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要屏弃灌输式(接受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全新学习理念。目前大多老师开始积极转变角色和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动口、动手、动脑。注意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使课堂形式多样化,科学化,具有创造性。真正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呢?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新课程所选的材料贴近生活。如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同学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课标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中的一种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只有认真领会其内涵,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初一上学期第四章,研究《图形认识初步》的主题图是北京的奥林匹克会图。其中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占地约113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可容纳9万观众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14个比赛场馆和奥运村等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建筑施工时怎样拉出直的参照线?怎样用平面图表现一个庭院的设计?怎样制作一个五角星?怎样设计一个产品包装盒„„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更多的图形知识。在这一章内,我们将走进更加丰富奇妙的图形,让同学们带着思维的翅膀遨游。通过主题突的识别各种图形,学生们自己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同学们观察,点、线、面的不同。继而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辨认各种各样的体。找到圆柱与棱柱的区分。圆柱与棱柱的不同„„辨认面有平面、曲面之分„„所有这些只要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自己有能力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起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效果
在学习初二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章时,充分让学生自主
探究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动手做一做,剪一剪,把剪下的三角形放在原三角形上,如果完全重合,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反之,则不是。同学们操作过程也不困难,问题就出现在对判定方法的理解上。如,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如1已知:如图。AB=AD,ACAE,∠BAD=∠CAE
求证:BC=DE
有的同学不明就理,直接写成:
证明:在⊿ABC与⊿ADE中∠BAD=∠CAEABC≌⊿ADE(SAS)
实际上,这位同学没有正确运用数学知识,也就是没有深刻领悟夹角与两边的关系。夹角也必须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同时夹这个角的两边必须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
正确的证明应该在前面在添加一个小小的推理。A
∵∠BAD=∠EAC
∴∠BAD+∠DAC=∠EAC+∠DACB
即:∠BAC=∠DAE
在△ABC与△ADE中
∠BAC=∠∴△ABC≌△ADEC∴BC=DE
对于初学者,作为老师,一定要充分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让同学们从中获取有用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推向更高的台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做重点点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说不来”的,教师就先示范一下,学生“道不明”的教室就“点拨”。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学生能举例的,教师就延伸拓展„„这样让课堂火起来。
2、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学习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确定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关键是让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
比如,在研究初一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的内容教学中,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同学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节目、人数》调查内容包括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列表统计汇总。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为了描述数据,同学们采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体现。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同学们对这一节内容统计调查,有了全面的了解。知识的调查的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涉及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通过亲自动手很容易掌握了教材内容。
而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则需要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然后再从理论上进行严格证明,这是第一次引导学生作理论上的证明。需要有条理,无漏洞,针对这一节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合作、探究,引出辅导线后,让学生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3.针对不同的人,给予的评价不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重要的,但不能只靠口头表扬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点,并采用各种激励方式加以评价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这需要多了解学生,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有的放矢。
4.做完一道题后,多进行举一反三。
“熟能生巧”是我国的教育古训,已成为我国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途径,教师采取让学生反复做题的策略,靠“反复训练、强化记忆、熟能生巧形成能力”
我们不反对“让学生多做题”,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单纯做题”层面上的“题海战术”,特别是中考复习阶段,排山倒海式的中考模拟题,会造成教师和学生身心疲惫,建议尽量不采用“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回顾”,构建知识网络,多进行解题实践活动,积累解题经验。
最后,要全方位进行学习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当学完一章的内容或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总之,让学生管理自己,在快乐中成长,做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撰稿 老僧堂镇中学 姓名:钱东华 审核 褚思芳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第三篇: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
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繁琐而细致,如果只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必定是首尾不能相顾。因此,培养班级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班级管理自主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班级管理自主化就是指加强小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自己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从而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管理境界。
记得那时师范毕业初踏讲台时,面对着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我就想: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期,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学生活中,年轻的我,有一些成功的体会,也有一些理性的思考。我认为,为了他们的成长,做他们的好朋友、做他们的好“学生”与做他们的好老师一样重要。
一、扶着孩子做主人
我毕业一直教高年级,但在2008年我接手了二年级,并且当班主任包班,我对于刚教低年级没什么经验,而且一想到我需要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需要全管就觉的无从下手。
经过思考我认识到,如果班级的有效管理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学风的浓淡,班干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决定先在班干部身上着手,为自己提出了“扶着孩子做主人”的工作思想,并拟定了工作计划。在开学两周后,我把中队委和小队委的职务名称统统写在了黑板的左上角,无记名投票,根据自己的标准选自己的干部,这是让大家产生主人翁意识的第一步。很快雄赳赳气昂昂的小干部们选出来了,我告诉他们,这可不是戴个标志
牌那么简单,凡是有为班集体抹黑的,将一票否决无条件进入干部队伍,并提出两周考察时间。让小干部产生“忧患意识”,这是走向主人翁的第二步。两周过去了,我开始给干部们进行细致的分工,并陪着他们开展了几周的工作。我教卫生委员如何合理安排清洁;教学习委员怎样组织早读;教小组长如何收发作业本。教时手把手,干时放手干。发现漏洞,马上补,发现错误,马上改,因为分工细致,小干部任务明确,所以,他们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基本上能独立开展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干部的积极性感染着同学们,榜样的作用激励着同学们。这一来,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高涨。上课时讲话的,没了;下课抢擦黑板的,多了;课间疯打的,少了;满地废纸和铅笔屑,看不见了。大家你帮助我,我监督你,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小干部们的工作也得心应手。经过大家的努力,我班获得了“济南市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但在升入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两个二年级合成了一个班,这样一来两个班彼此不和睦,经常吵架,而且那个班的成绩不是很好,而且有很多坏习惯比如不做作业,没有纪律性等,这样一来班级陷入了一片混乱中,怎么办?首先我决定在小组内让他们融合,有意识的让两个班的同学一个小组,讨论问题。上体育课时尽量打破一班和一班玩,二班和二班玩的局面,大家一起做游戏,让学生之间培养起友谊来。接着开展“做朋友”活动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一起做学习做作业,把成绩提上来。在班级气氛逐渐融洽之际班会时间,开展了“争做班级小主人”的主题队会,让同学们讨论了“怎样才算班级的小主人”这个问题,使大家有了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孩子们通过讨论知道了,要当小主人,其实并不难,做任何事的时候,多想想集体,想想大家,就成了。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我们班出
现了赶、帮、超的局面,纪律不仅好转,成绩也很快提上来。
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只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班集体,怎样让孩子更好地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这将是我不懈探索和追求的课题。
二、做个好朋友——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学生。
年轻的我,在学生眼里就是他们的大姐姐,我也愿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愿意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学生叽叽喳喳地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听,久而久之,我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但我总觉得我和孩子们之间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儿说不出来感觉,孩子们的眼神里总是在渴望着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在口试时候,我与一位考生进行英语对话,其中发生很多趣事,如那考生听不懂考官的问题,眼瞪瞪地看着我等等。我把这件事告诉学生,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在不停地问:“老师那考生为什么不会呀?”“考官有什么表情呀?”“你有没有告诉他答案呀?”一连串的问题,我恍然大悟:我希望了解学生,学生也在渴望了解我呀!朋友,需要相互了解。从那以后,无论我遇到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我总喜欢与他们分享,他们也总爱跟着我问个不停,我们真正交上了知心朋友而每次交谈过后,我知道了他们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为我及时引导与教育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记得去年临近期末考试时,我扁桃体发炎流脓了,疼得不敢说话,医生说住院割了吧。可是我想到我班里那几十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我说:算了,等考完试再说吧。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知道了我嗓子说不出话,都特别的懂事,不让我操心,每天都给我桌子上冷好一杯水,上我抽屉里放药……这些琐碎的细节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很感动。我深刻认识到只要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
三、家访——与家长沟通的手段。
学生魏峰,经常性不完成作业,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原因之一是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而该生的学习自制力较差,因此经常不完成作业,成绩不理想,找到病因,就好治疗。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与家长深入谈论了学生的学习问题。该生家长也对孩子的学习深感焦急,表示今后不管多心,一定抽一个人在家督促学生学习。我将每天的知识重难点,以联系卡的形式写给家长,家长根据联系卡,督促学生学习。我也利用课余时间,给该生补习所学的知识。通过这半年的观察,该生进步颇大,不仅能及时完成作业,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对学生进行说服而不要说教。
很多教师都认同在批评说服时,应以表扬为辅,这样,学生会以积极的情绪去接受批评。我想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有时也可采用较相反的方法。有时,教师当众发火的批评在某些学生身上更为有用,也许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更为深刻。记得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多次玩东西,我看了他几眼,他也知道老师暗示收住,可仍未收住。我便火了,走过去收了他玩的东西,大声说:“我一连看了你几眼,你仍玩东西,不认真听讲,你心里有课堂纪律吗?有老师吗?”学生一时静下,我也收住,继续上课。中午,我把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上课时玩东西,对不对?老师很相信你能改正,可望了你几次你都没收住,老师才发火。相比而言,是老师尊重你一些还是你更尊重老师一些?”之后,该生招呼老师更热情了,也较守纪了。以表扬为辅,让学生心悦而后服,理所当然,而严厉的适时批评,让学生为自己错误而沉重甚至愧疚而愿去认真不声响地改正,也许更持久。
教育是一种最为复杂的行动的艺术。我想,情感是其中主线,围绕对学生爱的情感,采取多种方法是可试或可行的,说服也是如此。
五、放手,相信学生能行。
别小看学生,每个学生都不简单。在一次表演课本剧时,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要准备什么节目,无意间我把烦恼讲给学生听,几个学生说:“老师交给我们吧”,我因为觉的他们太小了所以有些犹豫,但为了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我同意了。没想到他们编排的《骄傲的公鸡》竟然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出席了办事处的比赛。有时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他们会主动向我提出:“老师,我们想分小组学习。”我也同意他们小组学习,只要他们觉得这样做好,我肯定支持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效果也事半功倍。“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其中也包括学生。
时间默默地流逝,我欣喜地看到他们一天天进步,回首之间发现自己也在和学生一起成长,真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看着朵朵的花儿茁壮成长,我忘却了烦恼,品尝着园丁的快乐,我体会到师爱是师德的永恒之魂
这几年的教师历程使我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注重智商到注重情商的开始,这些教育观念的转变无一不决定着师德师风的形成的好坏,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观念,打破旧框框,要具有积极学习的进取心。也许作为一名教师要付出很多很多,但我觉得收获的更多。每当收到毕业学生的信件和卡片,每当看到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每当看到他们的一张张花朵般的笑脸和那声甜甜的“老师”„„我的内心里就升起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四篇: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包含了生动实例和精辟理论分析的教育著作,对刚步入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该书的第63条建议中有一段文字让我感受尤为深刻——“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经常看到,正是由于教师不让学生去干这种笨重的建筑工作,才使学生变得不够机灵,理解力下降的。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开始掌握知识。”这段文字不由得让我回到了去年五月的一天。那一天,我在高一某班上一节校公开课。在课堂上由于只专注自己的教学思路而没有注意到一名学生提出的疑问,课后谢艳林主任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虽然特别关注这一点,但还是在内心留下了些许遗憾。试问有多少教师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有多少学生的疑问在教师滔滔不绝、自我陶醉的讲授中被淹没?又有多少学生长此以往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呢?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堂教学中提得最响亮的口号。可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束缚着新课改下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被雇佣的职业技术劳动者”,而学生俨然成为在这一劳动过程中的“超大信息存储器”,不管学生是否接受、认同、反思,只要时间完结,任务完成,就是劳动的终点。这种做法显然是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做课堂的主人呢?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第一、把握学生思维特点,用学生眼光看教材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也不是书本的奴隶,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教师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的课堂。我在上《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一课时,根据信息化普及的时代特点和学生乐于看报和探讨国家大事的实际情况,在新课导入当中从时事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当今经济危机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在从实际到理论的转换中,认识经济危机本质这一抽象概念。事实证明,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创设学生舞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上《工业革命》一课时,我曾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个班用课件展示图片,以我的讲解为主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但学生热情不高,有的甚至走神、昏昏欲睡。第二个班,还是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到讲台上讲解。由于学生有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积累,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发言踊跃,还能把物理、化学、历史等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探究。可见,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方法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应以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尽量将课堂教学时间归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演绎的舞台。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通过课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教师只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就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三、尊重学生见解,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我充分肯定了学生和工人阶级的作用。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将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有条有据地阐述出来,从全新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当时我并没有阻止他,而是听完后带头鼓掌,表示对他的鼓励和赞赏。此后,很多学生更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将问题教条化、标准化。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采取一些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活学生潜在的多样思维意识,允许课堂上不同声音的存在,而不是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判断。一些新颖、有益于发展创新能力的见解应受到赏识和表扬;一些有偏颇的,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激励。也许正是教师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你再想想”,就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并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在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受到教师的支持和珍视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会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教育是一个常论常新的永恒话题,只有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会让它真正的活起来。
第五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临河四小史冬梅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摆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是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从心底里把学生当成主人,当成需要发展的人,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
(一)课堂是学生产生错误的地方
课堂,不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教师不是权力的代表;学生,也不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督促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地方,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要把目光盯在学生的正确答案上,学生说对了就眉开眼笑,说错了就紧锁眉头。而要树立一种正确的课堂观念: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把学生的错误当成可以利用的可贵的教学资源。在此,就要让“注意听讲,不许插嘴!”“发言必须先举手!”这样一些话语从语文课堂销声匿迹,换之以“想说可以大声说,错了没关系!”“等不及举手可以马上起来说!”“老师最喜欢大胆发言的人!“看谁的见解与众不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出质疑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发出研究的声音,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二)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能学会学习,获得发展。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学生习得知识与能力。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越俎代庖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例如阅读教学,许多教师一味地进行繁琐细碎的分析,以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来苦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效果当然可想而知。因此,在这方面,教师不能急躁,要指引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教师是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
1.多导读,少讲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 多情趣,少刻板。
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学生总是把“武”字多写一撇,强调多次,订正多次,仍旧照错不误。我结合《景阳冈》一课,点拨学生,“你们很聪明呀,认为武松是英雄,想在他腰间挂一把刀,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挂的这一把刀把武松的腿给砍断了,他还怎么上景阳冈打老虎呢?”学生听后大笑,有的学生竟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再怎么聪明也不能凭想象给武松挂大刀呀!”这样的教学不是就情趣盎然了吗?对于那一篇篇包含着作者激情的语文教材“例子”,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悟其中的“情”,寻其中的“趣”了。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自由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的软环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最能促使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生只有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自由的课堂常规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教学中,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应该创造条件千方百计
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课堂上,不要用各种条条纲纲的规则去约束生动活泼的学生,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自己的伙伴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2.倡导自主的良好学风。
教师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安排学生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授课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允许学生发言不正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要尊重学生不苟同他人的意见,允许学生向同学、老师质疑,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在课堂上,在问题的讨论中,师生应是平等的。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教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切实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者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教室的气氛则必然会趋向紧张,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必然不敢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教学时态度应和蔼可亲,注意微笑面对学生,保持适度幽默。课堂上,记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这样亲切的话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差异,崇尚个性,让孩子们言论自由,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
4.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
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所说的“倾注感情”,并不是说把语文课上成是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课,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课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细流,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此时学生的感情,人格也才会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这样师生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被别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在自己的个性中也培养一些尊重别人的品质。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首先,教师要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注意向课外扩展延伸的。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认识过渡句(段)及其作用”,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虽然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见识研究一下,不是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吗),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这里所谈的精心设计不是想着要怎样去牵学生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如,教师可利用某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利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让学生用想象拓展补充,并把它表演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找骆驼》时,教师可从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最后找到了骆驼处出发,让学生想象,如果商人再次碰到老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先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再让全体学生设计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角色重认,其内在机制是将主体对象化,又将对象主体化的心理置换,小学生喜欢表演,希望通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移情作用,缩短与读物的心理距离。表演活动不仅是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为生活言行,便于理解感觉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良好方法。又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再次,教师还要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如,学“盲”字,学生因“育”字的记忆定势,会在“盲”字的上面多加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的眼睛死了,就是盲人了”。(边说边用手指字)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文字变成活的形象了吗?
四、选择新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当前新颖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组员的合作,既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设计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先自己阅读这篇课文,读熟后在小组里互相讲故事,最后各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参加竞赛,到讲台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各小组大声朗读,为了能迎接挑战,组员读熟课文后,就互相讲起故事来。这种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既体现了民主化教学的“全体性”,又使胆小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使那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
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动起来,语言也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我设计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自读,感悟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神机妙算)进一步探究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勾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进一步研读,感悟其神机妙算的原因是识人心,懂天文,懂地利。借助多媒体,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4、实践学习。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5、当“小老师”学习。
学生当“老师”就是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来体验做老师的甘苦。如,上作文评讲课,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去引领着全班学生评讲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没看到的地方,教师也可来上一句“允许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场面,往往令学生终身难忘,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早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下次作文,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了。在这样的场景中,往往还会使很多学生受到感染,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会更谦虚,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胆小的人也会争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就把学生的个性引向了好的方向了吗?
五、挖掘评价的激励功能,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愉悦
体验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动力。因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以,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挖掘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消极因素得到抵制。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灵活的教法,新颖的学习方式关爱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语)”。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