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连云港: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4-80231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8 23:07: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连云港: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

连云港: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破解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

为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江苏连云港市以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简称园区)为支点,依托园区管委会,从平台建设入手,整合资源,创新“一站五中心”非公企业党群工作站模式,强化部门抓党建意识,积极探索体制内的人做体制外的事的有效途径,发挥党建带群建的组织优势和经济综合部门等职能优势,推进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党员、工作有效覆盖和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方法创新,推动了党建工作创新。

一、背景与动因

近年来,随着连云港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加快,非公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全市非公企业达到40290家,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党员人数4.6万人,非公企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固定资产投入、实现利税均超过了全市的60%,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

由于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园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作为集聚非公企业的重要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落户企业不断增加、从业人数越来越多。就连云港市而言,70%的非公企业集中在各级各类园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因此,抓好园区党建工作就是牵住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然而,由于落户园区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成长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比较多,企业党员分布比较分散,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党员。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在非公企业的组织、党员和工作覆盖,面临着基础不平衡、阵地不配套、企业不重视、经费难保障“三不一难”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组织部门自身力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强化部门抓党建意识,充分发挥好党建带群建的组织优势和工商、税务、经济综合等部门的职能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法和成效

面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诸多矛盾和瓶颈问题,如何破解?江苏连云港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灌南县经济开发区、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等国家级、省级、县级园区进行了试点,以园区管委会为依托,在不增设机构、不增加编制、不增添企业负担的基础上,按照“一站五中心”模式,建立了非公企业党群工作站。2011年7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11个省级以上园区进行了全面推广。

党群工作站如何建?建立以后,如何保证工作站正常运转、发挥作用?连云港市通过“五个统筹”,加以解决。

1、阵地统筹建设,解决场所问题。连云港市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园区开展党建工作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党员、职工缺乏固定活动场地。针对这一实际,该市打破传统以企业为着力点的党建工作思维,按照区域化大党建思路,以园区为支点,建立了党群工作站,明确职责定位,对园区内党群活动阵地进行了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管理使用,面向园区企业所有党员和职工开放。按照功能划分,在党群工作站内设立“五个中心”,即党组织活动中心、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党员和职工管理服务中心、企业发展交流中心、企业人才举荐中心,对配套设施进行了统一配臵。通过建立党群工作站,使园区党建资源由单一封闭向社会化、共享型转变,实现了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教育培训共抓、阵地设施共享、组织活动共搞、文体活动共办,既提高了党建资源的配臵水平,又降低了党建工作成本,实现了党建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目前,11个园区都建立了超过400㎡的高标准党群工作站。

2、人员统筹配备,解决人的问题。连云港市针对园区党建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党务工作者全部是兼职,对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且有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建业务不熟悉这一实际,一方面注重加强对现有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党务知识培训,并针对园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开展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园区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拓宽优秀党务人才的选任渠道,把素质高、懂党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务人才选拔到党群工作站,推进园区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三支队伍”:一是建立由园区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和面向社会公开聘用的人员组成的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专门负责园区非公企业党建日常工作;二是建立由县区党群部门、经济综合部门选派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组成的兼职党群工作者队伍,指导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三是建立由离退休党员干部、二线干部、转业军人等组成的非公企业党群组织负责人后备人才队伍,根据企业需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企业党群组织负责人。全市11个园区党群工作站共有专职人员56人,兼职人员600多人,党群组织后备人才800余人。

3、经费统筹落实,解决钱的问题。对欠发达地区而言,经费问题始终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制约瓶颈。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的通知》及补充通知,要求把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企业财务计划、据实在税前列支。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基于企业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认知程度,落实起来有相当难度,执行还不到位。为打破这一瓶颈,连云港市曾经做了一些探索,采取了非公企业党费全额返还、每年要求各县区从留存党费中划拨一部分专门用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等办法,但是数额有限,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该市在试点工作中,进一步拓宽经费筹集渠道,采取了“三个一点”的办法,设立非公企业党群工作站专项基金。一是财政拨一点。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将党群工作站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门用于解决部分专兼职人员的工资问题。二是园区出一点。园区管委会从行政经费中适当地出一点,专门用于园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三是党费划一点。县区委组织部每年从留存党费中划拨一点,专门用于支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非公企业党员所缴纳的党费实行全额返还,保障了工作站的正常运转。目前,全市园区党群工作站专项基金均超过50万元。

4、工作统筹推进,解决机制问题。为保证党群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连云港市将党群工作站的工作纳入园区党工委工作整体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并本着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五项制度,从机制层面对党群工作站的工作加以规范。一是建立了党建工作会商制度。每年年初召集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会商研究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并在党群工作站和企业进行公示,年中和年末分别召开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例会,总结半年或全年党建工作推进情况,集中研究下一步工作。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组织部门、园区党工委、群团组织、经济综合部门等组成的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联席会,专题研究党群工作站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三是建立党建工作分片包干制度。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将园区企业划分成若干片区,工作站全体人员实行分片包干,具体负责片区内企业党建工作的协调、督查和联络工作。四是建立党建工作恳谈制度。定期组织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出资人、党员、职工代表召开党建工作恳谈会,听取他们对党群工作站工作开展情况和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建立党建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对照企业年初党建工作计划,定期组织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企业出资人和董事会进行通报;对企业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5、活动统筹开展,解决作用发挥问题。在园区建立党群工作站,不是为了建站而建站,关键是要发挥作用。连云港市依托党群工作站,实施了“三大计划”,努力把党群工作站打造成党群共建平台、服务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实施“党员蓝领成才计划”,推动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党员和工作覆盖。顺应“企业需求、员工需求”,依托大型骨干企业职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职能部门的职工培训中心,建立了35个党员蓝领成才培训基地,以培训为突破口,加强对党员蓝领的党建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把非公企业蓝领工人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党群工作站建立以来,有109名优秀党员蓝领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564名党员技术骨干经党组织推荐或公开竞聘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层、18名党员技术骨干进入企业决策层。同时,依托党群工作站平台,将“党员蓝领成才计划”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设臵专门岗位,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开展党员定向招聘会,为企业专聘党员;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参与培训,与企业优秀蓝领工人、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跟踪培养,加大企业内部发展党员力度;开展“隐性党员亮身份”活动,对非公企业“口袋党员”进行全面排查,对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帮助其接转组织关系,推进非公企业党员覆盖。党群工作站建立以来,先后为企业输送党员2800余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32名,发展党员586名,园区非公企业党员覆盖率达86.6%。在此基础上,放大培训效应,按照分片划区进行区域联建,依托行业协会和产业链党组织实行行业统建,按照属地管理进行挂靠组建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推进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目前,园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单独组建了党组织,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共建立了综合党组织2346个、工会组织3145个、团组织1162个、妇女组织2122个。二是实施“岗位先锋计划”,服务企业发展。依托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装备制造业等大型龙头企业实验室,建立企业科研平台,组织引导党员技术骨干投身技术创新,在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建功立业。依托园区内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组织了1176名企业党员技术骨干参与课题攻关,培育了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省自主创新产品83个、高新技术产品527个。广泛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依托企业车间班组,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引导党员争做岗位技术能手,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彰显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蓝领立足岗位有干头。党群工作站建立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先后举办274场次的各类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组织10000多名党员参与企业车间班组开展的岗位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涌现出岗位能手、技术明星618人,有209名党员技术骨干被评为企业首席员工。三是实施“牵手行动计划”,促进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组织园区企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形式单

一、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组织开展了“百企联百村,牵手谋发展”村企统筹共建活动。坚持优势互补,园区企业利用资金信息和技术优势,帮助农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村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土地资源、集体资产等条件,通过合股、租用、转让等形式与非公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帮助非公企业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生产配套产品、提供产品包装或三产服务等形式,谋求共同发展。党群工作站建立以来,参与结对的非公企业在农村建立原材料基地23个,为共建村提供致富项目近200个、致富信息1800余条、资金扶持500多万元。

三、几点启示

党群工作站模式是破解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典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有深刻启示:

一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困难多、阻力大,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江苏连云港市建立园区党群工作站,对园区党工委、党群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企业党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改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薄弱的现状。

二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适应非公企业的特点,创新方法。非公企业规模偏小、数量众多,风险承受能力弱,企业不稳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与国企相比,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特点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度加大,照搬国企党建的传统做法,难以取得实效。江苏连云港市在园区建立党群工作站之所以取得实效,原因之一就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能够主动适应非公企业的特点,打破以企业为着力点的传统党建工作思维,按照“大党建”思路,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以“五个统筹”来解决影响和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立足非公企业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才能不断取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成效。

三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赢得企业的支持。连云港市在园区建立党群工作站,之所以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依托党群工作站平台,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来抓党建,实施“岗位先锋计划”、“牵手行动计划”,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参与技术革新、课题攻关,助推企业发展;组织非公企业与国企、农村、社区等党组织统筹共建,实现双方合作共赢,避免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两张皮”现象,实现了两者良性互动,真正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了促进企业发展上,彰显了党建工作的魅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同频共振。实践证明,只有企业发展了,企业党组织才有发展的基础,只有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党建工作才能赢得企业的支持,党组织在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党的建设核心是做人的工作。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过分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江苏连云港市在园区建立党群工作站之所以取得实效,关键是弥补了园区和企业服务员工的缺失,通过实施“党员蓝领成才计划”,关注员工的成长,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真正让党员在老板面前“腰杆硬”、在职工面前底气足,让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有声音、有地位,提高了党在非公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引导力。实践证明,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为企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它启示我们,党建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仍然是经济工作乃至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党建工作突出位臵。

第二篇:卓尼着力破解非公党建难题

卓尼县着力破解非公党建难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卓尼县非工有制企业党公委坚持立足非公党建实际,着力破解非公党建工作难题,以党建工作促进了企业发展。

采取多种途经摸清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状,为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夯实基础。对全县范围内正常经营的企业进行摸底,初步排摸出了30多户非公企业的党建情况;利用登记注册平台,摸清非公企业信息,初步掌握了全县非公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企业主身份、员工数量、党员信息、党组织设置情况;深入非公企业调查,与各党建指导员和非公企业主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掌握企业真实情况。把非公党建指导员、非公业主、党组织书记和企业员工“四支队伍”的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党建水平的着力点。将非公业主、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企业员工根据角色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培训、专题辅导、闭卷考试、现场互动问答、上党课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二是采取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及座谈交流等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为破解党组织组建难题,非工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主向党组织靠拢。以开展 “服务企业万户行”活动为契机,实施惠民利企举措,开展“下基层、进企业”活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利用工商简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简报报道党建信息,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编发简报、悬挂横幅、书写标语等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深入挖掘好做法和好经验,广泛宣传非公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组织组建率。为不断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非工委坚持“输血”与“造血”同步,一方面在招聘员工时,优先录用党员,并根据企业的需要,把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下岗职工中的党员推荐到非公企业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把非公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和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员工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按照“组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督促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部建立了组织活动阵地,并把各项制度和工作内容上墙,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资料、有制度、有活动。目前,新组建党组织4个,新发展党员31名。

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和“五带头”党员为目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开展集中学习上党课、学党史、看“红书”、举办文艺汇演、举办党员风采书画展、发展党员、组织新党员集中举行宣誓、“七一”走访慰问党员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非公企业员工投身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周宏林 康鹏)2

第三篇:破解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题

破解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题

“下周六,我还来听,太受益了。”这是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党群服务中心针对非公企业党员开办的讲座结束后,大连市黄鸿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鸿由衷的感受。沙河口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青年党员多、活动场地少、学习时间紧、党员难集中等特点,为破解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题,在激发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教育率上下功夫,提高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创新教育形式,着力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为适应青年党员把微信、QQ等作为学习和交流主要途径的习惯,沙河口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为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区别于以前“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一叠课本”的传统教育模式,开通了“沙河口区非公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平台设置“微资讯”“微服务”“微动态”三大功能板块,涉及政策解读、创业指南、博学笃志、爱心奉献、明星企业、党员先锋等12项内容,并与沙河口区“助万企”“帮万家”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实现链接。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还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党内专题教育的最新精神,普及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知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发展党员流程、党组织换届流程、党费使用办法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党组织和党员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展示风采,组织党员开展讨论活动。通过开通“微平台”,搭建了党建活动的“大舞台”。

二是建设活动阵地,着力营造党员教育氛围。针对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党组织活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沙河口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引导各级党组织在阵地的使用上,注重一个“活”字,做到形式活、内容活、时间活、地点活,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利用企业闲置场所和现有条件,开辟形式多样的党建教育活动阵地,让企业党组织活动随时随地开展。在企业现有的图书室中,将图书按文件汇编、党史读物、领袖传记等专题摆放。利用工地围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厂车间的走廊里,设立“党员先锋榜”;在员工休息室安放“红色历史”水牌;在员工放松、休息的时候,讲一段革命小故事。“微阵地”的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企业内部先后创新推出了党员教育的车间文化、走廊文化、餐桌文化,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建设“微阵地”,建造了党员学习的“大教室”。

三是制作标题式新闻,着力增加党员阅读量。针对非公企业党员业余时间少,没有大块时间自学或集中学习等实际,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收集并编辑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日常党务工作知识、党员党性修养等,简化学习内容,形成“一句话党建”“一张图党建”,让党员一看就懂,不让党员花费太多时间,保证党员的阅读量。党员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直接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在信息推送上实行“发散式”传送,即企业由电脑终端将信息传送到微信平台,每位党员再通过手机将信息转发至朋友圈、微博、QQ空间,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截至目前,共推送非公企业党建信息378条、图片269张。通过传送“微信息”,开辟了传播知识的“大通道”。

四是开设“微型党课”,着力保证党员受教育率。在生产任务重、“三班倒”等企业,党员的学习时间难保证、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时间难统一。为了既不影响工作,又不耽误党员的学习教育,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在非公企业开设了“微党课”,即由上级党委或党支部统一规定党课内容,编写党课提纲,发布到各党小组,由党小组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午休、工作间隙或晚间休息时间自由安排上党课。针对不同工种、不同时间,精选主题,由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讲解政策理论;由本系统的业务骨干、企业精英破解业务难题;由党员先锋、模范典型讲述先进事迹,营造人人讲、人人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通过开设“微党课”,延伸了党员学习的“大讲堂”。(作者单位:大连市沙河口区委组织部)

第四篇: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范文

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2011年11月23日15:57来源:《宁夏日报》

新形势下,如何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层次,开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境界,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筑牢整体推进的合力。要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比表彰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要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做好工作调研和具体指导。要强化力量,抓好“双岗”建设,把党员示范岗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岗,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加强扶持,建立保障机制,使党建专项经费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倾斜,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要深入调研,对如何处理好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作用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提高。

把握关键,拓宽视野,培养造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队伍。要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设置标准和条件,用民主的办法,通过一定的程序,配优配强企业的党组织书记。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优秀骨干加入党组织,搞好党员后备队伍建设。要抓好群团工作队伍建设,锻炼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善做群众工作、能开展群众活动的群团工作队伍,为党组织快捷、有效联系群众,开展工作架起连心桥。

立足长远,注重长效,建立健全和落实好各项制度。要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保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要求,为企业党务工作者在企业工作提供现实和具体的工作依据。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创新,建立健全必须、实用、有效的党组织工作制度。要建立保障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赋予党组织在政策导向、思想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资源,把党建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框架,一心一意依靠党组织,推进和谐企业发展。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持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坚持不懈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更要突破工作“瓶颈”,采取得力措施促组建,一要动员企业中的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二要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重点适当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三是通过举办党员就业推介会等方式,把党员优先推荐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要加强沟通协调,努力争取业主支持,促使业主从思想和行动上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最后,还要探索方法,创新载体,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职工群众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相结合。

第五篇:通川区“四剂良方”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四大难题”

通川区“四剂良方”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四大难题”

近年来,通川区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组织覆盖难、工作推动难、作用发挥难、活动开展难等实际情况,从拓展途径、健全机制、提高意识、搭建平台四方面破解难题,有效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档升位。

拓展途径,打通“六脉”,破解“组织覆盖难”。一是“行业联合建”。按企业的行业属性归口建立各种行业联合党组织、专业联合党组织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单位的联合党组织。二是“就近挂靠建”。对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建党支部的企业,实行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其他企业、行业、村(社区)党组织方式管理。三是“派驻帮助建”。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非公企业,选派熟悉党务工作的区、乡(镇)机关干部帮助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为企业成立党组织创造条件。目前,全区已建立行业联合党支部5个,组建非公企业支部60个,建立非公企业党委2个,占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39.4%,选派了3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企业帮助成立党组织。

健全机制,巧施“外力”,破解“工作推动难”。一是健全服务指导机制。区委在组织部专门成立“非公企业党建联席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负责对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实行区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把非公企业进行

分组,由企业所在乡(镇)和主管单位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个非公企业,负责党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二是健全激励引导机制。结合每年的“七一”表彰活动,对重视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业主、涌现出来的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企业党员先锋给予表彰,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激励业主对党的认同感,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今年,西晶集团、一新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业主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郝成祺等8名企业党员先锋受到区委表彰。三是健全学习培训机制。依托区委党校为平台,每年对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进行2次集中培训;委派党建指导员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提高意识,激发“内力”,破解“作用发挥难”。一是针对部分非公企业主存在的“搞党建花钱”、“怕影响生产”等思想问题和对企业党建存在的“排斥心理”,通过电话、走访、面谈等形式进行政策指导,“面对面”宣传抓好党建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意义,主动关心非公企业业主的生产、生活,取得非公企业业主的信任和支持。二是针对部分党员思想认识不够,认为在企业上班只是为了挣钱,不愿暴露党员身份问题,开展交心谈心、思想交流和“亮身份、树旗帜”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职工大胆亮出身份,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为实现组织满意、业主满意、党员满意的目标,从党员技术骨干、党员岗位标兵中选拔非公党组织带头人和党组

织班子成员,提升党员的政治待遇,增强职工对党的信任度和党对职工的影响力。

搭建平台,承接“地气”,破解“活动开展难”。一是针对部分企业党员员工少、活动难开展等难点,探索“组织单独建、活动联合搞”新思路,把行业相近、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划分类型,分类分组联合开展活动。二是以开展“互惠共赢”为工作结合点,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开展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72个、党员先锋岗267个,为非公企业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三是以开展“共驻共建”为工作切入点,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目标,把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寓于服务企业之中,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从而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今年,全区非公企业已联合开展各类活动46次,参与企业70余家,参与党员1200余人。

(签审人:梁斌 供稿:王鹏)

连云港: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