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6-87708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8 11:01: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城关一小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为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城关一小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现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

在回答“听到国歌时,你是否想到建设祖国的重任!”表示经常想到的占43.5%,有时想到的占44.7%,没有想到的占9.5%;在回答“你了解家乡建设的新情况吗?”学生中表示知道的占44.5%,表示知道一些的占46%,只有

9.5%的学生说自己不知道。对于“你认为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强大吗?”这个问题,90.6%的学生表示会,4.1%的学生表示不会,5.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对于“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观点,92%的学生赞同;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90%的表示赞同。上述现象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并关心国家大事。但也有少部分同学热爱祖国的意识淡漠,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的思想中,所以说在今后的思想教育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了解,及时解决。

二、正直、乐于助人是学生的主流

在回答“当你在公共场所见到有小偷在行窃时会怎样做?”时,有72%的学生回答敢于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正在行窃的小偷;在回答“当你看到一位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时怎样做?”时,有95%的同学回答的都是主动上前去帮助;在回答“你认为青少年吸烟对不对?”这个问题时,97%的同学回答都是否定的;在回答“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你持什么态度?”时,85%的同学都会回答憎恨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回答“二十一世纪是否还应该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问题时,78%的同学都认为应该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正直、向上、乐于助人,反映出学生在品德修养,是非辨别方面是较高的。但是,少数学生在对待上述问题上存在不管,担心被误解,怕自己受到伤害,无所谓的思想和心理。这种思想和心理反映出少数学生的自私自利,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三、青少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回答“你认为在社会上生活没有什么最不行?”问题时,有20%学生认为没有知识和能力最不行;在回答“你认为现在学习有用吗?”98%的同学回答有用;有78.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有理想、有毅力、能吃苦。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几年的学校教育,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作用。这些正是广大同学刻苦钻研,努力奋进的良好思想心理基础。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极少数学生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权利、金钱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一方面说明社会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对教育工作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把学生看成一名单纯的接受知识者,他们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者,是一个社会人。

四、学生的早恋问题和被骚扰情况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注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35%的学生认为早恋是不应该的,2%的同学认为应该。9%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51%的同学认为应该努力控制,不要任其发展,3%的同学认为不知对与不对。这说明他们已进入了青春萌动期,生理的变化已带来性意识的觉醒。另外,一些不健康的影响、书籍起了直接的误导作用。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及校风建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回答“你有没有被其他同学或校外人员强迫给买东西?”时,有31%的学生回答有过;在回答“你有没有被校外人员或高年级同学截过挨过打”时,也有32%的同学回答有过。这个数字说明在小学生中被骚扰的问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个别学生经不起干扰、纠缠,出现逃学、成绩下降等情况。所以说学生的早恋问题和被骚扰问题应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注意。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总体上良好。但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社会阅历的增加,行为习惯、劳动态度、诚实勇敢、守时守信、交往与合作、学习品质、爱国情感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滑坡趋势。家庭教育不当、社会教育体系不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和谐统一,是造成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建议:

1、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我们要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勇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4、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克服“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跨越师生年龄、地位、身份、经历、经验的鸿沟,走近学生,尊重学生,做“平等中的首席”,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家庭学生的教育,给他们温暖和帮助,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用人格塑造人格。

5、注重养成教育,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与规范。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6、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城关一小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一、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

在回答“听到国歌时,你是否想到建设祖国的重任!”表示经常想到的占43.5%,有时想到的占44.7%,没有想到的占9.5%;在回答“你了解家乡建设的新情况吗?”学生中表示知道的占44.5%,表示知道一些的占46%,只有9.5%的学生说自己不知道。对于“你认为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强大吗?”这个问题,90.6%的学生表示会,4.1%的学生表示不会,5.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对于“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观点,92%的学生赞同;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90%的表示赞同。上述现象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并关心国家大事。但也有少部分同学热爱祖国的意识淡漠,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的思想中,所以说在今后的思想教育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了解,及时解决。

二、正直、乐于助人是学生的主流

在回答“当你在公共场所见到有小偷在行窃时会怎样做?”时,有72%的学生回答敢于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正在行窃的小偷;在回答“当你看到一位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时怎样做?”时,有95%的同学回答的都是主动上前去帮助;在回答“你认为青少年吸烟对不对?”这个问题时,97%的同学回答都是否定的;在回答“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你持什么态度?”时,85%的同学都会回答憎恨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回答“二十一世纪是否还应该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问题时,78%的同学都认为应该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正直、向上、乐于助人,反映出学生在品德修养,是非辨别方面是较高的。但是,少数学生在对待上述问题上存在不管,担心被误解,怕自己受到伤害,无所谓的思想和心理。这种思想和心理反映出少数学生的自私自利,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三、青少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回答“你认为在社会上生活没有什么最不行?”问题时,有20%学生认为没有知识和能力最不行;在回答“你认为现在学习有用吗?”98%的同学回答有用;有78.6%的同学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有理想、有毅力、能吃苦。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几年的学校教育,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作用。这些正是广大同学刻苦钻研,努力奋进的良好思想心理基础。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极少数学生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权利、金钱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一方面说明社会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对教育工作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把学生看成一名单纯的接受知识者,他们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者,是一个社会人。

四、学生的早恋问题和被骚扰情况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注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35%的学生认为早恋是不应该的,2%的同学认为应该。9%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51%的同学认为应该努力控制,不要任其发展,3%的同学认为不知对与不对。这说明他们已进入了青春萌动期,生理的变化已带来性意识的觉醒。另外,一些不健康的影响、书籍起了直接的误导作用。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及校风建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回答“你有没有被其他同学或校外人员强迫给买东西?”时,有31%的学生回答有过;在回

答“你有没有被校外人员或高年级同学截过挨过打”时,也有32%的同学回答有过。这个数字说明在小学生中被骚扰的问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个别学生经不起干扰、纠缠,出现逃学、成绩下降等情况。所以说学生的早恋问题和被骚扰问题应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注意。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总体上良好。但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社会阅历的增加,行为习惯、劳动态度、诚实勇敢、守时守信、交往与合作、学习品质、爱国情感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滑坡趋势。家庭教育不当、社会教育体系不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和谐统一,是造成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建议:

1、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我们要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勇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4、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克服“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跨越师生年龄、地位、身份、经历、经验的鸿沟,走近学生,尊重学生,做“平等中的首席”,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家庭学生的教育,给他们温暖和帮助,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用人格塑造人格。

5、注重养成教育,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与规范。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6、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小学生学业状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学业状况实践调查分析

摘要

鉴于专业需要,响应学院号召,(目标)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业状况的实践调查,这项实践调查涉及五大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重点,五个问题分别为: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否有效解决,小学生对待课业的态度,小学生学习兴趣来源及学习动机,小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小学生学习期望的调查。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小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是近几年来教育局提倡减负后社会关注较高的问题。调查对象为定州市西城区中高年级小学生,部分小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主要采用直接调查提问和问卷两种形式,并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相关资料辅助调查。下面,我将综合实践调查的情况以及查找相关资料所得的结果做出自己的论述。正文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话题不止一次被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过,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在哪,为什么会出现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有没有办法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暑假期间,我走访了附近小区,此次调查的目的是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措施。调查对象为小学生,部分小学家长和老师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主要涉及的问题是调查学 1 生对目前学习的看法,家长及老师对“减负”的看法等;访谈主要涉及的问题: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表现,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家庭、学校、社会对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看法等。

1.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否有效解决

在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中,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1)每日完成作业所用时间;(2)每日在校时间;(3)你需要完成的每学科的练习册的数量;(4)你在双休日用于学习的时间大约多少;(5)每天的睡眠时间;(6)你认为你现在的学习负担怎样;(7)你认为学习负担重的原因是什么;(8)在休息时间学校补课的情况;(9)你认为减轻学习负担的途径有哪些;等。

调查结果显示,96.1%的学生赞成减轻自己过重的课业负担,2.9%的不赞成,1%的学生没有明确看法;96.1%的学生认为减轻自己过重的课业负担后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2.9%的认为会;90% 的学生每天用一个半小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10%的学生每天用2个小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9%的学生除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臵的作业;50.7%的学生表示喜欢参加校外的各种补习班,49.3%的学生表示不喜欢;78%的学生要在休息时间、双休日、假期参加数学补习班,16%的学生参加英语补习班,4.3%的学生参加其它类补习班,只有1.7%的学生没有参加补习班;43.3%的学生最早到校时间是7时,56.7%的学生最晚到校时间是7时30分;66.7%的学生最晚睡觉时间 2 是21时以后,最晚的甚至到23时;其中,学生的每日在校时间基本相同,于作息时间安排没有较大的出入。而经过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指令,小学生每学科的练习册数量明显减少,控制在两本以内,多为一本,而且,关于是否有学习负担的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负担重,30%认为自己的负担一般,而剩余18%则认为负担较轻,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负担重的原因是课上听不懂和作业繁重,也有人认为是缺乏学习兴趣造成的负担。在对家长的调查中,90%的家长主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会花费很长时间在写作业上,而这些作业多数是一些机械的抄写作业或者是重复以前的试卷,我们不得不承认,熟能生巧是一个不能诋毁的真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机械的重复上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所调查的家长中,几乎所有的家长均认为不布臵家庭作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此同时,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在给孩子找辅导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他人成为人中龙凤。在和一位小学老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约95%老师都是赞同减负的,而且,很多老师也在控制作业量。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校时间长,学生一般在早上七时二十分左右到学校,下午约十七时才会放学,中午休息时间短,特别是 3 临近考试时,中午的时间和晚上的放学的时间会因补课而占据;

(2)作业量大,90% 的学生每天用一个半小时完

成老师布臵的作业,10%的学生每天用2个小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9%的学生除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臵的作业;

(3)重复练习多,很多学科的作业都是进行机械性的抄写重复,既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他们变得烦躁;

(4)睡眠不足,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作业量多,早上到校早,使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足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也导致他们学习效果不佳,长期下去,造成恶性循环。

根据调查,我认为,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由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客观原因又分为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制度上,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升学制度,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都过分要求了学生的成绩,高分成为学生的通行证,分数也成了学生的命根子,繁复的考试排名公布成绩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个别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不惜金钱为子女找家教、买资料、上辅导班,学业 4 负担层层加码。众所周知,在升学考试当中不能差几分,差几分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只要有这样一种政策导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包括每一所学校,都不会放弃对课外的努力。;思想上,中国比较强调“学而优则仕”,人们都强调要把书读好。只在把书读好了,不但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有好的发展。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陈旧,教学过程得不到优化,课堂效率低,题海战术、频繁考试、排名次、学科竞赛等增加了学生负担。“堤内损失堤外补”,个别教师就把弥补课堂教学损失的希望寄托于拖堂、补课、大量的家庭作业上。

主观原因,则是指学生本身,我们都知道,学生个体间是存在很大不同的,由于在思维,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不同,再加上所付出的努力不同,就有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分别,由于教育制度的无差异教育,就造成了中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小学生对待课业的态度

“你是不是愿意做作业?怎样的作业量你感觉比较合适”,面对这样的问题,约80%的学生表示,愿意做作业,只要不太多就行,而20%的同学则表示不愿意做作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五六年级 5 的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最多的大约是2到3个小时,最少的30分钟;三四年级学生约在1个小时左右。不过,仍有约四成的学生感觉作业量偏大。平时,老师布臵的作业比较多,特别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前作业量更大,令人喘不过气来。这部分学生还认为,他们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课外的“加餐”。在于这些小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部分对数学作业比较排斥,在写作业时,不愿意写数学作业,学生们希望老师在留作业时能够适量,选择精题,并配合其他学科的作业一起留。

调查表明,有一大部分家长觉得给孩子适当增加巩固练习很有必要,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应该练哪些习题,怎样练习效果好,认识比较模糊。“给孩子适当补补”的想法是他们的主导思想。“成绩不佳就该补,作业少了,孩子的成绩怎么上去?”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对孩子的课业要求不能放松,从小就应该抓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抓好学习是重中之重的想法成为主流,“赢在起点”的心理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面对繁重的作业,不少同学已经出现了抵触的情绪,减轻课业负担,是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重要战略性决策。减轻课业负担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高年级段是孩子第二次快速生长发育的准备阶段。课业负担过重,减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户外活动的时间、加重了脑力劳动,这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6 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跌打滚爬、成功失败都是一种锻炼;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是实现由 “应试教育”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追求“分数至上”,一味实行题海战术,强化练习,奉行“课内不足、课外补”,无限拉长学习时间,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扼杀了童真和童趣,残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造成了学生片面发展。素质教育要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知识和能力发展相统一。

总之,现在的小学生对待可也得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按时按量地保证完成作业,只是面对非常多的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颇有微词,学生们希望能实现作业的多元化和创造性,一些老师也指出,作业在精而不在多,当然,现在存在的普遍现象仍然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来提高学生成绩,事实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是造成小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小学生的课业问题,科学合理地设臵小学高年级的课程以便不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在课程设臵上减少课程数目、减轻课程内容、缩短课程时间就是最好的体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就一定要设臵适合孩子生长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我们的孩子以空间、时间,7 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乐于学习、懂得学习的未来一代。

3.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及学习动机

所谓兴趣就是指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学生从事智力活动的推动力量,它能推动着学生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新鲜事物。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在调查中,问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时,得到的回答比较茫然,有人说,兴趣来源是从平时看的听的来的,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缺乏学习兴趣,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太乐观,学习兴趣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缺乏学习兴趣同样也造成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下面是经提问调查后总结出的图表,根据数据显示可以总结出

(1)学习兴趣来源于学生本身对该学科的喜爱,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机会激发他学习该学科的热情,他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吸收和运用,而表现在成绩上,这一学科就是他的优势科目,反之,则会成为他的弱点所在;

(2)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师的授课魅力,调查中的大部分五年级学生都喜欢语文老师,因为老师上课有意思、幽默、平易近人。同时,老师的评价对大部 8 分学生来说很重要。所以,教师应努力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学习负担自然消失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在与一位数学老师的交谈过程中,她告诉我,她在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意报数,然后很快地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3整除,这时,学生被这位数学老师“料事如神”的神秘本领所吸引,学生对她的“本领”表示敬佩。然后她说:“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快能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的方法吗?请同学们听老师讲就清楚了”。这样,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的问题上。

(2)善于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待成绩中,差的学生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他们想错了不随便批评责备,对一些不肯动脑想问题的学生,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学习动机积极正确,才能促进学生进步,更好的掌握知识。在 9 调查过程中,当问到“你们的学习动机是什么”时,约85%的学生表示,学习动机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考上好的中学,考上好的大学,最后能找个好的工作,10%的学生指出自己的学习动机就是家长的督促,而前面提到的85%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疑代表了一个社会共识——“学而优则仕”。这样的动机没有本质上的错误,但是过于被动,学生很容易因频繁的考试打消积极性,形成越考越差的恶循环,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摆正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确,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给未来打基础,使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努力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乃至以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4.小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古至今,老师作为传播知识的火炬手,开启智慧的灵魂工程师,深深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敬仰,在学生眼里,老师不仅是辛勤的园丁,更是博学的智者。在我所调查的小学生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老师就是教授我们新知识,规范行为,交给我们做人道理的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在学生眼中,老师都是被尊重被服从的对象。当要求学生对老师做出评价时,学生的评价比较感性,一个老师漂亮或者帅气往往就会让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批评一句就会让孩 10 子不喜欢。一些副科相对主科学习压力小一些,可能孩子就会觉得副科的老师好,一些科目的老师要求严格,对学生施加压力大,孩子就会觉得老师不近人情。小学生虽然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但并不缺乏是非观。因此,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告诉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评价标准,这样,小学生就可以正确的评价老师的好坏,营造和谐的师生气氛。

5.小学生的学习期望

很多学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设想自己如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而这种愿望实际上就是学习期望的通俗概念。期望值越高,学习的压力和焦虑就越大,期望值低于自己的实力,起不到激励自己学习的效果。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最佳期望值,为自己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期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生在表述自己的学习期望时,“取得一个好成绩”是大家最迫切的愿望,但是,处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全面,往往不容易提出一个合理的学习期望,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目标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前进,反而会使学生因长期打不到目标而自卑,气馁,甚至对学习失望,增加学习负担。因此,小学生应当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学习期望。

合理的学习期望应当是一个略高于自己现有的学习水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希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合理的学习期望应当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和谐统一。多于班级同学交往,建立良好的友谊,让友谊自然而和谐的渗入我们的学习中,积极参加集体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准确的找准自己的位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期望。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了解到,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强调减负,但是出于各方面的因素,加上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减轻学习负担并非一日之举,而且,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希望祖国的花朵能在更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小学生不会观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观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观察培养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2_年10月15日~19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西湖中心小学三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做在,从而为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供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一)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二)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三)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供自己的作文水平?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在60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51人,占85%;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76.6%;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的有40人,占66.7%。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二)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三)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供自己的作文水平? 对这两题的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作文中的困难 无兴趣

意志弱 不会观察

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教师指导不力 不会修改

比率 16% 70% 21.6% 11.6% 3.3% 33.3%

希望提高的途径 学好语文 多读课外

书籍 参加活动投入自然 勤练笔,常写日记 教师加强指导 培养兴趣磨练意志 比率 68.3% 98.3% 96.7% 18.3% 91.6% 20%

从表中明显看出,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写。“不会观察”正是作文“无话可说”的症结做在。

造成学生“不会观察”的原因是什么呢?

1、缺乏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做事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观察

不感兴趣,在观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的表象只是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作文时,当然头脑空空,没有内容可写。

2、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2)观察没有顺序。观察人、事、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整体到部分等等。反之亦可。一般来说,观察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来说,是动态的观察。当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观察中,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造成作文时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

(3)观察没有重点。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深入、反复的观察。

3、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只是在观察顺序、观察细致等观察习惯方面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三、建议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观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教会学生观察的手段很多。就一般方法而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会观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亲身体验,仔细体会,从而达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的目的。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电化教育优化各科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材料方面,电教媒体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 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感兴趣,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电教媒体一般图、文、声并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兴趣还可以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好胜心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春天,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夏天,观察突变的雷、充满情趣的夏夜和丰富多采的暑假生活;秋天,观察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冬天,观察那银装素裹的雪后世界。同时,也要留意身边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培他们的观察兴趣,以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目的。

2、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电教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画面,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典型细节反复呈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运用音响、投影、电视、录象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运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定格”、“拉近”、“移动”等操作手段,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1)观察要讲条理,增强学生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教给观察的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中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有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3)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才能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才能提高。

3、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提高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第五篇:关于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前言

小学生不会观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观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观察培养

调查目的: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找出学生作文困难的症结做在,从而为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供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从调查中明显可以看出,不会观察,无话可写。“不会观察”正是作文“无话可说”的症结做在。那么,造成学生“不会观察”的原因是什么呢?

1、缺乏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做事者就会

1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的表象只是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作文时,当然头脑空空,没有内容可写。

2、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2)观察没有顺序。观察人、事、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整体到部分等等。反之亦可。一般来说,观察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来说,是动态的观察。当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观察中,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造成作文时思维混乱,无从下笔,没有条理。

(3)观察没有重点。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深入、反复的观察。

3、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只是在观察顺序、观察细致等观察习惯方面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观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

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教会学生观察的手段很多。就一般方法而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会观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亲身体验,仔细体会,从而达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的目的。

近年来,也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电化教育优化各科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材料方面,电教媒体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 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感兴趣,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电教媒体一般图、文、声并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写作的材料。

观察兴趣还可以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好胜心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春天,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夏天,观察突变的雷、充满情趣的夏夜和丰富多采的暑假生活;秋天,观察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冬天,观察那银装素裹的雪后世界。同时,也要留意身边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培他们的观察兴趣,以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目的。

2、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电教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画面,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典型细节反复呈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运用音响、投影、电视、录象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运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定格”、“拉近”、“移动”等操作手段,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1)观察要讲条理,增强学生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教给观察的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中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有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3)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才能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才能提高。

3、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

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提高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