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抢抓机遇求发展同心拼搏创名校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6-77535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9 23:43: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抢抓机遇求发展同心拼搏创名校

抢抓机遇求发展 同心拼搏创名校

——创建XX省实验小学工作汇报

XX镇中心小学

我校位于美丽的运河东畔,坐落于车逻镇西北角。学校始创于1914年,已经度过了90年的漫长历史。新建的车逻镇中心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1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7.7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31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4.8平方米。目前全校现有22个教学班,1125名学生。教职工 56名,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以上学历41人(其中本科8人,本科在读8人),大专学率为73 %,其中男教师26人,女教师30人,共产党员11人。

近年来,在市、镇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 让校园焕发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围绕“建构和谐校园,显现办学特色,追求一流质量,培养优秀公民”的办学目标和“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的新要求,引领全校师生,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创了我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百年车小焕发了生命的光芒。

一、合理布局,精心规划,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合理的校园规划,完善的校园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富有生命意义的教育资源。多年来,我校一直竭尽全力突出以下三个重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精心规划校园布局

车逻中心小学初办于“三圣庵”内,解放前一直是初小,解放后才是完小建制。地处老集镇,学校无操场,无一间配套用房,还有部分班级借文化站上课。办学条件之差,在全市出了名。办学条件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切实改变旧日车小蜷缩于小巷尽头弹丸之地的现状,积极实施“发展中心,扩大规模,促进调整”的拉动战略,1999年,我们在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征地 30 亩,启动了迁址首期工程。当时,在集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带领全体教师纷纷慷慨解囊,勒紧裤带,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了车小异地新建的宏伟计划。2002年春又实施了第二期工程,新建一幢综合楼、一幢门卫楼。2003年实施了第三期工程,先后建成了一幢教学大楼、一幢可容纳500余名学生寄宿的公寓楼和一个580余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去年又相继完成了5404平方米的绿化改造工程和700多平方米的车棚两处。今年,车乐亭又落户校园清水桥边。从1999年至今,6年艰难的创建历程,从征地到教学楼的的落成,从综合楼到学生公寓和餐厅的新建,从道路完善到校园景点和绿化的改造,总投入近700万元。我校办学条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党以重教为先的高瞻远瞩,民以支教为荣的炽热情怀,镇以兴教为本的非凡见识,铸就了车逻教育沃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潜心完善内部设施

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设施,99年以来,我校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完善。从桌椅、讲台的出新到大量的实验、体育器材的添置;从电脑、球台的增补到计算机的联网;从校园广播系统的改造到教师电脑备课室、多功能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保健室、图书室、队室、广播室、舞蹈房的配备, 无不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更好地满足了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全校藏书26694册,生均23.73册,教学报刊达34种,图书阅览室更是师生学海冲浪的最佳场所。如今,徜徉于校园之中,楼房矗立,雕塑高耸,草木葱茏,亭池映衬,翠竹环抱,营造着浓郁的乡村校园气息。升旗台边、宣传栏中、乒乓台旁、楼道壁上,焕发出校园勃勃生机。

3、倾心营造人文环境

我们在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大力强化了人文环境 的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以“立志、勤奋、文明、求真”为校风,本着“要让车小的每一处花草去熏陶学生,每一块墙壁去感染学生,每一个言行去感化学生”的环境育人观,建成了陶冶学生身心的文化园地——“车乐亭”、“百树林”,与此同时着力优化班级布置,张贴文明标语,展示学生作品,建立红领巾广播台,选拔《扬州日报》小记者,创办小风车文学社,创编校歌《晨歌》,出版《小风车》作文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全校上下形成“刻苦、善学、厚积、创新”的学风。

二、注重全面,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校严格按照《江苏省实验小学视导评估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内涵,开辟多元化的思想教育,围绕“五个坚持”,自觉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坚持德育教育为首。

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我们严格按照《小学生德育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若干意见》的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温毛泽东倡导的“三好”、邓小平提出的“四有”和江泽民同志给扬州东关小学吴霜同学的一封信,因校因班制宜,形成扎实有序的教育系列,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我们十分重视少先队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前年,我们开展了“珍惜伟大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有用之才”系列教育活动;去年,我们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读书征文竞赛,争做合格的“五小公民”系列教育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心中的赞歌”、“明天属于我们”、“为班级添彩,为母校争光”的系列教育活动。同时,每年清明节组织扫墓,介绍陈特平烈士革命斗争事迹,瞻仰高邮烈士陵园;“六·一”期间,组织书画比赛;“七·一”组织庆祝党的生日;“十·一”组织国庆活动;元旦组织“百树林之歌”艺术节。学校还建立了文明监督岗,开展了文明中队百分竞赛,创建了红领巾一条街。这些活动行之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磨练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张扬了学生健康的个性。为此,学校少先队多次被评为扬州市红旗大队、高邮市红旗大队。

以浓郁的书香熏陶学生。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革命书籍,追寻伟人足迹;读《亲近母语》,增强文化底气,精心打造“书香校园”。同时学校把读书与个人理想、人格教育、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演讲、竞赛、征文等方式,在全校上下掀起读书热潮。浓郁的书香,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小文学爱好着,一个个“小作家”为《小风车》作文选积累了大量素材,也为学校多次在高邮市、扬州市、江苏省各类竞赛中争得殊荣。

2、坚持健康发展为先

为构建积极的育人环境,学校强化了“健康”和“安全”两个重要的因素。

体育工作。我们坚持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按照省《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构建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主要做法:一是保证充足的体育课时,在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五项指标上下功夫,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二是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体育达标训练。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定期检测,建立健康档案。三是做好“两操”,至前年以来学生学会了第二套新广播操《雏鹰起飞》和《初升的太阳》,并在提高做操的质量上强化了训练,使全校学生的做操水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四是组建了学校毽球队和田径队,并正常开展了训练,在市镇举办的体育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

卫生工作。在抓好体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学校的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定期给学生上健康课,对学生进行了健康知识教育,特别是防非期间,强化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教育,有效地防控了非典,防止了传染病的流行,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坚持兴趣培养为重

“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我校在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音乐室、美术室装备的作用,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了小学生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同时,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腰鼓、奥数、英语、微机、文学、书画、歌舞、毽球、田径等十多个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年一届文娱汇演成了学校艺术节的重头戏,成为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正是我校重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近两年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学校文娱节目多次被市镇邀请参加各种活动调演。2名同学在江苏省、扬州市数学竞赛中获奖;多名同学在两市征文比赛中获得表彰,30多人次在高邮市书画、才艺中囊括大奖……璀璨的艺术教育成果,在我校素质教育的花园里绽放出一棵棵夺目的“太阳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有力地推进了我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形成。

4、坚持面向全体为本

为了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严格执行《高邮市中小学教师敬业爱岗“十不准”》和《全市中小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引导全体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确保特困生正常入学读书,我们采取减免学费、书本费等办法,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而辍学。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们十分重视学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师中全面实施“146爱生行动计划”:每个教师与一名学困生或后进生帮扶结对,每周家访不少于四人次,每月对所教学生义务辅导、补课不少于六人次,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耐心转化学生,用心与心的交流激励学生。大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素质教育之本落在实处。

5、坚持“三个结合”为辅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三结合”教育,让学生走进校外实验基地扬州市翔宇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百仕德包装制品公司,为学生接触社会,走进社区,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夯实基础;让教师走进家庭,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把师爱、关爱带进家庭,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家长走进学校,近距离聆听学生的心声,感受正确的育人之道。“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架起了桥梁,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也多次被镇评为“文明单位”。

三、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固本工程。我校进一步深化了师德教育,要求“两支队伍”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1、注重领导班子建设。由于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2002年学校配备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的中层干部队伍。近几年,学校中层干部本着“以虚心立足、以勤奋立业、以正己立德、以诚心立言”的教育信条,怀着“提高自身一个人,影响集体一班人,带动教师一批人,教好学生一代人”的教育信念,团结协作,锐意改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与时俱进地掌握教学理论,有效地带领和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改革和实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创新,不断展示新风貌,出现新起色,达到新水平,赢得了教师群体的信任和赞誉。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强身健体”,着力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师仪高雅”的优秀教师队伍。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利用正常政治学习加强宣传,在全校上下积极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舆论氛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十六大文件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学习《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50问》;学习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报刊杂志上的“源头活水”等新的教学理论和课程案例。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工作中体现了“四心”,即教育事业心、工作责任心、为人师表的自尊心和为了适应工作要求不断充实自已和完善自已的上进心。课堂之上出现了“三转变”,即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人文本位转变;由重获取结果向重发展过程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加速了课程改革在我校前进的步伐。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师德规范》,学习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见》,发动教师排找师德上的差距,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体教师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形成了 “敬业、善教、严谨、身正”的教风,营造了浓烈的育人氛围。由于学校领导带了头,全校教师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谱写了一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奉献之歌,形成了一支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教师群体。2004年我校六年级组被高邮市总工会评为“五一文明班组”。近年来,有32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

鼓励教师自学提高。支持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激励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争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目前全校大专33人,本科8人,本科在读8人。B级考核4门通过的有50人,A级考核教学类通过的有19人,计算机初、中级考核通过的有50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率90%以上。1人被聘为扬州市骨干教师,2人被聘为高邮市学科带头人,高邮市骨干教师1人,高邮市教坛新秀2人,镇教学骨干17人,占在职教师的50%以上。

四、加强科研,推进课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们着力实施“四个一”战略,努力在自我提高上强基础,在课程改革上求发展,在科研兴校上求突破,学校一切工作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紧扣一条主线。即以培训为主线。

创造机会外出培训。“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与新课程共成长”是课改的灵魂。当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开展教学工作,已是当务之急。为了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新课程改革和当前教育信息,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送课下乡”活动、亲近母语交流会。先后有100多人次分别到江都、扬州、苏州、连云港等地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于永正、吴正宪、张万化、李吉林等人的教学艺术展示会,不断吸收“新鲜空气”。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将校本培训工作作为车小教育抢占长远发展制高点之战略。学校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明确职责,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每学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校本培训方案。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组织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撰写观摩感受、编撰校本教材。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加坚定了老师们进行课改的信心,激发了大家参与课题探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学校相继出版了校本教材《百树林》,创办了校刊《车小教育通讯》,为老师们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搭建了一个创新的支点,为打造我校一流的质量品牌,构建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后盾。

2、突出一个重点。即课题拉动为重点

我们本着“生命因研究而精彩,教学因研究而提升”的管理理念。加大教育科研力度,要求人人参与科研,人人都搞课题研究。我校科研工作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家乡邮城特色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学科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先后确立了《走进邮城文化》、《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等10多个研究课题,得到了全镇骨干教师的热情参与。2003年8月和2004年2月以上两个课题分别被确定为扬州市“十五”规划课题。

目前,《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正在进入紧张的结题阶段。扬州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已通过扬州市教科所领导和专家组的评估鉴定并结题。《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快乐体育实践活动的探究》、《利用网络资源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空间》、《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研究》四个高邮市级课题也已顺利结题。国家级课题《亲近母语》子课题《农村小学生“亲近母语”阅读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以及高邮立项课题《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低语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等课题于2004年如期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课题组成员正积极按照课题规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相信必将拉动我镇课程改革的整体步伐。

3、抓好一项活动。即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施展才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教学思想前沿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采用多种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一是公开教学。每学期组织语文、数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骨干教师为全镇上课改示范课、组织外出深造教师上汇报课、根据课题要求上研讨课。他们的课指导学生质疑高潮迭起有妙招;落实主体地位和蔼可亲显实招;突破难点风回路转使绝招,为全体教师献上了一道道可口的“课改文化大餐”,奏响了我校锐意课改的最强音。二是校内教研。为了让一线教师更好地感受到课改激烈跳动的脉搏,引导他们加入到教改行列中来。我们按照“四定”方针,即定时间、定要求、定对象、定形式,定期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做到“周周都有教研课,天天都是教研日”。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浸透,营造了良好的评学氛围。老师们在学习中提高,在评议中升华,切实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走进新课堂”优秀课比赛和送课到村小活动,我们有目的地为他们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让他们一展身手,发挥中小辐射示范指导作用。学校近两年先后有7人次在市区赛课活动中获奖。

4、搭建一方平台。即沙龙活动平台。

至2002年12月我校构划组织了镇第一届小学教师“教学沙龙”活动以来,每学期以镇举办一次,学校已成功举办了6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教师参与热情高涨,针对教学实际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激发了老师们强烈的笔耕动机,三年来共收到了近500篇论文,这些论文切合与时俱进的教改形势,观点新,方法活,措施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积集出版的《教师论文集》成为沙龙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统计,近三年我校在扬州市级以上获奖和发表论文20多篇,高邮市教学论文评比中有22人次获一等奖,32人次获二等奖,49人次获三等奖,其他还有许多老师的教学论文也曾多次被刊登在《成才导报》、《教育教学参考》、《高邮教育》等各种报刊和电子周刊上。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谱写了一曲曲车小教改之花欣然绽放的颂歌。

五、强化管理,彰显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不断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从教从学行为。

1、树立管理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我们自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了管理即服务的管理方略,弘扬人文精神,营造和谐协作的管理环境,采用“科学+人性”的管理方式,牢固树立教师为主体的观(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念,逐步落实各种制度,通过创设窗口班、示范组层层推进,进而顺利实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班级管理、考核管理等管理措施,并利用各种形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逐渐形成了“人人主动关心学校发展,个个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

2、注重管理效果。

以质量为龙头,狠抓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如何在当今教改的花园里,培育出鲜艳夺目的质量之花。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学习机会和教育渠道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质量意识,做到质量经常念不衰,质量弦紧绷不放。特别是通过教学过程中“五认真”的督查、期中视导促动、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等多种形式的管理措施,有力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质量氛围。另一方面引导任课教师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狠抓课程计划管理,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坚决摒弃重智轻能、重语数轻副课的做法,做到随堂听课,随机检查的形式确保课程计划的按质实施。同时,我们坚持质量与评优、职评、晋级、优秀教师考核挂钩,更好地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全校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质量,聚精会神谋提高”的强劲势头。由于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全校各科合格率98%以上,优秀率逐年攀升,体育达标率98%以上;非毕业升级率、毕业班毕业率均达100%。2003年底小教科举办的全市作业展评,我校获得了7优1良的优异成绩。1999年、2000年、2001年毕业班质量检测在全市蝉联中心小学三连冠。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居全市37个乡镇中第4、第9和第2位。学校多次荣获高邮市教育教学综合质量一等奖。

以学生为中心,力抓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学校管理的成功之举是抓住“学生”这个中心,特别抓好班级管理。我们坚持实行了班主任跟踪管理制度,早读,做操,课间秩序,路队纪律,环境卫生,思想品质教育,行为规范训练,由班主任一抓到底,并由红领巾文明监督岗进行检查、积分、公布,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开展循环红旗竞赛。班主任们已经形成齐抓共管的意识,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攻坚战,突出“三会”(晨会、队会、班会)阵地的持久战,强化“三进”活动(进宿舍、进社区、进家庭)的攻心战,辅以个别教育的游击战,立体式管理,多层面教育,使班级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人文化。特别是对寄宿生的管理,我校实行班主任一条龙管理,宿管员保姆式服务,总值日全天候巡查,确保学生得到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安逸的环境,化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今天的车小已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花园式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的漫漫征途中,我校办学思路日益清晰,办学品位不断提升,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扬州市现代化示范学校、扬州市合格小学、扬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基地、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高邮市优秀学校、高邮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高邮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高邮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锁定新的目标,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谱新篇章,让百年车小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焕发生命的光芒。

第二篇: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抢抓机遇求发展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抢抓机遇求发展

2008年即将过去,临沂兰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2008年,全年施工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产值11000余万元,实现利税495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年经营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抢抓机遇,拓宽建筑市场

2008年,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无法躲避的“金融风暴”危机着各行各业,面对2008年的严峻经营形势,我们只有抢抓机遇,拓宽市场才是发展之路。我公司立足建筑施工,确立“强化主业、优化三产、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的思路,找到自己的优势,围绕把企业做强、做优的战略目标,奋力开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全力构筑企业发展的新优势,快速抢占市场,扩大企业生存空间。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公司本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企业内部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创优工程管理措施》、《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质量安全奖惩办法》等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签订项目经理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执行严格的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责令整治,对于重点工程,群策群力,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对难点部位进行专人负责,跟踪管理。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突出亮点工程,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主抓了“宣传教育培训责任制”,层层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到人,扎扎实实抓好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大项目管理力度,设立项目专职安全员,制定出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不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三、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技术力量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方针,培养责任心、事业心强,富有朝气和潜力的新生力量,始终保持稳定的高素质的核心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积聚后劲和活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聘请了具有一定实力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并从高等院校吸收专业大学学生,分配到不同岗位,并逐步担任重要职务。注重职工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业务骨干的培养力度,掌握新规范、新标准,着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人才的建设,提高了企业整体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公司的技术水平。

四、树立全员服务理念,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我公司在加强内部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全员服务经营理念的建设,并把这一理念贯穿到每一位职工的心里,使职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树立起“企业声誉第一”的思想,本着“我与企业共生存、企业兴旺我光荣”的原则,尽职尽责的做好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企业信誉的不断提高,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工程投标中标率有了明显提升,从而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五、拓宽渠道、多业并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要生存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施工企业间的相互压价,让利愈演愈烈,这种无序的竞争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一直面临严峻形势,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在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维一出路就是把自己定位在市场,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应付市场,而是要研究市场,了解市场、熟悉市场,正确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一条求得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公司现状抓好多元化经营,今年公司多种经营收入就占了很大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只有通过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2008年,我们经历了建筑行业的低谷风云,但我们并不害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当然我们和其他兄弟单位比起来还差的很远,今后我们虚心向兄弟单位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苦练内功,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企业管理,不断发展新的领域,争取2009年完成施工总产值12000万元,施工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实现利税520万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确保全年无事故,为我市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doc[范文]

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

——浙师大附中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根据浙师大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围绕“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的学校整体实践主题,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三对照三查找”,查摆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党组织生活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及邀请部分教师代表专题研讨分析检查报告初稿,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求意见,对照“把问题找准确、把根源弄明白、把思路理清楚、把对策定科学”的要求,通过归纳整理,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分析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发展的状况,认真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并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现把学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关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习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我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思想认识、查找突出问题、促进工作开展”为目标,以“推进科学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中心,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二是着力联系思想实际,在转变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上下功夫;三是着力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选准突破口、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四是着力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下功夫;五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上下功夫。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调研,学校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普遍有了新的深化提高,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习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共识:

(一)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从2003年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精神实质等许多重大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工作,并对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作了更加深刻全面和简明扼要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它首先强调和重视发展,而不是否定和减弱发展,只不过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也强调“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求实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从实际出发,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发展规律,又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里所说的客观规律,既包括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也包括自然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仅仅把他们看作是发展的动力。为此,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不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辨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但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而且强调要用系统辨证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而不能用孤立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此,十七大报告强调,在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不但要做到原来所强调的“五个统筹”,而且还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坚持求真务实,掌握并运用好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党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要求。所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然也就是我校党员教师和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松懈和麻痹都是不允许的。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是前提,关键要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的认识是: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着眼教育发展新情况,积极推行新的课程改革,从根本实现我国社会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迫切要求。我校从1996年开始成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后,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在社会崇尚精英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创造性地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更多家长满意的、社会需要的、政府认可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服务于实现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等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破解这些难点和问题的关键,就是我校的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发展观的睿智转变观念、开拓进取。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着眼于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能力的迫切需要。学校领导班子队伍,担负着带领、指导完成全校新课程改革的重任,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状况如何、理论水平如何、工作能力如何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客观的说,我们领导班子虽然工作勤勉,精诚团结,但与党和人民对我们期望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的,我们必须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教育自己、锤炼自己、改造自己,努力使我们这个领导团这次队,成为全校师生的主心骨,成为能带领全校师生再创附中辉煌的坚强团队。

(三)进一步明确把“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作为学校近期重要发展目标。

紧扣师大确立的以“务实创新抓质量,转型升级争百强”的实践载体,我校提出“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的实践载体,并作为近期重要目标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刚开始我们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活动,逐渐让我们达成了“提出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的学校发展目标的几点共识:

一是要强化科学发展新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做到破除因循守旧、小满则安,固步自封的思想,牢固树立开放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理念;破除狭隘的本位主义、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全局、服务发展的理念;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 为本、执教为民的理念。

二是要增强科学发展新本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我校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科学规划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提高普通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苦练内功增实力落到实处。

三是要营造科学发展新环境。围绕学校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契机,提出“用工作转型来推动学校体制创新”调研方案,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校师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重点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决策、导向、评价、考核、选用等机制,营造长效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是要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要率先树立加快科学发展的理念、率先摸索实践科学发展的路径、率先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率先构建推动科学发展的机制,充分认识“苦练内功增实力,抢抓机遇求发展”是当前学校发展重要目标,是创造学校科学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努力把现实的特色优势,转变为学校发展的品牌示范优势。

二、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金华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浙江省军训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单位;浙江省“以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单位;金华市首家五星级职工俱乐部;“金华市市级治安安全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一级心理辅导站;2008年6月,又以总评分99分被评为金华市首批和谐校园。

1、中心工作紧抓不放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始终以教学质量为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全面深入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对教学各环节采取多层次监控和信息反馈,以保障教学质量;加大校本教研力度,组织各学科教研组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高中三年为系统研究学生培养模式,注重研究学生、教材,制 订合理对策,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高三复习策略的研编和实施,在毕业班教学中取得可喜成效。另外,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系列举措,使学校教学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我校一本上线274人,2007年一本上线为323人,2008年一本上线达到353人,继续保持着大幅上升的势头,赢得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2、课改实验有序推进

学校品牌有效提升

2006年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小组、高中新课程实验学分认定委员会等七个工作机构,提出了“积极稳妥、合理有序、两线推进”的我校新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和总体方案。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厅有关新课程实验精神和要求,认真编制学校课程计划,按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理编排课表,并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积累经验,认真推进新课程实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开展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在学科建设、选修课开设、走班教学、学分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新高考等方面作了大量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3月,在浙江省高中教学校长培训会上,我校陈国有老师就学校学分认定作了经验介绍,陈亚利老师就学科建设作了专题发言。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讲座,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8人次、省级培训149人次、市级培训397人次,为我校新课程实验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学校重视新课程实践层面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开展以新课改实验为主题专题讲座、《与课改同行》专题论坛、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并提供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有效指导,努力提高教师承担课改实验工作的教学教研能力。同时,学校也大力支持教师积极承担新课程培训讲座、示范课的任务,党的十七大以来,我校教师承担新课程培训讲座、示范课国家级10人次、省级18人次、市级50人次,既推广了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2008年10月学校接受省课改专家组的考查评估,得到高度评价,在全省三十所样本学校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为全省两所课改实验样板学校之一。

3、管理体制力求创新

工作方式务求转型

2008年8月以来,我校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了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构建学校内部民主管理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改革影响管理效率的环节、影响教师积极性的环节和职能重叠的环节,追求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扁平化、执行效率化、程序制度化、工作规范化。

我们推行了三大改革举措:一是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以提高学校重大事项的工作效率,提高学校决策的执行力。二是构建了一室六中心的管理运行体制;增设学校发展研究室,为学校政策研究、规划管理与决策服务;撤并了教务处、政教处、教科研处,形成课程管理中心,主管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执行、监督评价,承担教育、教学、科研的管理与服务;校办改为校务协调中心,强化对内的协调服务职能和对外的行政窗口功能;总务处改为资源管理中心,强化学校资源管理和服务,保障一线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三是强化了年级管理:这是本次改革的实质所在,设立三个年级管理中心,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简化管理环节,实施任务和目标分解,分权管理,责权对等,强化了执行力,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能,保证学校决策的实施效果。

近一年的改革实践,无论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在行政管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决策的科学化,有效地克服了盲目性,增强了科学性;管理的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环节,畅通了沟通渠道,提高了工作时效;执行的效率化,减少了责、权不清的现象,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的规范化,使广大教职工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晰,质量意识增强,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体制的创新与工作的转型,使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改变了把学生当成管理对象的旧观念,把学生定位为学校所有岗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4、教师培养结硕果

课题研究出精品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多方成就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继续推进名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两项工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坚持以校本培训和年级教学观摩活动为抓手,针对课改制订计划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坚持举办青年教师“十项教学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技能。积极推行新老教师结对,推荐优秀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结对,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才艺快速长进。从2007年以来,我校教师培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下列老师在各类评比中获得殊荣:陈报南老师专著在全国优秀科研论著评选中获一等奖;王娟娣老师获全国政治说课大赛一等奖;李慧勤老师在第二届全国中学体育教学观摩中获得二等奖;徐瑶华老师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陈亚利老师、陈辉老师的示范课被选用为全国课改教材示范课;金琦老师、丁芳老师的教学案例分获全国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大赛一等奖,潘晓锋老师的案例获该项比赛的二等奖;徐焕明老师的教学设计被收录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案例选编》;龚晓灵老师被评为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陈小燕老师获浙江省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诸婷老师获浙江省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胡韩荣老师获浙江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申屠待旦老师获浙江省首届研究性学习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黄晨爽老师获浙江省数学优质 评比二等奖;高旭彬老师获浙江省高中美术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陶征老师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陈伟强、徐桂林、申屠待旦被评为浙江省研究性学习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章宗余老师被授予“浙江省首届中学生篮球联赛高中女子组优秀教练员称号”;陈亚利老师被评为金华市“1155”名师培养人选;徐乐老师荣获“金华市优秀教师”称号;刘东升老师荣获“金华市优秀班主任”称号;金琦老师被授予“金华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林樟华老师被评为金华市食品卫生先进个人;姚东升老师荣获金华市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胡晓杰老师获金华市中学音乐教师声乐比赛一等奖;李琼老师获金华市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陈建芳、李琼老师在金华市生物实验创新评比活动中分别获大市一等奖、二等奖。卢妙苗老师获金华市第二届信息技术教师编程比赛一等奖;程丹虹老师获金华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卢雅杭老师获市直高中政治优质课一等奖; 方巨丰老师获市区高中物理优质课第一名;庞威松老师获市区高中历史说课比赛第一名。

学校继续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精品化”战略成效显著。章云生校长主持的课题《师范大学直升班培养模式及跟踪研究》、《“青海生”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分别获得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金华市教科研课题一等奖;我校陈报南副校长主持的课题《让中学教师成为研究者》被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重点研究课题,并被评为2008年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李永前老师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建设研究》课题,被列为2007年浙江省教研规划课题;程丹虹老师主持的《“新课改”环境下高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规划研究》课题,被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研究课题;吴国福老师主持的《中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市二等奖。程丹虹老师主持的《基于选修背景的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划研究》、邓莉芳老师主持的《高中文理科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差异研究》分获市三等奖。

从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投身课改实验热情高涨,积极实践,探索个案,参加论文和教学案例比赛,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9项,省三等奖6项;市一等奖11项,市二等奖16项,市三等奖7项。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授于“科研兴校示范单位”。

5、数字校园颇具特色 管理教学尽显效能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求,如何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为此,学校从2006年下半年起开始计划并启动校园网重建、一卡通系统工程建设和节水节电管理保障等工作。2007年,一卡通系统工程正式建成,师生考勤、校内消费实行数字化管理;电控系统投入正常运转,实现全校用电、用水的实时监控,收到良好 的节能效益。2008年6月投资40万元建成了监控、周界、巡更一体化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控,使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新校园网建设已近尾声。

校园网络系统、电教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电控管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构成了我校数字化校园的雏形,大大提高了学校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对降低能耗、节能节支、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健康理念走进校园

平安和谐已成常态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为创建和谐校园,在改善师生生活设施、树立身心健康理念、构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号召全体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明确地提出了“关爱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与和谐校园建设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以身心健康和技能养成作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师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广大师生的健康行为,引导大家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社区、家校合作,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营造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校园氛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示生命的精彩,彰显生命的价值。关注师生生活环境,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生活设施,2007年暑期,学校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入260万元给学生公寓、教师办公场所安装空调,使师生们的学习、办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加大投入改善教职工活动中心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项俱乐部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走出办公室,参加各种健身活动。建立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整洁、校风良好的“平安校园”。明确提出“第一发现人就是第一责任人”的防患和应急工作方针。真正做到了“常规安全用常规制度来教育、偶发事件用应急措施来应对、重大活动用安全预案来操作”。建立“家长委员会”,科学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三防”建设,尤其突出技防,加大投入,建成了安防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安全情况,迅速传送信息,并保留有效证据。实现了自动化实时监控,为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了技术保障。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和器材使用培训,举行全校性灾害逃生、自救演习,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控制,为学校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障。

7、廉洁奉公节俭办学

后勤服务保障有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的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注重自身的作风建设,强调清廉、勤政为领导干部的立身 之本,努力塑造公仆形象。在学校各项建设中,始终坚持规范操作不放松,严把质量不放松,制度制约不放松,人人自律不放松的四不原则,和少化钱多办事的设备置办信价效益原则,使钱用得物有所值,使有限的投入效益最大化。尽管这两年设施投入多,财务支出大,我们总是精打细算,从不盲目上马,从不草率定案。从市场信息调查到招标文件拟订,从招标到议标,实行全过程规范操作,形成制约机制,杜绝腐败滋生。学校从大局出发,千方百计节资,避免浪费。采购物品货比三家,节约每一分钱。

本着“沟通、交流、协作、服务、育人”的宗旨,要求职工面向所有师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切后勤保障。学校后勤部门在规范学校资产管理、食堂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后勤管理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开展学习、调研、征求意见、民主生活会等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查摆和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尚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平时业务性工作多,经常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为由不去主动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平时的学习中 “蜻蜓点水式”的浏览报刊书籍较多,较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因此,对于本职工作的业务研究、政治理论研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有所欠缺。

(2)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作还不够扎实,特别是行政后勤服务师生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总体上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广大师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各处室部门的责任意识、服务态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亟需强化。

(3)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做得不深入。班子成员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换意见不多。开展工作时,考虑当前工作进展较多,立足长远谋划较少;解决眼前问题花力气多,建立长效机制花功夫少;站在部门角度考虑多,立足学校整体发展少,平时只满足于分管工作不出问题,对影响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制约和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研究不够,解决不力;思维有惰性,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多数时候凭经验开展工作,因此放松了对个人学习的要求,导致运用科学发展观判断形势、研究问题、谋划工作的科学决策能力不强;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指导教育教学、监督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致使工作起色不大;工作中整体意识、统筹意识不够,各项工作之间的整合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协同开展、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

2、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制度的激励性和执行力均有所欠缺。部分分配制度没有起到很好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作用,一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很好的约束、规范和引导师生的作用。(2)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学校尽管制订了名师培养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但在实际要作中教师使用的多培养的少,教师专业发展依托的多学校层面整体推进的少,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3)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建设力度不够。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直属中学,省一级重点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没有体现学校发展的特色与品牌的培育目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均缺乏全力规划与策划营造,学校整体文化氛围不够鲜明浓厚。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的还是学校领导班子自身主观原因所致。

1.主观原因

(1)思想观念认识不够。由于在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学习方面存在差距,满足于学校现状,思想比较保守,对今后发展的冲劲不足,因而缺乏足够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落实各种制度还不够严格。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研讨、共同协作议事氛围不够,学校工作重事安排轻分析引导,部门本位考虑多,协调沟通讨论少,对工作的创新性方面的谋划还不够,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还不多。

2.客观原因

(1)科学发展能力不够。驾驭学校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推进形成学校工作新局面的决策能力、加快解决学校面临突出问题的执行能力都存在差距。

(2)联系沟通群众不够。联系群众、深入一线的主动性,听取群众意见的广泛性、持续性亟需加强,处理问题有时停留在表面上,布置的事情督查落实不够,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对于不同意见和发现突出的问题没能及时进行调查研究,没能及时做到科学判断和决策。

三、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主要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教育更加科学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面对学校发展新阶段,我们要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念来谋划战略、规划未来,用发展的观念来解决学校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学校新发展。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努力构建名师群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依托。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最高追求。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有用的人才。作为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就是我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工作偏离了追求教学质量这个目标,就无法在一级重点这个群体中立足。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教师队伍的素质,否则就成为一名空话。

2009年学校在继续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两项工程、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特级教师、名师培养人选、优秀教师的作用,积极依托师大特别是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师大12位特聘教授来校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我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提升一个新台阶;二是紧紧抓住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评比的契机,学校相关部门要尽早提出方案拿出措施力争在2010年九月我校有3—5位教师榜上有名。

(二)注重质量优化效率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为适应课程改革和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而推行的一大创举。近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毕竟这样的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我们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决策科学化、管理扁平化、执行效率化的的基本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改革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要善于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的改革目标。为此,下一阶段我们将努力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定期举办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从实际出发,以优化效率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调整某些部门的归属和责权;努力做好党、工、团等组织与新体制的合理配套工作;要认真研究探讨如何确立学科地位,发挥学科的积极作用等事关队伍建设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新体制下的岗位职责,根据现行体制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课题,至少要经过三年的实践检验,目前才刚刚起步,希望大家发扬合作精神,积极参与。

(三)聚焦课堂保障质量 全力推进课改实验

2003年学校曾经出台《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关于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把课堂教学改革视为学校发展的主战场,并提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若干规定,应该说,这个决定对于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依然是决定学校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2006年以来,学校作为浙江省30所课改校本校之一,积极实施新课程实验,学校所 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尽早为第二阶段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准备,2009年,学校将围绕高中新课程实验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课堂,全力打造“生命课堂”、“活力课堂”、“魅力课堂”。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展现魅力的舞台,课堂是培养兴趣的基地,更是完善人格的平台。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发展生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在课堂中成长,教师在课堂上成名,学校在课堂上成就,课堂延续生命。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欢声笑语和神采飞扬,全员参与和互动学习无不体现出课堂的活力,活力课堂能让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这方面工作大有可为。

二是建构并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进行全面的机构改革同时,还必须建立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来明确办学方向,监控办学过程,保障办学质量。我校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已经基本架构,四个一级保障指标,十四个二级保障指标,五十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内涵还要进一步明确,监控、评估、反馈的操作方案有待进一步形成。作为学校的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学校将从2009年开始进行先进教育团队(先进教研组、班集体)、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十佳青年教师、十佳班主任)评比,以完善学校的质量保障系统。

(四)秉承传统面向未来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校园基本建设的逐步到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声誉迅速攀升,办学规模基本稳定,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又一项紧迫任务。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把学校传统融合到规划设计之中;秉承校史传统,结合区域功能,投资建设了一些景观项目;确定了校标、校训、校歌,统一了标识导向系统,对图文色彩都作一定的规范要求,初步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形象系统,等等。但这只是整个校园文化系统的一部分,由于传统发掘不充分,文化内涵不厚实,方向愿景不明确,群体文化未凸显,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不相适应,有待系统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秉承传统,面向未来,对学校的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加工整理,其内容统一以文字形式编制成册,形成我们的校园文化体系,把我校的品牌形象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1.坚持并完善已有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在领导班子中深入进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的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前沿信息的学习,以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调动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内容上努力做到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学习方法上做到自学与集体学相结合,学习形式上做到专题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石的良好学风,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

3.坚持理论学习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每年召开假期读书报告会,定期不定期举办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会,探索新时期学校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新时期教育规律,用理论作为强大思想武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发展的实践,努力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1.强化宗旨意识建设。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来教育引导班子成员树立勤政廉洁、乐于奉献、先人后己、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的精神。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年级,一个教研组,一个班级,一名学生,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坚持校领导听课制度。

2.强化民主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谋划学校各项事业,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并坚持议事制度、行政会制度、办公会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班子成员的行为。做到工作中主要领导相互沟通,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避免决策的失误。对于已研究决定的工作,分管领导和部门要坚决执行,从安排布置,检查落实到结果反馈,要注重抓好环节落实,注重过程管理,避免工作中的有头无尾和虎头蛇尾,以消除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规范管理的因素。

第四篇:抢抓机遇求发展 攻坚克难图创新

抢抓机遇求发展 攻坚克难图创新

全力打造和谐新十字 —十字乡2007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同心协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打造和谐新十字,全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为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我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乡域经济快速增长。全乡实现生产总值7218万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4129.5万元,同比增长13.6%,第二产业生产总值713.2万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2375.2万元,同比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27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27元;固定资产投资111万元。实现了全乡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07年,我们按照“打基础、创 环境”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半年,投资额达580万元、惠及全乡11个行政村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竣工,使我乡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得到根本的改善;下半年,引进烟水配套资金196.4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对我乡十字村、大市村和蔓池村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改造力度;同时,引进资金150余万元,对歧石村上盘水库、黄土陈江道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引水渠系的改造、维修工作;全年共投入资金3万余元进行了渠道清淤、维修及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村村通公路工程成绩斐然:全年共新修、改造村级公路23公里,形成了全乡106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局面。到目前为止,投资50万元的茶林村进村公路硬化、投资12万元的愁下村桐木冲自然村进村公路硬化和投资10万元的十字村周家山自然村进村公路硬化工程已全面完工;投资达90万元的九歧村进村公路硬化工程将近尾声。

3、“三票”工作卓有成效。一是强化收入征管责任措施的落实,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70万元,其中烟税239万元(超过指标任务22万元),地税3万元,其他收入28万元。二是计生工作全面落实“村为主”,完善了各项制度,强化了领导责任。全年共落实结扎81例,上环104例,引流产10例,寄证616张,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计划生育率达93.38%,统计准确率达100%,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1.26万元。三是绷紧稳定这根弦,突出抓好政法综治工作,形成打防并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改革和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年共发生各类纠纷矛盾8起,调处8起,调处率达100%;治安案件1起,刑事案件1起,打击刑事犯罪分子2人,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社会和谐,乡邻和睦,家庭和美。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年来,在全乡广大干群中继续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及“文明村庄、文明单位”和“文明一条街”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增强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了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万余元对学校危房、中心校操场进行了改造和维修,为在校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同时,狠抓了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巩固率均达100%;民政工作,全年共落实五保户补助123840元,为特困户解决资金31680元;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相关常识的宣传和防治工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不断推进,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强化了土地管理、村庄规化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了乡村两级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整顿,积极推行了政务公 开,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面貌和干部作风有了新的变化。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有线电视入村率100%,入户率85%,有线电视县乡联网工程,年底有望实现全乡开通;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得到巩固。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群众防火责任、防火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动物疫病检疫、防治工作得到重视,制度日趋完善,2007年,通过群防群治,有效地防治了5号病、猪蓝耳病等传染病。体育方面,群众全民健身意识加强,气氛更浓。与此同时,人大、政协、武装、民兵、青年、妇女、统计等部门都结合特点,围绕中心,设立载体,开展活动。进一步发挥了组织、宣传、纪检团结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5、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我乡党政领导班子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精诚团结、廉洁高效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十字乡整顿干部作风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了对干部作风的整顿,创建了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另一方面,注重基层组织的建设,按照德、能、勤、绩、廉的要求,配备了优秀精干的基层队伍,加强了基层的组织力量。同时,重视基层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为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乡党政领导一班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在县 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结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健全规章制度。为充分体现责权利统一原则,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觉性、创造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出台后,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坚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为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的目的,对乡干部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找事干,人人怕干不好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创新学习机制。乡党委成立了中心学习组,建立学习登记、授课签到、写学习心得等规章制度。为加强对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WTO知识等的学习,配备全新电脑5台,提升电子办公能力,同时,组织干部开展以篮球、乒乓球等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通过学习和锻炼,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齐心协力抓财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首先是加强了财政内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集中核算”、“一支笔审批”和“收支两条线” 的管理机制。健全干部用车、报帐、招待等系列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实行收入“综合预算”和支出“零基预算”,确保社会保障、科技、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重点支出。切实做到能节约的坚决节约,继续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其次是重点抓支柱产业,深挖税源。上半年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烤烟生产、收购工作中:一是安排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烤烟生产工作,加大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二是制定完善的烤烟生产、收购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烤烟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组长的烤烟市场秩序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对烟贩的打击力度;三是在烤烟的生产期间我们做到了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狠抓优质烟开发;四是烟草部门的密切配合,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罚措施,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在烤烟收购期间,乡干部分成二组致力于烤烟收购秩序的维护和打击非法烟贩工作,确保了良好的收购环境。2007年,全乡干群上下一条心,我乡烤烟收购进度稳步保持在全县乡镇前二名之内,经过40天的努力,完成烟叶收购1.7万担,实现税收239万元,超过烟叶税收任务22万元,率先完成了收购工作。

(二)齐抓计生促保类。为确保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我乡狠抓计生对象各项计划生育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一年来,出动宣传车10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 余份、张贴宣传标语500余条,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对全体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制定出十字乡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职责,严格了奖罚措施,形成了计生工作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头上顶压力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抓好集中服务月活动,实行计生工作“村为主”,狠抓“三查四术”等的落实;四是继续推行“三包”责任制,将育龄妇女的管理指标量化到人、考核到人;五是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率达95%以上;六是依法打击违法生育行为,对超生对象,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建立计划生育工作举报制度,对举报者予以重奖并保密,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力度。通过全体乡、村干部、计生站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我乡计划生育工作连续5年保持在市一类乡镇行列。

(三)严防狠打保稳定。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三增两降六严防”的工作方针,实行打防并举的战略,大力加强政法综治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平安乡创建活动,以基层平安建设为重点,努力创建平安乡、平安单位、平安校园。通过该活动,全乡共创建平安户4000户,达全乡总户数的85%,创建平安村1个;二是建立健全乡政法综治网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十字乡综合治理委员会、十字乡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十字乡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加强了基层队伍建设,完善了基层政法综治设施;三是加强社会治安基 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构筑好、建设好基层综治网络,建立健全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每个村签订了综治与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将综治工作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村、组、人;四是成立了十字乡治安巡逻队,配备统一的制服,增强威慑力;五是加强与政法机构的联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地下“六合彩”等赌博犯罪活动,加大对本乡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六是加大纠纷隐患的排查和矛盾问题的处理化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定苗头;七是全面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八是加强与周边乡镇的睦邻友好关系,确保边界安宁。

三、上联外引兴办实事,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乡由于资源贫乏,乡财政困难等原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阻碍了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改变现状,我乡党委、政府一方面筹资改造大田源水系,一方面积极向上争资要项:2005年为大市村、双林村争取到烟水配套工程;2006年下半年引进了惠及全乡11个行政村的投资额达580万元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2007年,投资额为120万元的烟水配套工程再次落户我乡大市、十字和蔓池村,我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二)全面实施为民办8件实事工作。为响应市、县有 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确保我乡为民办8件实事工作顺利开展,我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十字乡为民办8件实事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一年来精心组织,8件实事得到了落实:一是愁下村桐木冲自然村、十字村周家山自然村、茶林村2公里进村公路硬化已经完成,即将完成九歧村4.5公里硬化工程,积极筹备大市村、蔓池村、双林村、横塘村等村进村公路硬化事宜,进一步协调关系,优化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与支持;二是健全了通信和流通网络,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下半年,实现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城乡同收视同收费;三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率达到100%,共免除学杂费18万元;四是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农民参合意识逐步提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五是完善了污染治理体系,加大了对黄土砖厂、柏家及九歧河沙场等企业排污的整治力度,同时,在十字、双林黄土等村新建沼气池13座;六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农村养老保险、扶贫解困、民政优抚等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全年共发放五保户补助123840元,为特困户解决资金31680元;七是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发放扶助金1.26万元。

(三)抓好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 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学的含金量,为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投入资金6万元,对乡中心校和村小教育基础设施进行了新修改建及购臵:对全乡所有学校危房进行了改造,修建了乡中心完小操场和田径场;新建了师生澡堂一座;添臵了电脑、多媒体等远程电教设备。

四、作风转变力求实效,服务型政府形象逐步树立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奋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首先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乡制定了《十字乡整顿干部作风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强化管理、作风、严明纪律、提高素质、改进工作、服务群众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通过3月31日至6月30日3个月的学教活动,干部的思想素质明显提高、纪律观念明显增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环境明显优化。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统揽全局、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处理市场经济 条件下复杂矛盾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

其次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评判是非、指导实践,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小进则满、固步自封等思想障碍,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胆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法。进一步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切实把全乡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富民强乡上来,努力在全乡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三是转变职能,求真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令行禁止,积极推进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建立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工作机制。大兴为民之风,深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常行为民之举,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为人民群众办好事。

五、齐头并进,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对双林、十字两个新农村建设整理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整修了进村公路,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状况,同时,新建沼气池10余口,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重视和加强民政、劳动保障、老龄、残联等工作 进一步健全了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特别重视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土地使用审批,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

坚决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加强国土资源的管理,搞好土地复垦,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加强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领导为队长,乡干部、各村综治主任等为成员的救火应急小分队,把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工作及火灾隐患的排查力度,坚决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一年来,全乡未发生一起大火灾,更无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面对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素质、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增效不大,农民收入增势不快,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科技 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渠道不畅,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长不快;仍有少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解决好;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和优化。不少农民群众素质、意识方面有待提高,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认识肤浅、参合积极性不高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带领和团结全乡人民,齐心协力,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求实的精神促进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抢抓机遇

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

努力开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天水市政府副市长 赵卫东(2010年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就招商引资工作以如此高规格、大规模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招商引资工作,签订2010年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张书记、李市长还将就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近几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就做好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简要回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发展抓项目”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密切配合,奋力拼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从2002年至2009年,全市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64项,总投资417亿元,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10项,实际到位引进资金151.3亿元。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克难攻坚,主动出击,多策并举,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1项,总投资158.8亿元,拟引资157.7亿元,实施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218项,实际到位引资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比2002年实际到位引资增长了12倍。

——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农业稳市”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畜牧、果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招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目标,先后引进了一批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带动作用强、对农民增收和壮大农村经济支撑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的长城果汁项目、麦积威龙鲜食葡萄基地项目、秦州昌盛食品项目、西联蜂业项目、清水康正牛业养殖项目、武山康达牧业项目、张川大麻深加工项目、甘谷大漠行麻编鞋业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甘肃鸿卉科技公司表面活性剂项目、陇兴公司中药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秦安养加加果汁项目、清水县洋麻种植、薰衣草种植加工等项目正在建设;苦荞燕麦天然有机物开发利用项目即将启动实施,莫高集团与希腊波塔利公司合资5.1亿元的葡萄酒产业化项目已与秦州区政府成功签约;汇源果汁项目、农用膜及果品储运项目、养殖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工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依托我市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建设华天电子、星火机床、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为目标,瞄准大企业,紧盯大项目,积极主动地“上门招商”,开展一对一的项目洽谈和推介活动,通过全市招商、工业系统和各县区的共同努力,国家高低压电器检测中心项目、ABB与长低厂合作的智能化低压电器项目、南京机床厂与星火厂合作的重型机床项目、郑州工业设计院与星火厂合作的树脂砂改造项目、中化集团与7452工厂建设的碳化装置项目、成纪药业、清水轩辕纸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先后建成;武汉凯迪公司投资99亿元的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项目、娃哈哈集团投资2.5亿元的饮料生产线项目、西电集团投资2.7亿元的铜钨触头基地项目、小二黑集团投资1亿元的年产2万吨食醋项目、中材集团年产200万吨水泥项目、祁连山年产120万吨水泥项目、嘉士伯与黄啤集团建设的10万吨啤酒生产线项目、温州客商投资建设的下曲湾智能电器、华洋电子等项目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华能集团投资32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进入实施准备阶段;北京天源科创公司投资的18亿元风力发电项目已与张川县成功签约;武山县引进河南王氏集团、春江集团建设年产400万吨水泥项目或引进中材集团建设200万吨水泥项目等一批工业战略合作项目,目前正在紧密接触洽谈之中。这些重点工业项目的引进,使工业招商呈现出多年未有的强劲势头,对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商贸、基础设施及其它产业招商成果喜人。按照“商贸活市”战略的要求,围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后引进了兰天集团购物广场、金都商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宝商连锁超市、天庆集团、天水宾馆改扩建项目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七里墩建材市场、桥南建材市场、森美购物广场已成为我市零售批发专业市场的标杆。各县区一批现代商业设施和各类市场的建设,繁荣了商贸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提升了全市商贸餐饮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进了中油燃气等项目。特别是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经贸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天宝高速公路的开通,关中地区有意投资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教育、卫生产业的外来投资者纷至沓来。海航集团、大润发、北京华联超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天水会展中心及五星级酒店项目的投资者已多次来我市考察洽谈。旅游服务、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类招商引资已初步实现由“招商”到“选商”的转变和提高。

——园区招商引资平台逐步建立。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园区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天水经济开发区新的体制机制运行良好,社棠园区征地和基础设施工作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华洋电子、凯迪生物质电厂等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园区服务大厅已正式运行,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进展顺利。甘泉物流园已开始土地征用及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入园项目即将开工。西十里物流园已完成规划、环评等工作,项目征地工作即将开始。随着三大园区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平台初步建立,基本具备了前期招商的条件。各县区工业园区也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了一批中小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县区招商引资异彩纷呈。近几年来,各县区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取得了较好实效。秦州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引进了一批对区级财政贡献较大、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和商贸服务业项目。麦积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引进了酒钢建材物流园及龙泰仙居、桃花沟旅游渡假村等项目。秦安县充分发挥林果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先后引进了长城果汁、优质包装箱生产线、中国西部小商品城等项目。甘谷县立足县情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建材和能源项目,大唐甘谷电厂火电项目已投产运营,祁连山120万吨水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750变电站项目正在建设。武山县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建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三大产业,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先后引进了以“蔬菜、三粉、三编、食醋”为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清水县围绕资源优势,在沙棘、绿色食品、肉牛加工、畜牧业上下功夫,引进了肉羊繁育基地、沙棘精深加工等项目。张川县发挥民族地区资源和特色优势,开工建设了西部皮毛加工贸易园、中部清真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园、东部矿产品加工园。

——节会招商与区域合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加大节会招商力度,在认真办好“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组织参加“兰洽会”、“西洽会”、“厦交会”、“津洽会”、“西博会”、“西交会”等一系列重点节会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市投资环境和资源优势,为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全市累计举办投资环境说明和重点项目推介会20多场,邀请参会重点客商5000多人次,共签约招商项目500多项。特别是2009年,全市节会招商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我市在第十五届“兰洽会”上的招商活动声势大、效果好,被省上授予“兰洽会项目工作优秀单位”;在伏羲文化旅游节上,市招商局先后与10家商会签订了委托招商协议。同时,我们把招商引资做为推进区域合作的主要抓手,市政府先后与西电集团、凯迪公司、娃哈哈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等协议;秦州区与兰州安宁区、麦积区与宝鸡渭滨区、清水县与宝鸡金台区、甘谷县与雅安庐山县、秦安县与雅安雨城区、武山县与天津宝坻县缔结为友好县区,张川县与中东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引进了阿联酋等国家的无偿援助资金。通过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快了投资贸易交流与互动步伐,拓宽了招商引资的领域,促成了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我市。

——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夯实。建立了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和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加强了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初步建立了重点产业资源库、重点客商资源库、重点项目资源库;完善了招商项目统计报表制度和招商信息搜集交流制度,建立了重点签约项目督查通报制度和媒体公示制度,对兰洽会、伏羲节签约项目及进展情况在天水日报等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与支持,得到省上的好评。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将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作为重点基础工作来抓,在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周边发展较快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提出了《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天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天水市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等三个重要文件,《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审定下发,两个办法已原则通过,经本次会议广泛征询意见后将尽快出台,这必将为促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加强以基础设施和交通为重点的硬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三城联创”,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凸显,城市的知名度和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招商、服务、监督”三位一体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市政府政务大厅按照“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的要求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了为投资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市行政监察投诉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查处影响投资环境的案件150起,依法有效的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举办金融活动周、银企恳谈会等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密切了金融机构与外来投资者的对接,兰州商业银行的引进,首开地方商业银行进入我市的先河,进一步拓宽了重点招商项目融资渠道;全市上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回顾总结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的辛勤努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对关心和支持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形势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打基础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市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和市委“1135”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机遇,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金融危机蕴含商机。当前,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已迫使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加速向西部转移,一些企业正在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我市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正是推动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二是宏观政策强力支撑。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实施,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国务院在出台《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将研究出台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意见,这为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来我市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和市委“1135”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市加快招商引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工作动力。四是投资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我市大交通格局的逐步形成,我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明显改善,天水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园区、物流园区、县区工业园区招商平台正在形成。与此同时,通过近年来招商工作的实践,我们也总结和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招商工作经验,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客商资源,为更有效、更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奠定了工作基础。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以及将要出台的优惠和奖励办法,工作力度之大、招商投入之多、政策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招商引资攻坚战、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从大的经济形势来讲,预计2010年经济形势总体会好于去年,但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投资者的信心指数还不高,企业投资需求不强,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二是从全国招商形势和环境来讲,各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招商引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好多地方都制定出台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如“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是让投资者满意”、“谁刁难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政策优惠不封顶、奖励让利不心疼”、“不怕吃亏就是解放思想,勇于让利就是更新观念”等。可见,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优惠政策大比拼更加突出,招商引资成本逐步攀升,周边地区竞相发展,招商势头咄咄逼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三是从全市来讲,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还需下大力气整治;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薄弱,懂项目工作、善抓招商工作的人才少,招商方法简单粗放,项目前期工作相对滞后,牵动全市上下、能够给财政和就业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大项目少。四是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区、各类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综合配套功能还不完善,与目前招商引资 “九通一平”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我市资源匮乏,产业链、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区域产业发展不明晰,对客商吸引力不强。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统一到当前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高潮的大形势上来,进一步创新举措,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2010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任务

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抓手,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在我市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引大引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依托园区平台,夯实工作基础,改善投资环境,发挥特色优势,突出产业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在继续保持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主要预期目标是:2010年,实现招商引资的实际到位引资46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分别达到90%和40%以上,并逐年增加增长比例。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更加主动地工作、更加有效地措施,抢抓机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破解招商工作中的难题,适应新的招商形势,开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思想观念是关键的关键。近几年通过外出招商考察,我们感到,我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城市发展的差距,不仅在硬件、也在软件,不仅是资源、也在观念,要在招商引资上求发展,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经济发展、抓财政增收、抓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和“抓招商引资就是实实在在抓科学发展”的意识,要将人心、财力和智慧凝聚到招商工作上来,鼓实劲、出良策、支实招。只有把项目工作抓上去,经济才有大发展,财政才有大增收,百姓才有好日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才有保障。因此,全市上下要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工作理念的创新,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招商引资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服务难度大,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将招商引资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牢牢抓在手上,沉下身子到招商一线,靠前指挥,亲抓落实,切实履行好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第一实践人、第一推进人”的重要职责,继续完善和坚持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和重大项目联席协调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核奖励的总体要求,即将出台的考核奖励办法,将对经济、财政、就业贡献大的项目明确目标、责任,进行奖励,并且下达硬性指标。面对发展形势,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向前走。这次会议上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秦州、麦积两区到位引资总额10.5亿元;秦州、麦积、开发区重点产业到位引资目标5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以上,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秦安、甘谷、武山三县到位引资总额5.5亿元,重点产业到位引资目标3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4项以上,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项以上;清水、张川两县到位引资总额5亿元,重点产业到位引资目标2.5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3项以上,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项以上;市招商局要确保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亿元,同时直接协调落实到位引资12亿元,其中重点产业引资6亿元。责任书还对招商引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年终要对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完成好的要奖励,对招商引资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更要重奖;对完成差的要按照问责制的要求,追究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会后,大家要层层分解并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全年招商目标任务不打折扣的落到实处。市招商局和经济开发区要率先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部室和个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任务。

按照外地经验,政府给所有部门都要下达招商引资任务。考虑到我市实际,即将出台的考核办法未给部门下达具体招商任务,但要考核各部门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质量,奖优罚劣。同时,鼓励市直和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发动大家利用各种关系引进项目,只要各部门组织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按适当比例给予奖励,其中70%用于奖给有功人员。因此,希望大家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动用各种关系帮助招商引资。驻市各企业要以奋发图强的精神加快发展,谋划实施一批技改扩能和新建项目,提高我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力。市财政及各县区、开发区财政要按意见要求,预算安排可用财力的1.5‰作为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在保障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的同时,用于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考核和中介奖励,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

(三)依托园区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多策并举开展招商引资。要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真正实现招商方式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由“高层化向基层化转变”,由“盲目化向绿色化转变”。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要紧紧围绕我市的比较优势,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装备制造业、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与服务业上来,围绕重点产业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招商方案,鼓励支柱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积极筛选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条延伸项目向外推介,通过产业招商,招引一批关联产业快速聚集,打造我市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注重小分队招商。特别要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关中地区,加大推介洽谈的工作力度。今年要结合发达地区产业向西部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在“长三角”、“珠三角”集中力量开展一次拉网式的对外招商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发挥各个方面的力量开展招商,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积极开展网上招商。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广、投资信息快、招商成本低的优势,通过网上招商,广泛捕捉投资需求和信息。四是重视以商招商。服务好一家外来企业,就是一本很好的招商指南。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户外来投资企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投资者自觉引资、扩资、增资,形成“落地一个、壮大一个,引进一家、带来一串”的联动效应。市招商局要尽快成立天水市招商投资企业协会,把广大外来投资者紧紧团结在协会周围,通过优质的服务,感召他们以商招商。五是积极探索驻点招商和委托招商。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意见》,赋予了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的工作职能,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络处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市招商局副局长,使驻外办事机构成为“驻点招商”的主力军。下一步要给驻外机构下达招商任务。同时,鼓励引导企业驻外机构开展对口招商引资。市招商局要与去年已签过委托招商协议的商会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商会引资。要物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渠道宽的专业招商中介机构,让他们根据我市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广泛动员和组织客商来天水投资兴业,使我市招商引资由以政府推动为主向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转变。这次即将出台的优惠办法,对中介奖励的条款很明确,要广泛宣传,发动大家共同招商,只要实实在在引来一批“绿色化”(指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低能耗等要求)项目,建成投产后我们一定要兑现奖励。六是依托园区平台招商引资。天水经济开发区社棠园区、东十里及甘泉物流园区已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年内将初步具备前期招商的条件,各县区工业园区也有一定承载项目的基础。今年,市招商局及两区五县政府要把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在开发区、各园区自身全力招商的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合力,牵线搭桥,引进一批符合开发区、园区产业定位的好项目,年底要对开发区、各园区招商引资进行单列考核。七是积极开展节会招商。要按照“超前谋划、精心准备,突出重点、注意细节,展示形象、注重效果”的工作要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及早动手安排好今年的“西洽会”、“兰洽会”、“伏羲文化旅游节”“世博会甘肃月”等重点节会活动,进一步加大节会对外宣传和推介招商的工作力度,力争节会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果。“兰洽会”已建好了固定会址,今年省上对第十六届“兰洽会”要求更高,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

(四)强化工作督查,提高服务水平,确保签约项目早日发挥效益。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近几年已经施行的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重点项目督查制、签约项目通报制。市招商局要继续对各县区签约项目的进展情况,每季度在天水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通报。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对已签约的合同项目,确定专人抓好服务,跟踪落实,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要紧盯死守,持续攻关,力促成为合同项目;对已签订合同或协议推进困难的项目,要切实找准症结所在,是客商的原因,要加强与客商的交流,消除投资顾虑,如果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要加强协调,及时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推进签约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对未开建项目要抓紧开工,责任部门和项目业主,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一个一个地加以分析研究,对条件已基本成熟的,要抢抓时间尽快开工;对在建项目要抓进度,坚持以落实项目要素、抓好项目管理为重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明确的时限和进度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竣工。

(五)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努力营造全社会“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是投资环境的竞争,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提升我市招商引资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全市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优化,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机遇,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把优化环境作为吸引投资的关键措施来抓。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努力营造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诚信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我市投资环境的竞争力。要在全市推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进一步加大对招商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市招商局要尽快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对重点项目确定专人进行全程帮代服务。要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市行政监察投诉中心要进一步加大影响投资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外商投资案件的结案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影响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新闻媒体要及时予以曝光。

同志们,今年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还是在于抓好落实。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凝聚合力,真抓实干,确保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努力开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抢抓机遇求发展同心拼搏创名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