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抓住重点 典型示范 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4-763954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3 02:15: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抓住重点 典型示范 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抓住重点 典型示范 促进全乡经济工作开展

——羊头崖乡2010年上半年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我乡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库区经济带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土地资源、库区兴建等优势,全力建设“54321”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一、抓住建库重点,优化库区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为工程提供各种便利。

2、乡村干部开展全程服务。乡党委政府选派专人负责协调工程项目部和地方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上半年乡村干部组织村民移坟570座。

3、调处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调处矛盾纠纷210起。

4、党员承包西草庄村村民危房和半危房户,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5、利用有利条件,改田造地、蓄水修路,为新农村建设和库区旅游打好基础。

6、着眼长远,招商引资,开发库区。

二、抓住核桃重点,建设万亩园区,实现全乡核桃造林全覆盖。从2009年开始,乡党委政府经心组织发展万亩核桃经济林园区。园区涉及四个片,建设时间5年,种植面积30000亩。2009年种植8000亩,今年种植5600亩。我们组织召开核桃管理技术培训会,同时给种植户印发了“核桃四季管理明白卡”。

三、抓住调产重点,巩固蔬菜产业,建设潇河两岸蔬菜园区。2010年我乡在潇河岸边石咀自然村建设蔬菜示范园区。种植面积180亩,1 种植作物为茴子白和豆角。园区架设电线1500米,安装变压器一台,配备小白龙5台。目前完成大田移植工作。在园区示范带动下,全乡发展蔬菜2000亩。

四、抓住畜牧重点,发展养殖大户,为全乡牧业发展引导示范。我乡白云山养殖专业合作社于去年下半年成立。入社资金163.1万元。目前合作社共有牛205头,羊1800只,周边养殖户共有牛450头,羊3400只。

下庄村岭东沟小组村民王建明,在岭东沟村红塔沟内建养殖中心。场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共投资150万元,完成投资53万元。去年雪灾给该户造成了很大损失。现在还在进行恢复重建。

五、抓住民生重点,解决热点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村人畜吃水问题。现在全乡人畜饮水工程立项11村,旱井工程5村,其中已开工8村完工4村。

羊头崖村的吃水问题是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我们申请上级立项并制定了详细工程方案,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六、抓住环境重点,解决卫生问题,着力加强村容村貌建设。我们十分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抓了三个重点。一是抓死角:乡环境卫生领导组成员深入到村,认真检查环境卫生工作,特别是河道、水渠、和村里陈年垃圾堆放的重点地段。

二是抓亮点:各村主要街道墙壁全部进行粉刷,街道两侧路边垒路沿、刷白线。沿街招牌版面统一标准规范悬挂。沿街店铺和居民全 部擦玻璃、扫门前。公路和街面树木全部整树盘、刷白灰。

三是抓配套:全乡新建垃圾池26个,累计达到75个。新配果皮箱12个,累计达到42个。各村固定一辆垃圾清运车,负责垃圾清运和填埋工作。环卫人员达到122人。

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做好上述六个方面的工作,年终向县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答卷。

第二篇: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5月,##镇建制调整,新一届镇委、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374万元,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0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5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人均存款达2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全镇预制住房比重达25%,电视机普及率达65%,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部分家庭。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人民衣食住行状况大为改观。

二、结构调整有新突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打基础、脱贫困、奔小康”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立中长远,立足本地资源的原则,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引进业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了15000亩金银花9000亩草场和15000头(只)草食性牲畜,建立了蚕桑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及猕猴桃基地等,生猪、小家禽、稻田养鱼及海椒、糯玉米等多经项目已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人均达800元以上。按照“保安全、保丰收”的原则,实行以水利为重点的山水田林路综上所述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新建微型水利工程20口,整治、维修山坪塘15口,土改200立方米,维修灌溉渠7公里,保障农业用水。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03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1493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776亩,产量30968吨;蔬菜播种面积23795亩,产量6915吨,达历史最高水平。

三、非公经济逐渐壮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目前,全镇有5家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6000万元。江津市建司和##供销社成功进行了改制。已引进重庆市渝欣牧业公司和江津市地利农业开发公司,投资300余万元进行金银花的加工开发和种草养畜,并初具规模。现有金银花加工厂2个,种羊场2个,种兔场1个,草科鸡养殖场1个,金银花加工设备3台,提高了金银花加工质量。先后引进江津市玫瑰米花糖公司修建“四面山老腊肉”生产基地、复兴竹海漂流社和重庆会龙旅游资源开发公司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江津市四面山开发公司建设猕猴桃生产基地。截至今年6月,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6个,到位资金5732万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等方面,开放型经济已具雏形。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公路建设方面:主干道渝东公路傅家至东胜段的加宽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已整修傅家一河河、马家坪—凤场等镇、村级公路18公里;新修小月、天平、水浒等村级扶贫公路50余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物资运送。已完成##至沙河公路的规划测设工作,并已正式动工,城镇建设方面:先后完成##千米大道、边贸综合市、梨园新街片区开发,场镇面貌进一步改观。完成了傅家场镇、马家坪新村建设;场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此外,水能资源的开发也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搭起了平台。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得以加强。努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坚持幼教、普教、成教共同发展,加大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基本国策”。计生工作坚持“三为主”方针,推行“三结合”,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稳定、打击、治理、普法、建设”的工作方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民政工作稳步推进,“双拥”工作得到巩固,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武装、劳动就业、人事、统计、审计、档案、保密、残联、信访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实施机构改革和建制调整,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政务公开,及时公示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实行“阳光作业”。大力整治发展环境,加强公务

第三篇: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到2003年的25年间,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9.4,GDP由1978年3624.1亿元增

长到2003年116694亿元。去年遭遇非典,仍保持9.1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应当看到,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迫切问题。在一些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短腿”,农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短中之短”。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比,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104。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必要而紧迫。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问题。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在保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经济增长无疑是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但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经济增长是人民利益之所在,但不是全部人民利益之所在。那种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增长自然而然带来其它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观念,是片面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经济就可以代表社会的一切。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前提条件,保持GDP的适度增长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发展应当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全面综合指标的增长。

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物质指标不是最终目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发展不仅仅是物的发展,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关心收入的增加、物质财富的充足,经济增长被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而教育、人文、卫生医疗、环境状况和社会公正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要考虑人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在继续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人们会要求更好的人文氛围、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丰富,这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定要从追求短期化发展目标、过分突出发展的短期物质成果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更为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发展是要付出成本的,促进发展必须从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着眼,用较小的发展成本实现较大的发展收益。片面的发展观只注重发展的短期成果而忽视发展的成本代价,特别忽视发展中的社会成本代价。全面降低发展成本,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降低生态环境的成本。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增长的做法。二是降低资源成本。坚决摒弃不顾质量和效益,以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为代价来支撑增长的做法;三是降低社会成本。贫困、失业、严重的分配差别等会带来社会危机和动荡,会大大提高发展的社会成本。政治、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等落后,也会加大发展的社会成本。因此要坚决摒弃不顾公正、公平和和谐等社会目标,以轻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建设为代价换取增长的做法。

统筹兼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还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畸形发展的教训,论述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他说:“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一定要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的思想内涵:

统筹兼顾就要遵循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总方针。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服务。”首先,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大局出发,就要根据实际可能条件,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兼顾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兼顾到人民方方面面的利益。其次,从

第四篇: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对和谐社会的具体设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

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还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使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整体,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系统、坚实的基础。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作重点的任务来抓。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开始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更多的体现在数量方面,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强调了质量方面,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二、努力实现“五个统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

2*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仍面临问题和挑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很大,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仍是以粗放式、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针对这些不协调,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但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但是,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如果不能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不能促进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就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必须改变旧的GDP增长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但是,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特别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社会。但我国的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全国来看,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呈现阶梯形下降趋势。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了,中部各省也开始提出“中部崛起”的口号。但是,发展不仅仅是上项目、拉投资、搞基础建设,中西部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观念和制度上。中西部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发展中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是改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体制创新。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长期协调相处的社会。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尽可能减少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深化改革是建设社

第五篇: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增强我县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目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

(一)总体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提升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力度。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五年的努力,使长阳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标准。

(二)主要目标。到****年,基本形成县域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体系框架,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50%,对农业和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5%;县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县财政决算支出的1%,科普经费达到10万元,高新企业研发经费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培植科技骨干企业10家,培育省以上知名品牌2—3个;培育良种繁育基地10个,选育新品种2个,引进名特优品种20个;建设市级技术中心5个,建设科技信息服务站30个;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培养学科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行业优秀科技人才、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中介人才,总人数达到2万人。-1-

二、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我县特色药材木瓜、栀果等为原料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建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创新型企业,力争在生物医药工程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完成木瓜蛋白酶、齐礅果酸、栀子藏红花素、皂甙、蓝色素等活性成分提取的中试投产,开发嫩肉粉、啤酒澄清剂、保健品等产品,形成2—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实体。

(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升级。围绕更新产品、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申报力度,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科技开发,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加快高效环保专用鱼饲料的研究和清江鱼系列开发,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做好清江早茶和精制茶加工研发,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抓好以淀粉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研发,打造知名品牌。加大其他中药材、蔬菜、野生果蔬植物等多种生物资源的加工研究开发。

(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大力开发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依靠科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拉动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种业基地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利用专项高起点、高标准建造一个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地方品种选育推广、新成果引进应用的科技型基地,加快半高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品种选择和试验示范推广,构建我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平台。扶持县域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的基地和企业,建造林特种苗、作物种子、种畜、种禽、种鱼等种子种苗研究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的高新示范基地。

三、健全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加快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阵地、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产业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多层次投入为保障、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把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政策扶持的先决条件。强化企业研发创新机构建设,重点骨干企业,都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精干科学的技术研发组织。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拓展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增设必备设施,开通科技互联网,科技110热线电话,科技短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总站、分站、站点,形成“三网合一,三站贯通”的构架,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成农业实用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推介、农村政策法规、龙头加工型企业推介、农民生活服务等五大信息体系和科技人才、农业标准、农业资源、专利技术、科技成果等五大数据库的建设。依托并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和“农村科技信息员”,完成农业科技服务、指导和咨询。

(八)积极推进县、院、企科技合作。巩固已有县院科技合作成果,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合作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创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科技开发基地,切实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院、县、企联系会议,开展两次以上较大规模的科技与企业对接洽谈推介交流活动,积极依托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建设一批产品开发中试基地,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技术支撑和产品研发成果。

(九)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

制环境。落实《*****县专利资助奖励办法》,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专利资助的力度。政府、企业及中介组织共同为专利发明人加快专利技术转化提供条件。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落实好技术要素与分配的有关政策。

四、完善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十)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认真落实中央规定,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十一五”期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要达到1%以上。

(十一)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在确保科技三项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投入100万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十二)落实国家税收激励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十三)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机构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融资,应给予重点支持。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要优先安排,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

(十四)实施扶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程序组织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告。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凡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

五、制定措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十五)强化科技人才的“内培外引”工作。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每年选送10名专业人才到大专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进修,每年举办1期科技人才培训班,加强对各行各业科技人才的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函授进修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提高科技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做好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具有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引进重点行业急需的人才。

(十六)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绩效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健全和完善“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专利奖”,设立“突出贡献奖”,由县委、政府定期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发给一定数额奖金,并与政绩、职称和分配挂钩。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下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对优秀基层科技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定职称。

(十七)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继续开展好科技活动周和科技节、科普展教、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健全完善科普工作网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以县科协为中心,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为主体,协(学)会等为依托,以学校、企业和科普自愿者为基础的科普网络,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普经费要达到人均0.2元的要求。

六、加强领导,切实保障科技创新。

(十八)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真正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研究和提出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各级领导要带头学科学,及时了解科技前沿问题,把握科技发展形势,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经常研究、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发展。

(十九)形成合力。科技工作是一项涉及各行业、各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打破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封闭的格局,统筹好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科技资源,推进信息情报、科技人员等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大力提倡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精神,发挥部门优势,群策群力,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机制灵活、资源共享、密切协作的科技创新合力。

(二十)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宣传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宣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要把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鼓励全县人民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大力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把全民创业与创新结合起来,以创业奠定创新基础,以创新推动创业,激励、凝聚大批创业、创新人才加入到全面建设小康长阳的伟大事业中来。

抓住重点 典型示范 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