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星级评价论文专题
在“学生星级”激励性评价体系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作为一个“学生社会”是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获得初步社会化的良好场所和“实验基地”,因此学生集体荣誉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呢?下面我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本班的实际谈的看法。
一、通过在各项活动中“摘星”来培养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我校的“星级班”评比、校运动会、班际足球赛等活动,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极好机会。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便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齐心合力为班集体争光。在为班级争取到荣誉的时候,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进行适当的奖励,使他们体会到集体取得荣誉、获得进步时,他们也从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例如,每周一学校公布“星级班”评价结果时,如果我们班获得了“五星级班”,我就在班会上奖励每个学生一颗金星,对过去一周为获得“五星级班”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生奖励两颗金星,并大力表扬这些同学,肯定他们对班级所做出的贡献。另外要抓住运动会这个机会,充分地重视起来,不要忽略它。班主任要开好动员会,在动员会上发动学生在比赛中进行“摘星”比赛,看谁表现出色,获得的“小星星”最多,并预定在运动会上的目标,然后精心地准备。一是运动员的准备,可提前一段时间进行锻炼;二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多宣传本班的运动健将的情况,另外要调动“拉拉队”的积极性,让他们为本班呐喊、助威。把班上同学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营造一种团结的氛围。这样一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是很有希望的。总之,班主任应重视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让表现出色的学生获得“小星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你会发现这个集体正慢慢地脱颖而出,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正一点一滴地强起来。他们也会慢慢体会到为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集体荣誉感也会随之慢慢地建立起来。
二、利用“小星星”加强正面鼓励教育
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集体意识。刚开始班级里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学生可能不多,这是正常的,班主任要注意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记得上学期在我校举行运动会时,我们在讨论运动员该以什么样的装束出场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运动员头上可戴上柳条(象征奥运会上的橄榄枝),同学们大加赞赏她的想法,谁去做呢?“我去做”,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运动员们戴上了她编的“橄榄枝”时,个个兴奋雀跃,这时在一旁的我利用这个机会对她大加赞赏,也呼吁同学们向她学习,发扬这种集体荣誉感精神,同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奖励她三颗金星,其他同学都很羡慕,纷纷提出要尽最大努力在运动会上为本班出力:写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同学作为本班的通讯员,即时报道本班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为他们加油鼓劲;部分男同学作为后勤服务队,为运动员送水、拿毛巾等;其他同学作为“啦啦队”,为班级呐喊助威。由于整个班级学生的通力合作,在这次校运会上,我们班取得了年级组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另外可开展“我为班级做件事”活动,不论事情大小,都可以体现同学对班级的热心和爱心。通过对好人好事的大力表扬,利用奖励“小星星”的方式加强正面教育,慢慢地在一些同学的带领下,大部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也会渐渐的培养起来的。
三、在“学生星级”评价过程中,使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为班级做事
要使每位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我对班级里面43位同学进行任务分配,有的负责课间纪律、有的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有的负责班级植物的管理、有的负责“星级少年”评比工作„„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是班干部,都是班级的主人,学生在班级里面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在为班级做事,对于个别学生所负责的工作做得不够好时,我首先找这些同学谈话,了解情况,对其进行鼓励,并要求他们在班会课上对于上一周的工作情况自己做总结。通过开学一段时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得很出色,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集体的荣誉感得到不断的加强,而且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例如,本班“星级少年”的工作,都是由班长、小组长负责的,我把小红星、金星分发给各个小组的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奖励,作业得到笑脸、得到优,上课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为班级做了好事等等都由组长发放小红星或金星,如果获得“一星级少年”“二星级少年”“三星级少年”„„就由班长统一审核通过,并且收齐“星级少年申报表”,再统一交到德育处。另外副班长负责“星级少年榜”的工作,哪位同学获得一星级少年就把他的照片贴上去,哪位同学由一星级升到二星级了,对应的照片也往上贴。这样一来,班主任的工作就轻松了很多,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集体意识也不断增强。
四、结合班级特色设计班徽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学生社会,有着自己的风格,有着区别其他班集体的特点,因此为班级设计班徽是很有意义的。具体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精心策划。最后对每一小组的班徽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的作为班级的象征。设计好的班徽可以张贴到教室醒目的地方,也可印在学生的学生证上。例如我们五(4)班是学校的电池环保中队,对电池的危害、回收以及利用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因此我们中队也被学校授予“五星级中队”,当学生获得消息后,大家都以作为这个大集体的一员为荣,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每位同学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结合我班“星级少年”的先进事迹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再民主地选出其中一个作为本班的班徽贴在教室门口,之后的每一次集体活动,全校只有我们班有自己的班徽,学生们都很自豪,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很羡慕,由此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的,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一点一滴地感受到,这个集体是值得他们骄傲的,为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而喜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也将是受益无穷的。当今天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明天他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新一代班主任的要求。
第二篇:浅谈班级管理之星级评价论文
浅谈班级管理之星级评价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班级管理要井然有序科学有效,少不了奖惩制度的得力推行,在管理班级这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中,我采取的就是赏罚分明的星级评价制度,不是什么多高大尚的管理办法,却是个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好办法。
一、课前约法三章,赏罚分明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会先跟学生们讲清楚星级评价制度的细则,其中包括课堂纪律和课上发言、练习竞赛的奖惩、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奖惩、个人行为及卫生情况的奖惩这三大模块。表现突出加星奖励,反之扣星处理,个人评价及小组评价相结合。这个评价制度的执行并不是刻板守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争取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无论亲疏远近,一律赏罚分明,奖惩有序。
二、时时公示评价结果,适时评价优劣表现
课堂上,我会将各组同学的表现进行分组加分统计,统计情况及结果都直接展示在黑板上,这样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的表现和小组表现都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直截了当的奖惩过程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并帮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课后将获胜组及个人进行加星奖励粘贴在光荣榜上。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适时予以评价,多表扬鼓励,多引导教育,评价时尽量具体,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有待改善,也能知道该向谁学习,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完成自我矫正和自我教育。
三、期末论功行赏,讲评鼓励,表达希望
学期末,我会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重点表扬进步大的同学,具体评价表现好的同学。比如,本学期班里进步非常大的有四名同学,其中两名同学在学习习惯上改观最大,一个是鑫同学,一个是晋雯同学。这两个同学基础比较薄弱,在学期初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非常不好,读课文不看书,写字不观察,作业拖沓,课上不发言,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一堂课下来收获是寥寥无几。在经历过鼓励和引导后,进步迅速。期末中后期,晋雯同学变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下课出去玩的时间少了,坐在座位上看书的时间多了,有时候赶她出去放松一下她也不肯,放学时别的同学都着急收拾书包回家,她却安然自若的在座位上继续写字。鑫同学的作业完成速度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总是最后一个交作业还写得不完整,交得也不情不愿的,现在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并努力尽快交作业,课上听讲也认真了很多。另外两名是佳妮同学和小萌同学,以前她俩上课几乎不发言,发言的时候声音特别小,而且经常不知所云且所答非所问,现在她俩课上经常积极主动发言,为本组获得加星奖励,尤其是佳妮同学,课上表现积极自信了很多,发言流畅且声音响亮,进步很大,在学期末的评奖中也获得了奖励。
在讲评鼓励时,我会对他们的优点给予十分的赞扬,对他们的缺点给予包容和引导,同时我也会真诚的表达对学生们的希望,希望他们继续加油,为自己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实现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努力,希望他们都能拥有一个更精彩的明天。
星级评价制度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班级管理制度,但它仍然发挥着自己的独特魅力,简单有效,无论何时,只要应用的灵活得体,它总能成为教师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
第三篇:星级评价工作总结
星级评价工作总结
星级评价实施以来,学生们面目一新,积极向上,现将星级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人争做“星级少年”
自信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星级少年”评比为该校培养孩子们自信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中,学生在学校、家里和社区的一切好的表现都可以得到星星的奖励。这就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捕捉到孩子们一切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更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自信。课上我发现:小学生对于那小小红星,总是那么在乎。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请一个成绩比较差,平时又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问题,他大胆回答,我就用一颗“小星星”给予肯定和鼓励他。让我没有想到这颗“小星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以后的品德课中,这名学生在我提问时总是积极举手,眼里充满自信和期待。学习有了自信心,上进心。
“星级少年”活动让学生的不良习惯有所改变。比如有一个外号叫“大懒虫”的同学,轮到他值日,他总是把组长的话当耳边风,不理不睬。可活动开展后,他完全变了,只要他认真值日,就奖给小红星,他就一下子就把课室整理得井井有条;有时,不用组长催,他也能自觉值日,学校有名的“调皮虫”、“后进生”都变成了温顺的乖娃娃了。“星级少年”活动激励着学生们。同学们都感慨:红星带给了我们的喜悦,激励我们不断进步。还有一位学生写道“每个人都有闪光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闪亮的一面,即使是一丝丝、一点点,也
让我们感到自豪无比,小星星给我们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这就是“星级少年”。课堂上,为了得到一颗“小星星”,每一个孩子都会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思考;在活动中,每一个孩子也都会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去感悟、去积累。一颗“小星星”,孩子乐于接受教育,让孩子有被认可的成功感。这种满足和成功的感觉是别的评价方式不能取代的。
(二)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星级少年”评价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有的家长动情的说:“我发现女儿变化很大,不仅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而且越来越自信了。学校实行的‘星级少年’评价活动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的孩子再也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皇后’了。”他们都认为这符合这一年龄段小孩的心理特征,不仅可以给学生良好的导向,也能给学生一种进步的动力,同时更强化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的学习。许多家长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家里也实施“星级家庭成员”活动,不断鼓励孩子们自强、自立、自护,家长和学校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导航,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我们青年路小学生在校门口拾到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一部,交给了失主, 失主写来“感谢信”致谢,为其他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学校还组织“弘扬关爱精神,为我校贫困学生”献爱心主题捐款活动,我班学生为了救助特困生,踊跃捐款,培养了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
总之,在以后的课堂中我继续总结经验,让小红星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第四篇:星级评价
关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几点思考
摘要: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其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已成为当前中考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达与使用等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直面这些问题,对问题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不能急躁冒进,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改进策略,稳妥而积极地推进有关改革。
关键词:中考/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202_年第一批参加课程改革的初中生毕业前夕,为了促进和规范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教育部发文指出:有关实验区要着力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积极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尝试,并将其作为初中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截止到目前,这场改革已进行了近4年,许多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相继公布并实施了有关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或方案。就整体而言,改革推进得较为平稳,相关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理解这场改革的意义,并基本认同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有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市)的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达与使用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 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在我国,素质教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在研究文献和日常对话中都经常使用“综合素质”一词。但是,学术界对综合素质的确切内涵及其构成成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从语义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视角对它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从起源上说,“综合素质”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提出的,它在外延上包括了传统纸笔考试所能够考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但在通常的意义上,则指的是学科测验所不能体现的其他各种素质的总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个体道德、情感、意识、智慧、身体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由多种复杂的成分构成。
基于对综合素质的理解,很多省、市和地区都构建了在各自辖区范围内使用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维度(出现较多的是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沟通、体育与健康、审美情趣、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操作等)和指标差异较大。笔者无意卷入某个维度或某个具体指标是否应该设置以及所占权重大小的争论之中,仅就以下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一,评价维度与指标选取的差异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综合素质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共识,特别是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的关系还没有厘清。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体育与健康”、“普通话”、“英语口语交际”等维度或指标,但这些指标基本上属于学科教育目标范畴,可以在相应的学科测验或课程评价中加以测评。把它们从学科测验中分离出来并放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就使得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之间的关系变得混乱且难以区分。综合素质究竟是什么?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哪些重要成分?它们与学科素质的关系如何?这些都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
其二,有些评价指标可能对中小学教育发挥不良的导向作用。在我国当前高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原来的高中录取把分数作为唯一的依据,致使初中学生为分数而学,初中教师为分数而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改革之后的高中录取则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从多个维度或侧面评价学生。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本意在于促进学生的多
方面发展。但是,如果选取的指标不合适,则可能导致学生庸俗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误导。以“审美与表现”为例:有的地(市)规定在艺术比赛中获奖或参加艺术考级获得某一级别证书的学生,可以在“审美与表现”评价中加分。这无疑会促使(也可以说是迫使)大量学生涌入业余艺校或聘请家庭教师,学习自己未必真正感兴趣的声乐、器乐或美术。
其三,有些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测评,缺乏可操作性。桑代克曾说:“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麦柯尔则声称:“凡有数量的现象都可以测量”。但这描述的都是理想状态。教育测量通常属于间接测量。就当前的测量与评价技术而言,我们还不能保证能够客观地测评综合素质的所有成分.如果不加区分地将一些难以客观测评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就必然影响整个评价的质量。例如: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设置了学习动机、意志、个陛、心理健康等指标。但是,这些心理品质的评价难度很大,即便是由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实施,在关系到能否毕业、升学的高利害情境下,也很难获得准确(效度好)、可靠(信度高)的评价结果。
应该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尚需要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深人的专家论证以及民主的决策机制加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笔者认为:从理想的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要符合新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反映新课程所倡导培养的各种素质或能力,能对正在实施中的课程改革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2)学科共通性,即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跨学科而不是某个学科所特有的。如果指标局限在某个学科范围内,那在学科测验中进行评价即可,不必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3)可测评性,即所选择的指标应该有操作性定义,可以进行既准确有效又可靠一致的测评。4)可比性,即收集来的反映某个指标的数据资料,可以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能够区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5)可行性,即指标的选取或方案的设计要获得学生、教师、家长等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广泛认可,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证。
二 评价主体
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同伴和家长等多主体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已成为当前教育评价主体选择的重要发展趋势。很多地区实施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都十分重视多主体参与,要求不仅有教师或教师小组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同伴互评或学生自我评价。但是,这些主体的评价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尚待深人的分析和讨论。
在多主体评价中,受到质疑最多的当属学生自我评价。应当说,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素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已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之从自身经验中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但在关涉毕业与升学大事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客观评价,这不仅仅是由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限,更深层的原因是学生身处的文化环境。即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在主观上也想这么做,但他们的家长或教师也可能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自评中给自己“贴金”。这种现象在某些已实施中考改革的地区日益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通常文辞优美,充斥溢美之辞,给人以一种“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学生同伴互评也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十分了解,而且由多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减少评价误差。„翻但是,反对同伴互评的意见也很尖锐。首先,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值得怀疑。同伴互评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事评价很类似:当评价结果与某种高利害决策联系起来时,个体可能会知觉到某种利益的冲突,即给予别人高分可能会减少自己的机会,因而很多人会依据世俗惯例进行评价。其次,每个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加之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最后,在高利害评价中采用同伴互评,可能会出现学生互相讨好、互相猜忌或互相贬抑等现象,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使学生变得虚伪。较之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由教师或教师小组来评价其所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似乎更为合理,但它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些教师同时任教多个班级,所教学生数量较多,尽管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但对学生的了解却很有限,因而在评定时,教师往往较多地依据印象和学科测验成绩进行评价。有些教师反映,每个教师对综合素质的各个维度和指标理解差异较大,因而难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还有的教师坦率承认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克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人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校长或其他强势人物干涉评价时更是如此。教师实际上也是升学竞争的参与者——学生毕业与升学的结果与其奖金、职称评定以及声誉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种角色上的冲突,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无论是学生自评或是互评,以及教师或教师集体评价,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寄望于改进学生自评或互评,较为可行的途径是从改变制度和文化人手,尤其是改变以学生分数或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使教师能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和立场,在广泛收集有关学生综合表现信息的基础上,做出较客观的评判;或者借鉴国内外高校招生制度,直接组织高中学校教师参考初中毕业生提供的某些关键资料以及自己通过面试等手段收集的信息进行评价。
三 评价方法
如前文所述,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由许多复杂的成分构成,其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肯定地说,传统的纸笔考试由于难以评价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影响个体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无法评价新课程所倡导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已不能满足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为此,必须在纸笔考试之外寻找一些其他替代性的评价方法。
目前,各地(市)采用较多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是主观评定法,也就是由某一评价主体(如学生同伴或教师)根据评价对象的平时表现及提交的有关资料,在若干个维度和指标上进行量化评分。这种方法实施起来较简便,但难以获得理想的效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重评信度。有些地方参考国外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经验,尝试或建议尝试使用推荐信(1etters 0frecommendation)、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和面试(interview)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为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但需注意的是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推荐信是国外大学招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推荐信通常由高中教师或其他社会人士撰写。推荐者要用具体(不能空洞且要用事例支持观点)、有说服力(必要时进行量化和比较)的语言,介绍学生在日常学习、课外活动、社会交往、个人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预测学生在所选择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有助于招生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高中生。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美国,推荐信为大学所提供信息的参考价值也很有限。G·西斯坎德(G.Siskind)曾分析了19所大学33名学生的推荐信。这些推荐信一共包含958个评价观点。G·西斯坎德将这些观点分为4类:1)积极评价;
2)认为自己不太了解被评价者;3)认为被评价者存在因年龄或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某方面问题;4)认为被评价者存在与年龄或经验无关的某方面问题。结果发现:推荐信中87%的评价观点属于积极评价;属于第四类的评价观点仅有6%,且主要来自少数几封推荐信。在我国,由于受教师评价制度、诚信文化以及教师撰写推荐信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教师撰写推荐信的方式来评价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恐怕更加难以保证。成长记录袋评价,又称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它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又可以在高利害的终结性评价中使用。服务于毕业或升学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将初中毕业生的有关作品(如研究性学习报告)、证据(如社区服务记录)以及其他资料收集起来,用于反映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以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成就,供高
中学校在招生时参考。不过,如何克服成长记录袋评价中的评分主观性,如何保证成长记录袋所收集的东西具有真实性,如何将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招生联系起来,如何使相关利益群体(如家长)认可这种评价方式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国外在大规模、高利害评价中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经验来看,我们需要谨慎、稳妥地进行有关改革,经过试点研究后再考虑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使用。面试在员工选拔实践中十分常用,在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学校招生中也可以采用。面试使招生单位或部门有机会直接与候选人接触,对候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表现能力及仪表、态度等综合素质做出评判,能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避免录取高分低能的学生,为综合素质高而考分较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实施起来较困难。去年国内有大学通过以面试为主的方式选拔新生,但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和批评。能否保证面试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如何克服面试中的主观性和偏见,面试能否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不难发现,所有的评价方法都有利有弊。使用得科学合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助于高中学校选拔新生;如果使用不当,则不仅耗费资源,还可能妨碍学生的发展乃至教育事业的进步。笔者建议: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首先要选择和使用科学的方法,确保各种评价方法的实效性、效度、信度、公平以及区分度等指标合乎测量学要求。其次,不要把从国外借鉴来的新方法简单地“拿来”使用,要对我国的国情和新方法的使用条件有足够的认识,要在区域性实验和培训的基础上谨慎地选用。最后,综合素质的构成成分多而复杂,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和有效。在实践中,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防止“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
四 评价结果的表达与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表达形式是量化的等级还是传统的综合评语,这也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毕业而言,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某个共同认可的最低标准,因而采用传统的综合评定方式即可;而就升学而言,招生人员需要比较不同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因而需要以量化的形式表达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该说,量化等级和综合评语这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利弊。在目前公正、诚信、和谐等主题备受百姓关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实验区都采用了等级加综合评语的折衷方式,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如何使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是初中生毕业与升学制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已经实施新一轮中考改革的地区,通常要求学生在综合素质达到某个规定的等级后方能毕业。但在升学方面,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它们大致可以区分为4种情况:第一种是“硬挂钩”,就是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视同一门考试科目的成绩,将之与其他科目成绩相加后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第二种是“部分挂钩”,即规定各科考试总分在某一区间内的学生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第三种是“分层挂钩”,具体做法是规定报考不同性质(普高或职高)和水平(是否是示范高中)高中学校的学生要在综合素质方面达到不同的等级标准;第四种是“不挂钩”,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只要达到毕业标准就可以不加任何区分地参加高中录取。
“不挂钩”的处理方式实际上淡化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影响。从近年中考改革的实践来看,毕业标准只是一道很低的门槛,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由此可见,“不挂钩”的处理方式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因而不能提倡。反过来,在相关条件不具备或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中招生“硬挂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者?如何使等级评定客观、公正?如何从制度上根除舞弊和腐败?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把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依据之一,改革的举措就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而家长的质疑或申诉必然会加大改革的难度。
对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戒骄戒躁,稳妥而积极地推进有关改革。笔者建议:在基础条件和配套政策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各地(市)不要急于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与高中学校招生“硬挂钩”,而要先采取“部分挂钩”或“分层挂钩”的办法,在评价方案逐渐成熟以及公众接受水平逐渐提高后,再考虑逐渐过渡到“硬挂钩”。
第五篇:星级评价总结
五三班星级管理工作总结
白鹤中心小学 王春晓
我班秉持“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思想,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落实学校星级管理制度,按星级管理要求评价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颗星都制定具体条件和评价分值。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每颗星的评价标准。如学习星的要求是:按时进教室,提前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主动质疑,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在学科竞赛和月考、统考中成绩优异。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占有比分。例如某生阶段成绩进步大,月考成绩排名靠前,但有一次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在评价中因失去了这项分,就没能获得这颗星。事后,因一些违规违纪行为而影响班级得星资格的同学能够意识到,自己不仅给班级荣誉造成了伤害,也因此在其他同学面前有一种“对不起”的心情,以后也能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当他们在下一次的星级评比中又重新摘取这颗遗失的“星”时,他们也重新赢得了同学对他们的信任。
班级是星级管理的主体,在班级成立星级管理小组,主要职责是制订班级发展规划,组织和带领全班同学创星、保星。星级管理小组建立定期的会议制度,研究、部署、总结阶段性工作,表彰先进;创建《班级工作日志》,《学生成长录》,每日由班内同学轮流记录当日发生的班内大事,好人好事和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班级开辟一块“我最闪亮”版面,由星级管理小组成员根据一周的表现,为每个同学颁星。在班级星级管理中,班主任承担导师和参谋的角色,帮助星级管理小组策划创建工作,指导过程管理,解决进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