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浅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进农场--靳伟)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3-95112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7 16:54: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进农场--靳伟)

浅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靳 伟

黑龙江省前进农场审计科

202_年10月21日

—1—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既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又为各级干部管理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还存在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审计方式不合理、责任鉴定较随意等实际问题。只有加强法规建设,建立规范指标体系,选择最佳审计时机才能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审计执法环境不尽人意。

由于我国开展审计工作时间还不算长,法制化工作起步较晚,在审计执法环境中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首先,个别领导对审计工作存在偏见。他们认为,审计工作就是对自己和地方财政的约束,加强审计监督就会束缚地方经济的发展,损害地方利益。这种看法本身就削弱了审计执法的力度,特别是在审计工作遇到阻力时,未能给予理解和必要的支持。

2.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得到保证。独立性是审计监督有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本质特征,审计机关只有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才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体现审计执法的权威性。就目前来看,审计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行政干预的侵害,行政干预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政府领导认为,审计机关是本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其人权、财权隶属于政府,就必须听从于政府,从而受利益的驱动去进行行政干预,行政干预是影响审计监督独立性、权威性的最大障碍。

(二)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远未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国家审计署通过试点,认真总结经验,扩大审计覆盖范围,总结推广经验,最终实现凡是负有经济职责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必须的干部考核、任免和廉政建设的基本制度。

2.审计人员素质适应不了审计工作要求。就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来讲有资产、负债、净资产真实正确性和资本保值增值审计;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审计;重大经营决策合理性及效益性审计;内部管理健全性和有效性审查;领导个人遵纪守法及廉洁自律情况审计;被审计领导人员应承担责任审计等。然而,不同行业、不同性质部门或单位、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是不相同的,其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得行政财务,又要懂得企业财务和投资基建财务;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审计和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3.审计决定执行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2—

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做出的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是审计成果的最终反映和体现。但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审计机关在作出审计决定以后,被审单位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或拖延执行的情况,使审计决定的执行难以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权威和警示作用,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存在着一定距离。一是存在审计决定执行中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等现象,二是有的审计机关受经费不足影响难以进一步进行跟踪督查,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审计决定的正常执行。

二、对更好地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法律体系,改善审计执法环境。

审计工作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中,必然受到特定的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环境越好,法制化程度越高,审计的效能作用也就会发挥得更好,对一些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应该进行修改和完善,要着力于维护审计监督的强制性。完善审计法律规范,保证审计执法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人员承担审计责任的监管力度。要加强规范审计执法行为的立法,消除审计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抵触,解决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重叠和交叉现象,共同维护财经法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树立宏观意识,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审时度势,不断充电,加强学习,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审计技术水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奠定基础。

(三)整合资源,提升审计效能。

明确不同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重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决策可以说是繁多复杂,审计不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要把握重点,少走弯路。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及企业领导,由于其各自的权利范围不同,其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要正确把握不同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同的领导,决策也不相同。目前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协调沟通,统筹安排力量,齐抓共管。并要挖掘潜力,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整体效能。

(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领导干部经营决策。

有些决策单纯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短期内也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看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一个地方一味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而不注重项目的社会效益,引进污染企业,那么这项决策就是短期行为。而有些决策从短期或我们审计时看不出其给地方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长期看,其发展的势头是好的,决策是正确的。在评价时,虽然效益的显现不在我们的审计期,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片面的认为其决策“有误”。不能就账论账,但也不能脱离财务而单纯的—3—

评价决策的正确与否。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基本放在对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等问题上,对领导决策的程序很少涉足,审计思路尚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阶段,对查出的问题没有作深层次的分析研究。经济责任审计要跳出会计账务,不能就账论账,但又不能脱离财务,应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基础数字和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决策的正确与否。

(五)加大审计决定执行的力度。

审计决定的执行需要多部门的紧密协调与配合。首先,审计机关应积极争取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理解,促使其积极执行审计决定。其次,要加强审计机关与财政、纪检、检察、公安机关等执法机关的配合。审计发现问题后,审计机关应及时向上述部门通报,联手落实审计决定。与检察、公安机关和纪检等部门建立审计移交案件跟踪督促落实工作机制,使彼此在具体操作和配合上更默契。

(六)应遵循“权责匹配、标准科学、职责相联、尊重事实”的原则。

审计决策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价,要做到既分清是任期内还是任期外,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既要分清决策失误的主客观原因,又要分清应承担的责任,力求客观公正。一定要遵循“权责匹配、标准科学、职责相联、尊重事实”的原则对其决策做出合理评价,防止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水平。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于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协调、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8-30 11:22:00 ]作者:徐立新编辑:studa110711-

[摘要] 自1999年开始,针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全国县级审计机关正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对于合理、科学选拔使用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由于受各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改进,则很难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一、县级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工作的时间上存在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存在为了得到评价和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审计部门走形式的现象。离任者已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监督上的滞后,导致干部考察与使用“两张皮”。二是审计项目计划上存在问题。当前很多提拔调任的领导干部,多数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核,公示通过后任命的。这样,也往往使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过场而已,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只能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是审计对象上存在问题。不能完全做到在任期内相关领导干部都已应审尽审,不能完全体现公平;多数审计项目是临时上阵,总体审计的质量不能保证;大部分员工对领导干部公开赞扬的多,而客观批评的却很少,促使很多领导产生“审计走过场”的心理定势,因此很难体现经济责任的权威性。

四是审计内容上存在问题。看重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重问题,轻责任。看重问题罗列,忽视责任划分。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审计质量难以提高,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了审计效果。

五是审计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阅、设举报箱、公告审计、座谈等方法。账外审计方法上下功夫不够,使审计的问题难以查深查透,审计质量无法提高。

六是审计成果利用上存在问题。通过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成为强化干部监督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方面,尤其是在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发挥重要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用人和审计严重脱节。其次,缺乏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涉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各个部门,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保障制度,使审计结果在运用时大打折扣。最后,审计结果运用的衡量标准不一致。由于审计结果运用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有些审计结果很难适应当前改革用人机制和加强干部管理的需要。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是把离任审计监督的时间“关口”前移,逐步把离任审计变为任中审计,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而且还能防止和避免经济行为的“一错再错”;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干部,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功过;不仅能减少和避

免账目“技术处理”的假账,还能使审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能正确地考察干部队伍,还能为组织任用调整干部提供依据。审计实践证明,任中审计好于离任审计。二是审计项目的确定应具有能动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得以确定,应由相关组织部门“一家言”改为“多家言”,主要由组织、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等共同确定,审计机关应主动积极地参与项目计划的制订。对于变化比较频繁的部门组织,如政府、党委以及重点部门的领导任期审计由组织部门来确定,对于不经常变化的一般部门领导人任期审计则由审计机关确定,遇到特殊情况时,对某些被举报反映的单位领导人任期审计则由监察和纪检部门来确定。

三是审计内容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不但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还包括各项经济指标具体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的审计。在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突出重点,主要包括:第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合法性和真实性;第二,审计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投资决策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重点审计效益性。

四是审计方法的使用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除使用审计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看”,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察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审计疑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二是“问”,围绕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行为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导者施政情况;三是“访”,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和施政行为,走访相关人员;四是“谈”,组织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召开座谈会,全面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

五是合理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取得预期效果,确保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对审计结果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价,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对于那些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工作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表彰和宣传,而对于那些在任职期间严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规定,损公肥私或者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警示、教育和制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合理的转化和运用,能有力地促进县级以下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总之,全国各地县级审计机关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和积极探索,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各上级相关单位及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规范、指导和帮助。

第三篇: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的审计。作为中国独有的审计制度,肩负着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到202_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出台,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军工企业代表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不但需要实现企业化管理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承担国防科研的政治使命,这对军工企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审计结果是否客观公正,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是否真实、准确,而且也关系到军工企业的发展。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规定》,本文结合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1999年,审计机关以承包经营兑现公证审计、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为核心,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2_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

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审计普遍开展,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审计全面开展。第三阶段是202_年到现在,经济责任审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_年12月发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扩展了审计对象范围,涵盖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将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到政治责任层面,通过制度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纪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升高,国家对于国防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某些军工企业依仗自身特有的待遇和权力,想方设法地从政府预算和投资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沉迷于追求自身利益,致使一些国家预算和投资不到位,被挪用滥花、国有资产被流失、被交易甚至被贪污,营造了腐败赖以滋生的土壤。经济责任审计重在责任审查,并通过责任制约和遏制权利的扩张,它与政治反腐相得益彰,其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在不断放大。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经济责任审计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是独特的”,更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经常性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展和蔓延,从而清除腐败赖以滋生的土壤,遏制腐败行为。

三、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难

(一)审计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造成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一般都是任务重、时间紧,加之保密、质量体系等其他要

求,造成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大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现实中干部免、审、任的时间差一般都很小,或未审先任,或审任同步,绝大部分是先离后审的,导致时间仓促,势必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限紧、要求高、责任重、风险大,难免出现没有查清或漏查等工作质量问题。

(二)审计内容不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包括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还注重对效益性的促进,然而军工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大多审计内容不够全面,仍然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务收支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

(三)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问题和审计结果的最终体现,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效果。它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审计评价结论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个人和所属单位、企业的利益。如何作出审计评价、具体评价哪些指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目前并没有一套比较健全的、便于操作的、规范性的评价体系,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客观评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经济责任难界定

影响军工企业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功过是非、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是难以做到的。如何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虽然新出台的《规定》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除规定的直接责任外,只要是所管辖范围内的部门或者单位出了问题,都笼统定性为该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过于模糊;另外,在实际审计中,往往会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财务责任混为一体,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反映的事项除了审计评价中多了许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责情况的评价之外,其余的与财务收支没多少区别,对于财务核算上的问题也统统定性为主管责任,都是主管责任实际也就是没有责任。

(五)审计成果时效性滞后

按照要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应坚持“先审后离”,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结果作为组织部门考察、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干部任用计划与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不同步,委托交办审计不够及时,形成了“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审计滞后于干部任用工作,造成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相脱节,形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审计成果没有真正运用到干部管理监督中去,难以对领导干部的任用、奖惩造成直接影响。

(六)绩效审计难深化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如何落实科

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逐步纳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这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而必然朝着绩效审计的模式发展。但是目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仍没有能够突破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框架,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更谈不上绩效审计的深化。

四、解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向“绩效型”转变。

加强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相结合,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必须更新审计观念,把经济责任审计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以绩效评价与促进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有效途径。军工企业的绩效审计,应结合其特点,将预算编制科学性和预算支出结构合理性、国家军工技改项目投资效益性、科学发展观等内容,都应纳入审计评价范畴。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经济业绩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的依据和参照系,所以,制定一套体现绩效审计理念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保证。由于目前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部分指标无法量化,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力求做到科学、可行。在审计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要处理好几个重点:一是权责对等的问题。要按照

权责对等要求分类设臵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二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的问题。在坚持全面性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可操作的定量指标作为评价内容,做到简便易行、科学合理。三是把握反映现状与揭示趋势的有机统一,对经济业绩的评价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现实业绩,对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要进行预测分析和认定,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三)建立交叉、联合审计和公开制度。

目前军工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多由审计部门独立开展,而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面广、关联度高、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工作中,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较难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公正和客观,应当实行交叉和联合审计制度,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机关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另外,着眼于经济责任审计的长远发展,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化程度是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这种公开不仅包括结果的公开,也涵盖到审计实施以及审计评价等环节。

(四)进一步强化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综合利用。新出台的《规定》不仅要求要审计、出报告,更关注报告的使用,要求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和结果的公开制度,使审计结果的运用进一步强化。要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起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成为科学评领导干部经

济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工作结合起来,督促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切实纠正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综合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特别是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注意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研究解决和预防的措施。

(五)不断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军工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广泛性、复杂性、标准难确定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实践锻炼等形式,提高审计人员的宏观全局意识和专业水准。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分层次培训。努力培养具有分析、鉴别、判断、协调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加强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诚实守信、内省自爱、克己慎独的职业道德观,建立一支严守审计纪律,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具有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谨稳健的职业态度的审计干部队伍。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军工企业审计专家库,在保密和安全的前提下聘用外部专家,弥补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力量的不足。

第四篇: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时间不长,还处于初始阶段,加上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审计实施的过程中显

现出一些问题。只有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相对滞后

经济责任审计通常是在上级部门提出委托审计的书面指令和申请后,审计部门予以安排的一项审计工作,不同于列入年初制定的审计工作计划的审计项目,大多数属于上级或主管部门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这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并没有为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在领导干部的人事任免上提供参考依据,也就没有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者经济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开展经济活动情况,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侧重的不应是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身,而应是被审计者对问题应承担责任的界定和评价。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上,从而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期限的跨度通常较大,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很大,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方面,后任会计可能对任职之前的工作情况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后任会计可能对任职之前的工作不愿意介入,尤其当任职前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时。了解情况难,取证难也会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三)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难度较大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被审计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评价被审计者经济职责的履行情况、开展经济活动情况。但是,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复杂的,可能是由于主观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领导干部个人原因,也可能是由于领导班子集体原因;可能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现实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对被审计者所应负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的难度比较大。

二、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工作计划、突出审计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完善加以解决。

(一)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完善工作计划

经济责任审计是发生在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任期届满或离任时,而比较清楚领导干部任期情况的是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因此,审计机关在制定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时,应主动与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沟通,了解即将任期届满或离任的领导干部信息。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工作计划。预先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可以为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二)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突出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除了检查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外,更重要的是检查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在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中履行了经济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除了将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作为审计重点,更重要的是重点审计被审计者在任职期间所做作出的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实施效果,如决策内容是否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决策实施是否有效等。还应重点审计领导干部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如单位财务是否公开、单位购买活动中审批、经办是否分离等。另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也应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

(三)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要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界定和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统一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从领导干部经济工作目标完成程度,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其效果等多方面建立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范围、统一的评价标准,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

随着审计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建

立,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会逐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会更加有效。

第五篇:浅析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昌保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与干部的管理、选拔、任用有着直接的联系,表现为其产生具有特殊的制度背景,是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的融合,它具有特殊的审计目的、范围、内容、组织方式和审计路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为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我们必须为其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问题 对策

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干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当前,经济秩序方面存在的弄虚作假、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以及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问题,与一些单位、部门的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权力和认真履行职责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管理偏松,监督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据了解,1998年至202_年10月,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领导干部个人经济问题金额20多亿元,各级党委和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对4%的给予了免职、降职、降级、撤职和其他处分或责任追究,其中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7200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审计主体独立性缺失。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结构,均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具体审计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受制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影响、干扰和牵制。

2、审计的时效性滞后。先审计后离任是充分运用审计结果,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组织、人事部门并没有本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原则进行安排,而是在干部集中调整后,采取“批发”、“一揽子”委托的办法,审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审计任务。从审计结果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对任职有一定影响,需要在任前谈话时严肃指出来。经济责任审计的这种审用脱节,直接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意义。

3、责任难界定。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功过是非、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是难以做到的。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二是如何准确界定党委和政府两个“一把手”的经济责任。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思想认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客观原因。解决上述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1、领导重视到位。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发展,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把审计当作监督管理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决策的重要参谋,注重运用审计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内审机关则应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经常听取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情况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及困难,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撑腰壮胆并提供坚强的领导后盾,才能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向“绩效型”转变。经济责任审计从本质上讲就是绩效审计。各类经济责任审计都必须按照这个要求,真正转变审计理念,真正拓展审计视野,真正抓住审计重点,真正提升审计水平。

3、从以往单一的集体问责向突出个人问责转变。近年审计工作中,总是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同类问题屡查屡犯,原因就是所在部门单位领导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一种“集体行为”,既便查出来,大不了对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对个人往往会“放一马”,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认识偏差,原因就是问责不够,尤其是个人问责制的缺失。

4、队伍能力到位。要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为此,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纳入审计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教育职工树立勤奋学习、服务大局意识,在工作思路上求新;树立服务基层、贴近群众意识,在工作作风上求实;树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意识,在工作方法上求活;树立依法审计、强化监督意识,在工作质量上求精;树立善于领先、争创一流意识,在工作效果上求优;树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在工作形象上求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科学认识和分析形势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5、综合利用到位。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对有苗头性、一般性违纪问题的领导干部,给予谈话教育,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对存在的带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对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研究制定相应的综合管理措施;对严重违法乱纪,决策失误或渎职,内部管理混乱,造成国家、集体财产损失或资产流失,群众意见很大,已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按照调整不胜任现职的有关规定,采取书面诫勉、责令辞职或降职、免职等措施给予组织处理;对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较好,实绩突出,廉洁自律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或提拔重用。

[1] 孙立安、黄志圣: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2_(10)。

[3] 武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4)。

[3]马亚红.论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2_(12)

浅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进农场--靳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