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西昌202_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4-93259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2 23:09: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昌202_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西昌市202_年度科技计划项目

申 报 指 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集科技资源,引导和调动全市科技力量,以科技创新与进步为驱动力,促进西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西昌市202_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支持领域

202_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分为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暨专利实施、产学研合作、“双创” 孵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五类,重点支持领域为:

(一)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1、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监测平台、预警系统、大气污染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2、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钒钛、稀土、新材料、食品工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生产设备研究开发与应用;生物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开发研究。

3、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抗粮油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优质抗病畜禽、特种养殖新品种引进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农经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生物肥料、农用生物制剂研制;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林木、蚕桑、水果、蔬菜、花 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种植技术;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综合加工技术;旅游景区树木的病虫害防治研究;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生物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农副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开发。

4、信息技术及软科学研究: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其他重大软科学研究。

5、医疗卫生与社会发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及其应用推广;防治重大疑难病症研究及其应用推广;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及人畜共患病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推广;城市交通优化技术研究;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减灾防灾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6、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其他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暨专利实施项目

1、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农经作物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畜禽优良新品种(系)繁育成果转化;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转化;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先进技术成果;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成果。

2、生态环境: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修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成果转化。

3、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与稀土材料、高附加值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和产品,太阳能光伏发电关键技术,高效生物质资源利用科技成果转化。

4、其它方向:工业废弃物资源利用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重污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新型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固废资源处理处置关键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成果。

(三)产学研合作项目

1、处于研发、中试或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经评审评估,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联合攻关。

2、产业升级转型、产业链延长、节水、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合作。

3、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合作。

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的合作。

5、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联合研究及合作。

6、产学研合作共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合作。

(四)“双创” 孵化项目

1、进入孵化器一年及以上的初创企业。

2、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

(五)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1、通过验收合格的两个示范园区。

2、通过评审的六个拟建园区。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我市辖区内注册1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项目实施地须在西昌市境内,申报书后附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和法人代码证等复印件。

(二)申报单位必须具备承担项目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及相应的技术开发人员,研发队伍中至少有2名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能满足项目开发需要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及生产、试验场地等)。

(三)申报单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保证项目实施资金筹措的能力及其良好的财务状况,申报单位要有一定的自筹资金来补足申请科技经费金额与立项金额的实际差额。

(四)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人员,企业必须在申报书后附上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还须提供项目配套资金承诺(详见申报书)。

(五)工业企业须提供环评批复文件。

(六)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暨专利实施项目申报的必须提供授权专利证书或成果证书,联合开发或转让的成果和专利必须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手续(合同、协议等)。

(七)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有申报项目前一年8月份以前签订的三年内有效书面协议(合同)。

(八)项目申报单位自筹资金应是申请立项经费的1至2倍。

(九)孵化器入孵企业申报资金最高5万元。

四、申报项目附件材料

(一)项目申报单位承诺书。

(二)自筹资金证明(银行贷款合同和银行进帐单或银行账户余额查询单)。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的机构审计的近二年的财务报表或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年度决算报表(新注册的企业须提供上年度财务报表)。

(四)已启动实施的项目须提供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材料设备购置等相关合同资料,项目实际支出证明和项目进程相关图片。

(五)单位资质证明(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六)其他相关材料。(项目组研究人员资质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并经本人签字确定用于项目研究证明材料)

五、注意事项

(一)企事业单位向市教科知局提供单位机构代码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企业提供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和上年度财务报表(复印件一份),送至市教科知局科技股审核(原件退回、复印件留存),确定是否通过单位注册。

(二)经费预算。各单位在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时,应合理申报项目资金,统筹考虑单位自筹资金与申请项目资金,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经费的具体预算不能将单位原有的设备费计划在内,差旅费、会议费要预算合理,项目经费严格执行《西昌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三)材料规范。为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加强项目申报管理,申报202_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时,申报单位要对资 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该项目,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该单位申报项目。

(四)数量要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申报项目不超过3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企业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其余各单位限申报项目1项。

(五)人员要求。主研人员承担项目不超过两项,需提供职称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并经本人签名确认作为项目科研证明材料。

(六)时间要求。项目实施一般不超过二年。

六、不予受理范围

为保证项目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和预防各类问题的发生,有以下条款之一的项目申报一律不予受理。

(一)重复申报的项目(同一项目不能同时申报州、市科技项目和其他部门项目)。

(二)一般性加工项目、单纯引进项目、基本建设项目。

(三)申报单位有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到期未结题的。

(四)申报单位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违纪违规行为。

(五)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

(六)申报单位未在西昌市境内注册,项目实施地不在西昌市境内。

(七)项目不符合申报指南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附件: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目 录

一、(一)工业领域………………………………………………6

(二)农业领域………………………………………………8

(三)社会发展领域…………………………………………9

二、202_年广元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14

三、202_年广元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15

四、202_年广元市大学生创业专项资助资金申报指南……………16

202_年广元市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产业聚集力、市场竞争力,解决当前市场急需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大对“5+2+1”产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能力,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特制定本指南。

一、支持领域与方向

(一)工业领域

1、电子机械

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软件、便携式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3D网络游戏产品、IC设计与专用芯片、消费电子类芯片、基于宽带移动与3G、4G通信技术、数据通信设备、3C融合家电与3C数码个人终端技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信息技术、高端光电子技术、开放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产品、嵌入式应用系统、设备安全与信息安全系列新产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各类DSP产品。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新能源装备及关键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石油钻采与石化成套设备及关键技术、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及关键技术、高端配套基础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3D打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微纳制造技术。

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汽车电子产品、汽车模具开发、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

2、新材料

高性能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的研究开发;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储能及动力电池材料研究开发;新型环保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表面涂层材料及涂覆技术;特种工程塑料生产工艺及技术;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纺织材料;钒钛新材料、合金及生产技术;先进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新型电子、新型存储材料与器件;平板显示材料及器件;新型绝缘材料;新型光导纤维材料;各类电子化学品;人工晶体材料及光电器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化工新材料。

3、能源化工

新能源: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并网光伏技术;太阳能综合建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气化和液化;大型高效风电机组;制氢、储氢和输氢技术;动力电池;燃料电池。

化工:耐温抗蚀化工行业专用设备;节能减排的化工过程控制系统;新型催化剂及催化技术:重要精细化学品、生物催化剂、环保催化反应用催化剂、有机合成催化剂、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及载体材料;新型环保橡塑助剂;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4、纺织轻工

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智能化控制纺织机械专用配套部件、在线检测控制系统、高性能产品检测仪器、环保型包装机械、自动化柔性版印刷、防伪印刷、条形码印刷设备、数字直接制版机、精密挤出成型及复合挤出成型装备。

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精细化学品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多肽类、糖醇类生物法合成;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5、交通建工建材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二)农业领域

1、产业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重点支持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优质品种选育、种养殖、病虫害或疫病防控、精深加工、安全检测、贮运保鲜、现代物流、副产物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2、农业科技园区集成项目

重点支持农业(含畜牧、水产和林业等)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集成研究与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突出优势特色,突出带农增收,突出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综合专家大院等平台建设

3、农业农村领域公益类

重点支持种质资源发掘、农田水利(含节水农业)、植物保护、畜禽疫病防控、肥料、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气象、农业机械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农畜超级种及配套技术

重点支持粮油、畜禽、经作、林业、水产等主要动植物突破性新品种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

5、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重点支持粮油、畜禽、经作、林业、水产、农机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规模化生产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

(三)社会发展领域

1、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开展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代谢疾病药物等化学药的临床研究与产业化;基因工程药物(新型抗体、新型疫苗、多肽、凝血因子等)和干细胞药物等生物药的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开展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制药工艺创新,大分子药物摄药、释药工艺等技术研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重点支持已取得临床批件并有望取得新药证书的项目。

医疗器械:重点开展生物医学材料、制品、高端医用耗材、医疗诊断设备及诊疗系统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开展表面生物活化及抗凝血改性、医用原材料的改性、高端设计及立体放疗、医用磁共振医疗系统等技术研究。

诊断产品及血液制品:重点开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使用简单的相关诊断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血液资源综合利用、质量控制等血液制品相关器械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2、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示范研究:重点开展产道地药材川芎、川麦冬、丹参、天麻、川郁金、川明参、柴胡、杜仲、金银花等大品种培育研究,围绕规范化种植、产品开发以及关键技术等开展研究。要求由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共同申报。

中药大品种培育示范研究:重点开展已上市中成药品种的技术提升与二次开发研究;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医医院制剂来源的新药开发研究;以获得院内制剂批件为目标的中医医院制剂开发;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日化品等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中大品种技术提升与二次开发限该品种生产企业牵头申报,中医医院制剂开发限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申报。

中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中药材资源保护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药研究、生产、流通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物联网、电子商务技术等新技术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开展中医药治“未病”研究;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及推广研究。

3、科技服务民生

人口健康: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防治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环境保护:重点开展城镇污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大气环境改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示范;开展CNG(压缩天然气)动力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开展食品保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食品防伪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食品生产全流程防控体系研究与试点示范。

自然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开展地震预警技术在成都地区试点示范;开展地震预警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生产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开展煤矿生产安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示范。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城镇发展:城镇低碳发展与节能建筑:主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城镇综合节水、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城镇社会管理、信息服务:主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社会保障系统、区域信息化服务,科技、文化、旅游、公共管理等融合协同发展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二、申报要求

(一)支撑类项目填报《广元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书》,成果转化类项目填报《广元市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书》。

(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提供的附件材料

1、项目知识产权情况的证明材料,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专利证书、新品种审定证书、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合同,成果登记证书和其他技术权益证明等(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专项需附与国外合作单位的中英文合作协议);

2、企业上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

3、其他需提供的附加材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证书; ——特殊行业:药品生产许可证、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产品批文;食品卫生许可证;农药、化肥生产许可证、登记证;通信产品、电力设备入网证;公共安全、计量品生产许可证;化工、能源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需提交环保合格证明;

——承担其它科技计划的证明、获得科技经费支持的合同、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资金匹配的意向或合同;

——产品(技术)获奖证书、企业获奖证书、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医药GMP证书、银行信用等级评估证明、产品用户意见报告、销售合同或意向等。

202_年广元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为加快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指南。

一、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单位为支撑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研发组织体系,促进企业有组织、可持续开展研发活动、产出研发成果,整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申报要求

(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填报“广元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申报书”;

(二)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填报“广元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书”。

202_广元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支持领域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2、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研究

3、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模式与途径研究

4、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模式与途径研究

5、建设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6、统筹城乡科技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7、科技金融结合体制突破与机制创新对策研究

8、促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研究

9、发展壮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对策研究

10、科技体制改革研究

11、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对策研究

二、申报要求

填报广元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202_广元市大学生创业专项资助项目申报指南 大学生创业专项资助资金项目主要是面向202_年及以后毕业未满5年的在广元创业的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含国家承认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和户籍在广元的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以本人和团队名义在广元市境内通过自主开办生产服务项目、创办及参与创办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予以资助。

一、支持方向

重点资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具有一定成熟性和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

二、申报要求

(一)按照《广元市大学生创业专项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进行申报。

(二)项目申报单位填报“广元市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申报书”。

第三篇:202_年泸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202_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_年,我市科技计划工作将按照《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泸州转型发展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泸州“产业创新发展年”要求,聚焦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将重点支持技术创新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服务民生、科技扶贫等,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附:

1、202_泸州市高新技术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2、202_泸州市农村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3、202_泸州市社会发展和对外合作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4、202_泸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5、202_年泸州市科技创新苗子培育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1:

202_泸州市高新技术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一、先进制造领域

先进制造系统、新能源装备及关键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高性能液压件、石油、天然气以及页岩气开采设备及关键技术、火灾预警及智能灭火系统、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及关键技术、高端配套基础零部件及关键技术、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关键技术、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先进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成套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航空零部件,以及围绕泸州酒业发展的高效节能技术及其装备的应用。

二、化工

耐温抗蚀化工行业专用设备;节能减排的化工过程控制系统;新型催化剂及催化技术;新型肥料技术、重要精细化学品、生物催化剂、环保催化反应用催化剂、有机合成催化剂、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及载体材料;新型环保橡塑助剂;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三、新能源领域 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建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大型高效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页岩气、生物质发电、长江航电综合开发技术。

四、新材料领域

高性能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储能及动力电池材料研究开发;新型环保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表面涂层材料及涂覆技术;特种工程塑料生产工艺及技术,新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开发应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合金及生产技术;先进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化工新材料。

五、电子信息领域

围绕泸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开发设计和信息服务、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智慧产业;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软件、IC设计与专用芯片、消费电子类芯片、数据通信设备、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信息技术、高端光电子技术、移动运营数据整合及分析技术、开放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产品、嵌入式应用系统、设备安全与信息安全系列新产品、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六、现代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现代信息服务业、文化科技融合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农村服务业、旅游业、服务外包产业、文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支持能提升服务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重大项目;支持以研发设计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化融合和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中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

七、节能环保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工业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申报指南咨询电话:895016

1附2:

202_年泸州市农村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一)农业(农、林、牧、水产、农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转化与推广。

(二)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示范。

二、农业科技重点支撑计划

(一)农、林、畜牧、水产、果蔬等热点、难点、瓶颈技术及新型种养模式研究。

(二)疫禽、疫病及农业植物保护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

(三)农副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农用生物技术及生物肥料研发。

(四)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规模引进筛选。

三、农村信息平台及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村信息平台建设。

(二)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三)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行机制探索。

(四)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四、农业科技扶贫

(一)贫困地区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二)贫困地区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配套技术集成和转化应用。

(三)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申报指南咨询电话:895016附3:

202_年社发发展和对外合作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一、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制药及疫苗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代谢疾病药物等新产品的临床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固态酿造生物技术研究与示范;功能型保健食品开发;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中药现代化

中药新药、创新药开发,中成药大品种技术改造研究,中药保健品等研究开发;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分离、中药制剂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技术等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及推广研究;中医药健康干预技术研发;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及GAP技术研究。

三、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工业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高效综合减排技术研究,化工等工业烟气、尾气高效综合治理与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水污染防治及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四、人口健康

突出协同研究,引导基础研究、临床技术、转化医学、药物研制相结合的重大项目,重点是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心、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肿瘤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内分泌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与治疗技术研究;人口安全与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艾滋病安全有效防治研究;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与筛查、安全防控、食品防伪溯源体系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综合禁毒模式研究。

五、对外合作

围绕产业创新发展,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重点支持校(院)地合作产业技术转移、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研发转化平台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项目。

申报指南咨询电话:8950164

附4:

202_泸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为助力我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向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开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特组织202_泸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依法治市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技术预见与技术选择论证,绩效评价研究,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重点支持领域: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关键问题研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研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验区示范研究;区域产业重构及供给侧研究;泸州市实施国家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完善泸州创新政策的方向和重点研究;推进和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问题研究;创新创业平台及孵化载体的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激励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问题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科技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新常态下泸州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泸州重点产业、行业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及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模式与途径研究;科技金融结合体制突破与机制、产品、服务创新研究;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标准和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依法治市相关问题和对策研究等。

申报指南咨询电话:8950159

附5:

202_年泸州市科技创新苗子培育计划项目指南

为深入实施“酒城科技英才计划”,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我市青年科技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遴选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技苗子,资助其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以及发明创造者,培育一批富有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科技后备人才。现将申报指南如下:

一、申报对象

重点支持我市三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3年内的毕业生,以及省级以上示范性高中在校生,年龄在30岁以下。

二、申报条件

泸州市科技创新苗子培育计划项目实行带头人申报制,必须组建不少于3人的团队,并有一名导师指导。项目负责人需品学兼优,有创新创业精神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可行,项目实施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

三、申报方向

重点支持青年创新人才和团队在现代农业、白酒、化工、能源、机械、现代医药、环保、农化服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产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以及有应用前景和产业化前景的小发明、小创造。资助资金在立项签订资助合同后,拨付给资助对象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拨付给苗子团队,并负责监督项目开展。

四、申报要求

3年内高校毕业生需附毕业证书复印件。申报指南咨询电话:3195126

第四篇:202_年贵州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贵州科技厅

202_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支持以下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

(一)农业及农村领域 1.种业

经济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种子种苗、菌种及苗木规模化繁育,畜禽、水产新品种扩繁,合成生物学等。

2.种植、养殖及防灾减灾技术

绿色生态高效栽培技术,重大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畜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减施增效、土壤修复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控等技术。

3.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储藏与物流

食品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宗农产品为原料的新用途产品研发,绿色安全的保鲜保质、贮运与物流配送技术和设备,农产品营养价值和危害物质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4.农用物资、设施装备和农村信息化

生物型杀(抗)菌、杀(抗)虫剂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新型高效环保有机肥,栽培基质的生产技术与产品,适合山区特色的小型化农机具,环保型设施栽培技术与装备,养殖关键设备的研发,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与产品。

5.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林木、观赏植物品种资源筛选和培育,经济林木加工和产业化利用,天然林、人工林的保护、培育及开发利用,森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林下经济优势产品研究与开发。

(二)工业领域 1.电子信息

(1)大数据:数据融合及中间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大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与面向行业的数据处理分析、公共大数据服务等。

(2)互联网+:面向工业制造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构建的网络化协同平台应用示范,互联网与交通、物流、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融合创新。

(3)智能管控:嵌入式系统软件,基于数据与模型驱动的控制,产品设计、工艺和控制软件等。

(4)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物联网,物联网中间件,新型感知技术及传感器,云计算和新一代广域网、移动互联网、泛在网等。

(5)微电子:新型电子器件、微纳芯片及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封装、高性能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可靠性、电子芯片等。

(6)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智能装备与ERP/MES/DCS系统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管控和质量安全溯源、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军工装备制造

物联与制造服务系统、制造服务关键系统、柔性制造等。

(7)空间信息:基于北斗的卫星导航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物联网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新型遥感技术应用等。

(8)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与交流、认知与推理、机器学习、博弈与伦理、机器人等。

(9)智能终端:AR/VR/MR技术、智能移动终端、穿戴设备等。

2.光机电一体化

(1)航空航天装备:航空航天器复杂结构设计与精密装配、航空航天精密结构件高效制造、航空航天器飞控系统、无人机及挂载系统、空天环境装备与其他军民融合产品等。

(2)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业机器人与行业应用、生产线智能化、制造工艺智能化等。

(3)高端基础件:高速精密轴承、高压液压元件、高端紧固件标志性基础件、精密铸锻件、高性能精确成型模具及成形工艺、高能束与特种能场加工、零部件超精密加工、高效精密辅助工装、增材制造、面向高端基础件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测量一体化等。

(4)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配套装备:永磁电机及控制器,电动汽车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减速器、电驱动桥,动力合成装置及控制系统、电动空调和可用于能量回馈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充电桩、电池组检测维护与设备、车桩网

一体化、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管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等。

(5)轨道交通装备:牵引、制动、转向、运控、自动防护装备及交通配套服务装备等。

(6)电力系统装备:智能变电站,输变电在线检测、智能配网、新能源接入及控制、特高压输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等。

(7)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风电配套、太阳能发电组件、核电组件、页岩气装备、煤气层开采装备、余热余压利用等。

(8)装备再制造:整机装备和零部件的恢复、升级、改造和应急再制造等。

3.材料

(1)金属材料:高性能、高附加值特殊钢及制品开发,高品质钢铁材料及制品的抗疲劳制造等。

(2)金属合金材料:高性能钛合金、铝镁合金、高温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开发等。

(3)电子功能材料:新型电路基材、电子浆料、封装材料、高纯三氯氧磷、钛酸钡等。

(4)新能源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高性能电池用负极材料、储能材料、新型碳材料等;

(5)精细化工材料:高纯电子材料添加剂、工业催化剂、阻燃剂、绿色化学化工助剂与添加剂等。

(6)聚合物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发光材料、电池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复

合材料,塑料、橡胶环境友好功能助剂等。

4.能源与资源

(1)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选冶: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智能化采矿、选矿、冶炼及其清洁生产等。

(2)新能源生产、输配、储存及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分布式供能,智能电网、间歇式新能源接入等。

(3)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醇醚燃料,煤层气、页岩气综合利用,煤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贵州特色矿产及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

(4)生物质能源:农林剩余物能源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回收储运、预处理,生物质燃料制备与高效利用等。

(5)节能:高效节能设备、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新型节能建材等。

5.生物、化工

(1)生物制造:植物生物反应器、工业产品生物合成与炼制、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生物-化学组合合成、现代发酵工程等。

(2)磷及磷化工:功能化、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磷矿资源及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磷化工清洁生产等。

(3)煤及煤化工:智能化、机械化开采,大数据+煤矿开采/数字化矿山,煤基清洁燃料、煤基化工材料等。

(4)钡化工:高纯钡盐及清洁生产等。

(5)酒:功能微生物筛选及应用、酿酒智能化,高效

发酵等。

(6)烤烟及卷烟:卷烟生产智能化等。(7)茶:茶叶精深加工等。6.交通运输

(1)山地交通: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智慧交通等。

(2)公路、铁路运输:城市桥梁、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路桥新技术、新材料、道路快速检测与病害修复等。

(3)水路运输:山区河流通航能力和航运保障等。

(三)服务业领域 1.生产性服务业

(1)生产服务:基于虚拟现实、云计算等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定制技术;

(2)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开发、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环节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务交易与征信体系、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交易技术研究;

(3)现代物流:智能标签自动识别、产品跟踪溯源技术;

(4)科技服务:基于云服务的大型科技系统、知识产权服务系统、检验检测服务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管理、基于区块链的知识管理。

2.消费性服务业

(1)智能家居:综合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构建高效住

宅设施的技术研究;

(2)智慧餐饮:基于“基地+中央厨房+门店”的互联网餐饮运营管理技术(信息管理及溯源等);

(3)文化教育:教育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智慧教育教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

(4)旅游休闲:博物馆与古遗址等旅游景区智能展示、智慧管理技术;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技术;基于人机互动的民族文化产品设计技术;

(5)共享经济相关技术。3.公共服务

将“互联网+”应用于城市(园区、社区)管理、健康养老、扶贫、交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

(四)社会发展领域 1.生态领域

(1)不同生态类型的石漠化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集成模式、生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漠化治理评价技术研究、技术集成与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石漠化生态治理的优选特色植物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喀斯特地上地下生态完整系统优化调控。

(2)退化和典型脆弱生态区、工业园区、重大工程沿线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湿地退化生境修复和废弃矿山(点)复垦技术模式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3)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培育、珍稀濒危物种

迁地保护、重要种质资源保育技术,外来物种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2.环保领域

(1)河湖治理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城镇污水处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流域水环境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应急技术开发;河长制背景下河湖综合治理、综合评估和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土壤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修复和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镇垃圾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应用;污染物在线监测、快速检测技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

3.资源领域

(1)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贵州锰、铝、磷等矿产的地球、物理、化学、遥感集成勘查方法;热液型矿产的地物化遥集成勘查方法。包括深部矿产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深部矿产资源综合勘查技术,近地表地质缺陷综合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地热资源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典型岩溶区浅层地温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贵州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2)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贵州省古生物化石资源鉴评保护及其价值功能应用示范;喀斯特洞穴环境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地质遗迹资源与地质公园

开发与保护技术。

(3)贵州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贵州优势矿产找矿及勘查技术;贵州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机理、成矿规律和找矿技术;“三稀元素”成矿机制及成矿规律

(4)贵州喀斯特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开展喀斯特区域可用水资源量研究;研发与集成岩溶水质动态多维监测技术、水质风险预测预警技术、喀斯特地下水的储存和调蓄技术及流域生态流量的保障技术,开展喀斯特水资源“量与质”的安全保障技术集成示范。基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提出喀斯特水资源安全保障对策与实施方案。

(5)大宗固体废弃物高效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及大规模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支持针对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开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研究(此方向申报者请提前与社发处联系);清洁循环利用技术与安全处置应用研究与技术集成;生态化处置技术;“三化”处理后的再利用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在大宗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技术。

4.建筑业领域

建筑产业化系统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应用示范;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配套构件开发与应用;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建材的研究与应用示范;绿色高性能建材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城镇(园区、综合体)及住宅小区(社区、单元)节能减排循

环系统和低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应用示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式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5.公共安全领域

(1)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综合防治和装备技术, 煤矿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装备与技术,煤矿智能新装备与技术,瓦斯防治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研究;煤矿致灾机制及多节点联合预警技术研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产品质量与计量控制关键技术及标准制定研究;新型产业计量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研究;

(2)社会安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社会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技术,智能移动终端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技术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的技术模式和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灾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成灾机制及稳定性分析,典型地质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及装备技术,应急产业与减灾防灾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研究;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关键技术研究,职业危害等地方性技术标准研究。

6.大健康(药品)领域

(1)中药材种植:大宗药材、贵州道地特色中药材种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大宗药材、贵州道地特色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材种植培育与精准扶贫示范研究。

(2)创新药物、仿制药物及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中药民

族药新药成药性评价;仿制药品种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化学药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

(3)药品二次开发:名优特色药品质量标准提升与深度开发;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苗药进入国家药典科技支撑关键技术研究,贵州现有知识产权药品新功能、新主治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4)中药产业链延伸: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中药材品种进入“药食两用”名单关键技术研究;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中药民族药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药领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药材质量溯源研究。

7.大健康(医学、食品安全)领域(1)临床医学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区域性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的转化研究;临床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研究;中医、苗医等特色医疗技术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贵州常见遗传病和癌症靶点诊疗方法的发掘研究。

医疗大数据的应用研究:临床医学诊断、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病原微生物遗传信息数据研究及应用;质谱技术临床应用研究、3D打印技术在现代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应用、远程医疗数据建设的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建设。

其它:艾滋病、职业病等临床技术与应用研究。(2)食品安全

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数据标准化制定及应用示范等方向。重点支持粮食检验检测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地沟油”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地沟油”科学鉴定方法技术研究:促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8.其他社会事业领域

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技术;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科技支撑。

二、申报要求

1.除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公益性项目外,申报主体(第一承担单位)须为在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研究人员可作为项目主持。

2.课题主持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其中申报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下)。申请者应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凡不具备上述条件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3.申报人有两项(含两项)以上在研项目的,或有到期未验收项目的,或同年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的,或同一项目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不包括平台及人才类项目),不予受理。

4.一般项目支持经费每项50-80万元;重点项目支持经费每项100万元-15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三、申报流程

(一)申报方式

科技支撑计划均实行网上申报。

(二)申报流程

1.网上填写申请书。在网上申报时间内登陆贵州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http://xmgl.gz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审核通过后,打印带科技厅水印的书面申请书。

2.书面申请书需一式一份(A4纸双面打印、纸质封面,平装),由申请人撰写并在申请书上签字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项目组成员均需签字,联合申报项目需加盖合作单位公章。签字页和盖章页扫描后上传到贵州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pdf格式)。

3.书面申请书请于截止日期之前送或邮寄(以邮戳为准)贵州省科技信息中心材料受理室。联系人梁正华、张金廉:0851-85848680、85869134,项目申报单位逾期报送不予受理。

四、政策咨询

1.农业领域科技支撑计划请联系农村科技处辅宏璞、黎玥:0851-85816043、85862213;

2.工业领域科技支撑计划请联系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杨璟、王琴:0851-85829721、85826038;

3.服务业领域科技支撑计划请联系创新创业处谢洪泽:0851-85818723;

4.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请联系社会发展科技处陈婷婷、吴立刚、孙筑:0851-85812492、85877763、85877166。

第五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年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引项目申报指引

附件1

能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工程样机研制 研究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总体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建成设计验证试验平台,建立数字化样机设计平台,开展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实现主泵机组的设计集成,完成工程样机。整机效率大于78%,完成500小时整机全流量试验。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二、现役IGCC电站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依托现役的250MW级IGCC示范电站,进行IGCC系统气化岛、空分岛、动力岛和全系统的运行优化试验研究,得到IGCC优化运行规律,提高IGCC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实现发电净效率不低于38%,连续运行时间不低于2200小时。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三、大容量火电机组高效梯级供热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 针对大型燃煤机组热电联产,研发汽轮机排汽余热直接利用的高效供热系统及小温差供热技术,开展梯级供热网设计及集成,实现汽轮机排汽余热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降低抽汽供热带来的高品位能量损失。在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燃煤机组上进行示范,— 1 —

供热期供电煤耗比传统抽汽供热降低25g/kWh以上。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工业锅炉高效燃烧与低排放技术及示范

研究链条锅炉高效室燃技术,完成炉膛结构设计和燃烧器研制,并进行工业示范,实现锅炉效率>90%;开发工业锅炉低排放烟气系统,研究高倍率灰钙循环脱硫、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毫克级布袋除尘等技术,完成关键装备设计和定型,并进行工业示范,实现SO2≤100mg/m3,NOx≤200mg/m3,烟尘≤5mg/m3。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附件2

材料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涂料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

围绕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飞机、风电装备等需求,重点研发水性化、超高固体分含量等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涂料,突破超低VOCs控制关键生产技术,实现工业应用,水性化涂层系统VOCs含量小于100g/L,超高固体分含量的涂层系统VOCs含量小于100g/L,有效解决涂料工业有机污染物排放问题。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二、高清洁油品用特种化学品高效制备技术及工业示范 围绕高清洁柴油(国Ⅳ以上)和汽油(国V以上)需求,研 — 2 —

发超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抗磨剂与碳四烷基化汽油的工业化制备技术,突破纯化分离、外场强化分子混合反应器和环境友好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开发建立年产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使产品不饱和脂肪酸大于97%、饱和脂肪酸小于1.5%,应用后柴油尾气PM2.5减排20%以上;烷基化汽油新工艺与原工艺相比,节能15%且红油废液近零排放。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三、橡胶湿法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研发橡胶湿法混炼成套新技术,重点突破炭黑、白炭黑填料体系的表面处理技术、填料分散、连续湿法混炼工艺等关键技术,生产过程较传统工艺节能20%以上;开展湿法橡胶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轮胎路用性能的测试等,使用该材料制备的车胎:滚动阻力比传统工艺生产轮胎降低20%以上,节油5%以上;建成年产万吨级的湿法橡胶连续自动化示范生产线。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附件3

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下一代低能耗纯电动轿车平台及整车技术开发

开展低能耗纯电驱动平台的研发,包括电动化底盘、轻量化车身、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在三款量产车型中得到应用。

开发转子发动机技术及其控制系统,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率≤230克/千瓦时,通过500小时耐久性全速全负荷试验。开发2款A级纯电动轿车,整车重量控制在1100-1300公斤,百公里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高车速不低于150公里/小时,工况法续驶里程达到150公里以上;开发一款B级纯电动轿车,最高车速180公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4秒,续航里程300公里。

有关说明: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中美、中德电动车技术合作研究

研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轻量化与电池碰撞安全性、整车电子控制与电池综合管理、智能充电与车-网互动(V2G)、电动车能量优化与出行管理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2-3种微型电动汽车。

开展智能电动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汽车典型场景规划、汽车底盘线控技术、车车通讯技术研究;开展面向智能汽车的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展中德电动汽车的技术对比和评估;在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实现中德两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

有关说明:由教育部按照中美、中德电动汽车国际科技合作框架要求推荐申报。

三、电动物流车规模化示范

基于物流行业典型应用要求,提出物流车技术配置要求;开展物流车充电设施高效配置技术研究,面向物流车运营综合信息服务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构建面向多区域物流车运行、调度、预约和充电网络运营的车网一体服务平台,并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开展较大规模示范运营考核。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城轨交通互操作综合测试与认证平台关键技术 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综合优势和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开放、机制灵活、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全球服务并与国际接轨的第三方城市轨道交通互操作综合测试认证技术平台。研究城轨交通各子系统互操作评估标准、规范和全生命周期RAMS评估方法;研究分层互操作效能检测、缺陷辨识、一致性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各异构子系统互操作检测系列设备和综合检测评估软件系统,构建轨道交通互操作综合检测、评估和认证一体化平台;针对典型轨道交通系统配置完成测试应用验证;取得国家检测认证资质,具备国际检测认证互认能力,形成符合全球认可的检测认证服务能力。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地方推荐申报。

五、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示范

针对长江水运安全监管手段缺乏、应急反应较慢、危险品事故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智能电子巡航、危险货物船舶运输

全程动态监控、港区储罐安全监测检测、复杂航段船舶辅助驾驶及仿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形成长江航运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架构,制订高毒性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危险货物状态监测、港区储罐管线检测等技术标准,开发航运安全信息共享服务、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全程监控与应急响应、港区储罐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等平台,研制船岸数据通讯移动客户终端、船舶智能航行终端、危险货物状态感知、典型液体化学品围控回收、港区储罐及管线便携检测等设备,研发航行安全应急演习演练系统和内河船舶驾驶模拟系统,在三峡库区、“长三角”地区等开展集成示范应用,在示范区域实现重大安全事故率降低30%以上,长江干线电子巡航系统覆盖80%以上,事故应急实现分钟级响应。

有关说明: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以利于项目开展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六、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产品开发及应用

突破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工程化应用途径,为市场提供快捷、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系统产品。

开发双燃料发动机尾气污染物削减关键技术、双燃料发动机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高效稀薄燃烧控制策略、缸内HC排放控制策略、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ECU)、爆震控制、后处理技术和OBD控制技术。开发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排放 — 6 —

水平达到国Ⅴ标准,颗粒物排放相对于基础柴油机减少60%;柴油替代率>70%,油气替代比≤1:1.15。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控制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于在用车市场和OEM市场。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七、增压直喷汽油机技术开发及应用

对标分析国外先进增压直喷发动机及汽车的先进技术,开展清洁节能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共性关键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开发,重点开展发动机本体优化设计、燃烧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电控燃油系统多目标优化匹配、增压器匹配、发动机性能及整车匹配等关键技术攻关。

开发出一款以上节能型增压直喷汽油机,升功率≧80kW/L,整车百公里油耗相对三阶段油耗法规限值节油12%-15%,整机排放达到国V水平,整机通过产品认证获得公告,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八、重型柴油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开展重型柴油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开展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高效燃烧技术、进排气技术、低摩擦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广后处理系统、智能化低功耗附件、低摩擦附件、动力总成匹配优化等先进适用技术。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及后处

理系统,满足欧VI排放要求,实现工程应用及示范运行;进行发动机燃烧优化、进排气优化、智能化低功耗附件、低摩擦附件等应用开发,发动机达到欧VI排放要求,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附件4

农业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作物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1.东北平原玉米、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玉米、水稻土壤理想耕层构建,玉米大垄双行变株距种植技术、耕作施肥和秸秆还田等农机农艺结合条件下土壤养分释放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行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氮磷钾肥料总和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施肥量减少10-15%。

2.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土壤养分肥力特点及其供肥规律和农田水分状况及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开展新型肥料研究,进行小麦-玉米轮作的简化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氮、磷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5-8%和3-5%,降低氮磷肥料用量20-30%。

3.设施蔬菜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主要设施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主要蔬菜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开展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节肥10-20%,— 8 —

增产10-15%以上。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东北和华北地区。

二、林业生态科技工程

1.高抗稳定植物材料优选技术与示范。

开展树木种质逆境胁迫适应机制、高抗稳定植物材料早期诊断评价与优选技术研究、高抗稳定植物材料繁育技术与示范。建设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繁育、试验示范基地;优选抗干旱、耐盐碱、耐水湿、抗干热、抗污染优良种质。

2.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困难立地生态修复阈值和评价技术、困难立地微生境改良技术、困难立地拟自然人工促进植被构建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80%以上。

3.“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结构定向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大流域/区域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调控技术、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技术、功能导向型防护林体系结构化经营技术研究,开展防护林结构定向调控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

4.长江防护林质量调控与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综合管理与景观规划技术、中上游生态脆弱区防护林质量调控与综合管理技术、中下游低山丘陵防护林质量调控与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建立典型区域长防林体系多

功能耦合的景观规划与综合管理技术;建立典型区域防护林质量定向调控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5.资源节约与环境改良型农林复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资源节约型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与调控技术和农田污染防控型农田防护林系统结构配置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

6.环境友好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生态防护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休闲保健型城镇景观林建设技术、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核心污染指标降低50%;筛选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优良景观树种。

7.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滩地型血防林构建技术、山丘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生物抑螺制剂的研发与利用研究。试验示范点钉螺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提出滩地、山丘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筛选出优化模式。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单位申报。

三、竹藤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1.竹藤优异种质创制创新与种苗培育标准化示范。开展竹藤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优异性状的早期筛选、种质鉴定与新种质创制、重要竹藤种质高效繁殖等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获得竹藤优质多抗相关基因。开展优良竹藤种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组培苗容器培育技术、容器育苗研究。实现优良竹 — 10 —

藤种苗培育标准化生产。

2.竹藤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创新。

开展特色竹藤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创新研究,构建基于不同经营目标的特色竹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建立特色笋用棕榈藤培育技术体系,林分生产力提升15%-20%。

3.竹藤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研究竹藤植物形态特征、生长特征和材性特征,构建种类齐全、信息全面的竹藤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建立主要竹种和主要藤种的特征数据和图谱,实现互联网快速查询和共享。

有关说明:由国家林业局、竹藤主产地区推荐申报。

四、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水稻耐盐性评价新技术与耐盐种质资源筛选。

研究水稻耐盐性鉴定技术与方法,建立耐盐鉴定评价与技术体系;制定水稻品种耐盐性鉴定技术标准;开展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发掘与品种筛选。

2.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

发掘水稻耐盐基因/QTL,筛选与水稻耐盐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选育高产优质多抗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组合),在盐分浓度0.3%以上的滩涂种植,产量达400kg/亩以上。

3.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耐盐水稻高产优质形成规律及其定量化诊断指标与方

法、水稻壮秧培育及高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体系及耕作制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完成后示范区比应用现有盐土水稻生产技术增产15-20%。

4.沿海滩涂水稻全程机械化和灌溉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和沿海滩涂稻田管网化灌溉模式和灌溉水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建立沿海滩涂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和适宜于沿海滩涂水稻规模化种植的管网化灌溉利用模式,建立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信息化管网化、大田物联网技术示范工程。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沿海滩涂分布集中地区。

五、现代种业交易平台及种子质量监控技术研发

1.主要农作物SNP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在全基因水平上开展SNP标记的开发、筛选、评估;建立适于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芯片和Array Tape检测平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开展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QTL精细定位,开发功能标记;构建玉米、大白菜高精度遗传图谱、主要农艺性状QTL精细定位;建成一套高通量分子育种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2.主要农作物品种分子鉴定技术研发及在种子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研制出适于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的SNP芯片;建立主要农作物DNA指纹数据库,研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共享信 — 12 —

息平台;研发自动化、高通量的SSR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主要农作物SSR、SNP整合指纹数据库;建立适于Array Tape检测平台,完成一套主要农作物数据库管理系统。

3.植物新品种权交易平台。

搭建品种权网上交易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在线展示、价值评估、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维权等服务。发布转让品种权信息,展示新品种,实现植物新品种所有权和申请权转让。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和地方推荐申报,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开展种业技术研发、建立现代种业交易平台提供支撑。

六、规模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1.精量低耗灌溉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低压滴灌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和优化配套技术、研究山丘区节水灌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清洁能源低压灌溉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参数和优化管理技术。使田间水利用率提高10%,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

2.高效安全输配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开展规模化灌溉管网安全调控技术研究,分区域提出高效安全的调控模式;通过示范区建设,提出灌区规模化输配水工程建设标准与模式。实现节水10%,节能15%。

有关说明:由水利部推荐申报,重点突出行业特点与优势。

七、水产养殖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1.辽南沿海重要养殖海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海上浮筏等大型海藻养殖关键技术,筛选吸收海洋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适合海洋环境的藻种,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寻找建立人工鱼礁、藻礁,研究礁型与环境适配技术及研究人工鱼礁海藻种植技术,在辽南沿海进行海域生态修复示范。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辽南沿海地区。

八、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科技示范工程 1.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技术升级与品牌创新模式研究。

重点选择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民族地区具有重大市场开发潜力的少数民族特色药业、林草特产资源、特色民族食品、特色民族文化产品等主导产业,着力于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丝绸之路特色产业开发技术升级,创新品牌培育模式,带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畜产品优质安全技术与品牌创新模式研究。

针对新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地区特色牦牛、绵羊及禽类资源,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开展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工艺设计、产业模式规划及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特色有机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新型有机畜产品加工配套技术集成、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 — 14 —

术集成,以及市场营销模式与产品安全控制体系构建,利用有机生态资源,结合民族产品特点,创建知名品牌,推动新丝绸之路民族畜牧业发展。

3.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网络交易展示平台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依托互联网、移动网、呼叫中心,研究应用云计算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视频数据化和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建设多语言科技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培育推动民族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提升民族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有关说明:由国家民委推荐申报,突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地区特色和区域性。附件5

村镇建设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村镇建设适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信息平台开发 1.镇科学规划设计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社区规划等规划设计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规划设计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2.镇土地调查利用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土地调查监管、集约利用、空心村

整治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3.村镇环境监测整治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村镇环境监测、整治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环境监测、整治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4.村镇小康住宅设计建造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小康住宅设计、建造、节能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小康住宅设计建造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5.村镇适宜建材及产业化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节能环保、功能复合、经济适用建材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建材产品和生产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6.村镇居民安全健康保障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防灾减灾、医疗健康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安全健康保障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7.村镇建设适用技术综合集成研究与信息平台开发。建立美丽村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涵盖相关领域技术指导目录框架,开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建设科学发展战略研 — 16 —

究,研发村镇建设技术成果服务信息平台。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推荐申报,以促进适用技术成果在村镇建设中示范应用。

二、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技术综合示范

三、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示范。在苏、浙、沪地区选择典型村庄,集成应用生态规划、宜居住宅、节能减排、特色景观营造等技术,示范建设2-3个、规模不小于100户、乡村特色显著的生态型美丽村庄。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长三角地区。

附件6

资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大中型海水淡化产业化技术研发及应用

依托海水淡化工程或产业园,推进海水淡化装备、浓海水梯级利用技术、工艺优化、工程应用、补偿政策、运行服务等集成创新,加快海水淡化核心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技术国产化率大于90%,建立海水淡化装备及工艺标准体系,凝练相适应的海水淡化产业技术模式。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沿海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及应用比较集中的地区。

二、深海遇险目标搜寻定位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针对深水海域海上遇险目标搜救的迫切需求,开展基于海事卫星的飞行安全与定位一体化技术和海上目标溯源、追踪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深水遇险目标搜寻与探测关键设备、打捞专用设备并基于国内现有大深度潜水器等作业平台开展海上应用试验。

有关说明: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

三、DP3动力定位系统研制

开展DP3级动力定位系统失效模式影响分析研究,研制控制器、测量和推力器系统及核心设备,开展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发。研制DP3级动力定位系统工程样机,完成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验证,并通过船级社入级认证。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工程化研究及应用示范 基于国内现有技术基础,进行全海深(11000米)多波束测深系统软硬件技术改进,开展系统工程化技术研究,建立多波束测深系统技术标准,开展不少于5000公里长期海上试验检验和应用示范,实现我国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实用化。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用相结合申报。

附件7

环境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

紧密结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依托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源解析(动态)、监测预警、支撑决策、管理等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研究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及相关标准方案,构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系统,开展区域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区域为整体申报。

二、工业和城市生物质废物处置与燃气化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 结合发展清洁能源和大气环保的科技需求,依托现有和新的示范工程,开展工业废液(渣)和城市垃圾等生物质废物燃气化技术、装备、工艺、工程、运行服务、扶持政策等进行集成创新与应用,建立标准化体系,凝练提升适于不同行业生物质废物可复制、可推广的燃气化产业技术模式。

有关说明:由从事城市和工业生物质废物燃气化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荐申报,要求体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附件8

人口与健康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雾霾(空气颗粒物)健康防护产品评价研究

针对雾霾(空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展空气颗粒物污染个人防护产品的健康防护效果评估研究,对雾霾防护产品的健康防护效果进行客观、规范的评价,为公众有效防护和降低雾霾的健康危害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一年内完成研究并提交评估研究报告。

有关说明:由国家卫计委推荐申报,以保证评价研究的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喀斯特山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突出喀斯特山区中药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生态适应性区划方法、药用植物资源分子鉴定及保种扩繁技术、药用植物的石漠化治理及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特色优势中药材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建立形成适合在喀斯特贫困地区推广应用的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体系。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具备喀斯特山区地貌的地区。

附件9 — 20 —

公共安全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网络空间社会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开展社会安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构建社交网络和社会活动大数据采集与管理服务平台,研发网络空间行为特征识别与追踪系统和网络空间社会安全预警系统。

有关说明:由网络安全监管部门推荐申报,以利于成果及时应用。

二、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国务院确定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大宗食品等重点监管产品,开展质量控制技术和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多层次、多水平数据分析技术(包含有关原料、工艺、包装标识、监管信息等相关内容的社会共享食品安全数据库)等研究,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国统一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化。

有关说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申报,以利于项目开展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附件10

科研条件和技术标准项目申报指南

一、计量基标准

1.航天技术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

针对航天技术急需的计量需求,在航天高温材料、空间太阳电池和核电池、空间电离辐射、卫星遥感等领域研究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包括:航天气动热试验中热防材料模型表面高温测量与溯源技术;空间太阳光谱条件下,空间标准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空间太阳电池帆板组件的最佳功率及电流电压特性的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质子水吸收剂量计量标准装置及空间电离辐射剂量探测器溯源技术;核电池中放射性核素活度等关键参数测量标准及溯源技术;125K-500K真空低背景红外亮度温度标准及溯源技术;微波黑体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等。

2.先进制造中关键参量的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研究。针对先进制造领域中高端数控机床及装备制造和检测、微纳制造和检测、在线测量的计量需求,研制空间自由型面精密标准装置,测量精度达到亚微米级;研制区域法表面形貌计量基准装置;研究高速主轴回转角动态特性测量及评价方法,建立回转角动态计量标准系统;开展基于飞秒激光频率梳的激光多波长标准溯源体系的完善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多分量动态力学计量标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微纳尺寸、材料及传感器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的研究,研制超低噪音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标准装 — 22 —

置和可溯源的计量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研制平台;建立频段覆盖到67GHz的片上阻抗和散射参数计量标准,建立有源器件片上射频参数的计量标准装置。

3.海洋探测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的研究。

开展基于互易原理的中低频水听器校准研究,研究建立中低频水声计量标准;开展高静水压中消声区域材料声学特性研究,建立模拟深远海环境的高静水压环境设施;开展基于球面波互易原理的高静水压环境下的深水水听器自由场校准研究、深水发射换能器的测量研究,建立高静水压下水声换能器校准技术;研究脉冲法测量声速及微波法测量长度技术,建立温度范围为271 K至350 K,压力为常压至100 MPa并覆盖宽广盐度范围的海水声速精密测量装置,对海水声速进行精细表征;研究海水密度与盐度、温度、含气量、表面张力、热胀系数和压力之间的非线性特性及修正方法,建立离线式和在线式海水密度计计量方法研究和量值溯源系统;建立基于激光多普勒原理和水洞系统的水流速测量标准装置,研究海流计校准方法,研究水流速量值传递方法并建立海洋流速溯源体系。

有关说明: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推荐申报,以形成国家校准和测量能力。

二、品牌评价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示范

基于大数据分析,通过国内外品牌评价技术的比对,围绕有

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5个维度,研究建立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要素货币化的技术方法。通过典型行业及企业的实证研究,建立品牌评价的技术体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同时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品牌评价模型。研究建立包括基础标准、方法标准、要素标准、管理标准在内,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品牌评价综合标准体系,研制50项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和10项国际标准。开展品牌评价技术与标准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推荐申报,以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2_-202_年)》重点任务,建立权威、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

西昌202_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