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4-86428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7 23:28: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

摘 要: 典型报道是指用报道和宣传典型的方式树立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典范,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期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民众价值观念的急遽变迁和多元化,媒体在关注和报道那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时,在报道路径、叙述视角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新兴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信息丰富、实时互动的优势,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渠道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到传统媒体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关注人性、贴近实际、弘扬时代精神、尊重受众心理诉求、重视底层意见的新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典型报道;特点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新闻体裁形式。不仅对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极为重要,而且对弘扬时代精神,褒奖社会先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形态多样化和人们的价值趋向多元化。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背景下,网民的碎片化认知与个性化的信息诉求,推动了新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呈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与新趋向。新时期宣传报道的典型人物更加依据“三贴近”原则即尊重个性、关注人性,让典型人物走下神坛,融入本职工作生活中。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的权利、利益、表达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各方面的问题。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也贯彻这一理念。记者在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价值、利益诉求,深入挖掘生活细节,突出人物个性,尊重人的内心感受,使报道的典型形象更加丰富也更加符合现实层面的人。

一、注重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优秀美德

社会转型期,围家竞争力的提升、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优秀美德以淳化民风、凝聚人心,提高民族文化的号召力、软实力,典型人物往往是优秀美德的代表人物,在报道中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注意挖掘他们身上所蕴含的行为示范、精神激励、思想导引、心理安抚的因子,借助典型人物报道来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洪战辉,一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携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读书,读书期间挣钱养家,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品学兼优,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感动无数国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直接对社会做出巨大的经济、科技贡献,然而他们身上却闪现着不一般的优秀品质,作为普通人成了感动中国的典型。这充分说明了现如今媒体选择典型人物的标准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普通人物的优秀品德成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高扬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

202_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发表评论“从沈浩看干部形象与责任”,称赞沈

浩“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在基层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为数不少的干部愿意在繁华的大都市工作。大都市里服务齐全且方便,各种信息发达,工作交际的人群素质较高,不愿意到基层、不愿意亲临国情一线,与落后的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产值不高的农业在一起。而沈浩的典型事迹弘扬了党员干部的时代精神,对干部下基层了解国情.与百姓在一起树立了榜样,起到了示范效果,《人民日报》文中如此写到:“一个甘愿扑在基层一心为民的干部,肯定是个好干部。”

三、增加更多人性、人情话题

在任长霞的通讯报道中,展现了任长霞作为一名女性的爱美之心。“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乃点睛之笔,让人顿感局长也是普通女性.是有灵有肉的人。有着七情六欲。从而更为她的努力和卓然的业绩所打动。“杂交水稻”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媒体除了浓墨重笔报道他的不朽业绩和突出贡献外,“新闻l+l”节目也关注并报道了他买车的事情。靠自身的劳动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袁隆平家产过亿,光顾一次车展,欲买部汽车,一改过去科学家奉献一生、清贫一生.家里日常用具都成古董的形象,得到绝大多数观众、网民的支持与认可,大科学家买部高档车,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正常需求。

在抓住典型人物蕴含时代精神的闪光点的同时,抓住典型人物的人性人情,展现从普通人成长为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新时期典型人物事迹报道,非常注重还原典型人物的个性、本色。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洪战辉也曾经想把捡来的妹妹送回她亲身父母身边来减轻生活压力的描述。摒弃传统典型人物报道对“高、大、全”模式的运用。深入采访对象的实际生活之中.关注生活细节中体现的人性之美,使典型人物具有更多的亲和力。典型人物形象的多视角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他们作为普通人血肉丰满的真实一面,使受众在心理上、情感上更容易产生接近性、共鸣性。使典型人物形象的传播效果更加显著。

四、即时互动等多种技术传播手段,使典型人物报道信息空前丰富,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图文并茂,动静互补,深度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及时反映受众心声。表达受众情感,实现媒体与受众的全天候互动

人民网对待网民对典型人物的关注非常具有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论坛内容、形式的设置上,人民网不仅设立了典型人物事迹专题论坛,还特别地加入了让网友为典型人物送鲜花的传播环节,在网上列出了多种鲜花,如玫瑰、康乃馨、桂花„„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情感表达。选择能够代表自己心情的鲜花,写上真挚的情感寄语。发送在网页上,满足了网友对典型人物表达情感诉求的需要。同时,网络用普通读者、网友的情感心声引导广大群众,也进一步扩大了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强化了舆论导向。

五、多元的价值观融入到典型报道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断变化。在这个多元的媒介,多元话语,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里,个体意识的增强对典型报道 发挥舆论引导、榜样示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符

合 时代的需求,准确把握典型宣传主题,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认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 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正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

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信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源多样化,信息选择多样化。关注重点多元化,全媒体信息传播形态是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典型人物报道开始探索应用信息传播规律,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组合不同媒体,增强报道影响力,拓展报道深度。在众多媒体的不断实践和对受众心理、新闻规律的不断研究中,典型人物报道正逐渐克服过去平面化、样板化、单一化的形象,走向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的形象建构.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同时,挖掘内容、创新形式、丰富手段,着力展现先进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使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形式。

第二篇: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灾难报道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灾难报道

【摘 要】央视通过其新闻频道、微博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对马航飞机失联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媒体联动,对事件的发展进程实时跟进报道。在这次灾难报道中,央视有颇多值得业界借鉴的地方:注重时效性;心系人文关怀;强调客观真实准确;争取获得第一手新闻和权威消息;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等等。

【关键词】马航事件 央视 时效性 人文性

所谓灾难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①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考验媒体工作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报道的组织策划能力。在面对天灾与人祸时,媒体不仅仅是发布新闻的工具,更应成为承担社会道义,肩负道德重任的表率。

央视作为我国最为权威的新闻媒体,在我国有着最为广阔的收视覆盖,其影响力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202_年汶川大地震,我国开放国外媒体进入灾区现场,央视报道公开、透明,等等,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此之后,央视不断地在灾难报道中完善做法,将新闻报道准则和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越来越得到大众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202_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由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国乘客。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事件,央视通过其新闻频道、微博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媒体联动,对事件的发展进程实时跟进报道。在这次灾难报道中,央视有颇多值得业界借鉴的地方。

一、注重时效性

灾难来临之时,不论是与灾难相关的人士,还是普通大众,对于灾难的发展情况都密切关注。此时,新闻的时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时效性突出体现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微博近年来成长为国内的一大新闻汇集地,央视也开通了“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

“央视新闻”在3月8日发布的关于马航的第一条微博是一条快讯,时间是在8点33分,在第一条快讯之后连发两条快讯,又不断地跟进报道事件的发展进程。三条快讯的时间在短短16分钟之内发出,9点10分,央视正式发布了关于马航飞机失联详细情况的新闻。

在这一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中,“央视新闻”共发布了56条微博,其中有55条是有关马航飞机失联的,只有一条是当天“两会”的消息。不断更新事件进展的微博,时间间隔最短的只有3分钟。

央视新闻频道的几大直播栏目是:《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新闻30分》、《共同关注》、《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和《24小时》等。自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该事件无一例外地被放在了这几档节目的开端。并且,在节目播出中,有任何关于此事件的最新进展,都是直接在节目中进行插播。

在航班失联之后,马航立即在京召开了发布会,之后在每天的下午5:30都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情况。央视新闻频道也是在每晚的这个时间,进行实时直播。在有重要消息需要发布时,召开临时发布会。例如,3月22日早上11点左右,在澳洲珀斯的军事基地和3月24日晚10点左右,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两次临时新闻发布会,央视新闻频道都是在《新闻直播间》和《晚间新闻》栏目中,直接将信号切入发布会现场。

二、心系人文关怀

作为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是天然的使命,而人文关怀则更是一种不可懈怠的责任。

在马航飞机失联当天的热门微博中,热度最高的微博来自“央视新闻”。这条微博选择了倡议的形式,倡议人们谨慎地对待每一条消息,以避免任何不实的消息,或者不当的言辞,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之后,央视发布的微博内容,多是以祈祷、祝福为情感主线,并将倡议随文转发,每一次消息的更新都体现出对可能遇难的乘客和乘客家属的关怀。而选择以倡议这样的方式,也是呼吁大众多给予他们祝福、安慰,促使社会形成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对于新闻报道的用语十分谨慎,考虑到了每一个观众的切身感受。在马方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做同声传译的人在翻译马来西亚交通部长的一句话时,中间有一个英文单词是“miserable”,是用来形容这次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的。在翻译这个词时,他首先用的是“惨绝人寰”,之后便马上进行了修正,改为了“悲惨”。显然第一个词,是将事件表述成为了一次没有人生还的重大灾难性事件,而在任何消息都未被证实,真相仍在调查之中时,这样的词语必然会给乘客的亲属带来极大的悲痛。因此,恰当用词,照顾到每一个可能看到新闻的人的感受,是一个专业媒体人的良好修养的表现。

在一些灾难报道中,媒体会把摄像机话筒对准事件的经历者,从人文的角度观照,这种将他们的悲痛暴露于摄像机前,暴露于报纸杂志封面的做法,无疑是残忍的,因为这等于是把当事人最为伤痛的隐私赤裸裸地、无情地置于社会公众的眼皮下展览。

在这次事件中,央视新闻频道在丽都饭店派了一路记者,他们24小时蹲守在那里。但是,每一次进行新闻连线,我们都只看到一名女记者出面将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而涉及到家属面孔的画面,从未出现过。由于女性的形象和女性记者较为柔和亲切的身份,她们可以更好地卸下家属的心理防线,深入到家属中去获得第一手信息。这样的安排首先是显得更为“温柔”。其次,这样保护家属的隐私,也是对人最为起码的一种尊重。

三、强调客观真实准确

灾难报道,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是首要难题。灾难往往是突发的,是处在进行之中的动态事物,因此,各种变化的消息会不断地从各方涌来,怎样判断消息的真实性以及怎么将消息客观报道出去,对媒体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很多时候,该类新闻中出现的数字、关键词,会直接影响大众对于整个事件的判断。

3月24日晚10点,在马方发布新闻会中,马来西亚总理宣布飞机在印度洋坠毁。在发布会的直播中,电视屏幕下方的字幕是“马方确认飞机坠毁”,但发布会结束后,根据发布会的内容,央视很快把字幕改为了“马方宣布飞机坠毁”,这就更为准确。

灾难报道中很多都是较为专业性的知识,如在这次事件中,就汇集了较多关于航空和通讯方面的内容。确保这些消息可以真实准确地传播出去,一个非常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请专家作为节目的嘉宾,实时地对新闻进行解读。央视新闻在马航的特别报道中,邀请了涉及航空、通讯、救援等等方面的专家参与。例如在事件发生后,出现了很多通讯上的疑问,专家不仅对上述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解释,并且还对所有通讯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了模拟和科学分析。这样的报道不仅保证了节目制作中内容的真实准确,还方便了普通大众对于新闻的理解和接受。

3月24日马方宣布飞机坠毁后,关于这次事件的探究转向了对马方政府和机构的声讨。微博中,一些意见领袖以及媒体,都在对马方政府和机构进行质疑。随着事件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中国政府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各方也开始颇有微词。但“央视新闻”并没有发布此类微博。央视坚持一个立场:在事件的真相没有完全被查出之前,每一次发言都要慎之又慎,客观是最好的立场,摆事实是最为核心的原则。

四、争取获得第一手新闻和权威消息

灾难事件是动态的,事件背后的真相一时无法调查清楚。很多谜底在还没有揭开之前,会有各方进行多种多样的猜测。如何在团团迷雾中得到真相,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央视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首先联系到马来西亚的国防部长以及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两位是在事发之后,马来西亚政府和相关机构指定的对外发布情况的职位最高的领导人,采访他们是获取官方消息的最权威的渠道。

马航事件发布会的现场,会不定时地出现马航有关调查人员或机构领导,还聚集了各国的众多记者,因而便成为消息的一大来源地。央视在这里也驻扎了两路记者,随时与总部进行连线。在丽都饭店的马航失联家属聚集地,也都有央视记者24小时待命。央视全球的各个新闻站,都在关注有关事件的发展情况。3月22日早上,澳洲珀斯军事基地临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就是央视新闻频道全球独家现场直播的。央视在得知澳洲珀斯军事基地将根据卫星传来的信息展开搜救后,便敏锐地感觉到这里将成为很多重要新闻的发布地,因此,立即将一路记者从并不是调查或者搜救的中心的北京调到了澳洲珀斯。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往往重视如何将新闻报道出去,如何将新闻思想灌输给大众,但由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有时难以与大众即时互动,容易导致新闻报道脱离群众。而灾难报道很需要这样的反馈机制,让观众将自己的心里话和感受及时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表达才能让新闻显得更加有人情味。这些就要求新媒体去补充传统媒体的缺憾,形成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辅相成的运作机制。

央视微博充分利用了网络交互效果显著的特性,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央视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新闻,并在每一条有关马航失联消息的前面,都附上“马航飞机失联”的互动话题链接。每一个微博用户在阅读完微博之后,不仅可以直接在下方进行评论或者转发,而且可以直接进入话题讨论,方便更多的微博用户交流这一话题。

灾难报道强调时效性,要求新闻机构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合的特点多方位地报道新闻。手机现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阅读新闻的首选,央视新闻的手机客户端可以随时推送消息给手机用户。央视推送的不仅有消息,还有实时的视频直播链接,或电视直播的预告提醒。这样,就把电视、网络、手机这三种传播渠道科学地结合了起来。

笔者认为,由于央视对马航事件能及时、客观、谨慎、多方位地报道,消息来源权威,人文意识浓厚,因此,央视的此次报道不失为灾难报道的表率。□

参考文献

①李伟峰,《试论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_(3)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2_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第三篇: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阅读

当下,随着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助力教育教学实践?

一些教师更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其实,新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以什么方式读书,读传统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完全在于个人选择。两者并不冲突,阅读的深浅并不会因介质而决定。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不一定是浅尝辄止的。从甲骨文、竹简书、帛书、手抄纸书到今天的大批量印刷书籍,人类阅读的介质在不断变化,但人类思想的传承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作为教师,海量的知识存储十分必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而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而是以“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新媒体阅读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存储量,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教师只有广泛地吸收各门类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贮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阅读需要分享,基于阅读的专业对话、合作互动,对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私密的行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缺少即时互动。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大大改变了,“私人笔记”变成了“公开日志”,读书的乐趣也从“好读书,不求甚解”变成了“评论”和“分享”。新媒体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到教育大家的谆谆教诲,“观摩”到杰出名师的教育示范,从他们身上找到成长的路径,获取提升的力量,这是传统阅读难以做到的。志趣相同、有共同成长意愿的教师,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阅读群,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同步完成阅读内容,读后分享阅读心得……借助新媒体,教师阅读由个人行为扩展为群体行为,让阅读更有动力。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做新媒体时代的优秀阅读者,时刻成长自己,才能成就学生!

第四篇: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报道的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报道的新模式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时政报道由于其自身特性,对普通民众一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正因为如此,时政类报道也是当前报道创新的富矿,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近年来,媒体从业者调整自身理念,注重用户使用体验,不断运用新技术,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中得到集中展示,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爆款”新媒体报道策划。本文以202_年全国两会中广泛传播的优秀H5新闻为例,探讨时政类新闻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反映的新特点,并对未来时政报道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时政报道 H5 全国两会 创新 朋友圈

一、全国两会H5报道的新特点

在202_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于3月4日推出《两会喊你加入群聊》H5互动。用户通过面对面建群“主动”加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领衔的政府官员微信群中,进可“实时”与各位政府官员商讨国家大事,退可获得李克强总理“亲手”发的红包、获得被官员@寻求意见的惊喜。该产品充分发挥了社交传播的特性,上线不到24小时点击量超过600万,仅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用户留言就超过9万条,“总理给我发红包”“网民和总理、部长群聊点赞”的截图刷爆了朋友圈,成为本年两会报道中首屈一指的现象级产品。除此以外,中央广播电台推出的《央广主播朋友圈》H5系列,上线以来收获了超过170万的浏览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H5作为一种新型融媒体产品,并不是首次现身新闻报道。202_年,同样是《人民日报》推出的《原声回放!一起来听总理的工作报告》就在朋友圈中疯转,当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中央厨房”推出的《人大新闻发布群,傅莹邀请您加入群聊》《总理给你送“快递”啦》等H5新闻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本次的两会报道中,H5并不是新面孔,但不管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展现出当前H5应用时政类报道的许多特点。

(一)场景:从来访者到主人翁

清华大学教授彭兰认为,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适配,场景成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核心要素。H5新闻报道虽然符合当代轻“悦读”的时尚,但如果其构造的场景存在“违和感”,用户就会始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产生“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困惑,很难与自己的现实使用场景联系起来。因此,构建出一个大家熟知的场景,对提升用户好感、提高用户应用停留时间具有重要的作用。央广H5《王小艺的朋友圈》以每个人日常广泛使用的微信朋友圈为场景,运用适合移动终端的竖屏视频表达方式,将不同记者的报道制作成一条条“朋友圈”消息。在下拉、放大、点赞各个环节完美重现了朋友圈的使用体验,在音效和动画效果上也完美地模拟真实微信。据央广新闻节目中心新媒体部主任徐冰介绍,“在撰写朋友圈文字内容时,我们避免直接暴露节目名称,而是通过大家晒娃、晒吃的、晒生活的方式,以主播介绍好友生活为切入点,突出朋友圈的真实感,而不是强硬塞内容。”将这个虚拟的“朋友圈”做成了一个全屏、全景、沉浸式的场景,极大拉近了与用户的心理距离。数据显示,80%以上的网友都是通过朋友圈访问了该产品,还有13%的网友是通过微信群进入产品。

(二)互动: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移动互联网将人从工作台中解放出来,相当程度的社交空间从现实环境转移到以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社交平台中,因此不少H5报道以微信为背景进行策划展开。微信作为社交平台,H5策划如果缺乏互动感受,就很难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在这一点上,《两会喊你加入群聊》堪称典范。从接入H5页面伊始,载入界面就是大家熟知的“面对面建群”画面,而正中心的雷达扫描头像还与用户自己真实的微信头像一致,奠定了其“真实社交”的用户使用体验基础。在随后的群聊界面中,出现的总理和各位部长不但如同真实的微信群中成员一样会有互动聊天,还会主动@新加入群聊的用户,并显示用户真实的微信昵称。而在随后进入朋友圈场景之后,不同信息下会有真实微信好友的“实名留言”,也会出现群聊成员的留言,好友之间还有互动聊天,让用户切实感受到自己“货真价实”地参与了一次两会群聊,继而能让用户从被动收看变为主动参与、分享转发。

(三)扩散:从接受者到传播者

随着H5作品的泛滥,随随便便做个H5就可以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而H5新闻主要依靠微信单一传播渠道,一般很难实现用户的自发传播或者链式传播。只有在策划中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心理,在不破坏互动性和信任度的前提下,主动埋设“分享点”,尽可能地触动用户的分享动机,才能最大化的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样以《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为例,这个H5新闻至少埋设了三处“分享点”:在群聊的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和一些人大代表会@用户询问对未来的看法;在用户表达了“希望工资高一点的”想法后,李克强总理会在微信群中发名为“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红包;在朋友圈中,自己的留言会和其他各种名人一起出现。被李克强总理@询问意见、有机会“抢”李克强总理发的微信红包、能让李克强总理出现在自己的朋友圈,这三件事情在当下的舆论生态中无疑非常吸引眼球。@用?艉透?用户发红包等做法,既是为了增加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也让用户感受到“与我有关”,并愿意主动参与、分享转发,成为传播链上的“志愿者”。事实上,《两会喊你加入群聊》刷爆了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因此,掌握好了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提升其主动传播的欲望,实现链式传播并不是一件难事。

二、时政报道的创新之路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报道,传统媒体通过转型融合,运用最新的VR、小视频、表情包等新技术和新形式,推出了不少优秀的时政报道。这充分说明,在严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时政新闻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探索出新形势下时政报道的创新之路。

(一)依托可视化表现,做好信息转译

时政报道大多定位高层,距普通受众有一定距离,加之文本信息量普遍较大,在当前的快阅读时代存在先天性的传播局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以数据可视化为核心,把这些官方语言、政策性信息转译成普通受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普通话”。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可视化图表、VR、AR、H5页面、短视频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表情包等多种表达方式,尽可能将大量信息精简到一句话、一张图、几秒钟的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用户眼球,吸引用户继续阅读;另一方面,在叙事语言上,也要尽量符合当前网络社区生态的风格。尼尔?波兹曼认为,不同媒介的话语形式决定了其话语风格和内容:印刷媒介生产内容通常为严肃而理性的公共对话,电视媒介以图像削弱了其话语的严肃性,使其话语内容更加倾向于娱乐。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时政新闻表达,也要尽量使用贴近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的流行用语,选择轻松、愉悦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促进信息的传播。

(二)强化互动交流,挖掘技术潜力

从目前各类运用新媒体技术展开的时政新闻报道来看,已经展现出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的一定尝试。《两会喊你加入群聊》没有输入接口,“互动感”虽然很强,仍是PPT的表达方式;《王小艺的朋友圈》实质上是披着H5外衣的短视频;《厉害了Word检察官》等H5互动小游戏则是将互动简单地理解为“摇一摇”这样的简单手势。好的互动交流,不应局限在当前PPT、短视频的表达效果,应该至少是一个轻量级的小应用水平。用户不仅能被动地接收可视化图标上的信息,还能通过点击关系图获得背后详细逻辑信息,通过关键词的输入获取个性化的新闻推送,甚至于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实现在虚拟的“群聊”场景中与总理、部长的实时互动。当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远远没有达到技术天花板,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配合良好的内容策划,完全可以让用户感受到这些信息“与我有关”,并愿意主动参与,成为传播链上的“志愿者”。

(三)抓住内容核心,避免技术反噬

技术应是为内容服务,切不可盲目追求技术效果而舍本逐末。可视化这样的“面子”还需要叙事逻辑作为“里子”支撑。仅仅通过拟物化包装、简单图文混排的表情包等手法,将一则新闻通稿镶嵌在一张图表中,这样的可视化新闻还停留在1.0阶段(静态信息图),真正的可视化还应该体现出信息间的内在逻辑和背后的故事,将“叙事”的意识镶嵌其中。现在不少H5报道动画效果华丽,场景和音乐也很有代入感,但内容却远远没有技术投入上用心,仍是传统报道方式的简单搬运,缺乏深度挖掘和解读,实际上造成技术冲淡了?热荩?反而显得主题不够突出,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此外,诸如H5新闻产品的用户触达率会随着页面层级的加深而减小,页面层级越深,用户流失的概率越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新闻内容的特点,合理设置互动频率,保证用户对内容的充分阅读,避免技术对内容的反噬。

(四)关注用户需求,激发情感共鸣

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迭代,新闻内容始终是媒体报道的核心价值。时政新闻虽然看似枯燥乏味,但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提高传播效果,关键还是在于发掘出海量信息中与普通民众密切相关的“利益交汇点”,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中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在总理和各位部长希望用户提意见时,系统以用户的名义发表了“希望工资能再高点,假期能再长些”,这引发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有很多网友在留言中表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事实上,这样简单的一段话并不是策划者随意选取的,而是基于对网友普遍需求的挖掘,再结合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有意识的选取呈现。正是这样充分的前期准备,准确抓捕到用户的情感“痛点”。时政报道还是应该俯下身子,从民众的基本诉求出发,结合政策解读,以小见大,实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2_(3):20-27.[2]我们为这样的创新点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_-3-15(5).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7/epaper/d6465/.[3]余列平.数据可视化、H5、短视频,进击的新闻新表达在中国何去何从[J].传媒评论,202_(4):27-30.[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5月版.[5]曾祥敏、关伟娜.时政报道中的信息可视化产品研究:基于202_年全国“两会”报道的个案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_(7):29-33.[6]王雅君.基于H5技术的可视新闻研究――以202_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两会报道为例[J].传媒,202_(10):73-75.作者简介:曹隶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王洪越

第五篇: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发展

摘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品种,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一扇重要窗口,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并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接受,在我国的新闻传播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典型报道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大部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文章试图总结这一新闻样式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对新媒体融合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索,对新媒体时代典型“媒介人物”传播要通过怎样的文本表达和叙事策略,什么样的传播策略才能提升其传播效果提出了全新思考。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报道策略;传播技巧;新媒体

典型人物报道――充满中国特色的新闻样式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一种重要新闻形式,它的报道因其新闻生产的复杂社会因素而备受争议。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示范”,继承了前苏联列宁的“典型宣传”,之后又融会了毛泽东典型思想方法,在我国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自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报媒体首篇典型报道《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出现在《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以及该报随后刊发了穆青的长篇通讯《人们在谈论赵占魁》、《恭喜赵占魁同志》等系列典型报道后,中国特有的新闻样式――典型人物报道,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我国的典型人物选取与报道中,“典型”的选择必定要符合适时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典型人物的出现和对典型人物观念的宣传,都与特定的社会情境有很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不同的社会背景,促成不同的典型生态,孕育不同的典型人物。所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新闻形式,其本身的变化不但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事实影像,也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宣传环境,都促动了当下现实更新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力量。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不同社会时期都曾产生一批让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人们对这些人物的熟悉铭记都是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获知的。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人们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受众独立判断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对新闻信息的解读也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不再依赖于一个声音的宣传报道,并且信任度也低。总结起来,其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人物形象拔高。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典型人物都是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推出的,所以,宣传典型人物实际上实在宣传我们的某种规范、某种标准。中国在四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许多典型人物成为了“政治典型”和“媒体造神运动”下的典型人物,他们是一种“标兵”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典型挖掘出来,怎样报道,已经不由被报道者本人的实际决定,而是完全由记者的意愿左右。”①但是由于我们过于强调典型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新闻媒体在进行典型报道时总是用固有的模式和事先选定的标准来进行报道,以达到典型的完美。因此,就出现了报道典型人物出现的千篇一律的脸谱:“克己”“无我”“修身”的道德圣人,都有一副超凡脱俗的形象。因此就把人物身上的优点不断夸大,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而避而不谈,这种凭借框架和记者经验来套用素材写成的文章,不但会导致典型“太过完美”而让受众觉得不可信。而且这种“道德圣人”的标记也会给人物本身的生活带来难以言说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内容失实或偏离生活。

许多典型人物报道都在极力赞美人物,到头来人倒是作了不少好事,但是对读者来说,他/她做好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他/她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很多问题让人看完文章还是一头雾水。原因在于,首先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缺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总以“快速”和“准确”来标榜自己,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是存在矛盾的,求快就很难求好,调查研究就必须需要时间。只有深入地了解客观实际情况,深入到采访对象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写好人物通讯的根本途径。其次强烈的主观意识驾驭人物之上。有些典型人物的挖掘往往是在去世之后才被发掘出来的,很多素材只能通过人物遗留下的物件、文字或者他人的评述来完成采写,但是很多文章却充斥着主人公在千钧一发或者某个节点上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在采访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并且有悖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三、表现手法俗套,公式化写作。

202_年12月23日,《农民日报》刊发一篇7000字的《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县委书记黄爱国》通讯,这篇“新时期焦裕禄”的典型报道却遭遇了滑铁卢,网友的回复是“太肉麻,受不了。”还有人甚至给黄爱国“黄作秀”的“雅号”。事实上,经过查证,文中的主人公的确是基层干部中一位值得报道的先进人物,问题不是出在黄爱国这位表扬对象身上,而是记者出现了写作硬伤,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并没有呈现出老百姓眼里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就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认为的那样“写的太全面,又想把他写的十全十美,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文中在对黄爱国的评价中,作者引述的全是一群围在黄身边官员的赞美之情洋溢不尽的评价,虽然作者写到“在沙洋,无论大街小巷、乡镇村组,都能听到黄爱国亲民爱民的感人故事”,但是通篇却没有民众的声音,这种程式化报道,让“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人物产生怀疑甚至反感就不足为怪了。

而新媒体时代下,典型人物报道可能会遭遇更多问题。首先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性,受众在新媒体互动条件下会多角度挖掘到人物身上的各个特点,质疑报道对象,削弱典型人物宣传价值。其次,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特点本身就对以长篇幅为特点的通讯写作带来冲击,长篇幅让读者很容易失去阅读耐心,宣传报道的力度受到削弱。再次,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共享性,转载、链接实现了快速传播,然而对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共享性却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预期宣传效果,反之,就会出现类似“黄爱国”的尴尬现象,而最终受到伤害的正是那些被树为典型的人物。

如何才能克服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脱离文本创作中的模式化、公式化,增强典型人物的信任度,提高宣传价值观念的传播度,增强公众的关注度,实现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和突破,值得探索和总结。

一、典型人物形象上要趋向平民化。

以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经验告诉我们,“高大全”式的近乎完美的人物浑身上下充斥着神话的光晕,并不能打动大众,只有那些平凡的人经历过的不平凡的事,以及他们身上闪现出来的与常人有着不平常的精神和意志,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把这些从千千万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典型人物从神坛上拉下来,拉到身边,拉到跟前,就像听邻家故事一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写真写活,是实现人物“可信”“可亲”的最终途径,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然也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为了达到真实,就要求人物故事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都要真实,要达到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添枝加叶式的烘托人物,人为拔高,让事实理想化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是经不住时间的检验的。典型人物也有挣扎过的时候,他们也有矛盾的时候,他们不仅有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操,他们更有珍贵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之常情,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在经历过坎坷后依然能处理的和谐。典型人物能不能打动大众,关键在于能不能让典型生活化,写出真情,情动于中,情动于形,情感于心。

二、叙事角度客观化。

叙事角度是叙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观察和叙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体现的是叙述者与所叙述者事件的一种表述关系,叙事角度承担着新闻文本价值。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零聚焦是从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叙事,叙述者无所不知;内聚焦是以特定的人物来感知事物或者事件;外聚焦是客观呈现,仅表现事物或事件外部状态、细节等,不涉及心理描写。如《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和《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的叙事多以内聚焦式角度采写,采用记者主体直接介入事件的方式进行叙事,实现了叙述主体和叙事文本之间的统一。如《北京最后的粪桶》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跟着他们走”。谁跟着谁走?记者跟着北京仅存的几名背粪工人走。“早晨6点30分,我的闹钟响了,天还是黑的。7时15分出门,气象预报说今天最体温度零下8度。”全文开篇的第一短拉开了记者介入事件叙事的序幕。记者行走的过程也就是读者阅读的路径,读者随着记者的见闻和记录客观完成了对主人公的疑问和感慨。这种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完全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零聚焦叙事角度是一种先知、俯视的姿态像受众传达信息,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融合更多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真正成为新媒体下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因此,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的客观化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典型报道的出路在哪里?

首先,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境配置必须与时俱进。典型报道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总结的发动民兵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和生产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党报特有的报道方式。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典型报道的确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宣传、和鼓励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后,人物报道的范围自然要与时代要求贴近。典型人物报道更应该依循新闻发展规律回归本来的面貌。202_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栏语《致读者》,提出要“通过报道身边的平凡人物、普通群众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质,体现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报的这一风向标虽然还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影响,但至少人物的选取上不断靠近“平凡”、“普通”的人们。但选择什么样的人采访,不是所谓的“典型”才叫典型人物,新闻学者喻国?b早就从新闻专业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人物记者在报道一个人物时需要强调问题单意识,要带着我们的问题、社会问题去寻找那些有答案的人。之所以选他不选另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因为他能够回答我们的主干读者心中的这几层问题单。他在发展当中,他在社会存在当中,他对某种问题当中的问题,以他的经历,以他的资质,有这方面的可能、智慧和经历去回答。②由此可见,人物报道的语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必须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

其次,典型人物报道主动融入到新媒体中去,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得信息重新组合的机会。市场化媒体加入典型人物报道行列,反过来能够助推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更新,人物报道叙事和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的融合,不但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而且新闻叙述基于超链接的超文本结构,将海量的网络信息有序呈现,实现对人物报道的立体化呈现,增加了人物的可信度,增强了新闻的公信度。

在对202_年中国重大典型人物“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的报道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新华网等媒体从多视角、以多种形式对王顺友进行了报道,王顺友不但在国内巡回演讲,更是首位被邀请进入了万国邮联演讲的中国人物,开启了中国典型人物形象传播的国际化步伐。

实践证明,只有更新理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形式,改进传播技巧,才是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唯一出路,也是值得我国媒体在实务中继续深入探究的一个命题。

[注释]

①胡钰:《走出正面典型宣传的思维误区》,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cjr.zjol.com.cn/。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