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
第一编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导论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建设的背景
(一)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6.课堂讲授多,课下延伸少
7.粗放讲授多,课型研究少
8.继承传统多,自主创新少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改革经验的提升
自2001年以后,我市初中开始实施课改,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市确立了“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所有中小学校都要大力实施“问题工作法”,注重反思、发现、查找和梳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质量提高的问题,集体攻关研究,共享成果资源,这为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找到了依托和工作突破口。2006年3月以来,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和我市具体实际,潍坊市教科院提出了在初中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为我市初中的新课程实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几年来,全市各初中学校积极实践“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使得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为深化新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
(四)合作学习的理论
(五)有效教学的理论
(六)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三“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基本原则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三讲三不讲
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在备课上,“备学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三布置三不布置
对作业的要求。
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四)及时反馈矫正
(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剔除假问题
(六)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七)及时归纳总结
(八)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
四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
(一)课堂教学的总体架构
“345”含义:三个步骤、四个环节、五种基本课型
1. 三步骤
“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
(1)课前延伸: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等等。
(2)课内探究:实施“四五一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等。
(3)课后提升: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2.四环节
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要研究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作用。
3,五课型
每个学科结合各自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如新知探索课、复习训练课、检测点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
(二)教学环节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
(1)课前延伸
基础性、适度性、适量性
(2)课内探究
(3)课后提升
2.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3)精讲点拨
(4)巩固检测
3.五种课型的设计要求
体现三步骤,课内体验“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要按照“三步四环节”的相关要求设计五种基本课型
五“345”优质高效课堂评价基本要求
(一)“345”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目标取向评价与主体取向评价相结合2.师生互动评价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三个层面内涵:一是教师对学生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效果、合作与创新精神进行评价,二是学生之间的评价,三是学生对老师和教学内容的评价
3.评价标准的相对稳定与不断生成相结合4.重视教学反思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1.教学目标评价
(1)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2)“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2.教学内容评价
(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3.教师行为评价
(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有法、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否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有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习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志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6)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4.学生行为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多感官司参与学习活动,强烈的求知欲望。
(2)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3)学生主动学习,由个体学习变为主动合作学习,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式学习
(4)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
(5)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收获 知识、情感、能力
5.教学效果评价
(1)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3)看课前预习学案设计、课堂训练检测设计、课后训练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6.教学特色评价
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教学机智与智慧上的闪耀点,有不寻常之处,体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个性。
第二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洋县城西小学 马 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写字,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出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组词重点:里、月 多音字:只 3. 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1)分析部件:只、尖、里(2)字理识字:月(3)数笔画:在、见(4)编儿歌:只、尖(5)猜谜语:月
4.拓展识字方法:丁丁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比如说电视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广告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6.游戏:猜猜他是谁?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写生字。
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八、课外作业
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
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作为本单元的课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设计富于童趣,安排音乐欣赏及水果拼盘游戏。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当小老师认单字,自主识字写字,互检认字情况,自由组合做拼句游戏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
本课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识字教学主要采用听读识字法,在进行认的活动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生活的环境。如教师启发提问:“平时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由于学生生长在汉语的环境中,所以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词,让学生切身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第三篇:it用法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it用法高效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法是it 的用法。作为高中英语重点语法项目,i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时力求通过不断的强化和复习使得学生逐步加深对it用法的理解,培养并提高学生熟练运用it各种不同用法的基本能力。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我校普通班级,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也有待提高。本节课争取借助简单讲解和不同梯度练习来提高学生对it不同用法的掌握,由此进一步夯实语法基础。
三、教法分析
基于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时采取高效课堂的授课模式,即: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学生们合作,探究和展示学习,老师指导,点拨,并答疑,最后总结升华,学生及时巩固,及时反馈检测。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练习为主,以教师的适当讲解点拨为辅,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本节课中,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协助者,整节课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为主线,层层推进,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精确分析it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并灵活的运用到日常写作及练习中。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合作精神,独立完成任务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 提前预习,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的方式,使学生在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能力。本节课重点以单句和语篇相结合的形式,从单句过渡到语篇,层层深入,逐渐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it的不同用法,特别是区分it在句子中的成分(主语、宾语)。
2.教学难点:与it相搭配的一些句型的准确运用。
教学总目标:
提前预习,学生以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课前提示,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并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置疑,激活自己的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自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任何一种语言获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自觉,自身”行为。学习者自发地学习新的知识,既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又能促进语言学习的高效率。
目标检测: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2、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与根据:
教师在授课前一天将授课的相关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其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重新领悟教材。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画重点难点内容;带着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疑问的部分,带着疑问题走进课堂;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普遍存在的疑点以及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问题,据此把握授课的方向和重点。
六、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提前预习,自主探究阶段
课前布置学生任务,找出Unit3 Reading 里所有含it的句子,并翻译这些句子,同时注意it在句中的作用及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找句子,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句子翻译,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及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参考课本87页关于“it”的用法的解释,来自学本课的重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阶段: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一)1.翻译学生在预习时从课文中找出的含it的句子
设计意图: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另外,为本课重点做引入。
二)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将找出句子中it有相同作用的分组。
三)讨论解疑
设计意图:老师依据学生小组讨论结果,总结归纳it的用法(①作引导词:形式主语&形式宾语 ②作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非人称代词等)。让学生从一个整体宏观的角度了解掌握it的用法。
第三阶段: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一)训练一:翻译
设计意图和根据:以汉语单句英译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刚刚讲解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以此改变选择填空的惯性思维模式,并进一步加大考查的难度。
二)学生展示,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和根据:依据学生练习情况,对他们存在的疑点盲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也训练他们在自己练习中去发现规律和问题。
三)训练二:语法填空
设计意图与根据:摆脱以单句孤立考察的程式化设计,避免脱离文章的语境,从而训练并培养学生在文章中运用关系词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和考试题型紧密结合。
四)总结升华
设计意图和根据:再次从整体上带领学生回顾归纳本课重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消化。
第四阶段: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一)10个与it有关单项选择题
设计意图和根据:课堂时间短暂而宝贵,选择题能迅速检测学生基本掌握情况,适合在课堂上当堂完成。
二)写作。围绕A healthy life主题写一篇短文,尽量在句中使用it。(根据时间选择课上或课下完成)
设计意图与根据:紧扣本单元主题,一则熟悉掌握并运用相关词汇描述healthy life,二则加深对it的理解并强化其在写作中的熟练使用。
教学反思及建议:
(1)教学反思
①本节课教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本节语法课的教学内容,并做出积极的回应,总体效果较好。
②部分学生对于it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听课比较吃力,效果甚微。今后教学中还需要研究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便快速提携基础较差的学生。
③采用讲练结合方式,学生比较接受,在训练中产生问题就及时解决。小组活动比较受欢迎。部分学生很认真的和其他同学讨论在轻松愉悦环境中达到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观点,要多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④具体而言,某些语法点掌握不全面、不够牢固。比如句子翻译,都知道要用it来完成,可是实践过程却出现很多错句,翻译盲点。语法填空,有些学生对文章理解存在问题,导致练习有困难。
⑤整体来说,it的用法在高中语法中还是比较简单,掌握效果也不错。
(2)教学建议
①可取之处,本节课流程清晰循序渐进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效果不错。练习安排从课文到实际运用,从句到篇,层次清楚,多次总结归纳有助学生消化吸收本课重点。
②不足之处亦很明显,趣味性不足,如果能引用英文歌曲,或者卡通视频,课堂气氛应该更加活跃。练习量偏大可以根据班上同学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以上是笔者上完本节课后的反思和体会,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第四篇:《aoe》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读a、o、e三个单韵母。2.能读准字音,认清字母形。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a、o、e的发音。难点:认清字母形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课件、手工纽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识记字音
1.这节课开始学拼音了,我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真高兴呀!我一高兴就想 唱一唱,师发a的音乐,学生模仿。
你们真是人才辈出啊!把大公鸡都吸引过来了,它怎么叫呢? 你们把大白鹅也吸引过来了,它又是怎么叫的? 2.(出示课件)看看这幅图,谁在干什么? 你看到了哪些拼音?我们把它们请上来。
3.师出示拼音卡片a,发a的音,你发现老师读这个音时嘴巴是怎样的?引 出顺口溜:张大嘴巴a aa。师范读、开火车读。(用相同的方法教学o、e)4.站起来齐做字母操,巩固字音。
(1)师示范做字母操: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拍手,打打肩。张大嘴巴a 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配合动作)
(2)喜欢做字母操的同学站起来做一做吧。
二、火眼金睛,识记字形
1.我们刚才学会了读三个单韵母a、o、e,(师板书:a、o、e)你觉得这三 个拼音分别像什么?(自由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游戏:捉迷藏。老师把这三个拼音藏在小明的房间里,请找出来,并带大家读一读。(出示课件)
3.心灵手巧,制作字母。出示手工纽带,师:这些手工纽带会变身,看老师把它纽成一个圆形,它变成“o”了,你们也想试一试吗?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变出a、o、e吧!(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4.展示做好的a、o、e,引导对话。你好,请问你认识它吗? 这是
a , a aa。(其他同学跟读一次)5.纽带要回家了。(收拾纽带放书包)
三、趣编故事,活用拼音
1.出示课件图片(包含a、o、e的图片),同桌一起看图片编故事。2.指名说故事,评选故事大王,奖励小红花。
四、小结知识,布置作业
1.我们今天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还认清了它的字形。2.和家人一起做字母操。
3.推荐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我想有个弟弟》。
五、板书
a o e
第五篇: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教学准备工作之一,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作用。教学设计就是我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建立在下面三个基本点上:
一、理解数学,主要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方式和价值观资源的理解。教好数学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己先学好数学。只有我们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较高水平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数学的精神传达给学生,真正发挥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我们教师具有展开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善于挖掘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才能保证数学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效整合。
二、理解学生,主要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才能知道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理解教学,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反映这些特点,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
一、提好的问题。“好问题”有两个标准,即:有意义,并且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就是所提问题要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能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保持积极的、适度的求知倾向。
二、设计自然的过程。这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再创造过程)与学生数学认识过程的融合。一般地,“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知识的背景到典型具体事例的分析,再到具体事例共同特征的概括得到猜想,再到猜想的证明得到新知识(定理、公式、法则等),再到新知识的应用、反思和再概括的过程。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有一个核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概括过程:根据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进程,以问题引导学习,尽量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基本而重要的。要做到“讲逻辑又讲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形成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领悟本质。教学过程中,要在关键点上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并让他们自己概括出数学的本质,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还需从理解数学入手。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首要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数学理解不到位导致数学教学的:不“准”——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教学不准确,有的甚至教错了;不“精”——没有围绕概念的核心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不“简”——纠缠于繁琐的细枝末节,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我们教师要下功夫于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结构体系的理解,努力提高揭示数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过程的能力,想方法使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得到落实,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例:向量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与学生熟悉的数一样,向量也是一个“量”,不过这个量有些特别,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引进一个量,就要研究它的运算;向量如果没有运算就只是一个‵路标′”。研究向量的运算,可以把数及其运算作为类比对象,通过这种类比,可以使学生明确平面向量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为向量的学习提供一个有力的知识、方法的认知固着点。向量具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向量及其运算(运算律)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紧密相联,向量的运算(包括运算律)可以用图形直观表示,图形的一些性质也可以用向量的运算(运算律)来表示。例如,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模型,而向量的加法及其交换律(a+b=b+a)又可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BD≌△CDB).这样,建立了向量运算(包括运算律)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使图形的研究推进到有效能算的水平,向量运算(运算律)把向量与几何、代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与解析几何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不同的只是用“向量和向量运算”来代替解析几何中的“数和数的运算”。这就是把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直接归结为向量,对这些向量借助它们之间的运算进行讨论,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翻译成关于点、线、面的相应结果。如果把坐标法简述为: 〔形到数〕——〔数的运算〕——〔数到形〕,则向量法可简述为: 〔形到向量〕——〔向量的运算〕——〔向量和数到形〕。概括以上所述,可得如下关于向量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 代数角度 引进一个量,必须要有运算——向量如果没有运算就只是一个路标; 类比数及其运算,研究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数乘向量运算)——以定义向量加法为出发点; 数量积——从物体受力做功的物理模型中得到启发; 引进一种运算,就要研究运算律——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等。几何角度 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直线的向量表示,与数轴类比;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平面的向量表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数量积——与几何度量、位置关系相关,使角度和距离这两个基本几何量得到向量表示; 向量法——核心思想是“三步曲”;向量法是坐标法的返璞归真,例如,“根据条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的向量含义是“适当选择基向量”。关于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示例。传统上,我们数学教师编制教案(也叫课时教学计划)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环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材料、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材的系统和主次、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教案。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新知讲解和应用举例、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概念的核心);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的设计。下面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阐释在上述框架下的教学设计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本课内容的核心所在;必要时要对该内容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明确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解析。前面已经学习了向量的概念,研究了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数乘向量——相(位)似变换。本课学习习近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内任一向量v必可唯一地表示为某一组基底{a,b}的线性组合v= a+ b.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明,有了加法运算和数乘向量运算,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某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由此,平面内的点就成为可“操纵”的对象,从而通过向量代数运算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也就得以实现。因此,将这一定理冠以“基本”二字是当之无愧的。顺理成章地,取基底{e1 ,e2}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方向的单位向量,那么平面上任一向量a就可唯一地表示为a= xe1 +ye2 ,于是向量a可以用坐标(x,y)表示,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将向量运算彻底推向“有效能算”的形式——数的运算。所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关键性桥梁,是向量中承前启后的内容。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以给课堂中教和学的行为做出准确定向,需要对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解析,即要解析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的具体含义,其中特别要明确当前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目标: 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目标解析: ⑴运用向量的加法和数乘向量研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经历将某一向量在一组基底上唯一分解的过程; ⑵初步理解根据问题特点选择适当基底的重要性,体会基底的作用; ⑶了解向量的“唯一分解”与实数对(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知道这是向量的坐标表示的基础,从知识联系中体会化归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我们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思维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并对出现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问题诊断和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围绕向量在两个基底上的唯一分解展开。其认知基础,既有物理中的力、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合成的经验,也有向量线性运算的经验。但对于引入基底这个概念的意义,需要在后续学习中才能提供理解的平台,而选择、运用基底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则需要在后续训练中才能形成。所以应当设计对基底的作用及意义的说理过程。虽然从形式上看,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不难理解,但对其中蕴涵的基本思想——用基底表示几何基本元素,基本定理的作用等,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才能有深入了解,这也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循序渐进的体会过程。教学难点:基底的作用和意义;基底的选择;定理中蕴涵的基本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如下问题需要予以关注: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 要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 要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构建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应当认真思考每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另外,要根据内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一般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要明确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的设计目的,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练习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去除“一步到位”的做法,过早给综合题、难题有害无益,基础不够的题目更是贻害无穷。题目出不好、练习安排不合理是我们老师专业素养低的表现之一。综上所述,围绕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改进教学方式的切入点。这也是我们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