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4-89880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4 17:30: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神经外科专科护理

第一章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基础

一 头皮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其中前三层黏连紧密,称之为固有层,在头皮挫裂伤时容易被暴力撕脱。

1.皮肤层 为头皮最外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合较快。

2.结缔组织层 为致密结缔组织,将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及神经,在头部外伤时,此层的血管容易受损而导致大量失血。3.帽状腱膜层 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4.疏松结缔组织层 又称为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由于其质地疏松,故而在发生头皮感染时,细菌容易沿着此层滋生蔓延。

5.骨膜层 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在颅缝处贴附较为紧密,故而骨膜下血肿可被其局限。

二 颅骨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颅盖骨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鳞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为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隆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为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底部 1.颅底内面 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2.颅底外面 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为枕骨踝,孔的后方为枕外崎,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为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即上述颅内内面孔的外口。

(1)颅前窝:最薄,位于颅窝前方,容纳额叶,由颅骨眶板、筛骨筛板、蝶骨的前部及其小翼构成。颅底骨折时,当骨折累及额骨眶板、筛骨时,容易将硬脑膜与蛛网膜撕裂,引起出血或脑脊液经前鼻孔流出,而形成脑脊液鼻漏。相应地,外界空气也可循此途径进入颅腔形成颅内积气。另外,筛板中的筛前动脉可因骨折撕裂,血液可经眼眶引起眼球结膜下出血,以及迟发性眼睑皮下淤血,多数在伤后数小时逐渐开始出现,呈紫蓝色,即俗语说的“熊猫眼”。

(2)颅中窝:较颅前窝为低,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及居正中位的垂体,由蝶骨体上面、蝶骨大翼的脑面、颞骨岩部的前面构成,其前界为视交叉沟前缘,后界为颞骨的岩部乳突部前表面。

(3)颅后窝:为颅窝中最深、最大的一个,容纳小脑、脑桥、延髓,主要由枕骨、颞骨岩部后面组成。在中间其前界为鞍背及斜坡,在外侧前界为岩骨崎,在中间其后界为枕横沟,外侧其后界为颗骨岩部乳突及部分枕骨组成,该窝中央处有枕骨大孔,与脊柱椎管相通。

三 脑膜

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硬脑膜为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其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称为骨膜层;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蛛网膜为一层半透明的膜,位于硬脑膜深部,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软脑膜为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并伸人沟裂。1.硬脑膜

硬脑膜为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特别是在枕部与颞部附着更疏松,称为骨膜层。但在颅的缝和颅底则附着牢固,很难分离。2.蛛网膜

蛛网膜由菲薄的结缔组织构成。为一层半透明的膜,位于硬脑膜深部,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腔内含有少量液体。蛛网膜跨越脑,被覆于脑的表面,与软脑膜之间有较大的间隙,称为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在一定部位,蛛网膜下隙扩展并加深,成为蛛网膜下池。其中最大的为小脑延髓池,它通过正中孔和前侧孔与第四脑室相通;桥池位于脑桥腹侧;脚间池位于脚间凹;交叉池位于视交叉前方。3.软脑膜

软脑膜为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并伸入沟裂。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并进入脑实质浅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入至脑实质一段。由软脑膜形成的皱壁突入脑室内,形成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四 脑

1.大脑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胼胝体相连。2.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间脑的内腔为位于正中矢状面的窄隙,称第三脑室,其顶部成自脉络组织:底由观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构成;前界为终板;后通中脑水管;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3.脑干

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一个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此室向下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续,向上连通中脑的中脑水管。若将小脑与脑干连接处割断,摘去小脑,就能见到第四脑室的底,即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面呈菱形,故称菱形窝。脑干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神经核团、长的纤维束和网状结构,后者是各类神经元与纤维交错排列而相对散在分布的一个特定区域。脑干包括延髓、脑桥 及中脑。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接续,中脑头端与间脑相接。延髓和脑桥恰卧于颅底的斜坡上。4.小脑

小脑分叶和分区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枕叶相隔。小脑借上、中、下三对脚与脑干相连。上脚(结合臂)与中脑被盖相连,中脚(脑桥臂)与脑桥的基底部相连,下脚(绳状体)与延髓相连。小脑在脑干菱形窝的背方,与菱形窝之间的空间为第四脑室。小脑可分为蚓部和半球部。

五 脑脊液

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无色透明,成人总量约150ml,每日分汉样为400~500ml。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脑脊液对脑和脊髓具有营养、缓冲震动、调节颅内压和起保护作用。2.脑脊液循环途径可简示如下(图1-35))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一第三脑室一中脑水管一第四脑室一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一蛛网膜下隙一蛛网膜粒一上矢状窦。

六 脑神经

脑神经除嗅神经和视神经由胚胎时期的脑室壁向外凸出演化而成外,其他的均与脊神经的发生形式相似,但又有其特点,即脑神经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神经。其中感觉神经和视神经分别与端脑和间脑相连其全均同脑干相连,副神经尚有来自上颈髓的纤维。脑神经除躯体传入、传出和内脏传入、传出四种纤维成分外,还有特殊躯体传人和特殊内脏传入、传出三种纤维成分。

1.嗅神经 传导嗅觉。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2.视神经 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汇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隙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动眼神经 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动眼神经损伤或动脉瘤压迫可致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瘫痪;出现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症状。

4.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人眶,支配上斜肌(图1-39)。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5.三叉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的前内侧,后并入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咀嚼肌等。

6.展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起于展神经核,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人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展神经损伤可引起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

7.面神经 为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人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面神经管,最后出茎乳孔离颅。

8.前庭蜗神经 由传导位置平衡感觉冲动的前庭神经和传导听觉冲动的蜗神经组成。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蜗神经节位于内耳蜗轴螺旋管内。两神经从内耳道底起始,经延髓脑桥外侧端,面神经的外侧入脑。

9.舌咽神经 为混合神经,由连于延髓外侧面的许多根丝集合成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腔。

10.副神经 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由颅根和脊髓根组成。

11.迷走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副交感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12.舌下神经 主要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由舌下神经核发出,支配全部舌内肌和舌外肌。

七 脊髓 脊髓的位置及外形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的下缘,全长40~45cm,新生儿脊髓下端可平第3腰椎。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34或4、5腰椎间进行,不至于损伤脊髓。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有两处膨大分别为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脊髓末端逐渐变细呈锥状,称脊髓圆锥,下缘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其末端止于尾骨的背面,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下行,围绕在终丝的周围称马尾。脊髓表面有6条纵形的沟,位于脊髓前正中较深的沟称前正中裂,后面正中较浅的沟称后正中沟,两对外侧沟位于脊髓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分别称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脊髓可分为相应的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八 脑血液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部位,因此,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人的脑重仅占体重的2%,但脑的耗领量却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血流量约占心脏搏出量的1/6。脑循环系的特点为:有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静脉系多不与同名动脉伴行,所收集的静脉血先进入静脉窦再汇人颈内静脉;各级静脉均没有瓣膜。它包括脑的动脉系统和脑的静脉系统。脑血流减少或中断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缺氧,甚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裂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故可将脑的动脉归纳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此两系动脉的分支可分为两类:皮质支和中央支,前者营养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后者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第二章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监护

第一节

意识、瞳孔的观察

(一)意识障碍程度的观察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意义的应答能力,其构成包括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

意识内容是高级神经活动,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定向和情感等精神活动,通过视、听、语言及复杂运动等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的能力。在意识觉醒状态下产生。

觉醒状态是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机敏力,此功能取决于大脑半球的完整性,又称皮层觉醒。觉醒-睡眠周期是皮层下功能,称皮下觉醒,即开关系统,是各种传入神经活动激活大脑皮质,使其维持一定水平兴奋性,处于觉醒与睡眠周期性交替的大脑生理状态,是意识内容的基础。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当颅脑由于各种因素如颅内病变、系统性代谢障碍、感染中毒性疾病等受到损伤后,可出现意识改变。

目前临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传统方法分为清醒、嗜睡、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级。格拉斯哥(GGlasgow)昏迷评分法

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计分 运动反应 计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医嘱活动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躲避刺痛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肢曲 3 不能发声 1 刺痛肢伸 2

不能活动 1 意识障碍程度

清醒,13~15分,定向功能好。嗜睡,9~12分,唤醒后很快入睡,定向功能障碍。浅昏迷,7~8分,患者表现意识丧失,对高声呼唤无反应,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对强烈的痛刺激或有简单反应,如压眶上缘可出现表情痛苦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及腱反射尚存在,生命体征一般尚平稳。昏迷,4~6分,较浅昏迷重,患者表现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尚存在,但明显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呼吸循环功能一般尚可。深皆迷,3分,所有深浅反射消失患者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四肢瘫痪,腱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处于濒死状态。

观察与判断意识变化

意识障碍程度的减轻,表示病情有所好转;而意识障碍程度的加重,则常暗示病情趋向恶化。要对意识障碍变化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在定时观察、反复对比、认真分析和及时反映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意识变化趋势的临床判断。如在意识观察过程中,出现下列一些现象,往往表示其意识障碍有所减轻,可能是病情趋向好转。

(1)患者原处于深昏迷状态,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生理反射(如咳嗽、瞬目、吞喊反射)逐渐趋于灵敏或者活跃。

(2)患者原处于昏迷状态,反应极为迟钝而后逐渐出现躁动、精神症状,或出现某些有目的、有意义的动作(如揉眼、提裤等)。

(3)患者原处于浅昏迷状态,在观察过程中,出现对语言刺激的反应,如能遵嘱闭眼、伸舌、握拳、举手等,甚至患者偶尔说出一两句有意义的话。

(4)患者在意识的观察中,格拉斯哥评分总计分由少转多,说明其反应渐趋活跃。

但若患者在意识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下列一些征象,则往往表示其意识障碍有所加重,可能是病情趋向恶化,这些情况必须引起充分注意,警惕颅内有新的危象发生:(1)患者原来神志清楚,而后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不主动求食思饮。

(2)患者原有嗜睡现象,尚较易唤醒,在观察过程中、逐渐不易呼应,或需在另加其他物理刺激情况下才能唤醒。(3)患者经过一度严重躁动不安后,突然转入安静昏睡状态。

(4)在患者原来意识清楚的基础上,哪怕是出现一次小便失禁现象(如尿床或湿裤)。(5)患者在按时接受药物注射的过程中,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趋迟钝等。

(6)患者在意识的观察中,发现格拉斯哥评分总计分,由多转少说明反应渐趋迟钝。

(二)瞳孔变化及临床意义

瞳孔的变化对颅脑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瞳孔的变化也常反映病情的转归。

1.瞳孔大小

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5mm,两眼对称,通常差异不超过0.25mm。(1)双侧瞳孔散大:动眼神经受压,多见于脑干病变或阿托品类药物中毒。(2)双侧瞳孔缩小:多见于脑桥病变,或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3)一侧障孔散大:病变在中脑,多为小脑幕切迹疝所致。2.瞳孔形状

(1)正常瞳孔,呈圆形,两眼等圆。

(2)瞳孔出现三角形或多边形:多见于中脑病变。

3.瞳孔多变

如出现交替性瞳孔散大或缩小,多见于脑干病变。4.脑疝中瞳孔的变化

(1)小脑幕切迹疝: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锥体束征阳性。

(2)枕骨大孔疝:呼吸突然停止,然后出现睡孔先缩小后散大、心搏骤停。

第二节 肢体活动障碍观察

【肌力和肌张力检查】

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肌张力指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两者的检查是运动系统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1.肌力检查

(1)手法检查与分级:手法检查较为方便易行临床常用的肌力手法检查是令患者做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应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其完成动作的能力进行分级。肌力手法检查与分级

0,零,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1,微缩,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2,差,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3,可,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5正常,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2)器械检查:在肌力超过3级时,为了进一步作较细致的定量评定,须用专门器械作肌力测试,如握力计、拉力计、测力计的等。

(3)腹背肌耐力测定: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肌力和肌肉耐力之同有一定的相关,故可用耐力试验评价背腹肌力,如腹肌耐力试验、背肌耐力试验等。2.肌张力检查

临床上常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未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最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第三节

生命体征的监护

(一)体温监测

1.体温升高

多见于感染,脑室或蛛网膜下隙出血。中枢性高热。

(1)中枢性体温升高:多见于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尿崩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数日。此时药物解热剂一般无效,主要是以物理降温为主。

(2)周围性体温升高:多见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可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2.体温降低

多见于全麻后早期、下丘脑损伤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可采取保暖措施。

(二)循环功能监测

1.心率、心律、心电波形监护(1)中枢性心率改变:多见于脑干损伤、脑室出血或脑疝晚期。

(2)非中枢性心率改变:多见于心脏疾病,失血、脱水过度、大量出汗、补液不够、缺氧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以及感染所致的体温升高(一般体温每升高1º,脉搏增加15~20次/分)。2.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能判定患者心功能和血容量状态,其正常值为6~l2cmH₂O,在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时,可借助中心静脉压指标的监测,来判定、选择、调整静脉输液量和速度。3.血压的监测

(1)血压过高: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颅内高压导致的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血管痉挛所致的血压升高。

(2)血压过低:多见于容量不足、脱水过度,感染或过敏性休克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以及心血管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血压下降。

(三)呼吸监测 1.呼吸频率

(1)呼吸频率加快(大于30次/分);多见于脑缺氧、颅内压增高或低氧血症、脑脊液酸中毒、高热、中枢神经源性呼吸加快。

(2)呼吸频率减慢(小于10次/分):多见于病变累及呼吸中枢、颈髓部位手术、酸中毒、Cushing反应。

2.呼吸紊乱与相应的脑损伤

脑的不同水平损伤可引起不同的呼吸紊乱形式。潮式呼吸,多见子重症脑缺氧,双侧大脑半球病变,间脑病变;叹息样呼吸,多见于脑桥上部被盖部损害;点头样呼吸,多见于濒死状态;间停呼吸,多见于脑炎、颅内压增高、剧烈疼痛时;叹息样呼吸,多见于癔症、焦虚症。

(四)肾功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监测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定期检查患者血清肌肝、尿素氮含量、尿比重、pH、尿蛋白定量、血清钾、钠、氯等。

第四节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1.加强基础护理

(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

(2)做到患者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洁。

(3)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做好生命体征监测。(2)观察尿量。

(3)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或呕吐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2)意识清醒者,应鼓励咳嗽排痰。

(3)昏迷患者应定时吸痰,吸痰前,应予以高浓度氧气吸入,吸痰时操作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宜超过15秒,防止因呛咳过于剧烈而增加颅内压力。(4)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为一次性使用,每次更换,不可反复使用。

(5)危重患者应当加强翻身和叩背,可以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当患者侧卧位时叩背,可以促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人大支气管,以利于痰液排出

(6)气管切开患者切口周围皮肤每天用艾利克消毒,更换切口纱布,每日两次,当痰多时,切口纱布污染应随时更换,如使用强吸收性的泡沫敷料则每周更换两次。4.脑室引流的观察

(1)妥善固定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勿扭曲打折。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液,浸湿后应及时更换。注意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3)需搬动患者时将引流管暂时关闭,防止引流液反流入脑室造成感染。(4)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及引流速度

①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24小时引流量小于400~500ml或0.3ml/min。

②正常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可呈血性,但此颜色应逐渐由深变浅,直至清亮。若引流液的血性程度突益增高,且引流速度明显加快,可能为脑室内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③在脑室引流的早期要特别注意控制引流速度,避免突然降压造成脑皮质塌陷。

④引流装置不得低于脑室平面,一般高于脑室平面10~15cm处。5.做好眼睛护理

(1)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的患者易发生角膜感染或溃疡,应做好眼睛护理。

①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或戴眼罩,或用无菌纱布、胶布牵拉上下眼睑使之闭合。

②定时点滴抗生素眼液,睡前外涂抗生素眼膏,对分泌物较多者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涂眼膏。

(2)有角膜光泽消失或浅层混浊时,应通知医生请眼科医生协助处理,将上下眼睑缝合。

6.脑脊液耳漏和鼻漏的护理

(1)有脑脊液耳漏和鼻漏的患者,应预防感染。予头下垫消毒敷料,抬高床头l5°,取患侧卧位,防止液体逆流致颅内感染,同时借助重力作用压闭漏口,促进漏口尽早闭合。

(2)如为脑脊液鼻漏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及时清除鼻前庭污垢,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可在鼻前庭放置棉球以吸附液体,浸湿后更换,并记录24小时漏液量:禁止擦鼻、报鼻、插胃管或经鼻吸痰;预防感冒,尽量避免打喷嚏或咳嗽。

(3)如为脑脊液耳漏患者应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外耳道,可在外耳道放置棉球以吸附液体,浸湿后更换,并记录24小时漏液量。7.加强皮肤护理

(1)意识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和术后特殊体位的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

(2)根据患者皮肤情况让患者睡海绵床或气垫床。

(3)每2小时翻身l次。

(4)翻身时避免拖、拉、推患者,保持床单平整、无渣,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严格执行每班床旁皮肤交接,仔细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饮食护理

(1)保证患者足够的摄入量。(2)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吸收的流质饮食。

(3)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应尽早安置保留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液注人时,注意温度适宜,速度适当,防止呕吐、反流、腹泻、便秘的发生。

(4)做好胃管及鼻饲的护理。9.排泄护理(l)观察排便情况。

(2)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用艾利克消毒尿道口两次,每周更换尿袋一次,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3)便秘者使用缓碍剂或开塞露,观察大便的量、颜色和性状。第三章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概述】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应高度重视。术前准备的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患者生理、心理、状态接近正常,以更好的耐受手术打击;术后护理其目的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神经外科手术的分类】

1.择期手术 如颅骨成形术,头皮肉芽肿,骨瘤等。2.限期手术 如颅内肿瘤。

3.急诊手术 如急性颅内血肿、颅内占位病变发生脑疝时。【术前护理措施】 1.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1)评估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建立观察记录。(2)通医嘱快速输入脱水剂、激素、止血药等。(3)立即更衣、剃头、配血、皮试、必要时导尿。(4)准备术中用药、CT、MRI片。

(5)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吸痰。

(6)如呼吸有暂停,应立即配合医生气管插管,静脉推注呼吸兴奋剂,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的同时送往手术室。| 2.择期、限期手术术前的准备

(1)术前练习:针对颅内动脉瘤拟行颈动脉结扎术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的患者。(2)垂体瘤经蝶入路者,术前3日开始用复方麻备素滴鼻液滴鼻,漱口液漱口,术前1日剪鼻毛。(3)安全评估: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压疮、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特别是有精神症状、癫痫大发作、视野缺损、幻视、偏瘫、感觉障碍等表现的患者根据评估结果留陪护,采取预防压疮、烫伤、跌倒/坠床等护理措施。(4)对症治疗:提高手术耐受力。3.不符合手术条件患者的术前对症处理(1)营养不良者: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肺部感染:在病情许可下,须待感染控制,体温正常后才可施行手术。(3)颅内异物摘除术或脑脊液漏修补术:应首先采用抗菌治疗,待脑膜炎治愈后手术。(4)急性脑炎期和化脓期的脑脓肿的患者:待全身感染症状好转、脑炎局限、脓肿包膜形成后(感染后4~8周)再行手术治疗。

(5)糖尿病者:术前应控制空腹血糖在8.3mmol/L以下才能手术。

(6)肝肾功能不全者:在病情允许下,待肝肾功能恢复后再手术,注意使用对肝肾无损害的药物。

(7)垂体瘤或三脑室附近肿瘤已有垂体或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者:应在术前2~3天应用肾上腺激素药物。

【神经外科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脑室引流管

(1)位置:高于侧脑室10~15cm。(2)拔管:术后3~4天。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可延长至10~14天。(3)其他:引流速度不能过快。引流量小于500ml/d,拔管前1天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了解有否颅内压增高的表现。2.创腔引流管

(1)位置:早期高度与头部创腔一致。(2)拔管:术后2~4天。(3)其他:48小时后根据引流性质决定高度,若量较多、色浅,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物血性色深时,引流瓶低于创腔。

3.硬膜外引流管(1)位置:引流瓶低于创腔。(2)拔管:术后1~2天。(3)其他:可适当给予负压引流。

4.硬膜下引流

(1)位置:引流瓶低于创腔30cm。(2)拔管:术后3~5天。(3)其他:头低足高位。必要时让患者吹气球,术后不使用脱水剂,也不限制水分摄入。5.脓腔引流管

(1)位置:引流瓶低于脓腔30cm。(2)拔管:待脓腔闭合时拔除。(3)其他: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6.腰穿持续引流

(1)位置:引流瓶悬吊于床下20cm。(2)拔管:术后7~10天。

(3)其他: 控制引流速度:每分钟滴速不超过5滴。每日引流200一300ml,预防感染,及时送检脑脊液。

【注】神经外科引流瓶的高度应根据引流量灵活处理,若引流量过快过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或调节开关减慢引流速度,若引流量过少,应调节开关使引流速度加快,或放低引流瓶,增加压力梯度。【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1.术后出血(1)临床表现: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多发生于24~48小时内。大脑半球手术后出血具有幕上血肿的症状:意识加深、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血压增高、脉压差增大、呼吸深慢、脉搏缓慢有力,呈现颅内高压症状。颅后凹手术后出血具有幕下血肿的表现:剧烈疼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呼吸慢而不齐,甚至骤停。脑室内术后出血可有高热、抽搐、昏迷、生命体征严重紊乱。(2)处理: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若在原有基础上有异常改变,应高度重视,随时CT复查,排除是否有颅内出血,遵医嘱予止血类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2.术后感染

(1)切口感染:多在术后3~5天。①临床表现:患者感到切口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头皮所属淋巴结肿大。②处理: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引流管无菌,避免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2)颅内感染:多在术后3~4天。①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发热、嗜睡甚至出现谵妄和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脑脊液浑浊,白细胞增加并可查见脓球。②处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遵医嘱予物理或药物降温。(3)肺部感染:多在术后一周,肺部感染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因高热导致或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

3.中枢性感染(1)临床表现:丘脑下部、脑干、上颈髓损害均可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12~48小时内,体温高达40℃。(2)处理:中枢性高热往往不易控制,物理降温效果差,应及时行冬眠低温疗法(亚低温治疗)。

4.尿崩症(1)临床表现:常见于颅咽管瘤、垂体瘤、鞍区附近手术,累及下丘脑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一般4000ml以上,甚至可10000ml,相对密度低于1.005)。(2)处理: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鞣酸加压素或口服乙酸去氨加压素片。

5.消化道出血(1)临床表现:鞍区、第三脑室前分和脑干附近的手术,损伤丘脑下部和脑干,反射性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烂甚至穿孔。(2)处理:禁食,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6.顽固性呃逆(1)临床表现:常在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或脑干手术后发生。(2)处理:先检查上腹部,如有胃胀气或胃潴留应安胃管抽尽胃内容物。在排除因膈肌激惹所致的呢逆后可用:①压迫眶上神经。②刺激咳嗽。③肌内注射氯丙嗪或哌甲酯。7.术后癫痫(1)临床表现:早期癫痫多为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受刺激所致。术后2~3天内出现,多为暂时性,脑循环改善和水肿消失,不再发作。晚期(术后几个月)由脑瘢痕引起,常为持久性。(2)处理:晚期癫痫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长期药物无效可考虑手术。【术前一般常规准备】

1.术前 ⑪心理护理

①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②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③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④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⑤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⑫饮食护理

①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②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⑬术前检查 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 规、肝肾功检查、心肺功能、CT、MRI等。

⑭排便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⑮呼吸道准备 吸烟患者戒烟,减少对呼吸道刺激。

⑯手术皮肤准备 术前2天开始,每天用洗头膏洗头,然后用氯己定清洁消毒头皮和手术部位皮肤。

⑰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2.术前1日

(1)合血或自体采血,以备术中用血。(2)行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

(3)常规备皮、剪指甲、洗澡、更衣、检查头部是否有毛囊炎、头皮是否有损伤。(4)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以免麻醉中误吸。(5)术前睡眠差及心理紧张者,遵医嘱予镇静剂。(6)为长头发的女患者编好发辫,便于术中暴露手术部位。3.术晨

(1)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2)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患者发生其他情况(如女患月经来潮),及时与医生联系。

(3)遵医嘱予术前用药。(4)更换清洁病员服。

(5)准备好病历、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

(6)填好并打印手术患者术前评估与交接单,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患者腕带、药物核对后,送患者入手术室。

(7)昏迷患者或行气管切开者应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8)术前已行脑室引流者应夹闭引流管,待进入手术室将引流瓶悬挂在一定高度后才能打开。

(9)患者入手术室后,由医生在手术室用医用专用备皮器推除手术切口周围3cm毛发。【术后护理措施】

1.术后体位护理

⑪全麻未清醒平卧,头偏后一侧。⑫清醒者 抬高床头15~30°。⑬较大肿瘤术后 瘤腔保持高位。⑭经蝶入颅手术后 半坐卧位。⑮脊柱手术头颈和脊柱的轴线保持一致。⑯慢性硬膜下血肿 头低脚高位。

⑰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 侧卧位。

⑱开颅术后 健侧卧位,幕下开颅术后的患者翻身时,应扶住头部,避免扭转脑干影响呼吸。

【神经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2)持续吸氧2~3L/min。(3)持续心电监护。(4)床档保护防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5)病情观察: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若在原有基础上有异常改变,应高度重视,随时CT复查,排除是否有颅内出血。

2.伤口观察及护理:(1)若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②观察头部体征,有无头痛、呕吐等。

3.呼吸道管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2)有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的患者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氧饱和度,若出现不耐管或咳嗽、吞咽反射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拔管.4.各管道观察及护理:(1)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2)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开颅术后患者清醒后,术后第1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

5.营养和补液:(1)清醒患者术后6小时进食。(2)昏迷患者鼻饲。(3)脑水肿颅内压高者补液速度不能过快,补液量不可过多。

6.止痛与镇静:(1)颅脑手术后患者如诉头痛,应分析头痛的原因,然后对症处理。(2)切口疼痛: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3)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发生在脑水肿高潮期,即术后2~4日。(4)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5)颅内低压引起的头痛原因:脑脊液外漏或脑脊液引流过度。可给以缝合漏口、抬高引流瓶位置、鼓励饮水、取头低位或注射用水10ml椎管内注射。(6)颅脑手术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不宜使用吗啡及哌替啶。7.癫痫观察:注意观察有无癫痫发作,及时给予抗癫病药物。8.高颅内压的观察: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9.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神经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1.通畅

(1)定时检查,保持通畅。

(2)勿折叠、扭曲、压迫、堵塞管道。(3)每日倾倒引流液。

(4)引流不畅的常见原因:①引流管过细,被血凝块、破碎脑组织堵塞。②引流管放置过深,盘旋于创腔内,引流管的侧孔贴附于脑组织。③脑组织水肿及颅内血肿,压迫包裹引流管。④脑室引流不畅可能由于颅内压过低。⑤引流滚管被固定线压迫、折叠引流管。

(5)引流不畅的处理注意事项 :①针对以上因素对应处理:调节引流开关,适当放低引流瓶,增加压力梯度,促进引流,若不奏效,可挤捏引流管、旋转或适当退出引流管。②若仍不通畅,应行CT检查,排除异常情况。③应意高度警惕颅内血肿。2.固定

(1)胶布注意正确粘贴,确保牢固。

(2)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的活动空间。

(3)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必须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避免意外发生。(4)告知患者及陪护人员引流管重要性,预防计划外拔管。(5)若引流管不慎脱出,切勿自行安置,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3.预防感染

(1)搬动患者时,应先夹住引流管。

(2)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一高所致的逆流污染。(3)每日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装置,保持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4.观察并记录

22(1)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量: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暗红色,以后引流液逐渐变浅、变清。若术后24小时后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等药物,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2)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成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3)观察安置引流管处伤口敷料情况。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颅内压增高或降低征象。5.拔管

拔管后注意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

第四章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并发症的护理

第一节 颅骨骨折的护理

【概述】

颅骨是类似球形的骨壳,容纳和保护颅腔内容物。颅骨骨折是指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颅骨骨折占30%~40%,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颅腔内容物的并发损伤。骨折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比骨折本身严重得多,由于骨折常同时并发脑、脑膜、颅内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并可能导致脑脊液漏,因此必须予以及时处理。【病因】

颅骨骨折的发生是多为暴力作用于头颅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结果,当颅骨变形的作用力超出其承受力时即产生骨折,此外还有儿童生长性颅骨骨折,即婴幼儿时期颅骨线形骨折后,由于多种原因骨折不愈合,骨折区不断扩大,形成颅骨缺损所致,但较为少见。【病理】

颅骨骨折可按以下方法分类: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按骨折型态可分为;①线形骨折;②凹陷性骨折;③粉碎性骨折;④儿童生长性骨折; 按骨折发生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与颅底骨折。【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1)颅盖骨折

①线性骨折几乎均为颅骨全层骨折,骨折线多为单一,也可为多发,表面常出现头皮挫伤和头皮血肿。形状呈线条状,也有的呈放射状,触诊有时可发现颅骨骨折线。②凹陷骨折绝大多数为颅骨全层凹陷骨折,个别情况下亦有内板单独向颅内凹陷入者。头部触诊可及局部凹陷,多伴有头皮损伤。

③粉碎性骨折者头颅X片显示受伤处颅骨有多条骨折线:可纵横交错状,并分裂为数块。多同时合并头皮裂伤及局部脑挫裂伤。(2)颅底骨折

①颅前窝骨折后,可见球结合膜下出血及迟发性眼睑皮下淤血,呈紫蓝色,俗称“熊猫眼”、出血因受眶筋膜限制,较少扩散到眶缘以外,且常为双侧性,可与眼眶部直接软组织挫伤相鉴别。常伴有嗅神经损伤,少数可发生视神经在视神经管部损伤、累及筛窝或筛板时,可致脑脊液鼻漏,早期多呈血性。

②颅中窝外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外耳道出血,骨折可见耳后迟发性瘀斑,常伴听力障碍和面神经周围性瘫痪,以及脑脊液耳漏。脑脊液常与血液相混,呈淡红色,滴在吸水纸或纱布上,可见在血迹外有黄色浸渍圈。被脑脊液浸湿的纱布或手帕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干后会变硬的现象,可作为鉴别脑积液鼻漏的一种简单方法。

③颅后窝常有枕部直接承受外力的外伤史,枕部头皮可有挫裂伤。骨折可见乳突和枕下部皮下淤血,前者又称Battle征,有时可见咽喉壁黏膜下淤血,偶见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以及延髓损伤的表现。

2.辅助检查①头颅X线片检查;②CT:③MRI;④漏出液做葡萄糖定量检测。【治疗】 颅骨骨折的治疗 1.颅盖骨折

①线形骨折 本身不需特殊治疗,应着重处理骨折可能引起的硬膜外血肿、脑释液漏。②凹陷骨折 凹陷程度轻、陷入深度<1cm又无临床度状者不需手术治疗,凹陷1cm以上或出现压迫症状者,行骨折片复位术,有颅内高压者应对症处理③粉碎性骨折

行骨片摘除,必要时于3-6月后行颅骨成形术。2.颅底骨折

①颅前窝骨折 本身无需特殊处理,以防止感染为主,若发生脑脊液漏,应按开放性损伤处理,不可堵塞,适当取头高位并予抗感染治疗,经处理后,鼻漏多可在2周内目行封闭愈合,对经久不愈长期漏液长达4周以上,或反复引发脑膜炎及大量溢液的患者,则应变施手术。

②颅中窝骨折 处理同上;若伴海绵窦动静脉瘘,早期可采用Mata实验,即于颈部压迫患侧颈总动脉,每日4-6次,每次15-30分钟,对部分瘘孔较小者有一定效果。但 对为时较久、应状有所加重或迟发的动静脉瘘,则应及早手术治疗。

③颅后窝骨折 急性期主要针对枕骨大孔区及高位颈椎的骨折或脱位,若有呼吸功能紊乱或颈骨髓受压时,应及早行气管切开,颅骨牵引,必要时作辅助呼吸或人工呼吸,甚至施行颅后窝及额颈椎椎板减压术。【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癫痫 与颅骨骨折致脑损伤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低压 与颅骨骨折致脑脊液漏出过多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 与颅骨骨折致继发性颅内出血或脑水肿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损伤引起癫痫、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有关。5.潜在并发症:感染 与颅骨骨折致颅底开放性损伤有关。6.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7.焦虑/恐惧 与患者对骨折的恐惧、担心预后有关。【护理目标】

1.患者未发生癫痫、颅内压过低/过高、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

2.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未发生受伤。

3.患者能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4.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先兆、持续时间及发作类型。(3)注意观察有无颅内低压症状。

(4)早期发现继发性颅内出血和颅内高压,及时进行手术治疗。(5)早期发现继发脑神经损害,及时处理。2.保护患者安全

(1)对于癫痫和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专人护理。(2)在癫痛发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3)烦躁患者床旁加床档,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适当约束防止患者受伤,注意观察约束肢体的肢端循环。

3.癫痫的护理

详见“癫痫的护理” 4.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脑脊液鼻漏者应半坐卧位,脑脊液耳漏者应患侧卧位,避免漏出的脑脊液回流入颅内引起逆行性颅内感染,且有利于脑脊液漏口愈合。(2)按无菌伤口处理,头部垫无菌小巾或无菌棉垫,并随时更换。

(3)禁止鼻饲、鼻内滴液和鼻腔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颅内感染。鼻漏未停止,不能从鼻腔插各种管道。颅底骨折患者禁止做腰穿,已有颅内感染者例外。(4)保持耳、鼻的局部清洁,每日用过氧化氢或盐水棉球清洁局部。

(5)注意观察有无颅内感染。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在38℃以上持续不降,且有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②注意观察漏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正常脑脊液应无色、无味、透明,否则视为异常。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以无菌试管直接接取滴出液送检;在患者床旁备无菌盘,盘内放置无菌干棉球,在鼻前庭或外耳道处放一干棉球,脑脊液浸透后及时更换,最后根据浸湿棉球数估算每日漏出液的量。(6)遵医嘱于抗生素预防感染。5.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有脑神经损伤导致视力、听力、嗅觉损害,以及面部周围性瘫痪者,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和健康指导。6.健康宣教颅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①脑脊液漏者,说服患者禁止手掏、堵塞鼻腔和耳道要尽量减少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防止发生颅内感染和积气。

②癫痫的预防和处理,颅脑外伤后发生癫痫极为常见,外伤后2年内,发生最多,以后逐减。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切勿漏服,发作时要注意患者安全,注意保护头部和四肢,保持呼通畅,观察发作时有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情况以及持续时间,以便就诊时为医生提供疾病信息。③合并脑神经损伤的指导: a视神经损伤:卧床休息,勿下地单独活动,生活上细心照顾,予眼罩保护角膜,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视野情况,家属平时用玩具、水果等训练患者,促进视力视野改善。嘱患者勿用手揉眼、按压眼球,尽量不看书、不写字,使双眼得到充分休息。b面神经损伤:颜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睛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日间应戴太阳镜或眼罩保护,夜间睡觉时可用干净湿纱布覆盖。不能用手揉擦、接触眼睛,眼睛感觉干燥时,可用眼药水。进食要避免误吸,进食后注意清除口腔内食物,做好口腔护理。c嗅神经损伤:一般不会影响日常工作与学习,应积极进行原发疾病治疗和康复,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新鲜流通,远离有刺激性的化学气体,保持口腔清洁,禁烟酒及一切辛辣、辛热食物。

d听神经损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觉功能训练。

④语言交流训练 :遇言交流障碍患者,可采用渐进教学法,根据失语不同类型及程度,给予正确指导。

⑤饮食指导:卧位患者进食时,头应偏向一侧,食物不宜过稀,也宜过硬过稠,指导患者吞咽动作和正确的咳嗽方法,以防误吸。

⑥心理指导: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面对,积极配合康复调练,争取早日康复。

⑦出院宣教:根据体力,适当活动。根据康复医生的指导,循序渐进进行各种功能锻练及康复,充分发挥患者主动性,锻练日常生活能力。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

二、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措施:颅骨骨折术前常规

①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②饮食护理:急诊手术者立即禁食禁饮,积极准备手术。

③术前检查: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检查、心肺功能、磁共振、CT等。

④术前准备:合血或自体采血,以备术中用血,行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剃头、备皮、剪指甲、更换清洁病员服。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测生命体征,如有异 常或患者发生其他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遵医嘱予术前用药,准备好病历、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2.术后护理措施:

(1)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①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吸氧2-3L/min,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②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头部体征,有无头痛、呕吐等。

③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普食。

④各管路观察和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清醒患者术后第1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气管插管/切开按气管插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

⑤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结合生命体征等综合判断。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⑥癫痫的观察和护理:详见癫痫的护理。⑦高颅内压的观察:详见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⑧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2)体位与活动

①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②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低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床头拾高15º-30°。③术后第1~3日,半卧位为主,适当增加床上运动。④3日后,半卧位为主,可在推扶下适当屋内活动。

注意:活动能力应当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循序渐进,对于年老或体弱的患者,应当相应推后活动进度。意识、运动、感觉、排泄等障碍者,按相应康复训练措施进行。【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1)颅内感染、发热:体温高于38.5℃,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显示,有病原菌感染。处理:合并脑脊液漏者按脑脊液护理措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2)癫病:发作性局部或全身抽搐,或伴有相应的运动感觉内脏症状。处理:详见癫痫的护理。

(3)颅内高压:详见“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处理:详见“颅内压增高及脑疝”。(4)颅内低压:头部挤压性疼痛,可伴有头昏、恶心、呕吐、乏力、虚弱、厌食、脉搏细弱、血压偏低等,严重时有精神萎靡、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上述表现与体位有关,卧位或头低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坐位或立起时症状加重,临床表现与颅内高压相似,要注意鉴别。处理:平卧或头低足高位。鼓励患者多饮水,静脉补充平衡液或5%葡萄糖溶液3500~4000ml/d,脑脊液漏经久不愈者,应予手术修补。

第二节 头皮损伤的护理

【概述】

头皮是颅脑最表浅的软组织,由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层和骨膜组成,颞部还有颞肌筋膜、颞肌覆盖。【病因】

1.外伤

当近于垂直的暴力作用在头皮上由于有颅骨的衬垫常致头皮挫伤或头皮血肿,严重时可引起挫裂伤。

2.新生儿产伤

新生儿头皮血肿是产科较常见的产伤之一,是由于胎儿娩出时颅骨和母体骨盆相摩擦或受挤压致颅骨骨膜损伤和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骨膜与颅骨之间而形成。【病理】

1.头皮损伤

可分为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缺损及头皮褥疮。

2.头皮血肿

根据血肿发生的部位深浅不同,分为皮下、帽状腱膜下和骨膜下血肿三种类型。

(1)头皮血肿临床表现:①皮下血肿:血肿范围比较局限,中心较软而有波动、周边因水肿浸润变硬而相对隆起、形成清楚的边界,血肿表面常有擦挫伤。②帽状壁膜下血肿:血肿范围广泛,严重时遍及整个头颅穹隆部、血肿边界与帽状腱膜附着边缘一 致,前界至眉弓、后界达上项线和两侧可至额弓或耳上方。肿胀区扣之有明显的波动感。③骨膜下血肿:血肿范围以颅缝为界,血肿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婴幼儿骨膜下血肿如不及时处理,常形成坚硬的骨性外壳或骨化。因而这种头皮血肿可看成颅骨骨折的一种间接征象。

(2)头皮裂伤:为开放性的头皮伤。患者自觉局部剧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依裂伤大小及深浅有所不同。浅层裂伤,常因断裂血管不能随皮下组织收缩而自凝,故反较全层裂伤出血较多。

(3)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由于表皮层、皮下组织层与帽状腱膜3层紧密连接在一起,故在强力的牵扯下,常将头皮自帽状腿膜下间隙全层撕脱,有时连同部分骨膜也会被撕脱,使颅骨裸露。头皮撕脱的范围与受到牵扯的发根面积有关,严重时可达整个帽状腱膜的覆盖区,前至上眼睑和鼻根,后至发际,两侧累及耳郭甚至面颊部。患者大量失血,可致休克,但较少合并颅骨骨折或脑损伤。

(4)头皮擦伤:是头皮的一种浅表性开放伤,是因为头皮遭受切线方向的外力摩擦所致。患者局部感到轻微疼痛,擦伤的创面有少许血清渗出和点状出血。

(5)头皮挫伤:是一种常见的闭合性头皮伤。常因头部受钝器击伤或头部碰撞外物所致。患者局部自觉疼痛,且有压痛,表面常有浅擦伤。挫伤头皮出现水肿,皮下淤血,扪之坚实。严重挫伤,组织可因缺血而出现局部头皮坏死。2.辅助检查:(1)头颇X线片检查(2)CT。【治疗】

头皮损伤的治疗

1.头皮血肿:(1)治疗:血肿较小者,1~2周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血肿较大者,可在48小时后穿刺抽吸加压包扎。(2)注意事项: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热敷。骨膜下血肿严禁加压包扎。

2.头皮裂伤:(1)治疗:立即加压包扎,清创缝合(因头皮血管丰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2)注意事项:注意判断有无颅骨损伤和脑损伤。如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压力适中,避免因包扎过紧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皮肤破损。3.头皮撕脱伤:(1)治疗:应在压迫止血、预防休克和彻底清创的前提下行头皮再植若不能再植,应彻底清创后行颅骨外板多处钻孔深达板障,待骨孔中长出肉芽后再行二

期植皮术。(2)注意事项:因易导致休克应注意积极预防和处理。对已撕脱的头皮应尽早以无菌纱布包裹,隔水置于有冰块的容器中,及时运送。

4.头皮挫伤:(1)治疗:早期局部严禁继续受压,如局部出现头皮坏死应早期清除坏死组织。(2)注意事项:头皮挫伤由于局部无创面,且有头皮覆盖,早期易被忽略。应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头皮损伤有关。2.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3.潜在并发症

感染与头皮开放性损伤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与头皮损伤后引起大出血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2.患者能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患者未发生感染、休克等相关并发症,或病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意外受伤、局部疼痛、出血较多而产生焦虑、恐惧心里。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及时妥善的治疗处理,以减轻患者恐惧。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解释其发生的原因,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

2.饮食护理

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饮食限制烟酒、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休克的相关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向患者解释疼痛发生的机制,伤后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观察患者意识、睡礼,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意识加深,一侧瞳孔散大等,提示有硬膜外血肿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行CT检查确诊。

4.健康宣教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头部挫伤患者卧位时切忌挫伤处持续受压,以免进一步加重缺血及局部组织坏死。限制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原有症状加重,不明原因发热应及时就诊。避免挠抓伤口,待伤口痊愈后方可洗头。形像受损者,可

暂时戴帽,戴假发修饰,必要时可行整容、美容术。【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1.硬膜外血肿

详见“硬膜外血肿”。

2.感染(1)临床表现:患者有发热、伤口有渗血、渗液及红肿热疼。(2)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征象,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枕上垫无菌巾,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固定,如有渗出、污染及时更换。动态监测体温。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指导患者避挠抓伤口。

3.休克

(1)临床表现: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肢端湿冷,面色苍白等。(2)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补充血容量。患者平卧,注意保暖,吸氧等。

第三节 头皮肿瘤的护理

【概述】

头皮肿瘤可来源于其各层组织。有些肿瘤为头皮所特有的,有些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肿瘤相同。由于皮肤暴露在外,肿瘤容易早发现早治疗,即使是恶性肿瘤,也有相当高的治愈率。但头皮有头发遮挡,相对而言肿瘤不容易被发现,头皮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需要进行修复。【病因】

头皮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外界因素和机体内在因素两个方面。【病理】

头皮的神经主要有来自枕区的枕神经,属周围神经,和颞区、额区的耳颞神经未梢分支至真皮乳突,真皮网状层及皮下组织,而运动神经末梢则支配毛囊周围的立毛肌和大、小汗腺。肿瘤可发生在头皮各部位。【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早期: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女婴,一般在出生后数天出现。(2)进展期:海绵状血管瘤,随小儿成长而增长。(3)晚期:蔓状血管瘤,常发生在皮下或肌肉内。2.辅助检查

①头皮B超:②CT检查;③MRI检查 3.诊断的金标准

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

一般治疗方法均为手术切除。【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头皮肿瘤造成的头皮缺损、头发缺失有关。2.疼痛 与头部手术创伤有关。3.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护理目标】

(1)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2)患者主诉不适感、疼痛感减轻或消失。

(3)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解释皮肿瘤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2)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3)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4)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病情观察及护理

观察并记录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3.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若肿瘤较大,预计术中出血较多,则需备血,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出凝血试验、肝肾功能、血常规、输血全套、血型等。(3)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4)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5)术前2日洗头膏洗头后氯已定消毒手术部位,检查术区皮肤情况、剪指甲,在手

术室用医用专用备皮器推除手术切口周围3cm毛发。(6)术晨建立静脉通道。

(7)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注意保护伤口部位,特别对于后枕部手术,避免伤口长时间受压影响愈合。3.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遵医调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4.生活护理与功能锻炼:若患者年龄较大,卧床时间较长,需预防压疮及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5.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患者清洁等工作。【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1.出血:

临床表现:伤口敷料持续有新群血液渗出。

处理:保守治疗:用止血药,局部用收缩血管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再次手术。2.感染

临床表现:伤口红肿,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伤口分泌物涂片及培养证实有细菌感染。

处理:伤口换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若伤口感染持续无改善,则需要再次手术清除伤口失活组织及脓液.第四节 脑叶肿瘤

【概述】

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其间以胼胝体相连。每侧大脑半球包括大脑表面的灰质,即大脑皮质,灰质深部的白质,即大脑髓质,白质深部的灰质团块,即基底核。其中,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完善的部分,其表面分别被外侧沟、中央沟、顶枕

沟分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岛叶。【病因】

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基因及遗传因素。2.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3.职业暴露。

4.饮食、吸烟及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5.既往史(脑外伤、病毒感染)。【病理】

1.发病部位 :脑叶肿瘤以额叶肿瘤发生率最高,居幕上各部位肿瘤之首,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其次为颞叶肿瘤,顶叶肿瘤次之,枕叶和岛叶肿瘤较为少见。2.肿瘤类型 :脑叶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其次为脑膜瘤,少数为转移瘤。【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额叶肿瘤:额叶肿瘤生长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着肿瘤的长大,除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外,其主要临床表现与精神、情感、运动、言语、小脑协调运动等方面有关。

①精神症状:额叶肿瘤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居脑叶瘤之首,与其他部位肿瘤所致精神症状相比,表现更为突出且出现较早,尤其当两侧额叶受损时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尤为明显。

②癫痫发作:额叶肿瘤所致癫痫发作居脑叶肿瘤之首,常为其首发症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无先兆的癫痫大发作,少部分为局限性癫痫。

③锥体束受损症状:因肿瘤大小及对运动区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异,表现为病灶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

④运动性失语:右侧大脑半球优势患者如肿瘤侵犯左侧额下回后份Broca区时,可致运动性失语,肿瘤侵犯优势半球额中回后份时,可致书写不能。

⑤额叶性共济失语:额叶肿瘤所致的共济失语,系由于额-桥脑-小脑束受损而引起,36 主要表现为动作笨拙或不协调。

⑥其他:强握反射和摸索运动、嗅觉障碍、视力障碍等。

(2)颞叶肿瘤:颞叶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逐渐出现下述症状

①视野改变:颞叶深部肿瘤影响视辐射神经外纤维,可出现视野缺损。

②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的肿瘤损伤颞上回后份引起感觉性失语,损伤题叶后部,出现命名性失语,是诊断颞叶肿瘤最可靠的症状之一。

③癫痫发作:颞叶肿瘤所致癫痫大发作的发生率仅次于额叶肿瘤。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局限性癫痫发作,多因肿瘤向上侵犯运动区所致。与额叶癫痫不同,颞叶癫痫发作的特点是先兆多样,症状复杂,可有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精神运动性兴奋、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记忆力缺损等。其中以嗅觉先兆最多见,当肿瘤位于颞叶内侧影响到海马沟回时,常出现此种先兆,称为“沟回发作”。发作时患者突然闻到一种极不舒服的怪味或恶臭。

④精神症状:颞叶肿瘤精神障碍也是常见的症状,仅次于额叶肿瘤。精神症状较多发生于优势半球颞叶广泛而迅速生长的肿瘤。

⑤锥体束受损症状:颞叶上部的肿瘤,可以压迫额叶及顶叶的下部而出现面部及上肢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压迫对侧大脑脚、内囊,可致肿瘤同侧的锥体束征,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瘫。

⑥共济失调:颞中回及颞下回的后部,通过颞叶桥脑小脑纤维而与小脑发生联系,因此,一侧颞叶损害也可以发生对侧半身共济失调,表现为平衡失调,常向病变对侧倾倒。

⑦其他:中脑及基底等受压症状。

(3)顶叶肿瘤;顶叶的功能主要是分析、综合各种感觉信息,从而分辨和确定刺激性质和部位。多数顶叶肿瘤患者都可出现明确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觉性癫痛发作,则更有定位诊断价值。

①感觉障碍:顶叶肿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以皮层感觉障碍为主,一般痛、温觉障碍不明显。如患者在闭眼情况下,对手中所持的物体,虽然能感觉到,但却不能判断该物体的大小、形状、重量,质地等。

②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表现为病灶对侧发作性感觉异常,首发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见,表现为阵发性麻本、触电样感觉或疼痛为主,向固定方向扩展。③失读症:顶下小叶的角回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此区受损后,患者虽有视觉,但不能理解所视对象的意义,称为失读症。④其他:对侧同向偏盲、失用症、失语症、失写症、失算症、手指失认症等。(4)枕叶肿瘤:枕叶是最高级的视觉分析器。枕叶肿瘤主要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视觉发作是枕叶肿瘤常见的症状。毁坏性病变时出现中枢性偏盲(黄斑回避)、皮质盲、视觉失认等,刺激性病变时出现视觉发作,有时为癫痫发作的先兆。部分枕叶肿瘤常在病变对侧视野中出现幻视,幻视的特点多为不成形幻视,如闪光、圆圈、线条、颜色等,并出现浮动现象。

(5)岛叶肿瘤:因与海马紧密相邻,绝大多数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2.辅助检查①CT:②MRI 【治疗】

(1)手术切除为主。(2)放射治疗。(3)化学药物治疗。(4)免疫治疗。【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共济失调,视野缺损等有关。2.感知改变(特定的)与精神症状、语言障碍、幻视、幻听等有关。3.语言沟通障碍 与精神症状、定向力障碍、失语等有关。4.有窒息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全麻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偏瘫、感觉障碍有关。6.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知识缺乏(特定的)与缺乏信息来源、认知能力受限有关。

8.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 与智能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视野缺损等有关。9.潜在并发症 脑疝、癫痫、出血、脑水肿、感染等。【护理目标】

1.患者未发生脑疝、癫痫、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

疗与处理。

2.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未发生受伤。

3.患者或家属能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4.患者或家属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5.患者住院期间自我需求得到满足。【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措施

脑叶肿瘤手术术前常规

(1)心理护理:评估不良心理问题来源和程度,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正确面对疾病,教会思者自我放松的方法,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安全护理:进行压疮、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特别是有精神症状、癫痫大发作、视野缺损、幻视、偏瘫、感觉障碍等表现的患者。根据评估结果留陪护,采取预防压疮、烫伤、跌倒/坠床等护理措施。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癫痫先兆症状并通知医生处理。口服镇静药、抗癫痫药者,应指导、督促患者服药并告知注意事项。

(3)饮食护理: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4)术前检查: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检查、心肺功能、磁共振、CT等,关注检查结果并及时告知主管医生,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

(5)术前准备:合血或自体采血,以备术中用血。行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与医生共同完成患者手术前双核查表内容。术前两日洗头膏洗头后氯已定消毒手术部位,检查术区皮肤情况、剪指甲,在手术室用医用专用备皮器推除手术切口周围3cm毛发。遵医嘱准备术中用药。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患者发生其他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遵医嘱予术前用药。更换清洁病员服,准备好病历、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填写并打印术前评估交接单,再次确认腕带、手术部位标记正确,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2.术后护理措施

脑叶手术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吸氧2~3L/min,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对侧肢体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安置气管插管或鼻咽通气管患者出现不耐管时,遵医嘱及时拔除。再次进行压疮、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并记量,根据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头部体征,有无头痛、呕吐等。(3)不同脑叶肿瘤的观察要点

额叶:运动、语言、精神、情感、人格、智能障碍、癫痫等 颞叶:运动、语言、幻觉、嗅觉及感觉障碍、癫痫、视野缺损等 顶叶:感觉、癫痫、失读、对侧同向偏盲等 枕叶:视觉等

(4)各管道观察及护理:留置针在有效期内(72-96小时),妥善固定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保证输液管路通畅。头部引流管妥善固定于床头,高度正确,防止引流管扭曲、阻塞、折叠,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和水柱波动,根据引流的颜色、性质和量,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节引流管高度。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一般清醒患者术后第1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自行排尿情况。长期安置尿管的患者在夹闭尿管行膀胱功能训练时,注意按时打开开关。患者检查完毕回病房后及时打开各管道开关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气管插管/切开按气管插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

(5)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和发生时间,结合生命体征等综合判断,遵医嘱给予镇痛、脱水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6)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7)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普食。

(8)康复护理:早期行康复护理,包括语言、感知、偏瘫肢体的全面康复。(9)体位与活动

①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②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床头抬高15~30度

③术后第1~3日,半卧位为主,适当增加床上运动 ④3日后,半卧位为主,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

注: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后,24小时内手术切开部位应保持在头部上方,以免脑和脑干突然移位,引起大脑上静脉的断裂出血和脑干功能的衰竭。【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1.术区出血

临床表现 :意识逐渐加深,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对侧肢体瘫痪进行性加重,引流液颜色呈鲜红色,量多,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进行性加重,生命体征逐渐改变,出现脉搏慢,呼吸慢,血压高。

处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对侧肢体活动的变化。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避免引流管扭曲、阻塞、折叠,监测颅内压,颅内压值高于正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积极查找颅外因素,如检查尿管是否通畅等,及时提醒医生复查CT,既往无高血压史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切忌盲目使用降压药。2.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体温高于38.5℃,伤口分泌培养和血培养或痰培养等显示有病原菌感染。

处理:注意监测体温,根据药敏实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3.癫痫

临床表现:发作性局部或全身抽搐,或伴有相应的运动感觉内脏症状。

处理:抽搐发作时专人守护,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扣,以软物垫塞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和颊部,床档保护,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物需及时清除,加大吸氧流量,遵医嘱静脉缓慢推注地西泮,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肢体抽搐时要保护大关节,以防脱臼和骨折,切不可强行按压肢体,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一切动作要轻,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密切观察抽搐发作时情况,并详细记录全过程,特别注意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抽搐后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4.脑疝的观察

临床表现: 意识加深、双侧瞳孔不等大,生命体征改变,对侧肢体瘫痪等。处理: 脑疝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关键。

①立即静脉快速输入或静脉推入脱水剂:20%甘露醇、呋塞米。②置保留尿管,密切观察尿量及脱水效果。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准备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用物或呼吸机。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5~30分钟一次。

⑤紧急做好术前检查、术前准备:部位性质的明确者应立即手术切除病变。⑥积极准备脑室穿刺用具:脑积水者,立即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第五节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概述】

脑出血(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变性、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高血压。【病因】

ICH发病原因复杂,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目前认为高血压和脑淀 粉样脑血管病是ICH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1)环境因素;如精神压力、不良饮食习惯、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2)遗传因素。

(3)其他;如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因子等。【病理】

长期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使血管壁强度降低,局限性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情况下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病变血管破裂出血。血肿造成周围组织受压、缺血、脑梗死、坏死,伴脑水肿。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突然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偶有癫痫样发作,继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量出血可无),破入脑室的出血或侵人脑干的出血,常在发病后立即昏迷,大脑半球内的出血,可因颅内压升高而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随出血部而异。

(1)基底节出血:常累及内囊而出现。三偏症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这些体征进行性加重,短时间内达到高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现脑干受压征象。

(2)丘脑出血:常侵犯丘脑底部和中脑出现双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光反应消失,因累及内囊而出现症状。

(3)桥脑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深昏迷,四肢瘫痪,针尖样瞳孔,中枢性高热,病情常迅速恶化,患者在几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枕部剧痛,频繁呕吐,眩晕,坐立困难等。2.辅助检查

(1)头颅CT平扫:首选检查,可迅速明确脑内出血部位、范围和血肿量,以 及血肿是否破人脑室等。

(2)MRI:可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肿瘤、颅内大动脉瘤等。

(3)脑血管检查:脑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ICH病因和排除继发性脑出血,指导制订治疗方案。常用检查包括CTA、MRA、CTV、MRV(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DSA等。CTA、MRA、CTV、MRV是快速、【治疗】

1.内科治疗

ICH患者在发病的最初数天内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和定时神经系统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及血肿变化,定时复查头部CT。尤其是发病3小时内行首次头部CT患者,应于发病后8小时、最迟24小时内再次复查头部CT。ICH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继续出血: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体温平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各种颇内及全身并发症。2.外科治疗外科治疗ICH在国际上无公认的结论,我国目前外科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缓解严重颅内高压及脑疝、挽救患者生命,并尽可

能降低由血肿压迫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和伤残。【主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出血压迫呼吸中枢有关。3.意识形态的改变与脑组织损害有关。4.脑组织灌注不足与出血致脑组织肿胀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疝、颅内再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七.护理目标

1.呼吸道通畅,患者不发生组织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2.呼吸型态得到改善。

3.患者不发生外伤和误吸,患者显示稳定的生命体征,意识逐渐好转。4.脑水肿减轻。

5.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术前护理措施】 1.内科治疗的护理

(1)控制血压 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明显血压升高,且血压升高的幅度通常超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增加了ICH患者残疾、死亡等风险。脑出血早期及血肿清除术后应立即使用药物迅速控制血压,但也要避免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可能产生的脑血流量下降。

(2)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抬高床头约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引起颅内压升高。常用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二异丙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镇痛药有:吗啡、阿芬太尼等;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可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利尿剂等,应用上述药物应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行颅内压监护。

(3)血糖管理 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入院时的高血糖均预示ICH患者的死亡和转归不良风险增高。然而,低血糖可导致脑缺血性损伤及脑水肿,故也需及时纠正,因此,应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44(4)呼吸道管理 若意识障碍程度重,排痰不良或肺部感染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防治肺部感染。怀疑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作痰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5)体温控制 一般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

(6)预防应激性溃疡 脑出血早期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7)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定期检查血生化,监测纠正电解质紊乱。(8)抗癫痫治疗 若出现临床癫痫发作应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

(9)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 ICH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较高,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可能避免穿刺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可联合使用弹力袜和间歇性空气压缩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相关栓塞事件。2.外科治疗的护理

(1)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

①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

②鼓励清醒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③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④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营养

①根据情况给予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

②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管喂营养。(3)胃肠道准备

①饮食: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急诊手术例外。

②尿管:急诊手术患者安置保留尿管。(4)病情观察及护理

①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

③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情况,维持收缩压在180mmHg以下。④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和肢体活动情况。⑤昏迷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并加强护理。

⑥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咳嗽、情绪激动、烦躁、过度兴奋、屏气用力、精神紧张等易引起再出血的诱因。(5)术前的常规准备

①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② 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出凝血试验等。

③ 更换清洁病员服。④术前1日推剪头发。

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入室。【术后护理措施】 1.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 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术后第2日可拨除尿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自行排尿情况,创腔、硬膜外、硬膜下、皮下、脑室、腰穿持续引流等引流管参照引流管护理相关要求。

(4)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降压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5)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2.血压管理 血压监测和护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的重点。

(1)严密监测血压 行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并做好相应记录,(2)血压控制标准 血压在180/100mmHg以内原则上不行药物降压处理。行药物降压应注意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降压幅度应控制在基础血压的15%-20%以内,以不超过20%为宜。

(3)病情观察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升高要高度警惕急性颅内高压(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宏大有力、呼吸深而慢)的可能。3.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

46(1)保持通畅 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2)妥善固定 颅内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应连接牢固。躁动患者在征得家属同意后适当约束四肢,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根据引流管的种类和安置目的调整放置高度,引流管不慎脱出,应检查引流管头端是否完整拔出,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处理。

(3)观察并记录 严密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量,正常情况下手术后1-2天引流液为淡血性液,颜色逐渐变淡,若为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或术后血性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出血,应通知医生积极处理。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阻塞的可能,采用自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旋转引流管方向、适当降低引流管高度等方法进行处理。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后引流管仍未通畅时应严密观察患省意识或瞳孔变化,警惕颅内再出血的发生。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情况。

(4)拔管 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引流液的颜色、颅内压、引流目等决定拔管时间。4.饮食护理 清醒患者术后6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如无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普食;昏迷患者则于第2天安置保留胃管,给予管喂流质饮食。

5.体位与活动 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30°,能改善颈静脉回流和降低ICP,头部应处于中间位,避免转向两侧。患者术后活动应循序渐进首先在床上坐,后在床边做,再在陪护搀扶下下地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致头晕或昏倒。6.健康宣教。

(1)饮食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

(2)药物指导 根据医嘱用药,准时服药,不能突然停药,如有副作用,及时看医生。(3)功能锻炼 肢体瘫痪者,保持肢体在功能位,由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失语者,教患者锻炼发音,由简单的字到词组,再到简单的句子。

(4)自我保健 减轻体重,坚持适当的运动。戒烟。保持稳定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规律,睡眠充足;服药定时,劳逸结合等。定期监测血压,维持血压的稳定。

(5)心理护理 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7.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47(1)术后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患者意识加深,双瞳不等大,引流液颜色逐渐加深,伤口敷料有新鲜血液渗出,神经功能废损加重。处理:①保守治疗:使用脱水药、止血药②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再次手术。

(2)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术后3天体温持续性高热,腰穿脑脊液白细胞升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处理:调整抗生素使用,行物理降温,持续腰穿引流脑脊液,早期行药敏试验。

(3)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体温持续性高热,气道痰多,肺部湿啰音。处理:应早期痰培养及药敏实验,运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加强翻身、拍背、有效排痰,气管切开,吸痰。

(4)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胃管内有血性液或咖啡色液体。处理:抗胃酸药物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耐信等,持续胃肠减压,管喂止血药。

第六节 原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概述】

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根据受伤后脑组织是否与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脑损伤。前者多为锐器或钝器所造成的非火器颅脑开放伤和枪弹或弹片造成的火器性颅脑损伤两大类;后者是指头部致伤时脑膜完整,无脑脊液漏。根据脑损伤病理改变的先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病因】

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等。【病理】

原发性烦暗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损伤类型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原发性脑损伤主要为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的死亡。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反过

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原发性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有赖于参与损伤的物理机制,包括外力的性质,作用力的类型,作用力的大小及作用时间。【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①患者意识变化差别较大,轻者可以始终清醒;重者可出现持续昏迷,患者常有去皮质及高热等表现;若继发频内血肿,亦可引起脑疝征象。

②开放性躺损伤多有失血,故常呈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即使是伴有颅内血肿,其生命体证的变化也多不典型。

(2)火器性颅脑开放伤:组织或脑脊液可自创口溢出,容易发生或颅内的继发感染;伤口可出现活跃性的产重外出血,常伴有失血性休克。

(3)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由于头部的旋转加速所致。

①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②可出现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微弱、肌张力减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③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④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吐等症状。

⑤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中无红细胞,CT检查亦无阳性发现。

(4)脑挫裂伤: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①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轻者伤后立即昏迷的时间可为数十分钟或数小时,重者可持续数日、数周或更长时间,有的甚至长期昏迷。若脑挫伤为局灶性脑损伤,则可以不出现伤后的意识障碍,但可因脑的局灶损害,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系统病征。

②挫裂伤若未伤及脑功能区,可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功能区受损时,可出现相应的瘫痪、失语,视野障碍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和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意识不深的患者可因头痛而躁动不安,伤后可出现呕吐,尤以小儿呕吐频繁。

③生命体征随损伤程度而发生变化,轻度脑挫裂伤,伤后可能只出现较短时的生命体征紊乱,重度脑挫裂伤,伤后可发生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既可因意识障

碍、气道不通畅出现周围性呼吸障碍,亦可因伤情危重,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伤后初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度发热,若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中枢性高热。(5)原发性脑干损伤

①患者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恢复过程慢。②中脑损伤患者眼球固定,瞳孔大小、形态变化无常,但对光反射消失。③桥脑损伤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眼球同向凝视。④延髓损伤以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为特点。

⑤脑干损伤患者早期即出现典型的去大脑强直或交叉性瘫痪,生命体征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顽固性呃逆或消化道出血。

(6)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程度深,伤残率和死亡率高。GCS评分低的患者常发生瞳孔改变,可表现为双侧瞳孔不等,单侧或双侧散大,光反射消失,同向凝视或单眼球分离。

2.辅助检查

①CT; ②MRI;③伤口检查;④头颅X线平片检查;⑤脑血管造影。

【治疗】

原发性颅脑损伤的治疗

1.非火器颅脑开放伤 :手术清创,有致伤物嵌入者,不可贸然拔除,应在明确查伤道后进行清创处理。

2.火器性颅脑开放伤:需行颅脑清创术。3.脑震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伤后密切观察。

4.脑挫裂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减轻继发性损害,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生理平衡,促进脑组织的功能恢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有无继发性血肿的发生。近年来,颅内压监护仪的临床使用,为脑挫裂伤患者的手术时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5.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不严重时治疗与脑挫裂伤相同,合并脑

第二篇:神经外科专科护理题

神外N1 N2护士专科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1.颅前窝骨折瘀斑的部位____、_______。

2.急性脑疝有哪些潜在并发症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二 单选题(每题1分)

1.人的书写中枢位于:

A.角回B.额中回后部C.颞横回D.中央前回

2.颅中窝骨折的表现

A.脑脊液鼻漏B.脑脊液鼻漏和耳漏C.嗅神经及视神经损伤D.熊猫眼征

3.下列哪项不是脊髓压迫综合症的表现

A.运动障碍B.觉障碍C.睡眠障碍D.反射障碍

4.颅底骨折病人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A.脑脊液鼻漏者可从耳鼻滴药或鼻腔冲洗

B.脑脊液耳漏时可健侧卧位

C.保持外耳道、鼻腔、口腔清洁

D.脑脊液鼻漏可用棉花堵塞鼻孔

5.颅内血肿的潜在并发症

A.颅内压增高B.脑疝C.术后血肿复发D.以上均 是

6.脑膜刺激征的临床表现

A.颈项强直B.克氏征阳性C.布氏征阳性D.以上均是

三 问答题(10分)

颅脑手术后24-48h内出现哪些情况,应考虑有术后血肿形成的可能?

答案

一、填空题

1、眶周、球结膜下

2、意识障碍、呼吸、心脏骤停

二、单选题

1、B2 A3 C4 C5D6D

三、问答题:

答:(1)剧烈头痛,呕吐频繁:(2)术后意识清醒后,又出现嗜睡或躁动甚至进入昏迷状态;(3)术后出现一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4)一侧肢体瘫痪或失语:(5)血压升高和脉搏缓慢等。

第三篇: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管理(演讲稿)

李蓉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管理”

护士长角色定位

护士长就好比一个乐队的“指挥”。一个成功的乐队,队员们的演奏技巧很重要,但离不开“指挥”的组织协调。作为一名“指挥”,必须具备演奏基本功外,还要有丰富的乐理知识,对乐曲内涵的领悟和理解,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发现队员们在演奏过程中的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和谐音,及时纠正偏差。让队员们在自己的指挥下,演奏出一支又一支动人心弦的乐章。

(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专业知识,领悟力和理解力,组织指挥能力)

管理的成长过程

不懂管理→经验管理→科学规范管理 从努力干→巧干

下面我从以下4个方面给大家进行汇报

1、神经外科科室概况

2、科室贯彻实施树状图管理和流程化进阶管理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努力的方向

一、神经外科科室概况

神经外科自1985年成立至今,风风雨雨经历了23个春秋。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在全科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

专科护理从无到有,到重症监护的开展,抢救护理了大批危急重症病人,专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科室在医院领导新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专科护理管理又迈向新的台阶。

这是神经外科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团队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现状

共有护士20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2人

其中40岁以上有3人,其余17人全是30岁以下的年轻护士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特点:

1、危重抢救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时间就是生命”在神经外科体现得特别明显 2、昏迷瘫痪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大

3、病情涉及全身各个系统——要求护士知识面要广 4、专科护士培养周期长——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要求高

二、贯彻实施树状图管理和流程化进阶管理

科室团队文化理念

“个人只有一双手、一双脚,不管怎么干,成果也有限。” 团队好,大家好

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造就优秀的个人

我为团队做贡献,团队让我展才华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

科室管理方法

以梳理职责为目的 → 树状图管理模式 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 流程化进阶管理 以和谐发展为导向 → 内部沟通协调制

树状图管理的指导思想

梳理职责→明确范围→落实责任 目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实施树状图管理具体做法

1、护士长首先对全科的工作进行梳理

2、每位护士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

3、集体讨论补充汇总

护理树状图职责梳理的特点(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

转岗转责人人会,定岗定责不定人

各岗职责人人知晓,特殊情况主动补位

这是2008年梳理的护理管理树状图

这是今年的进阶稿

科室护理管理内容梳理

两大内容 ☆ 12大板块

54个项目

123个流程

护理管理的两大内容:护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

“护理业务管理”树状图:分7大板块30个项目

其中:护理服务5个、护理质量管理5个、护理安全管理5个、医院感染管理5个、护理人员培训4个、病人管理4个、护理科研教学3个

“行政管理” 树状图:分5大板块24个项目

其中:上传下达4个、沟通协调6个、内务管理5个、设备仪器管理4个、护理文化建设5个

根据职责需要,结合科室护士个人的特点,将科室护理管理分为5个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

下面是5个小组的分工

通过职责梳理,责任明确了,每一件事情都有人管,每个人都有事情做。但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流程化进阶管理模式为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流程化进阶管理可以达到的目的:条理清楚

简洁高效

细节落实

做精做细

注重细节 = 成功

细节管理→小事作细→ 创新服务→ 增强竞争力→ 持续发展

护理工作流程分类汇总

 护理管理流程(25个) 护士工作流程(18个)

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25+12个) 护理人员培训流程(6个) 应急流程(12个)

 医院感染控制流程(9个) 护理质量标准(16个)

——共123个(在08年的基础上增加59个)

这是我们科室的部分工作流程

护士长质量控制流程 护士长晨间工作流程 病人投诉接待流程 复合伤抢救配合流程 办公室护士工作流程 责任护士工作流程

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流程 重症监护室护工工作流程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使用流程 节能管理流程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流程进阶一览

2004年率先在医院制定的:1、“护理工作手册”(人手一册)2、神经外科应知应会 3、神经外科规章制度

2005年c2007年制定的:1、神经外科服务规范2、修订质量标准及部分工作流程

2008年制定的:1、护理管理树状图初稿2、制定工作流程64个

2009年制定的:1、护理管理树状图二稿2、补充制定工作流程123个

职责梳理明确了,工作流程制定好了,如何实施和管理?

流程化进阶管理的重点流程化进阶管理的重点——程序化做事

管理者首先要管的就是员工执行程序的准确性,只有做对了医疗护理工作程序,才能保障医疗安全;只有在程序规范执行的基础上,才能谈差异化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程序比制度更重要

制度—是防止并处罚员工做错的事

程序—是指导人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我们科室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实施和管理:

医院今年的目标是达“三甲”,围绕医院这个中心任务,1、科室在护士长的带领下,通过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控制;2、通过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达到科室学科化、个人学者化; 3、以优质服务服务于病人,报效社会;

4、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促进医院和科室的和谐发展。

管理思路

管理中对“护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两大内容进行齐抓共管,提高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大职能来完成。通过对人、才、物的有效管理达到管理目标。

护理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小组成员既是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检查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科室及时进行讨论分析汇总,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持续整改,不断提高,最终达到目标。

重视沟通

“质量、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看好老百姓的病,让老百姓满意”是医院服务宗旨。医院、科室、员工的一切工作都是“以病人为中心”。

在医院这个具体中,护士长应该定好位、端正心态,做到“对上以敬,对人以善,对事以真”。在处理病人、同事、领导的关系时,护士长有时就像转动的磨心,要顾及方方面面。

与病人的沟通 在与病人的沟通中,首先要做到“三心”:爱心、关心、同情心。病人是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当他们有不理解、有误会时,我们要认真倾听,对他们提出的某些问题和看法表示一定的认同,然后共同分析原因,进行开导、劝解,让他们理解我们,信任我们。最终达到让病人满意,员工舒心服气。

不知道大家对前段时间的一封感谢信有印象没有?那是一位患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女儿写的,她的感谢信非常感人,在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近一百天的朝夕相处,我亲眼目睹了一桩桩医护人员救死护伤的感人场面。医院如战场,生死分秒间,虽然充满血腥,便更显人间大爱。„„面对病人和家属,你们兑现了‘看好老百姓的病,让老百姓满意’的承诺”。其实最初,她对我们医院是不信任的。她是从绵阳回来照顾她生病的父亲的,不知从哪里听说某医院乱收了病人两三千元的费,对我们极不信任,特别是收费。言语间极不客气。她把我们给她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进行详细的记录。我们主动与她沟通,一次沟通不行、两次,与她核对收费账单准确无误。这期间主管医生配合我们进行沟通。随着她对我们工作的了解,对我们的信任逐渐增加,也很配合。还经常把水果和鲜花送到护士站。感谢信是她在父亲出院那天亲自为我们贴上的。这就是我们的病人,这就是我们的病人家属。有她们的理解和信任,我们的付出,我们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与员工的沟通

科室是个大家庭,只有科室和谐,医院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把护士当作姐妹、女儿去关心、爱护、理解、支持她们,多鼓励,少批评。对工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会上提醒,个别问题私下提醒,反复出现的问题的进行个别谈话,并监督限期改正。在每月的护士例会上,允许护士发发怨气,说说委屈,以缓解心理压力。

把医生当作兄弟、朋友,原则上不干预医生之间的事情,但如果发现了问题或医护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要主动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当医护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要识别和找出分歧的原因,找出共同点,再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要兼顾对方的利益。

与科主任及领导的沟通

首先要尊重领导,与领导的沟通应注意把握分寸。科室是科主任负责制,原则问题必须与科主任保持一致,护士长与科主任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科室的团结。科主任的工作重点是科室的发展、技术的提高上,作为护士长应充当内勤的角色。为了不让科主任分心,一般小事情不打扰科主任,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遇事多与科主任商量,共同寻找对策。这些年,我有幸与几位优秀的科主任合作,与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

与兄弟科室及友好单位的沟通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及时沟通,多理解、少埋怨,求大同存小异,进行有效沟通。

以上是我们科室贯彻落实树状图管理和流程化进阶管理的一些做法,通过重视管理,规范管理,管理出效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双丰收。这是近3年的经济收入情况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增长速度很快,其中业务收入连续三年排在全医院的前四位,护理费收入排全医院第一位。

这是神经外科宽敞明亮的病房,这是神经外科工作有序的专科重症监护

这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就是这样的一颗大树,树枝有粗有细,树叶有大有小。科室和个人也是一样,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人员素质问题 2、执行力问题 3、安全问题

4、其它有待解决的问题

正确对待问题——积极查找原因——认真持续改进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人员素质问题解决方法

查找原因:

1、招聘护士多,学历低、基础差 2、年龄结构不合理

人员素质问题解决方法1:短期培训→目标培训→标准的专科护士

培训从服务理念→仪容仪表→专科理论→专科技能等方面进行,通过考试考核,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提高整体素质。在培训中注重人性化教育。晨间提问(强化培训)是短期培训中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为了使年轻护士尽快掌握专科知识,每年年初将每月要提问的内容、范围以计划的形式告知护士。利用晨间提示的时间进行提问,相互补充,达到强化记忆,掌握知识并应用的目的。为了不给护士太多的压力,提问的成绩不纳入奖金分配,但要与年终评优挂钩。

人员素质问题解决方法2:

1.人员配备欠合理(招聘护士多)→鼓励在职学习,积极晋升,对年轻人一对一帮扶负责 2.人员流动性大→想方设法培养人,激励机制用好人,情感交流留住人 3.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关心护士工作生活,适度放松,多鼓励

少批评

(二)执行力问题解决方法

查找原因:

1、对规章制度、流程、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无法按要求执行

2、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较淡漠,工作随意性大

执行力问题解决方法1:

教育培养:1、每周五下午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

2、每月护士例会时组织学习“三甲”护理标准、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监控:

1、建立质量评价标准

2、制定实施方案

3、进行质控检查

4、落实整改、持续改进.奖惩:

1、制定考核标准

2、制定奖惩细则

3、严格奖惩

4、绩效考核 5、年终评优

执行力问题解决方法2:实施“双重管理”

一项工作由执行者和监督者共同督促完成,如果哪一方执行或监督不力,都要受连带责任

(三)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查找原因:

1、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未严格执行查到制度

2、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

3、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较淡漠,工作随意性大

4、沟通解释不到位等

医疗安全问题解决方法1:抓“安全管理”的两个环节

1、事前控制

重在预防

“一超、三抓”:“ 一超”即超前介入,在没有出现问题之前进行预防。

2、质量全程监控

基础质量控制:树状图梳理、定岗定责、全员培训

环节质量控制:流程图细化、人人做正确的事

终末质量控制:效果评估、质量监控、持续改进

危重病人控制:专项质控、加强沟通、防患未然

医疗安全问题解决方法3:防范医疗纠纷

做到“一个要求、两个重视”

“一个要求”

要求全面评估病人,除了评估病人的病情外,还要评估病人的心理、家庭、经济和社会背景

“两个重视”

重视沟通,知识规范操作

在预防医疗纠纷方面,领导要重视,员工的认识要到位,沟通的方法要适当。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真正的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其它问题

1、如何解决专科护士队伍的相对固定问题?

2、科研论文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努 力 的 方向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

规范的神经外科专科重症监护室

第四篇: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时间:202_年4月18日16:00

地点:护士办公室

主持人:唐婧(护士长)

记录人:李青

查房主题:教学查房

(一)病史介绍: 32床 张贻旺 男 71岁,患者因脑出血术后一月余于202_年4月1日入院。查神态呈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查:T36.5℃P122次/分R27次/分,呈急性病容,被动体位,口耳,鼻腔无出血,颈软,无抵抗力感、气管切开,胸廓形态正常,双肺可闻湿罗音,Glasgow评分为6分,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生理反射存在,克氏、巴氏、布氏、均为阴性;入院诊断:①高血压脑出血、②气管切开术后、③肺部感染。4月3日实验室培养:白细胞13.55×10--9/L,血红蛋白87g/L,红细胞3.0× 1012/L,药敏结果:铜绿假单孢菌阳性。

(二)药物处理:

抗炎:甲磺丙左氧氟沙星

护脑:醒脑静、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化痰:盐酸氨溴索葡萄糖

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

营养针剂:脂肪乳、脂溶性维生素

(三)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P1:脑组织灌注量不足与颅内出血使脑血灌注减少,脑水肿造成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目标:

1、病人脑组织灌注不足的病情减轻。

2、未出现或少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其并发症。

措施:

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安静。

2、监测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20—40滴/分。

4、遵医嘱及时,准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

评价: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出现脑组织灌注量不足的表现。

P2:清理呼吸道低效于气管切开,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排痰有关。

目标:

1、病人无喉部痰鸣音。

2、病人无呼吸道堵塞及窒息发生。

措施:

1、保持病房清洁,维持室温18-22度,湿度50%--60%,避免空气干燥。

2、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

3、每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

4、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每次洗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脑缺氧。

5、痰液粘稠时遵医嘱气管内滴药每小时一次,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每4-8小时一次,必要时气道冲洗,以湿化痰液。

P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浅昏迷、意识不清醒有关。

目标:

1、病人无营养不良症状。

2、能维持病人生理所需的维生素、能量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措施:

1、胃管插入胃内、给予营养液补充所需的营养。

2、静脉输液滴注营养物质进入体内。

P4:有皮肤受损可能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而不能自行改变体位及全身营养不良有关。

目标:病人无皮肤损伤。

措施:

1、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皮肤情况。

2、定时协助病人改变体位,并按摩骨隆突部。

3、及时更换汗湿、尿湿的衣被,并及时抹洗局部。

4、勤剪指甲,防止自伤。

5、加强饮食护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评价:病人无皮肤损伤。

P5:自理缺陷与卧床、活动限制,瘫痪有关。

目标:

1、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舒适,无口腔炎、坠床、褥疮等发生。

措施:

1、做好病人日常生活护理。

2、意识障碍病人,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3、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评价: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无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6躯体移动障碍与意识障碍,不能有目的移动躯体,肢体瘫痪,躯体移动受限有关。

目标:

1、病人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未发生褥疮、血栓性静脉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措施:

1、保持病人舒适体位。

2、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3、做好生活护理。口腔护理每天2次,定时喂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

4、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行肢体按摩,每天3次。

评价: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生褥疮、肺不张,病人卧床期间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P7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目标:患者家属焦虑减轻或消失

措施:

1、告知有关疾病知识,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行心理护理。

2、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

评价:患者家属情绪稳定。

P8:潜在并发症

1、有发生脑疝的危险。

2、有发生中枢性高热的危险。

3、误吸。

4、水电解质絮乱。

5、肺部感染。

6、肢体萎缩。

目标:

1、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脑疝或高热。

2、患者脑疝或高热被及时发现处理。

3、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误吸。

4、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

5、病人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肺部感染。

6、病人肢体未关节畸形肌肉萎缩。

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大便或剧烈咳嗽。

2、避免癫痫发作,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

3、加强对颅内压增高症状的观察:如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4、凡体温大于39度以上,应给予物理降温,以降低头部耗氧,减轻脑水肿。

5、对护士进行防范患者误吸的专项培训及能力管理。

6、及时给患者补充所需的液体、脱水降颅压。

7、做好病房的清洁以及自身的清洁。

8、加强气管切开、口腔、洗痰的护理。

9、呼吸机管道管理消毒好。

10、合理运用抗生素。

11、每天进行按摩及活动关节。

评价: 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脑疝。

患者目前未发生误吸。

患者的水电解质保持平衡。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

患者的肢体未发生萎缩。

第五篇: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特别备注

一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术前1天剃发,并将头部洗净。

3、颅内压增高病人,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

5、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30min按医嘱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 Mg。

6、向病人解释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及配合的相关事项,清除不良心里反应。

7、术前留置尿管。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全麻未醒时,平卧,头偏向健侧;清醒后,血压正常,抬高床头15-30度;昏迷病人取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舌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定时翻身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每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四肢活动情况。

5、禁食6h后进食,若为昏迷病人给予鼻饲饮食。

6、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7、预防压疮,每2h翻身1次。

二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意识改变、头痛、呕吐、脉搏慢、血压高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脱水治疗。

2、抬高床头15-30度。

3、持续或间断吸氧。

4、控制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者,遵医嘱成人每日补液小于等于2000ml,保持每 日尿量大于等于600ml。意识清醒者,给予普食,适当限盐。

5、使用脱水剂时应注意:准确及时;快速滴入(大于120滴每分),必要时加压滴注;记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症状(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症状。

6、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协助医师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7、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8、发生急性脑疝时进行紧急处理。

(1)遵医嘱快速推注20%甘露醇125-250ml。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及瞳孔及意识的变化,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了解脱水的效果。

(5)紧急作好术前准备。

三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常规

1、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如输液、吸痰、给氧)。

2、正确使用监护设备,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针对病情采取对症处理

(1)躁动不安者给予制动措施,慎用镇静剂,以免影响意识的观察。

(2)活动性假牙取出保存。

(3)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禁用棉球堵塞,用无菌敷料盖上。

(4)尿潴留、尿失禁及意识不清者给予保留导尿。

6、急需手术者做好急症手术准备。

四神经胶质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有颅内压增高者可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度。

3、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其不要外出,并有家属留陪,以保证安全。

4、术前晚嘱病人排便。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取头高斜坡位。

3、监测BP、P、R和T的动态变化,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每1-2h测量1次并记录。

4、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注意勿挤压瘤腔内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如引流量过多且呈血性时,应警惕颅内出血。

5、术后如无吞咽困难,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然后逐步过度到软食。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24h内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头颅过度扭曲和震动。

7、加强功能锻炼,对有偏瘫、失语的病人,鼓励病人增强治疗信心,指导其正确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8、观察有无癫痫发作症状,按时服抗癫痫药。

五脑膜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及麻醉知识,需配合的事项。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2、病人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和女病人月经来潮等,要及时通知医生改期手术。

3、除常规开颅手术前准备外,应备血1500ml、(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全麻未清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清醒后取头高斜坡位,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防止头颅震动和过度扭曲。

3、密切观察Bp、P、R、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4、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警惕有无颅内出血发生。

5、术后6h,病人清醒且无呕吐,则可少量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然后逐步过渡到软食。

6、做好各种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防止癫痫,术后遵医嘱常规抗癫痫治疗。

六颅咽管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有明显垂体功能低下者,术前2-3天遵医嘱开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3、术前1天剃头及备皮。

4、术前12h禁食,4h禁水。

5、术晨留置导尿管。

6、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取得配合。

7、做好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注意有无垂体功能低下症状,如嗜睡、血压下降等,按医嘱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3、如有丘脑下部受损,出现中枢性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保持肛温38摄氏度以下。

4、注意有无烦渴、多饮、多尿等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尿色,若出现尿崩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应注意补充水、电解质。

1、注意视力变化。

5、定时复查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6、准确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发生癫痫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直到癫痫发作停止。

七脑血管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如出现剧烈头疼、频繁呕吐、偏瘫等症状,应考虑有脑血管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

3、密切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情况,如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及时通知医生

3、如癫痫发作应记录发作情况,并做好对症处理

4、做好各种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八脑室引流病人护理常规

1、引流管应妥善固定,烦躁病人或儿童更应严防导管脱出

2、更换敷料及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引流管最高点应高于眼睛外角15-20cm,使脑脊液缓慢外流,搬动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4、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观察其性状,如发现脑脊液血色增加,病人有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生

5、引流管保留时间一般为3-5天,拔管前应夹管观察数小时,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