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别教育对监狱民警的具体要求
浅谈个别教育对监狱民警的具体要求
服刑人员个别教育,是指在具体的复兴人员教育过程中,在因人施教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服刑人员个体存在和暴露出来的特殊情况或问题,有选择地、灵活地对其开展单独的教育。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依据一定的资料预先了解服刑人员的籍贯、家庭状况、案情、刑期等基本情况,并通过直接向服刑人员本人了解或向其他服刑人员了解该服刑人员情况而进行的个别性的启发教育。
随着监管改造情况的日趋严峻,服刑人员的构成情况也日渐复杂化,在与服刑人员的个别教育谈话过程中,对我们监狱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服刑人员个别教育要求监狱干警掌握较好的语言艺术。
一、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语言要因人而异,富有针对性。
对罪犯个别教育,施教民警必须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针对性,如果失去了这一点,那么,个别教育将显得软弱无力而毫无意义,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针对性是什么呢?就是针对罪犯接受个别教育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特征。因此,对于监管民警来说,能够准确地、及时地分析罪犯接受个别教育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于做好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者做到:看清对象,因人制宜;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因时制宜。切忌无的放矢,信口开河,言不得体。
所谓因人制宜,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一般而言,生活环境不同、思想水平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的人,接受理解语言的能力不尽相同。因此,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主体应该根据客体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确定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如干警批评服刑人员,对外向型性格的服刑人员,干警语言可“直截了当”,内向型性格的服刑人员则受不了,只能“点到为止”。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主客体的语言交流受特定场合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主体要力求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同所在场合的氛围要相协调,切不可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说到哪算到哪,不看场合,跟着感觉走。事实告诉我们,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气氛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效果,对比较严重、严肃的问题应在室内交谈(如教育室),不宜在人多或比较复杂的地方谈;对个别人员的思想问题,则可在室外交谈,(如生产车间外),等等。
所谓因时制宜,就是主体语言要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如发现有的服刑人员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心情烦闷,情绪低落、波动,处在重重矛盾之中而犹豫不决、无所适从,或受批评或处分后思想不通,受到表扬或奖励后骄傲自满,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矛盾而影响团结等等。这时候,正是谈话的关键时刻,必须在事发之时就进行,即“情况”一出现,立即就“行动”。否则,时过境迁,失去良机,效果就不同。若违反纪律和犯其他错误的服刑人员,需要给予批评时,谈话的最佳时机应是:当事实真相和是非完全弄清楚了,教育对象的肝火已消失、头脑比较冷静了,被谈话人已有了思想准备、情绪缓和之时。
二、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语言要以情感人,富有亲切感。
在与服刑人员谈话前,每个服刑人员的内心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归纳起来,大约有以 下九种心理状态:揣测心理,防御心理,惶恐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心理,轻视心理,无所 谓心理,对立心理,喜悦心理。
每一种心理状态的出现都是在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但监狱人民警察在与服刑人 员的个别教育谈话中都要始终保持把握住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原则。
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情感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非 草木,孰能无情”,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主体与客体语言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 的过程。主体语言只有使客体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主客体心心相印,才能达到语言传递和沟通的预期目的。“无情未必真教育,有情方为育人人”,这就要求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 作者做到:言中有情,话必由衷。
所谓言中有情,就是主体语言要触情于理、以理服人,注意语言的亲切感,说话要将心 比心。特别是批评人时,如果主体对客体采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语言,采用训斥责骂、讽刺挖苦的语言就会使客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正面对抗,在主客体之间挖下一条鸿沟。有经验的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者,则往往化刚为柔、多克制少发泄、多商量少强制、多宽 容少指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于犯错误的服刑人员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犯错误的客观 环境和各方面的因素,将心比心,对其批评入情入理,这样客体自然心服口服。
所谓话必由衷,就是主体要言必由衷讲真话,发自肺腑动真情,说话要朴实、亲切、有 诚心。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主体与客体语言交流切忌充满不着边际的“花架子”语言,即 讲大话、空话和言不由衷的假话、套话、废话。因为“花架子”语言对客体来说,只不过是 一种虚幻的掠过耳边的声响,既不能触动客体上午心灵,也不能给客体留下印象。主体语言 应以事实为基础,实话实说,讲真情、实情,讲真心话,只有这样,主体才能被客体视为“自 己人”,自己人 的话因亲切而产生共鸣。
三、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语言要适时地加进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成分,并适当借助 身态语言。
在对服刑人员的个别教育中,服刑人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个别教育总是在监管民警与罪犯双方之间进行的。然而,有的民警常常为罪犯在个别教育中不肯言语而棘手。尽管民警苦口婆心,罪犯却无动于衷而不说话,往往使个别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罪犯为何不愿意说话呢?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心理障碍。
那么这些心理障碍来自哪里?可以说,主要来自罪犯,同时,也来自周围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与监管民警的评价有关。
对于罪犯所回答的问题,或反映的情况,监管民警不愿作认真地科学地正确地分析,只以类似“对”或“不对”评价了之,甚至有的民警对罪犯不正确的回答或错误的言行而倍感不悦,并以“狗改不了吃屎”之类的话来挖苦、讽刺、嘲笑等。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失去了与你谈话的兴趣。
与个别教育的内容难度有关。
个别教育难度太大,超出了罪犯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罪犯即使细听细想,也回答不出来或难以理解而谈不下去。
与简单的个别教育模式有关。
长期以来,个别教育形式仅满足于填鸭式,促使罪犯形成了消极的心理定势。这样,罪犯习惯于,也满足于民警讲,罪犯听,对于任何问题不愿意作渗入思考,认为反正民警要讲的都是正确而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服从。
与环境的影响有关。
一个民警,如果表情过于严肃,板着面孔,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便会造成罪犯的心理压抑。此时,罪犯便会顾虑自己的言语效果而采取格外慎重的态度。
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大部分的工作语言应该是严谨、严肃的,但这并不排除诙谐幽默的可能。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主客体语言交流同样要避免枯燥、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其实,幽默是哲理和情感的统一,是才学、知识、灵感、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调味品和润滑剂,它能使人们在笑声中消除紧张、愉悦情怀、沟通感情、领悟哲理。
首先,幽默的谈吐能融洽气氛,使人在轻松愉快。特别是在气氛紧张的场合,恰到好处地使用幽默,往往可以使“冷场”的窘迫局面在笑语中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幽默的语言能缩短彼此心理距离、沟通感情。
再者,幽默的语言能,生动含蓄而富有哲理,比直话直说更具启发性,更具说服力。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要借助身态语言,增强感染力。身态语言是一种语言,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传递信息的语言功能,它对有声语言起着润色和加强作用,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身态语言发出信息,对方或旁人也往往不自觉地接受这种信息。无声的身态语言,有时比有声的话语更微妙,效果更好,以至达到先“声”夺人,耐人寻味的效果。而毫无身态的语言,会给人以平淡拘谨、毫无生气的呆板印象。身态语言包括表情、心情和眼神等。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动作表情,它是一种直观印象的身态语言,让人心领神会。如教育者面对一个群体讲话,当讲到特别重要的地方时,或讲到蕴意深重,但有容易被人忽视的内容时,便不由地站起来,其意就是强化所讲内容的重要性。又如,自然的微笑、轻轻的点头、挥挥手,其意就是赞同;伸拇指,其意就是“首屈一指”,形容极好。而讲话挑着食指或晃动食指,往往表示带有鲜明的强制性和命令性,容易给人一种不尊重人、显示个人权威、“喜欢指手画脚,粗鲁无礼”的坏印象。
心情是一种外露的心理语言,对客体有无形的感染力。譬如,我们批评人,必须控制自己的心情,应态度诚恳,乐于帮助别人改正缺点错误,辅之以爱抚、安慰的身态语言,如边摇头边带微笑暗示反对,那就会使人舒服一些,容易接受些;如果自己拉长脸,彼此就会产生敌对心理,更谈不上语言交流。眼神是一种无形的传递语言,它总是起初的——真实地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时不用说一句话,便可以让人倒出全部的心里话。
当然,人的表情、心情、眼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协调不可分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语言交流中,只有当表情、心情、眼神同言行配合进行,才能取得最佳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效果。
总之,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语言是一门艺术。从事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不但要政治思想过硬,博学多才,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以使工作对象心理处于最佳接受状态,从而达到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目的。实践证明,语言艺术精湛,往往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反之,语言拙劣,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工作效果。
其次,服刑人员教育要求监狱人民警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韧劲。
对复兴人员开展个别教育是一项责任大、耗时长、反复多的工作,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育工作本身有一个滞后性,同时服刑人员对于教育内容也有一个基于自身基础的选择机制,并非所有的个别教育都能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有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的,服刑人员在进步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对服刑人员开展个别教育要求监狱干警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诲人不倦,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做好长期努力、反复教育的心理准备,逐步解决服刑人员存在的问题。为避免出现急噪情绪,有时一些暂时不能取得共识的问题、甚至是服刑人员暂且搁置一边,等时机成熟再来解决。同时要有耐心,有良好的修养,不计较对方的态度和言行,哪怕是过激的言辞或不满的情绪,更不可产生报复心理,保持冷静头脑和平常心态去开展工作。
对服刑人员个别教育之后,不同的教育方式、谈话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个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罪犯施以积极影响,端正罪犯的改造态度,促使罪犯成为新人的过程。个别教育的效果如何,上述目的是否实现,不仅能从以后的言行中可以得到检验,而且能从个别教育的心理效应上也可以表现出来。一种是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
个别教育效果良好的积极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轻松、愉快、喜悦、感激和悔悟等五个方面。个别教育效果不好的消极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懊丧和怨恨、傲慢等二个方面。懊丧和怨恨:这主要表现在批评性个别教育和预防性个别教育的罪犯身上。这类罪犯,其中一部分经过批评和警告,对自己的错误缺点有正确的认识,产生了悔悟心理;另一部分罪犯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懊丧,表现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心情沉重;还有一些罪犯,不仅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是民警或他犯在抓他辫子,故意“整”他,因而对民警或他犯产生怨恨心理。
此外,还有那些存在傲慢倾向的服刑人员,这往往表现在因有了改造成绩受到表扬,因而得到鼓励的罪犯身上。因此,在个别教育时,将实事求是给予表扬、鼓励外,一定要指出其还存在改造中的差距。当发现罪犯有这种傲慢苗头时,必须及时再进行个别教育。
第三,服刑人员个别教育要求监狱干警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关于教育机智的内涵,国外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将教育机智理解为“引起受教育者心弦的共鸣力”,二是理解为“教育者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三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力”。前两者关于教育机智的理解过于抽象,第三种观点经过演化,而形成一种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机智是教育者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有效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从词语的构成能上看,“机智”是由机敏和明智两个词合并而成。机敏概指思维与行为的反应迅敏快捷,是思维的开放性与行为的灵活性的总括;明智则是对对行为者在持定情境中的外化行为是否适合的指称,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一个人善于考虑对于整个生活的有益之事的品质,具体地说即行为者在当下情境中无论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或以某种方式来做,都能恰倒好处。把两者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机智”便是指行为者在具体情境中努力使自己的行为适合当下情境,有效达到其目的而作出敏捷的判断与决定能力。根据对“机智”的这种理解,教育机智就是教育者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依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能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手段,并作出符合各种具体教育情境的教育决策和付诸实施的能力,教育机智实质就是监狱干警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监狱干警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监狱干警迅速地了解服刑人员和机敏地影响服刑人员的教育艺术。
在对服刑人员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对象是一个群体结构复杂、个体结构特殊的集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是以外的情况;另一方面,教育清净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也会随时地发生一些新的甚至意外的事情。这就要求监狱干警必须具有教育机智,迅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妥善加以控制和处理。
监狱干警的教育机智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善于因势利导。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过程中,监狱干警要从服刑人员的需要特 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并调动服刑人员内在心理的积极因素,规避并消除其消极堕落因素的影响,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使服刑人员扬长避短,去恶从善,增强克服缺点、改正罪错的内部力量,自觉主动地按照教育改造要求发展良好品质,提高教育改造效果。监狱干警应该善于把自己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意图适当的加以隐藏,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改造要求转化为服刑人员自身的内在需求,变成其自觉努力的目标,是良好教育机智的表现。
2、善于随机应变。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 了这种品质,监狱干警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随机应变能力是监狱干警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服刑人员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教育情境也是错综复杂的,在教育改造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对此,监狱干警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以外事件的教育改造情境中,迅速判明情况,确定行为的方向,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解决矛盾,有效地影响服刑人员。
3、善于对症下药。这是指干警能从服刑人员实际出发,针对服刑人员的具体特点,巧 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服刑人员个性之间存在差异,其犯罪入狱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些都会影响到其对待教育改造的态度。监狱干警的监狱机智表现为能正确地分析问题的起因,从分考虑服刑人员的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善于把握分寸。这是指干警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服刑人员和处理 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分析中肯、判断准确、结论合理,对服刑人员要求适当,使服刑人员心服口服。选择恰如其分、恰倒好处的处理措施,善于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适当适时,这都能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有利于教育机智的有效发挥。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教育,其作用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监狱干警具备教育机智,有助于避免警犯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效果和质量。这是因为,服刑人员教育情境是由不同个性特征的服刑人员个体、特定环境及由此而决定的独特教学氛围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监狱干警的教育行为和复兴人员的学习改造行为正发生与其间并对其产生影响。这就决定了服刑人员教育情境具有复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惟其如此,一名好的监狱干警之所以撑其为“好”,就在于他能够围绕预定的目标,采取适合服刑人员教育情境的教育行为或操作方式,从而有效地经济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也惟其如此,监狱干警的灵活应变、判断决策能力便显得格外重要。
服刑人员教育情境就其性质而言有良种类型。其一可称之为常态性服刑人员教育情境,它基本上排除服刑人员教育过程中某些例外事件和事态的发生,其过程和事态发生的情境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非常态性服刑人员教育情境,在此情境中,事情或事态的发生通常超乎监狱干警的预料之外,监狱干警解决此类事情的方案或方法也无定规可循。但无论是在常态教育情景中还是非常态性教育情境中,监狱干警要作出反应都有多种可能性。在实际实施某种行为之前,监狱干警必须首先从诸多模糊的可能性中,找出一个正确的实施方法或可能性来。而所谓“正确的”意指监狱干警所选择的某种可能的行为既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又对具体情境是合适的。而要在诸多的可能性中找出一个正确的可能性来,监狱干警就必须依据他既有的规范或内在的服刑人员教育理论对诸多可能性及某一个正确的可能性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在常态性教育情境中,监狱干警的这种判断就在于区别某件事态或事件是不是服刑人员驾御理论所陈述的规律或规则的一个例证。这便是监狱干警运用服刑人员教育理论指导服刑人员教育实践的教育机智。理论之所以还需要教育机智,按照康德的论证,“不管理论可能是多么完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仍需要一种从这一个联系到并过渡到另一个中间项的媒介,这个媒介的核心便是主体的判断力——实践机智。”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理论家未必就是一名优秀的实践者,因为在卓越的理论家中,无论是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总会潜入一个中项,这个中项就是健全的机智。服刑人员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这种结论,可以在服刑人员教育实践中发现一些例证。一些监狱干警机械地、经验主义地照搬照抄理论,讲大道理,使得服刑人员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形除了监狱干警缺乏足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素养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对理论的应有理解,琢磨不到理论的精细之处,体会不了理论的细微差别和详尽细节。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理论知道实践,监狱干警就会无法还原被剥去了具体清净的一般规律和规则的原台,无法使自己体现理论和规则的行为适合当下的情境。监狱干警的判断力正在与确定具体情境与抽象的规律和规则是适应还是不适应,是类似还是相同,最终决定自己的服刑人员教育行为是适合还是不适合的具体情境。
非常态性教育情境是指由情境之外或之中的某些因素引起的,往往会对干警的教育或服刑人员的学习改造起干扰作用的事件发生的场合。这类事件的出现往往出乎监狱干警的预料,会使监狱干警措手不及,但是监狱干警对此又必须做出一定的反应或某种行为,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时间让监狱干警慎思明辩)作出正确的判断,实施适当的行为。在这里与常态性教育情境不同,监狱干警作出的任何行为反应,都可能没有可遵循的具体实践规则或惯例。监狱干警只能依据他在内在的关于服刑人员教育的理论或观念,依据他对对象本身性质的判断,凭借他的前后一致的教育精神,伺机而动。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动”,一种对理论融会贯通的“动”。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监狱干警教育机智的魅力。
如果说在常态性教育情境中,监狱干警的教育机智表现为对服刑人员教育理论所论证的规律规则的灵活运用,那么在非常态性教育情境中,监狱干警的教育机智则表现为对服刑人员教育规律和规则的不用或弃用,或表现为监狱干警在处理非常态性教育事件的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启发意义的并能对未来类似情境具有指导价值的规律。但无论是在哪种服刑人员教育情境中,监狱干警的教育机智并不是其实施的教育行为本身,而是行为显现之前监狱干警的思索、推理、决断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关注的是监狱干警自己来判断的确定在某个具体的服刑人员教育情境中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和合适的。
要注意的是,监狱干警的任何机智都是以既定的目标为前提的。教育机智一般并不表现在对教育目标的确定上,而是体现在选择最有效、最符合情境特点的达到目标的手段行为上。因此对监狱干警来说,任何选择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有利于服刑人员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展开,必须有利于服刑人员的身心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当前,个别教育工作仍然是改造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个别教育的理论研究 还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多层次的原因,因此需要我们监狱干警付出更大的努力,倾注更大的心血,我们需要不计较得失,甘心付出,全身心的投入的这份神圣的职业!头顶国徽,身着警服,脚踏国土,以我的赤诚,付出我激荡的年华!
第二篇:监狱个别教育经验交流
拨开重雾
终见晴空
监狱是个特殊的场所,这里关押着一批性格粗暴、恶习深重的罪犯,监狱民警承担着教育改造罪犯的神圣使命。实践证明,个别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针对罪犯个体差异所开展的教育工作。只有摸准、吃透罪犯产生抗拒改造心理的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特别要对罪犯的思想、改造情况确实掌握,发现苗头及时处理,及时制定教育方式,才能使之达到转化罪犯的效果,将罪犯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个别教育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只有从实际出发,随着罪犯的思想变化,因人治宜,对症下药,选准教育的切入点,制定了“巧”取“智”胜的教育策略,方能达到教育转化的改造目的。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成效。本人也将在取得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教育手段,通过学习、掌握罪犯心理学等方式,做好今后的个别教育工作。
一、把握时机,做好倾听
要想教育转化罪犯,必须要走进罪犯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罪犯的内心世界,你才能做到真正了解罪犯,从而才能制定切实有效的转化方案。
罪犯王某,因为要赌博筹集赌资而去诈骗,因犯诈骗罪入监改造的,该犯属累犯,第一次犯罪也是因为筹集赌资诈骗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从王犯的经历来看,王犯属劣性不改,王犯到中队后,始终为自己建立一个保护自己的屏障,民警找其了解情况,王犯通常有问一句答一句,惜字如金,对自己的情况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相对封闭自己,经常凭自己的心情做事,与同改相处虽然表面上平淡,但是从眼神中总会迸出仇视的眼光,在思想上常有流露出对一些自己不满同改的报复思想,在生产上看去也似乎服从分配,安排其做什么,她也就做什么,但是做事都是慢悠悠的,不紧不慢,能偷懒就偷懒,在思想上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犯罪的真正根源,还依旧认为是自己的赌命不好,这是命中注定的劫数,加上王犯自己的心里完全明白,家人对自己赌性不改也已经丧失了信心,对自己不管不问了,故对自己的改造没有任何信心,认为反正没有刑可减了,能少干一点就少干一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抱定了把牢底坐穿的思想。
因王犯对民警极不信任,对自己以往的经历不愿多谈,在对王犯的教育过程中因不了解其经历及犯罪原因与过程,对其教育难以做到对症下药。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找到突破口,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一天下午,该犯情绪极不稳定,在参加生产劳动时,心不在焉的,生产时效率低,并且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看到该犯该情况后,我就把该犯叫至生产线小工区的一个角落,向该犯了解情况,刚开始,王犯坚持称,没什么事,自己与平常也没有什么变化,在生产方面与平常比也差不多。我见该犯不愿谈,就对王犯说:“你不想说,没关系,但你今天下午情绪不好,就不要参加生产了,坐在这里休息一下吧,不然的话,有可能机器操作不当会不小心伤了自己。”听了这些话,王犯再也没有控制住情绪,眼泪就不停的流,并向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为什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及家人对她的失望,到最终放弃了她,并称往年的今日自己亲手把二儿子送人,所以每年的今天自己的心情特别不好。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因为过了下班时间,打断该犯,而是继续耐心地听王犯倾述,使王犯在倾述的过程中,尽情地释放情绪,也使我们从其的倾述中进一步地了解了该犯。
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实际工作当中,纵使你有足够的耐心倾听罪犯的倾述,但是如果你不能与之建立信任感,你仍然无法真正了解她。只有在罪犯信任你的基础上,加上你的耐心倾听,你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二、以诚相待,建立信任
罪犯与民警好比两条平行线,若之间没有架起桥梁,也始终就没有交集。民警要改造好罪犯,必须与罪犯搭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否则只能隔界相望。由此可见,沟通是多么的重要,而沟通又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要想罪犯愿意与你沟通、交流,必须要让罪犯信任你。
罪犯江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6年,该犯属累犯,在入监被期,就曾两次吞针自杀,从其心理表现上看,该犯情绪易不稳定,易焦燥,好斗,对外界的暗示有较强的趋同性,易受人指使,缺乏自主性和自控能力。该犯对民警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戒心和抵触情绪,平时言行散漫,常有一些过激行为,未能将民警的引导体现在日常改造中,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个别教育过程必须调整方式,注重运用情感的力量,消除对方的种种心理障碍,打开罪犯紧闭的心窗,使他能够自愿地接受教育。比如说,我们中队开展“特殊会见”活动的时候,在江犯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就作为一名“姐姐”的身份接见江犯,这是她始料不及的,坐在接见室中拿着电话,她一直在问“我真的可以叫你姐姐吗?”。这说明江犯在内心已经开始接纳了我,这种情况下,我坚定地告诉她:“现在我就是你的姐姐。”并且让她叫“姐姐”,还告诉她:“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你想家人了,写信告诉姐姐,姐姐就会来见你”。之后,该犯哭了,说:“姐姐,我会好好做人的。”
罪犯信任我们,她就会将她的想法告诉我们,也是我们的管理事半功倍,从而也保证了监管安全。
三、点燃罪犯心中希望的火种
短刑犯作为我监罪犯构成的一个重要群体,她们的改造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监狱的 稳定和发展。于罪犯来讲,获得减刑早日走出监狱,回归社会与家人团聚,是他们改造的主要动力和精神支柱。对于短刑犯来说,由于刑期较短,这部分罪犯一般只能获得一次减刑机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能有两次减刑机会,有的则根本无机会。这就必然导致这部 分罪犯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悲观失望和对抗情绪,导致改造积极性下降,混刑度日的思想必然产生,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导致少数罪犯“小错天天有,违纪三六九”。没有教育改造好短刑犯,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改造好短刑犯对于监狱工作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罪犯李兰兰,因非法行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该犯因刑期短,认为减刑无 望,在改造的过程中,本着无所谓的态度,改造态度上不积极主动,但也不去触犯监规纪律,典型的混刑度日的思想、无为的心理。针对李犯的这种改造情况,本着了解李犯的基本情况、努力寻求突破口的目的,找李犯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不提及该犯在改造过程中表现情况,避免李犯产生对我产生戒备心理,以免达不到此次谈话的效果。与李犯谈话纯粹采取唠嗑的方式,谈李犯进监前的工作情况、谈李犯的家庭状况,李犯谈到全家人都在厦门生活,自己在厦门开了一家私人小诊所。听到李犯谈到这些情况,我趁机为她树起了大拇指,表示很钦佩她,刚出校门步入社会,就能够在异地立足,而且还独自开了诊所。李犯听到这些反倒不好意思了,表示她对这次犯罪有深刻的认识。一下子我与李犯就拉近了距离,李犯试探性的问我:刑期这么短,我是否真的像其它警官说的那样有80%的机会争取减刑。我很肯定的告诉李犯:两年半的刑期,争取减刑是措措有余的,但要看你是如何把握机会,如果你不努力的话,不要说是80%的机会,1%的机会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把握住了,那机会将是100%的。这次谈话在李犯若有所思的状态下结束了,明显的李犯的内心有振动,她看到了自己的改造的希望了,那么对李犯的教育就有了一丝希望,当然,在罪犯心中有了希望的火种的时候,我们要继续耐心教育,巩固其改造决心。
四、利其所长,发扬闪光点
罪犯若改造消极,改造前途失去方向,就容易破罐破摔,给我们的监管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要改变罪犯这种消极的改造态度,就要让罪犯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建立起罪犯的改造信心。例如前面提到的有二次吞针自杀史的罪犯江某,在与之建立沟通桥梁后,必须要让她建立改造信心,才是长久之计,这就需要我们要懂得用人之所长,并善于捕捉罪犯的闪光点。在工作当中,我发现该犯在生产上有不认输的劲头,而且爱表现,希望得到她人的肯定,知道了罪犯的“软肋”,我们就能以其茅攻其盾了,我常常公开表扬她生产上很认真、很努力,鼓励其她罪犯向她学习这种认真劲,还常常安排她帮助同改学习生产技术。虽然她常常扭扭捏捏地说:“干么这样安排嘛,我又不会。”但她内心是很高兴的,在帮助同改的过程中很认真、负责。有时还会对组上一些不上进的同改生气,批评指责她们,这说明她把中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真正融入到这个特殊环境当中,自愿接受改造,并且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转变。
五、群策群力,团结协作
在传统概念中,个别教育大都是单对一的模式,即民警对教育对象一对一开展工作。这种模式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民警个人的智慧、能力、素质等局限,往往成了个别教育发挥应有功效的制约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对罪犯进行教育转化实践中,去突破传统,积极探讨,摸索一条凝心聚力、团队协作、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的个别教育模式。
罪犯唐某因犯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唐犯入监时功能性双下肢无力和脊椎无力,曾在建新医院进行长达526天的治疗,但仍无明显治疗成效。唐犯一直不服二审判决,认为自己才是被害者,真正的罪犯正在逍遥法外,并且精神压力重,悲观、消极,对生活无信心。掌握相关信息后,我们对唐犯进行集体会诊,分析并制定专别的教育转化方案,中队全体民警进行分工,有组织分析研究教育转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制定、改进转化方案的;有为其负责联系专家医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其生理上的痛苦,帮助其从心理上坚强起来,树立信心的;有负责认罪服判教育,多种渠道查找有关康复锻炼的方法,并组织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的;还有其他民警协助监督指导康复锻炼的。
当唐犯不认罪、不悔罪、不赎罪,甚至胡搅蛮缠的时候,我们负责认罪服判教育的攻坚小组用《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法,攻其心毁其势,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最后迫其说出“我认罪!”三个字。
当唐犯欲以双下肢无法行走作为保外就医的条件,达到逃避入监服刑接受改造的目的时候,我们研判症结,对症下药,而且下猛药,一面对罪犯直指要害,一面对犯属苦口婆心,耐心教育,使罪犯前无应兵,后无援路,重拳出击下,终解其症结。
当唐犯心存侥幸,企图装瘫逃避刑罚而导致双腿萎缩无法行走时,我们多种渠道查找有关康复锻炼的方法,并组织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我们的民警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气温高达38度的炎热的夏季中午,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中,放弃午休时间坚持陪其锻炼,使得该犯双下肢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做到生活自理。她的亲人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她下半辈子的希望……。”
总之,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它是一项严肃的执法行为,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个别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罪犯的共性中注意到了个性,通过个别教育可以做到了解情况深入,分析把握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及时正确。个别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要有针对性,要掌握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掌握存在的问题是基础工作,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打一场主动杖,才能提高个别教育的效果。
第三篇:对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监狱历经数十载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管理教育罪犯方面取得了不朽的业绩。伴随着行刑理念和当代监狱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听到了呼唤改革的声音,改革才能发展,改革才能跨越,建设人性化监狱正是现在监狱的迫切工作。监狱人民警察是罪犯的管理者,是监狱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做好监狱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警察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监狱管理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的高低,没有一支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要创新教育改造手段,实现重朔新人目的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支思想解放,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要实现监狱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对当前监狱干警在执法上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笔者就其倾吐拙见。
一、监狱民警目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干警对本身的职业认识不够。由于工作岗位特殊,上班期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干警心理上普遍存在问题,对职业风险的认识不够,只看到职业风险的突发性,却不能看到职业风险的可控性,只看到风险的客观性却不能看到主体性因素。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在特殊的环境中工作,对公务员尤其是监狱民警的性质没有充分的认识,加上干警应当享有的权利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不能从优待警,所以抱怨声特别的大,工作上自然也就受到很大影响。
2、干警对工作岗位及性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监狱的工作重心就是管理好罪犯,使罪犯认罪服法,通过劳动教育改造等方法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让罪犯能够重获新生,所以,监狱的生产职能、教育职能、监管职能都是为了这个中心工作而努力的,而有的干警却对此认识不够,导致职权不分等不良后果。例如:监狱之所以在机构设臵上分机关科室与监管监区,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而一些监狱机关科室干警与监区监管干警对工作岗位及性质理解上存在偏差,科室成了监督机关,监管监区干警成了被监督人员。监区干警工作上稍有出错,就有可能被扣分或其他处罚,干警之间在协作方面存在着问题,使得监区干警不担心罪犯反而担心科室干部来监区找麻烦的负面影响。再举过例子:有个别中队领导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权力,甚至一手遮天,不依法办事,依职权办事。有的连自己做的工作也不做了,不值班,不带人接见,不带人看病,干脆全部交给分队长来做,可想而知,这样干工作的后果是什么。
3、监狱存在警力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监狱一个管教干警要带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罪犯,一线干警可谓身单力薄,工作辛苦,待遇极低,干警也感觉这个监狱人民警察职位类别是公务员中最没有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的领导认为只要把罪犯管好别出事就行。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监狱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干警在机关科室,而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干警在一线直接管理罪犯,一线干警要值夜班,一上班就是连续48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在监狱里工作,使得有“罪犯被判有期徒刑,而监狱民警却是被判无期徒刑”的说法。一线干警休息时间少,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精神压力大与一些科室干警上班晚,下班早相比,一线干警的抱怨声会更大些。当然,这归根到底就是干警待遇低,地位不高,警力分布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4、干警责任心下降。在监狱重使用人才,轻培养人才严重,关系复杂,人才标准模糊,激励措施较少等突出问题使得很多干警没有心思干工作是很正常的,大都秉承着“要在自己班上不出事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管则不管的这种思想来干工作。也就是这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理念,加上干警对人性化管理罪犯的错误理解,使得罪犯更是胆大妄为。由于《监狱法》中没有过多关于罪犯处罚的规定,当前干警对不遵守监规纪律的罪犯除了谈话、批评、扣改造分外,最严历的就是关禁闭,有些罪犯违规或不参加劳动甚至当面辱骂干警,有的罪犯还故意寻衅滋事,公然叫嚣,我就要让你脱警服,对此罪犯除了送去关禁闭外就束手无策了,干警只能忍气吞声。所以,很多干警怕承担责任,怕丢面子,责任心固然就下降了。
5、干警执法中缺乏默契。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班时间长,条件艰苦,上班期间基本上就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坐到下班,下班后大都想好好休息,导致干警之间沟通缺乏,就算是和自己一个分监区的干警,由于不是同时上下班,加上“各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太重,干警协作上就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有的连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做好,把责任推给下一班的值班干警,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特别是在管理罪犯方面,罪犯只认自己直管干警的,别的干警是不屑一顾,如别的干警管理教育他,他就敢和你顶撞,就敢放肆叫嚣,你又管不了我,等我出去搞死你这类的话也说得出,干警被顶罪犯顶撞之后也只能忍气吞声,使得工作很难开展。
6、工作效率低下。监狱工作是一种不同于社会其他工作,因为管的是人,是活生生的人。为此,各级领导对此都很头痛,只有制定一些制度来确保监狱安全与稳定,我们不难发现监狱发展了这么多年,有很多制度值得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但是有的制度却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了,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影响干警执法效率,导致工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二、我对上述几个突出问题的构想。
1、干警的思想觉悟必须要提高。首先要认识到监狱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的职责是什么?监狱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必须要围绕这个中主而开展工作,而不是耍威风,玩权力,要知道监狱工作只有分工上的不同,岗位的不同,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重朔新人才是监狱的目的。监管罪犯、教育罪犯、改造罪犯才是监狱的主要工作。全体干警思想觉悟要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式、新理念下的监狱发展。基层党员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在各种方面都要起先锋模范作用。既然我们选择在监狱工作,我们干警更多的是要有奉献精神,因为公务员就是一个义务先于权利,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职业,尤其是监狱人民警察更是规范优先于自由的职业。那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服务社会的职业,我们更多的就不是抱怨,而是努力地干好本职工作。
2、增强基层干警的警力,从优待警。保障一线干警的警力,为了更好地管教好罪犯,实行一对一的管教当然是最好的,但监狱不可能有那么多干警,但我们精减机关科室干警下一线,这决对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加上要了解一线干警管教罪犯,就必须自己亲自去管教才会更有体会,所以干警到一线既可以更加了解管理罪犯的难处,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干好监狱的每一项工作。避免目前一些干警一点管教经验都没有,反而在监管监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还要求强制执行。基层干警增加了,更加有利于监管安全,这样才能让干警切身体会到管理罪犯的复杂性,也是培养干部的一条必经之路。另一个方面就是要从优待警,提高干警的待遇和干警的地位将是让干警发挥能动性的主要方面,这样将激励干警更好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3、齐抓共管,勤勉工作。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不是某一个干警的事,而是需要全体干警共同努力,在监狱工作,首先要摒弃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要扬弃那种“只要自己班上不出事就ok”的工作理念。我们要大但管理罪犯,监狱各级领导要极力支持一线干警的工作,使一线干警有信心去管理教育罪犯,而不是一点灵活性都没有的指挥。只有先有这种理念,监狱人民警察的觉悟才能整体上有所提高,监狱人民警察也只有勤勉工作,尽职尽责,才能在罪犯及其家属民乃至社会公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人民警察队伍形象。说到齐抓共管,我不得不说要对这四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能一味的认为是大家一起管所有的罪犯,而是应该有所侧重的。我们都知道,教书育人要因才施教,教育罪犯要因人而异。对于管教罪犯,我们不能采用同一的方式方法来管理,要因人而异,每一名罪犯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它的直管警官才对他更了解一些,所以遇到有罪犯违规违纪时,首先干警要大胆地管理,敢制止违纪现象,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我们的内管干警发现有有罪犯不按规定排队就餐等违纪行为时,就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他的直管干警,交给他们来处理。
4、干警之间要多学习、多沟通、多合作。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需要全体人民警察共同努力,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干警感觉也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大都是想什么时候涨工资,其他的我看没有什么可以谈的了。加上监狱所在地方一般信息来源较少,加上上班期间不准看书看报等制度的制约,干警平时交流上可没有什么高雅的地方,这也是导致人们对干警素质的质疑的主要方面。干警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塑造新人。加强交流与合作就是为了能更好执法,挽救那些误入歧途的罪犯。干警加强交流与合作,更是为了能顺利开展工作的纽带。所以,监狱领导应当在这个方面下下功夫,不能让干警个搞个的,单干决对不是警察干工作的风格。我建议:(1)监狱可以组织干警写管教心得,由宣传科将其整理发放给干警,让干警能够从中学习更多好的管理方法与技巧。(2)监狱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干警们能够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因为管理罪犯闭门造车,将会无法面对现代监狱新的工作理念,更是不能满足管理当代罪犯的要求。(3)废除那些不合理的文件,让干警心理上有所放松,也许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4)监狱可以设臵意见建议信箱,让基层的声音很快能反映出来,以便于更好的解决一些隐藏的问题。(5)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尽一切可能的力量让干警执法积极性能活跃起来。
5、工作效率必须要提高。只有工作效率提高,才能适应监狱当前的形势,如果办什么事程序都复杂,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罪犯亲情会餐,程序之繁杂让人头痛;再比如罪犯严重违规违纪要送去关禁闭,由于程序太复杂导致一些干部不嫌麻烦而让罪犯逍遥法外。虽然我们要追求程序正当与实体正义,但我认为那些迟来的正义并非正义。所以,我建议在注重调查研究实体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程序的正当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将是最好的方法。
三、对监狱体制改革的期待。
人民警察队伍是一个集合体,是监狱发展的脊梁。在“教育改造是手段,重朔新人是目的,安全稳定是前提,思维创新是生命”的监狱工作理念下,人民警察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管改造安全,也更加符合新时期朔造新人的要求。在监狱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我们全体干警只有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执法水平,向世人展示监狱人民警察的英姿,一定能给监狱的发展再添亮彩,对完善监狱制度,对打造平安监狱,对促进监狱工作实践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监狱对青年民警的培养
监狱对青年
民警的培养调研报告
随着监狱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给广大民警带来了新的希望,也积极调动了民警的积极性,特别是监狱的广大青年民警,但随着监狱搬迁工作的开展,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监狱党委的重视,下面我就监狱对青年民警的培养提出我的意见。
监狱青年民警的现状
从xx年到xx年3月,监狱共有新警xx人,现在占监狱民警人数的75%,xx年的第一批新警绝大多数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今年3月有些具有专业特长的新警已经到机关、科室发挥自己专业的岗位。根据以上的情况我想谈谈我个人对现在还在基层青年民警的发展。
1、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引导。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广大青年始终沐浴着党的关怀。党对青年的嘱托和期望,既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监狱应根据青年民警的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一是制定详细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通过专题理论课、集中学习、教育等方式,坚定政治立场,提升理论水平,塑造青年民警的理想信念。二是强化思想引导,发挥他们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关心呵护好青年民警的成长,激发青年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监狱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2、积极关心,加大从优待警。一是要及时了解青年民警的思想,引导青年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各级领导要经常与青年民警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动态,尊重和理解他
们的正常想法,做青年民警的知心人、贴心人。二是要加大从优待警力度,现在上班制度影响青年民警的个人生活和工作积极性。应进一步优化监区上班制度,整合警力资源,在保证监管安全的同时,合理分配上班时间,切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监狱应将青年民警生活保障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范畴,同时加大与社会机关单位的交流力度,组织联谊会等活动,积极解决青年民警婚姻问题。
3、改善手段,创新交流工作方法。随着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监狱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有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业务精通的高素质队伍作保证。一是健全对青年民警的座谈会交流制度。座谈会内容涉及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同时要通过座谈会,达到增进团结、增进友谊、凝聚力量的作用。二是注重心理疏导。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和重视青年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正常的心理疏导通道,组建专门的心理咨询队伍,对青年民警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的干预,为青年民警解压释负,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4、落实激励机制,创新选拨方式。激励机制是监狱民警队伍的核心机制。首先,要创新选拨方式,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大胆提拔优秀实干的青年民警,让青年民警有自我展示的舞台。其次,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青年民警提供大量的平台和机会。要大力加强监狱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内容,引导青年民警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
5、深入推进导师制,健全民警培训机制常态化。积极创造青年民
警成长空间,拓宽青年民警发展空间。一是推进3+1导师制,加大沟通交流。在传统学习培训基础上,创新培训学习思路,坚持培训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在工作中学习的乐趣。二是加大内外交流学习力度。一方面在监狱内部进行定期轮岗交流学习,另一方面要选派优秀青年民警到上级机关及其他单位挂职锻炼。三是加强警务技能训练。对于监狱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青年民警必须具备过硬的警务技能。因此,可以与驻地武警联系,形成训练培训警务技能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监狱民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0年9月,我正式加入了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学子,成长为一名奋斗在监管第一线的人民警察。在监区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逐步熟悉岗位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基本具备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应有的素质。但是我深知,与其他老干警相比,自己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工作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定立场,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修养。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严格遵守《监狱法》、《人民警察法》、《公务员法》等法律和司法部“六条禁令”等规章制度。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大学习、大讨论”、我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理论修养得到了提高,政治敏锐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打牢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求真务实,刻苦钻研,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在工作中,我从最基础的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学习,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工作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一年来,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干警学,使我学到了很多管理教育罪犯方面的工作方法,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妥善地解决罪犯在生产改造中发生的矛盾,能够对自己所包干的罪犯较好的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解决其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加快其改造进程。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我的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树立正确的态度勤勉尽责。
勤勉尽责是对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起码要求,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勤工作”。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脑。遇到问题勤动口,多向老干警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勤动手,多写笔记心得,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勤动脑,多思考问题,只有勤思考、勤琢磨、勤研究,善于分析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
到监狱工作一年,所做的工作都是职责范围之内该做的工作,没有什么成绩,只能说一年多来的监狱工作经历让我收获不少。初任培训让我对监狱有了全新的认识,学到了监狱业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良好成绩。到基层一线工作后,学会了如何组织好罪犯生产劳动,如何开展罪犯个别谈话教育,如何处理罪犯生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等。
工作中能够一丝不苟、扎扎实实贯彻好省厅、局、监狱的会议精神,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好对对罪犯的直接管理规定。能够自觉主动加强对罪犯的管理,耐心说服教育并化解罪犯之间的矛盾,教育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分监区罪犯遵守监规纪律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和改造环境。
五、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断增强反腐倡廉自觉性。
参加工作一年来,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把廉政建设变成自觉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坚决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以清廉为荣,以腐败为耻,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业务知识还存在欠缺,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二、工作积极性不稳定,时好时坏,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思想上有依赖性,有时怕麻烦,存在畏难情绪。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我深知离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相距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克服存在的缺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学习型、实践型监狱人民警察。
#监区###
201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