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接山镇关于申报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材料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4-719029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8 02:56: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接山镇关于申报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材料

接山镇关于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

申报材料

接山镇共有52个行政村,6.5万人,12.8万亩耕地,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2014年度财政收入4246万元。接山镇位于东平县东部,与肥城接壤,距泰安市60公里,331省道从境内穿过,境内有丁接路、鄣王路、龙蔴路、接黄路、象山路、滨河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接山镇是山、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物质丰富。接山镇南临大汶河,汇河从境内穿过,水利资源丰富,接山镇区域内文化资源雄厚,有鄣国、古遂国遗址,传统村落呈星状分布与境内,古民居保存良好,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旧址和香山战斗遗址分别位于境内常庄村、徐坦村,接山镇文物古迹众多。

一、接山镇扎实有效的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1、以泰东路形象提升工程为重点,强化交通沿线环境整治。投资300多万元,对泰东路沿线进行整体形象提升,主要是镇驻地、鄣城村两侧实施绿化带、人行道改造,安装路灯,镇驻地、鄣城、席桥、接山等村文化广场建设,镇政府开放式办公场所改造,镇驻地排水沟改造,沿线村内沿路街道硬化、绿化、排水沟建设等工作,有力的提升了沿线整体形象。

2、以清理农村“四堆”为工作重点,强化村内环境卫生整治。以实施“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为抓手,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村以清理“四堆”为重点,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员行动的氛围。以沿泰东路、鄣王路、丁接路、龙麻路、接黄路沿线村庄为主线,把大街小巷内的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尤其对进村主要道路、环村路、硬化了的道路为清理重点。

3、以推广“边角经济”为重点,强化村庄绿化力度。围绕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借助“边角经济”的经验,各村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选择适宜苗株,广泛进行植树进行绿化。

4、加快文体小广场建设速度,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接山镇52个行政建起57处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的村有40个村45处,有12个村已建好小广场。同时,各村培养一名文化带头人,以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体小广场等设施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目前,接山镇有庄户剧团3个,广场舞队伍24支,实现了文化共享。

5、以文明一条街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接山镇各村选一条村内主要街道作为文明一条街建设,制作了以村规民约、十大不文明行为、我的中国梦、新二十四孝图、文明宣传栏、科普宣传栏、志愿者服务、村务财务公开栏为主的宣传版面。各村建起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通过“美在接山 感动齐鲁”活动的开展,选树一批各类典型,各村都评选出了“四德”人物,制作了版面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诚信户”评选等群众性文明风尚创建活动,营造了“人人遵守公约规范,处处树立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6、以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强力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建设。接山镇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健全各村保洁机制、成立保洁队伍、垃圾池建设、建立垃圾处理中转站为工作重点。接山镇共有保洁队伍53支,保洁人员195人。各村在主要街道集中、定点建设了垃圾池,安放了垃圾桶,全镇共建垃圾池156个,安放垃圾桶151个。镇成立了6人的保洁队伍,购买了垃圾清运车,总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垃圾处理中转站。

2014年接山镇被命名为泰安市“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先进单位;市“四德”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二、接山镇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底蕴丰厚。

接山镇因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特色,文化遗迹、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众多,呈星状分布于境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接山镇物质文化在鲁西一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存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影响较大,不但是地方特色文化“东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史尤其是民居研究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1、古国遗址。接山镇境内有两大古国遗址,分别是位于鄣城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鄣国遗址和位于上遂城村的距今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遂国遗址,在当地至今流传着古鄣国和古遂国的民间传说。这处古国遗址对考究东平具历史和科学价值,给接山镇历史文化添上了浓厚的一笔,显示出接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2、戴村坝。在接山境内,大汶河与大清河交界处矗立着有素有江北都江郾之称的戴村坝,戴村坝建于明朝初期,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戴村坝其水利设施功能造福汶水两岸人民,也给其带来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为东平十大旅游景点。戴村坝于2014年成功申请世界自然物质文化遗产。

3、接驾坊,位于接山镇滨河大道与泰东路口处,是接山镇标志性文化建筑,给接山文化旅游带来亮丽的一道风景。据《东平州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途径东平,地方官员在此接驾,此后当地政府在此建起此接驾坊,接驾坊于2010年进行重建。接驾坊也是泰安方向游客来东平旅游“双线串珠”的起始点。

4、接山镇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接山镇境内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众多,从大汶河北岸向北依次分布着前口头、鄣城、苍邱、常庄、尹山庄、山神庙、蔴子峪、尹山庄、上遂城、朝阳庄、中套等十余处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2014年接山镇结合“乡村记忆”工程,申报了镇和村8处传统文化古村落。其中常庄、中套被命名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在大众日报、泰安日报、泰山晚报、今日东平、东平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几处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

前口头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它位于大汶河北岸,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自然风貌,形成于元明时期,村内至今分布着栗氏大院、解元府、戴家楼、栗氏两兄弟院、栗氏劣绅院、栗家家庙和一些清、民国、文革时期的古民居、民房。其中,戴家楼,现保存两层,据村中老人讲,戴姓在老村中心建起七层高的楼,当地谚语:“先有戴家楼,后有扁担沟”,意思是当时站在戴家楼上看大汶河,只有一扁担宽,说明村的历史悠久。解元府,是该村清解元栗文英的府邸,光绪年间考中解元,当职于济南常山府,现保存良好,其孙居住。苍邱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据说东汉时的东平王刘苍驾崩后,安葬于此,故以“苍邱”命名,沿用至今。以“樊家大院”、“李家大院”为代表的古民居,其中清代樊家大院原为三进院落,现存前堂和后楼等建筑5栋,总面积290平方米。李家大院有300多年历史,现存东西厢房、大门及门等,其建筑结构多以青石为地基,墙体外包青砖内加土坯,顶是木与瓦结构,地基多高50至1米多,主房多高出配房,村居多是四合院结构。

常庄传统文化古村落和古民居,分布着常庄寨、颜氏大街南院和北院老宅、大圈门、窟窿门、保险楼、复圣庙、72胡同等明、清、民国、文革时期的具有鲁西建筑风格的古民居,以及庄北颜家林、庄南赵家林等现今仍保持着原有风貌。其建筑材料取自当地的青石,配以青砖、木,结构浑然一体,独具匠心。其中最有名气的是颜家家庙,即复圣庙,建于明朝早期,现存三间正殿,因“复圣庙”还有一段流传至今着钦差拜庙的故事,明朝后期,东平有一知府,听说常庄南门为八字门,即认为有反意,命人勘实上书皇上,皇上即命饮差巡查结案,这一日行至蓆桥村,探听常庄之事,有一老者向饮差说道:“常庄虽修八字门,原有圣人庄中存。”饮差忙问缘由,方知常庄有“复圣庙”(颜回庙)。即步行至常庄,三拜九叩至庙赡仰。知原是州官枉奏,回京复命,并弹劾其;常庄村内还有一处抗战时期历史文化遗址,即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遗址,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陆房战役后,东进支队指挥司令部设在该村颜景润家,故称“窟窿门”,一一五师在此总结陆房战役的经验和教训,对干部进行整顿,并在此休养和扩充队伍。因传统文化村落和古民居以及抗战历史事件给常庄村带来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气息,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山庄传统文化古村落和古民居,多集中在龙蔴路以北,北至庄的边缘,沿龙蔴路分布着“中间瓦大门(积善门、助举门)”、“西瓦大门(西官大门)”、“东瓦大门(武举门、练武堂)”三个古民居建筑群,以及民国、文革时期民房,其建筑多具山西风格。中间瓦大门在3个瓦大门中最为雄伟壮观,也叫“积善门”或“助举门”,大门七层通石大台阶,东西两侧有两块大门枕石,高0.6米,宽0.6米,长1.2米;两扇黑油漆大门,红漆镶边,门上栏蓝漆漆底,龙凤戏珠,金色画面;两壁下部,用青石砌垒,白灰抹缝;房檐上青砖刻有花鸟虫草,房顶双斜,方砖铺罩,青瓦盖顶,屋脊下垂,木雕精细,吉星高照,雕梁画栋,十分庄严;西瓦大门 亦称“西官大门”,是官家府邸。该大门是南昌巡抚尹国昌的府院,建于清朝壬午年,其大门高4.9米,长4米,宽3.9米,5级台阶,系条石木结构,门前两侧有石狮子一对,形似蜷毛兽,蹲式翘尾,警觉欲搏,雄壮威严,房脊造型雄伟,雕工精细,正脊两端,按有龙形正吻,垂脊按有狮子、麒麟、天马、海马、螭吻、凌云,檐角飞翅,脊兽欲驰;东瓦大门 亦叫“练武门”、“习武堂”、“武举门”,建筑年代晚于中西瓦大门上,是由即补守备尹式瑞重建,有很多房屋年久失修,雨漏顶斜,墙残壁断,特别是那些古建筑,因维修费用高,严重破损,目不忍睹;尹家大厅:为尹家大院现存会客厅,三间,立山灰瓦顶,两架上有彩绘图案,厦壁上有砖雕纹饰,保存较为完好。尹山庄村古民居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套传统文化古村落和古民居,以“崔家大院”为代表的古民居多,传统文化村落占整个村庄的80%以上。村域内曾被一位水利专家称之为“东平小盆地”、“天然地下湖”当地有“七十二皇泉”的传说。

5、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众多。接山镇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活动的重要区域,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众多。前面介绍的位于村内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遗址外,还有位于徐坦村西有香山战斗遗址,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东平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瓦解日本侵略者围缫的一次重要战斗,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接山镇政府于2013年建设了香山战斗纪念馆。位于接山镇山神庙村、牛山庄村、麻子峪村、李山头村等村的八路军后方医院遗址。位于牛山庄村东山上 掩护八路军的山洞等。

6、其他文物古迹,如:接山上庙,于2010年进行了修缮和扩建,接山村主席台;歪老婆山灵泉寺摩刻(接山村);双象山石刻(前寨子村);山神庙村的碑刻、摩刻;中套村的七十二黄泉遗址;分布在东杨村、上东村、上西村、林马村的古墓群等。2013年蓆桥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7、接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接山镇山青水秀,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给接山镇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就了肥沃的土壤。近几年接山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保护,接山镇有民间故事20项,有石腚锤子、石奶坡、金马山、乾隆帝修庙、扁担钩子、佛峪传奇、“九顶山”、“两狼山”、遂国覆灭记等民间故事;喜庆礼盒、吃喝碗等民俗30项;民间传统工艺10项,像柳编,编蓆、编筛子、编筐、束条帚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于2012年、2014年接山镇申报了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分别是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接山吃喝碗、鄣城熟肴、鄣城豆腐丝、鄣城香油。

民间故事中最典型的是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接山镇蓆桥村,此故事在接山仍至肥城、宁阳、汶上、平阴及山东省,以及整个东北三省至今流传着。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东封泰山。途经汇河西岸,时逢河水暴涨,桥被洪水吞没,又无船只渡河,真宗皇帝面对大水叹息不止。李黑龙变化龙身伏在汇河之上,用苇蓆遮身,形成一座桥,让真宗车辇从其身上碾过。真宗过河后见河水染成红色,过桥时,由于车辇过重,车轮将龙的脊背碾破、龙尾被碾断,河水被黑龙的鲜血染红。真宗感其恩,遂将其桥命为蓆桥,将其村名汇泉村改为蓆桥村,用以纪念李黑龙。该民间故事在此流传一千多年,李黑龙扶弱救贫,除恶扬善的精神鼓励着一代代接山人民,拼搏、奋发向上、干事创业,谋求发展,创造美好生活。2011年接山镇退休老干部齐作功编纂出版了《秃尾巴老李传奇》一书。

民俗中接山吃喝碗最出名,是接山镇及方圆几十上个乡镇喜事招待贵客的一种饮食工艺,“吃喝碗”又称“大碗席”、“大件席”,又因上菜数量不同,亦称“两大碗”、“四大碗”、“六大碗”。接山“吃喝碗”以接山镇刘所村刘氏“吃喝碗”最为出名,它由满汉全席和“临清清汤宴”演变而来,其特点是简易实惠,突出酸、甜、咸、辣,共十六个小喝碗。对接山具有地方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启到了保护与传承。

8、制定措施,加大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一是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接山镇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文物保护实施意见,加大对破坏文物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加强群众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多措并举,从资金、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来保护现有文物。2014年接山镇聘请了山东文物设计院对常庄、中套两个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二是接山镇制定了促进非物质文化保护措施,对非遗项目在资金上重点扶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挖掘,研究制定非遗项目的保护与计划。

三是创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工程,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创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工程,争取上级文化部门对文物保护的资金,从而推动接山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是接山镇制定了以滨河大道、汶河为框架,各村文物古迹为辅的乡村旅游开发战略纲要,重点突出乡村旅游,促进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五是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尹山庄村和徐坦村分别于2008年、2013年编纂出版了《尹山庄村志》、《徐坦村志》。鼓励历史文化村编纂出版各自的村志,促进村文化的传承,接山镇将组织人员编纂出版接山史志和接山文化史志,促进接山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二篇:镇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镇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申报材料

砣矶镇位于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庙岛群岛中部的砣矶岛上,南距蓬莱36公里,北距大连75公里,全镇岛陆总面积7.11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8000人。

近年来,砣矶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基础、求突破、促转型、谋发展,镇域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全镇所属海域辽阔,水中藻类等微生物十分丰富,水温适中,适宜海参、鲍鱼、海胆、扇贝及各种鱼类繁衍生息;201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1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2055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1%、23%、8.7%。经过近年建设投入,城镇交通便利,医疗、教育、金融、通信等公用设施日渐完备。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更是空前活跃。几年来全镇先后组织开展了星级示范村、文明企业、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妻子、好邻居等评比评选活动,井口村、北村、西村先后被XX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涌现出了山东省“十佳兵妈妈”朱桂芝、XX市百名孝子葛桂兰、XX市十佳文明家庭王成山一家、勇于救人的张仁群、王亲杰、爱亲孝老先进人物张淑芝、高淑枝等多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带动了全镇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依托镇综合文化站、渔家文化大院、文化健身广场等场所广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鼓励各村组建了专门的文艺演出队伍,并在传统节假日,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贴近民生实际的文艺节目,既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凝聚了人心民智,极大地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特别是近年来组织举办的“砣矶镇民俗文化周”和“砣矶镇民俗风情摄影展”,既活跃了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广场文化的蓬勃兴起, 砣矶镇海岛文化别具特色,底蕴丰厚。有后口古遗址(位于后口湾北部)和大口古遗址(位于井口湾西北侧)两处。同时,具备天然神赐、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感天泣地、唯美动听美丽传说的“千年古寺”;有古朴典雅、风格特异的石砌“百年老宅”;有海鸥竞飞、遮天蔽日、鸣声震耳、鬼斧神工的高山岛、姊妹峰;还有令人流连忘返、图案各异惟妙惟肖的天然石林--海石画廊,都是一处处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处女地。砣矶岛气候宜人,海水清澈,岛上奇石遍布,岸礁争险斗奇,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进入近代以来,砣矶岛发达的渔业和造船业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的发源地,也曾是明清时期胶东地区最大的帆船制造基地,更是驰名中外、曾是清代皇帝乾隆御用砚台材料的原产地。砣矶渔号雄壮浑厚,震撼有力,曾被烟台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2008年6月,以《砣矶渔号》为蓝本的《长岛渔号》,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镇朱大相为省级传承人;我镇刘延安的《长岛木帆船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船形逼真,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还有独一无二的砣矶砚石,其石质属浪蚀条带绢云母千枚岩,内含云母、石英、绿泥石和多种矿物成份,石色有赤黑白蓝,由于风剥雨蚀,海拍浪噬,一块块石壁被勾勒出多姿多彩的图案,有的似彩云追月,有的似江河奔流,有的似龙飞凤舞,叹为观止。清代乾隆皇帝所用的砚台,现存于北京古宫博物馆。我镇王守双的《长岛砣矶砚雕刻技艺》已被列入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雕刻的砚台形态各异,技艺高超,多次获奖,远销中外,具有极高的使用和收藏价值。

优美宽广的大海与团结向上的民风完美结合,使我镇一直沿袭着敢于拼博不怕困难的抗争精神。岛上民风纯朴,古有“救命的砣矶”之美誉,今有闻名中外的2003年“2·22海难”舍身战风浪、勇救81名落水者的感人事迹。“砣矶岛渔民”曾作为一个英雄群体入围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感动中国2003人物”20位候选人之一。几年来,砣矶镇人传承着“忠诚博爱勇敢奋进”的砣矶人精神,成功实施救助多条遇险船只,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风大浪高等恶劣海况,挽救了20余人的生命和大量物资,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近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下,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2.22海上抢险救助有功单位”,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XX市委统战部、XX市人事局授予“全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共XX市委授予“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乡镇”,被XX市授予“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授予“建设长岛先进乡镇”。

第三篇: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县第十三次精神,奋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厅领导对我镇示范镇建设进行检查指导,这必将对我镇示范镇建设乃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帮助油墩街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我镇XX年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城、争先进位,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口强县快速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项目建设为纲领、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前提,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点,脚踏实地、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将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规划为前提,全面完成各类规划修编工作

我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油墩街镇XX—2030总体规划》、《油墩街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

通过对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镇区用地布局与交通道路状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立足实际、亮点突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的规划理念,以“有序完善老城区、快速推进示范区、稳步发展工业区、积极开发旅游区”为发展思路,未来规划形成“一核一轴半环、三片三心”格局。“一核”即油墩街镇区;“一轴”即沿景湖公路形成的镇域经济发展轴;“半环”即县乡公

路经由两中心村和彭丰村等形成的镇域北部经济发展环;“三片三心”即以镇区为中心的油墩片和潼莲片及以桥头为中心的桥头片。按照规划将集中精力发展三个经济区即:镇区经济区、桥头经济区、潼莲经济区;着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果业种植基地、泡桐种植基地、商品粮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基地、药材种植基地。

二、以项目为核心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新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今年以来我镇陆续进行了灾区集中建房安臵点、庙前路开发、油墩大道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墩大道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我镇集镇中心地带,为我镇向北扩展的黄金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亩,建设内容包括房产、地产、城镇主干道及市政基础设施等。该项目对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开发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申报了一批城镇建设项目

在充分加强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申报了一批确有必要实行,又困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启动的项目,包括:

完善了一批原有建设项目

上一届党委、政府匆忙上马了一批城建项目,致使一些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有序开展。今年二月,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油墩街镇当前所处的困境,抽调组织部、国税、地税、审计、公安局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入驻我

镇,从十四个方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全方位集中清理,为今后我镇项目建设的全面有序开展作好了铺垫。

落实了一套有效工作机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首先必须坚持规范操作、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成立了城镇建设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纠纷调处、审批规划、资金结算和工程推进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作为该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要求做到:

一是坚持日常值班管理制度。指挥部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二是坚持请销假制度。指挥部人员请假,一日内由副指挥长批准,一日以上由指挥长批准;三是坚持例会制度。指挥部每星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办公例会,用于通报情况、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布臵工作,每次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指挥部下设各组,每周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四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民主集中制、听证制、备案制及结果公开制。利于完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失误。

三、以招商为“源头” 全民招商引“活水” 依托县工业园区平台,通过广泛联系、主动出击,新引进三个项目落户鄱阳工业园区,其中两个投资过亿元,总签约资金达亿元,按照“企业有事不撒手,企业无事不插手”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认真当好企业的“服务员”,镇里落实一名班子成员长期驻点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办证审批、施工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品博实业公司已在县城园区租赁厂房生产,芦田园区总面积XX0多平方米的一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正在加紧建设,预计第三季度将正式投产;百达新材料公司一栋10000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已

建成,另一栋厂房和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六月份将批量试产;桐源林业科技公司两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已基本建成,设备即将安装到位,有不少订单正在等待生产;绍强鞋业厂房和员工宿舍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准备投产。

四、以管理为抓手

构建城镇管理新格局

今年在原有城管中队的基础上增设环卫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力量。同时将修建垃圾池,购臵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良好风尚,对镇区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开展一次综合大整治,大力扭转城镇“脏、乱、差”的形象,逐步美化镇区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扶持

在进行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往往占地面积较大,而每年的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从而无法有效的完善镇区的功能结构。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城镇建设和返乡创业项目立项审批予以优先批复,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优先安排,每年不少于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帮助油墩街镇拉大城镇框架,做大城镇商贸。

税收分成方面实行让利

在油墩街镇辖区内项目建设、条管企业等产生的税收收入全额下划油墩街镇;由油墩街镇引进落户所有工业园区的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全额下划油墩街镇。

部门职能方面实行延伸

县各有关单位在油墩街镇调整完善或合理设臵派出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尽快恢复国税、地税在油墩街镇分设机构。凡在油墩街镇设臵的派出机构,对其领导班子调整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油墩街镇党委、政府意见。

信贷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在乡镇缺乏良好的融资平台,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建议金融机构在油墩街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户大额信贷试点业务。

第四篇:高山镇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先进材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荥阳市高山镇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先进材料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西接巩义市、东临上街区,面积61.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组,辖区总人口2.9万人,310国道从镇域东边缘通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从镇域北部通过。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9亿元,财政收入35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

近年来,高山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群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扬“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高山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改善民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曾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阀门之乡”、“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阀门重点产业集群区”、“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卫生镇”。2008年以来,高山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强化社区功能为核心,在全镇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其中高山村、冢岗村及竹川村三个村于2009年通过了郑州市城乡社区建设“双百工程”验收,为加快推进我镇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摸出了新经验、趟出了新路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吃透情况,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夯实基础

一是广泛调查摸底,吃透基层情况。为了使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更贴近全镇实际,让群众能够享受到更贴切的服务,高山镇组织人

员深入到镇直单位、企业、农户家中进行调查摸底后,针对调查了解的情况结合现有的基础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围绕现实找优势,面对不足找差距。二是成立组织,强化引导。高山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周进良为主任的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把相关村的支部书记、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威望的党员代表、致富能手等人员吸收到协调委员会之中,充分发挥这些见识广、经验丰富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三是学习先进经验,对照经验定方案。高山镇组织人员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的胶南地区实地参观学习,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发动群众,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广泛参与

为了达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目的,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工作中,一是组织召开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镇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建设工作动员会,对全镇的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二是利用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高的优势,开辟专题宣传栏目,每天进行播放,宣传建设农村社区的有关知识。三是利用宣传栏、在明显位臵书写固定标语,宣传社区建设知识。四是印制社区建设知识宣传单10000份,下发到每家每户,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加大投入,综合整治,突出成效,干出特色

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优美社区。近两年来,高山镇积极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不断完善镇村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动员全镇人民积极开展改水、改厕以及庭院改造的“三改”工程。截至目前,全镇共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43座,完成改厕任务7350座,完成沼气池改造1809座,垒砌粉刷文明墙7141平方米,清理垃圾1730立方米,修补道路4000米,公路绿化15.5公里,建成高标准文化广场三个,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环境。对镇区道路进行了全面绿化、亮化,安装路灯522盏,栽植各类绿化树木70000余棵、花草40000平方米,建设游园6个;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社区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组建了20支镇村环卫队伍,购臵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环卫设备,配齐了相关设施,制定了《高山镇社区卫生保洁管理办法》,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明确各自责任区域和保洁标准,对街道坚持每天清扫,全天保洁,同时加强垃圾处理管理力度,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使各社区真正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二是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建设民主社区。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各个社区首先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入手,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联户体系,发动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全面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群众的监督权,不断改进村委会工作。为

了加强村民管理,依照法律法规,结合本镇实际,在广泛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同时,组织各村对《村规民约》及《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修订、修改,提高了对村民的约束力。坚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各社区必须按照“4+2”工作法要求,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实行民主决策,切实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各社区设立了群众意见箱,收集村情民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各个社区村委会必须每月把村两委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办事程序等内容向群众进行公布,以便群众方便查询和进行监督,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建设文明祥和社区。高山镇在社区文化事业发展上,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先进工作者都要进行评选和表彰,树立了正气,有效的提高了群众素质。高山镇不断壮大社区业余文艺表演队伍,利用冬闲季节,组织各个社区业余文艺表演人员,坚持开展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镇每个社区和行政村,都建设了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培训室,建有读报栏、宣传栏,并以社区文化大院为平台,利用健身广场、门球场、篮球场、老年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利用会议、电视、标语、宣传栏、印制宣传册等形式,切实加强群众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村民活动,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

德风尚得到弘扬。高山镇被评为“第四批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普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和谐社区。高山镇成立了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的镇便民服务中心,使劳动保障、民政、农业、土地、司法、计生、家电下乡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都进驻进去,并完善各项制度,真正将便民服务落到实处。高山镇建成的三个社区办公建筑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便民服务站,制定了相关制度,落实了办事人员,增添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等相应设施,基本信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积极为群众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各社区均建立了高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群众办理合作医疗,全镇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5%,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救助上,全镇共有低保户、五保户601户817人,已达到了应保尽保。每个社区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完善了相关制度,将环境保护、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政策咨询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并不断地推动志愿服务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使志愿者服务成为经常化、制度化。辖区各单位也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智力支持,做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高山镇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学法、守法、用法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法制观念,有效减少了邻里纠纷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已建成社区均成立了社区警务室,辖区每个社区及村都建立了联防队伍,每天

进行巡逻,保证了辖区平安稳定。同时组织社区内各类单位认真搞好内部防范,特殊部位及时安装报警系统或摄像系统,提高了防范能力。历年来高山镇未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高山镇从日常小事抓起,在建立调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纠纷排查工作,对发生的民间纠纷,及时进行调解,民事调解率和调成率达到98%以上。高山镇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制定措施,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刑事解教人员的帮教和安臵工作及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等工作,落实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已形成由镇至社区及村自上而下的群防群治和综合治理工作网络。

第五篇:省级示范镇建设情况汇报

省级示范镇建设情况汇报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生态环保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工业支撑,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

一是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实力***。以53项投资过500万元的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发展汽车部件、新材料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推进总投资19亿元的海洲粉末冶金制品扩产项目、晶鑫蓝宝石晶体材料深加工项目、瑞斯福高铁配件项目、万国潜水电泵扩产项目、海华变截面板簧扩产项目、宏泰高铁零部件项目、安博断开式平衡轴项目、康强训练器材项目、华锐矿山、耐火机械项目、锦岳大型机械、石化设备配套装备部件项目,同时抓好资豪、华翔、鲁博、荣强、雷恩、鲁桥、银晟等项目的建设、投产。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名商标,鼓励扶持企业搞好资本运作,积极推动海华、宏泰、资豪、颜塔等企业启动上市、上柜程序,形成多层次融资平台。同时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抓好装饰料城、汽车销售、泵都、钢材、旧机动车等市场的运营,做好***社区、小海眼社区沿张博路两侧旧村拆迁,建设大型商住区,集中发展汽车综合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太阳山圣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逐步建立起支柱产业支撑有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相匹配的新型城镇产业体系。

二是提升城镇吸纳功能,建设魅力***。突出规划引领,加快编制专项规划、各建设点详细规划,到2013年底实现规划建成区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博矾路拓宽、海洲路、白石路建设,推进东山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土路基,进一步构建城镇发展框架。投资300万元实施北峪村、小店村、东万山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排污管道7.94公里,解决部分路段雨污混流的现状,改进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机制,全力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有效运转。建设海眼110千伏变电站,有力保障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需求。推进天然气置换工程,完成4个村民用户天然气入户改造工作。建设大环卫体系,抓好镇垃圾压缩站的运转,完善环卫工人聘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村级环境卫生的整治督查力度。扎实推进生态绿化,做好镇域主干道沿线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对主干道连接线进行综合整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工作,扮靓城市形象。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设活力***。充分注重民生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运行制度,提高入住率。建成容纳420人的镇中心幼儿园,做好***中心学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养老、优扶对象医疗、城乡低保、劳动就业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建设全面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实现镇域和谐稳定。

接山镇关于申报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的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