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看家乡新变化喜迎建国60年征文
汽车有什么稀奇,要去看它?现在公路四通八达,大车、小车、货车在公路上来往奔驰,谁没见过汽车?城里还以车满为患呢。
我这里说得看汽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跑到几十里远的地方去看汽车。那时四川的好些县区乡镇都没有公路,特别是少数民族边远山区,长一辈子没见过汽车的人不少。我们于佳乡虽说是属浅丘陵地带,但有些人没出过远门,活一辈子也没
有见过汽车。解放前,这里有钱人出门骑马坐滑竿,穷苦人都是搬脚板劲走路。所以那时看汽车就很稀奇了。
我外婆家在竹园铺,解放前那里修了一条乐山经过竹园铺、长山桥、荣县城到自贡、内江的公路。这条公路也是我们荣县解放前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唯一的一条公路,小时候我常去外婆家,所以我对汽车不陌生。
我的一位同乡同学朱龙华,他与我就不同了。他家住我乡楠木村,在村里读初小,1952年考取乡中心小学读高小,与我是同桌同学。1954年7月,我俩又同时考取荣县牛峰初中,分派在丁班,又是同桌。他十多岁了,没见过汽车是啥样子,感到很遗憾。有次听我讲汽车和洋马儿(脚踏自行车),他感到很新鲜。
上初中二年级时,他给我约了一个时间,叫我星期天一早带他到离学校二三十里远的长山桥看汽车。他大学毕业分派到东北工作,还把这件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几年前我看过他的著作,书中那段跑远路看汽车的经过还记忆犹新。
他书中写道,山里孩子就像井里青蛙,只见过斗大的天,读初中二年级了,光听说汽车比狗跑得快,却没有见过真正的汽车。曹(我姓)说去长山桥可以看到汽车,另有一种乌龟车(指小轿车)比大汽车还快。去看汽车那天,我俩从牛峰寨下山后,走了一段沟深路窄的山路,两边是高山原始森林,沟底有几块稻田,无人居住的山沟非常静。我俩手里拿着木棍,边走边说话,互相壮胆,害怕遇着野兽。我胆战心惊,不停地跟着曹往前走。刚走拢长山街头,忽然听见隆隆马达声,一辆大客车驶来,车里坐满了人,前面的人在观看两边街市。那天长山桥赶场人很多,车速很慢,我俩紧跟车后,为什么车不停下来让我们看个够呢?曹说这是最大的载人客车。我俩跟着车走,曹同学说话小声,不停的给我介绍汽车,我俩一直撵到出场口汽车速度加快,我俩追不上汽车了才停下脚步。汽车经过一段平路后开始爬坡转弯。“啊!那声音为什么越来越响呢?”曹说,“汽车爬坡要使劲,同人爬坡增加呼吸量一样呗!”我说,“有道理。”
过了中午,肚子咕噜咕噜响,我俩到面馆吃了面条,又到街上看汽车,边等边问曹,车上可坐多少人,一天跑多远,坐车里头昏不昏,风大不大,乌龟车能坐多少人,车有多高,靠什么使它跑那么快?我向曹提出一连串问题。他呢,像个小老师,一一给我解答。其实,他也知之甚少,只不过比我早些时候见过汽车罢了。我俩等了大概半个多钟头,看到两三辆汽车驶过,我和曹同学高兴极了。我想,今天没有白来,看到了客车和货车,增加了见识,收获颇大,值得。
回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于佳看车难,坐车更难。那是还没有修路过于佳乡的井荣路(井研到荣县的公路),出远门要到很远的地方才有车坐。
我1958年9月调阿坝藏羌自治州的松潘县教书,从于佳出发,翻山越岭到荣县,80里山路全凭脚走。从荣县坐车到自贡,再坐火车到成都。成都到茂县城三四百里,不是天天都有车,要等车,车到茂县后再没公路,三四百里公里骡马茶道到松潘的人又不会骑马,只有走路。要走拢站口才能停下来吃住,有的地方要走栈道,翻高山。特别是中午从叠溪海边山腰过,道窄路险,最怕刮风被坡上沙石推下海去。我们从茂县走路经过六七天才拢松潘古城。
寒暑假请假回家探亲坐车更难。为了赶时间有时不分昼夜赶路到茂县买票,那时人多车少买票难。不仅是茂县买票难,到成都一路车站买票都难,一切都凭关系碰运气开后门。有时等好几天也买不到票。没买到票的人又约成一路到下一站买。就这样一站接一站走威州、汶川、映秀、漩口、灌县、郫县,一直走拢成都,从成都坐火车到自贡后,买荣县车票也不一定好买。有时也走90多里到荣县城,再走80里山路回到于佳。
现在我们于佳已有高质量的水泥路,各村组公路也相继修通,到周边城镇,坐车不再难了。没有看过汽车的人也没有了。有的走南闯北的打工农民,车出于佳后还坐过大卧铺车,坐过火车,坐过轮船,坐过飞机。你看,现在交通多方便。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大发展,四川大变样,各县市公路修通,有的地方还相继新修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农民有钱了,温饱不愁,有的农民新式楼房修得亮堂,买汽车跑运输,这样汽车玩腻了又换那样车过瘾。
我们省出川铁路大通道已由现在的4条,增至了11条,形成成都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4小时交通圈。成都至京津翼、珠三角、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2008年至2012年,将新增铁路1200公里以上。
成兰铁路已于今年2月22日在松潘城开工修建火车站,以后从成都坐火车经茂县到松潘旅游,只需一个多小时就拢了。再不像以前我们从松潘回家那么难了。要到甘肃兰州最多也只需4个小时。不久的将来,我们省的交通会比今天更方便。那是要到周边省会城市都有快车坐。
过去跑远路看汽车的事,已成为今天我们的笑谈,它会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篇:我看家乡新变化征文:我看家乡新变化
我看家乡新变化征文:我看家乡新变化
时光荏苒,仿佛瞬息间一般,我已走过了20几个春秋,而我美丽的家乡也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几十个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过眼云烟,可是这几十年却注定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经久不息,因为,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二十年努力拼搏,二十年沧桑巨变,二十年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已将我的家乡从一个破落的小城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回首来时路,我想每一位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人都会无限感慨,为自己曾经留下的泪水,流过的泪,更为这二十年的家乡变化。
二十年前,家乡到处是土房,而父辈们,就住在大鹏里,冬天挡不住的是寒风凛冽,夏天遮不住的是烈日炎炎。而如今,我们住的都是夏不热冬不冷的楼房,家乡出现了一批批式样多彩的小洋房,平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二十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人们还十分好奇。而如今,在农村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十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局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用电器了。试想二十年前的夏季,人民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二十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民平时上班、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有动车、高铁、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使用,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这是多么不平凡的二十年,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小康。我们可以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几十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几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多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历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第三篇:看家乡新变化,喜迎十九大(小文档网整理)
我的家乡是大理,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但是这几年,我的家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洱海,云南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当地白族群众的母亲湖,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大理洱海周边生活着88万常住人口,同时近年来,我的家乡借助自己优势发展了旅游文化产业,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可也随着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排污的加大,和每年超过百万的游客,给洱海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旅游、航运污染等,使洱海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威胁,而且对家乡发展造成了影响,洱海的自洁能力是有限的,怎么经得起这样肆虐而反复的兴风作浪?难道就这样任由我们的洱海继续遭受蹂躏,失控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下去?
作为文献名邦—大理的公民,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洱海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展开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七大行动”即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村镇“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七大行动”打响了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开启了史上最严洱海保护治理征程。
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来到了洱海边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湿地保护情况,反复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近几年家乡通过保护和治理措施,让洱海的水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洱海周围已经形成了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
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的推进,256平方公里的湖面又重现了“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洱海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在治理后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叶绿素明显降低,溶解氧明显增加,其他生物得到良性循环,以前灭绝的无齿蚌恢复较好。大家也表示,如今这里的水更加清澈美丽了,要留住这里的青山绿水,传承给下一代。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洱海流
域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理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信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未来还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中文系大学生喜迎建国60周年征文
共和国:一路走来始终有你那一年,我呱呱坠地,一个对世事好奇且充满新鲜感的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你,望着你为我们带来的一切。那一年,你40岁,像一个不惑的中年人,坚强地面对世事沧桑。
我从泛黄的照片上看到,那一年,我还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每到傍晚的时候邻居们喜欢捧着饭菜,搬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终于有时间
谈谈一天的劳累,谈谈最近的生活,当然谈的最多的还是与你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只会傻傻的望着你,望着那个任时空穿梭依旧带给我们信心与力量的你。
朦胧中依稀记得,那个时侯爸爸喜欢抱着我走在公园里听人们唱歌。我仿佛听见歌声在湖心荡漾,嘹亮的,悠长的。爸爸对我说:“你看,叔叔阿姨们在搞大合唱呢,有的人在唱《歌唱祖国》,有的在唱《我的祖国》。”如今,那些叔叔阿姨的年纪也很大了吧,但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的旋律像是刻在了心底一般,每当想起,便有一股力量回荡在心间。
那一年,我10岁,你50岁。我打开电视机,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子弟兵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的摸样让我很向往。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你带给我的信心与力量。也许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明白你5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也并不清楚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但我明白只有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为你奉献我自己。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融入到你的心间,成为你真正的孩子。
我还记得,那一年我搬了家,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间,我兴奋着,欢呼着。那时候我总是起的很早,然后站在阳台看着阳光温暖地铺在阳台的地砖上。我伸个懒腰,充满期待地看着你,我知道,每一天你都与我们同在,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同在,一同成长,一同经受沧海桑田。
今年,我20岁,是一个该懂得责任与担当的年纪。我明白,我不再是那个在母亲怀里,在你怀里撒娇的孩子。每天早晨我依然能在晨曦中看到你,只是和10年前相比,我的眼神里除了期待,还有发自内心的坚定。如果说现在的你是一辆奔跑中的汽车,那么我,和所有和你一路走来的人们都是小小的零件,只有不停的转动,你才能不断前行。是你让我明白,无论是谁,只有不断地努力与奉献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才配与你一路同行。
你知道吗?今天的我住在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有了自己的书房和电脑。这一切,既是因为我们这个小家努力的成果,更是因为你和整个大家庭带给我们的支持与信心。60年了,也许你自己都算不清楚到底给多少人带来了力量与希望,也许你自己都讶异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明白,一路走来你和我们始终同在,共同见证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共同面对那些风风雨雨。
共和国,也许我没能和你一同走过最初的40年,但是在我生命的20年里,是你和我一同成长,一同见证历史的发展。是你让我完成了生命的蜕变,是你让我了解到人生的各种滋味,是你让我见证了那些激动地时刻。也许,我们还要一同走过30年,40年,因为有你,我相信未来的路将充满信心与希望。
第五篇:喜迎十九大 感悟家乡新变化
喜迎十九大
感悟家乡新变化
201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八大的召开引起世界媒体广泛关注,我们国人也更是倾心关注这一历史盛会。十八大,带给我国长远发展的愿景,也带给了我们各族人民奔小康生活的理想。十八大,代表着全国8000多万党员,其影响力之大,自然会让世界倾心,她承载着14亿人民的殷切希望,蕴含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蓝图。因此,十八大带给我们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的进一步实现,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巨大变化。至此,我们华夏大地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直接影响到我们千家万户的变化。
去年的暑假,我是在家乡度过的。看到家乡的一切,让我惊叹两个字—-“巨变”。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村庄里全是土坯墙的草房,通往村庄里的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如遇下雨天,简直泥泞不堪……。看到家乡的变化,我的脑海不免会回忆起家乡的旧貌。而今映入我的眼帘的是村庄前油亮的柏油路,通向村庄的水泥路,宽阔又平坦;一幢幢楼房比肩媲美……。走进农户家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家庭都被科技产品“挤”满了:彩电、冰箱、电脑、电磁炉、微波炉、手机等等,有不少家庭甚至还有轿车,几乎城里人所拥有的科技产品,这里都有。科技产品的丰富,带给家乡人民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加快和提高。每当晚风习习,我外出散步时,那广场舞音乐伴着锻炼者的“优美”舞步,给我的感觉同样是城里人的婀娜多姿。
回到家中(这是我新购的一处98平米的五楼),我站在阳台窗前向远处眺望,映入我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一栋栋楼房;再回到后窗看看,我看到了距我家不到100米的我的母校----安丰中学,远处望去,一排排教学楼鳞次栉比,校园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园,有绿树成荫的小园林,有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的景观树,有近3000平米的塑胶操场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这哪是我就读高中时的情景:煤渣铺就的道路两旁分列着几排砖瓦房,不大的土操场旁有一块农田,至今那农民赶着牛在耕地的情景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回到客厅,我打开电视,可70多个频道的丰富节目让我不知要看哪一个节目,引得我的爱人在旁边不断地埋怨:“不知你到底要看什么?”。哎,这哪是前几年只有几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了呀!
在假期的这段时间里,我强烈感受到如今的乡村早已不能再用“贫穷、落后”来形容了。家乡有清新的空气,闲适幽静的农家乐,家乡人钱包大了,生活水平高了;看那小汽车喜气洋洋地一路奔驰,造型别致的楼房光彩照人,一条条修葺一新的道路像缎带一般向远处无限延伸……这无疑都在告诉我,我的家乡人越来越阔气,越来越帅了;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有了。
我倍感家乡的新奇变化,倍感党的政策好,十八大犹如和煦春风,尽情地吹遍祖国的广袤大地,造就了社会和谐,造就了祖国富强,也造就了祖国人民的欢欣鼓舞。
新起点,新征程。今天,我们又将喜迎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我相信,十九大的召开,必将更进一步地增加人民群众新的福祉,新的希望,也必将进一步推进祖国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民办塘湾小学 陶如义 20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