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
每位老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但是,这中间有一条策略是不变的,那就是用爱心来感化孩子,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至始至终都能感受到爱就在身边;对特殊学生更加有特别的爱,持之以恒的爱。作为老师,应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
案例描述
我们班有个特殊的学生,叫陈伟。头脑聪明,但缺点多于优点: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课间喜欢打闹,打人……经过半年多的教育。虽然还没法和好学生相比,但我觉得他的内心在悄悄的发生变化。
镜头一:开学一个多月后,教室里的黑板破了,学生们只说是范子健弄坏的。我想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哪来这样大的力气,双手就能把黑板弄破呢?在班上询问了一番,就是没人看见。于是我就开始对几位学生展开了调查。一节课后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原来是姚永康和范子健在闹着玩,陈伟突然用力推了一下,黑板才破的。学生们不说是怕陈伟打他们。于是,我找到了陈伟问明情况,谁知他闹起脾气就是不承认是他弄的,还到座位上把英语方面的书籍给撕了,然后就要回家。这可把我给弄急了,他是个情绪型的孩子,看来只有想别的办法了,先让其他学生把他劝回班上。
下午,这孩子到办公室上纠正作业,我又耐心的说:“陈伟,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把聪明的头脑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肯定很棒,但是如果做错了事,不能承担责任,总是很冲动的做事,再聪明也没用。”这是旁边的老师也趁机说:“对,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我说:“是你不小心弄坏的吧?”他说:“是的,我不是故意的,姚永康和范子健打架,把范子健推到我这儿,我才推的。”我就趁机教育:“你呢?觉得自己这样做对吗?”这是他承认了,说:“是我错了。”我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让他承认了一小部分责任,并进行了教育。
镜头二:有一天午饭后,我正在改作业,突然教室里一下子吵嚷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说:“姚永康吐了。”这时学生们有的捏着鼻子,远远的看着;有的皱着眉头,嘴里还发出“咦咦”的声音。教室里还有一股酸臭味。我正想说话时,看到班上最调皮的陈伟同学已经拿着扫把在扫,扫完后用拖把拖干净……
镜头三:那是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到操场上去升国旗,只见陈伟拿着一张废纸走向垃圾桶,碰到我就说:“老师,这里有一张废纸。”……
陈伟同学的前后变化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个小学教师,不可放过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因为有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因为一次次地犯小错误却不被大人们重视养成了不良习惯,甚至影响将来的人生。当然也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就‘小’题大做,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大肆宣扬,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宽容,在宽容中给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我们要善于唤醒。如何唤醒孩子们,如何改正他们的缺点呢?首先,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学生成长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爱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爱护孩子的自尊心。”露珠极易蒸发和滚落,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小心的,尽力地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当陈伟同学不小心推别人弄坏黑板不承认时,我没有对他当时的说谎
而大声呵斥,而是耐心的告诉他: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人有了错误,如果改正了,还是好孩子,老师还是喜欢你的。
其次,要善于抓住孩子小小的闪光点。当同学呕吐,大家都视而不见或站着大叫时,只有陈伟同学不怕脏,主动来打扫,我及时进行了表扬:“今天陈伟同学的表现多棒啊,他是你们学习的榜样。看看陈伟同学,想想你们自己刚才的表现,你们不觉得脸红吗?”我还奖给他几个本子。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是谁呕吐了,肯定是他第一个抢着来打扫,其他同学也会争着干的。就像捡废纸一样,回到教室,我给了他适当的奖励。我的目的是能够抓住孩子小小的闪光点,希望她能从中感受到表扬的幸福感。不管他是为了本子还是想获得表扬,能去做了就说明他的思想在潜意识里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第三,面对学生的反复,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允许学生反复,不要用理想主义去对待问题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像陈伟同学也不是只是那一次就改变了所有爱犯错误的坏习惯。那件事过后,他还犯过错,不过他很快就承认了错误,现在他在自己班里没有发生同样的事,有时捡到东西还主动交给老师,这就是耐心教育的结果,是我们表扬的收获。可是他的毛病还没有彻底的改掉,还在另外的地方反复。我同样给了他改过的机会。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耐心教育,总能改掉他身上一些坏习惯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出错,失误乃至失败的时候。作为老师就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洞察一切是非,要善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学的成功,进步或是失败,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要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不要让学生带着遗憾回家。
第二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开学三个多星期,最大的感触,小六班的这群孩子很特别,特别的让我在带班时很困扰。
班里很多孩子都是刚从老家过来,说着夹杂老家口音的普通话,但是这也并没有给我们在沟通上带来太大问题,更头疼的是一些说着流利老家话的孩子。开学初,孩子总会哭闹,于是抱起他,安慰他,他也愿意开口,告诉你为什么哭?想做什么?可是我听不懂了,一次次的请他再说一遍,他也一次次的提高声音跟我说,可是最后的结果也令他很失望,因为还是听不懂说什么,这样以后,不知道他的想法了,那又该怎么对症下药呢?
我想如果听不懂孩子说什么,不止是不知道在特殊时期怎么安抚他们的情绪,更严重的是没有办法跟他们交流,缺少了这些交流,又该怎么跟他们做成朋友呢?于是,在我看来学说普通话是一件头等大事。
在一次桌面游戏的时间,很偶然的发现,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用他的特别口音,跟着录音机说他听到的一些简单的字词,再让他跟着我念一念,稍加纠正以后说的就是普通话。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从点滴积累起来的,这一次是一个词语,词语多了,就是一句话了,不是吗?这是录音机的一个示范作用,我想在平时讲故事,念儿歌时,让孩子跟着学一学,说一说,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说普通话的好习惯了。
在幼儿园的时候注意了,可是回家以后呢?跟家长反映孩子不会说普通话这一现象时,就说到一个是因为刚从老家过来,其次是因为即使过来了,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说的同样是老家话。我想这是一种环境的感染,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家庭环境,因为孩子回家以后跟家人的交流也是很多的,应该抓住这一个机会,让孩子在想说的情况下会说普通话。这就需要做好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在家里多和孩子一起,多说普通话。
其实除了这些说话“特别”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的“特别”。午睡时,总有几个孩子不愿意躺下,想坐着等爸爸妈妈来接;上课时,也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能坚持坐在椅子上,会四处跑来跑去;课间活动的时候,也总有几个孩子喜欢在楼梯那儿跳上跳下„„这些孩子是不是我们就不去管他们了呢?当然不是,小班的孩子不就是这样从什么都不懂,到慢慢成长的吗?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不一样的,这些成长我们会去见证。而在见证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扰我们,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心里那一份“特别”的爱。这种爱可以是耐心的等待,也可以是正面的引导„„只要找对方法,这份爱可以容纳很多很多。
201309
第三篇:给特别孩子的爱
给“特别孩子”更多师爱
对小学生的每一点爱就像给予成长的小树苗以阳光和雨露,有了雨露和阳光他们才能茁壮的成长。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需要关爱,尤其是那些天生调皮、笨拙和性格有缺陷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才成人。
经常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很懂事也很机灵就是不爱学习,爱劳动也爱老师就是笨了点,字写得漂亮也很聪明就是不爱说话,老师经常会感叹,“多好的孩子就是总有点毛病”。有时候实在生气了就会多加批评,或是静静感叹。
实际上小学生也分两种,有的学生只会学习不会生活,有的会玩会做事但不爱学习。而老师有时偏加前者,而对后者加以忽略了,实在惹老师生气了,后者也只有挨打的份。实际上对于这些调皮笨拙的孩子老师只要教育得当他们的学习不成问题。很多实例证明这些孩子在以后的成长的道路上更加怀念老师,更热爱学习,因为他们以后知道自己学习的年龄没用功学习需要用更多的行动去弥补。而那些有性格缺陷又没能及时锻炼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难以适应社会。
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儿很漂亮,爱唱歌也爱跳舞,校园放了段广播她会随机起舞,一个人跳上一会儿,很合上节奏,我看了很惊奇。但是据我了解其它方面就差了。前几天他爸爸还专门送她上学,结果在教室里打了她,小组长检查她的作业时发现她一个字没写,而她的爸爸说她昨晚做到了十点才钟睡原来是骗人。
一个男生天生胆小,说话的时候总是捂着嘴巴装作害怕的样子,不喜欢说话,但是很听话,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老师一定要盯紧他,因为他不敢问老师,检查作业时空着的都是不明白的,老师只有让他觉得亲近他才敢大胆提出问题。
还有一个小女孩,也是胆小,遇见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撒腿就跑,好像是谁追来了似的。除了吃饭和回家基本不出教室的门槛。她各方面的条件很好,很文静,字写得干干净净,老师讲的内容听一遍就懂。就是不爱完成家庭作业,带回家的卷子没有带来的,带回家的作业没有写完了的,要人看着,时时督促。感冒了头有点痛会使劲的哭,也不告诉你什么原因需要老师细心观察。
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母爱和父爱,长期以往会形成很多心里的阴影,而形成怪癖的性格。我曾经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尽八成半,很少有两个家长在家带孩子的,甚至有的还是旁系亲属照顾。
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很多重大责任肩负在了乡村教师身上,乡村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教好书,育好人,把更多的爱去播散在这些孩子身上,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身为一线农村教师,深深得感到责任重大,我强烈呼唤广大农村教师,特别是新时代下的青年教师,给特别学生“特别的爱”让他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四篇:特别狠心特别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2011、3
我在本学期读的最喜欢的书就是一位犹太母亲莎拉的教子手记《特别狠心特别爱》,我是先从电视《齐鲁有约》栏目看到了对莎拉的专访认识了她,后来在学校发的《教育时报》上看到介绍她写的书《特别狠心特别爱》。马上去买,买了很长时间才买到马。来自不同国度的教子心得,颠覆中国传统思想的教育理念,让我常常有醍醐灌顶的醒悟。我是个标准的中国妈妈,是“直升机”是“电饭煲”是“清障机”我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失败,太可怕了。书中莎拉对犹太民族对教育认识的阐述,他们对待孩子的做法,真的是太好了,狠狠地教育了我这样的“中国妈妈”,“中国妈妈”已经成为一个名词收进了美国的词典,意思是越俎代庖包办一切的意思。多可笑呀!
作者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和以色列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教育尝试,采用她对孩子的“延迟满足教育法”,“适当不满足的教育艺术”和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独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方法,使自己三个孩子的教育成长获得了成功,书中列举了许多事例,读后确实感人。
读了这本书后,对照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现状,感到真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的孩子许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许多应该自己能料理的事都指望家长,上学连书包都依靠家长背,缺乏自理能力,任何事只求顺利,惧怕挫折,对照书中的成功者的成长历程,反思自己的生存现状,要想增强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习适应能力,我们应该吸取书中成功者的成长经验,有意识地去锻炼,培养自己。
本学期我刚读完这本书,还没有来得及和家长分享,我准备下学期要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和家长一起来学习,我们爱孩子要狠下心来,要特别狠心特别爱!
第五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浅谈
[摘 要]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类型以及如何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学生 教育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爱心的学生,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尊现和自信,逐渐成长为一个各方面健全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一些家庭走向破裂,而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并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之,一个不完整、不稳固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其心理往往是不健康的,思想性格方面也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般情况,单亲家庭学生中的问题学生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对孩子无法给予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缺乏自信和生机,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心地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
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种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和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进步特别快,但是也会突然一落千丈,这和他们家长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种是脆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丁点的挫折、失败。顺心的时候会开心快乐,如晴天丽日的小鸟;一点不顺心,不能获得满足,便会觉得黑天乌地。与同学的交往中,强求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就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且特别容易偏科。
第三种是品德不良型:这种类型学生的家长离异后因工作繁重,本身社交活动繁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和母亲更有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其家长又不了解情况。有时厉声责问,孩子便用花言巧语和谎话蒙骗。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或者明知是错误的也不听劝。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的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些学生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如何教育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呢?
首先,我们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属于哪一种类型,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沉默不语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愉快的心境、欢乐的笑声。因此,父亲或母亲、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药方。所以,老师首先要与其父亲或母亲沟通,让其明白:如果让自己被苦闷抑郁的心态所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劝导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天谈心,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孩子的压力过大,自信心不够足,家长应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亲人的支持和关爱,用亲情、温情重新温暖孩子的心,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会渐渐消失。老师也要象家长一样,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逐渐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对脆弱型的学生,要建议家长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承担起家庭或自己某一方面的开支。孩子做错了事等要批评,不能心软,但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或母亲这样做是以爱护为前提的,切忌冷漠辱骂。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试着把这些学生当成一个很坚强的学生来看,有意识分些工作给他们做,经常鼓励其勇敢面对生活,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是可怜虫而自暴自弃。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他们也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百般依赖家长,性格、情感也会逐渐坚强起来,学习的毅力也会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会慢慢稳定。
对品德不良型的学生教育转化,工作难度自然很大,一方面是学生家长的工作难做。这些家长中的有些文化素质低,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护自己的孩子,就是觉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不能较好地配合学校班级做工作。另一
方面是这类学生受社会影响大,破罐子破摔,对老师的教育消极对抗。对这种类型学生的教育,要斗智斗勇,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比如与这种学生的谈话,如果在办公室,有许多的老师,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种场合、方式的谈话绝对没有好的结果。学生可能不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摆明是教训人,加上还有别的老师也帮助一起批评他。敌对的态度不会出善意的结果。最好的谈话场合不要在办公室,就老师学生两人,双方面对面地坐着。老师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来说话,而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学生放松警戒,放下敌意,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以及一些隐蔽性的活动,像福尔摩斯一样去分析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况,以便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对整天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的学生,最应采取的办法是利用一切手段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其次是给学生上好法制教育课,让他们体会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另外,动员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便收拢他们的玩心。在学习上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有进步的时候就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只要努力,明天仍有希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使他们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