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菏泽邮政局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4-717576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7 08:35: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菏泽邮政局

菏泽局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打造创新先锋

企业

自菏泽局实施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先”和“优”活动目标,积极营造“创”和“建”上进氛围,为全力打造创新先锋企业凝聚了科学助推力。

一、层层动员、广泛宣传,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形成氛围

市局先后召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支部党员大会等进行传达动员。在此基础上,通过内部办公网、宣传栏、党群信息、菏泽邮政报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听取员工的意见,向员工公开承诺,向员工通报活动进展情况。

二、以学强基,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打造“学习型”开路先锋的重要任务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号召力强,提升理论素质有保障。做到政治理论学习“一园地、一课堂、月总结、月考核”,突出班子学习先进性、党员学习示范性,不断提升了广大职工的理论素质修养。

二是形势任务教育引领力强,提高思想认识有方向。认真传达集团公司、省公司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清菏泽邮政跨越式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形式教育。

三是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力强,提升业务素质有平台。分重点分工种对职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相继开展了邮政营业、邮政储蓄、代理保险、邮政投递、分发转运等各工种培训,并组织了考试考核,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业务、练本领、争先进”的积极性,三、注重发挥党员“五带头”作用,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标准、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标准,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好“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大讨论活动。

四、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企业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在企业改革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了专业化经营改革工作,建立了“条块结合”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强化对专业局以效益为中心的收支差额管理。二是按照省公司统一安排部署,按时完成了邮储银行占用土地房屋资产确权办证、评估及初审备案,以及注资、租赁给邮储银行9宗土地的确权办证工作;完成了速递物流改制涉及的房屋8宗、土地7宗的资产过户工作。

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一是继续大力开展城区营业网点购建改造工作。今年以来共计投资超过3000余万元,购置乡镇邮电支局14处,自建4处,并对30余处乡镇支局进行了改造,其中17处已经完工。二是加快信箱和报刊亭建设。至9月底,全市增设营业网点室外信箱109个;努力争取政府支持,积极筹备“新华邮政报刊亭”建设工作。三是强化了生产设备和安防设施的配置,投资153.8万元,为部分金融网点配备了网银终端机、排队机、身份证专用复印机和补登折机,为邮政储蓄流动营业厅、物流直营店和电子化支局配备了终端机等生产设备;累计投入资金71.4万元,改造了5座县局金库、配备了各类防暴器具和安防设备。四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企业渠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累计建设物流分销区域配送中心30处,分销直营店147处,发展三农服务加盟店882处,建成有效便民服务站100余 处。五是坚持科技兴邮,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认真做好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网点带宽升级、物流直营店线路和设备测试、量收系统二期工程上线、便民服务站与电子商务和中间业务平台对接、新上线LED、ATM、网银终端的联网等工作。

五、努力改善服务,建立服务内容全面,服务方式多样,服务措施扎实,服务流程规范的服务型企业

主动加强并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增强服务热线宣传力度,通过11185号服务热线进一步提高邮政服务品牌,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围绕规章制度落实、营业和投递服务质量、网点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加大了检查处罚力度,强化了管监控人员履职,注重了安防设施投入,认真受理了用户投诉,深入开展了基本规章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全局基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全局视检人员出检800余天次,检查支局所928次,填写报告书692份,下发整改通知书94份;对查出的问题,市局给予了严肃处理,3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5个单位的分管局长受到全市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3名支局长被免职,5人被解除协议或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2、3两月,全局实现用户“0”投诉;截止到目前,全市邮政投诉逐月下降,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六、注重五个结合,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正在进行的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共产党员活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企业实施“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企业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本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探索建立适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这些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第二篇:菏泽

中国牡丹城——菏泽

一:菏泽的由来

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湖,故名“菏泽”唐代更名为龙池,又名九卿波,清朝称夏月湖,县始于清初。据清乾隆二十一年《曹州府志》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之旧,赐名“菏泽”,自此,菏泽作为一个县、区、市,的专名一直沿用至今。二:菏泽民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片沃土上,勤劳俭朴,忠厚仁义的菏泽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菏泽号称“戏剧之乡”,剧种多,剧团多,名艺人多,流行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等10余个。有关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全市戏剧活动已经较为普遍,早在1760年左右成立的“大姚班”名伶荟萃,在鲁西南一带有较大的影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曲艺亦有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曹州花鼓、坠子、山东大鼓、莺歌柳书、评书、弦子鼓、道情等10余个曲种,堪称“书山曲海”,菏泽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流行全市的民乐有70多种,鼓吹乐《百鸟朝凤》,丝弦乐都享有盛誉,菏泽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劳动人们从丰富的生活中,经过多少年代千锤百炼,提炼出来的精神财富,著名的古代六大乐舞之一《大濩》就产生于此,而且又是擅于舞技的戚夫人的故乡。

菏泽面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深深植根于乡间民俗之中,千百年来,一直是为广大劳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乡土的瑰宝。菏泽面塑,它是一种传统造型艺术,制作精巧,形象逼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建国后,面塑艺术受到重视和保护,得到新的发展,并先后发明了有声面塑和动态面塑,菏泽面塑艺人随山东工艺美术代表团出访过澳大利亚等国家,作品还被选送往日本等国家展出,1996年4月,我市著名面塑艺人李芳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花供,它是曹县桃源集的群众和传统工艺技巧,雕塑成各种花草、瓜果、鸟兽、塔坊,每年农历正月初7,用以祭火神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其原料一般为白萝卜,鸡蛋、面粉、山药等,雕塑方法以鸡蛋和面,像捏面人似的蒸成各种动物,然后再以颜料油彩上色而成,花供原是旧社会当地群众用来供奉火神的贡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一种艺术观赏品,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鲁西斗鸡,俗名咬鸡,古儿唆鸡,它外型美观,身似鸵鸟,鹰嘴鹤颈,头大而平;尾羽主多为红、黄、黑、白、花五色。斗鸡大而不笨,动作灵活,生怕好,扑、翻、腾、打皆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列传》、《春秋左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至今成武县还保留着春秋时期垒多高的斗鸡台。斗鸡的出击方法有嘴叼、翅扑和爪击。两鸡相遇,先是怒目而视,少顷便于工作伸嘴强攻,腾空扑打,辗转腾挪,攻防结合。斗法有正面,里外拐斜,脑后腿四路拳脚下,有时致辞命一击,可是对方休克。斗鸡刚勇好胜,不肯轻易认输。它们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人们喜爱斗鸡活动的重要原因。

菏泽民间工艺品种类多样。著名的有菏泽鲁锦、面塑、草编帽、草编条等,其中菏泽鲁锦是鲁西南农村的家纺布可制作鲁锦时装、工艺品、壁挂等30多种饰品。织工精细、绚丽多彩极似织锦花布而与1985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院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它采用传统的纺织工具和天然颜料与娴熟的技艺所组成图样花色品种繁多逾越千钟,而布局设计、纹路构图严密,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名扬中外的手工艺和生活用品,适销世界许多国家。

国际牡丹花会,每年四月十八日—五月八日举办国际牡丹花会,菏泽已有几百个品种,数千亩牡丹田,每年谷雨前后,曹州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庄观,堪称中华之最。每年农历正月15日晚上,菏泽城内的主要街道上都要张灯结彩,点花放炮,举行规模盛大的彩灯会。

菏泽斗羊起源于三国时期。一次曹操被袁绍打败,退兵曹州,人疲马惫,士气低沉。曹操正无计可施,忽见两羊相抵,十分威武,他精神为之一振,即召部下观赏。只感染得群情激昂,士气大振,曹兵随之反戈一击,打败袁绍。在曹操的倡导下,曹州兴起斗羊活动。斗羊活动通常有“自由式”和“规范式”两种,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后,两只羊放开,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几个回合,直到一方败下阵来为一局。一般三局两胜。菏泽斗羊在全国独树一帜。

全市共有不同形式的民间舞蹈近70种。主要有:高跷舞(双脚高跷、独腿高跷)、商羊舞、花伞舞、放蝴蝶、抬撵舞、羊抵头舞、抬阁、二鬼摔、秧歌、跑旱船、竹马、舞龙、舞狮、舞叉、花鼓舞、拉驴舞、麒麟舞、大头舞等。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商羊舞,流传于鄄城县李进士堂乡陈庄杏花岗一带。其风格朴典雅,欢快明朗。是我市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中有记载:妇束短裙、屈一足,作商羊状,据杏花岗的老艺人说每逢大旱天,十里八街的人们都聚在这里,从庙里抬出关二爷,扎上大篷,画上龙晒化,什么时候关二爷晒出汗,天也就要下雨了。商羊舞就是在接送的的路上跳的,舞者手拿响板,头戴柳枝圈,挽裤赤足,脚腕手腕有串铃圈,边行边舞。花伞舞:是曹县较为普遍的一种舞蹈形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有文伞与武伞之分,文伞比武伞稍大,动作古朴细腻美观,多以走场为主。武伞比较小,动作粗狂,大方灵活,感情幽默。吸收了一些武术动作和戏曲动作。最初是表演公子、小姐、丫鬟调情的情节,后演变成一老汉与傻大妞,众村姑嬉闹玩耍的舞蹈,如十八大姐战幽州。菏泽武术,菏泽地区的武术源于人,历史悠久,蕴藏于中华;拳种多,奥妙各异,风格独特,素以“武术之乡”闻名于世,像著名的武术学校有,宋江武校、曹州武校等,培养了大量的无数人才,菏泽地处中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封建王朝均以训练有素的军队,枪刀相见,杀戮掠夺,抗争盘踞,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由此,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曾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唐朝的黄巢起义,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明朝末年的徐鸿儒均生长在这里。清朝光绪年间的曹州大刀会和1989年的曹州义和团灭洋反清,抗击压迫,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菏泽历代尚武名人辈出。据《中国武术人名辞典》记载,本区各县市仅清朝中武状元2人,武榜眼2人,武探花1人,武会人1名,武探花23人。民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发扬中华武术,雪耻“东亚病夫”的仁人志士。如菏泽耿庄的秧士文在上海创办“精武馆”,打败日本人,长我中华志气。1935年菏泽各地均建立了国术馆,举办国考,选拔高手。当时劳动人民自发习武,除暴安良,蔚成风气。三:菏泽旅游资源

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都为游客提供了牡丹花的盛宴。曹州牡丹园亭东面为观赏区,以何楼、毛胡同两村的花园为基础,扩建而成。牡丹园的东部,紧靠“柳荫笼沙岸”“十里尽芙蓉”的古河水道,是著名的桂陵之战遗址碑亭。牡丹园东侧,以桂陵台为中心,是闻名全国的曹州耿饼集中产地,柿林中不少是上百年以至几百年的老柿树。每到金秋,累累果实挂满枝头,金黄的叶儿衬着赤红的柿子,远望似映漫天边的朝霞。这里的柿饼因质细、味甜、无核、霜厚而出名,清代耿庄耿氏果农进贡,朝廷赐名“耿饼”清代诗人苏流眉有诗云:“桂陵迹犹在,齐魏已成空。惟有千林柿,来看十月红。恍如霜后柏,疑是晚江枫。枝枝垂朱果,胜似牡丹从。”一九七二年在临沂雀山出土《孙膑兵法》竹简,有关孙膑在桂陵擒庞涓的详细记载,纠正了司马迁流传于几千年的《史记》中有关于庞涓战死于马陵道的错误记载。从此,大大提高了桂陵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为今天观赏“曹州牡丹园”的人们平添了一层游性。

菏泽的牡丹多集中在地处菏泽市东北角的“曹州牡丹园”,每年谷雨前后,园中盛开的牡丹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红的像霞灼灼发光;黑的端庄别致,姿貌绝伦;蓝的素洁淡雅,神态清秀;粉的妖娆妩媚,色香兼备;紫的品居中流华而不俗;白的洁白无瑕,清爽袭人;绿的更是色奇品佳,别具风格;红、蓝、黑、绿、白、粉、紫、黄八色牡丹竞相开放,各显风姿,一畦畦,一片片,蔚为壮观。牡丹园中有两尊亭亭玉立的牡丹仙子,据菏泽人称:这两位牡丹仙子一个叫“葛巾”一个叫“玉版”。她们和凡人结为伉俪,留下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聊斋志异》中记载:河南洛阳人大用常听说“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有一年春天专程来曹州观赏牡丹。在寓所,有一牡丹仙女葛巾晚间与他私会,两人结为夫妻,并同回洛阳,后来葛巾的胞妹玉版,又嫁给大用的弟弟大器。两队夫妻男耕女织,恩恩爱爱,日子过得挺美满。一年后姐妹俩各生下了一男孩,全家欢喜。但大用不知怎么起了疑心,来曹州查访底细,发现葛巾玉版都是牡丹仙。天机泄露,夫妻感情破裂。葛巾玉版一怒之下离开洛阳回到曹州。这就是葛巾和玉版两种牡丹的由来。后来牡丹向人民在牡丹园中心专门建了,葛巾和玉版亭。在青青的翠柳掩映下,游行之余在此休憩别有一番情趣。近两年来菏泽人民政府加快牡丹园的现代化建设,投资数亿元,在牡丹园中建了现代化的温室和中国园林式的院落。暖房内催开的牡丹每年在春节前夕都运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举行展销,“严寒飞雪,牡丹盛放。”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1992年3月菏泽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牡丹花会,迎来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至2012年4月16日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6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领导人到菏泽视察。菏泽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史上,长期明、清两代,管领风骚500余年。它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

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梓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犁寨花园、大春佳花园、军门花园等。曹州牡丹园也是菏泽牡丹民间科研中心,科研成果近百项,分别获国家、部委和省、市奖。1994年代表国家参加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获得大奖。在“99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获牡丹单项奖81项,占世界牡丹总奖项的71%。在2002年全国牡丹催花大赛中,获得奖项114个,高居榜首。牡丹园被中国花卉评为“全国花卉先进企业”,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指定为“国家级牡丹芍药标准化示范区”,并作为国家高级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菏泽科研育种基地。曹州牡丹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菏泽还有别的旅游景点像水浒城、金山、金山洞、秦王避暑洞、浮龙湖、值得一看。三:特色名吃

菏泽单县羊肉汤,最早是由单县西关徐贵立创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操作工艺,使其调料齐全,汁浓洁白,不腥不膻,味道鲜美,肥而不腻,不仅在本地闻名,而在冀、鲁、豫、苏、皖等省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菏泽曹县烧牛肉其历史悠久、选料严格。选1—2年龄的鲁西南黄公牛作原料,加各种调料和小盐加以腌制,细火烧熟后晾干,再用小磨香油烹、炸,从而具有色、香、味、美、肉质鲜嫩,香味浓郁、熟而不散的优点。

黄河鲤鱼,黄河鲤鱼金鳞赤尾,柔嫩鲜美,古代名吃列居诸鱼之首,三国时称黄河鲤鱼为“鱼之贵首 ”,经历史延续,凡大宴必以黄河鲤鱼作为大菜,经高级名厨之手烹制,色香味俱全,为菏泽名吃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谢集罐子汤是西南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香肠、香肚,芝麻糖、水煎包、曹州烧饼、“鲁成”牌酱大菜、壮馍等都是菏泽具有代表性的名小吃。

第三篇:菏泽报告

关于投资菏泽国际汽车产业园项目得到政

府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报告

菏泽市委.市政府: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每年正以30%以上的速度不断上升,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借助全国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有利形势,抢抓机遇,投资兴建 菏泽国际汽车产业园(以下简称该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依托菏泽市区位可辐射周边各地市的优势,在做了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由我国知名的专业团队:中国和润投资策划公司精心打造,勾画出由: 20余家世界汽车名品4S店·汽车展示大厅·二手车交易市场·专用车交易中心·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学校·汽车维修·配件销售·汽车美容等多个板块构成。力争打造鲁西南绿色环保的集汽车销售·仓储供应·售后服务为一体,突出“车”文化,展现“车”主题有创意大型的汽车产业园。

该项目规划占地约1200余亩,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运营后,年营业收入可达50 亿元人民币以上,新增税收每年将突破3亿元人民币,并能解决安置就业人员6000余人。可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并且该项目选定的用地地块,不需要占用菏泽市土地指标计划,不仅解决了土地指标紧缺的难题,还符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和要求。

为了促进菏泽国际汽车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加快该项目基本建

设的进度。请菏泽市政府给予该项目,对招商引资“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使投资方取得项目用地最优惠的地价。

请菏泽市政府给予该项目的优惠政策:

一·该项目用地地块,以安置回迁·置换的方式,实行双方协议地价。拆迁与各项补偿费用由政府负责。(附·详细方案)

二·该项目定为菏泽市重点项目,享受重点项目所有的优惠政策。由政府领导牵头专人负责,协助投资方办理该项目有关的手续,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保障项目的规划审批及各项相关的证·照和手续,能及时完成报批程序。

三·为确保该项目整体规划要求,项目不承担建设经济适用房及廉价房。所有项目的建筑·房型等设施,按整体规划要求由投资方统一设计。所有地下建筑不计容积率,且不需交纳项目地块的土地出让金·设施配套等费用。

四·项目建成投用后3年内,所交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及相关税费,每年底按缴纳额的50%~100%奖励给投资方。如遇国家政策性的特殊情况,可做必要的调整。

五·该项目应享受特色产业对接的重点专业市场优惠政策,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期挂牌,分部实施”的办法。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项目用地实行协议地价,净地每亩为万元。如成交地价与协议地价有超出的部分,政府在一月内给予等额扶持基金返还给投资方。竟得地块要达到“七通一平”的建设运营需求标准,并.在本区范围内政府不再审批同类的项目。

六·为了使该项目形成产业·服务一条龙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求,并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希望得到政府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同意并协助投资方办理产业园内的:汽车检测中心;驾驶学校;及汽车加气·充电站等项目有关手续的报批工作。

七·投资方可无偿提供约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政府牵头组织:交通·交警·税务·保险等与产业有关的部门,进驻产业园办公。使项目真正达到产业的规模化;服务的一体化,成为鲁西南第一·有创意·有特色的【菏泽国际汽车产业园】。

该项目对地方和社会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带动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不但能影响周边地区产业的转型,还可在当地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群体,对地方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该项目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并且符合菏泽市经济发展的规划和要求。

希望菏泽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该项目能高度关注,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大力的支持。

山东省丰源集团菏泽国际汽车产业园项目部

2011年11月23日

联系人:刘乘伟***

第四篇:菏泽造纸厂

1.山东省菏泽造纸厂(丹阳路86号)

2.菏泽市丹阳造纸厂(丹阳刘庙村)

3.山东省巨野县福利造纸厂(田庄乡西南郓巨河东岸)

4.巨野县巨野镇光明造纸厂(光明路18号)

5.郓城县郓西油毡纸厂(张鲁集乡宋庄村驻地)

6.菏泽市东城造纸厂(东城顺河西路二巷)

7.菏泽市东方造纸厂(丹阳仝庄村内)

8.菏泽市黄河造纸厂(高庄镇植物油厂)

9.菏泽市洁华造纸厂(丹阳姬庄行政村)

10.菏泽市振兴造纸厂(何楼乡)

11.菏泽华洋纸业有限公司(开发区岳程办事处)

12.菏泽市天龙纸品厂(李村镇油楼)

13.山东省定陶县造纸厂(陈集镇驻地)

14.山东省菏泽地区鲁南造纸厂(丹阳办事处刘庙行政村)

15.单县华康纸业有限公司(单城单丰路北侧(原东关皮革厂院内))

16.东明县大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向阳路197号)

17.东明县新兴纸业有限公司(五四路东段)

18.菏泽市三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双河路136号)

19.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恒鑫纸业有限公司(五四路东段168号

20.成武县诚达纸业有限公司(县城工业园区)

21.菏泽恒信达纸业有限公司(丹阳路86号

22.菏泽牡丹纸业有限公司(胜利路19号)

23.菏泽市高尔雅纸业有限公司(岳翔路79号)

24.成武县造纸厂(县城红卫河北岸路西)

25.定陶县永兴造纸厂(张湾镇)

26.山东省单县长虹造纸厂(曹马镇)

27.菏泽润达纸业有限公司(陈集镇工业区)

28.菏泽市豪亿纸业有限公司(丹阳路76号)

29.菏泽市牡丹区钢成纸业有限公司(牡丹办事处东2华里处)

30.郓城县纸品厂(黄堆集乡驻地)

31.东明县勇越纸业有限公司(五四路170号)

32.菏泽利达纸业有限公司(陈集镇工业区)

33.菏泽市牡丹区栋梁纸业有限公司(牡丹办事处朱官庄)

34.菏泽市牡丹区时代纸业有限公司(黄罡工业园)

35.国营山东省单县造纸厂(单城镇张子楼东)

36.山东省东明县第二造纸厂(五四路东段)

37.成武县宏远纸业有限公司(县城永昌路北段)

38.菏泽鲁晨纸业有限公司(北城薛楼)

39.菏泽鑫利环保纸业有限公司(黄岗镇)

40.山东省菏泽光达纸业有限公司(牡丹路25号)

41.菏泽市侯集社会福利纸厂(侯集乡)

42.菏泽市华美造纸厂(岳程庄乡西王堂村)

43.东明县意达纸业有限公司(武胜乡)

44.菏泽地区金桥信息纸业有限公司(兴工路72号)

45.菏泽阳光纸业有限公司(北城)

46.山东菏泽北辰纸业有限公司(解放北街57号)

47.山东省曹县孙老家镇第一造纸厂(孙老家镇邵庄村)

48.成武县联丰纸业有限公司(南鲁镇粮管所三楼)

49.东明县长明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小井乡大王庄)

50.曹县造纸厂(庄寨镇韩庄)

第五篇:菏泽历史文化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

——在菏泽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潘建荣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

众所周知,菏泽市在今日之山东,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在二千年前至四千二百年前后,它却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中华第一个见诸史书的始祖母华胥;这里诞生了中华第一个有姓氏的男性始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都与菏泽息息相关。古往今来,与菏泽有关的历史人物写入二十五史的千余人,其中为之立传的达217人之多,这是全国同类市地所罕见的,证明了菏泽历史文化的厚重,反映了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关系。下面我分若干条目给大家做一介绍:

一、菏泽是中华先民的发祥地

菏泽市,上古称陶,位于苏、鲁、豫、皖四省十六县的结合部,也是《禹贡》中的兖州、豫州、徐州、青州的结合部。地质资料表明,远古的豫东、鲁西是华北凹陷地带,经过千万年黄河泥沙的充填,终于使菏泽境内逐渐形成岗丘布野、河沟纵横、林木茂密、湖盆相连的平原沼泽岗丘地貌。《禹贡》、《左传》就记载了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和济水、濮水、沮水、澭水、菏水、汳水、黄水、洮水、句水、黄沟水十水;记载了历山、曹南山、左丘、陶丘、楚丘、犬丘、青丘、廪丘、乘丘、襄丘、桂陵、安陵、巿陵等近百处地名。

考古发现证明中华先民起于多源,如满天星斗。迄今为止,尚未在菏泽发现八千年以前的古人生活遗址。距今七千年前后,由于大自然气温的变化,使先民食物来源变的十分困难,人们开始从山东东部、甘、青、陕、豫、大江南北涌向中原。这从北辛文化、裴李岗文化逐渐衰退和消失,大汶口文化骤然兴起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现已发现,菏泽境内有北辛遗址一处,大汶口文化遗址十处,而龙山文化遗址却近达300处,且岳石、商、周等不断代文化在几乎所有遗址上都有发现,反映出先民在这些遗址上连续生存三、四千年的实际情况。这些遗址分布在四泽十水的岸边,反映了先民依水而居的状况。境内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面积之广,连续年代之长,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

人们常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漫流四溢是不能住人的。而其支流及支流的支流才是真正哺育先民的地方。济水是黄河的支流,濮水、沮水、澭水、汳水、黄水、菏水又是济水的支流。【1】因此说济水是哺育中华古代先民的圣水。《史记·封禅书》说,中国名川祠二,曰济曰淮。【2】济就是济水,从河南荥阳出黄河,东流过封丘、定陶、巨野、梁山、长清、济南,东流入海,其两岸散布着上古先民生活遗址。古人祭祀济水,其深远的原因不言自明。

四泽十水岸边的遗址,又被称为堌堆。五十年代,绝大多数还面积硕大,高数米乃至十米不等。近三十年,人们破除迷信,取堌堆黑土作肥或筑路、烧窑,已大部分被破坏。现尚高耸地面的三十几处堌堆,如果不是民间庙宇的保护,恐怕也荡然无存了。这些遗址正是中华九州的源头。《说文解字》关于“州” 字的解释是:“水中可居者曰州„„”,【3】“昔尧遭洪水,居民水中高土,故曰九州。”【4】这些土丘中的红陶、灰陶、黑陶、石器、骨器等遗物佐证了它们确实是七千年来中华先民的聚落点。这些堌堆还被古人赋予能大能小、能止洪水的神物——息圵。【5】实践证明,堌堆的确是四千年前后,祖先们躲避洪水、繁衍生息的神圣土址。

菏泽境内见证中华先民繁衍生息历史的堌堆,仅仅是经过文物部门的地表普查所发现的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等文化遗址,它们无一处被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发掘至生土层,因此其文化内涵至今不为世人所知。1984年北京大学邹衡先生为寻找夏商文化,曾发掘安丘堌堆,【6】但发掘至龙山层时,就停止了发掘。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没有涉足此地,探源工程也未涉足此地。这些遗址有文献记载的尧居之都陶丘,尧舜禹之都成阳,有黄帝得宝鼎之宛朐,有舜生地姚墟、耕之历山、渔之雷泽,有秦祖伯益之犬丘,有楚文化的源头楚丘,有商族简狄之有娀之墟,有帝喾之有莘之虚,有夏宗邑之城三朡,有商代最早的都城亳。中华民族文明起源,国家形成的不少关键地名,多在鲁西南一带,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探源工程的高度关注吗?!

二、祖源龙凤文化与菏泽 中华民族,起源于东方本土,已为众多学者研究成果所证实。常言道,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先而代代相传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概莫能外。三皇五帝是中华乃至亚洲很多民族公认的祖先。古往今来,有难以数计的学者探讨三皇的起源和行踪;研究五帝创造早期文明、安邦定都、创立国家的具体地点。对学者研究三皇五帝的文化现象可称为祖源文化研究;对三皇五帝的起源、发生之地,可称为中华祖源圣地。

中华先民和世界其他很多民族一样是有图腾崇拜的。上古众多氏族尽管各有各的图腾信仰,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即龙和凤。龙图腾包括鳄、龟、鳖、蛇、鱼和虎、豹、狸、熊、马、牛等水陆动物;凤图腾包括鹰、鷙、燕、山鸡等各种飞鸟。龙凤这种神奇的动物图腾是先民的创造。在文献中,最早见到有文字记载的龙出于菏泽境内的古雷泽水域。《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首,鼓其腹则熙。”【7】据气象专家竺可桢考证,秦汉以前,长江以北的气温湿润,比现在平均高2—3度,大象、巨鳄盛产北方。【8】四泽十水之中就生存大量水陆两栖动物北方湾鳄,每逢雷雨,狂叫长啸,先民不知,尊为雷神,也即神龙。鳄为两栖,人居水边,鳄成为先民生存的大敌。先民在敬畏恐惧中与巨鳄共生存。杀鳄食肉以强身,取皮做鼓以扬威。考古发掘出六千年前的鳄鱼皮制作的鼓就是证明。《左传》记载,颛顼裔孙董父在定陶鬷川为帝舜养龙而被封为豢龙氏;【9】尧的子孙刘累为夏帝孔甲养龙而被封为御龙氏,就发生在菏泽境内。直到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还称菏泽为龙池;【10】城西的水泽被称为龙湫池,雷泽亦被史书称为龙泽。中华龙族的代表人物是伏羲、炎帝、共工、黄帝、帝尧。

凤文化源于东方族群。顾颉刚先生认为太昊、少昊、帝喾、舜、伯益和商族均为鸟图腾信仰族群,聚居地最先就在鲁西南的济水流域,往西最远不会过河南开封;境内凡带有佳字的水名,如澭水、獲水、睢水等就反映了鸟信仰的痕迹。【11】他认为商祖简狄的原居地有娀之墟就在今曹县西北古济水之滨。【12】实地查验,曹县韩集镇安陵堌堆大汶口、龙山遗址,符合《左传》戎邑之地望,应是有娀之墟。王献唐先生认为,风即凤,凤濮古音同,濮水即凤水,濮州即凤州;古无姓,从地名,凤文化源于山东濮州,即今菏泽市鄄城县,【13】其论点尽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可见,流传至今的中华龙凤文化现象源于上古先民各氏族的图腾崇拜,代表了龙凤两大族群的列祖列宗。可见,龙凤文化的实质是祖源文化,其源头就在鲁西南。

三、伏羲与菏泽

西汉纬书《河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14】后来有众多历史地理文献重复这一记载。到了西晋,史学家皇甫谧较系统的申述这一观点,所撰《帝王世纪》曰:“太昊伏羲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15】雷泽位于今菏泽城东北六十里,鄄城东南三十里,郓城西南六十里。当时为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先民以为凤族太昊氏华胥姑娘在雷泽岸边踏了雷神龙的脚印而怀孕,并在雷泽东岸成这个地方生下伏羲。2008年春山东省考古所在雷泽东南岸春秋成阳故城下挖出距今7000年上下的石磨棒和红褐残陶。【16】为这一神话传说提供出物证。

在中国古文献中,伏羲的名字出现较晚,是战国思想家庄周第一个记载了伏羲。【17】此后伏羲名字陆续出现于典籍。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认为,伏羲是南蛮的先祖,是南方很多少数民族的共祖。【18】南蛮古族是炎帝、蚩尤之后,是伏羲一脉相承的后人。闻氏又认为,伏羲与瓠子传说有关,【19】而濮阳至鄄城、郓城的瓠子河边正是龙族的生息地。日本、东南亚、朝鲜以伏羲为祖者众,反映了雷泽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是龙的儿子,信仰图腾是龙,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皆由伏羲起。伏羲的最大贡献是结网罟,用以捕鱼、捕兽、缚鸟、擒鳄,供先民食用、生存,并开始驯养牲畜家禽。【20】

凤族太昊氏与龙族伏羲是婚姻之族。经过虞、夏、商、周两千年的融合,至西汉已被史家合太昊、伏羲为一人,称为中华共祖。淮阳、天水、新乐的伏羲文化兴起于汉以后,反映出国人对伏羲文化的认同。而文献记载最早的伏羲陵在古单州、女娲陵却在古济州。【21】

四、炎帝、蚩尤、黄帝与菏泽

炎帝是龙族为伏羲之后,起源于山东鄄城羊里水。继十五世伏羲之后,生活在四泽十水的先民进入农耕时代,称炎帝,共八代。《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西汉纬书《春秋元命庖》先作了类似记载。华阳即华胥之阳,因华胥生伏羲故,雷泽也称华泽。常羊,亦做尚羊、裳羊,皆指雷泽北岸羊里水。此地近雷泽,水草丰美,牧羊是该族的重要生活手段。故该水称羊水;又因牧羊女众多,人皆姜姓,故又称此水为姜水。第一代炎帝魁临生于此,史学界早有先说。山东已故王献唐,当今学者景以恩皆持此说。【22】我和安作璋先生探讨,也持此说。

炎帝为龙族,其母任姒为凤族太昊有蟜氏,在常羊和龙族结合,生炎帝。笔者考证,尚羊,常羊为一,皆指羊里水流过鄄城县羊里时的一个地名。从《水经注》所载分析,常羊即今鄄城西关古遗址,炎帝生此。详见《菏泽境内四泽十水考》。【23】

《帝王世纪》又说,炎帝又号魁隗氏……,本起于烈山。【24】烈山又称连山、蛩山、崇山、皆指今鄄城、菏泽县交界处的历山。查河南、山东地名志发现,从河南东部长垣起东至菏泽市尧都成阳止,自西往东的地名依次为:首垣、武丘、襄丘、枣丘、文台、连山、巿丘、谷丘、历丘、尧王坡、姚墟等。在百五十里之中,竟存龙山文化遗址达十五处之多。这时断时续的土丘,正在濮水北岸,与传说史中的炎帝、颛顼、尧、舜、禹的起源息息相关。几代炎帝之后,其族人有沿大野泽东迁泗水以曲阜为都者,【25】有沿濮水西上晋东南定居者,有沿济水、渭水西进陕、甘定居者。【26】陕西宝鸡、山西长治都有炎帝陵墓反映出炎帝族的迁徙。长治羊头山的炎帝像解辞为史学家所撰,其词云炎帝来自鲁西南,也可证史学家对炎帝出生地的研究成果。【27】

蚩尤是龙族伏羲之后。《归藏》说:“蚩尤出自羊水”,即鄄城羊里水。《史记》说:“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黄帝)。”可鉴蚩尤为当时的炎帝之一。黄帝族源于西北高原,约于五千年前后进入中原,与凤族结合。《史记》说黄帝生寿丘,地在梁山县。《帝王世纪》云:黄帝少典氏之子应为龙族,母家为凤族有蟜氏女。《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28】是说炎黄二族之母族同为凤族有蟜氏,而父族为二。炎帝是龙族伏羲的嫡传子孙,而黄帝父族则是以陆地动物熊、虎、豹为图腾的少典氏,后来变为龙图腾。当时的三大族群是炎帝榆罔、蚩尤、少典氏黄帝,凤族、夙沙氏、风后、力牧、少昊、两暤。风后、力牧、少昊从黄帝,夙沙氏、两暤从炎帝。时黄帝族统驭天下而炎帝族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华先民第一次以战争形式进行氏族融合发生在菏泽。都曲阜的末代炎帝被黄帝战败,南迁隋州,湖北留有隋州炎帝洞。炎帝族众继续南迁,一路留下众多炎帝文化。湖南省炎陵县的炎帝陵,虽为南宋所建,但却反映出炎族南徙的痕迹。【28】留居鲁西南的炎帝蚩尤,生于羊水。【29】为报炎帝榆罔之仇,在九淖之地的鲁西南与黄帝大战,被杀于青丘,【30】菏泽今城西南三十里青丘龙山遗址即蚩尤战败处。黄帝葬蚩尤头于今汶上阚城遗址,肩甲骨葬于巨野城北九里,五千年墓冢犹存。【31】其族人一部分与黄帝族融合,一部分南徙江南,再徙东南亚。东南亚至今仍有不少人视蚩尤为祖。黄帝战败蚩尤后,在菏泽举行大型祭天活动。《史记•封禅书》说,黄帝得宝鼎于宛朐。【32】宛朐是西汉以前留下的古老地名,即菏泽今城。此城位于古冤水之滨,是有众多遗址包围的一个大型古文化遗址。宛朐,包含了祭祀的内涵。《旧唐书•地理志》云:春秋时,宛朐又名重丘,【33】秦置宛朐县,汉因之。后人为纪念黄帝,又称此城为大飨城。【34】

五、少昊、颛顼、帝喾与菏泽

少昊父族为凤族太昊氏,母族为黄帝族己氏,故姓己。己氏在曹县东南。汉有己氏县,少昊生于此、长于此。后居穷桑、都曲阜。

颛顼、帝喾皆为五帝之一,为两个时代。史载,颛顼曾佐少昊,【35】在曲阜一带。始都穷桑,后徙商丘。穷桑,一般指大汶口一带;商丘,指曹县南部亳城一带。笔者研究认为,颛顼的父族是凤族少昊族,母族是龙族黄帝氏;故颛顼佐少昊。颛顼都商丘是为平九黎之乱,反映出蚩尤之后九黎族的**。颛顼实行宗教改革“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于是民神不杂,万物有序”。【36】菏泽东北有重丘,【37】郓城西有黎丘,【38】即九黎族之聚居中心,至春秋乃名黎丘、重丘。颛顼后裔陆终氏六子,其五子曹安居定陶,【39】史称曹地;六子季连,为楚人之祖,【40】居曹县东,今楚丘遗址群尚存;冤句南古有沮水,应是季连子附沮的始居之水,两岸龙山遗址,应与之相关。

帝喾是凤族太昊氏后裔,因居地而称高辛氏。高辛氏先佐颛顼氏族,三十岁为帝,号有莘氏,都亳,在今曹县南,也有的学者说都陶丘。曹县北莘冢遗址群是其居地;成武有郜遗址群大多为其裔居地。有莘氏是太昊氏后裔,夏、商、周三代王族都与有莘族联姻,反映出太昊族在统治者心目中的深刻影响。

《山海经》云:帝尧、帝喾、帝舜葬岳山。郭璞注即狄山。沈长云考证,狄山即鄄城历山。【41】又说:帝喾十世。今河南濮阳、商丘、陕西郃阳都有帝喾陵,看来都是真的,但历山所葬为第一代帝喾当为真。

六、帝尧立邦于陶,退隐于陶,死葬于成阳。

帝尧陶唐氏是五帝之中影响最大的一位祖先,按《史记》,尧是黄帝之后。【42】顾颉刚先生研究,认为他属东夷凤族系统。【43】笔者研究认为,尧是龙族炎帝之后。

《史记•货殖列传》曰:“昔尧作成阳”。【44】《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45】平阳即成阳,一地而二名。成阳在菏泽东北60里,古雷泽东南岸。西周初,文王七子姬武封成国,【46】初定都雷泽东岸瓠子河边的成地,今红船镇张堌堆一带。后迁成之阳,即牡丹区胡集村东。该城被金朝以后的黄河淤于地下。2005年,山大方辉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安阳殷墟唐际根博士等前来考察,研究了东城墙出土的三十余片陶片,确认此为龙山遗址。此城作尧都时曰平阳,比山西平阳在文献上早出二千余年;尧后为舜都,舜后为禹都,西周为成国都,春秋成国灭亡后,为卫国平阳邑,孔悝曾饮于此;战国为魏国东界重镇平阳邑;秦汉魏晋为成阳县,北齐废;隋于原址建雷泽县,唐、宋因之。金大定以后,毁于河患。唐玄宗名相姚崇曾来此考察,称此为平阳屯;元雷泽城内的关王庙碑仍称此为平阳屯。清初,胡姓人多,逐更名胡集。可见成阳、平阳、雷泽城一地三名,并称已久。

帝尧号陶唐氏,反映出他的生活地点。汉《帝尧碑》云:尧母庆都游三河与赤龙交,生尧于常羊。【47】这和炎帝父系及出生地几乎如出一辙。即尧的父亲系龙族炎帝系统之人,母亲属凤族太昊氏系统帝喾族陈锋伊氏。三河即鄄城境内的瓠子河、濮水、羊里水,一河三名,故称三河。从纬书记载的传说史来看,尧生于鄄城羊里水边的古常羊。《元和郡县图志》云尧“先居唐,后居陶,故曰陶唐氏”。【48】山西说唐在晋西南,河北说在唐县、望都,有的学者说在山东鱼台。其实,帝尧不过是中原一带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其疆界不会越古陶即今菏泽太远。查《左传》,鲁隐公曾与戎人会于唐。注者说在今山东曹县东南。【49】即汉代的己氏县一带,甚确。《说文解字》及《康熙字典》对古蒙地、唐地注释相通,蒙含唐意,并与汤通。后来的商王帝乙起于曹县东南的孟渚泽一带,自称汤,即通唐,唐应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史记》说尧为帝喾的儿子,即尧母陈锋氏庆都。以母族,尧是帝喾裔子。帝喾都亳,唐在亳东30里,先以唐封尧,后封陶是可信的。即尧是包括成阳在内的整个济濮水流域大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尧并不是继承帝喾的位子,而是喾子鸷的帝位。鸷才是凤族有莘氏的首领。史说,鸷不善,禅让于尧,又被封于有莘氏。【50】龙、凤二族互为首领可见端倪。

《竹书纪年》说:帝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竹书》又说“一百年帝陟于陶。”【51】《帝王世纪》说,舜摄政二十八年,尧与方回游成阳而崩。【52】是说尧死于成阳。反映出帝尧禅让帝舜以后,其晚年是在陶丘隐居,在游成阳时而死。

尧死于成阳,葬于成阳,史有明载。《吕氏春秋》说尧葬谷林。【53】《宋史》记濮州知州韩铎奏雷泽县谷林山有尧陵、尧母庆都陵。【54】西汉宗室刘向第一个提出尧葬济阴。【55】时成阳属济阴郡九县之一。《汉书》济阴郡成阳县下载:“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56】东汉建武二年刘秀一登基就急忙要去济阴成阳祀尧,被大臣杜林以汉兴缘不由尧而阻之,【57】但还是定下了春秋两季由郡县祀成阳尧陵的制度。汉安帝、汉章帝、汉桓帝、汉灵帝都曾遣使赴成阳祀尧,并大规模的修建尧陵、庆都陵。谁出的钱多,就升谁的官。如刘郃、仲定、孟郁【58】等。三国人著《皇览》明确指出尧冢在济阴成阳,【59】《晋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下云:“尧所渔,尧冢在西。”【60】《水经注》说尧陵在成阳西二里,庆都陵在南一里,尧妃中山夫人祠在城西50步,并对尧陵规模进行了详细记述。【61】唐朝贞观元年下诏祀成阳尧陵、禁樵采,春秋奠酹。【62】宋熙宁政和年间还在成阳祀尧。【63】宋人欧阳修撰《集古录》,赵明诚撰《金石录》,洪适著《隶释》,都记述了成阳汉尧陵四碑全文。该陵毁于金、元、明、清七百年黄泛、战乱。2008年,省文物部门对汉尧陵进行了勘探,从地下三米出土大量龙山时期残陶片,说明此处确实为帝尧时的遗址。2006年,村民又在尧陵地下挖出尧妃中山夫人残碑碑首,有物可证。至于山西平阳尧陵,乃元代所修;【64】东平尧陵乃明代所修。【65】顾炎武《肇域志》记载,明代弘治七年礼部上书耿裕就要改东平尧陵而祀曹州尧陵。【66】鄄城还有清乾隆元年所建濮州尧陵。【67】中国尧陵有四,山东占三,菏泽有二,反映出古人对帝尧葬地的看法。帝尧生常羊,帝尧都成阳,晚年居陶,死葬于成阳。一生没有离古陶地。

七、帝舜生于斯,长于斯,立国于斯,死葬于斯

如果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都代表一个氏族或一个时代,那么尧、舜、禹却是实指的三位真实个体祖先。最早说出虞舜里藉的是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68】《尸子》说:“虞舜灰于常羊,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69】《墨子》说:“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灰于常羊。”【70】《吕氏春秋》与此说同。

以上典籍所言之地名,皆在菏泽或方圆一百公里之内。历山、雷泽、姚墟、常羊在鄄城,负夏在雷夏泽之北古廪丘,寿丘即梁山之土山集,河滨在定陶。以上地点皆是龙山文化遗址。孟子云诸冯之地,明朝以前无人解说其地。《大清一统志》云在菏泽南五十里。【71】实地查验,定陶西灵圣湖遗址符合地望。但笔者考证,此仍舜卒之地鸣条。孟子以后的文献不从说诸冯,而是说舜生姚墟,故姚姓。唐《括地志》【72】从其说,说姚墟在雷泽县东十三里。唐代宰相姚崇亲来姚墟考察,说姚墟在平阳屯西二里,【73】即帝尧陵附近。尽管不成定论,但其地域总在成阳附近。至于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与史记所说冀州之人,乃同指一域。此东夷非周以后之东夷,乃指豫东、冀南、淮北、宿州及山东全省。冀州的范围,乃古代东至泰山,西至嵩山,北至太原,南至淮河这一区域的泛称,略与东夷同。对舜死鸣条的地望,山西人说在晋东南,河南人说在封丘,吕思勉先生认为在鲁西南济水之滨的古兖州,顾颉刚先生认为在鲁西南曹县境内。【74】至于湖南舜陵,乃后人迁徙所至。笔者考证,鸣条在有娀之墟之东、三朡之西的古济水岸边,今圣灵湖遗址是也。司马迁作《史记》,在仔细审阅先秦文献的基础上,并到河济之间进行了实地考察后,重申了上述记载。特别应须提到的是,郭店战国楚简云:“舜耕鬲山”。【75】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容成氏》云:“昔舜耕之历丘,陶于河滨,渔于雷泽,以善其亲,乃及邦子,尧闻之而美其行。尧于是乎为车十乘又五乘,以三从舜于畎亩之中。”【76】历丘、鬲山、历山的变化反映出两周人对舜耕地文字名称的演变。舜耕历山,在今鄄城历山庙龙山遗址,【77】就是舜农耕和制造陶器的地方之一。

舜生地在尧都附近,陶于定陶济水岸边的陶丘,渔耕雷泽、历山。在尧知道他的德行后,招为女婿。在尧培养下,于尧都成阳禅让是顺理成章的。

按《左传》史赵所云,舜为虞幕后;【78】《周语》说:“幕为颛顼后。”【79】可知舜之父族为凤族颛顼之后,而母族居成阳姚墟,当为尧之族。舜之妻为尧女,龙凤二族融合仍在进行。尧舜时代是中国由部落联盟过度到文明国家的关键时期,研究这段历史事关国家文明起源,应引起全国学者的高度关注。

八、夏禹与菏泽

夏禹,又称大禹。《汉书•律历志》引《帝系》曰“帝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80】禹治水有功,封于夏,史称夏后氏。夏后氏究竟起于何地,众说纷纭。有山西夏县说,河南崇山说,四川广元说,山东临沂说等。考虑到颛顼氏族长期生活在豫东、鲁西南,其死葬又在河南濮阳,故鲧禹的起源当不会离此太远。战国人鲁仲连说:“舜耕历山而友益,舜陶河滨而友禹。”【81】意思是说,在鄄城历山耕种认识了犬丘的伯益,在定陶陶丘制陶认识了大禹。伯益与舜同为凤族少昊系统,世居犬丘。据京相璠《春秋地名释》及《水经注》记载,《左传》中卫国境内的犬丘垂都,就在濮水之滨小成阳东南五里,【82】今鄄城郑营乡刘堌堆遗址即是。此遗址位于雷泽之西,东南距历山三十里,西北距常羊十五里,北距箕山龙山遗址四十里。伯益是秦人、赵人、梁人之祖,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助手。大禹治理洪水,功垂千古。《禹贡》仅1900字,其中引菏泽的地名就有15处之多。洪水发生在尧舜时代,鲁西、豫东、淮北的堌堆遗址就反映了当时人众避洪水的事实;以四千年前的技术水平,时人治理大江大河是不可能的,禹所作的是治理洪涝灾害。自古以来,西来客水至巨野泰沂高地,不是北流由济水入海,就是南入泗水通淮入海。长此以往,河沟淤塞,排水不畅,则四泽十水泛滥成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整个封建社会。大禹在济、濮流域治水成功,取代舜而为天下盟主,建立了家天下夏王朝。史载,禹都平阳,【83】又说禹都阳城,【84】应是成阳的倒置。禹以成阳为都较为可信。商汤灭夏,先由东往西打,后由南往北打,夏王朝不是向西逃,而是往东跑,几次关键战役全在菏泽之境,也说明了菏泽曾是夏王朝的大本营。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沈长云教授近20年来对尧舜禹的起源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尧舜禹均兴起于济濮流域,而夏后氏的世居地则是鄄城境内的雷泽历山。【85】笔者认为,夏后氏父族为龙族黄帝系统。鲧的母族系少昊颛顼系统之己氏,所谓“颛顼五世而生鲧”,【86】以母族论,禹的母族则是太昊帝喾有莘氏,所谓“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87】《国语》谓“崇伯鲧”,【88】即《连山易》“鲧封于崇”。【89】崇即沈长云所说之历山。禹在有莘氏曹县境内长大,有莘之墟北距陶丘四十里,故能和舜在陶丘互相认识。夏后氏终始以济濮为中心,商汤灭夏的有娀、鸣条、三朡、南巢四次战役都发生在菏泽境内。夏桀最终被囚禁在老家历山至死。对此,笔者《商汤灭夏地名考辨》,【90】作了系统论述。

九、商王朝与菏泽

商族之源,史无定说,至今也没有形成共识。但商属凤族,即以鸟为图腾的族群,从古至今无疑义。而鸟图腾系太昊氏的子孙,世居山东、淮北、豫东一带。史载商族女祖简狄是有娀氏女,【91】可证是太昊系统,而其父族不清。顾颉刚认为有娀氏在春秋戎州,即曹县西北的古济水之滨。【92】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商契,反映出商族在济水生活。山东大学栾丰实、方辉教授认为,岳石文化就是先商文化,【93】沈长云认为岳石文化是夏商共有文化。【94】其实先商文化和夏文化同处一个时代,错居河济之间,共同生存,其生活用器甚至习俗在早期是没什么严格区别的。山东中西部遍布岳石文化,菏泽三百堌堆遗址全有岳石文化,说商起源于山东西部是有根据的。王国维大师关于夏商二族错居于河济之间,盖数百岁的论断,【95】至今证明仍是正确的。商祖契称玄王。【96】少昊系统有玄鸟氏,【97】商之父系应为少昊系统。有的学者认为大野泽、孟渚泽是商族的起源地,商族契居商丘,商汤始居亳,开始筹备兴商灭夏的大业。

再从汤灭夏的战役说起。汤先与桀战有娀之墟,再战鸣条之野,败绩,桀奔三朡,又奔成,战于南巢,被俘于焦门,桀被汤在成地活捉,又放之历山,叶落归根,决不是历史的巧合。汤在三朡俘获宝玉。【98】我曾向李学勤等很多专家请教俘获宝玉之事,皆云宝玉为国家重器。夏社也在三朡,【99】不排除三朡是大禹宗庙之地。

汤灭夏,商王朝定都亳。《竹书纪年》、《史记》都记载自汤至太戊九王都亳,这说明商朝前期159年的首都一直在亳。对亳的位置,从《左传》、《史记》、《汉书》中都能找到方位。《水经注》、《括地志》、《太平寰宇记》中所记十分明确,即今曹县南25里商汤陵之侧。据顾炎武考察所记,明末清初尚有遗迹可见。【100】

西汉前,商都仅亳一说;自班固云偃师尸方为汤都,郑玄从之;西晋皇甫谧又提出南、北、西三亳说,亳都欲乱,其实都是商王后迁之都。近几十年,一些学者坚持郑亳说,呼声甚高。但经碳十四测定,年代相差甚远,【101】郑亳说不攻自破。探源工程要寻商都亳之所在,必需尊重三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记载,应在山东曹县南、故蒙亳一带,即商汤陵一带寻找,才能真正见到成效。对汤陵所在,《左传》有记,即亳为宗邑之地,【102】因汤陵在此。西汉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亲祭汤陵;【103】东汉崔骃随汉章帝东巡,亲至汤陵,并云:汤冢在济阴亳县北;《皇览》记载了汤陵在济阴亳县北东郭三里;【104】《括地志》记载了汤陵在曹州济阴县薄城的具体位置。【105】今查,汤陵座落在曹县闫店楼土山集,其西南三里应是汤都亳遗址。清乾隆间学者孙星衍曾任山东兖、沂、曹、濮粮道,后又任山西粮道、河南粮道,对三省之汤陵对比考察,确认山西、河南、陕西之商陵为伪,曹州曹县之汤陵为真,并致信山西、河南布政司,为此打了几个来回笔墨官司,【106】直到三省巡抚都认输作罢。这种求实精神,值得我们共产党的官员学习。《诗经•商颂》说汤“陟彼景山”。【107】宋人笔记引《诗经》为“陵彼景山”。【108】鲁西南无山。《尔雅•训诂》云:“景即大。”【109】景山即大土丘。当年商汤会汉南方国首领于景丘之上,誓师伐夏。故《左传》称“汤有景亳之命”。【110】汤死于亳,葬景丘,后称景山,今名土山集。考古调查发现,汤陵在龙山文化遗址之上。自汤陵往北500米之内,一连三座龙山遗址,均含岳石、商文化,反映出景山早已有先民居住,更能印证帝喾居亳之说。

十、天下之中与菏泽

陶(菏泽)为天下之中,由来已久。主要因为它曾是上古先民两千年间繁衍生息的活动中心,是夏商两代千年间联络四方的通道,是西周东方诸侯国进奉礼品的贡道,是春秋战国诸侯交易货物的枢纽,是秦汉最为富庶的经济宝地。

太昊华胥氏族长期繁衍生息于此,对后世的记忆影响是深远的,因而把“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之事,口耳相传三千年,到西汉时才书写成文。又由于十五代伏羲作出的启蒙贡献,使诞生第一代伏羲的雷泽,成了天下十五代伏羲氏族子孙们的心中圣地。炎帝、蚩尤生于斯,和黄帝大战于斯,并死葬于斯;颛顼、帝喾数百年一直活动于濮水、济水流域,加之实行宗教改革,更使菏泽、濮阳一带成了神圣中心;尧、舜、禹出生、长成、立国、定都、禅让,都没有离开历山、成阳(平阳)、陶丘、鸣条等四泽十水,这块土地成了天下氏族共同向往的圣地。

据人口专家研究,尧、舜、禹时中原人口不超过30万,而集中在菏泽四泽十水及周围一带的人口约16万。在生产力低下、“人少兽多”的“荒蛮”时期,人以群居是自卫的最好方式。从菏泽三百龙山文化遗址,可以看出菏泽人口稠密状况。尤其是大禹治水后,百姓“降丘宅土”,【111】得以安居,更进一步增强了天下之中的地位。禹都平阳即成阳,桀都斟鄩,即古甄邑,皆在陶境。商汤灭夏、立国都于亳(曹县),前后共159年,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亳。更因前九代商王都死葬于此,所以不管后来商都迁往何处,汤亳圣都地位一直未变。《皇览》曰:太甲陵在历山,伊尹冢在己氏。【112】清代学者孙星衍考证,太甲陵在雷泽岸边的历山为真;汤相伊尹冢在曹县东南三十里古己氏邑今殷庙村龙山文化遗址之上。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证实,夏、商两代的疆域是相当广阔的。因政治中心在陶(菏泽),四周方国要去都城,在马匹、车辆未使用的年代,舟船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被征服的东方氏族、方国、部落长纷纷沿济水、汳水、濮水、淮水、泗水、菏水、黄沟水等河流,乘船至都城朝拜、贡赋。夏、商都城迁徙后,菏泽和济、菏二水仍是前去都城的必经贡道。周武王灭商,分封姬姓诸侯国以藩王畿。陶地(菏泽)的四泽十水又成了沟通东方的重要交通线。为了控制天下交通枢纽,周武王把同母六弟叔振铎,封在陶丘的济水两岸,控制菏泽及济水、菏水一带,为曹国,都陶丘;封同母七弟姬武于鄄城、郓城、钜野的濮水两岸,控制雷泽曰郕国,都成阳;不几年,又封同母弟姬载于冉堌,为冉国;【113】封庶母弟于郜,即今成武县一带为郜国,以控制黄沟水、孟渚湖水道。另外钜野东部又是周公旦鲁国之西境,控制了大野泽、济水中游和泗水、汶水入大野泽的水上交通线。而济水下游则为忠于周室的姜太公之齐国所控。这样,东方交通命脉全掌握在忠于周王室的诸侯之手,从而达到控制整个东方及江淮地区的目的。西周时期,特别是早、中期,这条交通线对联络东方起到了重大作用。周公东征,成王东征淮夷,穆公东征徐郾王,都是沿济水而东,再沿泗水而南。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朝周,也是乘舟从泗水入菏水,经菏泽,入济水,再入黄河而达洛阳。春秋,管仲率兵助周室驱戎也是这条交通线。

除此之外,东方各国向周王室纳贡亦必走水路,因此,陶地又为诸侯交通之贡道。东周平王以后,“周室衰微,诸侯强显始,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菏泽大地正式成为天下诸侯商业贸易的经济中心。司马迁至陶地考察后写道,“此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114】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毅然弃官赴定陶经商,三致千金而富,成为弃官下海经商第一人。菏泽成了天下交通最为发达的地方。战国鲁仲连说:“富比陶卫”;【115】苏秦称陶为天下“午道”,【116】即陶是天下交通要道。说明菏泽在春秋战国之时,确实已成为天下经济中心,是全国贸易之午道。成了午道,成了交通枢纽,成了天下最富庶之地,也就成了诸侯争夺的对象。春秋以来,曾有十二次诸侯会盟于菏泽,有数十次攻伐之战发生在菏泽。菏泽曾为宋、晋、齐、魏、赵、秦、楚各国攻伐之地。秦昭王为巩固新占之陶丘,就把自己的亲舅、相国、穰侯魏冉封于陶,最后死葬于陶。【117】秦末大战的多次战役就发生在菏泽。刘邦、项羽曾屠成阳,战杠里,项梁战死而葬定陶,【118】项羽杀宋义夺兵权在菏泽曹县之安阳(今安仁集),【119】刘邦登基于定陶,【120】诏告天下,得到了“天下之中”。这都说明菏泽经济、交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西汉初期,菏泽曾先后封梁国、济川国、济阴国、定陶国、昌邑国、成阳国、等若干个封国,再一次反映了菏泽的富庶。时境内增至26县,200万人,是全国人口最为集中之地,反映了当时菏泽经济水平堪为全国第一。东汉王景治河以后,菏泽之域虽失去交通优势,但农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不失为北方粮仓。为鼓励农业生产,汉安帝等帝王都曾到定陶亲自农耕,【121】以示重视农业经济。

十一、菏泽辉煌的失落

自上古至两汉的数千年间,菏泽为先民生息圣地、天下之中;三国后菏泽经济渐衰,至南北朝时已经衰退,金元时彻底衰落。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菏泽过去还曾有过灿烂的文明。菏泽失去古代历史文明的主要原因有四:黄河的淹淤、长期战乱的摧残、历史典籍的亡散和失去口传的历史文化。

1、黄河泥沙湮没

据地质资料分析,上古黄河之水经常无道横流,所以出现了女娲治水、颛顼治水、共工治水、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北到天津北,南到淮阳南,纵横千余里,在东方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黄河水道。从而造就了华北和黄淮岗丘平原。尧、舜、禹时大水过后,黄河从浚县北入华北平原漫流入海,使位于菏泽之境的四泽十水少了河患,得以成为先民栖息中心。

两汉四百年,黄河决口达16次之多,尤以两汉之交为甚。菏泽天下之中的交通地位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122】(《史记》)当年堵口失败,丞相田蚡为保河北封地,以“江河之决皆天事,以人力为强塞,强塞之,未必应天”【123】为由,竟任其泛滥达23年之久。直到元封二年武帝巡视,目睹灾情,又恰值天下大旱,黄河水小,遂发卒万人亲自上河督工,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背负薪柴,添堵决口,终于堵合。这次长达23年的漫流,对四泽十水水系的破坏非常严重。济水、濮水淤塞,影响了航运交通;雷泽自西向东淤小面积,大野泽自西向东淤滚十几里,且使钜野城陷于湖水之中(见《西汉地图志》)。菏泽、孟渚泽及菏水、沮水、澭水都受到严重淤塞,水上交通不得不改由以鸿沟入淮。菏泽整个地面被黄沙抬高近乎半米。从此菏泽天下之中的交通商贸优势开始萎缩。汉哀帝时,河决东郡,纵横乱流,难以分清主次河道;汉平帝时,河道南移,造成黄河、济水、汴水各支混流的局面,菏泽全境在黄泛之中达60年之久,【124】人民流离失所。直到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才解决了菏泽水患,使河、济归流,土地涸出,人民始为生计。五代、北宋,黄河屡决,水走濮水雷泽;金兵南侵,杜充决河,水走菏泽40年而无人治理;金元至明初200年,四泽十水,全部淤为平地,地面遗址除堌堆外荡然无存。菏泽终于在金代被黄河彻底送上黄泛灾区,历元、明、清700年黄泛不止。西汉前的地表被黄河泥沙平均淤盖3—7米不等。

2、战争毁灭摧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菏泽之域先是官兵与黄巾军的争战之地,后是曹操、吕布、袁绍等军阀的混战之所。古城兖州、昌邑、定陶、廪丘、句阳、成阳、钜野、乘氏成为军阀争夺厮杀的战场,十几座汉城毁于三国混战。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菏泽又成了争战之地。《文献通考•曹州》条称:“西晋之末,争战之地,三百年间,伤夷特甚。”【125】查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册》就会看到,自三国至隋统一中国,菏泽之域被瓜分的四分五裂,版图归属、政权变更皆像走马灯一样。隋末唐初、唐末五代、宋末金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每一次政权更替菏泽都是农民战争的重要战场。这无疑都是对菏泽农业、商业经济特别是历史文化的极大摧残。

3、历史记载的缺憾与典籍的亡散

上古无文字,伏羲发明的是结绳记事。据考古发掘证实,4000年前已有今人不可辨认的象形符号,但不可能记载当时发生的人和事;3000年前殷商创甲骨文,现在出土10万片,识认部分多为占卜和祈天之事,完整记述先民发展史的资料甚少。殷商及西周金文陆续面世,真正记载上古先民史迹的文字也不多见。据学者研究,上古先民氏族部落及夏、商朝代更替史迹,是靠本氏族专职人士代代口耳相传而存。太昊、伏羲、炎帝、蚩尤、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商等,都有本氏族的嫡系传人,至春秋文化发达、文字普及之时,先民圣哲之史迹,陆续由口传之史,渐见诸子百家之书。又由于年代远近之别,故先记周、商之事,后记禹、夏之迹;尧舜之事,年代久远,嫡人传史,必定愈传愈少。周武灭纣,停战伊始,先封太昊、炎帝、黄帝、颛顼、尧、舜、禹之后,说明在当时人们对谁是诸先王之后代氏族,分辨的十分清楚。他们得封国之后,理应像西周很多封国不断出土的青铜器那样,把自己的祖先之事记述下来,但至今发现甚少,皆因经济无助之故。幸后世史官,把口传的历史陆续由诸子百家著于竹简,得以传世。李学勤先生研究,《尚书》里不少内容,是当时发生而传于后世,又写入《尚书》的。其中尧、舜、禹史迹写入《尚书》,是尧、舜、禹后人代代相传而得。《禹贡》虽为战国人之作,但地理、山川、河流之名,不少就是尧舜之后代代相传,至周朝尚在沿用;又加之尧、舜、禹三代相接、联系紧密,史官在整理百家口传历史之时,相互比较印证出一个最接近现实的结果,就是今日所见之《尧典》、《舜典》、《大禹谟》、《禹贡》、《商书》、《周书》等一些章节或语句。太昊、伏羲、炎帝、黄帝、蚩尤年代更远,诸子、史家收集或整理口传史料比尧、舜、禹、汤史料晚出是必然的,而且其准确性也会更差。经过千难万难,诸子及史家,总算在春秋、战国之际把上古先王史料用竹简传书于世了。但好景不长,秦始皇焚书,使诸子百家之书多焚于火。菏泽为上古先王聚集之地的史料,也都随之付于一炬。后来的很多史料,应是秦汉方士出入春秋方国、战国诸子的后代之家而得,陆续写入纬书,而后入正史。

西晋皇甫谧作《帝王世纪》,第一次系统地把华胥、伏羲、炎帝、蚩尤、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先王与菏泽之陶、雷泽、大野泽、孟渚泽等地名水名联系在一起,必有所据。古往今来,很多人怀疑其史料来源。晋代文献记载了皇甫谧表弟梁柳,曾任城阳太守(高密、诸城一带),得先秦古籍送谧,【126】因作《帝王世纪》传世。这个记载非常可信。因诸城一带自战国至晋,一直地处边疆,少战乱之祸。先秦古籍被齐、秦儒生收藏至秘,躲过焚劫,500年后像《汲冢竹书》那样问世是十分可能的。可惜皇甫谧为标新立异,出《帝王世纪》,而失先秦古籍,实属可惜。我们把《帝王世纪》和《竹书纪年》、《史记》、《汉书》相互印证,就会发现,这些文献都把“成”、“成阳”、“三朡”、“陶丘”、“雷泽”、“菏泽”、“汤亳”、“大野泽”提得非常明确,都承认是先王之居,尧舜之居,商汤之居。从《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史记》透露的信息表明,先秦有大量被焚烧的典籍,明确记载了菏泽为天下之中、先王之都的史料,可惜都已不复存在了。

4、民众频徙,失去口传历史

陕甘高原、三晋山区、豫西陵丘地带和胶东泰蒙山地,都高于海拔百余米甚至千余米,地下珍藏先民文明的佐证,不是越埋越深,而是欲来欲易被发现。其地居民因无洪水离乱之害,也不乏上古先民之裔。更有菏泽先民之裔,徙迁各地,逐渐把伏羲、炎黄、蚩尤、尧、舜、禹、汤之事传之于后代,而误传发生在徙居之地。经世代口耳相传,先民史迹会在这一地域传播千秋万代,这早已为学者共识。而菏泽则不同。西汉瓠子河决口达23年,使官民同徙。一徙江南就食,再徙新秦中戍边。魏晋南北朝300年战乱,民皆南逃;金兵亡宋,人又南逃;金、元至明初大水,使菏泽大地荡然无存,民万不存一。因黄泛,金、元、明三代不得不先后撤销南华、冤句、乘氏、雷泽、临濮、济阴、楚丘、定陶、曹州、东明等几乎所有行政建制,以新建一曹县统领之。从明初至清初的三百年间,官府一次次向菏泽移民。据调查,菏泽市唐以前姓氏屈指可数,明以后移民后裔已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因而,菏泽民间没有上古文化的传说史。

十二、寻觅失落的历史

对于古陶、济濮之间、雷泽周围的历史文化沉积,从春秋、战国、两汉,到唐宋元明清,都有人关注、记述。民国以来,更有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关注于此。王国维、蒙文通、吕思勉、顾颉刚、杨向奎、傅斯年、丁山、王献唐、史念海、邹逸麟、罗琨、张永山、辛德勇、沈长云、何光岳、景以恩等史学界的著名人物都有著述问世,都在努力寻觅上古先民在鲁西南失落的历史。

《禹贡》记载了菏泽的四泽十水,《尚书》、《史记》记载五帝与陶丘、汤亳、三朡、鸣条的关系;孟子记载了“舜生于诸冯,迂于负复,卒于鸣条,东夷之人”,《墨子》、《吕氏春秋》、《史记》皆从孟子说。古代先哲们决不会盲从一种说法,而是认真研究的结果。《竹书纪年》记载“帝尧八十九年游作于陶”,“九十年帝尧游居于陶”,“一百年帝尧陟于陶”。《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左传》说董父在朡川为帝舜养龙等,【127】说明龙文化源于菏泽。《帝王世纪》说“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又称神农氏本起于烈山,即鄄城历山;纬书《归藏》、《龙鱼河图》等都说蚩尤出自羊里水,且《皇览》又载蚩尤死葬于钜野。当代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又把炎帝、蚩尤定为一人,把蚩尤、黄帝大战定在济濮之间的兖州之域即鲁西南;【128】《史记》、《汉书》、《晋书》、《通典》、《文献通考》、《肇域志》都说古陶为尧舜之都,是帝尧死葬之地,吕思勉、蒙文通、沈长云、侯仰军都肯定了尧、舜、禹发祥于济濮流域的古兖州一带,传说史大家徐旭生先生十分肯定大禹治水在古兖州一带;王国维等先生充分肯定商汤发祥于孟渚,最初立国于曹县南之亳的历史事实。【129】

古往今来这么多史籍,这么多史学大家,把上古中心定位于菏泽一带,这除了说明古陶、济濮之间的上古兖州之域是中华先民发祥地之外,还会是什么呢?

古今一批史学家在文献中钩沉、在典籍中寻觅菏泽之域丢失的中华先民发祥史,功不可没。这必将被今后的考古发掘证明是正确的。今天,菏泽大地的众多龙山文化堌堆,就是上古遗存物的铁证;而地下深埋的尧舜禹之都成阳、尧都陶丘、夏之三朡、商之都亳、夏桀之都古甄邑及古廪丘、古郜城、古阪泉、古有娀、古鸣条等都沉睡于地下,一旦发掘,定会有石破天惊的发现。

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考古发掘证明,我们过去怀疑古人文献记述的历史传说,大都是可信的。对发生在菏泽之域各种古文献记述、诸子论证、史家考证的先民发祥史,也需地下考古发现来验证。我们坚信,历史上发生的,诸如城址、生产、生活遗存等,一定会有存在;存在的,我们不一定能发现;未发现的,不能轻易地说历史上没有发生而予以否定之。更多地发掘先秦地下文物来填补、构筑夏商以前上古中华文明信史,成了当代和今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信史构筑地更加完善,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专门研究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吁请国内外史学界的专家导师们,把目光转向鲁西南,热切地关注这片被黄沙掩埋的地方,为梳理出中华先民在这里的文明发祥史而共同努力吧!

菏泽邮政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