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加以重视。
一、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力量和源泉。当学生一但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1、质疑激趣
小学生求知欲强,对不懂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无疑问时主动提出疑问,在他们有疑问时给与强化。如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学生对其中“孤”的意思产生的疑问,“孤”从字面上理解是“单独”的意思,偌大的江面,怎么只有一只船呢?对这个字的准确理解关系到对诗意的正确把握。为了调动学生探究地积极性,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强化,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诗中的“孤”写出了诗人当时的目力专注,对其它船视而不见,用“孤”字是为了表达诗人情深意厚。教师有意识强化学生的疑问。学生为求确解就产生争论,有了矛盾、争论、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求解的行列中来了。
2、创设情境激趣
精心设计导语,利用幻灯、试验、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情景,烘托出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习兴趣,牵动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主要方式有:语言描绘情景,图画再现情景,事物演示情境,表演体会情景,实践体验情景,音乐渲染情景等。恰当的采用情境方式进行教学,会触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究策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
我认为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力,那么创设条件,是为学生提供自
主学习的有力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1、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主体性的确立。因此,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有“你喜欢读那几句?或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等”的类似思考连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或背诵,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如《北京的春节》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读出韵味,读出为什么喜欢。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能表现出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自拟课文练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成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教师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定会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长我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转变教师角色,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提倡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鼓励学生敢于怀疑,爱好探索,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议论,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虚心听取接受他们正确的见解,既积极热情又沉着冷静。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教师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
总之,自主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依靠学生查找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负担重,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所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过程抓起,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确立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是相对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摒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老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
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和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
二、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会读为核心的会听、会看、会想、会说的从书本中学习的方法和以动手为手段的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以会读为核心的从书本中学习的方法。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本。读书无异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为此,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使他们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对于六年级学生,则可以采取课前预习、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解决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数学中凡是通过自己看,学生就能自己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教师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鲜明、充分的观察材料,通过设计观察题,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会听,指导学生要边听边想,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还要认真听学生同学发言,听学生讲的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不完善或者错误的地方。教学中可以采取口算题的形式,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学会听课的好习惯。
会想,课上要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除了靠启发诱导,创设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筋,是所有的学生都来思考问题,对不爱思考问题的学生,先让他们起来回答问题。然后让他们听其他学生怎么讲的,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想问题,都会得到提高。
会说,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会促使学生多想,要想做对就得认真听,仔细的读,细心的看。
一、鼓励学生大胆放开去说,不要对说错的或者说得不完整的学生加以制止或批评。
二、给学生安排讨论的时间,使学生都有说得机会。三为了提高说的质量,不仅让学生说结论,更要让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其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再次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学习效率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见解最易独到。总之,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生学习科
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扩展。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水南小学林 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起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阅读就会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想了解老师的学习经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最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聊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聊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聊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聊所有我知道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就这样影响了大批学生行动起来。在我的带动下,抽时间读书成了班里很自然的事情,同时我也和学生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我班里就有一些孩子,一到课间就往书架跟前涌,一到外面玩儿就盘腿打坐读起书来,一到讨论问题时就说那本书里怎么讲,甚是可喜。读书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余活动。其次,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学生情趣不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一,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与爱好区别对待,诱发其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其阅读探求的主攻方向。
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会使学生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学生奋发。从而把读书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
不教。因此,安排语文课前预习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那么,怎样教给学生预习能?我在教学中规定了预习五步走: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并查字典。
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把课文读熟。
第四步三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第五步四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然而,我们的预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检查学生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不够到位。我认为,检查学生预习,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做了没有,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成果,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课堂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空间,是他们的成就感的到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我班的一名同学说,当他读到鲁迅和我的父亲救助黄包车夫这部分时,他感到鲁迅先生是一位善良的人。我对次表示认可,同时又问:仅仅是善良吗?马上有学生举手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一部分更能体现鲁迅先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接着,他讲述了这样认为的理由。原来,通过查资料,他了解到鲁迅先生原
来是学医的,后来又弃医从文了。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在日本的经历。当年,鲁迅去日本东京求学,看见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厌烦至极,于是到另一个城市去。起初由于它是第一个到那个城市的留学生,所以备受优待。之后,他在一次学期考中受讽刺。接下来,他在一次课上看了一片影片,影片内容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住,要枪毙,四周围了一群中国人看(当时正处于日俄战争)。课堂上一片欢呼(鲁迅四周的同学是日本人)。鲁迅受到很大震撼。他认为,要想中国富强,必须让国人觉醒,光凭救几个人是没用的。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了解到这一点,大家对他的看法非常认同,又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先生的处境,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了自己所了解和学习到的关于此文的点点滴滴,我趁机提出鲁迅“碰壁”一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意见。水到渠成,问题迎刃而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主动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
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这些事中,哪些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得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第四篇: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
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教学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好小学的教学工作是每一个小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意思是说,作为教师在进行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将方法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的主体性越来越高,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孩子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当代的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教育正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因此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对如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和广大同仁达成共识。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学爱学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也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引导,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在教师交给孩子们的课程都一样的前提下,往往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更具创造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策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学习的世界里自由地探索,寻找学习的快乐与兴趣,在快乐的寻求中悟出学习的一般规律,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小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自主学习之会学;二是自主学习之爱学;三是自主学习之探讨三大方面,仅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一、自主学习之会学
所谓的会学,还是学习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积极自学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小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获得,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师正确引导和帮助的基础上,其实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往往更是要靠自学和自练,可见自主学习非常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和的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时应提供学生自学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新知,也学会学习。而且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编排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每个新知识教学时揭示新知生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准备题或复习题的形式;一种是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生长点。二是新知识不是一步到位,例题多为分层次逐步形成解题思路。三是例题下面的“想”指明了学生的思考路子,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自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学习内容,也可以提出一些导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课本,从“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能力。做到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就应大胆放手,教师决不讲解,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小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方法非常重要。可见自主学习之会学十分关键。
二、自主学习之爱学
所谓的爱学,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而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方法。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动作体现了思维,而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大胆的实践,实践证明通过实践也确实有利于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操作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习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
在开展小学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去探索新知,解决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中领悟到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摆弄、操作,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而且小学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因此,爱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保证。可见自主学习之爱学也十分关键。
三、自主学习之探讨
这里说的探讨就是指让学生大胆的讨论和探讨,勇敢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该种学习方法,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给学生们创造了民主、自由的学习探讨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这种学习方法也有利于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融入到集体当中,并逐渐的善于表达自己,对于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大有帮助。由于学生知识的掌握需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提供表象,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具体形象的感知过程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而言,要在课堂上适当的安排学生们共同讨论的机会,给学生们创造探讨的氛围和环境,最大程度的表达各自的想法,从而促进大家沟通和学习,使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去探讨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当的给学生们营造自由探讨的氛围,这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大有益处。所以自主学习之探讨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担当者重要角色。
四、结束语
以上分别从自主学习之会学,自主学习之爱学和自主学习之探讨三大方面介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方法,主要说明了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小学各门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同时作为教师还要给学生们适当的营造民主、自由的探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欧芳.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_,(07).[2]孙荣法.激发兴趣适时点拨――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第五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我们全组教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已初具规模。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课题组教师连续两年全部参加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大赛,每学期每人讲一节研讨课,一节示范课。组内教师随时听,及时交流、共同研究。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每学期我们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例如每学期的教师论坛,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受益匪浅。通过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即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我们能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并制成册。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具体内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本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的习惯。
2、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完善学科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继续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把他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三、本阶段实验做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在本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任务,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1、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相关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培训。由课题组负责人于新霞老师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举办了二场专题讲座,讲座主题分别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浅析合作学习》。明确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了七篇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论文,分别在省地两级获得了奖项。
2、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6场研讨活动。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20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会上,上课的老师说构思与感想,听课的老师谈看法与建议,总结成功之点,找出不足之处。有时,一堂课试上几次,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倾全力。值得可喜的是,非课题组的教师,也纷纷要求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本阶段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和基本途径,吸收有关的教学人员参与研究实验工作。在行动研究中,除采用传统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外,还大力提倡进行“叙事研究”,加强研究者的课题意识,以提高实验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会感叹我们的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考。课堂上常常是沉闷无比,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那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没有具备必须的阅读能力。在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尝试的合作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读、议。
(1)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读: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必须来回巡视,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阅读效果,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议: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即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数学课上,我们知道,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首先要读懂其意思,理解题意才能进行解题。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量小、经历少、抽象思维能力弱等原因,存在读题方面的困难。因此学生在自主读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实验的做法是:
在刚刚接触作业的时候,就给学生做示范,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好领着学生一起读,要求学生在跟着老师读的时候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好了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做题先读题的习惯,在这读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是一个字一个字指好了读的,所以当一个字反复几次读到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无意识的记住它的读音了。
在领着学生读了一段时间的题目以后,学生认识的字开始多起来,而且有些学生因为在平时阅读量相对大一点,认识的字也比其他小朋友多一些,所以在课堂上出现文字时,老师首先问小朋友谁能够完整的读出题目的,让会读的小朋友来领着大家一起读,这样不仅让学生读懂了题目,也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
6、7减几》这一内容时,有这么几句话:一共有6人在植树;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有学生能够完整的读出来,于是请他带领大家一起读,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了自主读题的意识,也使学生知道只有平时多读题才能认识更多的字。
在学生认识较多字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题。比如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进行领读,让学生自己去认字读题,虽然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很完整的把题目读好,但至少给了学生一定的机会与动力,所以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读题的能力。使数学成为生活中有用的本领。
四、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改进。在课题进展中遇到的问题:
1、时间调控难度加大,时常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教学实施者。两者怎样结合好,还有一定难度。
3、怎样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与参与小组合作的方式之间的联系点。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实验中要做到:
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功能。问题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教育。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每个学生都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
4、自主学习的教学要做到“三个结合”。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读书、操作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的答案,教师要进行概括和升华;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发展,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本阶段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坚定信心、团结协作,使今后的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