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新医改与医德5篇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5-106709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5 23:52: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医改与医德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医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乃是一切幸福的基础。尽可能地生活在“健康王国”里,预防疾病这个敌人的偷袭,打退这个敌人的攻击,对个人而言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之一,对全社会来说则是一个突出的政治性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有效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医疗问题近年来从未离开过舆论关注的核心。人们对改革的反思,医改的失败是重要的阵地之一,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压力被称为“新三座大山”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得出的十年医改“基本失败”的结论获得了广泛的共鸣。现实迫使决策层做出了“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表态与承诺,在这个方针指引下的新医改方案也已经基本成型。新医改将强调政府主导,增加财政投入,并确定了“到202_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_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

医疗乃是道德的领地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医生是生命的看护者。这就决定了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一种天然的、不可逆的权力关系。医生,虽然是一个职业,却具有了其他职业所无法企及的地位。故宫里的导游们在给游客们讲解之余,经常会提一个知识题,皇宫的中线除了皇帝,还有谁可以走?后宫除了皇帝,只有一类男人可以进入,又是谁?答案都是太医。太医以对身体的了解和对抗疾病的技能,获得了某些只有帝王才能享有的特权。

在医生与病人这组社会关系中,医生具有绝对的优势和统治力,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虽然病人看病要花钱,卖药要花钱,表明上看起来与一般的消费行为没什么两样,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病人是付费的一方,但医生为病人决定一切,病人对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只有接受,没有任何博弈的余地。

要抚平医患之间的鸿沟,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必须呼唤医生群体的某种“父爱主义”。换句话说,医生不能单纯地做一个理性人,还必须是一个道德人,在对病人的身体有处置权力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对病人的道德义务。用福柯的话说,医学应当成为“一种公共的、无私利的、受到监督的活动”,因此医生们“在减轻身体痛苦的过程中将会接续教会的古老精神使命,成为后者的一个世俗翻版”。

作为回报,社会给与医生以高度的尊重。一句俗话则最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医者父母心。另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既是中国人的始祖,同时也是医生,神农氏传说中是医学的开创者,黄帝则是《黄帝内经》的作者。从这个意义上,能够跟医生相提并论的职业只有教师了,人们称他们为“园丁”,以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医德之外,历史上有过多种更激进的设想甚至实践,寄希望于从根本上抹平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身份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力关系,让医学知识为社会服务,而不是由特定的医生群体所把持。18世纪的欧洲出现过多种理想的蓝图,主张把医生职业国有化,如教

士一般行使对人的身体的救赎责任。文革大革命中涌现的“赤脚医生”运动,旨在将医生和病人的身份合一,以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和压迫关系。

和谐的医患关系不可能脱离了医德而存在。千百年来,行医者是靠着医德和由此取得的信任来延续这个职业的。俗话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总是有人在就医的过程中死去,如果每一次发生这样的事,都导致家属对医生的敌意,估计早就没有人愿意行医了。这个职业能够历数千年而存在,说明了医德的作用。如今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则是医德的沦丧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对医生群体失去信任的结果。

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导向改革肇始于1980年代中期,当时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医疗资源的不足。1985年,国务院转发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揭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医院在市场化进程中以贷款等方式自筹资金发展医院,盖病房、扩大病床、买设备,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贷款就要还款。医院于是把病人当成了获利的源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收取药品加成来增加收入。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医疗机构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这只限于大城市的一部分医院,很多小医院没有得到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这个进程逐步凸显,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显得尤为严重,以致于政府不能不关注了。

医院把病人当成赚钱的工具,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前文所述的医患关系的特异性。其他领域的市场化竞争在过去一些年中大都导致了越来越有利于消费者的格局,如产品越来越丰富,选择越来越多,且价格持续下降,服务行业也通过市场化竞争提升了服务质量,唯独医疗(也许还要算上教育)的市场化给老百姓带来了日益沉重的负担。试想,如果电视机生产厂家将一款产品改变一下外观,编一个新的产品名出来,就把售价提高一倍,消费者会买账吗?但郑筱萸领导下的药监系统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医德的缺失是医院盘剥患者得以实现的基础。我的一位同事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他带女儿到医院看病,门诊大夫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工作态度也很认真,但在开完药之后,他看到这位大夫从抽屉中拿出一个本子,记上了一笔。这个动作让他对这位大夫的敬意全失,甚至感到恶心。大家都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是向医药代表收取回扣的账目。

在大众和舆论痛斥医药代表搞乱了药品市场、抬高药品价格的时候,不能忽视,每一个有处方权的医生才是这些改头换面的高价药得以销售、坑害患者的终端,如果医生群体能恪守对患者负责的职业准则,只开管用的廉价的药品,药品领域的腐败是不会有存在的土壤的。如果药让医疗领域重回干净,医患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除非重新确立起医德的应有地位,否则将永无实现的可能。

医德:现代社会的一曲挽歌

如果我们将医德问题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观察,就会发现医德不彰有复杂的原因,并非医生群体道德底线崩溃这一条就可以解释的。讨论的深入将带给我们一个悲观的结论:医德的沦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医者父母心”乃是一幅只能存在于前

现代社会的诗意的图景,注定将在现代成为一曲挽歌。

首先,医德的沦丧是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巨变的副产品。改革是在“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的氛围下开始的,对金钱的追求不仅获得了正当性,而且钱几乎成了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其他标准则相应地隐匿了,“躲避崇高”成为潮流。改革是个“放权让利”的过程,默许握有权力者用权力寻租,以此激发各级各地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医者将对患者的优势地位转化为个人收入也就不足为奇了。过度寻租导致腐败泛滥,引发社会矛盾;医德沦丧则导致医患矛盾的尖锐化。

其次,医德的沦丧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管理的特性是理性化和规范化,以统一的标准将各个行业纳入管理体制。就医疗行业而言,国家的管理取向关注医疗行业的集体行动能力,对医务人员个体的要求带有“去道德化”的色彩。管理医疗的立法并没有对医疗行业和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拷贝了管理其他行业的思维。这种思路忽视了医患之间存在的天然不平等,故而看似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法律规定,实际上强化

一方面是主动地放弃底线,一方面是被动地受到法律的限制,医生从医德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结果是造就医生的冷血形象,加剧了医患的对抗。

和谐医患关系有赖于文化重建

改变医疗领域的被动局面,扭转医患之间僵持的关系,唯有彻底将管理思维从“市场化”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尊重医患关系的自然属性上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新医改方案,就会发现新医改还是寄希望于医疗市场的充分竞争来达到健康发展,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这里要区分医改的两种“市场化”思路。一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其特征是减少政府投入,放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让医院跟其他企业一样到市场中自谋生路。另外一种则是新医改方案中确定的“补需方”的做法。新医改旨在恢复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但在投入上有两种选择:“补供方”,即直接补贴医院;“补需方”,即通过建立城市社保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将政府投入补贴给老百姓。据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新医改将兼顾补贴两方。

“补需方”的做法体现出决策者的思路,将钱投在有医疗需要的人的身上,然后寄希望于通过患者对医院的选择,促进医院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从而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这个设计理念有点接近弗里德曼关于“教育券”制度的设计,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市场化思维,还是没有把医患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博弈。根据前文对医患关系性质的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这并非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如果仍将医患视为对抗性的博弈关系,问题便不可能根本上解决,甚至会有新问题产生。

事实上,医德建设从未离开过管理者的视野,只是收效甚微。比如,202_年12月19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指导意见》规定,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都要参加考评,考评分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等三个步骤,每年进行一次,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

这个规定中所谈论的医德,并非“父爱主义”的医德,其对医患关系的理解也没有将二者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还是将医务工作者看作是医疗行为中独立的一方。靠医生阵营内部的制约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医德医风,即便让患者参与对医德的考评,也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甚至可能让医患对立更为尖锐。

可是,如果规定不这么写、方案不这么制定,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保证医疗领域作为道德的领地?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以理性化为目标的现代管理体制不可能为道德留出足够的空间。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全社会文化重建的进程,道德的力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随着国家重新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医务工作者的待遇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提升,减低收取灰色收入的冲动。随着匮乏时代的远去,文化重建具备了初步的条件。“讲正气、知荣辱”的社会是医德得以立足的土壤,只有道德和道德带来的社会尊重重新获得独立于金钱之外的价值,只有荣誉成为“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而被珍视,医德才能回归,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

最后,不合理的医疗法律法规需要尽快修改,充分考虑到情理的因素,让医生不再在“救,还是不救”这个问题前挣扎。法是社会的最低规则,法不能压制道德、扭曲道德,如果医生治病救人的时候要在情与法之间进行抉择,那一定是法出了问题。医德问题应在立法思路中有一席之地,既尊重医生对患者的紧急处置权,让法律不要在人命关天的时刻成为阻碍医生救人的障碍,让医德得以张扬;也要规范对有争议的医疗处置的审查程序,保护恪尽职守、医术高明的医生,惩罚滥用处置权的庸医。

第二篇:新医改与人文精神

浅论说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新医改的实施愈发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新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医学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医学院校应把握新医改的人本特点以及医务人员为适应新的卫生需求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导向,形成新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新医改的实施愈发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向菩、求美、利他以及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精神。然而,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在中国恰恰是最缺乏人文精神的领域,医疗费增长过快、过度医疗盛行、个人疾病负担过重、因病致贫因素增加、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显著等诸多难题,尤其是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低、缺乏普及型医疗保险、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深层次体制性、制度性原因,导致卫生健康服务不平等现象突出。202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出既符合公众利益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医疗改革机制,使卫生政策、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各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医疗保健服务,也将更加适应人民群众身心发展需要,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机制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新医改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既是对医学人文属性的认同,更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重构。在政府已强化责任和加大投入来实现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公平的卫生社会服务体系、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的人文关怀,就成为了医护人员和医学教育者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愈发彰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培养既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神圣使命感,又有“乐于奉献、深入基层”高尚人文情怀的新型医务工作者,这是时代的希望,也是当前医学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新医改的人本特点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医改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将广大医务人员作为主体,医疗服务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对他们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人文行为不仅对医疗卫生改革的绩效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肩负着将医学行为引向正确发展轨道的职责。

2.1 克服趋利性,回归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新医改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强调从改革方案设计、卫

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从而使医药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这一公益性的回归,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强化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的医德原则,提高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改变原来那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注重经济收入,通过大处方、大检查、大治疗从患者那里获取高额医疗费用,甚至收取红包、回扣,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卫生服务行为,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职责。

2.2 坚持公平性,践行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

新医改高度关注公平性问题,摒弃了原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并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去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把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同时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医疗需求方,让包括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所有社会公众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公平是评价新医改运行绩效的关键维度,也是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医务人员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一方面,不论患者的权力大小、地位高低、经济好坏都应采取同样的态度;另一方面,对患者药物的使用、技术的诊断和医疗费用的收取上也应平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和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2.3 尊重患者的基本医疗保健权,提供人性化和道德化的医疗服务

新医改重视发展和依靠社区医疗和基层医疗,将卫生保健服务的重心从大型医院逐渐转移到社区和基层,把基本医疗保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和核心。两年来,一个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新医改向“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迈进的同时,也使公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使用基本的卫生服务产品被看成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与患者平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权相对应的是医务人员为病人诊治的基本义务。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结合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需要,在进行医疗实践时要有利于促进人人享有保健目标的落实,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对患者“居高临下”和“以我为主”的不平等的保健服务的态度与作风;而且要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效果的利弊及并发症、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以供病人选择嘲。

2.4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做到治疗的经济和效果的最优化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保证有病能就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重要条件。许多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小病大治,未能做到治疗的经济和效果最优化,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而且增加了患者负担。新医改的重点是农村,然而医疗费用过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居民利用门诊与住院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对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来说冲击更大。

2.5 增强健康责任意识,主动拓展医疗服务内容

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服务组织开始从大医疗中心向社区医疗、向基层医疗转向,这是医学迈向大众,迈向人人享有保健,实现全人关爱的重要进步”。这一背景下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形式由原来的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面综合,并进一步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还要考虑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能够根据患者对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的总体需要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对患者进行基本卫生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有效地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去除病因。让医学从主要着眼疾病和健康问题自身转变到着眼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环境关系为主,从而实现人人享有的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医疗服务。把握新医改的人本特点,形成新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模式

实现新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医学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医学院校要以卫生服务发展的特点以及医务人员为适应新的卫生需求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导向,积极促进医学的人文回归。

3.1 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医学学科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交融、互动共进,为人类提供最理想的医疗服务,只能通过医学与人文的结合,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反映到医学教育上,就是要求把强化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均作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将人文精神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起来,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在资金、场地、师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医学教育者必须超越“专业”立场,站在“教育”立场看待人文教育,必须理解人文教育实际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专业教育是根植于它的基础之上的;它们在医学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主流”地位,专业与人文相互结合、渗透,不仅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

结合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需要,以社区为导向,在整体上优化医学课程结构,确保人文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医学、卫生保健的需要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人文教育课程的比例和数量,建立各类课程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把人文知识整合到医学实践中、让人文教育渗透到医学教育的每个环节。在课程形式上,要探索少而精的必修课与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人文课程重点在于展示人文知识的主要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因此,必修课程不宜太多,应遵循“以选修课为主,辅以必修课”的原则,在确定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的同时,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

学习时间。在课程安排上,要注重其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及整体规划,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构成前后开设顺序关系,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

3.3 突出医德医风教育

新医改的实施尤其突出现代医学教育在强化医术的同时必须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医学院校应切实将国家卫生事业改革的实践与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相结合,把医德医风和医学技术一样作为医疗实践的核心。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医学生新医改形势下需要具备的医德医风要求,建立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

其次,构建一个医德教育的有机系统。将医德教育覆盖医学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延伸到专业基础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使医学道德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联结点。再次,积极贯穿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早实践、多实践,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服务于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区医疗咨询服务,赴贫困地区义诊,考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等,使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医德医风的内涵,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3.4 建立师资融合机制

要更好地促进新的医学人文精神的落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医学专业学者与医学人文学者的合作与结合嘲。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他们缺少临床实际经验和对医院实际状况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鼓励其进修学习、攻读学位,造就一批医学、人文交叉型的教师;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所有专业教育,特别是临床专业教学中,强化人文意识、渗透人文精神,让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医学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讲授中,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等人文精神理念,努力追求并实现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比翼共进。

3.5 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大力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要重视相关设施和文化环境的作用,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丰富的文化软环境和硬件环境。如营造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重视图书馆、实验基地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主动依靠第二课堂,通过举办讲座、报告、沙龙、读书活动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医学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加强网上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同时,应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既注重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建筑设施,更要雕琢有着浓

缩深刻文化内涵的物象景观,提升其人文价值和医学韵味。与显性人文课程一道,共同构筑内涵厚重、空间广博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篇:新医改

浅析新医改政策

一、“两票制”和药品零差价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压缩流通环节、减少中间加价,降低虚高药价。

药品零差价:取消医院药品加成,药品价格平进平出,杜绝医生乱开处方、开大处方,赚取中间回扣的行为。

弊端:药品价格降低了,但是医院其他服务价格提升了比如: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等,老百姓实际的花费并没有降低,反而有可能提高。

二、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模式: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首先,分级诊疗要对疾病进行细致分类,譬如急病就近治,慢性病根据轻重缓急给出不同的医疗指导;其次,要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打破医院间的信息孤岛,医联体的上级医院可以看到下级医院的病历和病人资料,反之亦然,为会诊与双向转诊提供保障。互联网+医疗”的最大功用在于直接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

分级诊疗的落实:

一是医联体的建设,把基层强起来,让老百姓放心去,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一家三甲医院、一批基层医院,加上互联网手段,是医联体通用的模式。二是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基层首诊,就是要把健康责任实行连续性的、责任式的管理。这种服务模式必须建立。现在医患关系是短暂的关系,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关系,它是不连续的,没有责任制的关系。实际上,真正整合型的医疗卫生体系的国际改革趋势,就是要变短暂关系为连续性的、责任制的关系,就是签约。

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五大内容

1、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复合支付方式

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的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

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

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

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2、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

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将日间手术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建立谈判协商机制,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

3、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按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和实际资源消耗水平等进行病种分组,坚持分组公开、分组逻辑公开、基础费率公开。

4、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付费方式

推进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可从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

对于精神病、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可采取按床日付费。

5、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

完善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将医保监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实现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新医改政策下的应对办法:

一、医院运营

根据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公立医院的营运饼图应当是:药占比30%,这一块都是零差率,医院没有运营收益;卫生材料5%-10%,这一块医院运营收益只有1%左右,几乎也可忽略不计;医院检验检查收入20%以内,这一块的收益率约为15%;而医疗收入则要达到40%-50%,才能构成这个饼图。

1、医院运营结构好的科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药占比加卫生材料的收入结构可控在40%以内;二是医疗收入结构要达到40%左右为好;三是检验检查收入结构在20%左右。这些科室也是未来医院要注重发展的重点专科。

2、医院运营结构中等的专科,医疗收入结构一般可达30%-40%左右,药品与耗材的零差率收入结构一般可控在35%-40%左右。这些科室大多可保本运营,通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还能有所提升其管理绩效。

3、医院运营结构中的问题科室:一是耗材大户,二是药品使用大户,三是药剂科。药品零差率后,他们存在着难以维持和运营的问题。一个医院的药剂部门如果在全部实行零差率后,应当享受公共卫生全额拨款卫生政策待遇,否则单靠医院是养活不了的。如何申请政府公共卫生扶持,资金如何到位,是解决的必要问题。

4、医院的辅助科室和护理部门等,需要寻找到人员配置与降低成本的科学的、合理的平衡点。

二、医院管理发展的探索

医改涉及多的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3600多所医疗机构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阳光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医院管理做到基本的几点:一是保证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病源,二是合理诊疗,减少医保拒付,三是精细化管理,控制运营成本,四是应用大数据,优化服务流程,五是培训药剂科人员,让其从拿药人员变成技术人员。

1、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便民健康服务平台,完成实名预约,备案处理,就诊转诊记录工作。(健康四川: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项制度)。

2、规范药品价格

药品实行阳光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并适时公开招标信息和药品价格,扩大影响力和取得居民信任。

3、创新服务

提供个性化服务(近期);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意味着将健康的关口前移到生病之前,不仅要治疗已经生病的人,还要关心未有症状的人。涉及预防,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以社区辐射产生效果(长远)。(调查分析需求)

4、加强员工培训

加强医技人员的培训,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

第四篇:新医改

在12月26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受国务院委托,作了题为《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

指导思想

从国情出发,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总体目标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到202_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

到202_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重点工作

——政府投入兼顾供方需方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责任。

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政府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基层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和每个乡镇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充分发挥大医院在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整合现有城市卫生资源,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办法,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加成政策,逐步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维护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积极推行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公立医院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规范收支,加强财务监管。

——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

到202_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到所有农村,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减轻个人负担。到202_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城镇从业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开。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1、医改文件吸纳了哪些社会意见?

总体上看,医改方案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改革的理念上,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一重大创新,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确立了改革的思路,既借鉴了国际普遍经验,又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对于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在改革的原则上,明确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一方面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和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强调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在近期改革的重点上,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从国情和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全民医保;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提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努力降低药品价格和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提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城乡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第一次突出了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蓝图的整体设计,同时,提出近期从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五是在改革的方法步骤上,强调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方案中一些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中央明确目标取向和基本原则,鼓励地方试点探索。

3、基本医保如何全面覆盖城乡?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途径。制定这样的目标,既考虑了群众的实际需求,也考虑了各方面条件的可能。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特殊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也已逐步完善。考虑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行的是自愿参保,另外还有商业保险和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因此我们把目标定在2011年均达到9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下主要措施:一是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二是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三是积极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四是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4、公立医院公益性靠什么维护?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群众看病就医主要选择到公立医院,因此它成为医药卫生行业众多问题和矛盾的交汇点,改革涉及到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治理结构、补偿机制等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难度很大。同时,社会各界在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具体途径方面有不同看法。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积极而又稳妥进行。因此,国务院决定分阶段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当前主要是抓好改革试点,具体步骤是:2009年,制定试点方案,选择若干城市和公立医院开展试点,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2011年逐步推开。

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二是推进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稳妥推进部分公立医院转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通过改革,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

5、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包括哪些?

目前,群众宁愿花更多的钱去大医院看病,也不太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对服务质量不放心。医改方案提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看病,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常见病治疗解决在基层,减轻群众负担,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从四方面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央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和困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鼓励通过医疗资源重组、社会力量办医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定向培养、执业医师招聘,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大幅度增加全科医生数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经费,并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四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6、群众从医改中能得到多少实惠?

医改方案就是要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主要有四点:

一是平时少得病。从2009年开始,国家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按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努力使群众少生病。

二是得病有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方便医保报销,努力降低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比例。

三是看病更方便。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力争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利用市场竞争,促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缓解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状况。

四是治病少花钱。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基本药物定价、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障报销的相关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努力减轻群众用药就医的负担。

7、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原因何在?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可及和价格低廉。基本药物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首次提出,目前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形式地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规范用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二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不等于群众患病后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在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将根据病情的需要使用非基本药物。

8、怎么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证全体城乡居民均能够免费或只需少量付费就可获得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目的在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努力使居民少得病。

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院前急救、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与区域差距大,卫生机构服务规模、能力和水平差距大。因此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个较长期的任务。当前,在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内,国家选择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服务。地方政府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财力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重点加强目前比较薄弱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三是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四是加强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五是改善服务,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开展面向人群的主动服务。

9、政府卫生投入增多少投何处?

为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都将努力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意见》及《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初步测算,未来三年,落实医改方案中的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3318亿元。主要用于:

一是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二是支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给予合理补助;大力支持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建设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和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

三是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健康检查,慢性病、传染病防治指导等。支持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此外,各级政府还将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政府加大卫生投入,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10、怎样贯彻落实医改文件?

医改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绘就了改革发展的蓝图,要取得实效,必须按照文件的要求扎实推进,在实施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们既要充满信心,明确目标,分阶段积极推进,又要正确看待改革中面对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保障水平也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

为切实加强领导,国务院已成立了以李克强副总理为组长,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改革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和操作性文件,并于近期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将根据《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一些需要试点的重大改革,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近期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进行探索创新。

第五篇:新医改

有关新医改的几点思考

202_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方案最终稿)。《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2_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出台的背景: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是百年难遇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202_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最终蔓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食品、药品的危机和公共卫生的危机是近年的又一焦点所在。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都是对我国的严峻考验。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模式”越来越有感召力,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中国模式”的核心应该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

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医学模式,以竞争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商品化,以利润为导向、过度竞争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生态和资源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损害人们的健康。这样的发展模式,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可重复的。中国需要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升华出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新模式。

新医改的基本内容:

1、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5、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6、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的优点:这次医改体现了公平性和公益性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提出了全民医保的目标,还有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这样一些内容。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还有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来维护群众用药的公益性。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平时少得病”,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说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婴幼儿作健康体检,再比如实施国家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妇女住院分娩,为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等,这样进行预防,使群众少得病。“得病有保障”,我们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得病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看病更方便”,我们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并进行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更加方便,看得更好。“治病少花钱”,通过我们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另外对医院进行改革,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这样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新医改的缺点:取得显著的成就(提高医疗水平),存在严重的缺陷(体制上)。“公益性缺乏和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悖,是目前医改的重大问题。”公益性缺乏是指政府投资少和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两大问题。中国卫生总支出只占GDP的4.7%。去年“两会”上有数据表明,现在老百姓看病自负的比例仍然超过六成。“在医疗领域导入市场机制留下很多后遗症,医院利润最大化。医院想的是怎么多赚钱”, 这些导致了医疗队伍逐利性强化,人文精神沦落。“我自己家人看病手术,都来咨询我要不要给医生红包。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些都是目前医改存在的缺陷。”

改进的方法:新医改还存在一定的缺点,那就要求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改进,提出更好的方案。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改进。一是加强社会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增加医疗卫生投资,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二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强化社区医疗。现在社区医疗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导致病人都往大医院挤。其实合理的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有强大的社区医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大病再由全科医生转诊到综合医院,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去专科医院。但是中国目前却是倒金字塔形的,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早防早治”能为国家节省医疗投资,而早防早治的载体和重心就是社区医疗,真正搞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才有可能实现医疗公益化。“一直搞大医院的建设,在现实的背景下,是不切实际的。其实社区搞得越好,对于大医院来说就越解脱

新医改与医德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