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5篇)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6-77494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9 17:58: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

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

王庄寨镇李庄寨中学王振华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民权县教体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推行了具有本县特色的教改思路-------“四步教学法”。为了全面推广应用“四步教学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立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学以来,我校在6----9年级率先实施了该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各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将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前提。

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好、中、差调配学生,由学习小组长统一管理。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比如我们班的“快乐小组”、“爱心小组”、“智慧小组”、“优秀小组”。有了这些学习小组,班主任只要将任务传达给每组的学习小组长,他们就会把一切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二、制定激励机制,开展“四步教学法”的保障。

好胜心强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如果班主任善于利用这一点,将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法宝。我准备了两个本子,一个是“加分记录本”,一个是“扣分记录本”,随时记录孩子们在课堂内外的表现。课堂上小组成员每回答对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该小组加分;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积极也加分;每次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并且质量高的小组加分;能够团结合作的小组同样加分„„总之,只要优点就要给予奖励。相反,如果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或站起来一言不发,该小组就要被扣分;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质量差要扣分;小组不团结也要扣分。在分数的“威逼”下,我班孩子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庭作业再也不是完任务了。

三、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实施“四步教学法”的根本。

以前课前预习都是老师布置预习提纲,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回答老师预习提纲上预定的问题。这样来完成预习,优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欠缺主动性,作业也缺乏灵活性。

而课前小研究是指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研究,可以通过看书完成,或自己调查、实践、操作完成,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家长完成。

课前小研究的设计理念: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把学生将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以小研究的形式作为学生自学的资料,让学生回家先自行研究,然后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到课堂与同学分享,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从而保证课堂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与高效性,让课堂小组讨论真正落到实处。另外,通过小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学,学生会呈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课堂上就会不断闪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课前小研究使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把一节课的起点提前到了课前。学生不再是无准备地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复习、引入、讲授,而是个个有备而来,课堂成为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思想交锋的场所。课前小研究把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推到了主体的地位上,他们呈现出来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课前小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

第一,它改变了完整的一节课的结构,在传统课型中,一节课的开始总是从打上课铃开始的,而在具有前置性研究的教学课中,一节课的开始往往却是在上一次课要结束的前几分钟时间里,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向学生布置前置性研究。

第二,学生在完成前置性研究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对学生在课堂上增强自信心非常有帮助,有了前置性研究,也便于学生理解课堂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

第三,前置性研究的环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重点、难点较易突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好了,由于前置性研究布置后,有课后完成的环节,所以教学花费的时间也节省了,教学效果也好了。

四、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关键。

在“四步教学法”中,教师的适时点拨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整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即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效益。二,即突出主体,不包办代替,指导不是完全的告

诉和给予。三,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四,根据活动主题的特点和该年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新课标》指出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东西,才最终会伴随一生,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素质。四步教学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天堂”。

第二篇: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我县“四环节教学法”方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对“四环节教学法”的思想认识

全体教师要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四环节教学法”四个环节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个环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尝试学习”。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尝试者,探索者,发现者。

四个环节相辅相成,都是在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中进行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允许,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张扬个性的自然性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使学困生比率显著降低,及格率,优秀率显著提高。

二、成立“四环节教学法”领导小组

为了让“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学科段全面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各任课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四环节教学法”的贯彻落实。

各位教师要在小组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学段、学情积极探索如何在本学科落实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三、学习“四环节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为了让老师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思考有发展有创新有提升,为进一步完善、提炼“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所有教师学习“四环节教学法”。通过学习,对“四环节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有了明确的认识。让教师建立起“四环节”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并通过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研读、学校课题培训等措施,集思广益形成更为科学的授课方案。本着学生多学、多练、多思,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全力以赴攻关“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运用“四环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1、备好课。过好“学生关”和“教材关”。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 体察学生的学习情趣,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对策。作为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把握知识的停靠点, 把握情感的激发点, 让学生“会学”、“乐学”。

2、定好学习目标。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学来预设目标,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主阵地,要按照教学法的要求, 有效组织各个环节, 让课堂教学产生高效益。

4、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关于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反思促发展, 它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五、考核评价,检验成果

学校在学期末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纳入教师综合考评。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结合实际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研组长要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善于发现典型,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小付营小学

2011-9

第三篇:四环节教学法

“ 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观

实践证明,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集中和糅合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探索发现、创新发展等诸多创新教学要素,这些创新教学要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同时,“ 四环节教学法 ” 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因而我们认为是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符合和体现了时代精神。

首先,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1)基础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能的单纯积累,而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能活化起来;(2)课程观:课程是前人知识的结晶和编者教学意志的物化,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本质和理解这种本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案例或工具;(3)教学观: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加探讨,教学中重视发挥和研究相关教学技术,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把教学变成师生教学生命发育成长的一种过程;(4)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5)评价观:建立创造性学习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获取成功,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和教育的发展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做到明辨是非曲直,辨证思考,处理好数学中静止与运动,单纯与联系,现状与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掌握辩证法。学生合理及时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的作业结果和学习水平程度,逐步调控评价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投入、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评价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其次,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规律,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智力开发,重视创新学习。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文化,它有利于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源于课本,根植于课本,但又跳出课本,高于课本,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一种新的数学境界。

再次,通过 “ 四环节教学法 ” 的实践,也使数学教师更重视再学习,再提高。教师需要建立一种现代的课程观、教材观,面对教学例习题,不仅关注其中的数学问题,还应挖掘出它的教育功能,多一点全局性、前瞻性的整体思考。教学也不再是反复演练传统的常规题,而是由此演化出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阔的问题,联系到问题间相互的共通处,使之相互映照、相互关联,从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是多题一解,或者是触类旁通,这对于宏观的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思想,掌握数学这个工具,渗透数学的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数学课堂 “ 四环节教学法 ” 不是唯一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它,发展丰富它,使之不断日臻成熟完善。

第四篇:四环节教学法5

变“教知识”为“传能力”的尝试

(何华桂

2012-4-10)一

我对“教知识”的理解。

在“知识中心”的教学大格局下,阅读教学课程常态是“教知识”,即教教课文的状况。

教知识的课堂模式是:介绍背景----指导字词----逐段讲读----提炼中心思想----拓展练习。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以讲、问和“做”(示范、演示、操作等)为主要方式,学生以听、看、答和“做”(被动性的操作等)为主要方式。

在教师的主导下,阅读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字词,理解了一篇篇课文。

我对“传能力”的理解。

在“能力中心”的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以课文为学习的载体练习“能力”。

课堂模式是:预习、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品读课文----总结反思----巩固练习。实质性的不同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些环节;学生个体或小组自主学习后,要在全班与大家一起“展练”——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形成同学间的互动,在强化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三

我变“教知识”为“传能力”的尝试。

怎样才能实现学生自主练能,教师尽可能地“放手”甚至“退隐”呢?

为了这种自主“练能”课堂状态的早日实现,在上课时,我尝试在教学行为上有一个重大改变:由教知识(教课文)变为教方法,让全班学生尽快获得将“练能”课堂自主推进的一套方法。

这样就好比说,我们在一篇课文上去用力,是老师和孩子们很费力地一同打一条鱼,即(一篇课文),现在将精力集中用在训练学生早点学会打“鱼”的方法,让他和他的同伴们一起自主打“鱼”。我们教师,站在旁边组织、欣赏、评价。

所以,我尝试在“练能”课堂各个环节展开时,嵌入进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学会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甚至生活之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接着,运用已有的学习能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1、课前预习的方法。

按语文预习五步法,指导学生去做,并一定落到实处。

2、学习字词的方法。

(1)借助拼音,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区别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从而掌握字音。

(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意。

3、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用段落归并法,分段,写段意,把段意连缀成主要内容。(2)教给学生快速抓住每一类课文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如:写人文章——写的是谁,通过什么事件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

4、品读课文的方法。

(1)熟读、美读、背诵、复述、表演、拓展课外阅读。(2)抓住关键词或句进行品读,批注,勾画,想象。(3)查阅资料,在阅读背景下理解文段。

5、课外阅读的方法。

读课外书,并做读书笔记,写下内容摘要,摘抄好词好句及段落,写出阅读心得。

6、作文的方法。

用心观察生活,积累题材;积累好词好句;积累优秀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尝试创新。

我想用一篇课文说说我的尝试和体会。例1:阅读名著、初步欣赏名著的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下册第21课《猴王出世》。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

本课课前提示的学习要求是: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

针对同样的这一篇文章,教知识的做法是:认识课后列出的8个生字,读通课文,反复读懂本文的内容,能回答出课前的问题。一,即知道了石猴是由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同时也知道了问题二,即石猴变成了美猴王,是因为他敢于第一个跳进了水帘洞,为大家寻得了一个好住处。三,通过再读课文,了解了美猴王的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人物形象。

学到这里,可以说,学生已经对这篇课文学习的很透彻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全读懂了《西游记》的第一回。可是,学生的能力形成了哪些呢?等到课后,他拿起一本《西游记》的时候,却仍然感受不到经典著作的精美和精彩所在。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只是教了一篇课文,而不是利用这篇课文教了一种初步阅读和欣赏名著的能力。

所以,我想是这样教:

课前预习中,学生用自己的预习方法,基本学会了字词,读通了课文,思考了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上课伊始,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结果逐项展示出来,其他同学补充、纠正、评价,老师适时点拨,评价、总结。十五分钟左右。

课堂剩下的时间还有一大半,着重用于读课文,感受文中语言的精美,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从而领略经典的魅力,形成一种欣赏经典的感悟能力。用这种能力不仅读懂了本文,并能在课外用更多的时间,饶有兴趣的去读《西游记》整本书。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如精彩句段:“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些句子不仅写出了石猴的活泼可爱,更能让人感受文字的优美。三个字三个字的跳跃感,“伴、群、友、亲”的多变和不重复使用词语技巧,“夜宿、朝游”的对仗工整。

其实,像文中这样泛着珍珠般光彩的词句还有很多,又如:“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一句话,写出了石猴的勇敢。只要把“我进去”改为“我进去吧”,让学生反复读和揣摩,并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趁机点拨经典就是蕴含在每一个字中。当学到这里,学生逐渐会有了一些欣赏的方法和能力。

这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欣赏能力,去品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读给大家听。每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领略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教师再适时点拨:在《西游记》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精彩的描写,等着大家去阅读,去欣赏。课后作业就是读《西游记》。也许,让每个孩子人手一本《西游记》不是能马上做到的事情,但是这本书的阅读欲望已经深深的扎根于孩子的心中。当某一天,他会想去买回这本书,或者在别处看到这本书时,他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而不会把它置之不理。我想,这种阅读的兴趣的形成,也应该是归功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读懂这本书的能力吧。

第五篇:四环节教学法2

在实施课堂合作探究中的点滴做法甘玲宇

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认真落实“四环节”教学法,针对“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改变:

一、科学分组,公平竞争。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分组的合理和公平起关键作用。我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把我班的44人分成了8个小组。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力求使各组的整体素质不相上下,达到“组间同质”,这样也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习惯于独立思考和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所以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的感觉是不知所措,也不知从何处入手,小组成员面面向窥,这样的情况反映出学生极其缺乏合作的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首先在班级内建立一系列的小组竞争机制,把学生在学校内的所有事情都按照小组进行细化,将小组成员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是小组的一员,他们要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开展一些小组间竞赛活动,如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奖励等,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三、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各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小组长在组织讨论时要使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另外各小组可设制: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等等,要让小组成员明确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茫然,合作时要么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讨论的问题根本无法提出真正的意见。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指导的: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在这样要求上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讲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尊重的品质。

2、学会讨论

每次讨论由小组长主持活动,保证人人参与,每次讨论交流,学生都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形成集体意见。也要教给学生当碰到分歧或困难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为了达到训练目标,应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多鼓励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和组员积极交流,多关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小组内的表现,使会表达的孩子能够表达得更精彩,使不会表达的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长,组长应学会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我对小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每节课也会深入一个或几个小组给予具体指导,并让学生都能有当组长的机会,培养每个同学的组织能力。

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个人越来越感觉到小组合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那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吧!

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