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冬平事迹材料
身残心最美 家贫节更坚
——武宁县妇幼保健院李冬平同志先进事迹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他是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在一线岗位上,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了22年。虽然他腿脚有点不方便,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只要说起他,没有人不为他那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他那对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称道,更没有人不为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的品行而赞叹。他就是武宁县妇幼保健院内、儿科医师、医务科主任——李冬平。
李冬平,男,44岁,1993年毕业于九江医专,先后在南岳乡卫生院、船滩中心卫生院工作,202_年6调到武宁县妇幼保健院任内、儿科医生。从事临床工作22年,他脚踏实地、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临床诊治工作,用平凡的工作诠释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用热血丹心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动人的生命乐章,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敬重和患者的信赖,先后被评为武宁县劳动模范、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学科带头人、全县卫生系统十佳医德医风标兵,并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
练就一身硬本领
作为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在疾病面前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李冬平同志非常注重自学提升。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对专业知识的学习。202_年,他家房子装修,装修工人问他对装修有什么要求时,他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主卧卫生间改造成一间小书房。工人们认为这样改造会对生活造成不便,但李冬平认为,能有一间书房,就有一个静心学习的小天地。小书房装好后,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医学书籍。工作之余,当很多人都在休闲娱乐时,他总是呆在这间小书房,看医书,上网络,静心学习,潜心钻研。
李冬平同志非常珍惜进修学习的机会。参加工作以来,他曾三次外出参加进修学习。特别是202_年,有去南昌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一年的机会,当时他女儿还小,爱人又在外谋生,如果出去进修学习,孩子就没有人照看。再加上他刚买房装修,如果去进修学习,就只能发基本工资,经济上就更拮据,生活也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愿错失领导给予的这次机会,毅然选择去进修学习。
正是因为勤于学习,善于钻研,李冬平的医疗诊治水平日益提升。202_年,船滩镇坎头村一位李姓病人,全身水肿有16年之久,很多医院、诊所都诊断为尿毒症。当这个病人找到李冬平时,他细致地查看了病人的各种症状,认真翻阅有关医书,作出‚患者患的不是尿毒症,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黏连性水肿‛的诊断。对这个诊断,患者都不敢相信。但化验结果出来后,证实了李冬平的诊断。现在,患者逢人就讲,‚李医生真是个神医,如果早点有他给我治疗,我就不用花那么多冤枉钱,也不需要吃那么多苦‛。
奉献一副热心肠
古人云:医者,仁术也。李冬平常说,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副菩萨心肠,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决不能对病人冷漠怠慢,对病痛无动于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熟悉李冬平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三不原则‛,即手机不关机,散步不走远,饮酒不喝醉。李冬平说,作为医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紧急任务,或者是紧急抢救,或者是患者求助,如果手机关机了、散步走远了、饮酒喝醉了,可能就会误事,甚至会耽误抢救生命的宝贵机会。工作中,他常常为抢救危重病人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风寒雨冻,只要工作需要,无不随叫随到。春节,人们都盼着合家团聚,过个团圆年,而李冬平总是把除夕到春节的值班任务承担起来,让外地的同事们回家过年。
他在救治每一位患者时,从不凭借经验、凭印象去轻易下结论,对危重病人也从不轻言放弃。202_年3月的一天,医院收治了一名患儿,当时患儿病情十分严重,呼吸困难,连孩子的亲友都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面对珍贵的小生命,李冬平立即采取了气管插管等对症治疗,经过40多分钟齐心协力的积极抢救,功夫不负苦心人,患儿终于脱离了危险,并康复出院,患儿家属更是对李冬平跪地相谢。
在病人出院时,李冬平总要安慰一下、叮嘱几句,使病人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对待患儿和蔼可亲,治疗时总是想方设法解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热心宣
传防病治病知识,热心地提供咨询服务。很多出院很久的病人和病人家属,都会很细心地保存好他的电话,他每天都会要接到患者咨询的电话,甚至连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但他每次都能不厌其烦、细心解释。
撑起一片艳阳天
不知道还是在几岁的时候,李冬平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处偏远的山村,没有得到有效救治,从此李冬平的左腿有点瘸拐。也就是幼时的这场灾难,在他心中埋下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种子。1993年从九江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船滩医院工作,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1994年1月,他被调到南岳乡卫生院工作,当时很多人都说他傻,因为那是个谁都不愿意去的偏远小卫生院,已经去了的人都会想方设法调出来。但是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哪里更需要,就更应该到哪里去。在南岳工作期间,他对患者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倾其所学为患者认真诊疗。由于山区路远,交通不便,一些地方缺医少药,群众往往‚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李冬平看在眼里,也痛在心上,因此对于山区无法外出就医的群众,他就上门服务,有求必应。有一个冬天的晚上11点多,李冬平的房门被人擂得咚咚响,开门一看,一个汉子焦急地对李冬平说:李院长(此时,李冬平已经担任南岳卫生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我父亲患胰腺炎治疗回到家,有好几天没大便了,现在想拉又拉不出来,胀痛得直叫唤,麻烦你去帮他看看。听完这话,李冬平二话没说,带上必要的药品和设备,就跟着这个汉子出
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终于赶到那个老人的家,为他做了灌肠通便处理,看到老人痛苦解除,李冬平觉得十分欣慰。想到医院人手紧缺,在仔细叮嘱了家属一些注意事项后,他又连夜赶回医院。后来,这家人常常说:‚那么远的山路,又是在晚上,而且他腿脚还不方便,能赶去看病,就是亲人都难以做到啊!看完病,我们连水都忘记给李医生喝一口,真是愧疚啊!像李医生这样的好医生,全国都找不到几个!‛就是这样,李冬平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病人至上、服务至上作为自己的天职,他的足迹踏遍南岳乡每一个村落,他为山区人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深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传递一股正能量
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办事,廉洁行医,是李冬平做人行医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对于贫困的患者,他会给予更多的关怀。治疗方案,都要反复推敲,既考虑疗效,同时还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能省一分则省一分。在他的笔下,你看不到常常为社会所诟病的不合理大处方、不合理用药和过度检查。病人向他赠送红包,或者宴席相请,他都婉言谢绝。在南岳工作时,有个病人家属,出于感激,包了一个50元的红包,对当时月工资只有200块钱的他,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数目,但他没有为之心动,婉然谢绝。今年,有个两、三年前的患者赶到医院,强行塞红包给他,因为他当年的悉心医治,李冬平也同样毅然拒绝。几十年来,拒收和退掉多少红包,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其实他并不是不缺钱,白手
起家,爱人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经济本不宽裕。然而,他常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应得的钱,一分也不能拿。
李冬平常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但我热爱医学事业,尽管有苦、有累、有委屈,但更多的是甜、是理解、是感动。我坚信我所选择的路子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虚心地学习,努力工作,回报组织,回报人民,努力为武宁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武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李海平事迹
李海平:梦圆故乡
初见李海平是在新组建的五烈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为年纪最小的一名人大代表,他在选举的间隙,为大家献上了一首《朋友》,他说,他要和在场所有的人大代表,和家乡人民做朋友。
江苏茉织华总经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归、五烈镇团委副书记、五烈镇第一届人大代表,这一个个身份和光环让李海平走进了大众视野。6月29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年仅23岁的“小帅哥”。
坐在记者面前的李海平阳光、帅气,一口地道的东台话。李海平说,自小父母就用东台话和他交流,东台话是他接触的第一种语言。1988年,父母离开五烈镇谢庄村南下浙江闯荡。游子在外,思乡情浓。父亲经常会给李海平讲故乡的往事,在他的讲述中谢庄的故事就是一部《三国演义》。李海平说,他的思想、观念里烙着父亲和家乡的印痕,也算是一种传承。从浙江回东台,李海平心里有过疑惑,这是离乡还是归乡?但是踏上东台的土地,说着和家人一样的方言时,李海平说,我就是个东台人。面对记者,李海平还如数家珍
地列举起他知道的东台名品、名人、名景:鱼汤面、陈皮酒、海鲜、范仲淹、董永与七仙女、海春轩塔……
幼时的李海平也经常随父母回到家乡,但就像是走亲戚一样,李海平说,他第一次对家乡有感觉是在202_年,还在澳洲求学的他,应父亲要求参加了父亲在家乡五烈镇创办的江苏光明置业有限公司奠基仪式。那天,他听到了很多的人在说东台话,那天,他见识了东台人的豪爽和质朴,那天,东台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2_年的11月,李海平辞去了浙江一家光伏科技企业副总经理的职位,放弃了丰厚的薪酬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家乡,回到东台,呼唤他的是父亲的殷殷期盼,是浓浓的家乡情结,是一颗为梦想奋斗的心。
202_年4月2日,由江苏光明置业与日本松岗株式会社合作成立的江苏茉织华服饰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李海平作为总经理主持了开业典礼。从此开始了“小老板”(“小”意为年纪小)的生涯。
与日本松岗株式会社的合作始于202_年,李海平参与了与日方公司的合作商谈,他利用调查数据让日本合作方对投资东台产生了很大的信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1月15日,300名员工在江苏茉织华的厂房
内正式投入生产。2月7日,首批产品一万两千件西裤顺利发往日本。仅仅三个月时间,李海平凭借其个人的魅力,与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创造了被称之为茉织华速度的奇迹。
作为总经理,要处理和解决的事情很多,对于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人来说,应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李海平说,自己对于这样的工作还是挺得心应手的。在澳洲悉尼大学学习的是管理学专业,也在外工作过一段时间,如何处理公司事务,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件无从下手的事情。国外留学的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拓展了他的思维,他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了自己公司的管理中。在国外留学期间,李海平曾在世界汽车业巨头——德国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工作学习,在那里他感受到了一家百年企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企业的活力,即用普遍的价值观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来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李海平说,看到自己职工笑脸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公司现有职工900人,一半左右是本五烈镇人,还有部分是外地人,对于外地人,李海平全部安排他们住宿,8人一间的公寓,空调、卫生间等设施齐全。职工上下班,公司有班车接送。所有员工都在公司食堂免费就餐。每个月公司还组织当月生日的员工外出旅游。逢年过节,公司更是以各种形式慰问。去年春节前,李海平亲自策划并主持了一场联欢会,在东台宾馆的大厅内,300名员工用酒杯
拂去了一年的辛劳,用歌声表达着新年的祝福,一场晚会,一餐年夜饭,一个温暖的家庭凝结了300个来自五湖四海、同聚茉织华的员工。
很多同龄人是带着仰视的目光看李海平的,在他们眼中李海平是富二代,他们和他的生活相距太遥远。李海平并不避讳谈及“富二代”,他说,单凭自己的能力,也是可以创出一翻事业的,但是既然父辈已经为自己垫起了一定的高度,可以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当然更好,也能够让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李海平说,富二代的身份,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小心,别人对他的要求比其他人要高,他站在这样的高度,唯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更好地走向更高处。今年“五四”,他光荣当选为“东台市十佳创业青年”,他捐资80万元,成立了江苏茉织华〃李海平青少年成长基金。
十佳文明新事”得主又献义举张华国、方圣贵捐资解寒门学子燃眉之急
因连续四年为村民缴纳新型合作医疗资金而荣获202_“十佳文明新事”的东台市华坤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国、方正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圣贵近日又献义举,两人共同捐资202_元,帮助本镇张岳村贫困学生王长晖渡过难关。
王长晖是五烈镇张岳村八组人,十岁时生父患重病去世,留下高额的债务。母亲改嫁后,善良而体弱多病的继父倾心尽责,咬紧牙关供王长晖上学。王长晖从小刻苦学习,三年前被江苏省盐城中学录取,今年又考上本科。正当一家人为上大学高额的学费发愁时,邻村的华坤公司董事长张华国、方正公司董事长方圣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王长晖取得联系,决定捐资202_元为王长晖解燃眉之急。张华国、方圣贵两位企业主多年来一直关注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每年都捐资数万元为本村修路建桥,二位老板表示,将以荣获东台市“十佳文明新事”表彰为新的起点,加快企业发展,全力回报社会,努力塑造文明企业家新形象。
东台福彩销售员姚龙官献爱心捐款千元
5月21日早晨,东台市五烈镇福利彩票电脑投注站业主姚龙官来到市民政局福彩中心,捐出1000元现金,向灾区献上了一个福彩销售员的爱心。姚龙官经营福利彩票才两年多,虽然每年销售的发行收入不多,但每年年底他都要拿出3、4千元买上实物食品去镇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姚龙官在捐款时这样说:“我的捐款微不足道,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心里感觉好受些,因为销售福利彩票本身就是做善事的”。
第三篇:2、李平事迹简介
要让生命明媚如花
——江西师范大学李平同学事迹介绍
李平,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7级学生。她右腿残疾、志存高远,拄着双拐求学十余载;她身残志坚、积极向上,漫漫求知路上不甘人后,巍巍象牙塔中勇攀高峰;她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在偏远山区参加“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数月,始终站在教学岗位一线……平凡的李平用一种坚韧不拔的态度彰显了一个明媚如花的不屈生命,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内心深处。
断翅蝴蝶,志存高远
202_年,14岁的李平正读初二,一场意外导致她右腿截肢。为了省钱,李平还说服父亲,将自己从省城一附院转院回抚州,做这个“简单”的截肢手术。
手术后醒来,握着空荡荡的右腿裤管,李平一如往常地平静而淡然,眼里看不出丝毫的忧伤。从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变成一个需要拄拐行走的残疾人,就像美丽的蝴蝶折断了一只翅膀。
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路,李平选择了坚强。
在意外发生后的十余年里,她一直保持温和的笑容,没人看得出她的人生曾遭受过那么多的起起落落:年迈的父亲闲时在外打零工;母亲因病精神方面不正常,无劳动能力;曾有过一个先天畸形的弟弟,治了很久没有希望,十岁那年送到福利院;本是家中希望的她,却因一场意外让这个早已摇摇坠坠的家雪上加霜。
但她忘记了泪水,在命运里跳动、辗转、飞舞……她开始练习拄木拐杖,每天手掌上的茧磨脱了结,结了再脱。她还有许许多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找不到教室的无措,第一次在食堂门口的徘徊,第一次上五楼的汗流浃背,第一次回家不敢伸手去拦车的懊恼,第一次摔倒挣扎着站起来的尴尬……就是这样,历经一次次的磨难,李平顺利地通过了初中、高中,叩开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大门。
李平明白,身有残疾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每次上课 1
她都比别人早起,提前到教室,避开上课高峰期。她的宿舍在5楼,每次上下220多个楼梯,尽管学院老师几次想帮她协调到低层和下铺,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大学室友方红君是李平的好朋友,一起吃饭、上课、参加活动,也一起到玉山县顶岗实习,细数着一起走过的日子,方红君动情的说:“李平很要强,四年来从未在人前哭过,也很少看到她脸上的愁苦,总是面带微笑,她也不需要别人的怜悯。每一次在路上看到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李平都一笑而过,淡然面对。
同学俞秋玲说:“记得有次一起去爬大鄣山,她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到达山顶,很多游人都很惊叹,夸她是好样的,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行,我们非常感动。”
爱心支教,无怨无悔
李平小学时就很崇拜老师,也一直向往从事教师职业。但在发生意外后,报考大学时她开始担心学校不接收她这样的老师。她说:“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教师梦,但心里还是很怕和孩子们交流,特别是看到我这样,孩子们童言无忌,怕他们不喜欢我。”202_年,江西师范大学承担了江西省“国培计划”,李平主动要求参加顶岗实习,并选择了上饶玉山偏远的下塘乡中心小学石塘小学。
虽然身有残疾,面临诸多不便,但她每天坚持在课后给孩子们补课,希望能够在短暂的实习期间里把孩子们的英语成绩再提高一些。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或许可能是我此生唯一的教学时光,怕以后都很难走上讲台,也是一次很好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机会。”
来自上饶师范学院跟她一起实习的郑小妹说:“李平工作非常认真,学生也很喜欢她。上学路上都要摘一朵朵新鲜的月季送给她。”石塘小学的校长郑飞戟则评价说:“李平很自信,教学上要求进步,主动要求听课来提高自己,在职老师也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李平的备课本写得很详细,密密麻麻、整整齐齐,一笔一划书写的体现了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她深知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如上课时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加强引导式学习
等等,闲暇之余,她总是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向他们学习。她一直都记得导师谢翌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感动另一个生命。“这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是诗意的栖息。它需要你去付出,但更多的将是收获到快乐和幸福!”
临近毕业,李平对自己的教师梦还有一丝担忧,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努力坚持梦想就终会实现!
感恩社会,笑对人生
谈到家庭,李平的眼神里既有无奈和自责,但更多的则是温暖。每每父母过生日,李平总是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去年冬天,送给父亲两套保暖内衣却买大了,她知道是父亲这些年又瘦了很多。
大学里待彼此如亲人般的朋友徐萍一谈到李平,就有说不完的话,“李平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感恩,她是我20多年来见过的最有感恩之心的女孩,真的是别人投之以李,她报之以桃。”
“她用心维系每一分情,用心铭记每一个人的好;她不富裕,但她慷慨,她的一只手是给与别人关心,另一手则是与别人幸福。”这是同学徐萍笔下的李平。徐萍是李平的知心好友,把她当成自己的“四叶草女孩”,徐萍也说:“李平是自己的幸运女孩,开学之初,她用自己挣的钱,给我买了一条石头手链,她说要送这个象征唯一的手链给四叶草女孩,我非常感动,从来没有人说把我当做她的唯一。去年冬天,她还给我亲手织了一条围巾,从来没有人对我那么好过,所以在我心里,她就是带给我幸福的女孩”。李平为人宽容,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抱怨、不偏颇,特别是不露声色的睿智让人赞叹。
李平生活在一个非常团结的班集体里面,每年评贫困等级时,全班都一致评她为特困,李平几次请求辅导员将一等贫困奖学金让给其他同学。在充满关爱的集体里,李平更加努力学习,通过了四六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因为顶岗实习的突出表现,李平的事迹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并获得了江西师大202_感动师大人物的荣誉称号。
李平,她真善若水,犹如断翅蝴蝶,娇弱的身躯,在双手之间,在南国的风里,在青色的石径上平平仄仄。
李平,她坚强热心,看淡困苦艰辛,强大的内心,在笑靥如花里,在宽容感恩中,在平淡的历程中起起伏伏。
第四篇:李保平事迹简介
李保平事迹简介
李保平,男,汉族,1976年出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供济堂乡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于202_年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
他17岁时在供济堂乡创办了四子王旗较早的一所私立小学——四股小学,学生由最初的20多名,发展到最高峰的60多人,并任该校四个年级学生的老师及保姆。李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将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贫困乡村的教育事业。他教育思想先进,复式教学方法灵活,所教学生全面发展,成绩优秀,开创了一条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四子王旗教育局曾在该校召开了全旗“复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现场会”,李老师的复式教学方法也在全乌盟进行推广。他在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同时,自修了中专、大专、本科等全部课程,还照顾伺候重病的父亲。他少年丧母,自身家境极其拮据,但却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并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为了办学,在那个年头竟负债两万多元,一度靠借面度日,但所教学生却没有一个因贫失学。他在一人校连续工作8个年头,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先后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采访约120多次。202_年,李保平被破格录用为国家正式教师。从25岁起,李老师先后担任供济堂乡三股小学校长、大黑河乡小滩子小学校长、供济堂乡总校副校长、四子
王旗第五小学副校长、第三小学副校长。
李老师是第十届、第十二届旗党代表,第一届乌兰察布盟青年联合会常委,他先后30多次被评为旗级各类先进,还荣获乌盟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奖,市级优秀教师及教学能手奖,市级学科带头人,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小学百名优秀班主任之星。
鉴于他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又倾其所能帮助了身边的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他“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提名奖,该奖由联合国官员贺尔康及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亲笔签名。他是十八名获奖者之一,也是内蒙古唯一的一名。1997年1月,年仅21岁的李保平老师在首都光荣地出席了颁奖典礼,在国务院中南海受到姜春云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得到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评价,中国著名劳模张海迪大姐姐亲自为他颁奖。区内外的许多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自强不息的事迹,内蒙古电视台“娜荷芽”节目组还专程来他校录制了8分钟的专题片,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挑战》等三部书中,并被记入四子王旗史册,入选《四子王旗大事记》。
李保平是四子王旗获奖最多、获奖最高、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第五篇:李登平同志个人事迹
李登平同志个人事迹介绍
李登平先生,现年62岁,大专学历,工程师,中共党员,现任合肥花园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安徽星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同志自1976年在六安市党校学习、工作以来,曾从事普通木工、担任过六安市黄大塘村基层管理工作,1987年创办三十铺镇窑厂担任厂长、党支部书记,1992年承接起重机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工程,1993年创办煮香瓜子厂担任厂长,1995年创业兴建合肥花园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至今。30多年来,他始终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恪守自己的职业,以远大的理想、忘我的工作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践行诚信不断开拓,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创办企业,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安徽省起重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他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个人也因技术精湛,成为安徽省知名的起重技术专家。202_年他荣获安徽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称号。他的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锐意进取,大胆创新
董事长李登平先生勤奋好学,创新精神强,做事执着。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他满怀激情,凭着自己丰富的生活、工作实践,走出家门,大胆创新,脱颖而出,从一个普通的木工,走到乡村基层管理,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创办经营 了砖瓦窑厂、煮香瓜子厂。在1995年他又带领一班技术人员,身先士卒,不畏艰辛,在一无资金,二无落
脚之处的环境下,投亲托友来到合肥,白手创业兴建了合肥花园起重运输机械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公司在他精心管理下,不断创新,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专业生产的“万金龙”牌系列起重机系320吨以下桥(门)式起重机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并成为同行业龙头企业。已获得安徽省起重机行业唯一一家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国家A级资质、全国起重机20强并荣获起重机行业发明专利最多,首创国内电动单梁大跨度无接头同步控制、创单双梁桥(门)式起重机模具化大型工装流水线制造的领先者。
在改革春风的大潮中,李登平先生紧抓机遇不放,率先引进国内外起重机设计、制造的先进技术,不惜代价,千方百计购置最新资料,认真研究、分析、对比,为产品上档次,质量上乘,吸取精华,并以国家最新标准为依据,实施优化,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减轻起重机轮压,降低整机高度,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噪音小,运行轻松,经久耐用,外形美观,深得客户满意。“万金龙”牌系列起重机本着“品质第一,技术领先,不断创新精神”,以“创造中国起重机第一品牌、振兴中华民族工业”为己任不懈努力,孜孜追求。
二、潜心研究,勇于探索
在此发展中,董事长李登平先生不以此为满足,他面对市场,针对我国许多城市目前已经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状态,焚烧法作为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有条件大中城市所采用。垃圾焚烧有效地解决了垃圾的出路,改
善了城市卫生环境,减少了垃圾掩埋带来的二次污染和土地使用面积,同时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也是利国利民的好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他大胆构思,能不能利用花园起重机一支强大的综合技术创新体系和拥有先进的加工能力优势,着手开创环保新企业呢?通过长达三个多月昼夜思考,针对垃圾在焚烧炉中出现的燃烬率低,结块堵炉现象,甚至造成部分熄火等事故原因分析,如何认真解决这些现象出现,避免熄火事故,使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保证畅通燃烧,这是我们着手考虑的新课题。
带着解决这个问题,李登平董事长亲自带领我们一班人,外出考察、调研,通过参观、走访设备生产厂家济南锅炉集团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济南发电厂、青岛捷能汽轮机公司以及浙江诸暨等地正在运行的垃圾焚烧厂,李登平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再为社会多创企业。又领首开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开发”可行性项目,亲手设计出一套独特的垃圾入炉焚烧前的预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组建成立了“安徽星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自制独特的垃圾粗捡机、挤压脱水成型机和排潮烘干机。这三种机械技术研发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受理,正在申报国际专利。
这些创新设备投入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入炉垃圾中大块不燃物在垃圾焚烧中的破坏,结块堵炉,损炉现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垃圾入炉热值量,确保入炉垃圾干燥度达90%以上,促进燃烧、燃烬,确保流化床锅炉内800度以上高恒温,有效地杀死重金属及二恶英等,大大降低了内助燃料,达到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202_年李登平先生又荣获了安徽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称号。
三、以人为本,和谐治厂
在企业发展中,董事长李登平始终把“以人为本,和谐治厂”放在企业工作的首位,坚持发挥人的作用,培养员工独立工作能力,对办事认真,工作完成出色,有较大贡献的员工及时给予鼓励,以不同方式进行宣传奖励,常年分季度在公司的宣传栏中公示。反之,对那些工作马虎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甚至出现工作偏差,造成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出问题的人或事,他亲临现场过问,从不放过,并及时召开相关部门领导及员工现场调研会,要求到会员工谈感触,严厉指出问题所在,告诫今后工作注意,每次都给员工教育很深。在此同时,他提倡“先进带动落后”,做好“一帮一,大家红”的团队精神,活跃企业,增添了企业和谐向上的氛围,使公司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李登平先生的个人创业事迹感人匪浅、我们认为他的创业事迹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结晶,是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英明的体现。他的创业钻研精神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