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共五则)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6-87886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9 18:08: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那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总结,下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地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地情感和求知欲望,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和交流。

2、改变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走到学生中去,精心组织课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意义的材料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方式,选择适宜高效的学习方式。

3、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活动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只有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的数学思想进行并保持一致,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猜测推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时代发展要求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学校教育也向综合化发展,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特点,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开发、补充、丰富教材内容。如教材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竞争的素材引进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时,教师可选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素材,便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宽和超越,从内容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然,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改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导”,从宏观上来说,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有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从微观上来讲,“导”就是引起学习主体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引导学生通过内部动因,自主地经过

注意、观察、记忆和情感去主动感知客观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其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生长新知。

但是,目前课堂教学的现实是年级越高,学生举手发表自己见解的人却越少,这种现象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外,与老师未能创造有效认知的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如果总认为教学中什么都重要,不抓重点、难点,不精讲、精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和进行认知策略的指导,你的课讲得再好,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促使其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形式,转变师生的角色: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变教师的主导、指挥为引导、服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向活动为师生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变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参与为大众参与;变学习活动只重视课堂为课前、课堂、课后并重。例如在进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知识小结、作业检测”的五步学习法,越来越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重视研究学法,使教法适应学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主持者,成为诊断学生的认知障碍,并帮助学生分析妨碍认知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的指导者。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学习反馈机制、学生自主评价机制以及学习“共同体”,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大胆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拔,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导与学的统一。

三、注重结果的教学与注重过程的教学区别

注重结果的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授、受知识为中心,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的直接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对象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把形成知识结论的复杂过程变成了单调乏味的条文背诵,从源头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条狭窄的、片面的发展之路,极大的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阻力。

注重过程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水平和当前的学习状态等因素,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去主动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在形成认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善于根据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当前的学习状态,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活动环境,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幽默性;利用名人名言、诗词等增强艺术性、思想性;巧妙运用以上要素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让学生在讨论探索活动中,体验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内外认知;在模拟活动中,知行结合,使听、说、读、写、算、推理、思维等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极富个性的认知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与情意的关系

认知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本身所具有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学力因素,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情意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需要等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传统的教学活动忽视了情意因素对于学习者的影响力,把生动、丰富的学习活动变成为简单、枯燥的单方面的知识授、受活动,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贬低了发现和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地、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知道,情意需要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是推动其有效认知的进步的基本动力源泉,它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情感上的创伤,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远甚于知识学习的不足,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要了解和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意需要,那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哪些情意需要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意需要主要表现为: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关注和尊重的需要等。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辩论,自主提出研究问题,进行成果展示、汇报等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并合理满足了学生的这些需要,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好学”。学生有了乐学的内驱力,就会观察更仔细,注意更集中,记忆更深刻,想象更丰富,思维更敏捷,进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并能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意志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有效的学习还取决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交往,重视情意在教学交往中的动力调节作用,既是实现课堂交往互动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学效益,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可靠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单纯的行为参与是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师生单向交往的状况,重建人性化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多向交往模式,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的体验,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实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五、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发展一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能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一般能力是指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创新能力是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极富个性化的创造能力,它是一般能力的升华,是能力的最高层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首先关注那些既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等;同时又要关注那些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培养综合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终身培养,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却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有

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呢?一是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二是程序性而非事实性的知识;三是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四是以主题为中心而构成的结构性知识;五是多方面、多类型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使学生始终以一种陌生的眼光看待新事物,而且不怕失败,把失败也能看作是探索上的成功;要为高质量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要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独特的观点,有待解决或争议的问题,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想象的矛盾产生,以开阔思路,促进联想,形成创新素质。例如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西安事变”一节内容时,设计出融历史内容、语文阅读、政治观点、地理知识的一组讨论问题:①西安曾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曾在此定都的封建统一王朝有哪些?②阅读补充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什么哲理?④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何优势和劣势?⑤西安有哪些闻名全国的人文景观?你认为西安在开发建设中,应发展什么特色产业?⑥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去图书馆、网上查询西安事变的有关资料,写一篇500多字小论文,题目为“西安事变留给我们的启示”。在上列问题中,①②体现了一般能力;③④⑤⑥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这样做,随着的时间推移,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发展一般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请你谈一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各有侧重,但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如生动的语言信息,美观大方的板书设计,意味深长的体态语等等,仍具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情感共鸣的积极作用,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素质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它信息量大,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概括性强,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谋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积极思维、讨论、探索及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最优的外部条件,使其在人机交互作用下,在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用具,更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个黑板的原始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多样化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因此,综合利用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仪器,不仅使课堂组织形式新颖、逼真,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活动生活化,而且更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现实的幸福,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七、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差异施教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差异教学的实质是个体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群体的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就不一样,如果只用同一种方式去教育情况各异的学生,按照同一模式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因此,我们在统一要求,集体施教的同时,承认学生的差别,要让优秀者更好,中等生不断提高,学困生

迎头赶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康地发展。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就是不要把“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平均发展”,要重视学情的分析研究,努力实现统一要求和差异教学的和谐统一。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针对不同学生,在提出统一要求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有快智型和慢智型两种类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照顾快智型的学生,更要兼顾慢智型的学生,在提问时,先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发现并利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把问题展开,进行讨论;在突破重点、难点或在进行知识小结时,可以发挥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优势,启导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练习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设置习题,分层检查,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力求做到人人有事做,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知识、能力、悟性等方面都能不同程度的获得提高。其次,必须从重视讲解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每个学生解决自己学习知识的结构度、理解度、记忆度、灵活运用度。第三,由重视教学研究转向重视学法研究,即重视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状态研究,分析学生认知的障碍和应采取的措施,开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研究以及进行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第四,转变师生的角色。

第二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 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 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 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 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 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 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 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 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 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 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 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 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 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2、教书育人是教师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 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 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 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 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 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 [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 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

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 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 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 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 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 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 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 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

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 使学生继续努力。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 钟”的机制。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 大基本特征。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 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 [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5、思维的过 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 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 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 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 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 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 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 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 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 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6、超常儿童:智商在 130 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 70 以下。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 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 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 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

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 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三、新课程知识 自然、适度。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8 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 年-202_ 年 6 月,制订了 18 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 个学科计 49 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2_ 年 9 月,38 个实验区,高中 202_ 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2_ 年与 202_ 年全 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 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 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 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 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

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 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 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 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 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 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 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 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 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 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 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 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 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 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 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 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三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 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

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生活学习理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使学生确实感到身边有英语,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英语教学“生活化”,日常生活“英语化”|,利用角色表演,英语作业设计生活化。

总之,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生活化。

第四篇:农民教育基本理论

《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 , 第33页

§3.2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及目标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54]。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必然由农民和其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所决定。

§3.2.1农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反映了农民职业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特点,即现代农民职业的兼业性、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职业变动性,决定了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广泛性的职业类型。

2.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文化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的也应满足这一基本要求,以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目标。

3.从教育的内容上,要明确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是包含了各类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相关的职业技能、专门知识,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且对受训者年龄的要求不很严格。在培训内容上,职业教育通常包括:一,向学习者传授从事某项工作的知识和技术技巧,使其理解并较好掌握从事该工作的一般技术步骤和技术要领;二,向学习者传达从事工作的目的及其应注意的事项,使学习者初步或更进一步掌握从事某工作的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中也包含要求学习者“必须服从”之义。由于职业教育同实际生产活动及个人的收人变动联系密切,因此,受到社会及个人的普遍关注。一般说来,职业培训比学校教育更注重增进劳动者专门知识和开发其技艺、技能,世纪初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_ 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陈 遇 春

§3.2 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及目标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必然由农民和其所从事的职业[54] 纪信芝主编 《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19 页[54]类型所决定。

§3.2.1 农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反映了农民职业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特点,即现代农民职业的兼业性、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职业变动性,决定了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广泛性的职业类型。

2.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文化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的也应满足这一基本要求,以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目标。

3.从教育的内容上,要明确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是包含了各类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相关的职业技能、专门知识,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新农村视野下农民职业教育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杨萍202_ 扬州大学

2.2.3 农民职业教育

所谓农民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目的,由学校或其他机构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开展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农民职业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农民,但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业,应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施教主体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培训机构,应该波及城乡各级培训机构。的全日制教育或短期培训。农民职业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农民,但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业,应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施教主体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培训机构,应该波及城乡各级培训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农业职业教育”或者“农村职业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通才教育,应该是“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对教育对象的确定,使得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参照和依据。简而言之,农民教育就是对农民实施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全面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

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向王 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安徽农业科学

农民职业教育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1]。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2]。近年来,以解决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民职业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的论文发现: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而相应调整;随着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变迁而适时变化,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 , 第1页

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职业技术要求所开展的教育,旨在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生产能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包括职业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农民学历教育是根据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所掌握的生产技术的现状,所开展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创、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民,主要学习初等文化知识和一些基本生产技能;中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民,主要学习中等文化知识和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等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是高中、中专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民,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层次技艺型农民。农民短期培训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指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所开展的科技推广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如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非农职业技术培训是指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就业为重点开展的各类非农职业技术培训,目前是发展的重点,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且对受训者年龄的要求不很严格。在培训内容上,职业教育通常包括:一是向学习者传授从事某项工作的知识和技术技巧,使其理解并较好掌握从事该工作的一般技术步骤和技术要领;二是向学习者传达从事工作的目的及其应注意的事项,使学习者初步或更进一步掌握从事某工作的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其中也包含要求学习者“必须服从”之义。由于职业教育同实际生产活动及个人的收入变动联系密切,因此,受到社会及个人的普遍关注。一般说来,职业培训比学校教育更注重增进劳动者专门知识和开发其技艺技能。

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向王 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安徽农业科学

农民职业教育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实施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1]。它包括职业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农民扶贫开发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活动[2]。近年来,以解决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民职业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的论文发现: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而相应调整;随着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变迁而适时变化,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地告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化教育。”

从职业教育的实践角度来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说,职业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说,它主要指学校职业教育,即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①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囚」.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它发生的地域—农村,教育的对象—农村人口,教育的目的—“为农”等几方面来考察。但在“三农”问题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应更多地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去考虑,使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可见,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义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是科学的,这里既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局限于农村,又把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从农业扩大到“加工、运输、服务”等二、三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看来更具有现实意义。①

因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的概念是指广义的职业教育,既包括学校职业教

育,也包含了增进人们职业技能,培养人们职业态度,为人们顺利从事某种职业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也是以目的为衡量的标尺来考察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职业教育的称谓还曾有百工教育、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本论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考察包括历史上的不同名称的农村职业教育。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五节 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

教学重点: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教学难点:语言学的发展和第二语言教学

一、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语音不一样表达的意义一样,如:人,“ren”,“person”;相同的音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I”和爱、矮;语言中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但符号一经由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征启示我们:掌握音义联系,学习和教学从听说开始。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如:人和张三的关系。启发:先接触语言事实再总结语言规则。

(3)语言有生成性: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音位-语素-词-句子。启发:归纳语言的生成规则。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启发: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加强技能训练。(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中包含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启发:尽可能不借助媒介语。(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世界上的语言之间有一定的“普遍特征”但不存在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启发: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启发:语言是可以学会的,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语言学习。

2、回顾:

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代表人物:堡朴,洪堡特。(以语法知识为纲)结构主义语言学:1916《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是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听说法和视听法)

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出版为标志。他认为传统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都不能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不能解释语言是如何为人所掌握的。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认知法)

功能主义语言写: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代表人物:韩礼德,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弗斯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交际法)卡纳尔1983提出交际能力模式:

(1)语法能力,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2)社会语言能力,掌握语用规则。

(3)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4)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处理语言的能力。如: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委婉,猜测。

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8年填空)

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

A.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有性别,年龄,阶层等变量。代表人物如:陈原,游汝杰,杨永林,祝畹瑾,徐大明,戴庆厦,郭熙等)。

B.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小结:

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产生的。

C.语义学

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从20世纪上半叶以美国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词汇的意义和结构,比如说义素分析(词义描写形式化),语义场(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这样的语义学研究也可以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应用语言学(本书P3)(98年解释术语)

二、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几个心理学基本概念: A.注意

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b.注意有一定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c.注意具有稳定性: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d.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B.知觉

a.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b.知觉的组织性: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c.知觉的整体性:由知觉的完整模式补充或解释部分(不完整)的感觉。

d.知觉的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C.记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02年解释术语)

a.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b.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节”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需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

c.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03年填空)D.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联系。易迅速遗忘:机械学习的材料未及时复习。

不易遗忘: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防止遗忘:改进学习方法,适当安排复习。

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A.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96年解释术语)a.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b.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知和记忆水平不高。c.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收并蓄。

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B.情感因素

a.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01年解释术语)

b.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性。(积极、一般、消极)

c、焦虑: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致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情绪状态。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形曲线”,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

三 教育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①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②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③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教学活动四大环节 96年填空;99年填空)

A.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B.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C.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01年选择;02年选择)

D.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④上层结构:指教学原则。

一方面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 3 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P100)(00年填空;96年填空)

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学习的本质是主动获取知识。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结合课本96页总结)

答: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②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是,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语言是当作交际工具来教而不是当作知识体系来教。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共五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