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6-78657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7 11:25: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土城子乡中学 2009年3月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一、学校自然情况:

我校地处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土城子村南,占地面积 4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02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18400平方米。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学农基地10000平方米,学校共有教师36名,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10人,在籍学生314人,共有8个教学班,2个分流班,学校有理、化、生标准实验室和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二、办学方向: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每年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大约是百分 之四十左右。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都要回乡务农。其中只有部分学生外出务工,这些学生由于感到升学无望,便产生了厌学思想,从面导致学生流失,回家后又没有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寻找有效控流途径和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认真、细致、具体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使我们认识到我篆经济落后的原因与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有直接关系,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缺少农业技术人才和科技致富的领头人以有直接关系,而学生厌学流失与当地经济落后地区和学校的单纯应试教育及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要想切实控制流失、就必须改变办学方向,通过学习学习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明确了农村中学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把为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打基础,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使们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第二篇:办学模式改革自查报告

初中办学模式改革自查报告

我校端正了办学思想,更新了办学观念,树立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初步实现了办学重心的转移。

一、劳技绿证教育成果显著

劳技绿证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家乡,了解农村,课堂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磁场,课外更成了研究实践的天地。通过绿证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使学生们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项本领。

二、普教基础打得牢固

一年来对老师的培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提高,课堂上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从而适应了新课程改革,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实行了校企联合,校校联合

我校与乡劳动保障站、辽宁实嘉服装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我方出生源,乡里出厂房、培训设备,不仅给学校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此外,我校还与长春树仁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为初三不能升学的学生找到了升学之路,真正让农村孩子走出去,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效益,也保住了学生在校学习。

四、基地建设发挥了示范功能

根据绿证教学需要,我校已将现有的劳动基地改造成具有育人、试验、示范、推广功能的劳动基地,起到了边教学、边示范的作用。

东丰县永合中学

2005.08

第三篇:改革办学模式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任务

(七)----改革办学模式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探索为社会直接服务、与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与此同时,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基础。

但是也要看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软肋,例如行业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动力不足,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这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要进一步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还要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高校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要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是这个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课题。作为知识经济“发动机”,高校要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第四篇:浅谈中职学校办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 周 涛 李水平

摘要:对于中国历年来的应试教育来讲,中职教育是一种改革和挑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发展中职教育。因中职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成为制约中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本文对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部分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管理 改革

一、当前中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机性,教学内容陈旧。“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中职生凭借着实用技能训练和全面的职业知识的优势,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就业环境的良好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兴起与发展了一批民办的中职学校。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提出中职教育大力发展的口号,中职学校向独立的教育本体逐渐转变,在市场竞争不断扮演积极参与的角色。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与长期以来没有变化的教材与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念之间的问题,已对中职学校发展和生存造成不可避免制约,中职教育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大势所趋。

2.教师专业技能,与新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中职学校教师中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不相吻合,与实际标准相差很远。以“双师型”素质的标准衡量专业课教师,显然与标准要求相差很远,而且在实施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偏低,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又缺乏,形成教师智能结构单一,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难以全面实施。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是:懂技能,会理论; 在同一个过程中能够实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管理观念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两个大相径庭的教学管理体制,中职教育体制在社会经济需求的条件下,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的自主择业人才。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环境下,教育部门对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只要对其严格执行,就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直到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还在那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办学,从未走出格局,这样完全脱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缺乏了解,不具备掌控现代职业教学的管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内核,以技能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作用就是协调、指挥、引导。

4.中职教育本身的理念非常模糊,部分中职学校对中央制定的职业教育方针学习不够。有些学校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生存,只图经济效益不管教学质量。部分学生就读的是三年学制的中职学校,但是只在学校读了不到一年的书就出了学校,以“顶岗实习”的名义参加工作; 却为了获得那张毕业证却还要向学校交齐剩下学期的学费。因缺乏对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系统限制,学生于其岗位适应困难,使得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逐渐恶劣,导致其出现社会信任危机。

二、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对中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认识

教学管理就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措施,使教学活动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过程。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其教育和训练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教育和训练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较强的应用性为特征和主旨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积极的构建。所以,决定了中职的教学管理与其他教育并不相同,其自身具有特殊性,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不仅能规范教学过程、内容、组织的管理,更能对一个学校管理质量的高低进行充分反映。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应对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加以正确认识,把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看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使之对学

校的教育更加充分、有效地体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培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加切合实际的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实现教学目标,这都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2.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中职教育不是仅仅职业教育的一种层次,而是一种重要类型,普通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只是类型不同,没有贵贱之别,高低之分,对此学校不仅要在认识上澄清,还要广泛、积极宣传,让社会对中职教育理解、认识和关心。对效益、规模、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校的工作重点就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质量中获得效益,通过效益扩大规模,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3.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因职业技术教育对设备、师资有特殊性要求,仅仅凭借职业学校本身是无法解决逐渐更新的设备和师资需要问题,只有利用联合办学的措施才能完成,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是中职教学的发展趋势趋。学校要凭借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教育教学指导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的作用,及时按照企业需求、市场需求来对人才规格、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结构进行合理的确定、安排,不可以因为提高实践技能而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条文予以限制。学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链条,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对毕业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使其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很快就业变成现实,让学生对就业不再感到茫然。

4.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中职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以技能课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和链接。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但不可抛弃。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形成课程互补、内容互补。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中职学校开展《普通话》、《应用文写作》、《职业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5.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本身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6.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通过多年的中职学校管理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两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加之又缺乏更为专业的指导教师,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职业学校一定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近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但这种模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追逐利润的企业无法承担学生给企业所带来的损耗;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后者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投入,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后者方案显然更为合适。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则可直接上岗就业的知识技能。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中众多不符合要求的环节、模式都需要改革,上述的六方面仅是其中一部分,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总之,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以学校理论主导的线性系统的学习模式,逐渐形成学校实践主导的环形系统的学习模式和校企合作主导的协同系统的学习模式,只有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的赘生物,才能真正迎接职教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孙正明,高光辉.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2]陈钢,中职课堂教学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信息,2009.[3]郭敏,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王艳玲.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 [J].成人高等教育,2005.[5]郑声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第五篇:关于改革高教办学体制和模式的若干思考(定稿)

关于改革高教办学体制和模式的若干思考张树人改革办学体制,是改革教育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在去年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把这项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李鹏总理在会议报告中指出:“过去由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也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近年来,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已经开始打破。今后,要把这项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多方筹集资金办学的体制。”其中,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下面,我想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落实高教办学体制改革,在认识上和工作上提出几点想法。

一、改革办学体制的关键,是调动政府和社会两个办学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向高教流动,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多渠道集资办学的格局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必须采取措施,除政府办学为主外,应调动社会、企业、个人的积极性,通过社会投资、民间集资、收取学费、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各种渠道,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新格局。这样做,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高教事业的经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一般是国家、社会、个人三部分。鉴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国家无不重视教育投入,成为高教经费的主要负担者。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和公有制企事业,以政府为主负担教育经费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政府为主”与“政府包揽”不同,前者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由社会参与办学,多渠道集资办学,学生缴费上学;后者是以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制,全部教育经费由财政拨款、学生上大学的培养费全部由政府负担,导致了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当干部。很显然,这种以包办学、包经费、包培养费、包当国家干部为特征的单一体制,不仅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而且同世界多数国家的经验相左。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和模式,不仅无法满足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不利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等教育是耗资巨大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在尚未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中,高教经费占20%以上,按比例在世界各国处于较高水平,但高教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制约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出现这种局面,既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单一体制、单一渠道造成的后果。今后,在落实《纲要》中,政府将增加教育投入,但首先应保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经费在绝对数上肯定会逐年有所增长,但要提高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恐怕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同时,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耗资也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教经费紧缺的状况有可能长期存在。据初步测算,如果到2000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到350万人左右,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达到300万人左右,经费缺额相当大。因此,可以断言,发展高教事业依靠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是根本行不通的。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不仅包不了,而且也不应该包。首先,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除政府主办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外,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可以收取学费。日本大学分国立、公立、私立,1984年缴纳的学费额分别为34万、37万和77万日元,学费占高教经费的30.6%;私立大学的学费收入占学校经费收入,一般为四分之三左右(《今日日本教育改革》、《日本教育与经济》)。英国公立大学原来不收学费,1988年高教改革后,学费收入占高校经费的15%-21%。我国1989年新生入学开始缴纳学费,1992年在高教经费中所占比重只有4%多一点。其次,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发展民办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办,财团法人办,私人办)作为发展高教的重要途径,其中美国私立大学占51.3%,日本占75.3%,韩国占80.5%(《七十国教育发展概况》)。以日本为例,在高教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私立高等学校的作用,二战以后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民办高校的规模不可能发展那么大,但是目前经批准建校的仅有15所,可见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此外,列入调节计划接收委培生和自费生(主要是大专层次),近三年来发展较快,一般达到20%以上,这也是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途径。再次,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以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转让为联结点,实行教育与生产部门合作,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对高校搞好教育和科研,筹集经费开辟了新的渠道。这种形式,在德、法等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也出现了好的势头。此外,企业对高校捐赠,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其他国家比较发达,而我国为数尚少,需要加强舆论宣传,并在税收政策上加以鼓励,将来也可能逐步发展起来。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个目标,就是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应该向全国人民讲清楚,为了落实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政府应承担重大责任,社会、人民也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实行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动地方、企业、团体和人民的力量,筹集资金办学,是发展高教事业,使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一举措,完全应当得到社会和人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更新教育观念问题。目前,政府包揽办学的陈旧观念,还在影响着改革办学体制的过程。比如,有人说:“高等学校是培养干部的地方,只应由国家来办”。他们不了解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在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把一部分社会资源转到高等教育中来,是适应我国国情,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又如说:“上大学免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收费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他们不了解,上大学缴费不仅是高教发展的需要,是非义务教育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而且对于引导家庭消费投向教育,对于学生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养成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有好处的。我国高等学校缴费的标准,尽量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奖学金、贷学金以及勤工俭学活动,将使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受到极大的限制。另一个问题,是“受益者负担的原则”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学生及其家庭。所谓“受益者负担”,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受教育者负担”。从政府看,面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国家的教育投入放在重要地位,成为负担的主体。从企业看,它从高校吸收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值的重要因素,专门人才使企业直接受益,因而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他们通过税收负担教育经费,通过捐助、在高校设奖学金等各种形式转化为教育投入。学生上大学的受益,不仅反映在毕业生的起点工资水平上,而且在就业机会和发展的后劲上,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享受人类科学文化成果上,都是受益者,因此,由他们负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应该的。在我国,不仅学费标准低,即使所谓“自费生”,也不是负担全部教育成本,不能简单地与“谁出钱,谁受益”混为一谈。

二、改革办学体制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打破条块分割和封闭状态,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纵向联系为主,以直接的行政手段,配置教育资源,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存在“小而全”的现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封闭、半封闭状态,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所谓统一性,就是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不应存在行政分割和封闭状态,限制资源的自由流动;所谓开放性,就是不仅国内要实行开放,而且要对外开放,以达到合理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通过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机制,采取横向联合和协作的形式,发展联合办学,可以打破条块分割、“小而全”和封闭、半封闭状态,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使专业结构优化,学校规模适当扩大,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提高。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曾初步开展了联合办学。在不改变高校原有隶属关系的情况下,中央业务部门之间,中央业务部门与地方之间,省、市、自治区之间,开始打破条块分割,开展了人才委托培养;打破“教育、生产”两张皮的状况,开发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实行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在高等学校之间增强横向联系,实行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协作,开展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等活动。但是联合办学还不够广泛,深层次的联合难于开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呈现出部分高等院校自愿联合和合并的好势头。主要有以下几种联合形式:1、在隶属关系相同,经费渠道相同,地域相同的一部分高等院校,通过联合,实行合并,使原有的学科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扩大了办学规模,并为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的高校还为进入“211工程”作准备。这种院校合并,同50年代院系调整相比,共同点都是为了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不同点是:①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是学校和政府共同行为;②前者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建,后者是在同一城市组设;③前者从一些综合大学分出若干独立学院,后者是把若干单科院校合并为综合大学或多学科性院校。这些不同点是符合当前实际需要的。2、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与所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的联合。部委院校以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扩大服务面,为当地、为行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参加当地或行业需要的科技开发;地方和行业在教育经费上给予支持,在征用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这对于改革单一的办学体制和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学校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3、高等学校之间,打破封闭状态,在教学、科研、后勤方面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进行合作。例如教师互相兼课,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共享,使教育资源合理使用。这种联合和协作,有紧密的、有松散的,有综合的、有单项的。(1994年6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走向联合》)这些联合和协作,应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主义;要坚持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搞“拉郎配”,不搞包办代替;联合应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优化学科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目标,改革单一的办学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联合办学体制。《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实行全国和地方(大区、省、中心城市)分层统筹规划,通过必要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调节机制,促进国家教委所属院校,中央业务部门,地方所属院校之间,以及地方院校之间的联合,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布局”。这个《意见》的实施,无疑将把联合办学的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改革办学体制的重要社会条件,是所有制和分配的多元化,导致办学主体和教育投入的多元化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是按劳分配。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所有制结构上,却以国有制为追求目标,搞“一大二公”,排斥或限制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遏止竞争,使经济难以搞活;在分配原则上,实际上以平均主义为分配方针,抑制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这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对原有的具体经济制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所有制结构上,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其他经济为补充,使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国有制和非国有制企业都进入市场,进行平等竞争,既巩固了公有制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又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分配制度上,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坚持效益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劳动者的收入将主要由市场机制相调节。他们之间会拉开差距,但不会产生两极分化。我们主张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反映在高教办学体制上,同政府包办学、包经费、包培养费,包毕业生当国家干部,是完全一致的。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主体与利益的多元化,必然派生出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必然被打破,除政府办学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筹资办学和外国人捐资办学将不断涌现;由于教育投入的多元化,必将逐步形成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局面。(《关于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我们要看到这个发展趋势,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引导。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将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小康水平。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用于教育的投入将有较大的增加,这对高教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将有较大提高,企业用于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将增多,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将增加,对子女上大学缴学费的承受能力将会增加,特别需要指出,我国已逐步进入独生子女时期,使子女受到较多的教育,是多数父母的心愿,这种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成为推动高教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群言》杂志刊载两则在日本考察见闻中说,日本人认为,“投资于教育,犹如储蓄,可本利双收”;“父母留给子女的宝贵财产是使其接受足够的教育”。这种反映现代社会对教育需求的观念,已在中国出现。为此,搞活办学格局,在宏观调控指导下,经过考试进行资格筛选后,适当以学费作为调节供求的杠杆之一,可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国家财力有限,居民对学费的承受能力有限(除沿海和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外)。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显然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在保证本世纪内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在国家财力和人民经济承受能力允许条件下,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要改革办学体制,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调动地方、企业、个人以及学校的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四、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改革办学体制将会起促进作用在市场体系中,与高等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除基础学科、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师范教育、国防科技的人才培养,必须由政府调控和保证外,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可以与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需求相衔接。这就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市场供需的导向作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所需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改革学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1、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下,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资源配置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用人的自主权,毕业生也没有择业权,劳动力(人才)部门所有,资源不能合理流动,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和发育过程中,在《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规定了企业拥有用人自主权,可录用毕业生,行政派遣的办法将成为过去。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国家教委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规定了现阶段招生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制度后,在宏观调控指导下,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自动调整招生规模。改革上大学由国家包培养费的制度,实行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学生就业制度,近期内实行“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制度后,除享受国家和单位专项或定向奖学金的学生按合同就业外,其余学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行择业。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据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的不同职能,建立多种形式的用人制度;在编制定额范围内,学校有用人自主权,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在保证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队伍,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分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应当指出,教育成果不是物质产品,不能按教育成本加利润出售;教育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与用人单位不构成交换关系。因此,教育有不同于其他产业发展的规律,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2、技术市场对改革办学体制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下,不承认技术成果是商品,学校的科技成果被无偿占有,挫伤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认科技产品的价值,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实行有偿转让,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工作中方面军的作用等,这些理论和政策,促进了高校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目前除基础研究和跟踪世界高科技研究外,高校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竞争和横向联合,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教育经费的一部分,科研经费的绝大部分来自科技市场。与此同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兴办的高科技为主的校办产业,使自己的科技成果很快转化为科技商品,直接进入社会经济大循环,既活跃了科技活动,又为学校取得了部分经费收入。在企业与高等学校之间,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为纽带,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使双方都得到好处。从企业说,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委托学校或者联合研制新产品;可以委托学校开展继续教育,使在职人员及时掌握新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可以在学校设置定向奖学金,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来源;可以在高校联合设置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中试基地,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学校来看,这种联合既是人才和科技成果流入企业的好形式,又能使高校得到一部分办学经费和科技课题。这种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联合和合作,既不影响企业和高校的原有职能和分工,又能促进双方得到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应防止其负效应,如短期行为、盲目性等。市场对教育的作用有局限性,如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对于基础学科、艰苦行业、边远地区所需的人才,就需要运用政策手段进行调节,这些情况都应注意加以区分。

五、对高校办学模式的几点意见从1992年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到去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改革办学体制和模式的基本思路上,一直把调动社会力量筹集办学资金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随着改革的实践,去年进一步提出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以促进合理使用和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新思路。下面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对办学模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nbsp[1][2]下一页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