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14-73652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7 20:18: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以云南省大理监狱为例

【摘要】: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依法执行刑罚活动中形成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等内容。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内涵素质,推动监狱工作全面转型、跨域发展,进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法律至上;监狱人民警察精神;职业道德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监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深入推进监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监狱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群众的期盼相比,思想认识和工作上仍然还有差距,必须进一步以法治思维为指导,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 建设。

一、以法治思维指导、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警察是监狱的主体,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因此,法治思维是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学习和修养的基本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一个文化范畴。广义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质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维则属于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思维要求监狱警察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日常事务标准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思维,它以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和出发点。第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不享有特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坚持走科学规范程序,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三,坚持责任思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第四,坚持按照规则办事,不能突破规则,没有例外。

(二)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及建设的意义

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刑罚执行活动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基础。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组织机制、装备设施等为内容。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本文着眼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特质及实践,将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基本构 成概括为: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文化,从而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职业素质、推动监狱工作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素质,进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二、法治思维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关系

(一)“法律至上”是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的实质 监狱人民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品质的提炼和浓缩。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群体共同的意志支撑、理念取向和宗旨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依法执政”等,是监狱警察的根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体现在每一位执法人员的内心和精神面貌上。这样的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核心和导向。

(二)“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构成了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立场坚定,爱憎分明;顾全大局,服从命令;执法不阿,处事公正;言教身范。以理服人;讲究人道,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等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忠于职守,公正执法,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在职业道德中,监狱警察应当具有执法意识和大局观念,因此,公正执法是监狱人民警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二是严明纪律、服从指挥。监狱人民警察是一支执法、着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队伍,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强大责任。

(三)“全民学法、守法”,就是扎牢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监管改造工作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知识,监狱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警察是执法者,理所当然要熟悉和掌握诸如宪法、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监狱法、警察法等基本的法律知识。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才能做到依法治监,依法办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法制教育。二是监狱的规章制度。制度高于一切,只有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才能保证公正执法,规范执法。三是监管改造方面知识。它包括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管理、生活卫生等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灵活运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体系和狱犯情预警机制。要求监狱警察通过多方法、多渠道透彻了解狱犯情,准确分析犯犯情,采取有效教育管理措施,确保监管安全防范链的牢固。二是能熟练掌握点名、“四知道”、讲评、谈话、队列指挥等基本功,并能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三是能正确使用武器、警戒具和现代通讯工具。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的“十项职能”;能熟练掌握擒拿格斗技能、狱内侦查技能、防暴处突技能等。四是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化解矛盾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须以“法治”作为指导,并 反映“法治”思维

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是展现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最重要的手段,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生活的一个直观缩影,是“忠于职守,公正司法”的直观表现,其包括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作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组织、文化艺术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比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艺术作品是宣传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鲜活广告,也是社会了解“法治监狱”的窗口,具体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微信平台等。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现状 大理监狱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法治”化进程中,以“依法治监”为基本方略,科学地运用“法治”思维,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法治”标准来考量,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初步塑造了监狱人民警察精神,但传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存在。在省、州、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监狱抓住布局调整机遇,实现了整体转移,更好的履行了职能,促进社会了稳定,为大理监狱在大理群众中和整个云南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大理监狱团委在监狱团员青年中倡导雷锋精神,提倡青年警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雷锋的四种精神: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三是甘愿作平凡工作的“螺丝钉”精神;四是艰苦奋斗精神。监狱警察 在改革奋进的监狱工作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老一代监狱警察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形成了今天“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不畏艰难、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监狱警察精神。但现代法治社会所要求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仍不是主流,在某些警察身上仍存留浓重的“官僚主义”等与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

第二,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警察职业道德体系,但实际中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仍有距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理监狱要求每一位警察都要以此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警察形象,但在实际学习和修养中,由于个人的差异,很难做到24个字的全部要求,只能部分或方面的做到。

第三,基本掌握了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判断、组织协调、化解矛盾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仍有欠缺。为了做到“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狱党委十分重视警察的业务技能培训。如每年定期举办警体技能培训,狱政管理、刑罚执行及狱内侦查工作业务培训等。监狱虽如此重视培训,但在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上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干警对新问题、新事物、新情况的认知和适应。

第四,组织了大量的、精彩的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但以“法治”为主题的活动有待进一步增加。2015年9月,监狱组织警察职工参加云南省监狱系统文艺汇演,弘扬了监狱 正能量;监狱每年定期开展警察职工运动会并组织警察职工代表队参加大理州政法杯运动会;监狱团委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虽精彩纷呈,但作为刑罚执法机关的监狱活动中“法治”理念却呈现得不够丰富。

四、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大力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一)以制度塑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警察精神

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要求监狱警察树立“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新警察精神。近些年来,许多监狱都非常重视警察文化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和弘扬监狱警察精神。如:江苏南京监狱“公正、团结、笃行、卓越”的警察精神。江苏龙潭监狱“步步踏实、着着领先”的警察精神。江苏南通女子监狱“热烈奋进。从容淡定”的警察精神。江苏镇江监狱“求正、求实。创安、创优”的警察精神。这些监狱的警察精神各具特色。侧重不一,但“法治”的思维精神体现得较少,工作作风方面谈得较多。结合大理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要求,围绕“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建立涵盖刑罚执行、狱政管理、狱内侦查、教育改造、生活卫生、劳动改造、队伍建设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完备、科学合理、衔接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效,彰显监狱法治精神、体现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规范监狱执法程序内容、固化岗位职责要求,使警察职工队伍在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树立法治信仰、训练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实现 警察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与监狱工作发展要求相适应、相契合。

(二)组织领导和教育引导,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组织广大警察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特征、理论特征、实践特征、时代特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二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警察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三是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践行省局提出的“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确保警察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增强抵制干扰的定力,打牢严格执法的思想根基。四是筑牢监狱转型发展理念。要认真组织警察职工学习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的理念、措施和要求,筑牢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协调推进“管理、教育、文化、科技、队伍”五项系统工程,以思想观念更新促进监狱工作转型跨域发展。

(三)构建“全民学法、守法”机制,夯实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切实抓好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使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好文化设施的作用。如:经常举办法律、法规、政策的讲座、讨论、培训,要充分利用警察教育训练中心、警示教育基地、发展陈列室、射击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场所,定期组织警察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警察职工的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加强自办报纸的建设与管理,为警察职工搭建文化平台。创办内部刊物《大理监狱》杂志,充分利用自办刊物,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传播法治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进程,传播监狱工作的理论方针和发展要求,引领警察职工为实现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办好现有的《大理监狱》,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及时传播监狱工作动态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弘扬时代精神。二是加强集群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布正面信息,利用互联网做好监狱工作形势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重点宣传,展现监狱文化建设的成就,积极创造有利于监狱工作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三是加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四是充分利用大理监狱微信平台,及时宣传监狱动态。要充分运用电子显示屏,实行实时滚动宣传、展示,节约办公成本,及时传递信息,增添文化科技含量。管好用好宣传栏,把握宣传主旨和内容,及时更新反映监狱工作,凝聚警察职工思想。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抓人才、人才抓”,发挥好现有文化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人才,保护和调动好文化、艺术、体育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使人才有用 武之地,使人才用当其所、用其所长。

(四)举办以“法治“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 在组织的文体活动中,应重点体现“以人为本、人权保障“的精神,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等。丰富多彩的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活动。既丰富监狱警察精神生活。又能引导激励监狱警察不断进行法治文化创新和弘扬先进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常见的监狱警察文艺活动有监狱长论坛、青年民警论坛、学术研讨会、网络论坛、演讲比赛、各类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监狱理论调研:举办集体、个人书画摄影等作品展览,经常性的棋牌、球类运动和文艺汇演:开展的各种文艺培训、讲座等。监狱文化艺术组织是监狱警察进行业务探讨和文化交流的阵地,充分发挥监狱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监狱学会分会、监狱理论研究中心、活动协会、兴趣小组等作用。

参考文献:

[1]缪文海.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初探[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01);[2]刘海涛.监狱警察文化的建构思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3]蒋华.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江苏法制报.2013-11-18;[4]于荣中.社会平安所必要的一种文化建设--简议构建监狱警察文化[J].群众.2010(05);[5]张亿家.我国监狱管理文化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 2008;[6]缪文海.试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基本构成[A].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6);[7]束昊俊.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浅议[N].江苏法制报.2010-10-22(005)。

第二篇:关于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培养的问题探究

关于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培养的问题探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充分显示出“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法治监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法治监狱建设总目标,研究提高监狱人民警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法治思维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改革已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只有通过法律的形式,形成社会共识,才能成为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

(二)法治思维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难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生态环境的敏感,以及享受发展成果的强烈愿望等,都在挑战着粗放式的发展理念。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只有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才能凝聚共识、排除干扰,才能使发展稳定全面推进。

(三)法治思维是维护稳定的根本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是监狱人民警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大局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证作用,为平安中国建设做出应用贡献。

二、当前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现状

近年来,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监狱局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教育质量年、法治文化建设年、创建标准化监区等富有成效的活动,全面加强监狱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少数监狱人民警察中还没有形成学法遵法守法公正执法的浓厚氛围,没有确立起全面的法治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法自觉性不高。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基础薄弱,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学习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部分干警学法动力不足,学法的积极性不强,或是缺乏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或是对面对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知道学什么,存在不愿学、不会学的现象,对《监狱法》、司法部“六条禁令”、“十不准”等相关法律制度,不能较好深入学习和理解。

(二)用法能力不足。有的干警不能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实施法律,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对法律法规掌握不熟练,对执法流程不熟悉,执法随意性大,存在滥作为的现象;对善钻法规漏洞、爱找监狱管理缺陷的“岔子型罪犯”,蓄意挑衅执法、公然对抗改造的“钉子型”罪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油子型”罪犯,“行政处分不怕,刑事处分不够”的“赖子型”罪犯束手无策,能力短缺。

(三)遵法观念不强。个别干警意志力不坚定,受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存有侥幸消极思想,没有行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在管理罪犯时方法简单粗暴,有以权代法的行为,有的受利益驱动和侥幸心理的影响,利用给罪犯减刑、假释和调整改造岗位等职务之便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钱物。

(四)执法压力太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狱的刑罚理念由传统向现代化、专政向法治、强制向文明、注重服刑人员义务向重视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在几十年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受到了冲击,也对民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罪犯的不合理维权,无理缠诉时有发生,看似“强势”的民警,在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也非常有限,民警的执法风险日趋增大。

三、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底蕴

1、强化职权法定意识。适用“法无授权皆禁止”原则,监狱人民警察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就不能主张和行使权力;不仅要有授权,行使权力过程中还不能超出法律授权的种类和范围,同时必须遵照既定程序,一切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依据就不能越雷池半步。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必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决贯彻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全面履行好维护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2、强化权利至上意识。法律既是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指南,也是一把“丈量”监狱执法行为的尺子。在法律领域,限制行为、剥夺自由只是手段,保障权利才是目的和中心,手段要服从于目的,以服务目的为限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化法治思维,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强化权利义务思维,真正把罪犯看成监狱里的特殊公民、权利主体,以权利主体的法治理念对待罪犯、对待监狱工作。

3、强化公平正义理念。监狱人民警察掌握着国家刑罚的执行权力,具有措施的严厉性、手段的特殊性等特征,一旦滥用,贻害无穷。每名干警应该警醒起来,主动顺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监狱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在监狱管理层面,对各个执法领域和岗位,都要加强执法管理监督,完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加强罪犯劳动岗位安排、计分考核、分级处遇管理等源头工作,严格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深化狱务公开,从实体和程序上保证监狱行刑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防范执法风险,防止执法权力滥用,尤其注意预防监狱民警利用职务违法犯罪,防止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的发生,努力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行刑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实践应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1、加强民警队伍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坚持法制建设与法治素养培训并重,切实发挥监狱法治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制度保证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监狱执法岗位工作规范》学习培训活动,让“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理念入脑入心,着力提高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治思维引领法治实践,抓住罪犯考核奖惩、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文书展评和执法质量考评活动,深入推行阳光警务。

2、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建设。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是法治思维的核心。领导干部,一切立身行事都应当坚持“法”字当头,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和信仰法律,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带头强化制度思维,自觉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稳定“基因”注入思考模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稳法治的立场,体现法治的精神;带头强化责任后果思维,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勇于承担错误,敢于接受后果,知错能改;带头强化治官治权思维,坚决抵制“人治”、非法的领导思维、行政思维和执法思维。

3、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严治警,制度执行从严,修订各类民警岗位职责,制定《监狱人民警察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工作要求从严,合理界定干警工作责任区和工作职责;考核奖罚从严,完善民警分类考核分级激励办法,工作实行百分制考评,正负激励;从优待警,加大对先进典型的选树表彰力度,建立困难帮扶机制注重对基层民警的关心关爱;培养从优,调研骨干人才培养使用办法,拓宽青年民警成长渠道;民生从优,人、财、物向一线倾斜,不断改善民警工作、生活、居住、交通条件。

(三)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培养法治思维的积极性。

1、完善监狱法律体系。根据监狱工作的实际需要,吸收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经验成果,增加监狱执法实践相关内容,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如,细化监狱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监狱警察配备数量和警察职权,厘清罪犯权益保障、监外执行、减刑假释、释放和安置的实体、程序和时效规定,强化罪犯分级处遇、罪犯医疗保障、罪犯死亡处理等执法难题解决的法律保障,更新罪犯心理矫治、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等实用性内容,明确界定监狱企业的性质、任务、管理方式等,为监狱企业运行发展和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围绕平安监狱建设目标,健全安全责任分解机制,从监狱领导到基层执法干警,逐层签订岗位责任制,划定管辖区域、明确岗位职责,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定岗、定置、定责目标管理;完善应急管控机制,从安全隐患排查、预警研判到应急演练,从干警个体设防、区域防范到“三共”联控,从狱情分析、舆情控制到物防、技防、人防、联防合力提升,从目标、任务、要求、责任到考核问责,全面建立规范科学的干警直接管理制度。

3、完善公正执法制度体系。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和基层监狱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监狱体制改革实际,制定各项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继续完善《罪犯计分考核奖罚规定》,严格控制干警的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创新警务督察模式,办好刑罚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深化狱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

(四)构建权力运行机制,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1、建立保障预警机制。深入推进监狱体制改革,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和正当权益,依法充分保障监狱工作经费,为切实肩负起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履行教育改造罪犯的法定职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创新教育预警制度,开展廉政格言警句、专题讲座、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报告会等各类廉政文化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到地方法院旁听庭审,到地方检察院参观反腐基地,以案释纪,以案析法,筑牢廉洁守法的思想防线。表彰执法公正、廉洁守纪的先进典型,提升监狱干警尊崇法治、恪守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建立管控监督机制。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监管执法、干部选用等关键事项列入权力运行跟踪重点,纳入日常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规定内容,以目标化管理督促引导监狱干警规范行使职责权力。健全执法执纪制度,建立计分考核听证、监检双方执法合议、危重罪犯管控、警务督察、内部控制监督等各类执法执纪制度,督促监狱人民警察审慎用权。

3、建立查纠问责机制。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监管执法、组织人事、财务后勤、生产经营等人财物相对集中的关键岗位干警为廉政监督重点,制定《民警执法执纪风险预警评估办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廉政风险预警评估系统,每月开展动态评估,对风险等级高的单位和责任干警,检察纪检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教育和问责。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细化执法工作流程,制作《监狱工作权力运行图》。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查纠整改和跟踪问责力度,依法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转自网络

第三篇:关于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关于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工作、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管理方式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干警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和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塑造监狱机关的良好形象,增强干警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进而推动“以改造人为中心,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中心任务和总体目标不断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在客观分析清河分局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干警文化建设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清河分局干警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多年来,清河分局始终坚持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即通过全面提升干警的文化素质,夯实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努力强化干警的文化理念,明确文化建设的方向;通过不断优化干警的文化环境,落实文化建设的保障;通过精心创作干警文化产品,丰富文化建设的载体,逐步形成并积蓄了丰厚底蕴,体现清河特点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清河精神、“让走出清河的人远离犯罪”的共同愿景、“干警与罪犯界限清楚,上级与下级关系正常”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等等,深深地扎根于分局广大干警的思想之中,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干警的文化宣传阵地、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干警的精神面貌与品位、见识与思维也摆脱了“农民警察”的帽子,广大干警职工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和勇争一流的决心,向首都社会展示监狱人民警察威武之师的良好风貌。

但是,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阻碍干警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对文化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力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主旋律文化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监狱干警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树立监狱机关和监狱干警的良好社会形象,有利于监狱机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单位多年来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了一定积累,但却是一种下意识的做法,并未上升到干警文化建设的高度和范畴来认识和研究,更没有形成制度或体系。甚至有的领导片面强调一线警力的配置,认为干警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是不务正业,更不愿意把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品牌精神文化当作大事来抓,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是个别领导对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比较片面。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动态活动的反映,是充满生机的运动过程。开展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单单搞一些文体活动,建几个文化阵地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深层次理解,长抓不懈,需要文化意识、制度、体制、器物等各方面综合发挥效用。

三是干警从事文化建设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比较匮乏。广大干警尤其是一线干警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值夜班,还得经常加班,超负荷工作,打疲劳战、消耗战,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加文化活动。监狱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难度,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加强监狱干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清河分局,远离都市,地处蔽塞,环境艰苦,生活单调,干警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尤其是一线干警实行倒休制,在清河期间除了工作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倒休期间又都各自回家,尽管各级组织努力采取措施改善干警业余文化生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干警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干警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一段时间以来,分局和各监狱已投资建设了一些相应的设施,如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等,可实际利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只能满足于小部分人的需求,甚至有的健身房因为房间小,空气不好,而成为“聋子的耳朵”,没有发挥作用。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局限性,使大多数单位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认识上要解决一个“高”字。各级党委要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神内涵,树立“先进文化也是警力、也是战斗力”的思想意识,把加强干警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建警、治警、强警的重要措施。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年工作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探索研究干警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组织机构,筹划各种载体,制定保障措施,精心搭好文化建设的“舞台”。

二是机制上要解决一个“实”字。各级工会组织、宣教部门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制定干警文化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工作机制,把开展文化活动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工作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加强对各单位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和推广先进典型。对文化建设抓得有力、抓出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和及时宣传推广。

三是投入上要解决一个“增”字。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项目确定经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入,固强补弱,以点带面,有效推进。要适当提高文化建设经费在总体经费中的比例,保证干警文化建设经费的需要。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形式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财力、物力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四是用人上要解决一个“能”字。应建立文化人才吸纳、培养和使用机制,利用各种措施鼓励干警走自学成才之路,对学有所长、有各种技能的干警应予重点培养。要既善于从各种文化活动中选拨、培养文化人才,又注意吸纳社会上的各种人才为监狱事业贡献聪明才智。在招收新警时要注意挑选有文化特长的人才。

五是参与要解决一个“广”字。干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干警的热情参与,各级组织应深入做好宣传发动

工作,大造舆论,营造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文化育警的思想深入人心,措施落到实处。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协作配合,尤其要注意发挥党团组织和宣传等各类业务部门在监狱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各展所长,各显其能,确保监狱干警文化建设既有力度又健康、持久、有序地发展,力求贴近实际,体现特点,便于操作,易于接受,贯穿于干警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干警的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三、加强监狱干警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

(一)总体目标

培育和形成与时俱进的干警文化意识,建立高效务实的干警文化工作组织,构筑灵活有效的干警文化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狱人民警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阵地设施,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品位高雅、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培育具有监狱特色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成绩、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提高干警的文化修养,努力把干警塑造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踏实、执法文明规范、业务技能过硬、工作水平优质、行为礼仪得体、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技素养的知识型干警,打造出体现清河特色、顺应发展形势、促进中心工作的文化品牌。

(二)基本要求。

一是塑造时代精神。围绕“和谐与创新”这一主题,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干警文化建设的核心,塑造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既恪尽职守、又胸怀大局;既忠诚踏实、又勇于进取;既注重团结、稳定、有序,又提倡竞争、创新、开拓的监狱人民警察新形象,进一步弘扬监狱干警忠诚、公正、廉洁、勇敢、服从、务实、奋进的精神,保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二是培养队伍优良作风。要按照市局党委提出的“八种能力、五种意识”以及市局出台的“六条禁令”、分局出台的“五不准、八严禁”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干警队伍作风建设,在干警中养成调查研究、积极进取、实是求事、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快速反应、服从命令、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战斗作风;任劳任怨、廉洁高效、无私奉献、依法办事的工作作风。结合各项文化活动,促进干警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

三是提高干警道德修养。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干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把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每一名干警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结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清河干警的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对社会、对事业、对家庭的责任心,引导干警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克服各种错误道德意识和观念。

四是营造和谐文明环境。确立现代警营管理理念,探索警营管理方法,根据实际、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努力营造整洁美观、大气开放、方便群众的办公环境;科学规范、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执法环境;

精致和谐、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创优争先、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激励环境,形成崇尚先进、团结协作、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

五是打造优质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就是由团队成员共同创造建立,以团队成员语言行为反映出来的综合意识,是团队共同愿景和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构建“我以清河而自豪,清河因我而骄傲”的团队精神,统一干警队伍思想,激发队伍创造力和战斗力。

四、进一步加强干警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干警文化组织。

建立健全干警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邀请部分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文化建设顾问。在干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成立干警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指导和组织干警文化活动。成立围棋协会、篮球协会等组织和各种兴趣小组。

(二)深入有效地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提高干警综合素质。

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公务员法》为主线,加强干警社会公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新型的人际关系和亲和的社会关系。加强干警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值勤”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热情、敬业、诚实、守信、廉洁、高效的职业风范。加强干警家庭美德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知识讲座和学习参观活动,加速干警知识更新。定期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作专题讲座,使全体干警领略前卫知识,跟上时代发展。要抓住不同时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众关注的问题和事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研讨活动,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前进方向。

(三)丰富活跃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

依照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干警文化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推出干警文化研究、文学创作、书画摄影、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交流,激发活力,丰富干警的精神生活,陶冶干警的道德情操。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广泛发动或干警自发组织,充分利用文化的凝聚作用,通过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监狱文学作品及各类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和业务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加强交流、突出特点、寓教于乐,增强干警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尊重干警的个性要求,引导、激励干警进行文化创作,为干警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力争推出既有干警特色,又有艺术品位,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作品。

(四)抓好干警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和优化警营文化环境。

一是从大局出发,作长远打算,按照形象定位、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新建修建一批功能实用、受干警欢迎、具有鲜明监狱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文化设施。要确定主题、统一规划,建立陈列室、荣誉室,作为对干警开展光荣历史和建设成就的教育园地,增添文化气息。并且要建立集中图

书阅览室、文化礼堂、休闲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为干警学习和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文化建设中的专业优势和重要阵地作用。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把简报、信息、报刊和局域网,作为干警进行文化交流和业务探讨的阵地,总结推广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还将加强对外联络,利用社会媒体搞好宣传,扩大干警文化的影响,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干警文化建设。

三是注重干警形象的统一策划,培养和形成独具特色的监狱精神、监狱作风、监狱口号,构建监狱标志物,着力打造体现监狱特色的品牌文化。

(五)挖掘和培养先进模范。

要让广大干警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大力挖掘和精心培育先进典型,以独具慧眼的敏锐性和充满激情的爱心去发现干警队伍中的闪光点和灼热点,发现和总结队伍中的模范人物和鲜活生动的事例,通过淬火砺炼,让更多的优秀集体、优秀干警脱颖而出,增强广大干警从警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每年都要推出一、二个在本单位、本系统、全市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让人可学、可信、可亲、可敬,真正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先进集体或个人。要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用先进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教育、鼓舞、感化全体干警,在队伍中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要以争创“责任魅力之星”为基础,探索建立“干警形象大使”评选制度,形成一整套最佳干警的推荐、研究、确定、表彰机制,使“形象大使”的产生更加客观公正,表彰更加大张旗鼓,提高广大干警干好工作,争当“形象大使”的积极性。还要结合考核评比,积极开展“十佳干职”、“模范警嫂”和“五好家庭”等各类群众性评选活动,让各类先进典型深深扎根于监狱工作的沃土之中。

第四篇:监狱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推动监狱工作之经验交流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监狱执法规章制度建设、推进“阳光”执法、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各项工作,监狱工作法制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监狱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一

些问题: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警察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不强,极少数警察甚至唯利是图,搞权钱交易,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依法治监虽然已经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少数监狱警察的法律意识还不强,违规执法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监狱规章制度建设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省与省之间、监狱与监狱之间的具体规章制度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单位在执行时无所适从。四是法律专业人才缺乏,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的警察屈指可数,多数警察的法律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或没有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上述问题涉及法治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如不抓紧解决,将不利于监狱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监狱必须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监狱工作实践之中,使法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为监狱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制度规范和人才支撑。

一、凝法治文化之“神”,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毛主席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支撑,人只是一副躯壳;一个团队没有了精神,则是十分危险的事。加强监狱法治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凝聚监狱的“精、气、神”。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认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要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把增强警察个人素质与提高监狱工作整体水平结合起来,把警察个人发展与监狱事业发展统一起来,激励警察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体警察打牢“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的思想基础,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监狱人民警察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根据各单位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提炼属于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法治文化,增强警察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使核心价值观成为连接全体警察精神家园的无形纽带,成为团结带领全体警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二、强法治文化之“本”,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要实现依法治监和依法改造的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运用刑事、民事和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优秀法律人才。要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学习培训,全面提高警察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引导广大警察积极参加成人高考、电大、函授、在职研究生等各个层次、各种方式的在职法学教育培训,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高法律专业或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警察的比重。要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普法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普法考试真正起到以考促学、巩固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改造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三、固法治文化之“形”,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监狱的规章制度,既是监狱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对监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使监狱规章制度真正转化为内在约束,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指南。要高度重视制度的立、改、废、编工作,对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制度,要及时废除;对不规范、操作性不强、前后矛盾的制度,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上升为制度;对各部门工作所需的制度,要分类组织汇编。要编印《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建立和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实现岗位职责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外观标识统一、文书表册统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基本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办事、管人、理财,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四、聚法治文化之“智”,夯实监狱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把握监狱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就必须认真开展监狱法治理论研究,以监狱法治理论研究带动机关文化建设,为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充实力量、整合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题攻关,提高研究工作成效。要摸索和积累全省在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特色监狱建设、布局调整、监企规范运行、工人管理等重点工作中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经验,并将理论成果运用到监狱工作实践中,切实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监狱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指导。要开展优秀法治论文评选、法治论坛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监狱警察投入理论研究,集中民智,为监狱工作科学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第五篇:深入推进监狱廉政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监狱廉政文化建设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适应文化管理趋势的现实需要。当今,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那么这个阶级或组织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落后,甚至淘汰。而廉政文化在这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大熔炉里,健康、文明的廉政文化不仅能激发民警队伍的活力与战斗力,而且能通过民警良好的素质、积极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来教育、影响和感化罪犯,促使罪犯积极改造、提高改造质量。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抑制亚文化影响的客观需要 监狱民警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工作、生活、不仅受到主流文化的激励和塑造,还要受到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法规不完善。(1)权利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狱法》规定监狱机关有减刑、假释建议权,保外就医决定权。由于人民法院对罪犯改造的现实表现不是很了解,只是书面材料的审查,同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个人都进行调查核实,罪犯在改造是否真正积极改造,认罪服法,符合减刑、假释条件,主要由监狱定论,因此,在罪犯减刑、假释环节中腐败行为的滋生留下了漏洞。(2)《监狱法》中的有关法条语言不严谨。如第二十 1 九条、五十八条规定,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而假释的实质条件是“不致再危害社会”,以及对罪犯的处罚种类等,这些内容在表述上语言含糊,规定不具体,操作上主观随意性大;本部门规定的许多制度不健全,落实自然不到位,长效机制未形成,为个别民警徇私舞弊提供了“合法空间”。

2.封建文化作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等级制度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现实生活中时时暴露出来。官本位的思想和观念,演变成今天“升官发财”的谬论。从政之人往往以官职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民警违法违纪案件中,升官谋财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朝权利在握,就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这种思想及行为在一些低素质的民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罪犯的教育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而有些民警业务水平和认知水平低,监管改造能力不强,法律知识欠缺,教育改造罪犯能力有限,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之人权观念淡薄,认为罪犯(尤其是顽危犯)不可救药,不用武力不足以制服和威慑,于是侮辱罪犯人格,打骂体罚罪犯的粗暴现象时有发生。

3.内外社会影响。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等的影响。目前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日以加深,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相互掺杂,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样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2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诸如人情关系的功利化,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歪风不减,公仆意识、自律意识淡薄,监狱民警不可避免地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和侵蚀。由于监狱民警受负面的影响,因此,有了适当的条件、机会,便有可能掉进泥潭。

4.监狱工作压力大。工作方面包括对民警管理不科学、工作不顺心、压力大等等。制度不健全,考核不科学,用人不公道,很容易产生行贿、受贿的现象。奖罚不公,尤其是年底有关奖励不公,以及以罪犯拉扯不清,造成民警违法违纪。监狱民警集艰苦、紧张、困难、危险等于一身,其工作的危险性、艰苦性和复杂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和想象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已闭,提高警惕”是监狱民警的真实生活写照。“职业倦怠”突出,“生物钟”严重破坏,多种疾病居高不下,身体健康受到损害,长年的高压疲劳和消耗,付出与劳动报酬不成正比,势必对手中的合法权利使用产生冲击,造成民警违法违纪问题。

5.家庭关系不畅。多数监狱民警长年在监狱(监区)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未婚民警找对象困难,成家民警回不了家,休息没有保障,造成许多家庭危机或变故。另一方面,监狱民警家庭不富裕。多数民警妻子是家属,没有收入,依靠丈夫一人工资养家,子女教育、赡养父母、朋友交往等开支,致使个别民警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利取得一定利益。因此,要通 3 过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调节和干预民警的思想行为,培育和激发民警内在的力量,不断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增强民警队伍抵制亚文化侵蚀的能力,引导民警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警的思想更加活跃,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环境、福利、培训学习等的要求更高,原有仅靠行政或一般物质激励机制已不适应他们的需要。廉政文化能发挥很强的趋同效益和凝聚功能,使民警自觉产生符合群体的趋于一致的行为习惯,增强职业荣誉感,关心监狱工作的发展,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了文化激励功能。营造优美的监狱(监区)环境、浓郁的文化所以氛围、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热情,缓冲工作压力,促进民警的身心健康。因此,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正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广大民警长期臵身于一种文化氛围中,自觉纠正、反思自身行为,长期就会祛除不良思想和言行,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习惯,进而构建最根本作用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廉政文化建设推进路径

(一)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形态的培养路径

1.整体形态培养。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导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包括:自我超越的激励,共同愿景的培养,整体规划目标的确立,团队文化的形成氛围,以及开 4 放、民主、高效的文化体系建立。

2.群体形态培养。领导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包括:通过提高认识来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自觉性;通过明确重点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针对性;通过改进方法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有效性;通过健全制度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持续性。监区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主要包括:制定监区民警廉政文化目标规划;具有浓厚的监区廉政文化氛围;关注社会廉政发展并开放交流;民警与罪犯之间关系和谐;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善于学习并创造性工作。研讨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真正研究型研讨小组,能发挥正规的执行组织起不到的作用,能把每个人的潜力激活,能给整个组织带来巨大的活力。

3.个体形态培养。其培养目标是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培养,使民警的公正廉洁执法理念成为终身的一种责任。基本途径是(1)引导民警在实践中把公正廉洁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2)培养创造型廉洁执法民警;(3)创造公正廉洁执法条件。

(二)廉政文化建设文化形态的培养路径

1.以理想信念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理念。监狱民警长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内容复杂,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信念缺失等问题。而用理想信念来培育民警的职业倦怠和信念缺失的根本途径,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 5 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引领、教育、武装民警廉洁从政的思想。

2.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操守。监狱民警肩负着特殊职能和义务,因此,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之风;加强党的健康政治生活教育,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底蕴的世界观、实践观、价值观和作风观教育,是培育民警廉政队伍职业操守的重要路径。

3.以法规制度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行为。监狱民警的职能决定了其职业行为必须处于公平正义和高效廉洁的规范执法状态,要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教育民警必须具备的知识,这对正确审视民警的职业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领民警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以法规制度培育民警廉政队伍,是优化监狱管理行为的根本途径。

(三)廉政文化建设发展形态的培植路径

1.廉政队伍的开发。(1)观念开发。廉政文化是一种管理理念,是监狱持续发展的需要。(2)教育培训开发,注重把握廉政文化的精髓,加强培训的系统规划,设臵有效的培训组织体系。(3)制度开发。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考核机制,推动 6 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4)载体开发。主要是加大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的力度,积极打造基础性平台,推进廉政信息化力度,营造廉政环境和氛围。

2.廉政队伍的使用。(1)完善机制,发挥激励保障作用。包括建立领导廉政运行机制;考核考评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2)发挥团队整体功能的作用。(3)发挥典型指导作用。即通过培养一批有说服力、有前瞻性、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单位(个人)典型,来促进监狱机关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3.廉政队伍的评估。(1)廉政文化氛围的评估。包括民警的廉洁理念、价值观的确立等;监狱上下、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程度;廉政团队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2)廉政队伍建设状况的评估。包括绩效管理评估,宣传体系的评估,激励机制的评估,保障机制评估(组织结构、战略、制度、人员等要素的配臵情况)。保障机制主要是完善“五种机制”建设,即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不敢腐败的严厉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激励机制。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监狱廉政文化建设在促进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监狱工作的发展,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建立系统构想和规划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系统构想和长远规划。1.做好长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 7 标任务、组织领导和相关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廉政文化建设的骨干,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尤其是对优秀廉政干部的培养和宣传,为提高廉政文化品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廉政文化建设涉及监狱工作方方面面,并有其独特的内容。一是加强教育(包括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打牢廉洁执法行为养为;二是落实责任,细化廉洁执法任务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民警尤其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机制,加强廉洁执法风险防范(包括:梳理廉政风险、规范业务流程等)。着重在围绕重点部门、业务、岗位和环节上下功夫;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包括:民警在岗在位、警容风纪、制度落实、执法现场检查等),严格程序监督和执行办案质量评查制度,公示执法事项办理结果。五是加强廉政文化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意识,完善工作制度,量化老魔标准,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六是开展系列廉政活动,注重理念渗透及制度落实,在系统内养成自律习惯,营造人人重视廉政、处处体现廉政文化的氛围。七是构建廉政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精神是民警廉政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更是民警的精神支柱和监狱之魂。监狱要凝练出自己的廉政理念,包括文化理念、作风理念、精神理念等。廉政理念将长期影响民警的思想,指导民警的行为,推动民警廉洁自律,拒腐防变。

(二)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价值取向、精神塑造,到规章制度、环境营造,从宣传发动到具体实施,都要贯彻人本思想,始终把民警的利益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起点、主体内容和最终归宿。”1.要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尊重民警的知情权、举报权,通过各种层次会议形式,维护民警参政议政权益,努力创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的对人珍爱和尊重的政治环境。2.针对监狱工作压力大的情况,监狱要做好从优待警工作,关心民警的身心健康。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奖惩措施,鼓励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提高廉政队伍的创新能力。4.优化竞争上岗机制,杜绝暗箱操作,为民警搭建人尽其才,自我实现的平台。

(三)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人从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一定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一开始就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或影响”。如“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明.格言)等等,这种文化精神应是我们民族道德素质的灵魂。因此,这种文化能够促进民警树立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邓小平)。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以品味高尚、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产品,丰富民警生活,为公正执法、勤政廉政夯实思想基础,为监狱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扎实推进监狱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思考》

[2]《党风廉政建设》 [2]《法治论坛》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