点,就是人在高峰体验时的种种心理面貌,高峰体验是人自我实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现。处在高峰体验的人对体验是更坦率的,更有特异性,更完全表现或自发的,或充分运行的,更有创造性的,更幽默的、更超越自我的,更独立于他的低级需要的,等等。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旅游服务的启发
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模型来考察旅游者的行动动力来源,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审美规定以及休闲、消费和社会属性,我们就会发现,旅游者的行为动力,一般会超越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个层次。但是,旅游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根本上是人生的一个时段这一特征,决定了旅游又离不开生理需要的满足。通过旅游,人们获得某种归属和认同,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旅游不仅是获得审美享受、增长见识的机会和途径,也是发现自我、变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旅游作为实现世界中人们的一种逃逸,主要表现为一种非功利性的精神层面的需要。因此,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安全的需要被淡化,在旅游中并非人们的主导需求。因此,我们旅游服务的重点并不在这两个方面。
如何才能使游客有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呢?我想最为重要的还是引领游客进入“无我状态”,即所谓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在这个方面,旅游服务人员的引导和解说将显得至关重要。
(一)旅游解说人员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有关旅游景点的知识:最佳观赏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方面的知识,从而正确的引导旅游者在参观景点时获得优质审美享受。例如,人们在游览“花果山”时,导游人员应告诉游客观看石猴、石桃的最佳位置,并且进行适当的言语引导,从而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最终达到高峰体验的状态。再如,当我们游览日俄监狱时,导游人员应当适当的讲解该监狱的历史,使游客能够融入到那种情景之中,并且产生一种超越之感,其体现在由痛苦向快乐的转化过程中,即一种特殊的审美类型:悲剧。
(二)人们旅游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获得知识,增长见闻,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因此,旅游服务也应注重游客在获得优质体验时,使游客获得大量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
(三)旅游景点的解说系统服务也应注意:讲解人员应引导游客成为“思考性旅游者”,适当的增加“挑战性”(这时人们表现得更加专注,并且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容易使人进入高峰体验状态),让旅游者在思考中学习,从而提升其人生的境界,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例如,遗产旅游应引导游客进行思考,让游客意识到保护遗产的重要性。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启发
在旅游活动中,景区景色的质量是根本,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是保障,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是灵魂,而旅游商品则是这些的寄托和延伸,是连接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载体。旅游者带不走山水,但可带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这些心情和感受会通过旅游商品体现。
旅游者会在旅行活动的氛围中在旅游地的环境中受到旅游商品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感染,进而产生购买欲望,而旅游商品本身还有纪念性,满足了旅游者寻求纪念的需要,同时很多旅游者还要给亲朋好友带回礼物,那么旅游商品的可馈赠性价值也能够体现出来了。显然,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地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因此旅游商品开发中挖掘商品的文化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外出旅游购买旅游商品除了留作纪念,更多是用来赠送亲友。所以旅游商品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除了仅仅作为物品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体现其艺术性和文化交流性,同时也是购买者归属和爱的某种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路径。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现在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追求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的高层次,旅游的过程成为旅游者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的过程。因此旅游商品在满足旅游者高层次需求方面,应该承担起重要的一部分功能。增加旅游商品的文化因素,能够提高其文化内涵,增强器文化吸引力,从而加大了旅游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有利于其价值的实现。而旅游者实现旅游商品的价值将其购买并带回常驻地或转赠他人的过程并不仅仅是旅游商品在物质层面的流通,更是旅游商品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流通。
文化内涵在商品中的体现,对于产品的生命其商品价值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旅游商品开发中一定要加大文化因素的渗透,进一步挖掘可附加在商品内部的文化因素的潜力。
(一)选取具有地域优势的商品作为旅游产品
作为一个地区地域优势的首要因素就是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作为旅游商品的精髓,是商品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在选取旅游商品时一定要选取最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品,这样不仅能使商品因有当地文化特色而更具吸引力,而且能便于当地文化的传播。而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商品生产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也更容易把握文化渗透的尺度。其次要选取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产品,一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产品就像其地域的浓缩,会让旅游者在该地游览时再旅游商品上找到认同感,更容易实现其价值。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品呢也便于生产者对其形象的拿捏。再次要考虑旅游者的组成结构,一个旅游地的特色和功能影响其旅游者的构成。充分了解旅游者的构成深入分析目标旅游者的需求,从而从其需求出发设计旅游商品,也能够加速旅游商品价值的实现。
(二)选定的旅游商品的主题要确定
旅游商品的核心价值就是其主题,主题也是旅游商品的特色所在,因此在选定旅游商品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其主题。而旅游商品的主题不仅要突出其自身的特点,让其作为商品更加突出其价值,还要与旅游景区的主题的主题相协调。如在自然风景突出的地区,商品的主题也要有自然天成的意境;在历史文化和民族气息浓重的地区,旅游商品商品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而以现代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地区,其商品就要突出现代新奇的特点。总之不论旅游商品的主题是什么,只要它符合商品的本身属性,符合旅游景区的大环境,符合消费者对其的消费需求,符合旅游商品市场的需求,并且不受其他的一些利益诱惑因素的影响,就会是富有文化内涵和经济活力的商品。
(三)旅游商品的设计中文化因素的挖掘
旅游商品选定之后,就是对其的整体进行设计。不论是其外形、功能还是材料,都要经过全方面的合理设计。商品的外形,不论是商品本身的形态还是衬托和包装,都需要经过合理的设计,并且能够最直观的体现商品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而文化这种无形的物质也需要一定的有形物质表现出来。旅游商品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不论是观赏功能、使用功能还是赠送功能,功能使其具有实际的用途,也就是其使用价值。旅游商品不仅要实现其价值,更要注重其使用价值,因为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保持商品的长久生命力。旅游商品的材料同样不能忽视,有了好的外形设计和功能,就要采用相适宜的材料。
(四)旅游商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文化内涵的挖掘
有了严格的筛选和合理的设计,接下来的生产环节更加重要,因此在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首先要让加工人员对商品详细了解,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商品加工过程中人为活动的文化性。其次还要对生产的环境充满文化意境。旅游者到某地旅游很重要的原因是去体验当地的文化,无论是追求差异性的文化还是追求归属感的文化。而蕴涵文化的商品恰好能满足旅游者的这一需求。从而提升其自身的商品价值。
(五)一些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让商品更加人性化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技术新成果很快就会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即使是一些相对传统的领域,新科技成果也有所渗透,新科技产生于人们高水平生活的需求,其应用于原有的商品,尤其是传统的商品中,可以使商品更贴近现代人的需求,更加体现商品的人性化,从而更加方便和服务人们的生活。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酒店服务的启发
要想留住顾客,培育顾客的忠诚度,就必须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且也只有在彻底了解顾客不同层次的需要之后,酒店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或改进现有的服务,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建立忠诚的顾客关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酒店的顾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直接需求表现为生理方面的需求,即酒店的核心功能,随着人们消费品位的提高,其地位明显下降,并非为人们的主导需求(对高星级酒店更是如此);间接需求表现为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此种需求在当今凸显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尤其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是造就忠诚顾客的最主要的方面。在这里,笔者主要论述酒店服务应当如何较好的满足顾客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求。酒店顾客的需求分类图,见下图:
(一)酒店服务应如何满足顾客尊重的需要
(1)优化服务方式,营造高档次的就餐环境。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大多数星级酒店这一点不会差距很大),星级酒店更要充分体现“淑女与绅士”的服务风范,让客人真切地感受到受人尊重的精神满足。
(2)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端客人的需求层次越高,需求的内涵越丰富,个性化的需求就越多。因此,星级酒店要特别重视给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这就要求酒店建立完备的顾客档案,针对不同顾客的消费偏好与消费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真正的奉行“顾客就是上帝”这条箴言。
(二)酒店服务针对顾客自我实现的需求应采取的措施
(1)要提高酒店的审美品位。以餐厅为例,在餐饮产品开发和消费过程中,应该追求饮食美,将调味之美、刀工之美、艺术拼盘之美、装饰点缀之美、食品雕刻之美等相结合,提高餐厅的艺术品位。
(2)要为顾客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途径。为顾客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例如,餐厅中设有卡拉ok等娱乐设施有可能给一部分顾客提供一展歌喉或舞姿的地方,请会书法的顾客为餐厅酒店题字并妥善保管等等。顾客本身的自我实现心理也会得到相应的满足。
(3)试图根据顾客的着装、言谈举止、职业等信息,或是根据完备的顾客资料,揣测顾客的理想、抱负,并且尽力通过酒店的服务使顾客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例如,一位商务人士即将入住酒店,服务人员就可以向他这样说:“世界经济论坛时,许多像您一样的商业精英就住在我们酒店。”这句话中暗示:这位顾客也是同世界名流商人具有同等地位的商业精英。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位顾客的理想追求。
事实上,一个好的品牌,其本身就可以为它的使用者带来所谓的“自我实现”。这就涉及到“品牌体验”的相关知识,其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伯恩德·h·施密特在其《体验营销》中提出来的,品牌体验就是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行为过程,是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牌标识、鲜明的品牌个性、丰富的品牌联想、充满激情的品牌活动来让顾客体验到“快乐”、“酷”、“爽”,从而与品牌建立起强有力的关系,达到高度的品牌忠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酷”、“爽”,本身就带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表现。像哈雷摩托车车主们将哈雷的标志纹在胳膊上或全身,哈雷摩托已成为车主生活的一部分,象征着一种自由、洒脱、叛逆的生活方式。因此,酒店也应当塑造自己强有力、鲜明、个性的品牌,使其使用者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服务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从旅游的本质来看,体验是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有学者认为旅游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其本质在于审美和愉悦(谢彦君,1999);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得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最终将会在一种文化和环境的差异中获得永生,旅游不仅仅源于这种差异性,而且是对这种差异性的经历或者体验。
旅游就是在时间和地域的跨越中,从对那种与自己习惯的文化和环境存在差异的另样文化和环境的体验中,寻求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活动,而诸如美食、康体、探险等特种旅游,其实也是一种差异化体验,体验的结果也许是生理或心理的满足,但当离开那种特定时间和地域之后,留下的最终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忆享受。所以,旅游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差异化体验中的精神享受。
旅游体验化新特征是在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体现了旅游服务体验化创新后的新特点:一是旅游产品体验消费的多重性,主要是由体验的多领域(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和多层次性(从旁观到参与,从观众到演员)所引起的多种价值的综合叠加;二是差异化体验中精神享受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三是高参与性;四是旅游者要为这种追加体验付费但付费标准由体验的享受程度和满足程度决定,而不取决于成本。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在未来以“经济和文化为圆心”所构成的“椭圆的时代”,在进入包括娱乐消费、旅游消费在内的“体验消费”时期,旅游所给人带来的,主要是以精神愉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满足,因此,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体验经济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姜日韦.《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2)
[2]孙庆江.《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开发》.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8)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2005年
[5]戴正清、许飞、徐旭辉.《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3月
[6]黄继元,《中国旅游商品的发展问题演技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4(2)
作者简介:李明媚(1963—)女,教授,旅游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第三篇:从国际上看
从国际上看,其他国家是很少有人使用这一名词的,即使有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内涵不尽一致。例如俄罗斯将“职业教育”泛化地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这样他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就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均包括在内,而并非我们所指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的那部分教育;更多的国家则狭义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是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那部分教育(包括培训),并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高等职业教育”。笔者不久前赴德进修期间,就曾因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而造成比较和交流上的不少麻烦;更有一个国内派出的“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培训团在德国转了整整一个月,直至他们取得培训证书准备回国之时,负责组织他们培训并颁发证书的那家德国机构的负责人才刚刚弄明白中国人所指的“高等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
从国内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但是,到底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究竟应如何定位?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应如何理解?它的培养目标和发展途径以及招生对象、办学模式、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应如何确定?对这凡此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也都还很不一致。由此产生的争论对于我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迫切需要采用一种能够得到较为普遍公认的标准,来为高等职业教育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本文试图采用某种公认的标准与理论来严格地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然后在揭示其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一组简明判据,并对若干现行学制进行分析,最后再辨明几个相关的概念。
第四篇:从教学改革看
从教学改革看科学发展成就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万代,决定国运兴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关乎社会繁荣昌盛的千秋伟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造福当代,福及千秋的英明决策。全面贯彻落实社会发展观,特别是建设创新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迫切地需求大量人才。所以更要将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学改革的工作放在首位。
我所在的高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近些年来学校推进了“重课堂、抓实际、求实际”教学改革活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学校还突出了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集中力量对优秀的教师、党员进行表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一;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的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是社会对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承诺以及保证。目前,我国已经通过相关的法律及制度对教师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权益有了保障。
我所在的高中在对教师的保障下足了功夫,严格落实各种保障制度,比如福利的发放,带薪休假等。。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关怀。而且学校还定期组织环境轻松愉悦的茶话会,让教师可以和校领导面对面交谈,说出心中的疑惑,说出心中的建议,这种活动对青年教师尽快融入这个群体有着巨大作用。
教师的“出身”在学校的发展中有巨大的变化,从留校任教到师专,到现在的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甚至是研究生,教师层次的提升显示着国家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而且免费师范教育的回归体现了我国教师培养体系的多元化。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富有务实创新精神,拥有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所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所在的高中为每一个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制定了成长计划,并且制定有经验有能力,业务素质高师德出众的老老师进行传帮带,定期组织领导听课。加速了教师成长的速度,提高了教师养成的质量。
二,教育思路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只研究教师的教法而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是不正确的。要重视学生学法的探究。
(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毋庸置疑是一个人才必备的能力
(二),教师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培养创新精神。
第五篇:2010年提升旅游服务从用心服务做起
2010年提升旅游服务从用心服务做起(上)
中国行业咨询网 http://[打印] [收藏] [关闭]
核心提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旅游局也将2010年定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做到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笔者认为:从服务者角度,对旅游服务工作及服务对象的用心与否及努力程度,即用心服务,至为重要。“你好”与“您好”,后者不过是多了个“心”,听者的感受完全不同。旅游服务更是如此,用心服务实不可缺。
用心服务的重要性
1.服务的提供方式和参与主体的不同决定了用心服务的重要性
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相分离,生产线上的工人不需要与终端的消费者接触,只需照单作业。工作中当然也讲用心,这个用心主要是指专心,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聚焦于自己所负责工段上的机器、原材料及相应的操作规程上。通过专心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出错概率,以期在单位时间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个过程相对单一,只有一个主体,即工人,是人作用于物(机器、原材料等),并生产出物(产品)。至于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如何使用消费,与工人没有直接的关系。
与有形产品不同,服务是由服务提供者(服务单位和服务单位参与服务接待的服务人员,可简称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或称服务对象,旅游中称之为旅游者或游客)接触并在接触中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其中,服务者在服务提供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向后者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后者接受前者提供的服务。双方在服务中接触(包括面对面的接触,也包括如电话、互联网等服务方式不见面的接触),接触中往往需要被服务者的配合,有时还需要双方互动沟通,从而使服务得以顺利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缺一不可。也正是因为有被服务者一方的加入,带来对服务进而对服务者完全不同的要求。人与人的接触,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有情感因素的介入。服务中同样不例外,除了满足个人基本的需求——要求提供双方约定的服务内容外,被服务者还可能会期望得到礼貌、尊重以及必要的沟通交流(服务项目本身所涉及的及其它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等作为人本身内在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的接触,实际上是心与心的接触,服务者对服务工作,对被服务者的用心与否及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被服务者对服务者进而对服务的感受。要很好地满足这样的需求,服务者非用心难以企及。此外,在服务质量方面,因服务本身的无形性,站在被服务者的角度,有形的如可接触到的服务人员,将理所当然地被其视为服务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服务者对被服务者的态度和用心程度,也应该被视为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活动的本质与特点更加凸现用心服务的重要性
旅游中除极少数如旅游商品是属于有形产品外,其余的包括食、住、行、游、娱等环节的绝大多数项目的提供方式是以服务形式出现的。笔者在《旅游动机与特点探析》(见《中国旅游报》2010年1月15日)一文中曾有论及:旅游是阅读,一种走出书斋,近距离与阅读对象(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而且包括旅游中所见到的人及事物)接触、感知、对话,并且需
要旅游者身心投入的阅读和学习。同时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文化性、娱乐性、亲和性等特点。因此,旅游是情感体验式消费活动。如果说读书是神游的话,旅游则是身游与神游相结合的活动。旅游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精神的运动,并且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在需求理论中,旅游是属于人们较高层次的需求。这样的活动也注定有更多的和更高层次的情感因素参与。旅途中有人诗兴大发,有人不停拍照,有人回来写游记。自己看了还不满足,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分享。游客,即旅游中的服务对象,是用心来旅游,自然要求服务的另一端——服务者也要与之相对应,用心参与并提供服务。
其中,导游等类型工作的特殊性为用心服务创造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很多行业的企业(员工)与顾客不见面,社会化分工及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企业生产产品,将产品交给销售商销售,顾客从商店(包括网上的商店)购买产品消费。而只有当顾客有问题需要解决时才会联系生产企业的客服或技术人员等。
旅游不同,游客必须亲自亲力亲为参与旅游活动全过程,有人将之形象地概括为:累并快乐着。这为旅游的用心服务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同时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导游是旅游业同时也可以说是所有服务业中很特别的一个岗位。导游与游客同团(同一旅游团),因而同乘(同一交通工具)、同游(在同一旅游景点、活动场所带领游客游览参观)、同住(下榻同一酒店)、同吃(同在一个餐厅就餐),双方少则一日,多则数日相处在一起。并且,一般情况下,游客在旅游中的开放度是相对比较高的(当然是有限度的开放),即使是性格很内向、平时不苛言笑的人,在旅游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松,乐于与包括导游在内的其他人接触,乐于沟通(尤其是当其遇到特别的风景、特别的人或事有感而发时)。正因如此,游客对导游的用心服务也有更大的期待。可以说导游是天赐于旅游业的用心服务大使,在旅游中发挥非常重要和难以取代的作用。有导游服务与无导游服务,好的导游服务与差的导游服务,游客的收获与感受完全不同,这也正是导游服务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之所在。用心服务的基本前提
1.以客为本。科学发展观讲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企业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以客为本。企业及员工必须以游客而不是自己为本,凡是有利于游客,而成本是企业可以承受的事都应该去做,并且用心去做好。只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游客的事少做、不做。凡事多为游客着想,处处、时时将方便让给游客而不是留给自己。其二是以员工为本。要求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关心、爱护员工,视员工为企业的内部客户,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做好为员工的服务工作,让员工满意。满意员工,又是满意游客的前提和保障。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才能全力以赴投入并做好对客人的服务工作。因此以员工为本亦是以客为本在企业内部的贯彻与体现。
2.诚信待客。服务的无形性,使服务难以像有形产品一样可以通过标准化等手段将产品的生产及质量要求进行量化从而准确地加以界定,旅游产品构成要素的多元性、跨行业、跨地域性以及先销售、后生产(同时也是消费)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正因如此,旅游企业的诚信待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否则,游客在看不到旅游产品实物,只凭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及旅游行程册,何以敢将不菲的旅游团费在出团前悉数交给旅行社?
中国驰名商标获得者——广之旅国际旅行社长期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和“五心”服务精神(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与游客间建立了非常好的企客关系。旅行社通常情况下基于采购成本制定旅游产品的价格进而销售产品。当销售量突破一定的规模时,供应商有可能会因此给出更大的销售折扣(可视为对旅行社的销售奖励),广之旅将这样的销售奖励折算到单个产品价格中“退”给此前已报名交钱的游客,以实际行动让游客分享自己的经营成果,受到游客的普遍好评。
用心服务的核心构成要件
1.怀着美好的愿望。用心服务,从美好的愿望开始。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活动,游客参加旅游活动,必然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有美妙而特别的经历和感受。作为旅游服务者,也必怀着相应的愿望——帮助游客实现其美好愿望的愿望。人有七情六欲,旅游从业人员同样有喜怒哀乐。上岗前、工作中同样也会碰到不太开心甚至是很麻烦的事(个人的或工作上的),但只要面对游客,所有的不好情绪或因素(如果有的话)都应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失,应尽可能将自己并通过自己将旅游中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客人,并且将这种美好贯穿旅游活动之始终。
2.用心沟通,包括企业与游客、企业一线服务人员与游客的沟通。旅游前,企业应通过销售、客服等环节与游客充分沟通,了解游客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并据此为游客安排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中,也即服务过程中,一线服务人员或者说一线服务人员代表旅游企业与游客的现场沟通更为重要。旅游前的沟通是总体或框架性的,确定旅游的方向、主要构成内容等。而旅游中的即时沟通更具现场感和针对性。服务人员应主动积极与游客沟通。有经验的导游上团时首先要做的一个功课就是“推墙”。心理学上讲,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上的距离:任何人,对于走近自己(空间上或心理上的)的陌生人天然有一种戒备甚至是抗拒性的心理,即心理上的墙。导游必须通过自我介绍、良好的互动沟通将游客与自己之间可能存在的这堵“墙”迅速推倒,建立良好的沟通界面和渠道以期实现沟通无界线。旅途中每天都可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每个游客也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时随地需要沟通,旅游服务人员必须与游客用心沟通,充分沟通。本次旅游活动行将结束时,也应做必要的沟通:了解游客的感受和意见,特别是还有哪些事应该做还没有做,设法补救以使游客本次旅游尽量少留、不留遗憾。同时了解游客今后旅游的意向,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回公司,以便公司的相关人员可以在未来的适当时间与游客做进一步的沟通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其新的旅游需求。
3.用心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对于有形产品的生产来说,标准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同样标准下的重复性作业,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标准化的操作易于质量控制。旅游产品同样有其标准,全包价、半包价到单项旅游产品所包括的服务内容不同,即使是全包价产品,游览哪些景点,入住几星级酒店,用什么样的餐标,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有没有旅游购物等,必须与游客充分沟通并按要求予以提供。不仅如此,对旅游产品而言,个性化服务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因为最复杂的旅游行程也难以将所有的旅游活动内容事无具细地全部列明出来(即使列出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环节一个细微的变化,如飞机航班的延误,都可能会带来整个旅游计划的改变)。另一方面,对于游客来说,旅游实际上是在他乡异地的“旅游”加“生活”,游客是将其生活或生活中的某些组成部分搬到旅游中。生活是多姿多彩和随时处于变动状态的。信息化时代更加突现个性化的需求,旅游服务者要适应并积极面对这种个性化需求。
4.用心“生产”快乐。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是一个生产“体验”加“快乐”的产业。满足游客追求美好的愿望,为游客带来不同凡响的经历或体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快乐的过程。美好的或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会产生快乐,快乐是美好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产出品。旅途中快乐无时不在,游客在旅游中可以找到很多快乐,同时服务人员应当通过自己的专业而独特的工作,“生产”、放大并延长游客的这种快乐。旅游中导游富有内涵而又不失幽默的讲解、搀扶有需要的游客上下车、为当天过生日的游客送上特别的生日礼物等,都会给游客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实际上,人群中的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服务人员努力营造快乐的氛围,生产快乐的因子,敏感度高的游客首先收到或发现快乐,他们的快乐传递或感染给周围的其它游客,快乐在旅游团中传递。游客快乐,为游客服务并生产快乐的工作人员也一样可以分享到这种快乐。
总之,本着以客为本和诚信待客的指导思想,从美好的心愿出发,用心做好与游客的沟通,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为游客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为游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这既是用心服务的过程,也是用心服务追求的结果。
作者: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 郭庆 来源:《中国旅游报》2010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