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文课堂开出廉洁文化之花(谢青春)
让语文课堂开出廉洁文化之花
把廉洁教育引进课堂,对引导小学生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语文学科在渗透廉洁文化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践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廉洁教育完全可以以文化积淀来滋养,以道德情感来熏陶,以多样形式为载体,在给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的同时,建立精神底子。
“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中的廉洁思想的渗透要做到使学生如沐春风,化有形为无形,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以空洞的说教来代替渗透,要艺术化地展现语文课的情感性和意境美。当学生通过涵咏比较,用心灵去领悟时,课文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进而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廉洁文化呢?以下是本人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在设计导语中渗透。
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一句句发人深省的格言,都可以放入语文课堂。例如,上《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课时,可先讲述《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一则关于北宋著名宰相吕蒙正“不好玩物”的故事,请学生讨论:你认为吕蒙正是否
1该收下这些小玩意?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吕蒙正之所以能廉洁自好,正是因为有了“防微杜渐”的思想,“防微杜渐”是保持廉洁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此引出反腐败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进入课文学习:鲁国大臣公仪休,为了保护自己的清正廉洁,拒绝收了别人送他礼物的故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如果都像公仪休一样清正廉明、以身作则,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强大!
二、在品读重点词句中渗透。
教学中扎实的抓好重点词句,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如《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孔子论水”一段是课文的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用心灵去感悟,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一个个妙语连珠,他们说孔子没有空洞的说教,借水喻人,由水育人,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让弟子们明白了做人就要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可见,他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明白了修身立志的重要性。
三、在分析关键语段中渗透。
教学中要通过教材的语言因素的剖析,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来进行思想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如教学《钱学森》一文时,我抓住了钱学森的两段话,首先让学生了解钱学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了这两句话,然后让学生反复品味,并提出“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钱学森当时的慷慨激昂、满腔热血、激动不已。然后再指导朗读,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倾诉出来,通过这样的换位体验,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和钱学森的心就贴得越来越近,不仅熏陶了学生人文情怀,而且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受到了人物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四、在辩论表演过程中渗透。
如教学《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可紧紧把握“廉洁诚信”的教育契机,把廉洁文化融入语文课堂。课前不仅布置学生搜集并介绍我国历史上清正廉明的人物故事,而且引导学生围绕“刘备该不该第三次到隆中去”、“祁黄羊该不该举荐解狐和祁午”、“公仪休该不该拒鱼”等问题展开辩论,最后还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自己制作道具,表演话剧。同学们都争着表演,而祁黄羊“大公无私”的廉洁之举、公仪休“清正廉明、聪明机智”的品质都已深深印入了同学们的脑海中。
此外,还可抓住语文教学的其它活动来进行“渗透”,如在介绍时代背景时,在说话、作文训练时,在开展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时,抓住契机渗透廉洁教育。只要我们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语文学科特殊的德育功能,切切实实把廉洁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切实将人文精神贯彻到语文课中去,让廉洁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给学生奠定一生的“精神底色”,为使我们拥有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正气的社会而努力!
(高邮市临泽镇川青小学语文谢青春)
第二篇:让经典的种子开出璀璨之花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经典的种子开出璀璨之花》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弟子规》《三字经》《史记》……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而这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便是——《论语》。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仁礼之风。《论语》中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论语》中的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随着自己文化知识的不断提高,当回过头在看到以前的学过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新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为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中的仅两句话,我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国学经典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若我们一味读书而不勤于思辨,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学习的过程亦是味同嚼蜡,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张网捕风,一无所得。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论
语》不但诠释了学习过程中温习与思考的重要性,还提醒我们要重礼仪。“不学礼,无以立。” 只有简单的六个字, 却含义深刻。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不学礼,不懂义的人;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的人,最终也无法以德服人,无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的。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这样教书育人的,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小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心修身,格物致知,克己复礼;躬行仁义,九思慧德,智道不失;立心定于道,建中建极。两千多年的荏苒时光,没有让《论语》湮灭在汩汩的岁月洪荒之中,反而因时间的打磨而显出璀璨之花。同学们,用仁爱之心,为自己寻觅一个拥有文明和谐之美的桃花源吧。愿你播下精选的种子,收获精美的花朵,阅读经典之书,享受精致生活。然后躺在清风送爽的绿色大地上,仰望那一望无垠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国学经典传唱,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让经典的种子在我们的校园里开出璀璨之花!谢谢大家!
第三篇:让客家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客家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客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进客家文化作为知识引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同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把客家传统文化渗入语文课堂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阅读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探奇寻胜的审美情趣和诱发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心理实验表明,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如果一味地沿着教学思路讲授下去,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而走神,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渗透相关的内容,就能使课堂教学节奏疏密有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穿插客家历史文化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所致,客家人的乡土情结很深,对于客家的优秀人物深怀敬仰之情。根据这个特点,在讲授课文时要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如讲授《藤野先生》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为唤醒民众改变旧中国落后状况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内涵外,还可以联系到客家人中大批像鲁迅先生一样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优秀人物。如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推翻帝制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功勋卓著、力挽狂澜的革命家叶剑英等。这样,使学生大开眼界,自豪感油然而生,阅读兴趣大增,从而形成兴奋和谐的课堂气氛。
2.以客家文化知识作比,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所以课本上的不少知识点在客家文化中都有体现。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去印证阐释未知的知识,就能使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讲到《诗经》中诗歌的比兴手法时,列举客家山歌的比兴手法让学生理解:“木棉花开艳艳红,柿子结果挂灯笼,种瓜得瓜需流汗,勤劳致富是光荣。”这首民歌的前两句通过比兴手法,赞颂劳动致富的光荣。而第三句则是通过比兴的手法说明要致富就必须勤劳的道理。然后再让学生明确:“兴”是“以此物比彼物”的修辞手法(有时二者兼用)。这样,由于所兴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会感到通俗易懂,容易接受。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押韵和双关等修辞时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
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视野狭小,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常常无病呻吟,因此害怕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客家文化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方面作一些尝试。
1.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客家文化的氛围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客家特色的凤山古庙,了解凤山古庙的美丽传说(三兄弟“护国庇民、国泰民安”的精神被历代民众所尊崇,因而庙祀千年不衰、香火鼎盛。而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也把这种信仰带到了樟木头)。同时让学生谈论凤山古庙的诞辰,信徒为什么来上香。在观看过程中对有关知识作补充和介绍,因此,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学生对客家文化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让每位学生搜集2到3个有关客家风俗或人物的传说。于是,有的学生请老人讲述,有的学生翻阅客家文化的资料,然后写成作文。再把作文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以上训练,一方面使学生对客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即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教材的习惯,懂得作文之“道”,从而爱上了作文,写作水平亦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坚持把这些做法渗透到教学中,定能让学生多了解客家文化,使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更有兴趣去了解一些乡土特色,涉猎的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别是客家文化中刻苦耐劳、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美德、启示后人的客家名人等方面众多的材料呈现了德育教材多方面的联结点,它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挖掘客家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找到教材与客家文化教育的最佳切合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深受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第四篇: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大渡中学
高昌原
颜学梅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方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方文化中的“地方”,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方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方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方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方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地方文化在课文中时有闪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口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第六单元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第五单元的《与朱元思书》,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等课文,以及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中考中综合性学习的检测,地方文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地方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土地方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怎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通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中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地方文化知识,那一定可以催化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自豪心,这样,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相应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结合了高邮其他文章中有关的地方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汪曾祺的作品中如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只从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中很多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学琦君的《春酒》一文时,我结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那种浓浓的人情味,从而理解文章对家醅的认识。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则结合我们泸州的川剧“泸州河”,认识戏剧文化的地方特点。
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更多有关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壤,感受家乡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这样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激情四射,更加喜爱语文课堂。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探究形成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从而形成独到见解。在学生接触与了解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一些疑惑与思考,此时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简单地告诉给他们,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引导他们确立研究的专题,教会他们怎样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尽可能地使资料丰富、全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同时引导他们团结合作,进行广泛的研讨。并不以获得科学、合理的结果为目的,而更加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因为我相信,每一个探究的过程,都会从某一方面加大、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都会让他们更近地触摸到文化的精髓,都会使他们对地方文化产生新的思索。
在八年级下册民俗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民间采风去”。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各种方式如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等去进行家乡的地名搜索、收集民谚民歌、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名人故事等。然后开展以“家乡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民谚,唱一唱民歌,演一演民间故事,讲一讲名人文化,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将本地区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作为探究的专题。学生分组搜集,对护国战争、川南游击队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探究,让学生说说历史上的人和事。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了解,学生对纳溪乃至泸州的历史传承,积累了文史知识。
三、利用地方文化的本土性,让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本教材。
开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学校特点,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包容本土的民风、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这样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爱护及发扬光大的意识。
纳溪区大渡口镇是著名的茶乡,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积淀,过去在大渡口镇占60%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茶有关。我校临近纳溪城区,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那些在家庭和社会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经历,不具备能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的劳动技能,尤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和实际本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我校开展涉茶教育实验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名茶飘香》,在八年级上期使用,每周一节课。课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校本课程实践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地方特色的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对茶的生长了解,通过采茶实践、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参观、茶叶制作实践、茶文化体验等,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的学习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即知识学习、现场实践、撰写体会等。教学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实物演示、电教配合、现场讲解、考查考核等。课程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平时实践与考查相结合;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使用一年后,组织修订,并命名为《云溪春茶》,2008年秋再次修订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更名为《茶叶飘香》。
四、利用地方文化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提升作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民俗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沈丛文《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品味和赞赏。我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盛会?能不能请你也以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几个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于是有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的名酒节,国内外宾客云集,何等的盛况。还有学生写到元宵灯会,几十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彩灯连成一队,像一条彩色的巨龙缓缓移动在大道之上,吸引十几万人民驻足观赏。这些很多都是学生亲眼目睹过的,那宏伟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那些震撼的场面通过激情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民俗地方文化的印象,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此外,在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谈感受,说使命,道未来,挖掘身边的民俗地域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撰写实践报告,写写随笔,记记日记。
总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既可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魂。传承优秀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钱理群.《贵州读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
5.彭智勇.关于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6.黄厚江.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J].中学语文教学,2007(8).7.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7月第1版
第五篇:让廉洁文化进校园
“让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 作者:少先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00更新时间:2012-4-14热【字体:小 大】 甲:尊敬的老师!
乙: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甲:清正廉洁是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乙:清正廉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本。
甲:只有清正廉洁的人,才能心之清明,择善而从。
乙:只有遵纪守法,不贪婪,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
甲:“让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甲:全体肃立,出旗!
乙:升国旗、唱国歌、敬礼!
甲:礼毕!
乙:下面请杨主任在国旗下讲话,大家欢迎!
乙:下面请辅导员耿老师介绍升旗手事迹。大家欢迎!
甲:下面请杨主任为升旗手颁发荣誉证书。
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乙:队员们,让我们一起说,我们的校训是:
合:自信 自强
甲:我们的校风是:
合:文明 守纪 勤学 节俭
甲: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让我们庄严的呼号:
忠于祖国!———为祖国服务!
甲:让我们将“廉洁”二字记心中,从小立长志,认定一个目标,大步前进。乙:让我们一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争做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毓小好少年。
甲: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请各班有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