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16-71809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7 14:57: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江苏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蔡炳兴 邮编215600电话:0512589835

52摘要:文章从学校学生的思想状态出发,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四个要求探讨大学生思想工作展开的方法和教师在其中必须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自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以来,我校一直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曾经从四个方面强调当前大学政治思想工作的重心,即: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一要求不仅是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待,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从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出发,谈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点和相应的对策,以作总结。

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大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刚刚踏入大学的青年学生。他们刚刚走出封闭的中学,面对网络化环境下海量的知识、观念、娱乐,难免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不同程度的迷惑和矛盾。从胡锦涛总书记谈及的四个方面看当前的学生思想状态,总体而言,是单纯、热情而向上的,学生们思想上的困惑也正是我们的工作的切入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通过两课的问卷式调查发现,今天的学生们,并没有“政治淡漠”,而是意识到自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份子,他们从家乡的改革面貌和家庭经历的各项医疗、住房、教育改革各方面,也在关注着国家正在发生的各类事件,自觉地充实自己,人生观积极向上,在价值观方面,学生们体现出充分的多元化,能尊重别人的想法。

可以说,我们的学生,接触到的资讯是非常全面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正因如此,部分学生容易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放弃理想,金钱至上,眼高手低,牢骚满腹,而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思想教育尤忌说教,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2.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召开,使得大学生们的爆发出空前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的学生,他们在日益封闭的学校教育中,接触的传统文化已经很少,在他们看来过年的氛围远没有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有意思。我们的工作,是要引导大学生们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认清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在精神上承接祖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精神文化遗产。

3.道德层面

在于丹等“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个性化解读经典所传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体现出跟随人文学者一起品读传统文化的势头,他们接受待人以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追求平等,痛恨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因为大学生在思想和人格上仍然处于变动期,并不成熟,他们在各种社会不公面前,容易片面和偏激,甚而走向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极端。

4.学生综合素质

同学们普遍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愿意去学习知识,获得各类技能。但是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轻视德育和综合素质的倾向仍然存在。如此学生的视野容易偏狭,难以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进而造成理想的缺失和心理上的失衡。

二、相应的措施

1.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者,首先要清楚,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已经具有了一套自己的观念,只有将学生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树立意识、运用实践、自我约束,才是正确的途径,最后,要在学生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良性环境。

这就要求教师在两课课堂上大胆改革,积极引入互动的、探究的环节,在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在解决方案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天性中积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化解学生思想认识中的偏激和片面的观点,为两课教学赢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优化网络德育建设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德育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我校作为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就有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方面的优势,我们的网络架设已

经惠及每一个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和图书馆,学生们都可以方便地运用电脑或者手机无线联网。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在网络德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发动了教师和一批具备网络技术的优秀学生构建起了一批网站管理人员和论坛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学校论坛、校园网、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为根据地,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充分发动学生上传和分享他们感兴趣的新闻、影视、图像、声音、讲座等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的关注,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就业等多方面的交流平台,便于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网络的便捷,使得发起的讨论能够迅速得到最大范围的响应和及时的互动,造成讨论的热点,引导学生的思想,一些师生面对面难以言明的想法和观点更容易开诚布公地得到讨论和理解。

3.以实践带动德育

我校因为定位于终身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校的全日制学生只占到了一半左右,我们有一半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这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优势,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协议,作为我们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天地。学生们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政治思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是支持和鼓励学校社团,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学生在文化活动、体育运动、艺术、专业等方面因为兴趣而走到一起,形成团队,组织各种活动,学校充分认识到了他们在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充分支持青年学生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学生们在各项团队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交流知识,营造向上奋进的校园氛围,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感召力。

二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学校充分组织学有所长的学生将知识、技术、文化产品带到乡间,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扩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打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三、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居主导地位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支心中有学生,愿意为学生服务的优秀政工队伍,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教师要从心底“关心 关注 关爱”学生。从而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教师只有从心底里把学生当做自

己的亲人朋友,把学生的成长成才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教师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为提供优质服务,在思想上尊重学生,在学习上启发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要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工作。我校从入学开始就为贫困学子准备了“绿色通道”,多年来一直坚持“奖、助、贷、勤、补、减”的贫困生资助机制,同时还提供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第三,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避免或消除由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我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以来,广泛开展了各类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开展心理讲座,降低心理咨询门槛,完善心理咨询各项制度,让学生的心理困惑解决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朱江,蔡玉梅.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师范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06,15:139-141.[2]赵丽兰,李立生.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的若干思考[J].当代德育论坛,2006,3:68-69.[3]时瑞刚.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24-25.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材料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材料

近年来,我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部门紧密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作法为: 坚持“一条主线”: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建设“两支队伍”:一是学工干部队伍。学校通过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工作实效好的学工干部队伍。二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突出“三项教育”: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文明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管理规定、文明公约和大学生行为规范,加强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强化“四项工作”:一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学校形成了早动员、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严格入党程序的“四早一严格”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模式。二是关注经济困难、心理疾患、孤残学生工作。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着眼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完善“五项考核”。一是对学生的综合量化考核。从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文明行为、法纪观念、学习状况、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一年一次的综合量化考核。二是对班级的工作量化考核。学校开展评选“先进班集体”的工作量化考核。三是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量化考核。增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四是对院(系)学生工作的考核。推动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五是对各党总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考核。

健全“六项制度”。一是目标责任制度。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分清职责,分级管理。二是工作计划制度。学校要求院(系)和相关部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三是工作汇报制度。学校要求院(系)和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党委和主管部门汇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展情况。四是工作协调制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过程中引起的各种内部、外部关系问题,由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五是检查监督制度。由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适时对各院(系)部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六是考核奖惩制度。对院(系)部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第三篇: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保障和检察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新形势下检察队伍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和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线”。尤其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新形势下,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前沿阵地”的基层检察院,如何认真贯彻上级检察机关关于政工会议

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检察工作及检察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通过在基层检察政工部门工作的经历,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权力商品化”侵入检察队伍肌体、“利益驱动”渗入执法活动等复杂情况。就我院来讲,无论是老检察干警,还是新录用的检察干警,愿意干检察业务的人多了,不愿做繁杂的综合工作的人多了,有重业务、轻保障心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95%以上。

2、队伍结构不合理,政治工作人浮于事。自2002年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后,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非常明显,中青年干部少,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新录入的大部分年轻人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淡化。又由于过分强调业务立院,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政工部门职能萎缩,组织涣散,除了检察官等级评定、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一些事务工作之外,政工部门几乎无事可做。加之,政工工作无利益驱动,无人愿干,既要不来人,又留不住人,政工部门成了流动站、休养所。

3、个别检察干警执法观念、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执法能力存在着客观的差距。检察队伍中个别干警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追求进步,工作满足于现状,工作标准和要求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却低了,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是限制了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履行。

4、有些基层院领导事业心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工作上低标准,有的只求“保护葫芦不漏油”,以不出大事为原则,对歪风邪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自身腰杆不硬,批评别人顾虑重重,怕得罪人伤了感情,怕激化矛盾不好收场;有的只说不做,言行不一,说话没力量,无人听。

5、不求上进的现象抬头不敢批评纠正。有些检察干警荣耻观念淡薄,“好的不香,坏的不臭”,工作消极不求上进;而有的干警政治待遇一旦落实,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倚老卖老,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干警在基层院发展进步的兴趣比较淡漠,抱着提升不拒绝,不提也不争,反正到时照样调工资就行的无所谓的态度。

6、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不好。有的科室领导和院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总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对业务工作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往往以工作忙为由,无暇顾及思想政治工作,对政工人员在政治上、工作上关心支持不够,以致政工部门的人员本身思想就不够稳定,工作不够安心,导致政工部门。多数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政治工作是虚的,没有实际用处。

7、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匮乏,事务性工作繁杂,只能应付难以进取。就我院来讲,我院政工部门只有1人,还兼职纪检监察、调研工作,除完成正常的工作外,要对应完成上级院上级院其他对口处室下达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对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团体等多个部门有业务联系。检察政治部门的工作,事务非常具体、时限性强,又要求必须认真、仔细、不能出任何差错,还讲究工作周密、细致、严谨。有时一件事要做大量工作,跑多次才能完成,自然就无心顾及研究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加上每年的各种教育、整顿、检查等活动又多设在政治部门,县基层检察院原本应由办公室形成的材料全部压到政工部门,可想其政治思想工作的弱化、乏力也就可想而知啦。

二、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政治工作的对策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抓好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基层检察院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检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事实上,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就是通过提高干警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其自觉性,不为困难所忧,不为威武所屈、不为贫贱而移、不为富贵而淫,秉公执法、廉洁为检,最终实现做好本职工作的目的。当前,基层检察院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十分艰苦,尤其是整日忙于办案工作的干警,长期“泡”在案件之中,有的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而工作条件和待遇又

跟不上,再加上地区间的、同一地区不同行业间的工资待遇等的明显差异等等,都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因此说,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细致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人的思想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事物。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在未

转换成或激励成改变客观事物的有形物质时,只有思想者自己知道。好的、正确的思想会激发人们产生一种不可估量的前进动力,促进工作;错误的思想则会导致人不思进取,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两种思想定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尤其是作为检察机关的执法人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办案的第一线,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就会出污泥而被染,在公正执法的天平上就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就会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等等。从近年来被通报的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的例子中可以反映出,检察队伍中也的确有个别人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腐化堕落。这也从反面进一步提醒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不能丢。必须要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占领干警的思想阵地,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干警都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注意引导,把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共同目标上来;二要搞好指导,使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权利观;三要重视疏导,做好经常性的现实思想工作。

(二)强化正面教育,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只有强化正面教育,靠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才能为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检察干警,让全体检察人员真正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等等。同时,培养检察干警对出现的新事物的政治观察力,是非辨别力,防止不健康的东西占领检察干警的思想阵地。要以“管理、教育、疏导、奖惩”为手段,以解决检察干部队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能够担当重任、党和人民放心的检察干部队伍,为检察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资源,保证检察工作更好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有效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三)不断改进检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对人进行思想教育、思想引导、情绪理顺的工作。一要着力在启发被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上下功夫,把法律赋予的职责、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为自觉意识和激励力量。二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在干警中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干警的所思所虑,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机关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干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参与竞争上岗的干警可能因条件不具备或职位的限制不能入选,思想上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一问题如解决不好,其副作用是明显的。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小事着手,细处着眼,对干警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及时解开部分干警存在的思想问题。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政法干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这是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同志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同解决经济困难、住房困难、政治待遇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忌空洞的说教,如果只讲大道理,不注意解决这些与干警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不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在对被教育者实实在在的关爱:一是政治上要关心干警的政治待遇。对符合晋职晋级条件的,要及时给予职级晋升,并积极为优秀干警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二是工作上要重视干警业务素质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检察干警要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基层检察院的领导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干警进修、学习深造,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保障和支持。检察干警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或压力,对此基层检察院领导要态度鲜明,积极给予必要的帮助、支持,在干警遇到委曲时,要给与理解和宽慰,让干警体会组织的关心、支持;三是生活上要关心干警,做到既从严治警,又从优待警。认真落实检察干警的各项经济待遇。检察干警工作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而经济待遇却相对较低,且收入单一,如果我们仅强调从严治检,对国家明文规定的检察干警的各项经济待遇却无法落实,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检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为警不廉。因此,在现有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要适当提高检察干警的经济待遇。要尽可能消除检察部门之间因分工不同而实际存在的待遇悬殊问题。基层检察院领导要主动关心干警的身体、生活,每逢干警及家属生病,领导或政工部门的同志要表示关心或慰问。干警家庭生活有困难,领导要尽力给予帮助,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干警从思想上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以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要经常性地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陶冶情操,培养干警良好的道德风尚。检察干警工作特殊,文娱活动较少,通过适当的文体活动,即可增强干警体质,又可解除他们工作繁忙的紧张思想情绪,增强干警间的友爱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

(四)形成工作合力,明确工作责任

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多位一体、群体参与、分工协作、能动性强、职责分明的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政工纪检、工会及妇委会等各职能部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成一个覆盖面广、多位一体、群众参与、分工协作、能动性强、职责分明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去,把思想政治工作向干警八小时以外延伸,有效消灭思想政治工作的死角。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层级责任,实行“一岗双责”。科室领导对本科室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的科室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政工部门负责对全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协调,其他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使问题的受理和处理进一步分类细化,做到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五)建设一支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己不正焉能正人”,思想政治工作亦然,只有言行举止过得硬,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感染力和渗透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为广大干警树立榜样,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熟悉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和技巧。必须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委屈,具有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精神。基层院党组要加强政治工作者教育和培训,加强宗旨教育、传统教育、法纪教育、警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正面典型教育,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把一批政治、业务素质高、群众信得过、有威望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并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只有这样,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常胜不衰,永葆生机和活力,确保检察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四篇: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同是大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学理工的和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形成了各自的思想特点。

1、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具有与一般大学生所相同的一面,但由于他们终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育的方式和层次不同,因而有其独特的个性.大体说来,理工科大学生有如下一些特点:

(1)注重理性。理工科大学生,主要从事理工科知识的学习,经常接受数理能力的训练,因而与文科生相比,更擅长逻辑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偏重于理性,养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在逻辑上能否说得通,遇事思想比较沉着冷静,不像文科学生那样善于形象思维,想象那么丰富,感情较易冲动,热情较易高涨,思想容易升华.当他们通过自己的推理对某些事物产生认同后,他们会坚决支持、参与;但如果被他们否定,也就会拒之于千里之外。

(2)注重现实。理工科大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的东西通常是现实世界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及其内在规律,因而在对事物的看法中,比较注重现实.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易于选择前者,相对来说,也就没有文科生那么浪漫.有人常说,学理工科的人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尤其不喜欢空泛之谈,痛恨形式主义.(3)机械性。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都习惯于一是一、二是二的逻辑思维,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好像什么问题,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因而难免一些人对有些问题缺乏灵活多样的分析,有时候看问题可能会比较偏激,表现出棱角分明、较为固执的性格,常有“宁折不弯”的现象,以至于陷于机械性.(4)洁身自好。理工科大学生是学自然科学的,客观上造成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衷,而对社会科学的冷漠,进而产生对政治的冷漠.有的人甚至认为自然科学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得用,自然科学才是“科学”.因而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对专业以外的不感兴趣.这是相当一部分理工大学生的通病.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一有道德,二不犯法,不太喜欢政治学习.总而言之,理工科大学生通常具有积极的思维态度,且思维常常具有批判性,他们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有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诚实、正直、严格、朴素的工作作风,有痛恨虚伪浮夸的实干精神.但是他们由于文史知识相对要少,因而在某些方面的思想观念不一定成熟,鉴别能力受到限制.2、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以事论理,以理服人。在开展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逻辑性,把说理放在第一位.对某一事物的看法,绝对不能只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脱离实际,作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加以认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切忌主观臆断.当然,其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说理,但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则更要注意晓之以理,用较强的理性推理去引导他们.面对情与理,他们更加相信的是一个理字.比如,目前我们在大学生中揭批“法轮功”,就要从根本上讲清“法轮功”事件的来源,李洪志传播“法轮功”的真实用意、卑劣手段及其危害.凡事都要以理服人,要多用事实说话,而不能以“上级意见”和“长官意志”压人,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2)以大驭小,以小见大一方面,对理工科大学生应有计划地安排一定份量的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要抓好政治课的教学.通过正规的理论学习,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面灌输,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加强正面的学习和引导,要用“大道理”去引导他们的“小道理”.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的限制,在课堂和书本上接受正面的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相对有限,所以,学校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专题对他们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多读一些政治理论原著.相对文科学生而言,在这方面还更要引起重视和加大学习的份量.要通过“大道理”的学习,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虽然大道理要讲,但又要注意避免假、大、空.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人手,通过对他们身边一些小事的认识分析,引发到大道理去.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靠这一点一滴的功夫.滴水成河,堆土成丘.通过对他们的循循诱导、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他们问大事、识大体、明大理的目的。

(3)以动制静,动中有获.理工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段性.这主要是讲理工科大学生从教科书的教学中直接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的机会比文科生相对较少.自然学科的教材一般只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内涵,不像文科教材那样,或多或少都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因此,必须通过其他的媒体作用,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开辟适合于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学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思想政治的主动性.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主动地设计思想政治工作方案,主动地确立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主动地安排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 工作的活动,有时还要主动地面对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方式,向他们灌输政治思想理论.要用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尤其是我们的任课教师,要利用上课的机会,尽量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于其中,力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师,至少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增强他们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因为理工科大学生是学自然科学的,教科书中没有政治思想理论教育,就忽视了对他们教育的主动性.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师和政治思想工作者怎样去主动把握而已.(4)以理为主,文理兼通.“读史使人睿智”.在抓好专业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健全他们的知识体系.这样,可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鉴别是非、分清美丑的能力,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第五篇: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附属中专 刘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总书记勉励青年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时代内涵,为高校深化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辅导员需要深入思考,选准主题,以励志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高度”、以诚信教育稳守学生“行为尺度”、以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心灵温度”,不断增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新特点与德育工作新挑战

1.价值观多元,功利化倾向明显

“90后”大学生自幼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得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广泛,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新鲜话题,对各种舆论观点司空见惯,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但受社会一些不良环境影响,也呈现出追求物质享受、看重经济利益、价值选择趋于功利的特征。青岛大学张瑛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3的受访学生选择把“享受生活”“赚到大钱”作为人生最大的成功价值。“白富美”“土豪”等流行词汇的膨胀式传播就印证了这些特点。

2.崇尚个体价值,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弱

“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渴望关注、追逐个性、敢于公开表达意见诉求等特点,普遍运用微博、人人网等SNS社交平台和微信等IM软件随时随地表达观点。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存在明显 “以自我为中心” 的主张,注重个体价值,崇尚个人自由,关注个人感受而容易忽视他人意见,对传统的大学班级、年级等集体归属感有所降低,协作能力较差。

3.心理较为敏感脆弱,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足

“90后”大学生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一代,也是“网络一代”。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业上或者生活上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茫然、愤怒或逃避等不良状态。特别是长期依赖网络生存,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成为难题。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咨询中比例最高,达到18.3%,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上述新特点的出现和网络环境下社会价值观念纷繁复杂的新形势,都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在德育主题上,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丰富时代内涵、尊重“90后”大学生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多接地气,避免“高高在上”“虚无缥缈”。二是在德育手段上,单向、生硬的灌输说教方法已无法产生有效影响力,强调互动、体验、分享式的新型教育手段需要尽快普及。三是在德育载体上,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流行时尚元素特别是新媒体都应当得到广泛应用,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抓住”学生心理。四是在德育内容上,针对网络“谣言”“真相”“揭秘”一类容易扰乱大学生思想的信息,应当坚定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向,深入挖掘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深度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用“精品”抵制“糟粕”。

加强励志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高度”

1.励志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方向,实干奋斗成就人生精彩业绩。“励志”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激励心志, 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90%。由此可见,以立志成才、矢志奋斗为主题的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之钙”。可以说,励志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2.大学生“志力”不足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开始盛行,部分媒体为赚取点击率对“官二代”“富二代”等现象过度报道,助长不良风气蔓延,使得大学生群体出现严重“志力”不足、志向迷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奋斗精神缺失,部分大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即开始产生自我放松、享受生活、“混个毕业证”的心态,在大学沉迷网络游戏、娱乐话题,自诩为“学渣”“吃货”,生活作息混乱,失去了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劲头。二是思想素养不高,部分大学生自私自利倾向严重,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忽略了自主劳动价值,而习惯用拉关系、走后门等进行不良竞争;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追求,思想不够健康,热衷于一些低级趣味的事物。三是心理问题高发,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已从20 世纪80 年代的23%、90 年代的25%,跃升至近年来的30%以上,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杀率也越高。意志薄弱、不堪压力、情绪不稳定、消极悲观等问题日益凸显。

3.开展“90后”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

目前,高校励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仍比较单一,多停留在读书、讲座和一般性号召层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往往存在滞后性,忙于应付“危机”而疏于畅通“源头”,加之市场营销学、成功学兴起对“励志”概念的泛化、形式化、庸俗化影响,使大学校园的“励志土壤”贫瘠。基于这些问题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励志教育应从“顶天、立地、指南、正骨”四个方面深化创新。“顶天”就是赋予励志教育时代内涵,增强引领性和感召力。当前要以“中国梦”统领励志教育主题,引导大学生把大学梦、专业梦、成长梦与中国梦紧密融合,通过主题班团会、演讲比赛、网络微记录等方式讲梦想、秀梦想、晒梦想,汇聚励志正能量。“立地”就是把励志教育与学业、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新生适应教育、优良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举办基础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素质能力竞赛,使大学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成功靠本领实现的观念,不断丰富学识和才干。“指南”就是树立生动的励志榜样。抓住大学生喜爱“追星”、乐于模仿的特点,发掘学校名师、杰出校友、青年创业者、投身基层一线毕业生等各类优秀群体的成长故事,通过报告会、分享会、人物访谈、“1+1”导师帮扶等方式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树立目标。“正骨”就是培养励志骨干团队。将学业成绩拔尖、创新能力突出、担任校院主要学生干部和品行端正、广受师生认可的优秀学生以团队方式组织起来,开展“先锋引领”和“学长引航”活动,以点带面,形成声势,营造朋辈激励、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加强诚信教育,稳守学生“行为尺度”

1.诚信教育的内涵和发展阶段

“人无信不立”。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诚信教育的内涵集中表现在忠诚于革命理想信念、“五讲四美”的优良品德和服从国家毕业分配的大局意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高校诚信教育也逐步向考试诚信、个人信用诚信和网络行为诚信等内涵发展。近年来,包含“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建立,高校诚信教育内涵也与时俱进,向着学术研究、人际交往、就业选择、消费方式和“自媒体”平台意见表达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化。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诚信危机出现频发和泛化趋势,给尚处于思想意识不成熟期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大学校园诚信危机频发:一是以论文抄袭为代表的学术诚信问题,部分学生通过信息量庞大的网络平台轻而易举“拼接”课程论文甚至是毕业论文、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对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的认识停留在肤浅层面。二是以骗取和拖欠助学贷款为代表的经济诚信问题,部分学生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常以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为由不按时还款。一项调研显示,高达18.3%的学生不准备按时还贷,69.6%的学生对于拖欠助学贷款的行为表示“可以理解”。而据某银行统计,在贷款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贷款学生去向的高达45%,逾期未归还贷款率达40% 以上。三是以发布虚假信息获利为代表的网络诚信问题,活跃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因侥幸心理、猎奇心理作祟,容易出现盗取游戏账号、转发谣言和其他不良信息、敲诈“淘宝”商家等行为,这类情况虽数量不多,但随着互联网开放性的加深有增长趋势,值得关注和警惕。

3.开展“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网络环境全面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背景下,高校诚信教育亟需做到宣传、管理和惩戒“三管齐下”,标本兼治,着眼长效。一是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充分运用社交网络、话剧、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对校园诚信概念的解读和诚信危机事件后果的警示;开展师德标兵、“诚信之星”评选和事迹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化诚信教育教学课程,不断丰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诚信教育的理论深度,使诚信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全覆盖,并入脑入心。二是健全制度管理体系,结合新问题制订大学生诚信规范特别是网络诚信具体要求,约束学生的言论及行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记录档案和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纳入统一的社会诚信体系,使诚信表现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对社会公益服务的享有权密切相关,用“他律”促进学生“自律”。三是强化监管约束力度,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骗取贷款、散播谣言等行为从严监督、从严处理,综合运用校规校纪、国家法律提高触犯诚信底线的“风险”和“成本”;在评奖评优等活动中进行“诚信答辩”、用诚信一票否决制倒逼学生守牢诚信底线。

加强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心灵温度”

1.感恩教育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意识是为人处世的起点,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是一个人品行修养的集中体现。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深刻转型、分歧增多、矛盾激发的特定背景下,高校能否坚守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用触动心灵的教育不断唤醒学生情感,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胸怀感恩、乐善好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情感“冷漠”的表现

概括来讲,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个体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关系上。一是与父母沟通存在障碍,许多大学生与父母电话的主题基本是索要生活费,问候与交流话题较少。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9%的大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其中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二是与教师、同学交流信任不足,电脑和互联网在大学宿舍的普及在方便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造成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在网上“热聊”,却与身边老师、同学缺乏面对面沟通,甚至同宿舍的也依靠手机短信、QQ交流,师生友情得不到健康发展,感恩意识也就无从谈起。三是对社会缺乏回馈精神,许多大学生生长在“6+1”式的家庭环境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获得而不善回馈,对社会不公正现象表现较为愤慨,但往往抱怨居多,思考自身责任较少。

3.开展“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在考评学生方式上,仍停留在考试、评分、排名等指标化层面,客观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和功利化思想。加之高校扩招以来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质量均大打折扣。当前,高校应站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格”的高度,着力做好感恩认知、感恩养成、感恩实践三个环节教育。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感恩节”“母亲节”等国际性节日,大力宣传感恩精神内涵和典型人物事迹,使学生内心得到温暖。二是创新手段,引导学生塑造自觉的感恩养成。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家长信、祝福视频录制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开展奖助学金评选公开答辩、公开展示,组织获奖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实现励志与感恩的共融。发挥学生社团、网络交流小组的主动性,形成浓厚的自我感恩教育氛围。三是拓宽平台,引导学生投身积极的感恩实践。深入挖掘学校人文传统和社会组织资源,探索建立覆盖校内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在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过程中将感恩意识内化为自觉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共同构成大学德育的核心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大学生群体,高校德育工作惟有与时俱进、常抓常新,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