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基础教育必须面未来,突出创新。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学生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主体性教育的十个基本点: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有四个方面: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备课的内涵:备课应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狭义的备课是教师认真研究当前学生的水平特点和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得到应有发展的教法和学法问题,目的是上好现在的课。广义的备课是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终生备课,形成教师自己的知识海洋。” 如何备好课:1备课的组织形式。个人单独备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2备课的几个基本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设计和编写教案(设置疑问,设计好练习,设计好课后作业,设计好板书内容)准备教具。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五环节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4)抽象概括,总结升华(5)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四类教材的教学模式:起始教材,并列教材,递进教材,后继教材。基础课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迁移课教学模式:思维再现,模仿探究,巩固练习,形成技能。转化课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尝试练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课堂总结;巩固练习。训练课教学模式:激情学标,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变式训练,创造训练。
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反馈评价;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统计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经历统计过程;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可能性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游戏引入,实践感知;联系生活,加深体验;总结升华。
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观察积累;操作发现;拓展应用。
计算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巩固算法,深化提高;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概念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典型的材料引入概念;注重正反例的辩析,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巩固概念;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深化概念。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六个要素: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教育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教练员角色;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实施创新教育的七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六大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解放学生,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设创新课程,重视家庭的影响。
五个特征: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基本理念。尊重的教育基本内容: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理念:8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基础教育必须面未来,突出创新。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学生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主体性教育的十个基本点: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有四个方面: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备课的内涵:备课应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狭义的备课是教师认真研究当前学生的水平特点和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得到应有发展的教法和学法问题,目的是上好现在的课。广义的备课是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终生备课,形成教师自己的知识海洋。” 如何备好课:1备课的组织形式。个人单独备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2备课的几个基本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设计和编写教案(设置疑问,设计好练习,设计好课后作业,设计好板书内容)准备教具。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五环节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4)抽象概括,总结升华(5)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四类教材的教学模式:起始教材,并列教材,递进教材,后继教材。基础课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迁移课教学模式:思维再现,模仿探究,巩固练习,形成技能。转化课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尝试练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课堂总结;巩固练习。训练课教学模式:激情学标,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变式训练,创造训练。
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反馈评价;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统计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经历统计过程;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可能性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游戏引入,实践感知;联系生活,加深体验;总结升华。
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观察积累;操作发现;拓展应用。
计算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巩固算法,深化提高;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概念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典型的材料引入概念;注重正反例的辩析,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巩固概念;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深化概念。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六个要素: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教育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教练员角色;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实施创新教育的七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六大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解放学生,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设创新课程,重视家庭的影响。
五个特征: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基本理念。尊重的教育基本内容: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理念:8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第二篇: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家长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想教而又不会教的现象很普遍,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刻不容缓。
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包括:
(1)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权利观、儿童发展观及儿童主体观等的统一,儿童享有健康、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家长要尊重和保障儿童的权利:儿童发展既有普遍规律,又有个体的差异,家长要了解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并认识到个体差异;儿童是积极能动的个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人,家长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信任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而不是人为地代替或强推其发展。
2)科学教育观,家庭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孩子做事做人,核心要义是立德树人,通过家庭生活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家长的榜样教育等,促进而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3)科学的人才观,我国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要以此为育人目标,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注重儿童品德及综能力的养成,把孩子培养成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
所以科学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需,也是幸福家庭的根本源泉。
第三篇:教育观(范文模版)
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儿童的本能是意识生活之根,本能和无意识是意识的发源地,是意识成长的根基,因此,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在儿童的活动不至于影响自身健康和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成人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游戏,尊重儿童似乎荒唐的梦想,尊重儿童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尊重儿童反映自己本性的生活需要,并通过游戏,文学作品,艺术创作等活动适当满足儿童的这些自然需要。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伟大思想的精髓之一。
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辛苦我们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一切的活动都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的劳动量是巨大的。同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集体中强制完成,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军事化的教育中,泯灭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行为问题。
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抑制,摧毁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从新思考。
影片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与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师幼关系是违背的。在新时期里,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妈妈,纲要中说,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样的关系来处理是个难点。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基础是首先要明确教师是为幼儿服务的。
儿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幼儿每日每时都接触到丰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而我们应当创造亲切,尊重,理解,和谐的情感氛围和安全,卫生,整洁有序,备有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的物质环境,进行情感教育。而这部影片却出现了背道而驰的场景
方枪枪一脸哭丧的被父亲带进幼儿园。随后,他开始经历了与成人世界一样更加残酷赤裸和无奈的现实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这个眼角微微下垂,面庞略带些忧郁的孩子对这个纪律严明井井有条的新环境感到极度的不适,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要学会穿衣服,小红花就跟骑士的勋章一样珍贵,成为小朋友们之间分地位等级的象征物。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像成人社会里的“蛮夷”那般粗暴,靠欺负周围的孩子为乐。而老师则是这个世界的君主似的任务,像神一样,她们用或亲切或严厉的方式操纵着孩子在幼稚园的生活状态、命运和尊严以及等级的划分。
同伴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利儿童的矫正研究。二者相互影响,但绝不能互相代替。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心理上是不平等的,儿童只有与众多的同伴交往时,才是真正独立,平等,互惠的。
学校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内部运动历程,每个个体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别的,特舒的人。一方面个体要认识社会,认识他人,通过各种方式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以便立足社会,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另一方面,他又从自我觉察和社会的行参考信息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与塑造自我,发展处自我特有的个性,并保证个体能作为受尊重的主体进入社会。而方枪枪却因为某种原因被小朋友们孤立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第四篇: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A.约束机制
B.动力机制
C.激励机制
D.保障机制
2.()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B.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C.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D.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3.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是()。
A.邓小平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发展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培养四有新人
B.提高国民素质
C.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D.贯彻教育方针
5.素质教育中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这说的是素质教育的()特点。
A.全体性
B.全面性
C.统一性
D.发展性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基础性
D.发展性
7.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A.教师发展
B.学校体系
C.社会需求
D.教育发展
8.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包括()。
A.导向环节
B.调节环节
C.检测环节
D.反馈环节
9.()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
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0.()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德育
D.智育)
11.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
B.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个学生成才
D.为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12.素质教育应该把()放在首要位置。
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
13.素质教育把()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14.幼儿园教育要树立()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A.游戏
B.音乐教学
C.一日生活
D.健康教育
15.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
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D.学生思维的创新成熟
二、材料分析题
1.小文是一位刚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但幼儿园大部分的老师都知道他,因为他是有名的“捣蛋鬼”,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极其不好,经常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对学习极为反感。老师知道他并不笨,本质上还是好的,于是经常找他聊天,让小文讲讲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说他爱玩什么游戏„„老师根据他每天来幼儿园的时间比较早的特点,将班级的钥匙交给他,并让他做了班里的公物保管员。
小文自从拿了班级的钥匙,每天放学都是关好灯、关好窗、锁好门后才离开教室,做事情也变得井井有条,班上的同学开始慢慢和他交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帮助他,使小文不断地在进步。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请分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
3.当我们走进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时,发现这里有超市、医院、食品店、理发店等,看到有人进门,两位小“礼仪”彬彬有礼地迎过来;食品店的“大厨”立即捧上一个蛋糕请人坐下“尝尝”;如果你买一块“蛋糕”,“服务员”只收“两元”;来到“医院”门口,嘿,“患者”正在排长队,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正忙着给“患者”打针、量体温„„这些仅仅是该园生活化教育的一个方面。
该园进行的游戏,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也都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同时,该园用音乐游戏引领幼儿一日生活。洗手、如厕、集合、进餐、入睡等环节均选择适宜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边听音乐边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各项活动。
在小班教育活动中,出现了这样一幕:“我看到了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墙、绿色的轮胎„„”
“我看到了绿色的字、绿色的滑滑梯,老师,还有绿色的你„„”一群孩子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欢呼雀跃,透过绿色眼镜,他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绿色世界。这是该园的孩子们学习诗歌《绿色的世界》时的情景。
孩子们玩得越来越开心,家长们却有了心病:每天上幼儿园光玩了.什么都没学会,以后上了小学可怎么办?
面对家长们的担心,该幼儿园通过自助晚餐活动来解除家长的心病。在该幼儿园举行的自助
晚餐活动中,孩子们彬彬有礼,谦让有加,走红毯、过拱门、服务员列队迎宾„„这场盛会的幕后支持者就是家长义工团队。家长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也看到了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家长程女士参加自助晚餐活动后感慨地说:“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才理解了生活就是教育,明白了游戏并不是单纯的玩。”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转变教育理念,该幼儿园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形成家园一体的课程游戏化共识。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谈谈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略。
2.【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4.【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入。
5.【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点。
7.【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8.【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是一种引导过程。它包括四个环节:导向环节、检测环节(亦称评价环节)、分配环节和反馈环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思想观念是人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所以,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体现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好教育工作。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1.【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做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可知,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教育工作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也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真正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育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3.【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4.【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幼儿园教育要树立一目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
15.【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用爱感化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该教师用自己的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并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期许,从而自觉地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老师根据小文的性格特点及实际情况,分析小文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使小文从中获得自信,取得进步。
2.【参考答案】(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其字面意思为: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道理,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了。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每个人由于遗传、后天影响等各种原因,其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应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2)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均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做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3.【参考答案】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幼儿教育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
1.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首先应确立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幼儿爱祖国、爱集体、爱生活的情感和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社会、自然及音乐、美术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等。材料中幼儿园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创设与其直接经验相关的游戏场景,用音乐游戏引领幼儿一日生活,有助于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2.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各科教学中。
幼儿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范畴,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可以采用色彩鲜艳的、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并随着季节或内容的不同,创设和谐的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观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材料中幼儿园开设“超市”“医院”“食品店”“理发店”等活动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3.创设育人环境,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设施,要多为幼儿准备各类游戏,包括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此外,还应该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界奇妙的变化,寻找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材料中《绿色世界》的教育活动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
4.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转变教育理念.该幼儿园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形成家、园一体的课程游戏化共识。
总之,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五篇: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观点一: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九:模式问题
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是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成是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观点十:课堂操作
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个创造空间应该换个老师,不用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想法做起。我们不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在这里。这种把丰富复杂、变化不居的教学过程,简化为特殊的程序化的单一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最根本的缺陷,它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智慧与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是受到压抑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观点十一:教师的定位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是改变旧的教育模式,又要改变自己。”
“新基础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经一部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问题不会自动转化为空间,这需要的是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做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编者按:为了让各位新进教师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容,特将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梳理,摘录了一些精要部分通过问答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相信大家仔细阅读后一定会有收获的。若想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可以向学科主任或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一问: “新基础教育”究竟“新”在何处,“新基础教育”研究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研究?(解答为叶澜教授的采访稿)
“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实践,总是相对于过去或当前的状况而言的。“新基础教育”的“新”,是建立在我们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分析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基础上,并在与学校教育实践的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可以用一组命题来回答“„新基础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这个问题,你要认识“新基础教育”,你就要对这一组命题有理解、有认同,而且能够去实践。这组命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相互关联,丢失了其中一点,认识的链条就缺掉一个环节,就会发生断裂,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新基础教育”,也就做不成我们追求的“新基础教育”。第一,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它是以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 21 世纪新型学校为显性目标,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它体现了中国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是时代性、社会性和人文性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聚焦。
我们把目标分成显性和深层两个层面。显性是相对可以观测的、直接的效果,我们经常讲“新基础教育”要成“事”、成“人”,这主要以成“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层的目标是内在的、并不完全可测量,而且不完全局限在教育上的,改变师生的生存方式,属成“人”的方面。改变生存方式,不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就行了,也不止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就行了,要改变教师对人生的看法,对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怎么活一辈子、活出质量来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一个问题的看法,这不是完全体现在教育领域里的思考,它更加综合、更加内在和根本。
第二,从研究的基本性质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一项综合整体开展的,变革理论与变革实践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极具复杂性的创生型研究。这实际上是三个主要的判断,第一个性质它是综合整体的,第二个理论与实践在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第三个是极具复杂性、创生性的研究。
关于综合整体性,我们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阶段就提出来了。它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改革对象的内在的整体关联性。研究指向了人,人的变化。人是整体的、丰富的、具体的,不可能单向度地改变人。第二个,我们要实现学校层面的整体变革,先从班级层面做起,再发展到学校层面,这同样不是单维的变革。综合整体性还表现在各方面的内在的关联性,任何层次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层次的变化产生影响,相互作用,它有内在的关联。第三,每个领域和层面虽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问题和核心领域,但边界是交融的、模糊的,不可能绝然分割的。第四,过程的关联性。多方面的交互作用的产物、新的发展状态,又构成了新的整体环境,使得不同的学校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再一次影响到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我们提出“新基础教育”理论适度先行,但适度先行的理论同样有实践基础和实践构成。“新基础教育”,无论是它的理论,还是它的实践,都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不断生成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共同体成员一起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个人来讲,都需要主动地参与,都需要不断地反思,都需要投入和重建,它是研究者不断地改变自己、同时发展“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创生过程。
第三,从研究的基本路径看,“新基础教育”是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实现新型学校的创建。“研究性变革实践”,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专用的一个名词,它区别于国外非常流行的行动研究。
第四,从研究的价值取向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这一点我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中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简单地说,“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采用“主动”一词来界定“发展”,是因为它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还指向了关系事物,且道出了追求期望。我们在“主动”一词之后还加了“健康”两字,表达的是要求个体行为应有利于个体身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指向。
第五,从研究对学校教育活动变革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的活动观是以动态生成为核心。“动态生成”不仅仅是我们期望在课堂上出现的状态,也是对我们这项研究本身而言的。现在我们对“动态”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多了。我们强调的是“生成”,生成什么?一个是资源生成,一个是过程生成,这两个生成是“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阶段的理论生成。怎么使强调预设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富有活力的动态生成过程呢?以课堂教学为例,第一要开放,课堂要呈开放态。教师这个开放的意识在提问中、在反馈中,都能体现。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备一种答案,现在有人建议备多种可能的答案并付之实践,但是开放并不是封闭的多种可能,而是打开无限的多种可能的空间。备多种可能的答案,比只备一种可能的答案可能已经进步多了,但教师永远要留有还有可能的空间。只有这样,教师的心态在过程中也会同样保持开放。第二,过程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对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的能力。这是“新基础教育”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方面提出来的新要求。要动态生成,教师要养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不断地编织信息的能力。第六,从研究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要求在研究中形成富有创造智慧的新型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并通过他们培养新人。这里,我特别强调创造智慧。我们往往把创造理解成一种能力,我想要补充几点。首先一点呢,创造智慧不只是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生存态度。在我看来,有创造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他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问题,在问题和现实的矛盾面前有强烈的迎战冲动,他要敢于抓机遇,最重要的他要敢于面对自己,要不断地追求对自己的超越。在做“新基础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感受到面对自己、不断地反思和超越的那种艰辛,但恰恰是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智慧。问题、挑战、现实中的矛盾、机遇,都是智慧的磨刀石。第二个,要有博大的爱心。“新基础教育”要能够做到底并做出成绩来的,需要教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乃至爱人类。没有这些爱,就没有教育者深沉的内在的动力。真正从事教育的人,他是有爱心的人。
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我自己的体验,在实践中的智慧是透视实践、改造经验、提升自我的能力,它往往表现为怎样处理鲜活的、具体复杂情境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思想。真有了这种创造智慧,是一种通达洒脱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客观上不断提供让人产生智慧的条件,问题是我们用僵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育,放在我们固定的模式里,教育才变得如此死板、枯燥、不断重复,没有一点生气。结果是把从事教育的人的智慧都掐死了,我们自己掐死了自己的智慧。一个狂妄的人他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一个虚张声势、靠吹捧来提升自己地位的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大智慧,只有诚以待人、虚以待已、心态开放、不断进取,才有可能成为有大智慧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讲创造智慧与人的生存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类智慧不是小技巧,也不只是逻辑思维,它是一种融会贯通。创造智慧不仅仅靠理论或经验的积累能够形成,大智慧需要对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批判性的反思,对实践的综合性的研究、整体把握才能实现。在实践中,我认为需要、也有可能形成这种大智慧。
二问:在书面表述中,提及这项变革项目时,都使用加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解答为叶澜教授的采访稿)1994 年我们最初提出“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课题的时候,国内教育界的同仁还较少使用这个词。但在近两年间,随着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迅速发展,矢志于创造和尝试新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界同仁越来越多,冠以“新基础教育”五个字的其他的研究项目或著作开始出现,如“新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等等,为了避免造成混淆和误解,我们(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的研究人员和“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学校和教师)从 2002 年下半年开始,在书面提及我们的这个实验项目时,在“新基础教育”五个字上加引号,以表示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我们这个研究项目。
三问:“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指什么?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问:“新基础教育”会构建怎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简单称之为: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践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五问:“新基础教育”要求建设怎样的班集体?(简单称之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上述三题的答案摘自叶澜主编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六问:针对现实教育中反映出的教育观念问题,“新基础教育”提出了由三个层次十大观念组成的观念系统,简称 “三观十性”,“三观十性”分别指什么?
1、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2、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3、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七问:“新基础教育”对教师的素养有什么要求?
1、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2、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
3、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 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
八问:“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有什么要求?
第一,价值提升。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性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第二,重心下移。
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最后,重心下移还包括管理重心下移。
第三,结构开放。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外向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另一个是内向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第四,过程互动。
第五,动力内化。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是最深层次的转换。
九问:“新基础教育”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请问分别是哪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第一,把本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由点状积累转化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并做出“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和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与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而不只是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教书和育人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朝着统一的方向转换。
十问: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 对“多向互动”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相对于形式的“动”、不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不仅是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能力的目标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各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在第二步的改革研究中,我们主要从三方面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改革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第二,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成为使教师能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与欢乐的实践。
上述探索使我们形成了两个关于教学过程如何动态生成的重要的新认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作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教师的创造不仅给我们带来鼓舞和信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那就是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在教师初步汇集资源基础上,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的问题“生长元”,通过网络式的生生多元互动形成对“生长元”多解的“方案性资源”;教师汇集不同的方案性资源,组织学生一起作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修正,形成较不同方案性资源而言更为丰富、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以上是一个相对较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在一节课上这一教学展开逻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可以占满整个一节课,也可以超过一节课,还可以在一节课上有两次或三次的呈现。总之,这不是根本性的,重要的是对这一内在逻辑内涵和意义的理解,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具体构建。
(上述五题的答案摘自《“新基础教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