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励真科技创业事迹
上海励真农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个人介绍:(1)雷道涛
雷同学是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曾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实习,有一年的实习经历。
担任公司总经理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对公司的一切重大经营运作事项进行决策,包括对财务、经营方向、业务范围的增减等;负责公司的战略形成和公司的全面成功。
(2)王向春
王同学是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参与校级“085”子课题研发任务。曾在苏尔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工程部实习,有一年以上的实习经历。个人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担任公司技术总监,负责公司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数据管理。(3)潘海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参与国家863项目课题研发。曾在苏尔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RS Technologies加拿大公司战略部实习。具有市场服务,行业调研经验。
担任公司市场总监,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产品的营销策划;主管企业营销与综合业务拓展,负责建立公司整个的销售策略与政策,组织经营,协助公司总经理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
(4)唐千雅
会计专业本科生四年级学生。2012 年1 月,实习于复星医药集团财务部,主要职责协助财务完成日常报销等财务工作,积累了许多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负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协助决策层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负责其职能领域内短期及长期的公司财务决策和战略,对公司中长期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影响。
(5)陈至颖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四年级学生。曾在浦东世贸滨江花园会所、来伊份公司实习,具有产品生产、运营的经验。担任公司运营总监,负责公司生产运营事务。
(6)倪晨君
金融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担任公司公关部经理。负责公司品牌形象推广、公司文化传播和公关关系处理;根据市场的需求协助制定各种公共关系战略和战术,及时调整公司组织各项公关活动方向;善于客户资源的维护、沟通与管理,负责协调合作伴之间的关系。
创业经历:
09年,上海励真农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现任技术顾问研究生导师张丽珍出席一个渔业机械的会议,会议上有溧阳螃蟹养殖事业人员参加,得知张老师是机械研发人员,就介绍了一些养殖用户遇到的一些问题:
东北地区和江苏等一些发展淡水养殖的地区,他们的养殖塘深一般在0.5m左右,最深达0.8m。池塘面积一般十五六亩,大的可达五六十亩。有些养殖螃蟹的养殖户,他们要在水塘中种植伊绿藻等水草,以喂食螃蟹。但水草生长过快时,需要切割水草以维持池塘的生态平衡。人们大都采用环保的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的物理方法来治理水草。如果采用手工打捞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往往打捞的速度跟不上水草生长的速度,因而机械收割就成为理想的水草治理方式。采用物理手段,研制实用、高效的水草清理设备,对解决传统作业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大部分沉水植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10.6%~15.6%),可制成优质草粉和配合饲料,如果能大面积收获沉水植物,就可以变害为利。由于沉水植物生长在水中,有特殊的物料特性,用人工收获非常困难,而且经济性差,所以不可能大面积的实施,因此开发沉水植物收获机械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政府对购买农机的用户有补贴政策。
张老师觉得可以设计相关机械装置解决水草收割问题,会议之后带领学生到溧阳当地进行了调研,记录了很多数据,了解到当地很多情况。回学校后组织研发团队,研发了小型可拆装水草收割系列。
目前市场存在的小型水草收割设备多结构较复杂,用户在购买机器的同时还要购买专用的船只,成本较高。但是无论是景观水域还是养殖池塘中都存在小型船只,为此研究成本低、小型、便捷、模块化以及可拆卸的水草收割设备,可以与普通船只安装组合并实现水草收割目标,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割草机的灵活性和使用率。
所研制的小型可快速拆卸组合的水草切割装置,可以有效取代在中小型水域的人工收割,有效减轻了劳动轻度,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符合水草收割机械小型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可快速拆卸组合的水草切割装置将通过固定装置与任意种类的船只相结合。当用户需要割草时,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当不需要割草时,可以快速拆卸,以免切割装置在露天环境中被侵蚀破坏,延长使用寿命。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减少体积占用,更能在机械损坏时方便维修更换。从这些方面来讲可快速拆卸组合将是水草切割机械方面很好的发展方向。
2012年,团队成立上海励真农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驻临港创业孵化器。并参加了挑战杯的比赛,拿到上海地区的金奖和全国的银奖,推广了自己的产品,取得一定成绩后,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创业感悟:
马云说过:创业者自从创业那天面对的就是困难和灾难。也许很消极,但经历过创业的人都身同感受。创业的路途并不是充满鲜花和掌声,更多是困难。创业者每天面临的是怎么克服困难、怎么去整合资源、怎么去带领团队。
创业路途的艰辛与毕业面临的机会,现实与理想面前,是每一个一直奋斗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这个机会重重的人生十字路口,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选择了后者,放弃了原先创业的梦想。也许很多人已经疲惫、也许很多人看到前面的路布满荆棘、也许很多人创业的路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当年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创意的大学生创业者,都是非常优秀的,也曾经取得过令人羡慕的辉煌。也许正是当年的掌声与喝彩让他们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也许都还没来得及想好自己具体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要到哪里去。也许创业的热情太高,这里都不是最重要的,似乎再不行动就赶不上创业这趟最后的末班车。也许有些团队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有自己详细的创业计划书。不管当初是如何的周密,最后大多数创业者都草草收场。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要负责整个团队的战略规划、团队的领导以及资源的整合。所以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对综合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创业者面临更多的是“孤独”,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同学们看来也许很辉煌、令人羡慕,但谁又能理解他们背后的辛酸、孤独、不被理解以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目标的孜孜追求而付出的努力。
当然,挫折会成就一个人也会历练一个人,我们在创业的路上日渐成熟、日渐稳重、日渐突出,我们的素质提高了、视野开阔了、格局扩大了,总之在创业途中的磨练让我们成长了很多,也让他们向成功更进了一步。
作为一个创业者应当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舍我其谁的霸气、一呼百应的领导能力以及披荆斩棘的冲锋陷阵的精神,总之,作为一个创业者,尤其是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是对人性完美的一种苛求。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精神就是人性中最珍贵、最值得推崇的精神。
有很多朋友跟我们一样正走在创业的路上,当然也有现在做的非常好的朋友。在这里祝愿那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创业路的朋友:一路走好!
第二篇:创业事迹
辟水产养殖创业 勤劳走上富裕路
在**的水产养殖领域,很多人都熟悉沈**。这名扎根水产业15个年头的水产养殖户,不仅水产养殖收益颇丰,而且在水产品营销方面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社区渔民沈**,今年40岁,从小生长在渔船上,家里她是老大,父母年迈,20多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任。1996年,她在**承包了10亩池塘养起了鱼。这是沈**初涉水产业,也是她努力学习水产养殖基本技术最重要的时期,为其以后在养殖业闯出一片天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成功收获第一桶金后,沈**又在凤凰镇承包了40亩池塘,分别养了虾、草鱼等多种水产品。这时候沈**的名气也慢慢传开了,很多人慕名找到她,有讨教养殖经验的,有洽谈生意的,一时间,沈**忙得不亦乐乎。
世上难有一帆风顺的事业,沈**的养殖业也是如此。2004年,沈**开始尝试养殖了25亩河蟹,由于当时市场上的河蟹货源充足,价格一路狂跌,而成本却一路走高,蟹苗的成活率又低,沈**的水产养殖跌入了谷底。当时,很多朋友都劝沈**放弃水产养殖,改做其她行业,但沈**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总结教训,东山再起。与此同时,劳动保障协理员在了解情况后,推荐她参加培训班,系统的学习养殖知识,同时为她办理相关申领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手续。
1998年,沈**顶住压力,用剩余的资金再次养起了河蟹,经过培训,沈**有了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她介绍说,有了经验、技术,遇到问题就容易应付了。由于经营有方,产品适销对路,效益十分显
著,她将历年的收入投入再生产,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同时进行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产量不断提高,获利颇丰。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的思路,使沈**在激烈的水产养殖业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虽然养殖业越做越大,但沈**始终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养殖和经营方式。在此基础上,沈**还牢牢把握市场行情,在销售旺季时将水产品存放在冷库,等到淡季时再行销售,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她不光自已挣钱,还带领渔业的妇女共同致富,一起承包池塘从事养殖。去年,由于水质和气候的原因,渔民们承包的池塘发现了死鱼现象,渔民们都不知所措,眼看着快卖的鱼、螃蟹慢慢死去,沈**凭着她多年的养殖经验,一家一家指导她们合理用药,很快就控制了鱼、螃蟹的死亡现象。她的这种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精神,得到了渔民们的好评。
正是由于在不断的创业中寻求创新,执著勤奋的沈**在水产养殖业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对此,沈**谦虚地表示:“我也没取得多大的成绩,只是比较有干劲罢了。”
第三篇:创业事迹
成功,就在明天
人物简介:
纪朋,男,1988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6月份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任徐州元芳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人生格言: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谁曾见我后退一步。
创业事迹:
追索他的创业之路,还得从大学的时候说起。让他攫取了自己创业的第一小桶金,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创业历程,大二时成立了徐州申通校园服务中心,主要开展校园租车、旅游、品牌推广、二手产品交易,兼职中介等业务。同时也是学生会骨干成员。毕业后当同学们都在为端铁饭碗考公务员的时候,他另辟蹊径,独自一人去了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刚开始他进入一家电子厂,所从事的就是那些枯燥无味,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流水线工作。不久他就厌烦了这个工作,他就有了自己创业的项目,于是他结合上学时的创业经验(人力资源),因为电子厂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成立苏州慧英阁人力职介有限公司,但是因为年轻经验不足和缺乏关系人脉与资金的不足等原因,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这么失败了,真算得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2012年,他的大学老校区成功申办改造,批准为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他的老师,在老师的讲述下:目前国家大力倡导鼓励大学生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各方面扶持政策,比如:三年免房租,资金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进,税收返还等,让他的创业想当老板的劲又来了。创业,是一个多么时髦的词语,却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苦苦的挣扎。虽然他有过一次创业的失败经历,但是他就是一个执著的人,正是他有着一颗执著充满激情的心,不甘平庸的心态激发着他又一次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经历了种种自己已经能理解的和自己目前还不能理解的事情,也看了些杂七杂八的书,这些“创业经历”和“阅读体验”也让自己重新审视“创业”,重新去思考“创业”这个概念,慢慢的自己也理清了自己所要创的那个“业”,勇于实践,自己的梦想的实践之路终会伴随自己一生。
在他第一次创业失败后,经朋友介绍,他就开始兼职做电子商务。从事的行业在当时当地的市场是很成熟,业务开展起来比较顺利。这个时候,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产品专业知识和业务营销经验,加上这边的市场有待开发,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应该说收获不小。
选择再次创业的浪潮里,他表示,创业一直是他的梦想,他有激情有能力,此时的自己已是信心十足,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都被占据了。第一次的创业失败经历,磨砺了他的性格,好好把握昨天、今天和明天,好好把握前路,给自己掌好前行的舵。他结合园区的发展业态以及国家发展的倡导趋向,在2012年年低成功注册了徐州元芳商务有限公司,并创下了骄人的业绩。凭着真诚的为人和诚信的待客之道,自己一步步度过事业的初创期,也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成绩,每一天自己都在努力,也在为每一点每一滴的进取和成功欢欣鼓舞。许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并对他的成功十分羡慕,其实只要你敢于尝试,不懈努力,梦想离你很近!
现公司至成立至今,团队快速发展至13人,包括设计师,策划专员,PHP,NET开发工程师8名,渠道服务专员等。公司已荣获徐州创业重点扶持单位,淮海科技园创业典型企业,多次接待省、市级领导参观,且被中国青年报,江苏卫视,当地媒体多次报到。同时,荣获省级创业荣誉3项,软件著作1项,授权项目4项。其中:2013年获得徐州市科技局扶持资金1万元;“58校园网”和“微来(微信开发)”创业项目分别获得省教育厅评选为2014年全省50家创业典型成果推荐项目;“O/O微信订餐系统”在2014年12月被省人保厅评为“2014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获得10万元奖励资金。公司在不断努力成长中得到政府的鼓励,诸多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响应,将成为一支服务于优秀电子商务团队。
他不但是一位事业成功的青年,更是一名公益热心青年,曾多次参加“幸福之家”下乡留守儿童送关爱公益活动。同时,积极接纳应届实习生和电子商务热爱者,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到项目的实际开发经验与营销经验,为毕业后更好的找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爱心公益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表示以后将更加关注爱心公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关怀社会弱势留守群体和看好电子商务发展的热爱者,传递正能量,展现一个企业人的社会责任心。
遭遇挫折的时候,他有过迷茫,想过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只是一个平凡的80后,庆幸在人生路上有那么一段奋斗的历程,从在企业一线打工,经过创业的失败,到现在自己以电子商务作为自己的事业,拾获了另一个梦,完成了个人的一次蝉蜕,几乎脱胎换骨,生活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给予了自己另外一种人生。
心存历史,见证辉煌。面对如此越来越好的业绩和荣誉,他看到的是有着更远更高追求的将来,创办元芳商务只是我创业起始的第一步。深傲有过昨日的辉煌,也有着今日骄人的业绩,他知道前面的道路很曲折,但仍然会百折竿头更进一步,未来竞争和机遇同在。今后,他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干劲,朝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续写新的辉煌!成功,就在明天!
第四篇:创业事迹(范文模版)
张瑞娜的创业事迹
张瑞娜: 在有志者来看,人生的天职在于创造,生命的存在在于奋斗。带着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决心,现已成为坐拥三层店面300多㎡灯饰商铺的老板。
我8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学毕业后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很难在本地找到对口的工作,不想远离家人的我在本地干过各类销售服务工作。繁忙的工作始终没有打消我对创业的激情,在销售行业工作的两年一方面学习了更多的销售技巧,另一方面也在关注社会上的大众需求,寻求创业项目和创业资源。即使知道过程会很艰辛,给自己很大压力,但压力即动力,抱着不放弃的决心继续前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灯饰市场的发展也紧跟其后。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一些大型的专业灯具市场多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有些城市已经发展了多家专业灯具市场。灯饰行业,正在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向前发展。我很看好灯饰市场,一直在咨询各家灯饰品牌,选择值得投资的市场
五光十色照明有限公司是一个创新型快速发展的公司,一贯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五光十色照明的产品设计家居、商照、电工、光源等领域,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照明企业。于2016年7月我正式加盟了这个品牌,相信这个品牌的信誉会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今年又成功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储备,相信明年业绩会更大的提高。
第五篇:创业事迹
——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冯仁彬创业事迹 学员档案:冯仁彬,男,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独后村人,初中文化,2005 年进入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厨师专业学习,现任滕州市木石镇独后村农家小院炒鸡店老板,年收入50 多万元。没有实现自己从小树立的大学梦,初中毕业以后他觉得自己梦想破碎,每天情绪低落,也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在家人的引导下进入厨师行业,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门。回首冯仁彬的人生经历,他曾经在饭店后厨给人打杂;曾经进入正规院校接受培训;曾经回家创业,却又屡屡受挫……在这期间他愈挫愈勇,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地锅鸡”。蓝翔技校教会他技术 初中毕业后,冯仁彬没有考上高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跌入了低谷,没有了方向可寻。他眼含泪水,问自己的父母他到底应该怎么办。父母看到孩子的现状,也是有些苦恼,他们四处打听,终于给他寻得在饭店跟着师傅打杂的工作。迷茫中,他似乎有了新的方向。然而,“工资太低,学不到系统的技术,哪能够养家糊口呀”,于是,冯仁彬有了学习技术的想法。“我可要好好选一所学校学技术”,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我认识了好多同学,有了自己佩服的老师”,决定在蓝翔技校学习,仿佛给冯仁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冯仁彬的印象里,自己的厨师老师技术精湛,厨师车间总能见到他身穿厨师服,头戴厨师帽,拿着重重的锅,在灶台上蹿起几尺高的火苗,掂来掂去。同学们初见这个场景就会不由自主地喊“哇,厉害”,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学会。蓝翔技校实行出了名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冯仁彬起初不习惯,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老师,他天天找我谈话,给我鼓励,再淘气的心都会被他软化。” 老师严格要求,他不止讲解菜的做法、成本预算、切配、营养搭配等,还训练刀工,从切土豆丝、萝卜丝开始。晚上,冯仁彬经常在车间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厨师技术在毕业时已获得老师的赞扬,成为优秀毕业生。“短短三个月,我学会了很多,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基本功练得很扎实,刀工更是不在话下”,冯仁彬道出了自己的喜悦。创新做法得到了老板肯定 冯仁彬毕业后,来到青岛胶州市的一家星级酒店上班。没有社会经验的他,认为只有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为以后铺好道路。“每月工资600 元,干的是后厨工作”,短短十几个字,道出了他刚毕业的现状。他每天勤勤恳恳,仔细研究菜品的做法,不时融入自己的想法,对菜品进行创新。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老板的肯定,顾客的认可度一步步提高。“其实能够得到肯定,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一年之后,他跳槽去了另一家酒店,负责酒店的凉菜。他的思路越来越开阔,想法也越来越多。“厨艺逐渐成熟,经验逐渐积累,人脉逐渐拓宽”,这时他决定自己创业当老板。经常以顾客身份到一些饭店学习2008 年,冯仁彬回到自己的老家木石镇独后村,想着创立属于自己的店面。他翻阅资料,考察地形,确定经营范围,他不想做一些普通的菜品,去复制别人的套路。冯仁彬最拿手的菜肴就是做各种鸡,他想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恰巧当地有现成的笨鸡,他就急中生智抓住这个点做起了自己的“特色地锅鸡”。创业初期是最不容易的,店面装修、水电、房租、人员、菜品等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而且还需要资金。他东借西凑加上自己积累的钱,好不容易凑足了四、五万元。他本以为自己的事业会一帆风顺,顾客会大量地上门光顾,结果每天店里都是空荡荡的。冯仁彬每到晚上都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琢磨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眼看着这四、五万元就要化为泡影,他一下子瘦了很多,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时连房租都挣不出来。他便以顾客的身份去一些饭店学习,品尝他们菜品的味道,观察他们经营的方式。很快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改进,菜品的味道更加适合大众,价格也有所降低,还经常搞优惠活动。这样顾客渐渐多了起来。“他家的地锅鸡是最好的” 2014 年春节后,他把饭店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工厂附近。这家饭店面积300平方米,叫做“农家小院炒鸡店”,主营家常菜和特色炒鸡,客源主要是私企老板、工人。他认为现在这家店生意好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菜肴独特,服务到位,价格优惠。“他家的特色地锅鸡很入味,是我吃过最好的地锅鸡,每次聚会都到他的店里来”,一名顾客告诉采访人员。听到这些,冯仁彬遮不住脸上的笑容,笑着回应:“谢谢您对我厨艺的肯定。” 冯仁彬用“特色”创立了自己的事业,是“特色”助他登上事业的高峰。这么多年来他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顾客群。对于未来,他想继续扩大店面规模,让自己的特色地锅鸡更加有“特色”,赢得更多顾客的光临。还没有踏入而立之年的冯仁彬,生活得很滋润,年收入五十多万元,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相信未来,他的生意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