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法通复习题参考答案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7-35785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9 07:27: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法通复习题参考答案

法通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ABB6—10 CDBBB11—15 DCACB

16—20 CBACC21—30ADDBC31—35 BABBC

36—40 CCACB41—45 CDABB46—50 CBCBB51—55 CCABA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BCD3、ABC4、ABD5、ABCD6、ABD7、ABC8、ABCD9、ABCD10、ABCD11、ABCD12、BD13、ABC14、CD15、ABC

16、ABCD17、AB18、BC19、ABC20、ABC21、ABD22、BC23、ABCD24、ABCD25、ABD

26、ACD27、AD28、AB29、AD 30、AB31、ABD32、ABD33、ABCD34、AC35、ABC36、ABCD

三、名词解释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2、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3、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4、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5、法律权利,是一个和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

6、法律法规:是法律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简称。在我国,广义上的法律通常称为法律法规。

7、权利:权利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利益、资格、主张、权力和自由。

8、知识产权:是个人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9、遗赠:是公民将个人的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

10、生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生育或不生育的权利。

11、法: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12、公民权:公民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人权。

13、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是国家、集体和公民依据法律规定,对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14、缓刑:是指对于被判拘役、3年以下尤其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15、仲裁:是一种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根据双方所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交给仲裁机构,由其根据法律做出裁决。

16、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17、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嫌疑人的行为。

18、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19、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

20、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四、简答题

1、从那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

答:从三个方面:①是否具有社会意义、②是否受法律控制、③是否具有意志性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换 ②价值的一致性和功能的互补性

3、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有哪几种方式

答: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发现隐藏物、埋藏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税收、征用。

4、我国刑法中主刑的种类

答: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5、无效婚姻包括哪些

答:(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

6、简述我国广义上的法律的存在形式。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条例等。

7、公民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建议批评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8、简述物权变动的方式。

动产物权的变动方式为交付转移;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方式为登记转移。登记的效力可分为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

9、简述法律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

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采取了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所有形式。如果没有约定的,按照婚姻法的规定来认定共有财产和个人财产。

10、简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要求。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采取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1、列举我国法律的门类。

我国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保障法、诉讼法等。

12、简述政府在当今社会中应当承担什么职责。

政府应当遵守法律,并且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凡是法律明确规定应由哪一国家机关行使的,政府不能超越职权。

13、简述债权产生的几种原因。

债权差的产生原因包括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14、简述行为构成犯罪的基本条件。

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主体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造成了危害结果。

15、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如何举证。

我国民事诉讼采取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规定。当事人如果要证明相应的权利、义务存在,应当注意收集、保管证据。否则就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不能胜诉。

1、从那几个方

16、面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

答:从三个方面:①是否具有社会意义、②是否受法律控制、③是否具有意志性

17、法律责任的构成有那几个方面

答:1.责任主体;2.过错;3.违法或违约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是由;4.损害结果;5.因果关系

18、政府的权利有哪些

答:1.法规制定权;2.提案权;3.人事权;4.外交权5.对所属及下级行政机关的领导与监督;6.行政特权。

19、我国刑法中主刑的种类

答: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20、结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结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4、有一定血亲关系的,禁止结婚。

5、患一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

五、论述题(10分)

1、财产权如何保护

答:要点:分为2类,其一为自己保护财产权,即权利人要求行为人防止侵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原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其二为国家保护,即公力救济,权利人可以根据财产权受到的侵害的方式不同,提起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形成之诉。

2、谈谈你对我国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认识。

答题要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律发挥作用的依赖性;

我国目前法律的制定状况以及实施状况。

3、结合“药家鑫案”,谈谈你对死刑的看法。

要点:

药家鑫案件反映出我国在死刑制度正经历变革的时期,社会各界对死刑的看法。

死刑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都经历了一个发展。从执行方式到存废,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

在我国,目前仍保留死刑制度,但司法实践上,对死刑的态度是“少杀慎杀”。死刑通常适用于社会危害性极大的案件。

药家鑫案件体现出社会舆论对于司法公正的影响,其中也涉及公众对死刑的看法。自首、激情杀人、社会意见、专家证词、作案动机、手段等,均是该案件对社会死刑观的基本折射。

4、论述纠纷的解决方式

答:纠纷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行政复议等

六、案例分析题

1、有权

法院判决正确,《婚姻法解释三》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2、消费者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3、运用法学知识关于“政党及国家的治理方式”的内容,谈谈对希腊全民公投的看法。

全民公投是一种直接民主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采取。现代国家广泛采取代议制的国家治理模式。公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的方式间接管理国家。

全民公投产生一系列问题:管理的效率;是否会产生多数的暴政等。

希腊全民公投实际上是政府在推卸责任。

公投最后被放弃,反映了国家的治理方式不仅受国内政治力量的影响,而且受国际社会得影响。

4、要求:(1)结合以上材料,运用诉讼法方面的知识,谈谈你对法院解决彭宇案、许云鹤案纠纷的看法。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两个案件的关键在于当事人谁都不能举证。这对法院审判造成难度。但另一方面,原告的举证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具有一定的效果的。法院是应当根据原告举证不能判决老太太败诉,还是根据公平责任判决责任公担,这是目前类似案件中司法的困境。由此,法院的推理是两个案件的重大缺陷。

(2)从“法律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国民“道德滑坡”的原因及解决。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任何社会道德的维护,都需要以法律作为基本工具。法律对人们的价值观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谓国民道德滑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于法律对于助人行为缺乏必要的保护所致。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5、有权

法院判决正确,《婚姻法解释三》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6、答:要点:分为2类,其一为自己保护财产权,即权利人要求行为人防止侵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原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其二为国家保护,即公力救济,权利人可以根据财产权受到的侵害的方式不同,提起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形成之诉。

第二篇:人民警察法复习题

人民警察法复习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依法办事是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

2、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3、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等行为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5、人民警察可以任意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6、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7、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可以履行职责。(×)

8、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9、不同建制的公安民警在共同执行任务时,应当服从各自的负责人的领导和指挥。(×)

10、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时遇到任何人暴力阻碍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随时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

12、人民警察的任何职务行为均受法律保护。(×)

13、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1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采取强行驱散手段时,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立即予以拘留。(√)

15、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应当责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能直接予以撤销。(×)

16、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安民警应当随身携带证件,并主动出示以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17、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可以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18、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19、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员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

20、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二、不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填在题干的括号中。)

1、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ABD)A、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C、保护公共财产

D、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2、(ABCD)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A、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B、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C、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D、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具体包括(ABCD)A、特种行业管理 B、消防监督管理 C、入境出境事务管理

D、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监督管理

4、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ABD)。A、强行带离现场 B、依法予以拘留 C、立即予以劳动教养 D、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ABCD)情形,应当履行职责。A、紧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B、紧急抓获逃离违法犯罪现场的人员或通缉在逃的人犯 C、紧急抢救公民的生命安全

D、紧急维护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现场的秩序

6、人民警察义务和纪律的基本要求是(ABCD)。A、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B、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D、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7、人民警察(ACD)。

A、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B、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裁决 C、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D、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8、人民警察的纪律要求有:(ABC)。A、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B、不得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C、不得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D、不得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9、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ABCD)。A、交通工具 B、通信工具 C、场地 D、建筑物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下列情形下,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AC)

A、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B、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C、预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D、治理交通秩序

11、下列选项中,(AB)为公安机关实行现场管制的必备条件。A、实施机关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针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 C、事件已造成严重损害后果 D、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12、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CD)。A、不能拒绝执行 B、应当立即执行 C、有权拒绝执行 D、向上级机关报告

13、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有(AC)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B、曾因交通违法行为受过罚款处罚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曾被私营企业辞退的、14、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ABCD)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A、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B、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C、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D、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15、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ACD)A、年满十八周岁 B、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C、身体健康

D、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AD)A、具有法律知识

B、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C、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指挥能力

D、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17、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BD)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A、是当事人的亲属

B、近亲属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C、是当事人的朋友 D、是本案当事人

18、在实施现场管制时,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BCD)A、强制传唤 B、强行带离现场 C、拘留 D、强行驱散

19、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BD)的监督。A、人民法院 B、行政监察机关 C、同级党委、人民政府 D、人民检察院

20、上级机关发现下级机关作出的处理或决定有错误的,应当(AC)。A、撤销

B、通知下级机关变更 C、变更

D、责令下级机关撤销

21、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B)。A、刑事执法力量 B、刑事司法力量 C、司法力量 D、刑事力量

22、(A)是人民警察的任务。A、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B、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C、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D、依法行使职权

23、人民警察的工作路线是(D)A、服从命令 B、依靠组织 C、改革开放 D、群众路线

24、必须以(A)为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A、宪法和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公安机关内部规定

25、根据《人民警察法》,下列选项中,(动准则之一。A、热情服务 B、严格执法 C、密切联系群众

B)是人民警察的活 D、从严治警

26、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法定职责包括(A)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打击不法经营活动 C、保障文化市场秩序 D、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C)A、负责管理国籍事务的机关不是公安机关

B、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C、指导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D、公安机关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行使其他执法机关的职责。

28、对经(D)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A、同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

C、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 D、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

2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C)。A、戒严

B、部分地区戒严 C、交通管制 D、禁止通行

30、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B)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A、任何

B、其职责范围内的 C、重大 D、社会治安

31、(B)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A、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公安机关 D、只有公安部

32、如果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骚乱以及追捕逃犯等紧急情况,在建制不明时,由(B)的公安民警负责指挥。A、先到现场 B、行政职务高 C、上级机关 D、发生地

3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C)可以优先乘坐交通工具。A、因履行职责 B、在任何情况下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 D、担任领导职务

34、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C)。A、可以依法给予赔偿 B、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C、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D、可以依法给予补偿

35、下列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有(D)A、曾被治安拘留处罚的 B、曾被劳动教养过的 C、曾被单位辞退的 D、曾被开除公职的

36、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B)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A、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 B、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 C、当事人或者其亲朋好友 D、当事人和其亲属

37、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由(C)决定。A、公安机关负责人 B、上级公安机关 C、有关的公安机关 D、公安机关党委

38、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D)给予赔偿。A、民事法律 B、刑事法律

C、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39、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B)的监督。A、人民法院B、行政监察机关 C、同级人民政府D、同级党委 40、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有(A)。A、警告 B、降低警衔 C、禁闭 D、辞退

第三篇:社会保障法复习题

社会保障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险

2、社会保障法的主体

3、社会救济

4、补充社会保障

5、工伤保险

6、社会优抚

7、社会保障

8、工伤事故

9、保障主体

10、被保障主体

11、社会保障法的体系

12、疾病保险

13、社会保障法体系

14、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

15、劳动鉴定

16、职业病

17、失业

18、医疗社会保险的费用支付

19、失业保险

20、生育保险

21、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

22、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

二、简答:

1、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联系与区别:

2、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3、养老保险的法律特征?

4、失业保险金和社会救济金有哪些区别?

5、根据不同的构成因素看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6、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7、国家在社会保障中扮演哪些角色?

8、简述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

9、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认定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10、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药品有哪些?

11、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什么?

12、社会保障的内容有那些?

13、社会保障法与保险法的联系与区别?

14、工伤保险的立法原则?

15、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16、失业保险金与社会救济金的区别?

17、社会保障法的特征有哪些?

18、列举我国规定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

19、列举“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

20、养老保险的特有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

1、简述社会保障法的主体?

2、论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哪些主要问题?

5、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岁工伤认定是如何规定的?

6、试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

第四篇:节约能源法复习题

节约能源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4、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5、国家对能源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6、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7、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8、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9、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以下罚款。

10、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D)起施行。

A、1998年1月1日

B、2007年10月28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4月1日

2、《节约能源法》所指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D),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开采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C、消费到回收的各个环节 D、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3、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C)的消费方式。

A、清洁型B、循环型C、节约型D、环保型

4、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D)的能源发展战略。A、开发为主,合理利用 B、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5、国务院(D)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A、国家能源局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工业信息化部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6、国家对(B)实行淘汰制度。A、落后的耗能过高地用能产品

B、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 C、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设备和生产技术 D、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生产技术

7、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ABCD)等服务。

A、评估

B、检测

C、审计

D、认证

8、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A)报告节能工作。A、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常务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

9、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C)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A、用能审查 B、用能核准 C、节能评估和审查 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10、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A)。A、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B、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C、能源之星认证 D、节能产品认证

1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D),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A、轨道交通

B、自行车

C、环保汽车

D、公共交通

12、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C)。

A、限制

B、配额制

C、包费制

D、无偿提供

13、《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AB)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B、电力、热力 C、煤炭、水电、核能 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14、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AD),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B、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C、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 D、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15、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ABCD),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产业结构B、企业结构 C、产品结构D、能源消费结构

16、国家实行(CD),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A、节能目标责任制

B、节能考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核评价制度 C、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D、节能目标责任制

1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ABCD)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A、因地制宜B、综合利用 C、讲求效益D、多能互补

18、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C)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B)。

A、生产方式B、企业布局 C、行业结构D、产品结构

19、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等。

A、能源消费情况 B、能源利用效率 C、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D、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 20、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ABC)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A、淘汰B、允许C、鼓励D、峰谷

三、判断题

1、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2、节能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一定费用。(×)

3、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4、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5、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6、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7、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8、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质量的监督管理。(×)

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10、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国家规定的重点用能单位。(×)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节约能源?

答: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提到的公共机构指的是哪些单位? 答: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3、公共机构在采购产品、设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4、什么是能源?

答: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5、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工作的哪些方面? 答: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提供的节能信息是什么? 答: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8、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哪些方面的节能工作?

答: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论述题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意义。

2、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请论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第五篇:军事法复习题

军事法复习题

军事法单选题:

1.军事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 军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军事法的制定主体是国家。

3.军事法与国家其他法一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军事法的调整对象是军事社会关系。

5.军事法是国家法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

6.军事法对于确保国家法制的完整与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7.法同军队一样,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工具,是在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的。

8.军事法伴随着军事活动的历史发展而产生发展。

9.为了确认和维护私有制的需要,国家和法便随之而产生了。

10.法和原始社会的习惯存在着继承关系。

11.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12.原始社会的习惯是氏族成员的行为规则,不具有阶级性。

13.军事法直接起源于战争。

14.原始军事习惯和原始军纪就是军事法的萌芽形态。

15.军事法产生的主要途径是:由原始军事习惯和军纪到军事习惯法,有军事习惯法到军事成文法。

16.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军事法规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健全军事法制机构。

17.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军事鬼发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军事法规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8.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军事法规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不断修订和补充军事法规。

19.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军事法规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重视军事法规的宣传教育。

20.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军事法规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开展军事法理论研究。

21.在阶级社会中,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22.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的产物。

23.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法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反映。

24.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法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共识的体现。

25.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6.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27.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促进国家和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28.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保障军队的作战利益。

29.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

30.我国军事法的作用之一是;发展我军对外军事关系,提高我国和我军的国际声誉。

31.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一切国防法律和军事法规都应遵循的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一些基本准则。

32.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军事法本质的具体表现。

33.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军事立法的基础。

34.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和发挥军事法作用的根本保证。

35.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我们执行军事法规,进行法制建设,处理涉及国家军事关系的法律依据。

36.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基本依据的原则。

37.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是我国军事法的基础和法律渊源。

38.1982年通过的我国宪法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9.坚持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立法依据的原则,贯穿在一切军事法规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0.坚持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立法依据并不排除军事法规中允许存在一些特殊的规定。

41.无论是宪法,还是其他国家重要法律,它们都不可能对任何社会关系的调整范围做出完善详尽的规定。

42.军事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法规应当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43.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保证国家军事利益不受侵害。

44.国家的军事利益是一切直接有关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武装斗争事务的利益总和。

45.国家的军事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46.国家的军事利益是巩固国家政权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

47.国家的军事利益是是国家利益的核心所在。

48.维护国家的军事利益,保证军事利益不受任何侵害,是军事法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49.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军事法必须坚持保证国家军事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50.在我国,军事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服务表象上,既有一定的特殊性,又具有任何法律所具有的普遍性。

51.从武装力量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来看,军事法必须贯彻保证国家军事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52.从军事法调整对象的特点看,军事法必须体现保证国家 军事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53.从我国军事法立法实践看,始终贯彻了保证国家军事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54.我国军事法原则之一:高度集中和统一的原则。

55.治军从严,军法从 严,古今皆然。

56.我国军事法确认和贯彻高度集中和统一原则之一: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

57.我国军事法确认和贯彻高度集中的统一原则之一:首长统一领导。

58.我国军事法确认和贯彻高度集中和统一的原则之一:军事人员处罚从严。

59.我国军事法确认和贯彻高度集中和统一原则之一:军事人员权力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60.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事人员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61.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事人员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62.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事人员的家庭享受国家规定的优待。

63.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人建立功绩者享有被授予勋章、奖章或荣誉称号的权利。

64.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人享有国家优待照顾权。

65.军事人员的基本权利之一:军事婚姻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66.军事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军事利益。

67.军事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忠于职责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68.军事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军事人员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义务。

69.军事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军事人员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国防事业勇于献身。

70.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服从国家大局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

71.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必须树立国防现代化应当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观念。

72.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必须使国防费用的预算和开支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73.军事立法原则,是指立法机关或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军事法律法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74.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以宪法为依据,以政策指导为原则。

7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各个法律部门的母法。

76.宪法所规定的原则,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77.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维护国家军事利益的原则。

78.国家军事利益,是指一切直接有关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武装斗争事物的利益总和。

79.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80.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充分协商民主决策的原则。

81.我国军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协调统一的原则。

82.军事立法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军事立法权限的划分和结构体系。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军事法律。

8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制定军事法规和军事行政法规。

85.被授权的国家军事机关制定军事规章。

86.被授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军事行政规章。

87.军事立法程序从广义上说,是国家立法机关和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制定军事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程序。

88.军事立法程序从狭义上说,是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军事法律的程序。

89.我国军事法的制定权在国家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90.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军制定军事法规、规章的基本程序之一是:规划和计划。

91.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我我军制定军事法规、规章的基本程序之一是:送审与审定。

92.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军制定军事法规、规章的基本程序之一是:修改与废止。

93. 军事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具体应用和执行军事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94. 我国军事法适用的特点之一是:军事法的适用是军事执法 机关的具体活动。

95. 我国军事法适用的特点之一是:军事法的适用带有明显的专门性。

96.我国军事法的适用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严格地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98. 兵役法就是国家制定的规定国家兵役制度和公民兵役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100.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每年九月的第 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日。

101.国防法是指导和规范国防与军队建设,促进国防革命化、正规化的基本法规。

二、多选题

1、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的进程中,军事法制建设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2、从总体上看,新中国军事法制的历史发展,是以军事法律规范、军事法制机构、军事法治思想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为其重要标志的。

3、号称我军三大条令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4、军事法的起源是战争和军队,根源是私有制的经济关系、阶级斗争关系。

5、军事法最终会随着战争和军队的消灭而灭亡。

6、军事立法的一般主体指的是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

7、“军法”一词古代有三层含义,分别是

一、军队组织法,二、兵法

三、军事刑法。

8、军事法有两个作用,分别是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9、军事法的功能是行为功能、社会功能。

10、军事法的派生特征从外部形式上看,具有规范称谓的独特性,规范形式的多样性。

11、军事法的调整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

12、军事法的调整方法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最显著之点,是它的强制性、命令性

1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它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14、军事法的作用正在于: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我国的军事制度、武装力量的组织形式和基本任务。

15、我军所提倡的三大民主是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16、军事法同其他部门法一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严肃性。

17、军事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用以调整军事领域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18、军事法律后果包括鼓励性规范和惩罚性规范。

19、军事法的本质,是指军事法律规范固有的、内在的根本属性。

20、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一切国防法律和军事法规都应当遵循的带有普遍性、共同性。

21、行政性后果中肯定后果包括行政奖励,行政鼓励

22、军事法的内容是规范的事项规范的行为

23、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主要有主权法 任免权 决定权,监督权 行政权

24、我国国防武装力量的法律制度在宪法中作了原则的规定在国防法,兵役法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25、军事法的形式表现为外部表现形式,内部表现形式。

26、军事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两类。

27、军事法基本原则特征规范性、本源性稳定性、普适性。

28、军事法律关系是由军事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所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29、军事社会关系分为一般军事社会社会关系和特殊军事社会关系。

30、军人法律权利是军人依法享有各种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31.中国的军事法律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军事基本法律制度亦称军事基本法律制度。第二层次是一般的军事法律制度,即基本法律制度在不同方法的具体法律制度。

32.1997年3月14日第八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4号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33.国防立法权的法律制度,是关于国家机关和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制度,修改和废除国防法律规范的权利行使制度。

34.军事训练方面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军事训练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5.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方面的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制定的调整武装警察部队各种内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6.国防科技方面的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认可的,用以调整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活动中

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7.军事经济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被授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制定颁发的,用以调整社会组织在军事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38.国际军事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军事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9.军事法律体系建设这一过程要涉及目标建设,重点建设质量建设,后续建设等基本问题。40.军事法律体制,包括军事立法体制,军事行政执法体制,军事司法体制,军事法律监督体制,军事法律服务体制,军事法律教育体制,军事法律研究体制等。

41.军事法律职业建设,就是为建立稳定的军事法律职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 的新型军事法律专家集团的过程。

42.军事法律职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和情操。43.军事法律文化建设,是指建立和完善军事法律文化的过程。

44.军事法律手段建设,就是从整体上、层次上动态上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军事法律手段的过程。

45.军事法律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刑事手段、民事手段三种类型,而每种类型中又包括 鼓励性手段和制裁性手段。

46.军事法制建设,通常包括军事法律体系建设、军事法律体制建设、军事法律职业建设、军事法律文化建设、军事法律手段建设等。

47.武装力量的体制编制,是构成武装力量 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武装力量建设 的一个重要内容。

48.军事法律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军事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军事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

军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义务

50军事后勤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国家调整军事后勤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通复习题参考答案
TOP