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14-99728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6 16:59: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陈旭姬

摘要: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低碳生活;方式;环保

正文:

在202_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这表明,“低碳”不再只是概念。“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正在面临着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也屡屡出现,如今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是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和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在如今这样“危险”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低碳”的重要性,“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概念、政策应运而生。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而如今,走向低碳化时代也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数量巨大的排放量。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下面,就从以下方面,对低碳生活方式做一探索:

1.低碳生活,从饮食做起

“低碳饮食”最早是由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所撰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中提出的,其提出背景与健康减肥密切相关,后来美国医学会发现“低碳饮食”不仅适用于减肥,也符合现代人“低碳生活”的饮食标准,于是“低碳饮食”风靡开来。

在吃的方面,低碳族会注意选择食品的范围和制作过程。

说到低碳食物,首先要涉及的便是蔬菜瓜果。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只占碳排的20%,因而它们是低碳食物的不二选择。当然,低碳食物并没有排除肉食性食物,但其选择有标准,那就是尽量多选择白肉。同时,低碳食物推崇包装简化和加工简化的食物,比如直接购买新鲜的、无保鲜膜的蔬菜、没有多层包装的零食以及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远离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减少白色污染,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资源。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水、电、气的充分利用。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煮饭先淘米并浸泡,如果煮饭时,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能节电10%。按每户每年计算,可节约用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若全国按照中国家庭总户数3.48亿户来计算,每年可省电15.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这个数字不可估量。

2.低碳时尚,做一“低碳达人”

在“衣”的方面,首先,要做到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6.4 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其次,选择天然面料服装。低碳指的是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研究发现,一件纯棉衣物在其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千克,一件化纤衣物则高达47千克。因此,想要成为“低碳达人”,首先就要做到远离化纤类的服装,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还有,我们可以洗衣选择自然晾干,在不急需穿着的情况下,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另外选购环保款式、减少洗涤次数、选择环保洗涤、手洗代替机洗、旧衣翻新、转赠他人、旧物利用、一衣多穿等,都是“低碳”做法。

3.低碳出行,健康节能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但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会污染环境,对路边的行人造成伤害。不仅如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含量非常的高!二氧化碳会使全球变暖,破坏臭氧层。何况汽车的燃料——汽油,还在消耗着我们所剩无几的石油资源。试想一下,中国有多少的人口,平均每10人一部车,结算出来的数字十分庞大。如果我们减少开车,平均每20人一部车,得出的数字比刚刚的要小多少倍。如果大家都去乘坐公交车,那我们的天空会纯净多少?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开车族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4.低碳家居,科技先行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

我们老百姓在平时住的方面,应该减少钢材、粘土砖使用量,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低碳型住房,在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砖建1座农村住宅,可节能约5.7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8吨。如果我国农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改用节能砖,那么全国可节能约8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12万吨。

在日常家居生活方面,要注意省电,家电的选择尽量选择节能产品,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看完电视、冲完手机要拔下电源。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省电的知识,并且养成省电的习惯,别看个体省电不多,但是总体大,时间长,节省的电力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其环保意义巨大。同时,结合最近的电价上涨,这些省电习惯和措施就意味着省钱,对于家庭和个人经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那么“低碳生活”到底是什么?要我说,“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低碳生活”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模式,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探索与创新。“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能仅靠一时的兴奋与热情延续,它需要你做出权衡与妥协,需要你长期的坚持与付出。

让“低碳”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世界呼吸多一点氧气!

第二篇:高碳假日 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

高碳假日 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

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也许你正在筹谋趁着高速免费时刻自驾游,也许你正计划着和亲朋好友一起外出聚餐娱乐,也许你正盘算着去商场尽情购物。在这个大规模集中消费,群体尽情放松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休假方式,或者稍微加点元素,让我们的假期更绿色、健康、低碳一些。

说起低碳,很多人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阶段,认为低碳与开车族有大半的关联,而与自己日常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其实,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交通上选取低能耗、低排放的出行方式,低碳生活还可以理解为一种低能量乃至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或者也可以说一种适度、不浪费的生活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让我们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而是说我们可以在已有的生活方式上,注意一些我们忽略的细节,或者对我们的行动稍微做一下改变,加入一点环保的料,我们就可以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低碳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低碳过节也可以多选择,比如在出行上,我们可以选择更经济环保的方式。这个小长假,如果目的地远在千里,与其与数以万计的开车族堵在高速路上,不如选择时间更有保障且更为安全环保的公共出行方式,比如乘坐火车。如果特别心仪自驾出行,不妨呼唤朋友一起拼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交通困境,还可以让大家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减少一辆私家车的出行也是在减少碳排放。而如果目的地较近,何不重新拾起自行车?骑自行车出行不仅低碳环保,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拥堵的烦恼,况且可以随时停下来享受沿途的风景,这种自得“骑”乐的游玩何尝不是一种更为亲近自然,更为健康的出行方式?

在假日消费方面,低碳过节还可以是少买一些过度包装的商品,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减少一些食物的浪费。我们的衣柜里常常有很多衣服闲置着,而假期消费时,又往往倾向于疯狂购物,或者暴饮暴食。但其实,合理消费,减少一件不必要的衣服不仅可以省下一笔不必要的开支,还可以减少碳排放。而合理饮食不仅有助于健康,也有助于节约能源。据统计,每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每人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而少喝0.5千克白酒,可节能约0.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我们的点滴举动,少一些开支,少一些浪费,其实都是在践行着低碳生活的理念。

从出行到购物再到饮食,我们吃的每一口菜、喝的每一口水、穿的每一件衣服,乃至我们的作息时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关系到碳的排放。我们不经意之间的一个举动,比如睡觉前手机关机、出门购物带上购物袋、顺手关掉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等等,都是在节约着能源,减少着消耗。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饮食,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等,不仅系着我们的健康,也系着环保节能。

低碳生活离你我并不远,低碳过节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在我们享受生活,节日放松的同时,从点滴之处行举手之劳,或者改变一下我们的放松方式,选择更亲近自然的健康方式,都是在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习惯,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选择更为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也是对自我生活的负责。

一个不成熟汽车社会的高速免费烦恼

中秋、十一“二合一”长假已经来临,全国小型车辆也迎来了首个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日,今年国庆节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时间统一明确为9月30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而且全国各个省份的高速公路免费细则也已经出台。在一项有6900余人参加的网络调查中,有近六成的网友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计划选择自驾游出行。

202_年底,《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首份报告发布,预计202_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达8650万辆,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20辆,这也是世界公认的汽车社会门槛。汽车社会的到来扩大了我们的生活半径,“双节”期间,小客车免通行费让利于民,此举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交口赞誉。“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从呼吁变为现实,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枢纽的拥堵。一是节假日期间上路的车辆太多,发卡、收卡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车辆排长队;二是收费站开的通行匝道数量减少;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长假开头和末尾高速路收费站前排起的蔓延数里的“长龙”,再加上平时抢道、加塞儿的现象增多,让拥挤的高速道路更加“填堵”。

其实拥堵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而是那些在大城市道路开习惯了的驾驶员能否适应和大货车“并驾齐驱”的状况。城市道路中不系安全带,随便抢道加塞的习惯是否能在高速公路上不出现?乱鸣喇叭、闯车道的现象能否在高速路上杜绝?这种城市的“后遗症”自然会加大交通事故的风险,试问一下,这些自驾出行的车主准备好了吗? 许多交通事故和拥堵都是由于驾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引起的,抢道、来回变换车道、加塞,挤占自行车道、应急车道甚至对侧车道,都是不文明甚至不合法的驾驶行为。从统计学上来看,这几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快多少。交通拥堵时,难免会出现剐蹭等交通事故。如果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车辆事故或者人身伤害,事故双方应该相互谅解,尽快将车辆移至路边,按照简易程序协商处理。文明出行,守法驾驶是每个驾车人应有的社会公德,遇到车流较大时应该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心态放缓一点,秩序井然交通拥堵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双节”高速公路的免费,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庞大的汽车销售量并不是汽车社会成熟的标志。一个成熟的汽车社会需要很多条件的支撑,除了汽车的普及率外,还要三个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完善的交通设施,如道路和管理系统、道路救援系统、停车场、加油站、维修系统;二是完备的道路交通法规;三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当程度的汽车文化,较高的汽车文明。而这些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完成的,所有的这些将在中秋国庆的假期内得到发酵,向大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抱着一颗敬畏生命的心态,重新找回刚刚学会开车时候的那种忐忑,对道路要充满敬畏之情,在高速路上多一些谨慎。

在回家的旅途中,越是堵车越要讲文明。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再宽的马路也会拥堵。不抢行、不加塞,严格按照交通车道和红绿灯行驶,文明交通要从我做起;也只有文明驾驶,舒心、文明、有序、守法的“高速免费美餐”才值得我们期待。

中秋,一轮明月照千年

今天是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无论南国北疆,还是平原海上,团圆的暖意是那一张张风尘仆仆的票根,思家的心情是那一盒盒千里迢迢的月饼。月圆花好,良辰美景,在免费的高速公路上,在拥挤的临客列车上,在大红的喜庆灯笼里,在熟稔的乡土乡音间……从繁华的城市到静默的乡村,已经赶回家的,或者正在路上的,又或者只能“千里共婵娟”的,都是同一份心情。

中秋,是一种洋溢着农耕文明的思古之情。远古时期,日耕夜作完全仰仗“天时”,甚至月亮的圆缺成为历法的重要依据。及至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而到明清之际,中秋节更成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意,在于丰收与美满,在于对物质匮乏年代的一种美好想象,冀望在祭拜与遥祝的仪式中,风雨调顺,五谷丰登,人月两圆。

中秋,是一种散发着传统文化馨香的怀旧之意。中秋是华夏文化中最寓意美满与团圆的节日,千百年来,借助拜月、祭月、舞火龙、舞草龙、点灯塔、放天灯、砌宝塔、烧斗香、饮桂花酒等民俗活动,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圆融互通的和谐文化。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中,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咏唱。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圆满情结”。在这一天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八月十五这天,正是古人认为一年当中月亮最圆的时候。此时不仅月亮圆了,庄稼也丰收了,一家老小更要团坐圆桌加以庆祝。“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当传统精神诉求与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粘合在一起,历史就有了传承的深度与广度。

中秋,是一种流转着家国情怀的心灵磁场。中秋之所以未曾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掩埋于历史,在于它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创设了一种合家团圆、举国同庆、民为邦本、国运昌盛的多元而人本的家国理念。中秋节的前世今生,有国家意志对民间风俗的认同与参与主线,从初于周、兴于唐、定于宋到盛于明清,一路以文明传播为内驱力,以文化构建为外推力,将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完美契合,演绎出生动丰富、自由婉转的家国理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202_年开始,中秋节成为中国人的法定节假日。

当然,今日的中秋,早已迥然于千百年前的那个中秋。一轮明月,两般情怀。也许月饼越做越精致,而文化越品越苍白;也许流动越来越频繁,而家越来越横亘在制度另一边;也许假日越来越司空见惯,而休假权仍谈兵于纸上……但在熙来攘往的生活中,她依然是我们的“感情中枢”:一方面连接着柔韧的家园,一方面连接着嬗变的时代。倦鸟归巢,亲情回家,一切有关爱与思念的情愫,今夜变得那么纯粹而皎洁。

第三篇: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范文)

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能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水体污染,沙尘肆虐,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环境污染与破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GDP的快速增长也因环境污染而大打折扣。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口号,它应该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从小的方面来说,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参与。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举手之劳,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少用一度电,少开一次车,少吸一支烟,少丢一张纸,少买一件衣服,少用一个塑料袋,这都是对节能减排的贡献。要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我们还必须带动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绿色的心灵。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十三亿人的力量加起来,就一定会创造中国的奇迹!从大的方面来说,节能环保、低碳生活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引领。202_年6月1日我国实行“限塑令”,引起外媒高度评价,实施之初振奋人心。然而三年过去了,其结果大家有目共睹——“限塑 话说低碳生活令”几乎成为一纸空文。不过我们期待新规的出台。作为企业,在节能减排上,我们伊利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从北京奥运会到世博会再到“两会”,作为唯一乳制品赞助商,伊利一直在践行“低碳、节能、绿色”的环保理念。作为国内乳业领军者的伊利, 因首创的“绿色产业链”战略而被誉为中国商界的“绿色”领袖,并在行业内外引领、倡导、构建着“绿色产业链”。伊利采取了建设一个工厂的同时,再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模式,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为部分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伊利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运输方式,有效的减少了交通阻塞、节省了燃料,降低了排放。伊利还打造了中国第一款采用FSC认证环保包装材料的果之优酸乳,让牛奶也低碳。

曾经,地球母亲留给我们丰富的能源使我们兴高采烈,感叹地球上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最新统计表明,石油将在60年后枯竭,煤还可以供人类使用250年;曾经,物资、能源的浪费多么猖獗,现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了新一代的口头禅;曾经,“发展第一”,环境问题被忽视的情况时常发生,现在,可持续发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成了最大的课题。不难看,环境问题在不断被人们重视。尽管如此,环境问题仍然严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迫在眉睫。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这一影响人类命运的问题却迟迟无法达成协议。在生活中,开着大排量汽车,购买含氟空调、冰箱,含磷洗衣粉,夏天把空调开着低温还一边裹着被子,日光灯彻夜长明,水龙头滴水声日夜不息......,这些影响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与我们的主张所悖逆的。如果整个社会是大海,每个人就是一滴水,大海的污染,影响着每一滴水,也需要每一滴水努力帮助净化污染。美国总统肯尼迪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先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低碳生活需要人人参与!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创造低碳生活!

其实做到节能,创造低碳生活很简单。例如打印双面用纸,淘米水浇花,随手关灯,夏天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多骑自行车,像城市的无车日一样,少开一天车……这些行为旨在培养一种习惯,一种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节约的意识,才能使节能低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的行为。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更应该踊跃加入环保行列,号召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将是社会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为了那一片蓝天永远保持蔚蓝,为了使大自然的森林永远郁郁葱葱,为了碧波荡漾的河水永远明净,为了下一代拥有的地球永远美丽,行动吧!

第四篇:让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体验式旅游,让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背景:

从最初的观光游览到追求休闲度假游,再上升到找寻另类感觉的个性化旅游,这是旅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旅游产品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观光游层面,在旅行路线上总是会被安排更多的景点和购物环节:游客按照安排抵达目的地,边听导游介绍边拍照,然后上车赶往下一个景点,如此反复,早出晚归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有人将这种旅游方式戏称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也许你会因异域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而惊叹不已,为当地的特色小吃而流连忘返,因国外购物的便利而欣喜若狂……但这都是世界光鲜浮躁的表面,你无从感受一个普通外国家庭的生活,无法真正走近野生大自然,难以理解一个国家强大的理由,无法获得提升能力的宝贵经历…… 为何要做“体验式”旅游?

旅游,应该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旅”并不是出行的唯一目的,追求快乐的“游”与身心放松的“憩”更为重要。

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单纯的游景点、品美食,已难满足消费者挑剔的胃口。如何跳出同质化局限,抓住市场趋势,创新开发思路,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是当下旅游项目开发的重中之重。如果有一种旅游产品它更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亲历性,比如让游客当一天的护林员,观察鸟类的迁徙,或是去亲手操作一番酿制美酒的各道工序……如此另类的旅游路线是不是让人充满期待呢?这就是来自美国肯特大学的王教授向我们精心介绍、展示的,也是本文将重点分析的——“体验式”旅游,即让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式旅游的内涵

体验式旅游追求一种独有的、有内涵的行程,终极目的是实现梦想,拓展心灵空间。这种旅游方式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亲历性,追求过程的内涵性,其中包括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在旅游业有句话:国人旅游是为了享福,老外旅游是为了“遭罪”——老外这种“受罪”式的旅游方式就是体验式旅行,它和之前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不一样,是一种个性化、定制化的旅行方式,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亲历性。我国一度兴起的城里人到农村“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就是体验式旅游的雏形。当时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

相较于浅层次观光游,体验式旅游更多地追求感官的刺激,如:蹦极、攀岩等,有时一次禅修、一次漂流……都会让旅游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越体验本身。目标市场

首先,一线城市的时尚白领大多接受过海外教育,生活方式比较西方化,更愿意寻找旅游中的内涵。其次,年轻人为主体的游客精力旺盛,还不太在意旅游中的舒适,也愿意接受更有主题、有深度文化内容的事物,这是一大目标群体。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讲,亲子游这条产品也率先成熟,一些家长自己外出旅游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度假式旅游,但考虑到带孩子的需求就会倾向于选择一些更富“内涵”的旅游方式。国外体验式旅游的优秀案例

国外的体验式旅游已经较为成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例如一家澳大利亚体验式旅游公司,为顾客专门设置了一条泰国体验旅游线路。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有很多僧人世代托钵乞食,他们所用的钵是青铜打造。这家公司以曼谷附近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为中心,设置了一个礼拜的行程,游客们跟当地手艺人在一起起居生活,最后这些游客都学会了一些制钵工艺。这是一种非常别样的旅游方式,人们不再关注吃、住、行的方式,脱离了传统的旅游观念,更像是演员在出演一部戏前的体验生活。

“体验式旅行”提供的技艺培训包罗万象。从学习驾驶阿斯顿·马丁等顶级跑车,到调制苏格兰威士忌酒、吹制玻璃器皿,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鲜有机会接触尝试的技艺在“体验式旅行”中应有尽有。

当然,体验式旅游并不仅仅只是学会一门手艺这么简单,有时候也是一种探险旅行,去爬爬珠穆朗玛峰、洛子峰,或是其目的是挑战自我、感受自然,这也是体验式旅游的一部分。抓住热点营销

我国的体验式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除了要精心设计出新颖且有内涵的路线之外,而应注意审时度势,善于抓住当地热点来借势营销,来加强消费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识,提高产品的热度和知名度。

新西兰的旅游营销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看过《指环王》的人都对电影里中土世界的人民奋起反抗的精彩故事印象深刻,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指环王》在一诞生的时候就被新西兰旅游局盯上了。新西兰旅游局利用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旅游营销的传奇案例。《指环王》的成功不仅给新西兰造就了一个商业奇迹,与此同时,也给它的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让新西兰能够骄傲地以《指环王》中虚拟的“中土”自封。新西兰国家旅游局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个到新西兰旅游的外国游客中,就有1个声称是被《指环王》吸引来的,仅欧洲市场,赴新西兰旅游的人数年增长率均超过10%。如今只要提起《指环王》,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轻易地联想到新西兰,因为电影中神话般的“中土世界”,正是取自新西兰南部一片风景壮丽、人烟稀少的地方。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各种活动中,新西兰的旅游营销都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绿色王国特征作为宣传的重点所在。总结

国内要开发成功的体验式旅游产品,首先需要旅游业界对旅游产品的进一步挖掘与开发。其次,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与游客的沟通了解游客的文化品味和需求,才能对游客的产品选择起到指导作用。当单纯的游玩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胃口,何不让体验式旅游真正火起来?

第五篇: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闲暇之余,阅几本好书,不仅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所谓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儿时妈妈就给我买很多书籍,从最初的小儿图画到百科全书,无一不成为了我的喜爱。后来,书读得多了,也从中悟出了很多做人的哲学,更深的了解读书的重要性,也因此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第一本启迪我的书就是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从一个残疾人,到一位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奇才,她完成了人生最美的一次演绎,她的人生仿佛是一道彩虹、美丽着无数人的眼睛。

读书的好处恰又似长江之水源源流长,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现正值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变快、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突出。所以,无论是从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读书都是极其重要!202_甲午马年,愿更多人行动起来,马上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