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文化作业
一、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与特点 形式: 形式:
1、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形式主要有:巡狩、游畋、观光、游娱、托志、泻忧等;
2、秦汉时期的旅游形式主要有:帝王外出巡游、学者墨士外出考察、.“丝绸之路” 的开辟、海上旅行;
3、中世纪时代的旅游形式主要有:士人漫游兴起、宗教旅游盛行、国际旅游的发展;
4、明清时期的旅游游形式主要有:航海旅行和旅游、活跃的国内旅游等。特点: 特点: 1.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个人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 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2.国内旅行家多以学术考察旅行为主,是在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影响 下进行的。3.古代旅游活动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处于安定、强盛的时候,旅游活动就特别活跃,反之,便一蹶不振。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旅游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4.国际旅游以政治交往(如互派使者)、宗教求法和经商贸易等形式为主。游程比较艰 险,历时比较长。游历的成果多以“游记”“见闻”等题材出现。、5.旅游基本上停留在旅行的阶段,与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旅游业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某些私立旅馆业和观光业,已具有初级旅游业的雏形性质。
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 分类:(1)人物景观,包括古代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历史遗迹和遗址、现代知 名建筑物和纪念地等。(2)文化传统有民族思想文化、民族艺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传统手工艺、民 俗及风土民情等;(3)体育和娱乐文化。如旅游公园等。(4)饮食、旅游和购物。特点: 特点:(1)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用其智能资源,在劳动和改造中不断积累的结果和结晶;(2)人文旅游资源往往是同自然景观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衬托,共同形成较有吸引 力的旅游资源;(3)人文旅游资源具有难以再生的特点。
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种类及开发优势
1、历朝古都类:以古代都城历史遗存、古都风貌和人文名胜为特点的城市。这类城市作 为中国古代都城时间长,影响大,诸如宫殿、祭坛、寺庙、陵墓、园圃以及城墙等皇家 建构筑物都集中于此,规模较大,气势恢宏。南京就是此类典型。
2、传统园林风貌类:具有相对完整的保存了某段时期或几个时期沉淀下来的园林风貌 为特点的城市。这类城市园林众多、级别较高、保护极其完整,游客赴园林游览往往惊 叹其鬼斧神工之造诣,沉醉其天人合一之意境。苏州
、扬州就是此类典型。
3、风景名胜类:自然环境对城市特色起决定性作用,民居、街道、桥梁、码头等反映 古代建筑科技结晶的建构筑物应有尽有。这类城市风景秀丽,古代城市风貌保存相对完 好,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重要特征。镇江、常熟、无锡就是此类典型。
4、一般古迹类:历史悠久、文化延续性强,但是由于不具备上述三类城市的明显特点 而受到忽视,城市内大量的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具有一定影响的历
史古迹分布较分散,难以统一整合资源。此类城市古迹种类众多,但中心不突出,保护 价值相对不够,散、乱、小、杂是这类城市的主要特点。南通、徐州、淮安就是此类典 型。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类型: 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 山水园两大类型。(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大 类型。特征: 特征:(1)本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
五、古典园林中造园要素所起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山、水、动植物、建筑和匾额、楹联与刻石等五 个方面。山景是园林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水景是园林景观的脉络;动植物(特别是 花木)为园林景观的肤貌,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景观要素的链带;建筑则起着联系人文景 观和自然景观的媒介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象征;匾额、楹联与刻石 则为园林风景的画龙点睛之处,为园中的景点增加诗情画意。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堆 砌设置,而是各得其章法,通过园林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造园者的情怀。中国烹饪的特点及汉族 汉族地方风味菜
六、中国烹饪的特点及汉族地方风味菜 特点: 其主要特点就是表现为以 特点 中国烹饪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味的享受为核心、以饮食养生为目的的和谐与统一。汉族地方风味菜: 汉族地方风味菜(1)川菜:“水煮牛肉”、“碧绿虾仁”,“鲜花豆腐”,“干蒸黄鱼”,“鱼香 肉丝”,“开水白菜”,“鱼香茄子”等。(2)鲁菜:“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 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3)粤菜:“椰盅海皇”、“三色龙虾”、“荔枝虾球”、“兰度鸭脯”、“金龙 烤乳猪”、“京华玉树鸡”和“糖醋咕噜肉”等。(4)淮扬菜: “爆目鱼花”、“翠珠鱼花”、“沙锅豆腐”、“三丝燕菜
第二篇:旅游文化作业
游黄埔军校
我是跟着我们班一起去的黄埔军校,经过漫长的车程我们来到黄埔军校。有别与现代的建筑,黄埔军校充满古老的民国气息。
在门口正中央有一块匾,上书“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门的两旁则写着孙中山的两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对面就是珠江,水面宽阔,上面有轮船经过。我们先一起照相,然后才进入这所著名军事学校。
一楼现在已经被改变成军事纪念馆,进入馆中可以看到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黄埔军校承载着对革命未来的希望。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对于北伐战争,馆中也展示了不少图片,主要分三个部分:挥师北伐,势在必发;北伐先锋,名扬天下;统一中国,彪炳史册。
如果说一楼的那些陈旧的物件,熟悉的画面和人物的面孔让人彷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当年,那么二楼的那些房舍、办公室、学员宿舍等就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当时的军队生活。你可以想象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子里要住60人?想象大多数的学生要住在草棚?就连校长的办公室也是非常简陋的?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这次游览让我心情激昂,似乎我们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为了革命努力奋斗,那么多从黄埔军校毕业的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为革命事业而献身,让我们为之骄傲﹑敬仰。似乎还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面对革命从容﹑积极的态度,彼此依靠鼓励,共同前进,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情景。我觉得那个年代很多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而成为知己,比我们现在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多一些什么,哪怕是毛泽东主席与蒋介石。
我深刻感受到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她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那个年代英雄辈出,那我们又能做出怎样一份事业呢?就像毛主席说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也应该学习先辈革命精神,努力拼搏奋斗。
这次游览收获颇多,希望大家可以共勉,不负青春好年华。
第三篇:《旅游文化》游记作业
我的七星岩、鼎湖山之旅
12电子信息工程
张伟槟
201231190425
没上大学之前我就已经记住了七星岩和鼎湖山这两个广东著名景点,不过那个时候也仅仅是知道这两个地方的存在,因为初中时玩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时刚好有两个游戏服务区就叫七星岩和鼎湖山,所以这也就驱使着我大学一定要好好的去到七星岩和鼎湖山。
在我大三期末考完试的时候,也就是202_年1月的时候,我拉上了我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出发前往肇庆。我一直觉得旅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旅游前锻炼了你对信息搜集的能力、以及在吃喝住行上当有多方案时的考虑和权衡,在旅游时你可以欣赏好不一样的山水风光以及特色的美食,还可以增进和朋友们的感情。以下我就写一下七星岩、鼎湖山之旅的过程简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小攻略总结。
首先,在时间的选择上,我觉得最后避开寒暑假以及节假日等高峰期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七星岩和鼎湖山主要是山水之旅,当人少的时候你的旅游体验肯定是会不一样,而且会少了很多的商业化,那个时候我们刚考完试别人还没放假,此时你在景区中你会觉得无忧无虑,仿佛融入了山水一般,就连和朋友们说话的声音都可以在山谷中回响。其次,在交通的选择以及两天游的路线规划上,我比较建议火车出行,不仅票价只需要16.5元,一个多钟就可以到达,每次坐火车我总喜欢坐在窗边看着美美的景物都我身边快速穿过,之后脑海里就会边想着这是哪里哪里了,然后再百度地图查一查,后来多次这样子过后你会发现你对地理的的了解更多了。选择火车的另外一个理由时肇庆火车站附近就是七星岩了,那样从广州8点出发,到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吃个午餐之后一整天就在七星岩里面了。还有一个让我很印象深刻的肇庆交通,那就是公车基本都是在6点半就已经是末班车了的,同时的士也很少,所以差不多玩到下午就要控制一下时间了,之后公车到鼎湖山附近事先预定的酒店(公车方便即可,不然靠近景区附近的房费贵),同时开始晚餐,这样又方便了隔天的行程。在旅游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即使事先再赶,心里也要有大概的一个路线和规划,这样会让你的旅途省了很多时间,体验也会更加不一样。
第一天坐上了8点多的火车,接近中午的时候我去到了七星岩。进入七星岩之后就开始沉醉在那山水之中,人很少,空气很好。七星岩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此次一来发现还确实是名不虚传,我还专门去百度一一下为什么叫七星岩,原来七岩是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坡岩。峰岩陡立峻峭,妖娆多姿,好像点缀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故称七星岩。亲身去好好逛了一下,发现岩石、湖水、山完美的融合在一块,特别是岩石的形状各不相一,摩岩石刻,史迹众多,历史悠久,雕刻刀功,令人叹为观止,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看到这样的山水,我喜欢放慢自己的脚步,走走回头忘忘,用眼睛记录这样的美景,之后考试的烦恼都不会再有,感觉就像充了电一样的有能量。
在七星岩旅途之中,除了各种湖水和岩石首先让我印象深刻之外,还有很多小细节和小故事都让我觉得很有趣,很不同类型的小故事,有两棵树用红线缠绕在一块,在旁边有一个牌子会介绍这两棵树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缠绕并且相互扶持在一块生存直到现在,这样的小故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受影响,感觉旅途有时就像一趟实用的课堂,你会看到很多的过去并且不断的总结,无论是古人在岩石上的字迹给我们的启示、寺庙里庄重祥和真诚的宗教信仰以及普通的两棵树给你的婚恋观影响,我都会觉得很知足,有思考有收获就够了。这就是七星岩给我的旅途的意义,不只是山水岩石美食让我放松充电重新开始,更多的是在旅途中通过不同的介绍了解到不同的信仰以及小故事带给你的影响。
第一天的6点前我们就趁着公交还没末班车前往靠近鼎湖山的地方,也不会特别近,这样酒店住宿费不贵,只要有公交直达鼎湖山即可,去相对人烟密集一些的会比较好,因为这样就是美食汇聚的地方。说到美食,一定要尝试以下肇庆的蒸裹粽、山水豆腐花以及当地的各种做法的鸡肉,特别是茶油鸡让我觉得相当的值得一尝。
第二天我们一早就起床前往鼎湖山,记得带上学生证,这样买门票的时候有优惠,同时如果行李多的话建议放在鼎湖山门口,那里有一个借放处,这样你爬山就轻松自在很多。第一印象是拿到了鼎湖山的一个介绍以及景区地图,没出发前我对鼎湖山的印象就是有一个大大的鼎,同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后来在宣传册上了解到,由于鼎湖山枝繁叶茂,负离子含量之高,也因此被誉为“天然氧气库”。一早去的话就觉得空气更非常的好,没多久就终于看到了以前只有在朋友圈或者宣传册中的照片,鼎湖山标志性的瀑布,不得不感慨在广东见到类似这样子的瀑布还是第一次,一个大的瀑布下面,大概有70多米,下面有一个水潭,(旁边还有孙中山游泳池)挤满了雀跃、兴奋、的游客。鼎湖山基本都是与水同行,一路上人文雕琢的的痕迹很明显,爬山一路上虽然很累,但总有各种中间休息的亭子可以休息,同时还有一些小店,建议休息一下,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的山水豆腐花再重启启程。鼎湖山里面的双虹飞堑和蝴蝶谷是一定要去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碧绿的湖水,四围青山环绕,中间一个弯弯的碧水潭,一座四孔石桥横跨在水潭上,水的绿绿的,桥是古朴的,站在桥上,你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那景色!碧绿的潭水,似乎有魔力一般。虽然爬了2个多钟还没看到鼎湖山的鼎,看着地图最后终于来到了鼎湖山的标志性大鼎,忍不住跟它合照了一张。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么大的鼎旁边跟同学一起说好下学期以及大四怎么样子的规划,互相监督,之后说一言九鼎,瞬间觉得这话确实有分量,说到一定要做到。
这次旅途,让我觉得性价比相当的高,去到了初中时就好奇的两个地方,看一看山水、爬一爬山、品尝当地的美食、与好友相聚,我一直觉得,旅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多见识到很多东西,也可以锻炼你为人处世的能力,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一走,开拓一下视野。
第四篇: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作业
学院:资老师:顾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姓名:付
环 学 院
老 师
2011162177 林
学科:云南民族旅游文化
美丽的雨林之地——西双版纳
引言:
早期人们对热带雨林的认识,来自于15、16世纪欧洲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们对热带雨林离奇古怪、玄妙莫测的描述。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到处是从未见过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巨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会运动的植物等各种奇花异果、自然奇观,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的珍禽猛兽、蚊虫蛭蛇,令人毛骨耸然的怪声和土人与野兽搏斗时的嚎叫,让欧洲探险家和航海家们不寒而栗,惊恐之觉油然而起。这些无法做出的解释,使得热带雨林被罩上了一层原古、神秘、令人着迷而又恐惧的面纱。
直到十九世纪,科学家才把这类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年降雨量介于2 000mm至4 000mm之间,高温、高湿、多雨,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湿热气候区的常绿高大森林植被称为热带雨林。您想了解雨林吗?您想体验雨林吗?
请跟我来,加入这新奇刺激的雨林之旅吧!
(一)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距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傣族是主体民族。
西双版纳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邻近,6条公路通向境外,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我国进 入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双版纳正以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神奇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光、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顺当的跨境出国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历史文化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拉祜族的“拉祜扩”、瑶族的“盘王节”、基诺族的“特懋克”等民族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和民居建筑,反映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地区以傣族人为主要民族,所以西双版纳的文化受傣族文化的深深影
响。傣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是傣族文字、傣族年历以及与傣族有关的历史著作最为出名。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传说、诗歌等艺术创作记录在树叶、石头上,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些历史遗迹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不可不说的还有一个就是傣族的音乐有人说,每一首傣族音乐都蕴藏着独特的神话传说以及美好祝愿,虽然我们听不懂音乐的内容,可是傣乐的曲调却是很迷人的。
西双版纳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木板画是选用上等木头,加上优质的板底,运用各种方法做成的一种木质艺术品,可以用来装饰家居,佩戴等。与木头有关的还有木雕和根雕,西双版纳的木雕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这里的木头是用热带雨林里面的木头,时间久远,木质细腻。此外,西双版纳还有黑陶、蝴蝶为主题的装饰品等。
西双版纳这里有很多历史传说,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说,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泼水节的传说了,泼水节的由来是因为通过泼水来把鬼神赶走,以保平安。
竹楼,傣族姑娘,泼水节,是我对西双版纳的初印象。高大的芭蕉树,热带雨林的小气候,雨后有些潮湿,但是周围一直是一片新绿,有些温热,凤尾竹郁郁葱葱,我想这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传统文化,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的温度和气息。
(三)自然资源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优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多雨,静风少寒,干湿季分明。年均气温18°C至21°C,降雨1100mm至1900mm,全年日照时数1700到2300小时。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全倾斜迭降,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深度切割的高原地貌形态。州内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477米,具有山区和坝区的明显区别。全州面积2868.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占95%,坝区面积占4%,水域面积占1%。万亩以上面积的坝区23个。有耕地163.4万亩,占总面积的5.7%。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2%,有800多万亩热带雨林,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402万亩,是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热带雨林。州内植物和动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5和1/4,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存”之美称,已列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
(四)美食文化
首先要介绍的是一种水果,芒果,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肯定知道芒果无非就是成熟后十分甜美,殊不知当地人还有另一种吃法。就是在芒果还十分青瑟的时候,大约拳头大小,把把皮剥掉,切成条状,蘸着调制的佐料吃,酸酸的芒果味加上辣椒的辣味,十分香脆,让人吃后觉得非常过瘾。除此之外,西双版纳的酸笋煮鱼也很地道。嫩笋腌制后,炒一会儿,加水,水开后放入鱼,再煮鱼,一道酸笋煮鱼就做好了。笋的清香味加上鱼的鲜香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人回味无穷。香竹饭也极具傣族特色,以糯香出名。强烈推荐一下香茅草烤鱼,操的芬芳味以及烤制的鱼香味,都让人垂涎欲滴。
菠萝饭、香竹饭、炸青苔、炸牛皮、香茅草烤鱼、烤鸡等都是地道的美味,不仅飘香诱人,而且菜的颜色也很养眼—菠萝饭由紫色的黑糯米加金黄的菠萝做成,牛皮是浅黄色的,晶莹剔透。至于烤鱼和烤鸡,那外酥里嫩的外观仅用眼睛就“品
尝”得到了。
傣味菜肴味道以酸、辣、香为特色,也许这里常年湿气重吧,辣椒的特殊驱寒除湿功效就成了消除湿气的好办法。不过傣菜里的辣味并不浓烈,没有辣到举不起筷子的地步,而是作为交响乐里的一个小章节,既配合了主题又不喧宾夺主。
傣家人做菜的原料主要来自热带丛林,树叶、花朵、根茎提供了必要的维生素,麂子、竹鼠等野味则可补充蛋白质。如果抱着吃稀奇、吃古怪的心理,不妨试试藏在竹节中的虫子、野生蜂的幼虫。这不仅是对胃口的考验,更是对胆量的锻炼,估计这以后就没有你不敢吃的昆虫了。它制作的过程非常方便,主要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辅以香茅草、野芫荽等本地才有的作料,产生的特殊香气非同寻常。
傣家人做菜可谓不拘一格,煮饭用香竹筒来煮,煮熟的饭带着竹筒特殊的香气。需要烧烤的菜肴也不一定用锅具,而可以用芭蕉叶包好,直接放到火上去烤。在别的民族那里可能是边角废料的动物血液、内脏等,傣家人却可以把它加工得有滋有味。
(五)景点
西双版纳的著名景点: 野象谷 曼飞龙佛塔 橄榄坝 独树成林 热带植物园 曼典瀑布 打洛江风光 春欢公园 易武古镇 周总理纪念碑 孔雀湖 水井塔 茶树王 曼斗民俗活动村 泼水节观礼台 曼飞龙水库 空中走廊 白象湖 勐养象形树 民族风情园 曼景兰旅游一条街 允景洪 曼阁佛寺 景真八角亭 澜沧江风光 茶马古道风景区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漫湾——哀劳山风景区 沧源佤山 沧源崖画 广允缅寺 基诺山 景谷勐卧佛寺双塔
参考文献:
西双版纳温湿状况及其舒适性评价--《山地学报》1998年04期; 《西双版纳发展论》,黄映玲,云南大学出版社202_-5-1;
西双版纳.勐巴拉娜市民族文化丛书(全套14册)_蓝岭香柏网; 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导游/袁杰/云南人民出版社/图书音像,图书;
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国际研讨会西双版纳会议论文集;
征鹏,杨能胜.新编西双版纳风物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6;
关传友.论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_(4);
勐海县民族事务委员编,西双版纳哈尼族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27; 何斯强.傣族文化中的稻和竹.思想战线, 1990(5)。
第五篇:旅游文化
旅 游 文 化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老师:
饮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旅游资源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饮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洗礼,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 “食”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素来为中外游客所关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游程中因为美食而诗性大发,留下传世佳作。旅游离不开美食,它们互为花叶,相得益彰。目前,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旅游消费中更是高居首位。如何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开拓城乡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推动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中华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积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华饮食文化可追根溯源至夏商时期。千百年来,这一“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沉淀,饮食与文化早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密不可分。饮食体现了中国文化,文化反映着中国的饮食。从周朝“王宴八珍”到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把酒问青天”,再到清朝宫廷的“满汉全席”..一部中华饮食文化史,无处不闪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璀璨光辉。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 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风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中华饮食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地方风味各异。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
来,中华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湘菜、粤菜、闽菜、鲁菜、川菜、浙菜、苏菜和徽菜,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长河中,八大菜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特色也各有千秋。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2)民族特色浓郁。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曾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菜肴风味流派,主要有清真菜、蒙古族菜、满族菜、朝鲜菜等。各民族的饮食多与气候有关,居住在高寒地区的民族喜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居住在亚热带地区的爱吃酸味的食物,居住在潮湿地区的,常吃辛辣的食物。从具体食物方面来讲,各个民族都有一些独特的风味食品。例如,苗族、侗族、土家族的酸菜、酸肉、酸鱼,彝族的疙瘩饭、坨坨肉,瑶族的粽粑、油茶,纳西族、普米族的琵琶肉,怒族的“侠辣”,傣族的油炸青苔、香茅草烤鱼、香竹糯米饭等。
(3)讲究饮食的美感。我国饮食讲究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注意食物色、香、味、形的协调一致,在烹饪的时候讲究选料、刀功、火候、烹调技法和调味。如苏州松鹤楼著名的“松鼠桂鱼”,巨口细鳞,骨刺少,皮厚肉紧,质白鲜嫩,炸好后即刻上桌,浇卤汁时“吱吱”作响,恰如松鼠在欢笑,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美食配美器。我国饮食不但讲求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
常重视饮食器具的美。色、香、味、形、器是我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五个方面。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我国饮食器具用料种类非常丰富,除了陶、瓷、金、银、铜、漆器以外,还有竹、锡、紫木、象牙、犀角等物。这些饮食器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琴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诗情画意,无所不包,给食者以视觉享受。美食配美器,相得益彰。
(5)注重情趣。我国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品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质量、营养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致的要求,立意新颖,风趣盎然。
(6)食医结合。我国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7)四季有别。我国一直遵循按季节调配饮食、调味配菜。冬则味醇浓厚, 夏则清淡凉爽。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各种蔬菜更是四时更新,适时而食。
(8)酒文化与茶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明珠。茶酒自古以来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艺术化,它们不仅仅是饮料,而是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分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发展的综合反映。人们常谓“茶新酒陈”,也就是说新茶和陈酒能给饮者更多的美的享受,间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精神需求。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资源。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合理开发旅游饮食,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益处,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游览观光,不仅要有修理的自然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遗迹,还要有独特的风味饮食,我国各地因习俗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味饮食,这些风味饮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千秋,也是每个地方开发旅游必须重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