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五、【赏析真题 把握规律】
1.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202_•北京)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2_•广东)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2_•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清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名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5.(202_•安徽)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华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50年来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梁祝》的成功表明
文化生活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导学案
一【课程标准】2.5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 重点难点】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途径:一个根本;两个基本;两个反对
三、【自主学习】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反对哪两种错误倾向
(在文化创新中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
3.文化创新的的基本途径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反对哪两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4、为什么要建议学习型社会
5.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要求?
四、【情境探究】(202_•广东卷):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
①.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一②.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③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④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
③走中国特色自主创作道路,拒绝任何模仿和借鉴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D.①②③④
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有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六、【达标测试】
1.下图是近四届奥运会的会徽
6.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设了汉语课程。到202_年底,全球已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这一文化活动有利于()
①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 ②把外域文化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最完善的奥运会会徽。这说明()A.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标准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动力
2、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而且超越时代和国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这启示我们()①必须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②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B.摒弃一切传统文化
C.抵御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D.在保持民族文化特性基础上与时俱进
4、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建国前他就写下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建国后又写出了《三里湾》这部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通过他的成长、成名,我们可以看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大众化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
④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投身实践,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③④
5、许多网友形象地将那些模仿热播电视剧的剧情、人物和风格,并改头换面的“本土”电视剧,称为“山寨剧”。“山寨剧”凸显了如何提高国内文化产品的创新性问题。要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创新性,就要()
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在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7.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202_年11月21日,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内容更加突出。要向实现文化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
①反对民族虚无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答案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四、【情境探究】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分条作答,条理清楚!
五、【赏析真题 把握规律】1-5BDBDB
六、【达标测试】1-5BDDBA
6-7 C A
6-9ADAC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答案
四、【情境探究】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分条作答,条理清楚!
五、【赏析真题 把握规律】1-5BDBDB
6-7 C A
六、【达标测试】1-5BDDBA6-9ADAC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答案
四、【情境探究】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分条作答,条理清楚!
五、【赏析真题 把握规律】1-5BDBDB
六、【达标测试】1-5BDDBA
6-7 C A
6-9ADAC
第二篇:3.2.5.2 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仙村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高考考点: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3、创新与借鉴、融合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环节
阅读课文P51—55,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要点的填空、梳理以及思考题,并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也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________。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________________,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____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________________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_____,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过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_______________。
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 _______,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 __ ”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 的过程。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基础。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______________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
2.那种—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互动探究
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是否矛盾?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是一样的。
3.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4、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三)温馨提示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根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因此文化创新的途径外延大于文化创新的来源。
2、文化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当今世界,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它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从“软实力”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观念、思想、精神、智慧、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等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硬实力”的意义上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升,都显示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
(四)知识结构
(五)知识运用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生物学家,他曾经解剖过几百种动物,从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到毛发、血液、皮肤、筋、肉都进行详尽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错误的。有人批评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可见()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推翻前人的观点
C.真理比老师更重要 D.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
2、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
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3、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扬弃传统文化
B.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D.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
4、在我国现阶段,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唯一源泉 ②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 ④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文化创新一定要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这表明()
A.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B.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C.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D.世界先进文化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7、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上联是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如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则表明()
①要学习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
③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融汇出具有新质的文化
④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①②
8、美国本身的文化资源非常有限,但它不仅把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文明作为自己的文化源泉,也大量汲取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养分。美国迪斯尼公司前两年就以花木兰为题材制作了一部动画片,赢得了巨额的票房收入。这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文化的发展不重要
②要勇于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③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洋为中用
④要摆脱民族文化的束缚,全面接受西方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但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表现中国古老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融合中西文化而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 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0、“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此,文化发展要永无止境地创新。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精神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在这里,毛泽东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2、《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七条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2_广东卷37部分)
材料: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14、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了对外来文化应该发扬“拿来主义”,实质上也涉及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
(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有何本质区别?(6分)
(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12分)
三、课后作业
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焦仲卿的“孝”值不值得提倡?假如你是焦仲卿,你该怎么办?现在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这种“孝”和原来的“孝”有何异同?
请同学们立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以上面的内容为素材,撰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政治小论文。
四、问题反馈及教学建议: 1.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了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2、不一样。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1)“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2)而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则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合作、共处。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4、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注意:这是错误的。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应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A 2 C 3 B 4B 5 A 6 A 7 B 8B 9C 10D 11B 12A
13、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10分)
14、(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是一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一种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态度。(6分)
(2)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文化创新必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基于传统,不等于沉迷于传统、简单回归传统。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分)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吸收和借鉴,不是简单组合和移植。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在吸收和借鉴中不断发展自我。(4分)在对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上要坚决反对全盘吸收和全盘抛弃的错误做法。(4分)
材料一 据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钱包中一直放着一张纸片,上面摘录了《论语》中有关年龄与人生阶段的名句;据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办公桌上专门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孙子兵法》,另一本是《凯撒传》;据说,日本的书店里摆着不少关于三国历史的书籍,甚至还有便于人们边玩边学的战法软件„„
材料二 眼下说到《赤壁》,许多媒体惯用的报道套路——先说《赤壁》,再说赤壁,借着一部投资8000万美元的大片追古溯今。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第一次陷入尴尬的境地了——如果没有于丹的大白话解读,原本应该烂熟于心的《论语》还被看成“过时的玩艺儿”。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只有通过“傍大款”、“搭便车”的途径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历史文化摆脱尴尬?为什么?(12分)
①保持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②认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维系着生产和生活的稳定。
③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反对“封闭主义”。因为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才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⑤在文化建设中,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这样才能在坚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同时,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全聚德”、“东来顺”、“成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个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着新的活力。
阅读上面材料,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可得到哪些启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 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2)文化创新要以文化的继承为基础。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失去根基。中华老字号正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实现了企业文化的创新。
(3)文化创新必须把握时代精神。任何文化创新都必须立足现实,从时代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的创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4)文化创新要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华老字号就是在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02_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我校高二政治兴趣小组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兴趣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予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三篇:文化创新学案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班级 姓名
一、高考考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理解)2.文化创新的意义。(理解)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理解)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理解)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知识网络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 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意义: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预习导读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③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2)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内容:
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4.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第四篇:文化创新复习学案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考点展示
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创新
二、考点梳理
1、文化的传播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意义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的特点 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P53
【归纳提升】重视教育的意义
3、文化的创新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真题体验
1、(202_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_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3、(202_高考浙江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4、(202_高考山东卷19)202_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_高考北京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6、(202_山东高考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7、(202_高考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8、(202_高考山东卷22)自202_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_高考山东卷28)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10、(202_高考山东28)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裁体。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赌徒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1、(202_高考山东29)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四、热点链接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走进世博场馆,不但饱览了各国的美丽景观和奇珍异宝,也领略了各国的灿烂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们只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结合材料,有人认为:“只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为落实《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五年内,我省将重点加强公共休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施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双轮驱动”。发挥旅游度假区的作用,打造休闲精品综合体。鼓励和支持各地打造差异化区域休闲产品。利用传统节日,办好群众性休闲节庆活动。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就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休闲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3、今年是德国“中国文化年”,中国全年在德国各地将举办音乐、电影、对话论坛等超过500场活动。目前,德国不少媒体和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存有偏见。这说明加强中德文化交流
①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
②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
③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将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五、提升训练
1、“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_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孔子像的塑立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全面继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文化复古能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_年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回答4~5题。
4、文物普查是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鲁剧(特指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作品)作为山东文化新品牌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众艺术的通俗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创作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③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是评价文化作品的根本标准
④通俗的大众艺术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_年6月11 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遗址等
②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
对展示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说:“儿童文学应该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要教会孩子感动。”她主张用优秀的儿童文学缔造快乐的“童心王国”。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于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艺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9、冯骥才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大声疾呼,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但在城镇化大潮中,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正迅速消亡,保护刻不容缓。从文化角度看,保护古村落是因为
①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_年11月,在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展出了陕西大型3D网络游戏《黄帝》、台湾创意“时尚汉字”等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本次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额263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融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文博会举办的意义。
11、202_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及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孔子友谊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在致辞中指出,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超越时代和国家界限而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盛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举行孔子文化节,对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契合当今时代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和谐,共同推进人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分析弘扬儒学的意义。(6分)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学?(6分)
12、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华文化是“危”中有“机”,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充分利用齐鲁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请你围绕“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一话题,为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真题体验】
1、C
2、D
3、D
4、B
5、C
6、D
7、D
8、B
9、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若答出“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最高不超过分)
10、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11、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热点链接】
1、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仅仅仅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还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2、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②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休闲文化产品。③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休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C 【提升训练】
1、B
2、B
3、D
4、B
5、A
6、D
7、D
8、C
9、B
10、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举办文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举办文博会,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
11、(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①儒学作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儒学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学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儒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12、①立足实践抓住新机遇,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铸造齐鲁文化新辉煌。③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齐鲁文化。
④大力发展山东文化产业,打造有重要影响和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齐鲁文化国际竞争力。
参考答案
【真题体验】
1、C
2、D
3、D
4、B
5、C
6、D
7、D
8、B
9、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若答出“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最高不超过分)
10、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11、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热点链接】
1、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仅仅仅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还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2、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②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休闲文化产品。③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休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C 【提升训练】
1、B
2、B
3、D
4、B
5、A
6、D
7、D
8、C
9、B
10、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举办文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举办文博会,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
11、(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①儒学作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儒学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学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儒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12、①立足实践抓住新机遇,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铸造齐鲁文化新辉煌。③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齐鲁文化。
④大力发展山东文化产业,打造有重要影响和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齐鲁文化国际竞争力。
第五篇:文化创新的途径心得体会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心得体会
陈建川
202_年11月2日
本周三即10月31日,杜中共同体活动如期在我校开展,我们三贤中学政治教研组姚利军老师就如何打造新课改模式下的高效课堂,为大家展示一节公开课,课题为《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获得了共同体学校普遍认同,反响很好,充分展示了我们三贤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
这节课对我感触很深,所思如下:
1、本节课以陕西秦腔为题材,反复对比,一材多用,揭示了文化为什么创新怎么样创新以及在创新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可谓设计精巧匠心独运。
2、这一节课非常重视教材知识的衔接,如在强调文化创新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文化的区域性多样性,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反对两个错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又联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等。
3、学生自主展示的方式多样化。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探究自主展示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展示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他人的问题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合作交流展示等等,多种展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课堂选取案例生动,生活化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设计难易适中,不思考很难得出答案,思考后不难得出答案。以上是本节课的优点,反思本堂课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些不足,所思如下:
1、时间安排没把握好。秦腔视频设置过长(15分钟),这就造成后面探究活动的仓促。
2、留白较少。好的课堂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而不是叫老师牵着鼻子走路。
3、为了巩固知识,应该配备相应的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姚老师的这次展示课活动增长了我们的经验,启迪了我们的思维,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积极地反思、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