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法治工作站 创建和谐武陵源
建立法治工作站
创建和谐武陵源
(202_年3月 日)
加强基层法治工作,在全区各村和社区设立法治工作站是我们的一次探索,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引导和服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武陵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率先建成“世界旅游精品”提供法治保证。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引导公民依法维权,倒逼村支两委依法治理,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倒逼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从而使全区的社会管理活动和人们的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理念换思路。就是创新法治工作理念,用法治工作思路拓宽群众工作领域,用法治工作方法破解群众工作难题。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作保证。当前,武陵源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转型期,因林权改革、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遗产保护和就业出路等引发的不稳定问题时有发生,群众信访不信法、非正常上访、阻工闹事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武陵源区的旅游形象,损害了武陵源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 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工作,坚定不移的走依法治区的道路。在全区设立村(社区)法治工作站,就是加强基层法治工作的具体举措,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法治工作站来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依法行政、依法维权和依法表达诉求的社会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建平台。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规范设置法治工作站机构。全区42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法治工作站,办公地点设在各村(居)委会,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悬挂法治工作站牌子,统一业务培训指导内容,统一制作服务联系卡片,统一内务管理模式,统一工作台账样本,统一考评考核细则。每个法治工作站设站长1名,由各村(社区)第一书记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设指导员1名,由区法、检、公、司、法制等部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负责业务培训指导;设专干1名,由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联点扶建人员或治调主任担任,负责日常工作;设联络组长1名,全区以乡镇处为单位,将法治工作站分为6大片区,区法、检、公、司四家和区法制办、森林公园管理处法庭分别联系1个片区,并由一名班子成员兼任所辖片区工作站指导员的联络组长。
三是健全网络成体系。就是建立健全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为龙头,以区依法治区办为纽带,以乡镇(处)依法治理领导2 小组办公室为基础,以村(社区)法治工作站为前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四级法治工作网络。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区依法治区办提交的重大事项,安排相关部门落实。区依法治区办每季度召开一次法治工作例会,收集、整理各乡镇(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的工作情况,对反映上来的重大事项提出可行性解决意见,上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执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的相关事宜。在乡镇(处)和村(社区)层面,具体任务就是化解社会矛盾,协助社会管理,组织法制宣传,督促依法治村(社区)。
四是完善机制强保障。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长效机制,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一是民意沟通机制。要求法治工作站站长“群众工作日”每月不少于15天,主动深入村(社区),担当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区委区政府。二是矛盾化解机制。通过每季例会,集中听取信访稳定情况和重点案件办理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传达学习政策法律。分析评判疑难案件纠纷,明确解决办法。三是工作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经费保障。组织保障体现在:将法治工作站建设纳入依法治区年度考核内容,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考评考核细则,每年对各乡镇、街道、森林公园进行考核。人才保障体现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对法 治工作站站长、指导员、专干和法律服务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为加强法治工作站建设提供人力支持。经费保障体现在:区政府将法治工作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法治工作站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四是自主管理机制。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不断规范村(居)民自治,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引导群众加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努力推动农村和城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宣传、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居民、村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自觉践行“文明景区,市民光荣,景区文明,市民有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基层更加文明、和谐、稳定。五是评议奖惩机制。把法治工作与干部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干部考核任用过程中,组织部门要到干部所包的村和社区、所联系的农户和居民家中征求意见,把干部选任权交给群众。
二、初步成效
法治工作站运行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通过建立法治工作站,形成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和新办法。目前,法治工作站共接待群众信访、上访815人次,引导群众诉求158次212人。通过法治工作站共调解矛盾纠纷386起,成功380起;处理历史遗留问题38起,化解当前不稳定因素31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 645人次,提供法律援助98人次。
二是完善了社会管理网络。我们通过建立村(社区)法治工作站,形成了区主要领导联系各乡镇、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选派政法业务骨干担任指导员的工作格局,把更多的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进一步整合了基层资源,壮大了基层组织和基层力量,夯实了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完善了社会管理网络。
三是有效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法治工作站这个新平台,建立起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长效机制。一大批党员干部扎根在基层,不仅“身到”,而且“心到”,积极组织开展“走百家、访百户”活动,为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7100余张,走访群众3800多户,了解群众所想所需,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强了党性修养,强化了为民服务理念,锤炼了干部作风,增进了干群感情。群众改变了对干部的看法,愿意找干部谈心交流,有困难和问题找党员干部解决,干群之间互动性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四是拓宽了民意沟通渠道。通过法治工作站这个新平台,群众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寻求帮助,广大群众遇到矛盾问题不再动辄上访,要求通过法治工作站解决问题的群众越来越多。一年来收集民情民意840多条,帮助党委政府及时掌握和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和矛盾问题。法治工作站认真做好 对群众的解疑释惑、思想疏导和凝聚人心的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当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提升了全民法治意识。法治工作站开展工作以来,利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两个阵地和法制文艺宣传队、法律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通过开办法制讲座、组织旁听调解、以案说法、发放法治农家历等形式,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注重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自觉要求学习法律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寻求法律援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三、几点启示
1.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区委书记不仅主动策划,谈思路、出题目、交任务,还对《武陵源区建立村(社区)法治工作站的意见》和《武陵源区建立村(社区)法治工作站实施方案》等重大稿件亲自审核把关,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区长高度重视发挥法治工作站在化解社会矛盾、组织法治宣传方面的作用,在经费保障和人才配备等方面予以大力倾斜。我们还实行了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法治工作站制度,由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张管处处长、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区长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处,注意抓好办点示范。各乡镇处和区直机关单位都把法治工作站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高度重视发挥法治工作站的作用。2.建好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着力建好配强法治工作站队伍,从全区党政机关和政法系统抽调132名精干人员,分别担任联络组组长、站长、指导员和专干,为顺利推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健全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建立了奖励机制、民情民意调查机制、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来信来电来访处理机制、法律救助等机制,为法治工作站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健全的机制保障。
4.舍得投入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个月为每个站长发放一定补贴,区财政为每个法治工作站预算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篇:院士工作站建立
一、工作站基本情况
院士工作站即由政府推动,以企事业单位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以省内研发机构为依托,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旨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增强企事业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根据本单位或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组织院士及其团队与本地研发人员开展联合研究,研究重大理论、方法,研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品牌;
(2)开展产业发展及学科发展战略咨询;
(3)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共同进行转化和产业化;
(4)与院士及其团队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5)与院士及其团队联合开展高层次学术或技术交流活动。
二、建设模式
省院士工作站,是指以省内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条件的专业镇及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导向,以省内外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技术核心,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载体。工作站采取政府推动,院士参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建站模式。
三、工作内容
1、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2、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3、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4、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四、建设原则
在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中,要坚持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
需求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基础。各地科协要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客观需要,围绕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特点,广泛征集企业重大技术需求,筛选一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尊重和顺应企业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作。
项目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核心,是院士专家与企业对接合作的载体。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是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项目的完成过程能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带动作用。同时项目要符合进站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专业特点和研发方向,有利于推动院士专家团队同建站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企业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主体。建站企业应是在地区经济或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规模以上企业;企业有明确的技术创新需求和可供合作的技术项目,建有研发机构,拥有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研发团队;企业领导对工作站工作高度重视,能够为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合作项目的资金投入。
实效是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根本。各地通过建站工作,要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培养创新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五、基本要求
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通过建站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巩固和扩大科协组织网络;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讲理想、比贡献”等技术创新活动之中,同部署、同推进,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例图:
第三篇:建立法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篇一:法制校园创建工作计划
法制校园创建工作计划
延安市宝塔区杜甫川小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深入开展法制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把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水平,使学校的管理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有序、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依法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师生法制意识。
二、加强“法制校园”创建工作领导
加强“法制校园”的制度建设,做到计划务实、落实到位、效果明显,力创特色。加强学校对“法制校园”的领导工作,成立学校“法制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组 长:王红霞校 长
副组长:马小虎 党支部书记 王国庆副校长谢海军副校长 高梅 副校长
董生雄万华派出所副所长、学校法制副校长 成 员:牛年平王东峰 康永刚史红云郝海莲冯 峰 贾海娃 薛保利梁世军杨保林 杨 龙
三、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专题法制教育活动
1.开展“遵纪守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八荣八耻”要求,认真开展“遵纪守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贯彻、领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规范各项办校行为,形成知荣辱、守法律、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及家长的法律修养和公民意识。
1.在校园内积极开展课内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学生法律修养和公民意识。结合实际开展重大节假日5、25交通安全宣传和“6 ·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2.建立校长、书记信箱,倾诉电话。完善学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家长、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大校园伤害事故防范和处理力度。
3.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学生在校安全、健康记录制度。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时间人身心安全健康。4.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把心理教育作为当前德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本班学生进行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要求教师关注班里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同时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二)加强对教师法律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学校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增强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合同法》、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活动时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家长自觉学法、守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不断增强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三)多渠道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宣传画廊、墙报等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及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强他们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1.利用校园电视台对全校师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强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2.利用班级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法律常识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强化法律意识。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特别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学作文明小公民,立志从小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好孩子。
(四)加强领导,确保“六五”普法全面启动实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学校法制机构建设,确定专门机构管理教育法制工作。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职责。
2.保障普法经费。订阅法律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办好宣传窗。保证普法培训等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3.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法制领导人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立足务实。从安邦治国、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认识出发,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认识出发,把“法制校园”的创建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工作重心要立足于全体师生;工作作风上要立足于务实。
2.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对“法制校园”予以高度重视,统筹考虑,把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法制校园”的重中之重。3.重在落实,务求实效。“法制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长期抓,经常抓。把“法制校园”的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把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篇二:202_年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202_年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依法治校进程,促进电大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校202_“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电大走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展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为电大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和有力的法制保证。
二、主要任务
202_年我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任务是以《中共滁州市委关于开展“法治滁州”创建工作的决定》为统领,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以服务科学发展为统揽,以维护教育和谐与稳定为主线,以制定的“法治学校”创建工作方案为抓手,以增强教职员工遵纪守法意识为主题,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法制(治)素质,为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对“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调整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制定好工作计划,分解落实“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的职能作用。
2、继续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政治学习和各项活动中。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学法用法的文件要求,认真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等必学法律知识和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法规。利用每月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及每周星期五下午教职工学习日和每半月党员学习日集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将普法教育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将普法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将普法教育同学校安全工作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带着问题普法,联系本职工作普法,把“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进行普法。继续结合电大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用工、廉政建设等工作实际学法、执法、普法。以有关法律为依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4、在创建工作中,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体培训、法制讲座及自学等不同形式,分段实施,确保人员、内容、时间(40学时以上)、效果“四落实”。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和本系统组织的各类培训和考试,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重点抓好校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集体学法。引导党委一班人和全体中层干部自觉学法,并在工作中做到用法、执法、依法行政。
5、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普法教育,一是利用校内墙报栏、大楼走廊两侧等处张贴普法宣传画和宣传标语进行法制宣传;二是利用学校网站刊登普法知识,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利用教室的三尺讲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经典案例和身边案例进行举例讲解,做到法中有例,例中有法;同时,注意结合政治理论课内容进行法制教育。四是组织法律本专科专业的学生开展法学案例知识大赛,以赛促学,以赛带学,营造积极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五是以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滁城建设以及开展“五城联创”整治违法活动为契机进行普法。在学校营造普法、学法、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6、以国家、省、市等开展的法制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6·26”禁毒宣传日和综治宣传月等活动,尤其注意抓好202_年“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努力抓出成效,聘请校内或校外法学专家作法律知识讲座。
7、组织一次法律知识考试,把普法教育工作引向深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二o一0年四月二十日篇三: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雷阳中心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依法治校进程,促进电大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校 “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为电大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和有力的法制保证。
二、主要任务
我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以服务科学发展为统揽,以维护教育和谐与稳定为主线,以制定的“法治学校”创建工作方案为抓手,以增强教职员工遵纪守法意识为主题,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法制(治)素质,为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对“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调整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制定好工作计划,分解落实“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的职能作用。
2、继续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政治学习和各项活动中。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学法用法的文件要求,认真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等必学法律知识和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法规。将普法教育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将普法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将普法教育同学校安全工作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带着问题普法,联系本职工作普法,把“法治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在创建工作中,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体培训、法制讲座及自学等不同形式,分段实施,确保人员、内容、时间(40学时以上)、效果“四落实”。
4、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普法教育,一是利用校内墙报栏、大楼走廊两侧等处张贴普法宣传画和宣传标语进行法制宣传;二是利用学校网站刊登普法知识,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利用教室的三尺讲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经典案例和身边案例进行举例讲解,做到法中有例,例中有法;同时,注意结合政治理论课内容进行法制教育。在学校营造普法、学法、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5、组织一次法律知识考试,把普法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第四篇:建立和谐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杨波
教育旨在教书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参与,即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关系。在素质教育的报告中已明确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其中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过程已经决定了它的贯彻实施必须依托于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构建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笔者几点拙见。
一、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都说明了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优点的挖掘可以是一次微小的进步,可以是一次勇敢地发言,也可以是一次完美的作业,事无大小,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就像对待一堆未经雕琢的璞玉。当然对学生优点的挖掘不能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该是认真的,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还必须指出的是,肯定学生的优点,并不等同放任他的缺点,而是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记住了学生的缺点,忽略他的优点,轻则批评,重则谩骂,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而且会使他的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差人一等,从而在师生关系上会变得生硬刻板,表现为师生关系冷淡,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有的会引发孤独、厌倦、恐惧甚至反抗抵触的心理,这样只会堵塞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开展。从这点来讲,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础而又必要的工作。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民主意识
时代在改变,学习的主体也在改变,那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更应注重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去学,这就需要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如何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充分利用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当教师走进教室的刹那,老师的神态、动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当教师走进课堂,无论在此前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都要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以微笑、轻松的姿态走进教室,首先从形象上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可,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实践也已经证明,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也许会让已经上了几节课而有些厌倦和疲惫的学生重新振奋起来,带动师生的双边互动关系。相反,如果只是板着脸孔,摆出师道尊严,只能使学生变得紧张,局促不安,破坏课堂气氛,直接伤害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二,变教为导,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变教为导,意在把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现代学生知识的获得不能只是从教师口中得到的答案,而应该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调动和驾驭课堂上。调动和驾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和驾驭课堂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导向,应该是师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探讨中得到知识的提升,即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通过对问题的共享和对话,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获得相互的信任和尊重,在悄无声息中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否则,只是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让学生变得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失去了创造力,这本身已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第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直以来,教学总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传达知识的信息,随着人类进步,科学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教学生活,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多功能平台。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以往单纯的言语交流相比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有着其它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以一种很直观的方式来展示人们在头脑中的想象,而且通过音响与视觉的和谐搭配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样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有求知的欲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加上知识阅历限制和社会家庭影响,如果在学校得不到教师的理解,而教师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由或者埋怨批评,粗暴干预,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周记对话,促进师生关系。所谓“周记对话”是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在周记中提出来,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周记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较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使他们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但周记还要注意几个原则,一要定方向。即不能让学生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而应针对具体问题或实际情况来谈,可采取主题式周记。二是细分析。对每一篇周记都要做到细分析。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来了解他们的动态信息,为进一步与学生交流做好基础。三是详批改。每一篇周记尽量做到都写评语,评语尽量采取商量式语气,建议式语气,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意见。四是守秘密。对学生的隐私要守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不张扬,不曝光。
第二,聊天对话,加强情感交流。聊天是一种很直接的交流方式,它有着笔谈所无法企及的表情、动作,使得对话双方的心灵更加直白地碰撞,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仰慕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很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但聊天时也应注重几点,一要口出和言。亲切的话语总是让人百听不厌,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切忌以师道尊严自居,更不能口出恶言,使学生有口难开。二要讲究策略。在聊天前应理清思路,不要在聊天时,言语含糊,表达不清,对于有些很直接的问题应该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以免避重就轻。对于某些敏感的话题不宜直入主题,应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其它话题入手,以免学生三缄其口,沉默以对。
第三,角色互换,加深彼此了解。教师和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角色的互换,可以为双方带来崭新的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给课文划定目标,分析重点,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调动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在活动课上,教师更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发扬民主,倡导合作精神,发挥团体的力量,培养凝聚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树立民主作风,在教学中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而,在教学中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种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甚至是责难,那么素质教育的花朵将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放。
第五篇:建立诗词工作站申请报告
关于创建诗联工作站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的三个文明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举目四顾,地上挺立着的是辉煌;倾耳一闻,风中流传着的是赞叹。当然,这辉煌与赞叹里就有许多美妙的诗章。
是啊!泱泱诗国,风骚传承,黄钟大吕,韶乐长鸣。我国是诗的国度,历代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和热爱诗歌创作。《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结晶,也代表了各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
诗词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为,诗词教人养心种德;教人亲民报国;教人奋勇开拓......胡锦涛主席为首的中央政府努力实现从小康走向世界大同的理想,在全球开展和平外交;实行亲民政策,构建和谐社会,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创新。新儒学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已成为国际性显学,这标明我国的儒家文化(诗词中蕴涵的传统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传统诗词是正在全国及世界复兴的文化工程。
池州市诗联学会就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中华诗词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市领导的热心关怀下于202_年初成立了。我们镇的诗联爱好者是市诗联学会的一支生力军。从近年发表的作品上来看,我诗友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赢得了社会一片赞誉。几年来,我诗友多次积极参加了全国及世界华人诗词大赛,也多人次获得了全国诗词界专家的好评和奖励(获奖诗友如:程高、陈养真、周孔道、胡步云、朱四必、胡万杰、程福星、叶家旺、方新泉、邹义年、周宝乐、王鹏、朱者赤等——按年龄顺序)。
为了弘扬国粹,为了更好的歌颂党和政府为民谋福利的丰功伟绩,为了抒发广大人民群众鼓足干劲奔小康的热情,也为了诗词这朵小花开的更灿烂。我们请求党委政府进一步给予关怀和支持。故作如下申请:
一、请接受我们的聘请,安排镇有关领导担任我们的顾问或名誉站长,以指导我们的诗词创作的方向和内容。
二、请求镇党委政府给予我们安排一间诗词研讨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活动经费(两年多来,我镇诗友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二十余人——还将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不断加入,已很难集中研讨、酬唱诗词,故我们急需一诗联研讨工作办公室}。
三、请领导主持和组织将诗词与政策宣传联系起来和将诗词与企业联姻,给我们指定创作任务,让我们能够为我镇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鼓与呼。
诚如是,则我镇的诗词文化必将与全国的“诗词热”连成一片,得到迅猛的发展。我们将与全国诗友共同将中华诗词这一文化大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在这社会飞速发展,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今天,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超唐越宋”,让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诗词文化万古流芳!
此呈
镇党委政府
申请人:诗联工作站筹备组
申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